一種政體往往會成為一個有著最大的利益階層以及代表部分少數階層的“庇護者”。天籟『『


    秦帝國本身也不例外,按照張嘉師自身的理解,秦帝國本身就是一種農民階層作為最大代表(畢竟其兵源來源主要是農戶階級),而一些成為耕戰製度的得益者的存在則是作為少數階層的代表而成功的耕戰體製。


    秦帝國的軍功爵位製度是這一方麵最為明顯的。


    當然,這不是說秦帝國並非沒有貴族階層,恰好相反的是這些貴族階層在很大層麵上由於自身的能力較為出眾,而家族力量也有所幫助的情況下,往往會更快走上一條捷徑。


    張嘉師自身雖然在穿越之處不名一文,但是在被始皇帝看重並且有著刻意扶持的方式下,他迅崛起成為了代表一個王室利益的人員,並且成功延續秦帝國宗室對於天下以及秦帝國的控製權。


    也許在一些方麵而言,作為始皇帝外孫的嬴珣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在作為王室代表的嬴子嬰這個近支人物代表失敗,而其他遠支的秦帝國宗室根本沒有足夠力量對抗張嘉師所領導的新興勢力。


    在這麽一個情況下,即使是沒有始皇帝的遺詔,張嘉師自己想要成為秦帝國的掌控者,隻不過是更血腥一些手段之下的必然。


    而始皇帝遺詔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張嘉師真的打算血洗大秦宗室派係當中的反對派的結果出現。


    張嘉師自己也許不會主動去這麽做,但是不代表陳平等人不會為了自己的功勳,青史留名之類的想法,刻意引導張嘉師向這些事實上沒有足夠力量,同時心懷不服的宗室們,舉起屠刀。


    因為想要成為既得利益者,那麽對於過往的既得利益階層而言,等待著他們的結果往往是相當血腥的,


    而事實上,秦末農民起義與其說是一直以反對秦帝國的殘暴統治作為幌子,還不如說是故舊六國貴族乘機對秦帝國進行規模更大的顛覆。


    很可惜的是,他們失敗了,在張嘉師的軍事打擊下,多次遭受到決定性失敗的六國餘孽們,再次品嚐了失敗的苦果。


    但是他們留給張嘉師的,同樣是一個讓張嘉師無可奈何的爛攤子。


    而這個爛攤子,張嘉師認為最為要命的地方,是他並沒有足夠而能力對應的治理人員,對千瘡百孔的收複區域的重建工作進行有利方麵的指導。


    在很大一個程度上,張嘉師以及亂軍,叛軍們的作戰,相應的人員處理手段,都是造成了這個局麵出現的最大主因。


    秦帝國本身有著相當充足的官吏,但是在戰亂當中,這些官吏幾乎是可以說十去七八,剩下的要麽是曾經反對秦帝國,僥幸生還而隱藏與民間,要麽則是在張嘉師麾下繼續揮餘熱。


    而即使是算上張嘉師麾下收攏的一些算得上是識相的叛軍或者是六國餘孽,比如說張良,李左車等,張嘉師依舊是現自己麾下的官吏根本不夠用。


    所以在這一個前提下,依靠軍官治理地方是張嘉師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要不然,很多事情張嘉師就算是想要加大力度完成,恐怕都沒有幾個人會願意按照張嘉師的想法去做。


    這一點對於張嘉師而言,是非常致命的,畢竟即使是現在,秦帝國已經將麵對匈奴人的戰爭作為重點中的重點來對待,但是這不代表張嘉師就不管地方政務。


    張嘉師無法麵對後院再次起火以及匈奴人大舉入侵的兩難境地。


    在這麽一個環境下,依靠軍人的鐵血手段來治理地方,雖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亂子,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也許好處會更加多。


    張嘉師不是不知道軍政府體係的缺陷,甚至是可以說軍政府的體製相對而言要比起士族為主的體製要有更大的弊端。


    因為若是士族為亂,軍隊相對較為穩定的話,那麽張嘉師還可以憑借軍方的力量來平定士族的叛亂。但是若是反過來的話,張嘉師還真的無法指望即使是忠誠於他的士族來平定軍方的亂局。


