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備方麵的優勢而言,秦軍領先匈奴人騎手的不僅僅是弓弩以及鎧甲,就連在近戰裝備武器方麵,秦軍都有相當的優勢。[]
因為匈奴人騎手在這個時候,很多都是使用青銅刀劍進行作戰。
這一點並不是說匈奴人的冶煉工藝很差,相反,匈奴人的冶煉工藝這個時期雖然依舊是無法比擬中原的國家,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就算是西域的一些大一點的國家,跟匈奴人在科技水平上麵的對比也沒有太多的可比性。
這也不是說青銅武器就不是一種好東西。相反,在鐵質武器初期發展階段,相對比較成熟的青銅武器可以說能夠爆鐵質武器幾條街。
因為這個時期的鐵製武器質量真的不怎麽樣。
在張嘉師的認識當中,先秦時期的寶劍大部分都是青銅武器,比如說太阿以及幹將莫邪等等,就是一把以青銅材質為主的寶劍。
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秦國的兵器,是在戰國七雄當中最早使用大批鐵製武器,然後逐漸過渡為鐵器製度的國家。
這一點跟曆史上的書籍來說,有很大的差距。
曆史上認為秦國以及大秦帝國主要還是使用越發成熟的青銅武器作為製式裝備,主要還是因為大秦帝國的兵馬俑當中,配備的武器裝備基本上就是青銅武器。
而且在兵馬俑當中,也有著這兩種青銅的馬車配件: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禦者為坐狀。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第二乘馬,長3。17、高1。06米,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製巨大、結構又最複雜的青銅器。
由此可見,大秦帝國時期的青銅冶煉以及相應器物的製作工藝,確實已經是進入了中原國家的巔峰。
但是秦國不是一個主要使用青銅武器的國家,原因就在於秦國的領土內,極少有生產青銅所需原材料的礦山。
雖然說在兵馬俑當中出土的青銅武器,很多都似乎是足夠的證據,很可惜,這些出土的青銅武器的青銅材質比例,並不是兵器的比例。
在青銅的冶煉以及相應器具製作當中,早已經有著一套相應的規格:
《周禮?考工記》說: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詳細點來說明,這一段規格的翻譯就是:
所謂“金之六齊”,就是區分青銅品種的六種配方之分量,以製造各種用器。所謂“鍾、鼎之齊”銅、錫比例為六比一,即銅占85。71%,錫占14。29%。“斧斤之齊”的銅、錫比例為五比一,即銅占83。33%,錫占16。67%。“戈戟之齊”的銅、錫比例為四比一,即銅占80%,錫占20%。“大刃之齊”所需銅、錫比例為三比一,即銅占75%,錫占25%。<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削殺矢之齊”銅、錫比例為五比二,即銅占71。43%,錫占28。57%。“鑒燧之齊”銅、錫比例為一比一,即各占50%。
楊寬先生認為:《考工記》規定各類青銅器的“銅錫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1。青銅中錫的成分占17%到20%最為堅韌。《考工記》說“斧斤之齊”錫占16。67%,“戈戟之齊”錫占20%,是因為斧、斤、戈、戟都需堅韌。青銅中錫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考工記》中規定“大刃之齊”錫占25%,“削殺矢之齊”錫占28。75%,是因這類武器所需韌性高。青銅中錫占的分量增多,光澤就會從青銅色轉為赤黃色、橙黃色、淡黃色。錫占到30-40%,青銅就會變為灰白色。《考工記》規定“鍾鼎之齊”錫占14。29%,為了使它能呈現橙黃色較美觀,同時也為了能敲出美妙的聲音。《考工記》規定“鑒燧之齊”錫占50%,是因為銅鏡需要白色光澤。
而兵馬俑當中的相應青銅武器的配方,更加傾向於生活用品的相應比例,這種生活用品的比例,是錫含量更多而青銅含量偏少。在兵器當中,錫含量過高不一定能夠再次提升青銅武器的硬度,相反,若是超過了50%,這種青銅的硬度以及柔韌性都會變得較差。
總不會有人認為青銅鏡的硬度比起矛戈刀劍要更硬吧。
……
所以,就算是匈奴人使用青銅武器,也不代表匈奴人的兵器鍛造水平非常落後。
相反,即使在戰國中期,秦軍麵對關東六國的大軍,以不成熟的鐵質武器碰撞對方的青銅武器,往往是更加吃虧。
這麽一個情況直到戰國的中後期才出現了相應的改變提升。
