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閱讀:?
中國曆史上的女將不算很多,而對國家或者是當時的和平有相應貢獻的女將更加算是很少。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像是唐賽兒這樣的叛逆首領,自然是不能夠歸納到這個範疇當中。
而在南朝梁時期,南朝陳到隋朝時期當中,有著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女將。
她就是冼夫人。
……
冼夫人(年),廣東南部越族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嶺南部落首領,史稱譙國夫人。
冼夫人於梁普通三年(522年)生於高涼郡冼氏家中,相傳她本名阿英。
史書記載她家:“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每勸親族為善,由是信義結於本鄉。越人之俗,好相攻擊,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強,侵掠傍郡,嶺表苦之。夫人多所規諫,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洞”。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十四歲時,羅州刺史馮融聞冼夫人有才識,便讓其子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太守馮寶娶其為妻。馮融原為北燕苗裔,其先馮業率眾浮海南來,定居新會,曆任牧守,三傳至馮融。由於是外人,所以馮融不為高涼人所信服。冼夫人到後,誡約本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每當她與馮寶處理訴訟案時,對本族犯法的人,也是依法辦事,不徇私情。這樣,馮氏在當地的威信建立起來,“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十四歲時,羅州刺史馮融聞冼夫人有才識,便讓其子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太守馮寶娶其為妻。馮融原為北燕苗裔,其先馮業率眾浮海南來,定居新會,曆任牧守,三傳至馮融。由於是外人,所以馮融不為高涼人所信服。冼夫人到後,誡約本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每當她與馮寶處理訴訟案時,對本族犯法的人,也是依法辦事,不徇私情。這樣,馮氏在當地的威信建立起來,“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廣州都督蕭勃征兵援助解圍,高州刺史李遷仕稱疾不肯前往,卻派人召馮寶。馮寶欲往,被冼夫人阻止,他說:“刺史無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詐君共為反耳。”馮寶問其故,冼夫人又說:“刺史被召援台,乃稱有疾,鑄兵聚眾,而後喚君。今者若往,必留質,追君兵眾。此意可見,願且無行,以觀其勢”。
幾天後,李遷仕果然舉兵反梁,遣主帥杜平虜率兵入灨石,與侯景呼應。冼夫人認為:“平虜,驍將也,領兵入灨石,即與官兵相拒,未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為也。若君自往,必有戰鬥。宜遣使詐之,卑辭厚禮,雲身未敢出,欲遣婦往參。彼聞之喜,必無防慮。於是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得至柵下,賊必可圖”。馮寶依計而行,李遷仕果然信以為真,不加防備。冼夫人便親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隋書?譙國夫人傳》),前往大皋口。至灨石,突然出擊,大勝,李遷仕敗走保於寧都。冼夫人乘勝與長城侯陳霸先的部隊會合。回來後,冼夫人對馮寶說:“陳都督大可畏,極得眾心。我觀此人必能平賊,君宜厚資之。
這些主要出自《隋書?譙國夫人傳》記載的見解,顯示了冼夫人的善識時務和軍事才智。
陳永定二年(557年),馮寶去世,嶺表大亂,冼夫人安撫百越各部,使境內安然無事。並派自己的兒子,年方九歲的馮仆率百越首領去丹陽。陳武帝拜馮仆為陽春郡(今廣東陽江一帶)郡守。
陳太建元年(569),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把馮仆召至高安,企圖拉他一同反陳。馮仆派人告知母親。冼夫人得知後說:“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
隨後冼夫人遂發兵拒境,率百越諸部與陳朝派來征討的將領章昭達內外夾擊,使歐陽紇軍潰被擒。馮仆因母親平叛有功被陳霸先封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將,轉任石龍(治在今廣東化州東北)太守。冼夫人被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賚繡幡油絡駟馬安車一乘,給鼓吹一部,並麾幢旌節,其鹵簿一如刺史之儀。
二月,隋文帝派江州總管韋洸安撫嶺南,被陳將徐璒阻於南康。韋洸至嶺下,逡巡不敢進。晉王楊廣命令被俘的陳後主寫信給冼夫人,“諭以國亡”,讓冼夫人歸順隋朝。隨信還有冼夫人當年所獻犀杖及兵符為證。冼夫人見後,確知陳亡,於是她“集首領數千,盡日慟哭”。並派其孫馮魂率部迎韋洸入廣州。至此,嶺南悉定。馮魂因被隋朝封為儀同三司,冼夫人被冊為宋康郡夫人。