    就以兩個例子而言,這樣的事情未必是張嘉師杞人憂天。


    ………………………………………………分割線…………………………………………


    第一個例子是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又稱王敦之叛,是東晉初年生的一場動亂,爆於晉元帝永昌元年,結束於明帝太寧二年。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動,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


    王敦之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


    晉元帝死後,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麵對明帝的討伐,隻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


    王敦與堂弟王導都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當日仍是琅邪王的晉元帝司馬睿初鎮建康時仍沒有威望,江南士族以至平民都無人理會他,王導與王敦則為他建立威望,建立起在南方較安定地方的一個朝廷。王導主掌政策事務,而王敦則掌握軍事力量,對東晉建立有極大的貢獻,當時的人更稱“王與馬,共天下。”可見王氏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東晉建立後,司馬睿希望減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於是提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製衡王氏勢力。司馬睿亦忌憚掌握軍事大權的王敦,亦疏遠了曾經極力扶持自己的王導。


    同時,王敦亦漸見專擅,如自行選置屬下州郡官員,自行加任割據險處的何欽為將軍,更意圖安插親信任州刺史。這些事都讓司馬睿感到厭惡,而王敦亦對司馬睿的反抗行為大為不快。


    同時,受司馬睿重用的劉隗亦不喜歡見到王氏的坐大,要求司馬睿削弱王敦,並提議以宗室司馬承任湘州刺史,出鎮湘州,後王敦寫信勸劉隗與他修好,劉隗亦拒絕。


    司馬睿亦為防備王敦,讓劉隗和戴淵以防備北方胡人為名領兵出鎮,這都令王敦十分憤怒。太興四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他,最終決意舉兵動亂。


    在擊敗了忠於晉元帝的軍隊之後,王敦兵逼建康城,出於無奈下,晉元帝司馬睿命令百宮到石頭城見王敦。及後任命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王敦假意辭讓。


    及攻破建康,王敦責備說:“不聽我的話,幾乎滅族。“王導仍然不理睬,王敦沒辦法。王敦見太子為人勇敢而有略,朝野中人都支持他,王敦於是打算以不孝為名廢了他,以免日後阻礙自己****,但遭到溫嶠的大力反對,其他人亦同意溫嶠,王敦無法得逞。


    但王敦卻因周顗和戴淵二人有很高的名聲和才能而十分忌憚,將二人殺害。王敦亦更置百官及軍鎮,影響數百人,但決策朝令夕改,隻是隨心而作。不久王敦即回到武昌,並遙控朝政。後又自行加領寧、益二州都督。


    甘卓知道王敦得勝並殺害周顗等人後,又得到王敦命台城所的騶虞幡,聲言害怕他攻擊武昌會逼王敦劫持皇帝,於是決心撤回襄陽。都尉秦康和樂道融勸甘卓分兵截斷彭澤湖口,斷絕王敦在武昌和建康兩批的軍隊的接觸支援,讓王敦士眾自動離散。但甘卓十分堅決,斷然拒絕。


    同時,攻打長沙的魏乂手下捕捉了司馬承派出求援的周該和周崎,魏乂向周崎說王敦已擊敗朝廷軍隊,主掌建康朝政,而甘卓亦已回襄陽,援軍不會再來,要周崎去勸降,瓦解軍心。周崎假意答應但卻和城中人說援軍快到,鼓勵繼續堅守,最終遭到殺害,周該亦被拷問至死。及後魏乂攻擊轉猛,又將王敦送來的朝廷文章射入城內,城內的人知到朝廷戰敗都十分惆悵的惋惜。


    兩軍攻守一百多日後,衡陽太守劉翼戰死,士卒死傷枕藉,最終都被攻破,捕擄司馬承等人,又殺害譙王長史虞悝。魏乂又以檻車送司馬承和舂陵縣令易雄到武昌,王廙受王敦之命在途中殺害司馬承。易雄到武昌後仍然意誌高亢,沒有懼色,王敦畏懼他言辭剛正,將他釋放,但王敦不久即派人將他暗殺。


