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秦軍官兵大部分已經普及了鐵劄甲,x
除了一些軍官的愛好之外,秦軍上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配備鐵劄甲的基礎。
在這個時候選擇進行鎧甲樣式的改變,在很多方麵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在冷兵器作戰當中,劄甲之所以在先秦時期到漢代,成為主流的鎧甲樣式之一,其防禦效果不算太差,較為容易維修以及相應成本較低,都是一個重要因素。
同時鐵劄甲對於騎兵部隊而言,也能夠作為騎兵部隊的防護鎧甲,並不會對騎兵在馬上作戰有著很大限製有著相當的關係。
張嘉師在青玉靈書當中,就看到過漢武帝時期的漢軍騎兵部隊,其主要鎧甲樣式的劄甲。
不過與自己麾下的騎兵部隊相對,漢軍的劄甲,相當一部分依舊是皮質,隻有漢武帝中後期才正式對劄甲金屬化,進行大力普及。
但是漢軍騎兵在與匈奴人的戰爭當中,大力普及了一種改良的彎刀,那就是著名的環首刀。
不過說真的,張嘉師對於環首刀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
張嘉師不知道的是,在他穿越之後,後世出現了一個關於漢朝環首刀的相應報告:
“此刀重心位於環首向前530毫米處,單手持握有前傾的感覺,使用起來並不是想象的那麽自如,此刀的持有者應是一位身強體壯的武士。”
由此可見,漢環首刀的重心靠前,所以揮舞起來有些費力,但是與之相應的是其揮擊道也是出乎意料的強勁。
所以漢環首刀的刀身雖然看起來纖細,但如果使用長杆兵器的對手不在意的話,非常容易被其一下子打飛到一旁,進而被突破近身。環首刀的這種戰術如果配合盾牌使用,對敵陣的破壞作用將非常可怕。
同時,這種重心靠前的設置,環首刀的斬斫力卻絲毫不弱。
南梁陶弘景的《刀劍錄》之中甚至記載,吳將董袁成年少勇敢,曾自己打造了一把鐵刀。後來他用那把刀將敵將黃祖“蒙衝鬥艦”的船頭砍作兩截,分流而去,袁成因此而授大司馬的職務,人們則把這柄寶刀稱為“斷蒙刀”。雖然傳說有些離奇,卻也從側麵反映了當時環首刀的劈斬能力之強。
此外,我國在西漢時期便已經有使用滲碳鋼製甲的記錄,鐵甲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麵對越來越堅強的防禦,自然需要越來越堅固的武器。環首刀因為采用大鈍角刀刃和兩段型的刀尖刃構造,堅固程度比因為要兩麵開鋒的劍要好一些,破甲時刀刃所受到的損害更小,維護上也更便利。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環首刀能在戰陣中迅速取代了戈與劍。
總體上,戰陣中,環首刀使用的基本動作其實隻有兩個:
1、劈斬,這是在進攻時突入敵陣時,破壞敵人長柄兵器陣型時的有效攻擊手段。2、刺擊,這是在持盾防守時,為了照顧隊列的緊密性,同時有效攻擊對手,不破壞隊形的手段。
其餘所謂刀法的種種,都不過是這兩個動作的發展而已。
由此衍生出來的,比如有通過劈斬動作演變出來的防禦性動作“磕”和進攻性動作“撩”,通過刺擊動作演變而來的“絞”等。在戰陣中刀的具體使用,則需要看具體的時機來使用這些技法。如破陣、登城,大開大合的橫掃撩撥便是不二的法寶,目的在於利用刀身的重量蕩開對手兵器,為自己後援的同伴開辟道路。
在列陣緩步前行或者防禦時,上下的劈斬和小動作的戳刺則是主要的手段,目的是維護陣列的整齊,通過多把武器的合擊,達到有效殺敵的目的。例如唐代的陌刀陣或者宋代的陣,都是這種成陣列中刀的用法。
至於在步兵近身的散兵戰格鬥中,環首刀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單手配合盾牌或者鉤鑲來使用,其在格鬥中相對於之前使用的戈與劍,環首刀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環首刀兼具了劍刺擊動作小、突然性強和戈揮擊力量大,殺傷性強的兩種優點,同時有沒有劍長度較短、成本高,戈易於損壞,不便維護的缺點。而在“百煉鋼”技術出現後,這種優勢進一步加強。
另外,漢環首刀其實是一種步騎兩用刀,厚實的環首刀因為重心靠前,騎手隻需要一次有效的揮擊便可以將對手斬落馬下。
如果對手身穿甲胄,就算沒有被砍透盔甲,沉重的鈍擊也足以使其受到嚴重的內傷。在馬上的追逐戰中,長達120厘米以上的騎兵環首刀,也可以用有效的刺擊將對手捅個對穿。