隋開皇十年(590年),番禺將領王仲宣舉兵反隋,嶺南很多首領也起兵響應。王仲宣圍韋洸於廣州,駐軍衡嶺,韋洸中流矢而卒。洗夫人遣其孫馮暄將兵救廣州,馮暄因與王仲宣的部將、瀧水(今廣東羅定)豪門陳佛智關係親密,按兵不動,貽誤戰機。洗夫人發現後,大怒,將馮暄問罪下牢,改派另一孫子馮盎出討叛軍,與隋官軍鹿願會師,共敗王仲宣。平息後,冼夫人披甲乘馬,親自護衛隋招撫專使裴矩巡撫各州,嶺南遂定。當時隋文帝對大臣高熲、楊素說“韋洸將二萬兵不能早度嶺,朕每患其兵少”。可見冼夫人的決斷對全局影響之大。
這時冼夫人八十高齡。隋文帝為冼夫人的舉動讚歎,特降敕書慰勞。獨孤皇後也賜她首飾及宴服。其孫馮盎因協助隋軍平叛有功,拜為高州刺史,次孫馮暄也被赦,拜為羅州刺史。馮寶被追贈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冼夫人則被冊封為譙國夫人。並“開譙國夫人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給印章,聽發部落六州兵馬,若有機急,便宜行事”。從中不難看出隋文帝對冼夫人器重。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冼夫人雖然出身少數民族,但是其見識,能力以及對一地的平穩發展的認識是很少人能夠比擬的。
最起碼,那些隨意就叛亂而旋即被平定的叛軍首領,跟冼夫人比起來,無疑是天淵之別。
隻不過有一點比較可惜的是,冼夫人雖然是一個相當傑出的女將甚至是一個出色的女政治家,但是其並沒有參與過真正的大型戰爭。
………………………………………………分割線…………………………………………
而還有一個女將,雖然在穩定地方方麵跟冼夫人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毫無疑問,她的武功對比起冼夫人,卻可以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人就是明朝後期的傑出女將秦良玉。
秦良玉(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
秦良玉最初的軍事作戰經驗,據傳是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應龍在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作亂,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秦良玉率領五百精兵押運糧草,與副將周國柱扼守鄧坎。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楊應龍軍趁李化龍大軍在營中大擺筵席發動襲擊,秦良玉與丈夫當先將其擊敗,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楊應龍七個營寨。而後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楊應龍兵敗身死之後,秦良玉卻不自報軍功。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被太監邱乘雲誣告,病死於雲陽的監獄。秦良玉於是代領馬千乘的職位。
泰昌元年(1620年),清軍入侵遼東,朝廷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先前往。朝廷賜秦良玉三品官員的服飾,並任命秦邦屏為都司僉書,秦民屏為守備。
天啟元年(1621年),秦邦屏、秦民屏渡渾河與清軍血戰,秦邦屏戰死沙場,秦民屏突圍而出,秦良玉於是親率三千前往,所經過的地方秋毫無犯。明熹宗朱由校下詔給秦良玉加二品官員服飾,並封秦良玉為誥命夫人,封秦良玉兒子馬祥麟為指揮使。秦良玉上言秦邦屏的死狀,請求從優撫恤,兵部尚書張鶴鳴進言渾河血戰斬獲敵人首級數千,實際上是石柱、酉陽兩地土司的功勞,建議朱由校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朱由校於是下令贈秦邦屏都督僉事,子孫世襲,並且與陳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進都司僉書。
同年九月,兵部讓秦良玉再回鄉征兵二千,秦良玉與秦民屏回鄉後,恰逢奢崇明在重慶造反,其部將樊龍派遣使者帶著金銀和絲綢,前來想與秦良玉結盟。秦良玉將使者斬殺,立即發兵率領秦民屏及秦邦屏的兒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過重慶城,乘敵不備,直達重慶南坪關,斷賊歸路。秦良玉設伏兵襲擊兩河,將敵人的船隻燒毀。而後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馬帶檄文至夔州,要求當地駐軍趕緊防守瞿塘峽上下遊地段,擊退入侵的賊兵。秦良玉上表秦民屏的戰功,朝廷升秦民屏為參將,秦翼明、秦拱明為守備。