張嘉師這個時期列裝鐵製武器,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時期的鐵器鍛造以及冶煉水平已經相當成熟。
固然青銅也能夠也能夠批量生產,但是無可否認的事情是,張嘉師在遼東郡的時候,也是相當缺乏青銅的原材料。
雖然說這麽一點在占據商郡之後有了不少起色,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已經進入正軌的鐵器裝備量產已經是成為遼東軍裝備體係的主流。這麽一點對於張嘉師而言,無疑是一種不需要思考太多的選擇題。
所以,鐵質武器成為了眼下的大秦帝國的最好選擇。
……
張嘉師為自己麾下的騎士部隊,在正式確立起單獨編製的機動作戰部隊之前,主要就是弓弩,相應的長兵器以及由鐵水灌注生產,經過相應打磨鍛造的刀劍。
毫無疑問的事情是,這種裝備事實上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畢竟與步兵部隊相比,秦軍騎士的弓弩是相對較為小型的,這一點有利於在馬背上進行相應操作。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這些弓弩的威力以及射程比起步兵的強弓勁弩而言,有不少的差距。
這也就是導致了秦軍騎士在與匈奴人的騎手們對射之後,雙方都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的原因所在。
若是騎士們有條件使用步兵的那種強弓勁弩,在射程上就能夠更加占據優勢。
但是並不是說這種小型的騎士弓弩沒有自己的優勢,相比起步兵部隊的強攻勁弩而言,秦軍的騎兵製式弓弩的射速很快,雖然說犧牲了射程以及威力,但是一個騎術以及射術都相當純熟的騎士,能夠在匈奴人在相應射程外發射出第三支箭鏃的同時,他們也能夠發射出四支箭鏃。
這種射速的提升效果,看起來並不算太過於明顯,但是匈奴人卻為這麽一個不明顯的差距而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在遠距離發射出來的第一波箭鏃,匈奴人給秦軍騎士們帶來的殺傷並不算太大,因為射程的問題,匈奴人的箭鏃在落在秦軍官兵身上,很有可能會被皮劄甲的防禦甲片抵擋住。
但是秦軍騎士們發射出來的箭鏃,卻能夠相對有效的射入匈奴騎手的身體,給予匈奴騎手相應的殺傷。因為匈奴騎手們身上,很多人都基本上隻是身穿皮衣或者是一件薄薄的皮甲。
但是在第二波以及第三波箭鏃落下之後,因為距離的拉近,無論是匈奴人亦或是秦軍官兵被射傷甚至是被直接命中要害,重傷或者是死亡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
匈奴人騎手發射出來的箭鏃,距離秦軍官兵越近,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夠射穿秦軍騎士身上披掛的皮劄甲,給予秦軍騎士相應的傷害。
當然,在第三波箭鏃落下之後,匈奴人的騎手們也發現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那就是秦軍的箭鏃殺傷了很多還沒有將手中箭鏃發射出去的匈奴人騎手。
這一點對於一些久經戰陣的匈奴人老兵而言,隻有那麽一個可能性,那就是這些秦軍騎士們發射箭鏃的速度更快。
這一點事實上是正確的,尤其是當第四波箭鏃再次殺傷了不少甚至連箭枝都沒有搭上弓弦的匈奴人騎手們之後,驗證著這麽一個情況的真實性。
當然,還沒有等這些匈奴人騎手老兵說出了這個發現,他們就不得不放棄自己所想到的這個事情,因為在相互之間不到二十米的距離,他們就算是想要說話,恐怕下一刻就會跟秦軍騎士們交錯而過,進行第一次你死我活的混戰。
………………………………………………分割線…………………………………………
蘇璘以及陳恒兩人,雖然並不是在一起指揮著自己麾下騎士部隊衝鋒,而是選擇了分開指揮各自的部隊,抵禦各自一方的匈奴人突襲部隊。
他們兩人在先前的那一次作戰當中,已經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剛才那一次的圍殲那三千餘人的匈奴騎手部隊的時候,他們麾下的騎士部隊,整體的騎術水平還真的跟這些匈奴人騎手有一定的差距。
事實上,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在大秦帝國當中,雖然也不缺乏騎術相對精湛的人,但是在整體的騎術水平而言,要是能夠真正的比擬自小從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
世界曆史上的第一個遊牧民族,公認的是約在公元前九世紀開始崛起的斯基泰人。