而嚴格來說,張嘉師對於環首刀的不感冒,也不算是錯誤。
因為這個觀點在相應的文章描述當中,也有著相應的變化:
自晉末至隋唐時期,騎兵刀與步兵刀便開始出現區別。在宋代,刀類武器的形製更為專業化。
步兵格鬥用刀大量使用長柄加沉重刀頭的大型長柄大刀,以期利於劈斬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長度阻止騎兵衝擊。同時衛體武器也換為成本低廉的手刀,這與當時宋代重步兵善於守衛和列陣而戰的特征相符合的。
同時期,騎兵的格鬥武器開始使用利於馬上刺擊並兼具部分揮砍功能的長柄輕質化戰刀,如筆刀。同時,因為鐵甲的繼續發展,騎兵也更為傾向於鈍器,如鐵鐧與鐵鞭。
而恰好,張嘉師麾下的重步兵,使用的主要就是由鐵水灌注作為主體的中柄偃月刀。
這種武器相對而言在馬背上是比較難以操作使用的。
但是在新型騎兵當中,這種武器也逐漸成為了使用主流。
因為配備了馬鐙以及高橋馬鞍的騎兵,在劈砍控製上,無疑是有著很大的控製力提升。
在這一個前提下,難度更高,使用材質更好以及相對而言的成本花費更大的環首刀,在張嘉師心中的評價,自然是遠不如他下令大規模,逐漸成為秦軍眼下製式裝備之一的中柄偃月刀了。
而張嘉師更不知道的是,在這一個關於漢環首刀的論點上,同一個作者有著對匈奴人的自己的理解。
………………………………………………分割線…………………………………………
大約公元3世紀到公元6世紀之間,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小冰河期,亞歐大陸北部變得異常寒冷。從蒙古高原到俄南草原這一條長長的遊牧帶遭受惡劣天氣的殘酷打擊,牛羊大批死亡,牧民生活難以為繼,於是各遊牧部族紛紛南下農耕文明區,或移居南方農耕帝國境內,或者直接劫掠。
中國曆史著名的“五胡亂華”也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與羅馬的情況類似,經過長期戰亂的中原王朝為了彌補人力的不足,不斷的招徠北方部族附塞而居,甚至在內戰中直接武裝胡人為自己作戰(八王之亂)。
遊牧部族於是漸漸羽翼豐滿,等中原王朝出現危機時,他們蜂擁而起推翻中原王朝,在中國境內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權。而歐亞大陸西端的西羅馬帝國,此時也由勝轉衰,在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這波規模空前的大襲擊前無力招架搖搖欲墜,竟而最終亡國。
這個論點的開始,所說的事情主要是在西晉土地上給予西晉王朝最致命一擊的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前趙。
但是一開始的前趙國號為漢,其匈奴部落首領認為自己有著漢王室的血統,所以在山西平陽建立政權之後,正式定國號為漢……
當然,這個事情實際上扯談的概率很高,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匈奴人的單於是漢朝和親的公主所生。比如說著名的南宮公主……
公元4世紀,一個名字叫做匈奴的遊牧民族突然出現在裏海北岸的頓河草原上,正如曆史學家阿米亞努斯所言:“一個至今為止不為人知的種族從遙遠世界的角落裏冒出來,像一陣從高山中降下的旋風,將一切擋在他們前進道路中的物體連根拔起、毀滅殆盡。”
他們像魔鬼一樣凶殘但又戰無不勝,他們擊敗了在這裏遊牧的阿拉人,阿蘭人不得不向西遷移,擠壓東哥特人的生存空間,東哥特人被迫向西遷移,壓迫西哥特人,引發了日耳曼部落大遷徙浪潮。在遙遠的北方,多瑙河北岸的沼澤地中,成千上萬的難民在那裏聚集,這些人寧願逃離他們的田地和村莊,忍受貧窮與饑餓,也不願意麵對那些可怕的敵人。
這些日耳曼部族像潮水一樣進入羅馬境內,阿米亞努斯引用了維吉爾的詩句形容他們:“要計算他們的人數簡直是空思妄想,如同要細數狂風怒號的利比亞的沙子一樣。”羅馬帝國原有的社會結構受到劇烈衝擊,緊接著帝國的安全也受到了致命威脅,這一事件在曆史上被稱作“蠻族入侵”。
這個描述當中,匈奴應該是匈人,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匈奴依舊是純粹的匈奴人,所以更多的情況下,匈人才是正確的描述。
