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秦軍的編製當中,床弩也算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兵種。(.)
相對於後世王朝的重型弩兵部隊更多是使用在守城或者是防禦戰不同,大秦帝國的床弩部隊更多地是在野外作戰也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列陣廝殺。若是沒有這個前提,床弩想要在野外作戰當中發揮出作用的餘地很小。
再者,戰國時期的強國對於弩陣的使用已經算是相當成熟,而秦帝國在征戰當中,事實上隻不過是更好的在這方麵進行運作,更大的發揮出弩陣的效用。
而在這個時候的雲中城,秦軍弩陣的威力逐漸展現出來。
……
排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將弩鏃放置成一排之後,然後發射出去。
在某個意義上,排弩的容錯率相對於單發床弩而言是更好的。但是在射速,射程以及威力方麵,卻遠不如單發床弩。
在這個前提下,排弩在野外作戰當中,除了作為伏擊戰的一個主要部署發揮出作用之外,即使是在戰陣當中,排弩因為射程限製,很少會發揮出決定性作用,而是作為軍陣側麵的防禦體係進行陣型的防禦。
對於這麽一個情況張嘉師自然是比較明白,所以他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產排弩,除了成本方麵的限製之外,排弩能夠發揮出作用的場合較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楊翁子的號令下,秦軍的床弩手迅速操作床弩,然後在準備妥當之後,一排排密集或者是速度相當快的床弩弩鏃飛向了匈奴人的步兵陣型當中。
單發床弩的弩鏃射速比起排弩要快得多,但是一些床弩弩鏃並沒有命中目標,而是向著匈奴人的陣型前方或者是頭頂飛過去。
在這個情況下,很少床弩手會知道自己的弩鏃是否有效的命中敵人,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弩鏃飛向匈奴人的陣型之後,哪怕是一個神射手,都不太可能會看到自己的弩鏃軌跡。
但是這不代表這些床弩弩鏃在發射出去之後就在做無用功。
在密集的弩鏃射擊下,即使是有著一些鎧甲的防護,匈奴人甚至是有些人員頂著一塊大木盾,然後緩緩推進,但是在弩鏃的直接命中下,除非是這些弩鏃沒有準確命中到敵人,這些匈奴人或多或少都起碼負傷了。
因為有不少匈奴人是連帶木盾以及鎧甲一起被弩鏃貫穿了身體,在這種傷勢下,也許直接死去會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而在越來越多的床弩弩鏃的射擊下,秦軍步兵弩手無法對這一支匈奴人的重步兵帶來較為有效的殺傷的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匈奴人重步兵倒在了通往雲中城的攻擊道路上。
不少匈奴人倒在地上呻吟,而他們的生命力在沒有得到有效的救治下,將會很快的流失幹淨。這對於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在痛苦中逐漸死亡的感覺。
而一些匈奴人則是倒在地上,毫無聲息。他們的一些要害位置明顯是被弩鏃貫穿或者是插上一根弩鏃,這些匈奴人很快的甚至是直接的就死去。
也許現在倒在地上呻吟的匈奴人,會更羨慕這些迅速死亡的同袍。
……
匈奴人的攻勢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收到雲中城北麵城牆的秦軍官兵的有效壓製。
匈奴人甚至是付出非常慘重的傷亡,都無法給秦軍官兵帶來可觀的損失。
這一點若是這一批進攻的匈奴人知道這麽一個情況,恐怕都得氣得活過來,然後再死一遍。
匈奴人的奔射對於城牆上的秦軍官兵的殺傷力不算太大,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奔射的箭枝還是會命中一些倒黴的官兵,給這些官兵帶來殺傷。
若是這些箭枝命中的是有足夠防護的地方,甚至是無法給秦軍官兵帶來什麽傷害,最多也就是有些皮外傷之類的。
但是命中脖子甚至是貫穿了頭盔,那麽這個秦軍官兵就得聽天由命了。
張嘉師在隨軍軍醫的發展上雖然有著不錯的進展,但是對於外科創傷方麵,一直都沒有什麽辦法。
青玉靈書當中並沒有青囊書這種已經絕版的玩意,而外科創傷手術更加是近現代才有效發展出來的新型醫學,所以在這些方麵,張嘉師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來進行研究甚至是發展。
…………………………………………分割線………………………………………………
古代醫學並非沒有外科,而是在外科手術方麵的發展受到很多方麵的限製,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發展。
後世的觀點認為,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發現頭顱的手術痕跡。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也就已經從戰爭、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外科的實踐經驗。
現代外科學開創於19世紀末,起先經常由受過培訓的理發師代理執行手術——即所謂的“醫療理發師”,因此在今天的許多英聯邦國家外科醫師被稱呼為“先生”而不是“醫生”。
在20世紀初,隨著消毒、麻醉、止血、輸血等技術的產生和進步,現代外科學得以逐漸深化及完善。現代外科奠基於是19世紀40年代,先後解決了手術疼痛、傷口感染和止血、輸血等問題。
傷口“化膿”是100餘年前外科醫生所麵臨的最大困難問題之一,其時,截肢後的死亡率竟高達40%~50%。
1846年匈牙利semmeleis首先提出在檢查產婦前用漂白粉水將手洗淨,遂使他所治療的產婦死亡率自10%降至1%,這是抗菌技術的開端。
1867年英國lister采用石炭酸溶液衝洗手術器械,並用石炭酸溶液浸濕的紗布覆蓋傷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肢手術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從而奠定了抗菌術的基本原則。
