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師也不是沒有想過像漢朝初期那樣,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好看的小說


    但是局限於認識到匈奴人給大秦帝國所帶來的嚴重威脅的前提下,張嘉師在這一方麵更多的隻能夠選擇繼續維持一支足夠人數的軍事編製,來抗衡來自匈奴人所帶來的戰爭威脅甚至是直接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也許,在這一方麵就算是張嘉師窮兵黷武,無法在大秦帝國進行全麵的休養生息,而是維持一支對於國力而言是很大的拖累的大規模的軍事力量,都無法扭轉戰場上的勝負局麵。


    但是張嘉師很清楚,一支窮兵黷武的部隊也許無法打得贏匈奴人,但是讓軍事力量自我削弱的大秦帝國,絕對不會在這一方麵,跟匈奴人的作戰當中能夠得到什麽好處。


    所以,像是為了堅定自己應對匈奴人方麵的軍事方麵的準備的基礎,同樣也是為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的信心,張嘉師在很多方麵的事情都已經結束之後,就決定進行一次算得上是大秦帝國首次的軍事閱兵儀式。


    ………………………………………………分割線…………………………………………


    受限於準備時間以及場地方麵的影響,張嘉師選擇的是以中央軍團麾下的一支千人編製的混合部隊作為閱兵儀式的主角。


    這一次閱兵儀式,更多算是張嘉師的一時之間的心血來潮。但是張嘉師在與陳平,李左車以及張良等人商議之後,得到的居然是這些麾下重臣的讚同。


    畢竟在鹹陽宮範圍,進行這一種規模較小的閱兵儀式,也許是前所未聞的事情,但是在以鹹陽宮的布局而言,這種閱兵儀式還是能夠按照相應的規劃進行的。


    當然,陳平等人一開始也不太理解閱兵儀式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因為在這之前,他們也就是從《左傳》理解到魯桓公的閱兵的相應記載:桓公六年,“秋,大閱,簡車馬也。”,


    《春秋穀梁傳》當中也有著相應的描述:“大閱者何?閱兵車也。”


    大閱,可以理解為,對軍隊的士兵和戰車等主要作戰裝備的大規模檢閱。


    所以陳平他們更多的也就從這方麵進行相應的理解。


    而在張嘉師敘說一番之後,陳平等人更多的也就知道自己的所想跟張嘉師表達的意思有很多地方都算是有很大的誤差。


    而張嘉師自然不會說出自己所想的閱兵儀式,更多是他從後世所理解到的閱兵儀式而進行符合眼下情況的改進。


    (關於中國古代的閱兵式最早的記載,在《淮南子?原道訓》當中則是提及到塗山會盟的相應描述:


    從前,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很高的城牆來保衛自己,大家都想離開他,其他部落對夏虎視眈眈。後來禹當了首領,拆毀城牆,填平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於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願意來歸附。禹在塗山邀請諸侯會盟。


    據說,在大會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載歌載舞,表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而前來會盟的氏族部落首領都帶著玉器和絲綢一類的貴重物品,表示對禹的臣服。


    塗山會盟中,盡管禹沒有發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懾諸侯,從而“化幹戈為玉帛”。禹的行為,實際上也就是“閱兵”的雛形。


    當然,這種描述的真偽已經無法確認,而以當其時夏朝到底有沒有真實意義上的軍隊,亦或是隻不過算是大禹所在部落的部族武裝人員而已,眼下已經無法考究詳情了。)


    在後世的曆史當中,閱兵儀式簡稱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以示慶祝、致敬,展現部隊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


    後世的閱兵包括閱兵式和分列式。有時隻進行一項。閱兵式是閱兵者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的儀式。分列式是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檢閱的儀式。


    而由於後世的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同國家其閱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體從形式上可分為蘇式閱兵、英式閱兵、法式閱兵和美式閱兵四種,以下為采用不同的閱兵形式的部分國家:


    蘇式閱兵方式主要出現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獨聯體及原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古巴、利比亞、伊拉克、越南、蒙古等。