第一個入侵羅馬疆土的是西哥特人,他們為躲避匈奴人的鐵蹄進入帝國東部避難,但後來因不堪羅馬官員的欺壓憤而發動叛亂。他們在阿德裏安堡戰役中戰勝了西羅馬軍隊,西羅馬皇帝瓦倫斯也於是役陣亡。
繼位的提奧多西被迫與西哥特人訂立和約,將色雷斯和馬其頓的土地劃分他們居住,並且答應供給糧食,西哥特叛亂才平息下來。5世紀初,西哥特人再度發動叛亂,他們在首領阿拉裏克率領下,先是蹂躪了巴爾幹半島,然後進軍意大利半島,沿途得到大量奴隸、隸農和農民的加入,聲勢浩大。
這時羅馬已經分為東西兩半,西羅馬軍隊主力從萊茵河前線回軍救援,卻導致其他日耳曼部落的更大規模的入侵。
另外一個日耳曼部落汪達爾人乘機越過萊茵河侵入高盧,然後又南下西班牙建立國家。
公元408年,阿拉裏克包圍羅馬城,勒索了大量錢財後才暫時退兵。兩年之後,阿拉裏克再次圍困羅馬,城內奴隸打開了城門將西哥特人放入。在內外夾攻之下,這座號稱“永恒之城”的羅馬終於淪陷了,隨後遭到了西哥特人的大肆燒殺劫掠。
西哥特人並沒有占領羅馬,而是向西進入高盧南部,將此前領西班牙的汪達爾人逐走,於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則渡海進入北非,於439年攻克古城迦太基,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切斷了西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的糧食來源,導致西羅馬經濟進一步走向崩潰。
同時汪達爾人在地中海上四處搶劫商船,西羅馬帝國本已十分脆弱的商業網再次遭到嚴重破壞。公元455年,汪達爾國王該薩裏克率領大批艦隊渡海北上攻陷羅馬,又把羅馬洗劫一空,劫後羅馬居民僅存七千人。
與此同時,其他日耳曼部落紛紛進入各羅馬行省: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占領了高盧地區;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朱特人占領了的不列顛島南部;蘇維匯人占據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北一角。
在分裂後的頭幾十年裏,西羅馬帝國的疆土已經千瘡百孔,無數日耳曼小部落在其間建立了獨立王國。
西羅馬人僅剩的領地除了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海東岸地區外,隻有高盧北部地區和北非的一小塊狹長的土地,就是這些地區也防守極其薄弱,連首都羅馬都很容易被蠻族攻破。同時西羅馬皇帝也成了蠻族雇傭軍的傀儡,昔日享有赫赫威名的羅馬軍團已不堪再戰,要想維持西羅馬帝國名義上的存在,羅馬皇帝離不開這些蠻族軍人的保護。
與西部的同胞相反,東羅馬帝國(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舊稱拜占庭故而也被稱作拜占庭帝國)雖然未能解除蠻族的威脅,但一直保持了社會和經濟上的穩定。各蠻族入侵的主要目標是西羅馬,因此拜占庭隻需向他們交納巨額贖金就可以幸免。與此同時,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在君士坦丁堡修築了極其堅固的城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
第一波蠻族入侵帶來的動蕩漸漸歸於平靜,各個蠻族雖然建立了許多國家,但彼此征戰不休,並無統一昔日羅馬疆域的誌向。因此西羅馬受到的威脅已經暫時降低,隻要利用他們之間矛盾巧妙的周旋其間,同時慢慢積蓄自己的實力,等待合適的時機一戰而定,收複羅馬舊疆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災難才剛剛開始,正當羅馬人漸漸恢複正常秩序時,那個帶來這一切可怕災難的敵人——匈奴人也正在逼近。
從以上的描述當中,有一個地方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羅馬曆史上的這一次蠻族入侵,時間相距匈人王者阿提拉率軍進攻羅馬有著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一段時間的匈人到底在做些什麽,西方的曆史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而為何匈人會在驅逐日耳曼人為主體的種族向西遷移,占據了他們原本的家園之後,繼續向西進攻,這也是一個曆史上的未解之謎。