斯基泰人,發源於東歐大草原,在頓河與多瑙河之間,黑海以北,此前一直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不斷的遷徙中,其遷徙地從歐洲一直到內蒙古和鄂爾多斯沙漠,是史載最早之遊牧民族;善於養馬,他們與阿拉伯人、凱爾特人不斷接觸,吸取了多種文化包括希臘文化的特點,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公元前7世紀曾對高加索、小亞細亞、亞美尼亞、米底以及亞述帝國大舉入侵,威脅西亞近七十年,其騎兵馳騁於卡帕多細亞到米底、高加索到敘利亞之間,尋找掠奪物;其後逐漸衰落,分為眾多部落,公元四、五世紀民族大遷徙時隨匈奴人入侵歐洲之阿蘭人即為其中之一部。廣義的斯基泰人還應包括滯留在中亞、西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地區的一些部落,其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與南俄和伊朗的斯基泰人極為相同。斯基泰人身材矮壯,藍眼隆鼻多須,在種族上與薩爾馬特人、塞種人和馬薩格他人接近,語言、社會生活、文化傳統和宗教也大致類似。斯基泰人沒有文字。關於斯基泰人的文物出土自烏克蘭和南俄地區。
由此可見,斯基泰人的遊牧民族作風,也算是讓擁有古代強國實力的幾個大國都很頭痛。
畢竟從相應的記載而言,斯基泰人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就威脅著西亞的幾個大國。
這一點與匈奴人的情況有點相似。
但是斯基泰人與匈奴人有沒有相應的關係,這一點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但是有一點比較可靠的說法,那就是在公元前三世紀,帕提亞人有可能就是一支斯基泰人的民族融合之後的後裔。
作為一個中亞大國,帕提亞帝國的作風有很多都跟遊牧民族較為類似。
而在曆史上,帕提亞人與同樣作為遊牧民族,由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漢朝以及羅馬並成為公元元年前後一段曆史當中的亞歐四大強國。
貴霜帝國由大月氏五翕侯貴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約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至其國,以後往來漸密。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擊敗,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巴克特利亞(由古希臘人在中亞建立的國家),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部族一分為五,遷往東部山區,設五部翕侯統治,貴霜是其中一部。
公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統一五部,建立貴霜帝國。丘就卻又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今喀什米爾地區,後定都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
假如包括當其時逐漸西遷的匈奴人殘部主力,中亞地區以及西亞部分地區,可以說再次成為遊牧民族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毫無疑問的說明了遊牧民族在軍事上的相應強盛基礎以及作戰效率。
因為匈奴人騎手在這個時候,很多都是使用青銅刀劍進行作戰。
這一點並不是說匈奴人的冶煉工藝很差,相反,匈奴人的冶煉工藝這個時期雖然依舊是無法比擬中原的國家,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就算是西域的一些大一點的國家,跟匈奴人在科技水平上麵的對比也沒有太多的可比性。
這也不是說青銅武器就不是一種好東西。相反,在鐵質武器初期發展階段,相對比較成熟的青銅武器可以說能夠爆鐵質武器幾條街。
因為這個時期的鐵製武器質量真的不怎麽樣。
在張嘉師的認識當中,先秦時期的寶劍大部分都是青銅武器,比如說太阿以及幹將莫邪等等,就是一把以青銅材質為主的寶劍。
而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秦國的兵器,是在戰國七雄當中最早使用大批鐵製武器,然後逐漸過渡為鐵器製度的國家。
這一點跟曆史上的書籍來說,有很大的差距。
曆史上認為秦國以及大秦帝國主要還是使用越發成熟的青銅武器作為製式裝備,主要還是因為大秦帝國的兵馬俑當中,配備的武器裝備基本上就是青銅武器。