天啟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圍成都,四川巡撫朱燮元傳令秦良玉前去征討。當時各地的土司都貪圖賊寇的賄賂,按兵不動,隻有秦良玉擊鼓西征。秦良玉率軍攻取新都,長驅直奔成都,將奢崇明擊敗,解了成都之圍。奢崇明敗走後,秦良玉率領秦民屏等攻克二郎關、佛圖關,收複重慶。朝廷於是授命秦良玉為都督僉事、總兵官,並加封為夫人,授馬祥麟為宣慰使,秦民屏為副總兵,秦翼明、秦拱明為參將。授官後,秦良玉又收複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等賊軍重要據點,奢崇明兵敗自殺,秦良玉徹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亂。朝廷因功多次賞賜秦良玉金幣。
天啟三年(1623年),秦良玉上書說:“我帶著秦翼明、秦拱明裹糧出戰,先後取得了像紅崖墩三戰那樣的勝利。可是那些離間我們君臣的大將們,他們沒見過賊兵的麵,卻在那裏整天揮著胳膊吹噓,等到和賊兵對壘時,就聞風而逃。那些自己被賊兵打敗了的人就擔心別人戰勝賊兵;自己被賊兵嚇住了的人就怕別人膽子比賊兵大。像總兵李維新,他在渡河一戰中失敗回營,反而拒我於門外,不容我進城相見。以一個六尺身軀的大男子忌妒一個巾幗婦人,他如果夜靜時想一想就應當羞死。”,皇帝朱由校於是下詔文武大臣必須以禮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啟四年(1624年),秦民屏隨巡撫王三善率軍在陸廣作戰失敗,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賊兵,屢戰屢勝。退兵時,遭到賊兵襲擊,奮戰而死,秦民屏兩個兒子突圍而出但也重傷。秦良玉上書請求撫恤,朝廷於是追贈秦民屏為都督同知,並立祠祭祀,兩個兒子封官,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總兵。
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大舉進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極進圍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詔勤王,並拿出家中的資產充作軍餉。皇帝朱由檢特意下詔表揚,並於平台召見秦良玉,賞賜秦良玉錢幣牲畜酒水等,並賦詩表彰秦良玉的功勞。皇太極退兵後,秦良玉率兵回鄉,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駐紮。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在四川作亂,攻陷夔州,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而後張獻忠受朝廷招安。
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羅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羅汝才不戰而走,秦良玉追至馬家寨,大破羅汝才,斬首六百級,秦良玉又率軍追擊,先後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大破敵兵,將其首領東山虎斬殺,活捉副塌天,並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逐漸走向衰落。
同年,楊嗣昌自請為督師入川剿賊。四川巡撫邵捷春領二萬老弱殘兵守重慶,所倚重的將領隻有張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爭山奪險,消極防守,讓秦良玉在重慶附近三四十裏處設防,派遣張令守黃泥窪。秦良玉乃向已經辭官的綿州知州陸遜之感歎,深刻指出這種布防的弊端,以與邵捷春一同戰死為恥。不久,邵捷春移營至大昌,監軍萬元吉也屯兵巫山,與秦良玉相互呼應。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率兵再次進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勢給巡撫陳士奇,建議派兵守十三個關隘,但陳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劉之勃,劉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計策,但是卻無兵可派。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領大軍長驅直入,再次進犯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但寡不敵眾,被擊潰。張獻忠攻下成都後,秦良玉對部下說:“我兄弟二人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現在這種地步,也敢與賊勢不兩立!”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石砫境,張獻忠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不敢來石砫。
……
秦良玉最後雖然困守石砫,最終壽終而死,但是毫無疑問,張獻忠在秦良玉活著的時候,始終不敢來石砫進攻或者是招降秦良玉,就可以知道秦良玉對於張獻忠造成的恐懼有多大。
隻不過有一個事情很有意思的,那就是後人認為秦良玉在萬曆朝鮮戰爭當中也有登場,然而在公元1599年才首次登場作戰的秦良玉,永遠也沒有機會碰上那些桃山政權的日本人了。(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看過《定秦曲》的書友還喜歡
推薦閱讀:?