    甘卓到襄陽後,家人都勸他防備王敦,但甘卓不聽,命手下士兵解甲耕作,每聽到防備王敦的諫言都會大怒。襄陽太守周慮受了王敦的密令,假稱湖中有很多魚,要甘卓將手下士兵都派去捕魚。及後周慮領兵在甘卓寢室襲擊甘卓,並將他殺死,斬下頭顱送交王敦,又殺害甘卓的幾名兒子。後王敦任命周撫代替甘卓的位置。


    王敦掌握朝政後,四方的朝貢大多都進了他的府第,同時將相州牧的任命皆由他掌握,所任用的都是他的親信或琅琊王氏的族人。同時又以沈充和錢鳳為謀主,二人的計謀都會聽從。又任用諸葛瑤、鄧嶽、周撫、李恒、謝雍等人,更縱容沈充等人胡作非為。王敦堂弟王棱多次勸諫王敦,卻遭到王敦暗殺。同年司馬睿憂憤成疾,最終病死,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


    而另外一個例子則是算在曆史上影響更大的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又稱太清之難,是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侯景動的武裝叛亂事件。侯景本為東魏叛將,被梁武帝蕭衍所收留,因對梁朝與東魏通好心懷不滿,遂於548年以清君側為名義在壽陽起兵叛亂。


    549年侯景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將梁武帝活活餓死,掌控梁朝軍政大權。侯景起兵後相繼擁立又廢黜蕭正德、蕭綱和蕭棟三個傀儡皇帝,最後於551年自立為帝,國號漢。


    梁湘東王蕭繹在肅清其他宗室勢力後,派徐文盛、王僧辯討伐侯景,戰局逐漸扭轉;駐守嶺南的陳霸先北上與王僧辯會師,於552年收複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殺死,叛亂終於平息。


    侯景之亂後,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加劇了南弱北強的形勢。士族門閥在侯景之亂中不僅充分暴露了腐朽無能,而且受到了極其沉重的打擊,從而大大加了南朝士族的衰亡。


    出身江南寒人的陳霸先趁勢崛起,在亂後5年取代梁朝,建立陳朝。北朝的兩國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亂的機會吞並大片南朝土地,國力陡增,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世認為,侯景之亂除了對江東社會的變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外,也牽動著整個中國的局勢,使後三國的格局生巨大變化。侯景之亂使南朝一蹶不振,加劇了南弱北強的形勢,北方兩國都成為這次變亂的受益者。


    因此,三國之間的均勢被打破,極大拉近南北統一的時間。其中西魏利用侯景之亂,國力得到最充分的擴充。侯景之亂中,被蕭繹所排擠的梁武帝之孫蕭詧稱臣西魏,宇文泰趁機派楊忠等將領掠奪梁土。


    55o年西魏破柳仲禮,攻占漢東;552年取劍北之地;553年占領巴蜀;554年陷江陵,殺蕭繹,一度攻入江南湘州,其疆域擴充一倍以上。除了領土的擴張,侯景之亂給西魏及其後繼的北周帶來的紅利還有經濟實力的增強、戰略地位的提升、外交環境的改善等,從而國力陡增,由一個貧弱之國迅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


    與此同時,東魏及其後繼的北齊雖然也從侯景之亂中獲得一些利益,如攻占了南朝江淮之地,但由於內外局勢的掣肘,其所得遠不如西魏及北周,後來北齊欲借助扶植蕭淵明繼位來染指江南,但被陳霸先粉碎,不久後由於皇室***朝政**,北齊被北周所滅。


    另外,侯景之亂造成南北人員流動頻繁,南北各自皇統的神聖性也被稀釋,客觀上促進了南北社會心理的認同。總而言之,侯景之亂改變了南北朝的格局,使西魏及北周一躍而成為後三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為隋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張嘉師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努力會因為“曆史的輪回”而化為烏有,張嘉師知道,軍政府格局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必然需要避免出現的存在,所以在張嘉師的內心中,他下定了一個決心,那就是在情況許可的前提下,他會盡可能的避免這個有些苗頭的趨勢,消滅在萌芽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