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嘉師的想法當中,騎士團這種組織的出現,與後世德國人在一戰戰敗之後,開辦所謂的飛行同好會之類的組織,培訓出一定質量的飛行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騎士團這種組織在東方的情況而言,卻是很難完全照搬的。


    尤其是在一些方麵的影響而言,張嘉師不認為眼下的大秦帝國有著這樣的基礎。


    因為騎士團的出現以及發展,很大程度上與宗教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而中國第一支有著宗教背景的軍事力量,恐怕得要首推在張嘉師所知道的曆史當中,作為漢末群雄之一的漢中張魯所掌握的軍隊了。


    當然,假如說黃巾軍也有宗教背景的話,那麽這一種情況則是以黃巾軍作為優先。


    雖然說張角等人本身就是宗教人士,張角更加是創建了太平道。但是黃巾軍本身與張魯麾下軍隊,有不少人信奉五鬥米道的情況而言,有著根本的區別。黃巾軍的一開始,不少所謂的渠帥根本就不是太平道的信徒。


    ……


    張角以黃天為至上神,認為黃神開天辟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裏,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太平道創建背景: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內,宦官與外戚爾虞我詐,輪番亂政;地方上,豪強地主與割據軍閥為非作歹。又逢連年災荒,以致出現“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間慘劇。正是在這種廣大民眾痛苦萬狀、已無生路的時勢下,冀州巨鹿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組建黃巾軍,提出“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東漢反動統治者為目標。以公正的眼光來看,黃巾軍無疑是正義之舉。黃巾軍經過10個月的戰鬥,終因缺乏經驗而失敗。


    黃巾軍失敗後,代之而起的是“奉天子”為名、靠鎮壓黃巾起家的各路軍閥,進而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太平道的教義大致如下:大道、陰陽五行、符籙咒語。“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其傳教方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


    教團:大賢良師張角,黃天張角,天公將軍張角。太平道以“方”為單位組織教徒,每方設“渠帥”統領。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共建三十六方。


    但是很明顯,黃巾軍更多的是裹挾一些活不下去的平民才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動搖東漢統治基礎的一支力量。


    《後漢書?皇甫嵩傳》說:“初钜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入州之人無不畢應。”


    《三國誌?張魯傳》注引《典略》說:“張角為太平道。太平道: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病或自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雲不信道。”


    《後漢書?襄楷傳》說:“初,順帝時,琅琊宮崇旨闕,上其師於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青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太平經》說:“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


    “太平道”的開始,緣起於事奉“黃老道”;它的主要經典則是《太平經》;它的發展情況,是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為基礎,十數年間,徒眾數十萬,遍布八州。


    《太平經》是黃老道的主要經典。《太平經》作為黃老道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黃老列莊的道家思想為核心的。但是它成書於東漢中晚期,所以書中的思想也受到當時的漢代讖緯神學的影響。這也就是說,《太平經》非作於一時,也非作於易人。


    《太平經》是道家從老莊思想演化為宗教的重要文獻,主要是把陰陽五行和老莊結合,同時又披上了神話的外衣。


    《太平經》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觀點。在對萬物的認識方麵。繼承先秦兩漢道家元氣論的哲學思想,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元氣”,事物都是由“元氣”變化生成的,同時還提出“太陽、太陰、中和”的“三合相通”觀點。在政治和社會道德方麵,政治上主張平均財富。修持上主張反本。


    《太平經》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結合,社會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時,它還進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義觀點一,《太平經》內容駁雜.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對黃老道思想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道教思想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太平經》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麵:


    (一)繼承老子之道和傳統的天神信仰,重新構築了早期黃老道的神學思想體係,即天人合一的神學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


    (二)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統治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老子學說為治國方針。


    (三)關於教徒的修養方法,提出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等方術,同時,還重視符咒,宣揚服符能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堅持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誦經等活動。


    (四)提出善惡報應觀念,認為人類如果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後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積德,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度成仙。[1]


    《太平經》認為,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和諧而化生萬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陽、太陰、中和三氣缺一不可。


    《太平經》稱:“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故純行陽,則地不肯盡成;純行陰,則天不肯盡生。當合三統,陰陽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聖人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氣不通,百事乖錯。“隻有陰陽二氣的相互和諧產生中和之氣,並共同生養萬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