中國曆史上的女將不算很多,而對國家或者是當時的和平有相應貢獻的女將更加算是很少。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像是唐賽兒這樣的叛逆首領,自然是不能夠歸納到這個範疇當中。
而在南朝梁時期,南朝陳到隋朝時期當中,有著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女將。
她就是冼夫人。
……
冼夫人(年),廣東南部越族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嶺南部落首領,史稱譙國夫人。
冼夫人於梁普通三年(522年)生於高涼郡冼氏家中,相傳她本名阿英。
史書記載她家:“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每勸親族為善,由是信義結於本鄉。越人之俗,好相攻擊,夫人兄南梁州刺史挺,恃其富強,侵掠傍郡,嶺表苦之。夫人多所規諫,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洞”。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十四歲時,羅州刺史馮融聞冼夫人有才識,便讓其子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太守馮寶娶其為妻。馮融原為北燕苗裔,其先馮業率眾浮海南來,定居新會,曆任牧守,三傳至馮融。由於是外人,所以馮融不為高涼人所信服。冼夫人到後,誡約本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每當她與馮寶處理訴訟案時,對本族犯法的人,也是依法辦事,不徇私情。這樣,馮氏在當地的威信建立起來,“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梁大同元年(535年),冼夫人十四歲時,羅州刺史馮融聞冼夫人有才識,便讓其子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太守馮寶娶其為妻。馮融原為北燕苗裔,其先馮業率眾浮海南來,定居新會,曆任牧守,三傳至馮融。由於是外人,所以馮融不為高涼人所信服。冼夫人到後,誡約本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每當她與馮寶處理訴訟案時,對本族犯法的人,也是依法辦事,不徇私情。這樣,馮氏在當地的威信建立起來,“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違”。
廣州都督蕭勃征兵援助解圍,高州刺史李遷仕稱疾不肯前往,卻派人召馮寶。馮寶欲往,被冼夫人阻止,他說:“刺史無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詐君共為反耳。”馮寶問其故,冼夫人又說:“刺史被召援台,乃稱有疾,鑄兵聚眾,而後喚君。今者若往,必留質,追君兵眾。此意可見,願且無行,以觀其勢”。
幾天後,李遷仕果然舉兵反梁,遣主帥杜平虜率兵入灨石,與侯景呼應。冼夫人認為:“平虜,驍將也,領兵入灨石,即與官兵相拒,未得還。遷仕在州,無能為也。若君自往,必有戰鬥。宜遣使詐之,卑辭厚禮,雲身未敢出,欲遣婦往參。彼聞之喜,必無防慮。於是我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得至柵下,賊必可圖”。馮寶依計而行,李遷仕果然信以為真,不加防備。冼夫人便親率千餘人“步擔雜物,唱言輸賧”(《隋書?譙國夫人傳》),前往大皋口。至灨石,突然出擊,大勝,李遷仕敗走保於寧都。冼夫人乘勝與長城侯陳霸先的部隊會合。回來後,冼夫人對馮寶說:“陳都督大可畏,極得眾心。我觀此人必能平賊,君宜厚資之。
這些主要出自《隋書?譙國夫人傳》記載的見解,顯示了冼夫人的善識時務和軍事才智。
陳永定二年(557年),馮寶去世,嶺表大亂,冼夫人安撫百越各部,使境內安然無事。並派自己的兒子,年方九歲的馮仆率百越首領去丹陽。陳武帝拜馮仆為陽春郡(今廣東陽江一帶)郡守。
陳太建元年(569),廣州刺史歐陽紇謀反,把馮仆召至高安,企圖拉他一同反陳。馮仆派人告知母親。冼夫人得知後說:“我為忠貞,經今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
隨後冼夫人遂發兵拒境,率百越諸部與陳朝派來征討的將領章昭達內外夾擊,使歐陽紇軍潰被擒。馮仆因母親平叛有功被陳霸先封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將,轉任石龍(治在今廣東化州東北)太守。冼夫人被封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賚繡幡油絡駟馬安車一乘,給鼓吹一部,並麾幢旌節,其鹵簿一如刺史之儀。
二月,隋文帝派江州總管韋洸安撫嶺南,被陳將徐璒阻於南康。韋洸至嶺下,逡巡不敢進。晉王楊廣命令被俘的陳後主寫信給冼夫人,“諭以國亡”,讓冼夫人歸順隋朝。隨信還有冼夫人當年所獻犀杖及兵符為證。冼夫人見後,確知陳亡,於是她“集首領數千,盡日慟哭”。並派其孫馮魂率部迎韋洸入廣州。至此,嶺南悉定。馮魂因被隋朝封為儀同三司,冼夫人被冊為宋康郡夫人。