除了一些軍官的愛好之外,秦軍上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配備鐵劄甲的基礎。
在這個時候選擇進行鎧甲樣式的改變,在很多方麵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在冷兵器作戰當中,劄甲之所以在先秦時期到漢代,成為主流的鎧甲樣式之一,其防禦效果不算太差,較為容易維修以及相應成本較低,都是一個重要因素。
同時鐵劄甲對於騎兵部隊而言,也能夠作為騎兵部隊的防護鎧甲,並不會對騎兵在馬上作戰有著很大限製有著相當的關係。
張嘉師在青玉靈書當中,就看到過漢武帝時期的漢軍騎兵部隊,其主要鎧甲樣式的劄甲。
不過與自己麾下的騎兵部隊相對,漢軍的劄甲,相當一部分依舊是皮質,隻有漢武帝中後期才正式對劄甲金屬化,進行大力普及。
但是漢軍騎兵在與匈奴人的戰爭當中,大力普及了一種改良的彎刀,那就是著名的環首刀。
不過說真的,張嘉師對於環首刀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
張嘉師不知道的是,在他穿越之後,後世出現了一個關於漢朝環首刀的相應報告:
“此刀重心位於環首向前530毫米處,單手持握有前傾的感覺,使用起來並不是想象的那麽自如,此刀的持有者應是一位身強體壯的武士。”
由此可見,漢環首刀的重心靠前,所以揮舞起來有些費力,但是與之相應的是其揮擊道也是出乎意料的強勁。
所以漢環首刀的刀身雖然看起來纖細,但如果使用長杆兵器的對手不在意的話,非常容易被其一下子打飛到一旁,進而被突破近身。環首刀的這種戰術如果配合盾牌使用,對敵陣的破壞作用將非常可怕。
同時,這種重心靠前的設置,環首刀的斬斫力卻絲毫不弱。
南梁陶弘景的《刀劍錄》之中甚至記載,吳將董袁成年少勇敢,曾自己打造了一把鐵刀。後來他用那把刀將敵將黃祖“蒙衝鬥艦”的船頭砍作兩截,分流而去,袁成因此而授大司馬的職務,人們則把這柄寶刀稱為“斷蒙刀”。雖然傳說有些離奇,卻也從側麵反映了當時環首刀的劈斬能力之強。
此外,我國在西漢時期便已經有使用滲碳鋼製甲的記錄,鐵甲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麵對越來越堅強的防禦,自然需要越來越堅固的武器。環首刀因為采用大鈍角刀刃和兩段型的刀尖刃構造,堅固程度比因為要兩麵開鋒的劍要好一些,破甲時刀刃所受到的損害更小,維護上也更便利。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環首刀能在戰陣中迅速取代了戈與劍。
總體上,戰陣中,環首刀使用的基本動作其實隻有兩個:
1、劈斬,這是在進攻時突入敵陣時,破壞敵人長柄兵器陣型時的有效攻擊手段。2、刺擊,這是在持盾防守時,為了照顧隊列的緊密性,同時有效攻擊對手,不破壞隊形的手段。
其餘所謂刀法的種種,都不過是這兩個動作的發展而已。
由此衍生出來的,比如有通過劈斬動作演變出來的防禦性動作“磕”和進攻性動作“撩”,通過刺擊動作演變而來的“絞”等。在戰陣中刀的具體使用,則需要看具體的時機來使用這些技法。如破陣、登城,大開大合的橫掃撩撥便是不二的法寶,目的在於利用刀身的重量蕩開對手兵器,為自己後援的同伴開辟道路。
在列陣緩步前行或者防禦時,上下的劈斬和小動作的戳刺則是主要的手段,目的是維護陣列的整齊,通過多把武器的合擊,達到有效殺敵的目的。例如唐代的陌刀陣或者宋代的陣,都是這種成陣列中刀的用法。
至於在步兵近身的散兵戰格鬥中,環首刀既可以雙手使用也可以單手配合盾牌或者鉤鑲來使用,其在格鬥中相對於之前使用的戈與劍,環首刀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環首刀兼具了劍刺擊動作小、突然性強和戈揮擊力量大,殺傷性強的兩種優點,同時有沒有劍長度較短、成本高,戈易於損壞,不便維護的缺點。而在“百煉鋼”技術出現後,這種優勢進一步加強。
另外,漢環首刀其實是一種步騎兩用刀,厚實的環首刀因為重心靠前,騎手隻需要一次有效的揮擊便可以將對手斬落馬下。
如果對手身穿甲胄,就算沒有被砍透盔甲,沉重的鈍擊也足以使其受到嚴重的內傷。在馬上的追逐戰中,長達120厘米以上的騎兵環首刀,也可以用有效的刺擊將對手捅個對穿。
而嚴格來說,張嘉師對於環首刀的不感冒,也不算是錯誤。