1877年德國例膝關節穿透性損傷傷員,僅進行傷口周圍的清潔和消毒後即加以包紮,有12例痊愈並保全了下肢,他認為,不能將所有的傷口都視為感染的,而不讓傷口再被沾汙更為重要。在這個基礎上他采用了蒸氣滅菌,並研究了布單、敷料、手術器械等的滅菌措施,在現代外科學中建立了無菌術。
1889年德國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國halsted倡議戴橡皮手套,這樣就使無菌術臻於完善。手術出血也曾是妨礙外科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872年英國ells介紹止血鉗,1873年德國esmarch在截肢時倡用止血帶,他們是解決手術出血的創始者。
1901年美ndsteiner發現血型,從此可用輸血來補償手術時的失血。初期采用直接輸血法,但操作複雜,輸血量不易控製;1915年德國leisohn提出了混加枸櫞酸鈉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間接輸血法,以後又有血庫的建立,才使輸血簡便易行。
以上的記載可以說是外科手術的發展以及解決問題的時間。
張嘉師對於這個事情並不是太清楚,但是他很清楚,外科想要真正的發展,那麽就必須要得到另外一個與之相關密切的醫學學科進行聯係,那就是解剖學。
但是眼下的解剖學事實上就是一個朦朧階段,尤其是《黃帝內經》這本醫書對於解剖方麵的描述,在某個意義上言語不詳一樣:《黃帝內經》有豐富的解剖學知識記載,《靈樞》中的《腸胃篇》、《經筋篇》,《素問》中的《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視之”。
曆史上對於解剖學的發展,主要有著以下的幾個記載:公元16年,皇帝王莽捕獲了一個名叫王孫慶的反對黨黨徒,史書記載“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髒,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
他們在虐殺之餘還想到了醫用價值,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血腥的解剖學資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
這算是中國古代解剖學的第一份正式記載。
當然在若是算神話傳說方麵的記載,則是要早得多:
司馬遷筆下的神醫俞跗,就是其中被描述為中國解剖學的“鼻祖”的存在。
俞跗:一作俞柎,上古醫家,相傳擅長外科手術,黃帝臣。西漢時期三位文史學家都記述了秦越人所論之上古醫生俞跗的事跡。
韓嬰,曾任文帝時博士,約生活於公元前二世紀中,他在《韓詩外傳》卷10寫道:“中蔗子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更生”。(這個明顯是瞎掰出來的不科學的描述。)
據《史記》的“扁鵲傳”中,曾經提到黃帝之時有一位良醫俞跗,相傳,這位以濟世活人之術而名傳知古的俞跗,就是數千年來中國姓俞的始祖。這位上古良醫的醫術之高超,幾乎已到達現代醫學的水準和境界。
在5000年以前,俞跗醫療疾病時就不僅僅限於“對症下藥”,而已經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滌五髒”的現代外科技術,這種表現,可以說為中國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岐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fu)。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麵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
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麵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裏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饞石、撟引、按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氣。”說的是俞跗摸腳治病不用湯藥、不用藥酒、不用砭石、不用搖動筋骨按摩、不用牽動皮肉推拿、不用熱灸敷藥,隻要找到腳上的特效穴,點撥之間就治好了病。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個……當其時的文字能夠形象形容相應的病症?)
刨除這種算上相對而言隻是傳說的記載,中國曆史上的解剖學的發展,甚至是有著官方的支持。
公元8年宜州推官吳簡解剖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幹等屍體,一民政部工繪成圖譜《歐希範五髒圖》。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
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他致力於人體髒腑的研究達42年,根據屍體觀察及臨床心得編寫了繪有髒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於公元1830年刊行於世,其中共有25幅圖譜。
這些研究者在某個意義上完善了中國古代解剖學的發展,而且其得到官方的支持,在某個意義上比起西方的一個倒黴的同袍要好得多。
這個人就是安德烈?維薩裏,西方第一本解剖著作——《構造》的作者。
而關於維薩裏的最著名典故,就是“夜半盜屍人”。(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
在秦軍的編製當中,床弩也算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兵種。(.)