隋開皇十年(590年),番禺將領王仲宣舉兵反隋,嶺南很多首領也起兵響應。王仲宣圍韋洸於廣州,駐軍衡嶺,韋洸中流矢而卒。洗夫人遣其孫馮暄將兵救廣州,馮暄因與王仲宣的部將、瀧水(今廣東羅定)豪門陳佛智關係親密,按兵不動,貽誤戰機。洗夫人發現後,大怒,將馮暄問罪下牢,改派另一孫子馮盎出討叛軍,與隋官軍鹿願會師,共敗王仲宣。平息後,冼夫人披甲乘馬,親自護衛隋招撫專使裴矩巡撫各州,嶺南遂定。當時隋文帝對大臣高熲、楊素說“韋洸將二萬兵不能早度嶺,朕每患其兵少”。可見冼夫人的決斷對全局影響之大。
這時冼夫人八十高齡。隋文帝為冼夫人的舉動讚歎,特降敕書慰勞。獨孤皇後也賜她首飾及宴服。其孫馮盎因協助隋軍平叛有功,拜為高州刺史,次孫馮暄也被赦,拜為羅州刺史。馮寶被追贈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冼夫人則被冊封為譙國夫人。並“開譙國夫人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給印章,聽發部落六州兵馬,若有機急,便宜行事”。從中不難看出隋文帝對冼夫人器重。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冼夫人雖然出身少數民族,但是其見識,能力以及對一地的平穩發展的認識是很少人能夠比擬的。
最起碼,那些隨意就叛亂而旋即被平定的叛軍首領,跟冼夫人比起來,無疑是天淵之別。
隻不過有一點比較可惜的是,冼夫人雖然是一個相當傑出的女將甚至是一個出色的女政治家,但是其並沒有參與過真正的大型戰爭。
………………………………………………分割線…………………………………………
而還有一個女將,雖然在穩定地方方麵跟冼夫人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毫無疑問,她的武功對比起冼夫人,卻可以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人就是明朝後期的傑出女將秦良玉。
秦良玉(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
秦良玉最初的軍事作戰經驗,據傳是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應龍在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作亂,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秦良玉率領五百精兵押運糧草,與副將周國柱扼守鄧坎。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楊應龍軍趁李化龍大軍在營中大擺筵席發動襲擊,秦良玉與丈夫當先將其擊敗,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楊應龍七個營寨。而後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楊應龍兵敗身死之後,秦良玉卻不自報軍功。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被太監邱乘雲誣告,病死於雲陽的監獄。秦良玉於是代領馬千乘的職位。
泰昌元年(1620年),清軍入侵遼東,朝廷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領幾千人先前往。朝廷賜秦良玉三品官員的服飾,並任命秦邦屏為都司僉書,秦民屏為守備。
天啟元年(1621年),秦邦屏、秦民屏渡渾河與清軍血戰,秦邦屏戰死沙場,秦民屏突圍而出,秦良玉於是親率三千前往,所經過的地方秋毫無犯。明熹宗朱由校下詔給秦良玉加二品官員服飾,並封秦良玉為誥命夫人,封秦良玉兒子馬祥麟為指揮使。秦良玉上言秦邦屏的死狀,請求從優撫恤,兵部尚書張鶴鳴進言渾河血戰斬獲敵人首級數千,實際上是石柱、酉陽兩地土司的功勞,建議朱由校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朱由校於是下令贈秦邦屏都督僉事,子孫世襲,並且與陳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進都司僉書。
同年九月,兵部讓秦良玉再回鄉征兵二千,秦良玉與秦民屏回鄉後,恰逢奢崇明在重慶造反,其部將樊龍派遣使者帶著金銀和絲綢,前來想與秦良玉結盟。秦良玉將使者斬殺,立即發兵率領秦民屏及秦邦屏的兒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過重慶城,乘敵不備,直達重慶南坪關,斷賊歸路。秦良玉設伏兵襲擊兩河,將敵人的船隻燒毀。而後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馬帶檄文至夔州,要求當地駐軍趕緊防守瞿塘峽上下遊地段,擊退入侵的賊兵。秦良玉上表秦民屏的戰功,朝廷升秦民屏為參將,秦翼明、秦拱明為守備。
天啟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圍成都,四川巡撫朱燮元傳令秦良玉前去征討。當時各地的土司都貪圖賊寇的賄賂,按兵不動,隻有秦良玉擊鼓西征。秦良玉率軍攻取新都,長驅直奔成都,將奢崇明擊敗,解了成都之圍。奢崇明敗走後,秦良玉率領秦民屏等攻克二郎關、佛圖關,收複重慶。朝廷於是授命秦良玉為都督僉事、總兵官,並加封為夫人,授馬祥麟為宣慰使,秦民屏為副總兵,秦翼明、秦拱明為參將。授官後,秦良玉又收複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等賊軍重要據點,奢崇明兵敗自殺,秦良玉徹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亂。朝廷因功多次賞賜秦良玉金幣。