因為這個觀點在相應的文章描述當中,也有著相應的變化:
自晉末至隋唐時期,騎兵刀與步兵刀便開始出現區別。在宋代,刀類武器的形製更為專業化。
步兵格鬥用刀大量使用長柄加沉重刀頭的大型長柄大刀,以期利於劈斬的同時也可以利用長度阻止騎兵衝擊。同時衛體武器也換為成本低廉的手刀,這與當時宋代重步兵善於守衛和列陣而戰的特征相符合的。
同時期,騎兵的格鬥武器開始使用利於馬上刺擊並兼具部分揮砍功能的長柄輕質化戰刀,如筆刀。同時,因為鐵甲的繼續發展,騎兵也更為傾向於鈍器,如鐵鐧與鐵鞭。
而恰好,張嘉師麾下的重步兵,使用的主要就是由鐵水灌注作為主體的中柄偃月刀。
這種武器相對而言在馬背上是比較難以操作使用的。
但是在新型騎兵當中,這種武器也逐漸成為了使用主流。
因為配備了馬鐙以及高橋馬鞍的騎兵,在劈砍控製上,無疑是有著很大的控製力提升。
在這一個前提下,難度更高,使用材質更好以及相對而言的成本花費更大的環首刀,在張嘉師心中的評價,自然是遠不如他下令大規模,逐漸成為秦軍眼下製式裝備之一的中柄偃月刀了。
而張嘉師更不知道的是,在這一個關於漢環首刀的論點上,同一個作者有著對匈奴人的自己的理解。
………………………………………………分割線…………………………………………
大約公元3世紀到公元6世紀之間,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小冰河期,亞歐大陸北部變得異常寒冷。從蒙古高原到俄南草原這一條長長的遊牧帶遭受惡劣天氣的殘酷打擊,牛羊大批死亡,牧民生活難以為繼,於是各遊牧部族紛紛南下農耕文明區,或移居南方農耕帝國境內,或者直接劫掠。
中國曆史著名的“五胡亂華”也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與羅馬的情況類似,經過長期戰亂的中原王朝為了彌補人力的不足,不斷的招徠北方部族附塞而居,甚至在內戰中直接武裝胡人為自己作戰(八王之亂)。
遊牧部族於是漸漸羽翼豐滿,等中原王朝出現危機時,他們蜂擁而起推翻中原王朝,在中國境內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權。而歐亞大陸西端的西羅馬帝國,此時也由勝轉衰,在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這波規模空前的大襲擊前無力招架搖搖欲墜,竟而最終亡國。
這個論點的開始,所說的事情主要是在西晉土地上給予西晉王朝最致命一擊的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前趙。
但是一開始的前趙國號為漢,其匈奴部落首領認為自己有著漢王室的血統,所以在山西平陽建立政權之後,正式定國號為漢……
當然,這個事情實際上扯談的概率很高,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匈奴人的單於是漢朝和親的公主所生。比如說著名的南宮公主……
公元4世紀,一個名字叫做匈奴的遊牧民族突然出現在裏海北岸的頓河草原上,正如曆史學家阿米亞努斯所言:“一個至今為止不為人知的種族從遙遠世界的角落裏冒出來,像一陣從高山中降下的旋風,將一切擋在他們前進道路中的物體連根拔起、毀滅殆盡。”
他們像魔鬼一樣凶殘但又戰無不勝,他們擊敗了在這裏遊牧的阿拉人,阿蘭人不得不向西遷移,擠壓東哥特人的生存空間,東哥特人被迫向西遷移,壓迫西哥特人,引發了日耳曼部落大遷徙浪潮。在遙遠的北方,多瑙河北岸的沼澤地中,成千上萬的難民在那裏聚集,這些人寧願逃離他們的田地和村莊,忍受貧窮與饑餓,也不願意麵對那些可怕的敵人。
這些日耳曼部族像潮水一樣進入羅馬境內,阿米亞努斯引用了維吉爾的詩句形容他們:“要計算他們的人數簡直是空思妄想,如同要細數狂風怒號的利比亞的沙子一樣。”羅馬帝國原有的社會結構受到劇烈衝擊,緊接著帝國的安全也受到了致命威脅,這一事件在曆史上被稱作“蠻族入侵”。
這個描述當中,匈奴應該是匈人,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匈奴依舊是純粹的匈奴人,所以更多的情況下,匈人才是正確的描述。
第一個入侵羅馬疆土的是西哥特人,他們為躲避匈奴人的鐵蹄進入帝國東部避難,但後來因不堪羅馬官員的欺壓憤而發動叛亂。他們在阿德裏安堡戰役中戰勝了西羅馬軍隊,西羅馬皇帝瓦倫斯也於是役陣亡。