而且在兵馬俑當中,也有著這兩種青銅的馬車配件: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掘獲的兩乘銅車馬。第一乘駕四馬,車上有棚,禦者為坐狀。這兩乘車馬均為青銅器鑄件構成,大小與實際合乎比例,極其精巧。車馬上還有不少金銀飾件,通體施以彩繪。第二乘馬,長3。17、高1。06米,可以說是迄今發掘到的形製巨大、結構又最複雜的青銅器。
由此可見,大秦帝國時期的青銅冶煉以及相應器物的製作工藝,確實已經是進入了中原國家的巔峰。
但是秦國不是一個主要使用青銅武器的國家,原因就在於秦國的領土內,極少有生產青銅所需原材料的礦山。
雖然說在兵馬俑當中出土的青銅武器,很多都似乎是足夠的證據,很可惜,這些出土的青銅武器的青銅材質比例,並不是兵器的比例。
在青銅的冶煉以及相應器具製作當中,早已經有著一套相應的規格:
《周禮?考工記》說: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詳細點來說明,這一段規格的翻譯就是:
所謂“金之六齊”,就是區分青銅品種的六種配方之分量,以製造各種用器。所謂“鍾、鼎之齊”銅、錫比例為六比一,即銅占85。71%,錫占14。29%。“斧斤之齊”的銅、錫比例為五比一,即銅占83。33%,錫占16。67%。“戈戟之齊”的銅、錫比例為四比一,即銅占80%,錫占20%。“大刃之齊”所需銅、錫比例為三比一,即銅占75%,錫占25%。<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削殺矢之齊”銅、錫比例為五比二,即銅占71。43%,錫占28。57%。“鑒燧之齊”銅、錫比例為一比一,即各占50%。
楊寬先生認為:《考工記》規定各類青銅器的“銅錫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1。青銅中錫的成分占17%到20%最為堅韌。《考工記》說“斧斤之齊”錫占16。67%,“戈戟之齊”錫占20%,是因為斧、斤、戈、戟都需堅韌。青銅中錫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考工記》中規定“大刃之齊”錫占25%,“削殺矢之齊”錫占28。75%,是因這類武器所需韌性高。青銅中錫占的分量增多,光澤就會從青銅色轉為赤黃色、橙黃色、淡黃色。錫占到30-40%,青銅就會變為灰白色。《考工記》規定“鍾鼎之齊”錫占14。29%,為了使它能呈現橙黃色較美觀,同時也為了能敲出美妙的聲音。《考工記》規定“鑒燧之齊”錫占50%,是因為銅鏡需要白色光澤。
而兵馬俑當中的相應青銅武器的配方,更加傾向於生活用品的相應比例,這種生活用品的比例,是錫含量更多而青銅含量偏少。在兵器當中,錫含量過高不一定能夠再次提升青銅武器的硬度,相反,若是超過了50%,這種青銅的硬度以及柔韌性都會變得較差。
總不會有人認為青銅鏡的硬度比起矛戈刀劍要更硬吧。
……
所以,就算是匈奴人使用青銅武器,也不代表匈奴人的兵器鍛造水平非常落後。
相反,即使在戰國中期,秦軍麵對關東六國的大軍,以不成熟的鐵質武器碰撞對方的青銅武器,往往是更加吃虧。
這麽一個情況直到戰國的中後期才出現了相應的改變提升。
張嘉師這個時期列裝鐵製武器,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時期的鐵器鍛造以及冶煉水平已經相當成熟。
固然青銅也能夠也能夠批量生產,但是無可否認的事情是,張嘉師在遼東郡的時候,也是相當缺乏青銅的原材料。
雖然說這麽一點在占據商郡之後有了不少起色,但是對於張嘉師而言,已經進入正軌的鐵器裝備量產已經是成為遼東軍裝備體係的主流。這麽一點對於張嘉師而言,無疑是一種不需要思考太多的選擇題。
所以,鐵質武器成為了眼下的大秦帝國的最好選擇。
……
張嘉師為自己麾下的騎士部隊,在正式確立起單獨編製的機動作戰部隊之前,主要就是弓弩,相應的長兵器以及由鐵水灌注生產,經過相應打磨鍛造的刀劍。
毫無疑問的事情是,這種裝備事實上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畢竟與步兵部隊相比,秦軍騎士的弓弩是相對較為小型的,這一點有利於在馬背上進行相應操作。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這些弓弩的威力以及射程比起步兵的強弓勁弩而言,有不少的差距。
這也就是導致了秦軍騎士在與匈奴人的騎手們對射之後,雙方都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的原因所在。
若是騎士們有條件使用步兵的那種強弓勁弩,在射程上就能夠更加占據優勢。