天啟三年(1623年),秦良玉上書說:“我帶著秦翼明、秦拱明裹糧出戰,先後取得了像紅崖墩三戰那樣的勝利。可是那些離間我們君臣的大將們,他們沒見過賊兵的麵,卻在那裏整天揮著胳膊吹噓,等到和賊兵對壘時,就聞風而逃。那些自己被賊兵打敗了的人就擔心別人戰勝賊兵;自己被賊兵嚇住了的人就怕別人膽子比賊兵大。像總兵李維新,他在渡河一戰中失敗回營,反而拒我於門外,不容我進城相見。以一個六尺身軀的大男子忌妒一個巾幗婦人,他如果夜靜時想一想就應當羞死。”,皇帝朱由校於是下詔文武大臣必須以禮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天啟四年(1624年),秦民屏隨巡撫王三善率軍在陸廣作戰失敗,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賊兵,屢戰屢勝。退兵時,遭到賊兵襲擊,奮戰而死,秦民屏兩個兒子突圍而出但也重傷。秦良玉上書請求撫恤,朝廷於是追贈秦民屏為都督同知,並立祠祭祀,兩個兒子封官,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總兵。
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大舉進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極進圍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詔勤王,並拿出家中的資產充作軍餉。皇帝朱由檢特意下詔表揚,並於平台召見秦良玉,賞賜秦良玉錢幣牲畜酒水等,並賦詩表彰秦良玉的功勞。皇太極退兵後,秦良玉率兵回鄉,而秦翼明就在京畿附近駐紮。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在四川作亂,攻陷夔州,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而後張獻忠受朝廷招安。
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羅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羅汝才不戰而走,秦良玉追至馬家寨,大破羅汝才,斬首六百級,秦良玉又率軍追擊,先後在留馬埡、譚家坪北山、仙寺嶺大破敵兵,將其首領東山虎斬殺,活捉副塌天,並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逐漸走向衰落。
同年,楊嗣昌自請為督師入川剿賊。四川巡撫邵捷春領二萬老弱殘兵守重慶,所倚重的將領隻有張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爭山奪險,消極防守,讓秦良玉在重慶附近三四十裏處設防,派遣張令守黃泥窪。秦良玉乃向已經辭官的綿州知州陸遜之感歎,深刻指出這種布防的弊端,以與邵捷春一同戰死為恥。不久,邵捷春移營至大昌,監軍萬元吉也屯兵巫山,與秦良玉相互呼應。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處死楚王朱華奎,率兵再次進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勢給巡撫陳士奇,建議派兵守十三個關隘,但陳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劉之勃,劉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計策,但是卻無兵可派。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領大軍長驅直入,再次進犯夔州,秦良玉率軍前往救援,但寡不敵眾,被擊潰。張獻忠攻下成都後,秦良玉對部下說:“我兄弟二人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現在這種地步,也敢與賊勢不兩立!”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石砫境,張獻忠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不敢來石砫。
……
秦良玉最後雖然困守石砫,最終壽終而死,但是毫無疑問,張獻忠在秦良玉活著的時候,始終不敢來石砫進攻或者是招降秦良玉,就可以知道秦良玉對於張獻忠造成的恐懼有多大。
隻不過有一個事情很有意思的,那就是後人認為秦良玉在萬曆朝鮮戰爭當中也有登場,然而在公元1599年才首次登場作戰的秦良玉,永遠也沒有機會碰上那些桃山政權的日本人了。(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看過《定秦曲》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