    其特點是場麵及氣勢在4種閱兵模式中最為隆重宏大,徒步方陣受閱時采用德式正步(俗稱“鵝步”,類似於愛爾蘭踢踏舞舞步),顯得特別整齊劃一;側重於展示本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在4種模式之中最能體現閱兵震懾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的本來意義,故此往往最能夠吸引國際輿論的關注。


    英式閱兵則是主要流行在英國、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聯邦成員國,其特點是受閱部隊的方陣及隊列行進基本上繼承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側重於緬懷本國軍隊過往的光榮曆史,閱兵式上會出現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種及武裝備,部分方陣官兵會穿著老式軍服受閱。


    歐式閱兵則是主要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歐洲大陸國家流行,其特點是士兵走正步時的步幅比英式閱兵小,對車輛方陣的編排帶有較強的藝術氣息。


    美式閱兵則是主要流行在美國、韓國、菲律賓等與美軍有著很直接關係的國家,其主要特點是娛樂性、表演性和商業性在4種模式中最強,猶如一場精彩熱鬧的武裝大遊行或狂歡節儀式;且士兵受閱時隻走行軍步伐,不走正步。


    ……


    在後世的國家,其閱兵的細節往往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法國的閱兵式最國際:邀請國外士兵打頭陣。


    法國國慶日閱兵是全世界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常規性閱兵活動,從1880年開始,幾乎每年的7月14日都要舉行一次。按常人理解,閱兵都是讓本國三軍戰士接受領導人檢閱,最多邀請外國使節和貴賓在現場觀摩。但法國近年來卻專門邀請國外軍隊參加國慶閱兵。


    俄羅斯最壯觀:規模和質量高出一籌。


    俄羅斯每年5月9日都要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西方國家相比,紅場閱兵無論在規模還是在質量上都要高出一籌。


    數目龐大的三軍士兵按照精心設計的嚴整方陣,邁著整齊威武的正步從廣場走過。參加閱兵的還有數目龐大的坦克、裝甲車、飛機和大量最尖端的導彈。當密密麻麻的士兵喊出震耳欲聾的口號,當鐵甲洪流從廣場緩緩駛過,當最先進的戰機以遮天蔽日之勢從上空呼嘯而過時,那種磅礴的威嚴陣勢簡直讓人透不過氣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每年官方都會邀請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老兵加入閱兵或者觀摩隊伍。這些當年在戰場浴血殺敵的英雄如今已經到了垂暮之年,白發蒼蒼,滿臉皺紋,再也無法像年輕時踢出標準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標準的軍禮。不少莫斯科市民眼含熱淚,向這些老兵致敬。可以說,每年的紅場閱兵都是俄羅斯人接受愛國主義洗禮的重要途徑。


    美國閱兵儀式算是最輕鬆:排斥大規模閱兵。


    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很少在國慶日舉行大規模閱兵,這既因為美軍派遣大量部隊駐紮海外,無暇組織大規模閱兵,也跟民族特性有關。全美各地在7月4日獨立日這天會舉行帶有地方特色的小規模遊行活動,普通百姓帶著一家老小,提著野餐籃,揮舞著國旗等待遊行隊伍路過。而參加的士兵也用不著踢正步,氣氛輕鬆。


    日本的閱兵儀式算是規模最分散:海陸空“各自為戰。


    也許是因為二戰侵略國的不光彩身份,為了避免給外界留下渲染武力的印象,日本沒有舉辦過海陸空三軍同時參加的大型閱兵,各支自衛隊每三年單獨閱兵。


    印度的閱兵儀式最多元化:既有特技又有武器。


    印度每年1月26日在新德裏國王大道舉行國慶閱兵式,老百姓可以買票觀賞閱兵式。印度國慶閱兵更像一場戶外演出和武器展覽。閱兵式上會進行高難度的摩托車特技表演,還有穿著民族特色服裝的士兵騎著塗滿豔麗油彩的駱駝列隊緩緩駛過。閱兵還以展現高尖端武器聞名,“大地”、“烈火”係列導彈,“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已連續3年成為閱兵式上的常客,而且每年都會有更新的型號出現,體現了迅速膨脹的軍力。