相對於後世王朝的重型弩兵部隊更多是使用在守城或者是防禦戰不同,大秦帝國的床弩部隊更多地是在野外作戰也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列陣廝殺。若是沒有這個前提,床弩想要在野外作戰當中發揮出作用的餘地很小。
再者,戰國時期的強國對於弩陣的使用已經算是相當成熟,而秦帝國在征戰當中,事實上隻不過是更好的在這方麵進行運作,更大的發揮出弩陣的效用。
而在這個時候的雲中城,秦軍弩陣的威力逐漸展現出來。
……
排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將弩鏃放置成一排之後,然後發射出去。
在某個意義上,排弩的容錯率相對於單發床弩而言是更好的。但是在射速,射程以及威力方麵,卻遠不如單發床弩。
在這個前提下,排弩在野外作戰當中,除了作為伏擊戰的一個主要部署發揮出作用之外,即使是在戰陣當中,排弩因為射程限製,很少會發揮出決定性作用,而是作為軍陣側麵的防禦體係進行陣型的防禦。
對於這麽一個情況張嘉師自然是比較明白,所以他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產排弩,除了成本方麵的限製之外,排弩能夠發揮出作用的場合較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楊翁子的號令下,秦軍的床弩手迅速操作床弩,然後在準備妥當之後,一排排密集或者是速度相當快的床弩弩鏃飛向了匈奴人的步兵陣型當中。
單發床弩的弩鏃射速比起排弩要快得多,但是一些床弩弩鏃並沒有命中目標,而是向著匈奴人的陣型前方或者是頭頂飛過去。
在這個情況下,很少床弩手會知道自己的弩鏃是否有效的命中敵人,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弩鏃飛向匈奴人的陣型之後,哪怕是一個神射手,都不太可能會看到自己的弩鏃軌跡。
但是這不代表這些床弩弩鏃在發射出去之後就在做無用功。
在密集的弩鏃射擊下,即使是有著一些鎧甲的防護,匈奴人甚至是有些人員頂著一塊大木盾,然後緩緩推進,但是在弩鏃的直接命中下,除非是這些弩鏃沒有準確命中到敵人,這些匈奴人或多或少都起碼負傷了。
因為有不少匈奴人是連帶木盾以及鎧甲一起被弩鏃貫穿了身體,在這種傷勢下,也許直接死去會是一個最好的結果。
而在越來越多的床弩弩鏃的射擊下,秦軍步兵弩手無法對這一支匈奴人的重步兵帶來較為有效的殺傷的情況,得到了根本性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匈奴人重步兵倒在了通往雲中城的攻擊道路上。
不少匈奴人倒在地上呻吟,而他們的生命力在沒有得到有效的救治下,將會很快的流失幹淨。這對於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在痛苦中逐漸死亡的感覺。
而一些匈奴人則是倒在地上,毫無聲息。他們的一些要害位置明顯是被弩鏃貫穿或者是插上一根弩鏃,這些匈奴人很快的甚至是直接的就死去。
也許現在倒在地上呻吟的匈奴人,會更羨慕這些迅速死亡的同袍。
……
匈奴人的攻勢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收到雲中城北麵城牆的秦軍官兵的有效壓製。
匈奴人甚至是付出非常慘重的傷亡,都無法給秦軍官兵帶來可觀的損失。
這一點若是這一批進攻的匈奴人知道這麽一個情況,恐怕都得氣得活過來,然後再死一遍。
匈奴人的奔射對於城牆上的秦軍官兵的殺傷力不算太大,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奔射的箭枝還是會命中一些倒黴的官兵,給這些官兵帶來殺傷。
若是這些箭枝命中的是有足夠防護的地方,甚至是無法給秦軍官兵帶來什麽傷害,最多也就是有些皮外傷之類的。
但是命中脖子甚至是貫穿了頭盔,那麽這個秦軍官兵就得聽天由命了。
張嘉師在隨軍軍醫的發展上雖然有著不錯的進展,但是對於外科創傷方麵,一直都沒有什麽辦法。
青玉靈書當中並沒有青囊書這種已經絕版的玩意,而外科創傷手術更加是近現代才有效發展出來的新型醫學,所以在這些方麵,張嘉師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來進行研究甚至是發展。
…………………………………………分割線………………………………………………
古代醫學並非沒有外科,而是在外科手術方麵的發展受到很多方麵的限製,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發展。
後世的觀點認為,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發現頭顱的手術痕跡。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也就已經從戰爭、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外科的實踐經驗。
現代外科學開創於19世紀末,起先經常由受過培訓的理發師代理執行手術——即所謂的“醫療理發師”,因此在今天的許多英聯邦國家外科醫師被稱呼為“先生”而不是“醫生”。
在20世紀初,隨著消毒、麻醉、止血、輸血等技術的產生和進步,現代外科學得以逐漸深化及完善。現代外科奠基於是19世紀40年代,先後解決了手術疼痛、傷口感染和止血、輸血等問題。
傷口“化膿”是100餘年前外科醫生所麵臨的最大困難問題之一,其時,截肢後的死亡率竟高達40%~50%。
1846年匈牙利semmeleis首先提出在檢查產婦前用漂白粉水將手洗淨,遂使他所治療的產婦死亡率自10%降至1%,這是抗菌技術的開端。
1867年英國lister采用石炭酸溶液衝洗手術器械,並用石炭酸溶液浸濕的紗布覆蓋傷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肢手術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從而奠定了抗菌術的基本原則。
