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兵家之外,最後的諸子百家十二派,也就是醫家,可以說是傳承至今的一個學派。[]


    當然,這種傳承,更多隻能算是廣義上的,而非全麵的。因為有不少在曆史上留下痕跡的著名醫師,他們自身有著一種比較禁錮的思維,導致其所學的醫術因為很多的意外,隻能夠曇花一現的展示出來。


    就好比是華佗,其醫術在其被曹操所殺之後,可以說其根本已經失去,而非與同時代的另外一個名醫張仲景一樣,有著其著作的《傷寒雜病論》流傳於世。


    ……


    後世有一種說法是,中國醫學理論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到公元三世紀中葉,共經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紀下半葉,中國開始進入封建社會。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到封建製度確立,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大動蕩的時期。社會製度的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意識型態、科學文化領域出現了新的形勢,其中包括醫學的發展。醫家泛指所有從醫的人。


    而醫家最早成名的人物是扁鵲,後世的人往往以醫術高超的醫師,稱其為扁鵲,說明其醫術的精湛。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扁鵲是戰國時著名醫學家,居中國古代十大醫學家之首。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如下: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葛洪、孫思邈、錢乙、宋慈、李時珍、葉桂。)


    扁鵲在青年時曾替貴族管理客館,結拜了名醫長桑君,得其真傳,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開始行醫生涯。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他天資聰穎,善於汲取前代、民間經驗,逐步掌握了多種治療方法,後來醫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隨之巡診列國。遍遊各地行醫,擅長各科,通過望色、聽聲,即能知病之所在。並帶領弟子到各地行醫,因其醫術高明,被當時廣大老百姓尊稱神醫,並且借用上古神話中黃帝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後為秦武王治病,遭太醫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殺死。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麵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史記》稱讚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是我國曆史上最早應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蔡桓公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需要預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裏,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超多好看小說]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


    在治療方麵,扁鵲能熟練運用綜合治療的方法。綜合療法為扁鵲行醫時的主要治療措施。先秦時期,在臨證中,醫學尚未明確分科。盡管《周禮》中已有獸醫、食醫、疾醫和瘍醫之分,但這僅僅是在宮廷中的設置。獸醫、食醫、瘍醫分別管理牲畜疾病、宮廷飲食調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項。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證,都屬疾醫的範疇。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麵手,扁鵲還能根據當地的需要,隨俗為變地開展醫療活動。


    據記載,扁鵲還精於外科手術,而且應用了藥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誌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並不果斷,齊嬰你的誌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於執著。如果把你們的心髒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扁鵲讓二人喝了藥酒,他們昏死了很多天,剖開他們前胸找到了心髒,將它們互換放置好,然後給他們吃了神藥,於是二人過了一會便醒了,就像剛開始一樣的健康,後來二人就向扁鵲告辭回家了。


    扁鵲奠定了祖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


    司馬遷稱讚他說:“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因此,醫學界曆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扁鵲雖然奠定了中醫的基礎,但是其隻有一本《難經》流傳下來,這一本醫書很明顯無法代表扁鵲全部的醫術水平。


    ……


    而在先秦到秦漢交際的時間當中,中國曆史上流傳的醫書應該為數不少,而這一點從《史記》關於焚書坑儒的記載當中也有相應的說明:


    《史記?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從這一點來看,醫書當其時與藥物學的書籍,卜算的教程等等書籍是不在其焚燒的範疇。


    但是在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著名醫書不多,其中的代表則是《黃帝內經》以及《難經》。


    ………………………………………………分割線…………………………………………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它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書之始祖”。


    由此可見,《黃帝內經》雖然並非神話時代流傳下來的,但是其在《難經》之前已經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有可能指導著其麵世之後的醫者的醫療道路。


    當然,這個時期的《黃帝內經》還沒有正式成書,但是很明顯,其已經有了一定的內容被整合起來,並且流傳後世。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曆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


    《素問》重點論述了髒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髒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全麵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它的著成標誌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麵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深遠影響。


    曆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麵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黃帝內經》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曆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黃帝內經》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思想,闡述人與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診斷和養生防病治病方麵的原則問題。成為中國醫學的基石,中醫理論體係的源泉,臨床各科診治的依據,後世奉為“經典醫籍”,為學中醫者必讀之書。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漢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曆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係的淵藪,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它的集結成書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古代的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療實踐的反複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斷到綜合,逐漸發展而成,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


    《黃帝內經》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係的基本框架,同時,也為後世中醫學的不斷完善與向前發展提供了可能。《內經》一書不僅是當時醫學發展水平的最佳見證,同時,也是現代中醫學研究發展的可靠基石。


    ……


    而除了《黃帝內經》之外,先秦時期流傳到後世的,則是扁鵲編寫的《難經》。


    《難經》是戰國時期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扁鵲,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為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共討論了81個問題,故又稱《八十一難》。


    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為主,還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髒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有可能,《難經》的部分內容,就是扁鵲針對當其時流傳的《黃帝內經》當中,不合理的情況所進行的疑問解答。


    當然,這個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隻有天曉得,因為後世的完全版本的《黃帝內經》不能夠跟當其時的粗陋版本作為比較。


    而後世認為,作者把自己認為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髒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但據考證,該書是一部托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該書以問難的形式,亦即假設問答,解釋疑難的體例予以編纂,故名為《難經》。


    內容包括脈診、經絡、髒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髒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1~22難論脈;23~29難論經絡;30~47難論髒腑;48~61難論病;62~68難論俞穴;69~81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衝門(消化道的7個衝要部位)和八會(髒、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係。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髒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為後世醫家所重視。全書內容簡扼,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並提,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後世曆史上,《難經》有多種刊本和注釋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