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子百家當中,後世的人有一個關於一些學派的根本的研究,而在這些研究當中,《論六家要旨》算是在這一方麵的開端之一:


    《論六家要旨》的內容如下:


    易大(《周易?係辭傳》)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嚐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觽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篃循;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


    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


    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蓺為法。六蓺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髃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


    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複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複生,離者不可複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


    在《論六家要旨》當中,雖然沒有直接描述雜家的情況,但是毫無疑問,在司馬談的理解當中,雜家就是融合了陰陽﹑儒﹑墨﹑名﹑法﹑道德(主要是黃老學派)的論調來發展的學派。


    清末學者江瑔在《讀子卮言》當中提及到雜家:“其得道家之正傳,而所得於道家亦較諸家唯獨多者,則惟雜家。蓋雜家者道家之宗子,而諸家皆道家之旁支也。惟其學雖本於道家,而亦旁通博綜,更兼采儒墨名法之說:故世名之曰雜家。此不過采諸家之說以浚其流,以見王道之無不貫;而其歸宿固仍在道家也。”


    而後世有人認為,老子與莊子的論調事實上不能並為一談:


    老子的積極思想體現在他的大一統思想等等思想中,道家大一統思想博大精深是天下一統的曆史大勢在********領域成熟的鮮明標誌。道家的大一統思想集中地也是最初、最原本、最精要地反映在《老子》中。由於《老子》以至道家的大一統思想建立在具有比較完整的哲學體係之上因而強有力地滲入意識領域成為當時以至以後中華民族世界觀、社會觀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曆史上發揮了重大而深遠的作用。


    所謂老子的大一統思想,指老子以其道論哲學為指導,從“自然”之“道”(天道)推及人和社會之“道”(人道)的認識體係。“道”是核心,一切皆統一於“道”,並在“道”的規範下演變發展。老子的道論在思維方式上,主張整體性、和諧性和統一性;在社會政治思想上,著眼於中國自然主義的政治和倫理,探求解決社會矛盾和對立的根本原則,希望通過返樸歸真的規勸和改良使充滿矛盾與對立的“天下”複歸到“道治”的境地。


    當莊子還在宋國的隱居處發表避世、遊世、出世的高論時,東方的齊國、楚國,道家正發生著劃時代的變革;老子哲學中積極入世的思想基因,已吸收諸子百家的營養,已成長發育成極具“攻擊力”的黃老學派,將在未來的中國曆史舞台上領數千年風騷。道家到莊子成為道家發展的另一個高峰之間,於莊子同時或早的道家發展形成了一個新的流派,即是稷下黃老之學。從現有的文獻看,道家的傳播大體可分為南北兩大方麵。北方方麵又分為以三晉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齊國的黃老學派一支,其共同特點是以“道”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顯的“入世”傾向。南方一係則為莊子代表,發展《老子》去“欲”之說,進而將“長生久視”的取向扭轉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遙”,表現出明顯的“出世”傾向。


    而黃老成為在先秦道家中形成的不同於莊子學派的另一類的道家流派,故常被稱為新道家。黃老學派繼承發揚老子積極無為、身國同治、大一統等思想並運用到人文世界中,以道家為基調於百家王治之道無所不貫,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但略嫌龐雜,故又被稱為雜家。縱觀《呂氏春秋》、《淮南子》全書與《黃老帛書》的黃老道家思想顯然是一脈相承的,是繼《黃帝四經》、《管子》之後黃老道家思想的又一大發展,它們促使黃老學派的思想進一步走向成熟。


    ……


    若是以以上的論調作為雜家的一種基礎,那麽《淮南子》也算是雜家的一種著作。


    《淮南子》是淮南王劉安及其賓客共同撰著的。但是史稱淮南王“招致賓客方術之人數千人”,這些人不可能都是《淮南子》的作者。淮南王的門人賓客中究竟有哪些人參與了《淮南子》的撰著,於是又有一種比較明確的說法,認為是淮南王劉安“與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等八人,及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講論道德,總統仁義,而著此書。”