1877年德國例膝關節穿透性損傷傷員,僅進行傷口周圍的清潔和消毒後即加以包紮,有12例痊愈並保全了下肢,他認為,不能將所有的傷口都視為感染的,而不讓傷口再被沾汙更為重要。在這個基礎上他采用了蒸氣滅菌,並研究了布單、敷料、手術器械等的滅菌措施,在現代外科學中建立了無菌術。
1889年德國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國halsted倡議戴橡皮手套,這樣就使無菌術臻於完善。手術出血也曾是妨礙外科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872年英國ells介紹止血鉗,1873年德國esmarch在截肢時倡用止血帶,他們是解決手術出血的創始者。
1901年美ndsteiner發現血型,從此可用輸血來補償手術時的失血。初期采用直接輸血法,但操作複雜,輸血量不易控製;1915年德國leisohn提出了混加枸櫞酸鈉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間接輸血法,以後又有血庫的建立,才使輸血簡便易行。
以上的記載可以說是外科手術的發展以及解決問題的時間。
張嘉師對於這個事情並不是太清楚,但是他很清楚,外科想要真正的發展,那麽就必須要得到另外一個與之相關密切的醫學學科進行聯係,那就是解剖學。
但是眼下的解剖學事實上就是一個朦朧階段,尤其是《黃帝內經》這本醫書對於解剖方麵的描述,在某個意義上言語不詳一樣:《黃帝內經》有豐富的解剖學知識記載,《靈樞》中的《腸胃篇》、《經筋篇》,《素問》中的《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視之”。
曆史上對於解剖學的發展,主要有著以下的幾個記載:公元16年,皇帝王莽捕獲了一個名叫王孫慶的反對黨黨徒,史書記載“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髒,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
他們在虐殺之餘還想到了醫用價值,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血腥的解剖學資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
這算是中國古代解剖學的第一份正式記載。
當然在若是算神話傳說方麵的記載,則是要早得多:
司馬遷筆下的神醫俞跗,就是其中被描述為中國解剖學的“鼻祖”的存在。
俞跗:一作俞柎,上古醫家,相傳擅長外科手術,黃帝臣。西漢時期三位文史學家都記述了秦越人所論之上古醫生俞跗的事跡。
韓嬰,曾任文帝時博士,約生活於公元前二世紀中,他在《韓詩外傳》卷10寫道:“中蔗子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更生”。(這個明顯是瞎掰出來的不科學的描述。)
據《史記》的“扁鵲傳”中,曾經提到黃帝之時有一位良醫俞跗,相傳,這位以濟世活人之術而名傳知古的俞跗,就是數千年來中國姓俞的始祖。這位上古良醫的醫術之高超,幾乎已到達現代醫學的水準和境界。
在5000年以前,俞跗醫療疾病時就不僅僅限於“對症下藥”,而已經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滌五髒”的現代外科技術,這種表現,可以說為中國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岐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fu)。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麵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
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麵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裏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饞石、撟引、按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氣。”說的是俞跗摸腳治病不用湯藥、不用藥酒、不用砭石、不用搖動筋骨按摩、不用牽動皮肉推拿、不用熱灸敷藥,隻要找到腳上的特效穴,點撥之間就治好了病。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個……當其時的文字能夠形象形容相應的病症?)
刨除這種算上相對而言隻是傳說的記載,中國曆史上的解剖學的發展,甚至是有著官方的支持。
公元8年宜州推官吳簡解剖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幹等屍體,一民政部工繪成圖譜《歐希範五髒圖》。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
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他致力於人體髒腑的研究達42年,根據屍體觀察及臨床心得編寫了繪有髒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於公元1830年刊行於世,其中共有25幅圖譜。
這些研究者在某個意義上完善了中國古代解剖學的發展,而且其得到官方的支持,在某個意義上比起西方的一個倒黴的同袍要好得多。
這個人就是安德烈?維薩裏,西方第一本解剖著作——《構造》的作者。
而關於維薩裏的最著名典故,就是“夜半盜屍人”。(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