    (另外吐糟一個事情,那就是印度自產的阿瓊係列坦克,據說更多的也就是在其閱兵儀式上正式使用,而阿瓊係列坦克在印度軍方的列裝數量極少,印度的裝甲部隊的坦克,更多的可以算是萬國牌的產物。)


    德國在“兩德統一”之後沒有正式進行閱兵的記錄:反思戰爭不閱兵。


    1990年10月3日,東德和西德統一,這一天也成為德國國慶日。國慶當天罕見大型閱兵儀式,因為正是希特勒當年悍然發動二戰導致德國分裂了近半個世紀,性格內斂、充滿思辨精神的德國人不願通過閱兵來凸現軍隊的力量,渲染武力會讓他們覺得尷尬。這天舉行的遊行基本上以反戰和懺悔為主題,大多數是非官方性質。


    而在兩德統一之前,北約以及華約在東德以及西德地區進行的閱兵數量並不在少數。這個情況更多算是兩個軍事聯盟體係之間的相互示威。


    英國的閱兵儀式最傳統:延續古老習俗。


    也許是對“日不落帝國”的懷念,英國閱兵的環節安排基本上還延續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華麗傳統。走在最前麵的往往是敲打著激昂鼓點的軍樂隊,隨後是身穿赤紅色雙排製服、戴著高高熊皮黑帽、肩扛長槍的皇家衛隊,接著是騎著高頭大馬、身穿鋥亮胸鎧的騎兵。


    跟他國閱兵喜歡展示最先進武器相反,最讓英國人牽腸掛肚的竟然是二戰時期的那些英雄戰機。鷂式、颶風、噴火這些在抵抗納粹時立下赫赫戰功的“老爺機”都裝飾一新,重新飛翔在倫敦蔚藍的天空。


    ………………………………………………分割線…………………………………………


    而思考到一些方麵的影響,張嘉師在調動麾下的直屬部隊進行閱兵儀式的同時,並沒有打算將新型的騎兵裝備為主的一些新式武器作為演示。


    也許,這些裝備的出現固然能夠讓張嘉師麾下文武能夠認識到大秦帝國的新銳裝備以及相應的精銳部隊能夠與匈奴人一較長短之餘,甚至是能夠展現出相應的優勢。


    而大秦帝國的很多軍官都知道這些裝備的存在,比如說英布等直接指揮這些部隊的將領或者是類似於大秦帝國上將軍李信等高級軍官以及陳平這樣的高級文官,他們自身都知道這些新式裝備已經在他們麾下的部隊當中大規模列裝,甚至是已經形成相應的訓練戰術體係。


    所以若是這些裝備被匈奴人所覺察,並不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但是出於保密的因素,張嘉師還是選擇了讓新銳的裝備暫時減少暴露在外的危險係數,而選擇的是以大秦帝國的眼下已經大規模列裝的相應兵器來作為演示的基礎。


    這些兵器雖然也算是比起眼下的匈奴人要先進不少,但是更多的,這些裝備同樣也算是在戰爭當中出現過,尤其是在前幾個月的支援東胡人,抵抗匈奴人侵吞東胡的戰爭當中,為這一次戰爭奠定了勝局。


    所以張嘉師也不介意被匈奴人的探子細作知道這些武器的存在。


    至於這些匈奴人的細作探子能否進入到鹹陽宮,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是這些閱兵的部隊並不是鹹陽宮的戍守衛隊,而是在藍田大營抽調的一支千人隊,所以在這一支部隊前往鹹陽的道路上,被匈奴人的細作發現,也不算是什麽怪事。


    而在張嘉師在鹹陽宮正殿內認為時機已到之後,則是對他所麵對的大秦帝國文武官員們,說出一句話:“這一次大朝會,孤向諸位安排了一次閱兵儀式,希望諸位能夠認識到大秦帝國的軍事方麵的強盛。”


    說完這句話的張嘉師,轉身走向嬴珣的麵前,然後伸出手,拉著嬴珣的小手,在群臣中央的一條道路,向殿門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