    《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今存內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為主,糅合了儒法陰陽等家,一般列《淮南子》為雜家。實際上,該書是以道家思想為指導,吸收諸子百家學說,融會貫通而成,是戰國至漢初黃老之學理論體係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闡明哲理時,旁涉奇物異類、鬼神靈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話材料,像“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塞翁失馬”等古代神話,主要靠本書得以流傳。


    至於說《淮南子》更多算是雜家的學派著作,主要是其的引述內容,很多方麵都符合雜家的“引百家之長”的根本:


    《淮南子》分析了《管子》產生的原因:“桓公憂中國之患,苦夷狄之亂,欲以存亡繼絕,崇天子之位,廣文武之業。”(《要略》)顯然把它作為富國強民的政治著作看待,劉向也認為:“凡《管子書》,務富國安民,道約言要,可以曉合經義。”


    《淮南子》在《道應訓》引述了《管子》的話,《管子》一書,以道家為主包舉百家,《淮南子》的“氣”論及“法治”等方麵的思想,都能在稷下黃老著作《管子》那裏找到它的源頭。


    《老子》是《淮南子》直接引用最多的典籍,《道應訓》實際就是以曆史故事、寓言傳說等闡釋《老子》的旨義,僅此一篇,涉及《老子》41章中的56處文字,它與《韓非子》的《解老》、《喻老》一樣,都是關於《老子》的較早的注釋,足見《淮南子》作者對《老子》的重視。《淮南子》所受《老子》的影響,最明顯的是以道作為全書的指導宗旨,並對“道”做了更加詳盡的描述和規定,其中《原道訓》,楊樹達認為:“此篇全衍老子之旨,故以《原道》名篇。”


    《淮南子》引用《莊子》直接說明的隻有一處,見於《道應訓》:故《莊子》日:“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這句出自《逍遙遊》,隻是次序略有不同。但是,“其暗用《莊子》者觸篇皆是。今本《莊子》三十三篇,惟《說劍篇》之文,不見於淮南。其餘三十二篇,則均有稱引”。


    劉安對《莊子》是熟悉並深有研究的,他還做過《莊子》的注釋工作。《文選》謝靈運《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穀》、陶淵明《歸去來辭注》、任彥升《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李善注並引淮南王《莊子要略》雲:“江海之士,山穀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張景陽《七命》注引淮南王《莊子後解》雲:“庚市子,聖人無欲者也。人有爭財相鬥者,庚市子毀玉於間,而鬥者止。”據此可知,淮南王劉安曾有《莊子要略》和《莊子後解》,惜已失傳。


    《淮南子》與《文子》關係殊難判斷,《文子》的內容有十分之五六與《淮南子》相同,兩者孰先孰後的官司打了上千年。《漢誌》載:“《文子》九篇。”班固自注日:“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然而,1973年,河北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中出土的竹簡中就有《文子》,這為認識《文子》提供了新的機遇。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內容既有相同者,也有不見於今本的佚文,說明《文子》是有淵源的,為西漢就已經存在的先秦古籍,它與《淮南子》的關係,絕非簡單的誰抄誰的問題。


    《列子》的“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神話和列子“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萬物之有葉者寡矣”的感歎,在兩書中都出現過,顯然有某種繼承關係。《漢誌》所著錄的“《列子》八篇”,是劉向整理過的,它在流傳的過程可能有後人摻入的成分,但絕非“偽書”,其內容大部分可信。《屍子》說:“列子貴虛。”(《廣澤篇》)劉向以為:“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日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孝景皇帝時貴黃老術,此書頗行於世。”(《列子書錄》)2在景帝時十分流行的《列子》,想必劉安也能見到,《淮南子》也有貴“虛”的一麵,不能說沒有《列子》的影響。


    ………………………………………………分割線…………………………………………


    對於眼下還沒有影子的《淮南子》,張士心扶持雜家的想法,或者是其想要做的事情,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合適的時候,宣布解禁《呂氏春秋》的內容即可。


    因為呂不韋的緣故,大秦帝國的《呂氏春秋》事實上流傳不廣,而想要大力扶持雜家,解禁《呂氏春秋》毫無疑問是很有效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