繼位的提奧多西被迫與西哥特人訂立和約,將色雷斯和馬其頓的土地劃分他們居住,並且答應供給糧食,西哥特叛亂才平息下來。5世紀初,西哥特人再度發動叛亂,他們在首領阿拉裏克率領下,先是蹂躪了巴爾幹半島,然後進軍意大利半島,沿途得到大量奴隸、隸農和農民的加入,聲勢浩大。
這時羅馬已經分為東西兩半,西羅馬軍隊主力從萊茵河前線回軍救援,卻導致其他日耳曼部落的更大規模的入侵。
另外一個日耳曼部落汪達爾人乘機越過萊茵河侵入高盧,然後又南下西班牙建立國家。
公元408年,阿拉裏克包圍羅馬城,勒索了大量錢財後才暫時退兵。兩年之後,阿拉裏克再次圍困羅馬,城內奴隸打開了城門將西哥特人放入。在內外夾攻之下,這座號稱“永恒之城”的羅馬終於淪陷了,隨後遭到了西哥特人的大肆燒殺劫掠。
西哥特人並沒有占領羅馬,而是向西進入高盧南部,將此前領西班牙的汪達爾人逐走,於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則渡海進入北非,於439年攻克古城迦太基,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切斷了西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的糧食來源,導致西羅馬經濟進一步走向崩潰。
同時汪達爾人在地中海上四處搶劫商船,西羅馬帝國本已十分脆弱的商業網再次遭到嚴重破壞。公元455年,汪達爾國王該薩裏克率領大批艦隊渡海北上攻陷羅馬,又把羅馬洗劫一空,劫後羅馬居民僅存七千人。
與此同時,其他日耳曼部落紛紛進入各羅馬行省: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占領了高盧地區;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朱特人占領了的不列顛島南部;蘇維匯人占據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北一角。
在分裂後的頭幾十年裏,西羅馬帝國的疆土已經千瘡百孔,無數日耳曼小部落在其間建立了獨立王國。
西羅馬人僅剩的領地除了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海東岸地區外,隻有高盧北部地區和北非的一小塊狹長的土地,就是這些地區也防守極其薄弱,連首都羅馬都很容易被蠻族攻破。同時西羅馬皇帝也成了蠻族雇傭軍的傀儡,昔日享有赫赫威名的羅馬軍團已不堪再戰,要想維持西羅馬帝國名義上的存在,羅馬皇帝離不開這些蠻族軍人的保護。
與西部的同胞相反,東羅馬帝國(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舊稱拜占庭故而也被稱作拜占庭帝國)雖然未能解除蠻族的威脅,但一直保持了社會和經濟上的穩定。各蠻族入侵的主要目標是西羅馬,因此拜占庭隻需向他們交納巨額贖金就可以幸免。與此同時,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在君士坦丁堡修築了極其堅固的城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
第一波蠻族入侵帶來的動蕩漸漸歸於平靜,各個蠻族雖然建立了許多國家,但彼此征戰不休,並無統一昔日羅馬疆域的誌向。因此西羅馬受到的威脅已經暫時降低,隻要利用他們之間矛盾巧妙的周旋其間,同時慢慢積蓄自己的實力,等待合適的時機一戰而定,收複羅馬舊疆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災難才剛剛開始,正當羅馬人漸漸恢複正常秩序時,那個帶來這一切可怕災難的敵人——匈奴人也正在逼近。
從以上的描述當中,有一個地方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羅馬曆史上的這一次蠻族入侵,時間相距匈人王者阿提拉率軍進攻羅馬有著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一段時間的匈人到底在做些什麽,西方的曆史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而為何匈人會在驅逐日耳曼人為主體的種族向西遷移,占據了他們原本的家園之後,繼續向西進攻,這也是一個曆史上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