    這就是《太平經》所說的“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複有害,故曰太平“。


    《太平經》還說:“三氣合並為太和之氣。太和即出太平之氣。斷絕此三氣,一氣絕不達,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陰陽者,要在中和。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人民和調。“


    這裏的“太和“,即為“太陰、太陽、中和“三氣的和諧,“太平“則指三氣和諧而達到平衡,即自然界生態係統的平衡。也就是說,三氣的融合達到和諧就是太和,進而就可以實現自然界生態係統的平衡。


    《太平經》還進一步指出,人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氣所生,即“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又說:“天、地、人民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凶則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因此必須要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隻不過,很明顯,張角的《太平經》與黃老道的《太平經》是兩碼事,而黃老道的《太平經》怎麽看都跟造反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張角所傳授的《太平經》,事實上主要已經變成蠱惑人心的一本教義。


    以唐周以及馬元義兩個張角徒弟的相關遭遇來看,張角反漢,事實上已經是處心積累的事實。


    …………………………………………分割線………………………………………………


    五鬥米道又稱之為天師道,亦或者是說五鬥米道在後世的稱呼,主要已經變成天師道。


    張道陵是五鬥米道的創始人。


    張道陵,字輔漢,傳說是西漢宰相張良的八世孫。漢光武建武十年生於豐縣阿房村,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張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歎息道:“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於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


    張祖二十五歲,曾官拜江州令。而他卻身在朝政,誌慕清虛,不久就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中,精思學道,修煉三年,有白虎口銜玉符而至其所。


    永元(公元89年)初年,漢和帝賜為太傅,又封為冀縣侯,三次下詔,張祖都婉拒了,他對使者說:“人生在世,不過百歲,光陰荏苒,轉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愛,也隨時而消失。君臣之恩,誰見長久?請轉告聖上,隻要清靜寡欲,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我何用?我誌在青山中!”為了避開京都近郊的俗務嘈雜和騷擾,張祖決心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去了。


    張祖先是南遊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後與弟子王長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張祖就在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祖六十歲,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


    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傳說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祖《太平洞極經》、《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籙》、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等經書、法器,拜為天師,囑咐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妖魔,救護生民。


    於是天師於漢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會八部鬼帥,大戰眾鬼,製伏外道惡魔,誅絕邪偽。天師道法通玄,諸魔所不能敵,各各降服,願意皈依正道,於是天師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黃帝壇下盟誓,人處陽間,鬼處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於北陰酆都城,八部鬼帥流放於西域邊地。從此妖魔降服,人民安樂,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師與眾鬼帥戰鬥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跡。


    天師降妖伏魔,救護眾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動,都願意聽受天師教化。於是天師設立二十四治,廣收門徒,教化於民。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冊,敕封天師為正一真人,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與蒼溪雲台山白日飛升。


    張道陵,初名張陵,後改今名。本是太學書生,性好學,博五經,邃於黃老之道,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長為博學之士。後棄官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漢順帝時永壽元年在鶴鳴山創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自稱“三天法師正一真人”,並纂道書24篇。漢桓帝時在四川蒼溪縣境的靈台山(又名天柱山)飛升,傳說時年123歲,道教稱為“祖天師”。傳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得老君親授,得天獨厚,道法高強。


    祖天師所創道派,稱正一盟威之道,簡稱正一道。但因奉其道者,須出五鬥米,當時又有稱五鬥米道(編者按:實際上多用是蔑稱。好比孔子收弟子要收束脩(十條幹肉),總不能把儒家叫“臘肉教”吧!)。張道陵除書符治病、驅邪禳災以外,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學道,祭禱。


    其孫子張魯在東漢末,三國時期,擁有一支軍隊,在漢中建立了****的割據政權。並利用政權的力量,推行正一道的一些社會和宗派主張,比如,對犯有罪過的人,不是用嚴刑懲罰,而是原諒三次後再加以刑罰,那刑罰也比較輕,一般是讓他去修路。同時在路上設義舍,裏麵放米肉,路人可以量腹而食。


    這些措施對於天下大亂形勢下的民眾,營造了比較寬鬆的生活環境,因此得到了當地漢族和少數民族群眾的擁護。


    《三國誌?張既傳》載,張魯降後,“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張魯及大批漢中教民北遷到三輔之後,他們利用曹魏政權寬待張魯家族之機,或明或暗地向社會下層和上層傳播五鬥米道。


    經曆曹魏和西晉,至東晉時,五鬥米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使五鬥米道的勢力發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區。(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