但是並不是說這種小型的騎士弓弩沒有自己的優勢,相比起步兵部隊的強攻勁弩而言,秦軍的騎兵製式弓弩的射速很快,雖然說犧牲了射程以及威力,但是一個騎術以及射術都相當純熟的騎士,能夠在匈奴人在相應射程外發射出第三支箭鏃的同時,他們也能夠發射出四支箭鏃。
這種射速的提升效果,看起來並不算太過於明顯,但是匈奴人卻為這麽一個不明顯的差距而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在遠距離發射出來的第一波箭鏃,匈奴人給秦軍騎士們帶來的殺傷並不算太大,因為射程的問題,匈奴人的箭鏃在落在秦軍官兵身上,很有可能會被皮劄甲的防禦甲片抵擋住。
但是秦軍騎士們發射出來的箭鏃,卻能夠相對有效的射入匈奴騎手的身體,給予匈奴騎手相應的殺傷。因為匈奴騎手們身上,很多人都基本上隻是身穿皮衣或者是一件薄薄的皮甲。
但是在第二波以及第三波箭鏃落下之後,因為距離的拉近,無論是匈奴人亦或是秦軍官兵被射傷甚至是被直接命中要害,重傷或者是死亡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
匈奴人騎手發射出來的箭鏃,距離秦軍官兵越近,就有更大的概率能夠射穿秦軍騎士身上披掛的皮劄甲,給予秦軍騎士相應的傷害。
當然,在第三波箭鏃落下之後,匈奴人的騎手們也發現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那就是秦軍的箭鏃殺傷了很多還沒有將手中箭鏃發射出去的匈奴人騎手。
這一點對於一些久經戰陣的匈奴人老兵而言,隻有那麽一個可能性,那就是這些秦軍騎士們發射箭鏃的速度更快。
這一點事實上是正確的,尤其是當第四波箭鏃再次殺傷了不少甚至連箭枝都沒有搭上弓弦的匈奴人騎手們之後,驗證著這麽一個情況的真實性。
當然,還沒有等這些匈奴人騎手老兵說出了這個發現,他們就不得不放棄自己所想到的這個事情,因為在相互之間不到二十米的距離,他們就算是想要說話,恐怕下一刻就會跟秦軍騎士們交錯而過,進行第一次你死我活的混戰。
………………………………………………分割線…………………………………………
蘇璘以及陳恒兩人,雖然並不是在一起指揮著自己麾下騎士部隊衝鋒,而是選擇了分開指揮各自的部隊,抵禦各自一方的匈奴人突襲部隊。
他們兩人在先前的那一次作戰當中,已經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剛才那一次的圍殲那三千餘人的匈奴騎手部隊的時候,他們麾下的騎士部隊,整體的騎術水平還真的跟這些匈奴人騎手有一定的差距。
事實上,這也算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在大秦帝國當中,雖然也不缺乏騎術相對精湛的人,但是在整體的騎術水平而言,要是能夠真正的比擬自小從馬背上長大的匈奴人,還是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
世界曆史上的第一個遊牧民族,公認的是約在公元前九世紀開始崛起的斯基泰人。
斯基泰人,發源於東歐大草原,在頓河與多瑙河之間,黑海以北,此前一直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不斷的遷徙中,其遷徙地從歐洲一直到內蒙古和鄂爾多斯沙漠,是史載最早之遊牧民族;善於養馬,他們與阿拉伯人、凱爾特人不斷接觸,吸取了多種文化包括希臘文化的特點,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公元前7世紀曾對高加索、小亞細亞、亞美尼亞、米底以及亞述帝國大舉入侵,威脅西亞近七十年,其騎兵馳騁於卡帕多細亞到米底、高加索到敘利亞之間,尋找掠奪物;其後逐漸衰落,分為眾多部落,公元四、五世紀民族大遷徙時隨匈奴人入侵歐洲之阿蘭人即為其中之一部。廣義的斯基泰人還應包括滯留在中亞、西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地區的一些部落,其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與南俄和伊朗的斯基泰人極為相同。斯基泰人身材矮壯,藍眼隆鼻多須,在種族上與薩爾馬特人、塞種人和馬薩格他人接近,語言、社會生活、文化傳統和宗教也大致類似。斯基泰人沒有文字。關於斯基泰人的文物出土自烏克蘭和南俄地區。
由此可見,斯基泰人的遊牧民族作風,也算是讓擁有古代強國實力的幾個大國都很頭痛。
畢竟從相應的記載而言,斯基泰人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就威脅著西亞的幾個大國。
這一點與匈奴人的情況有點相似。
但是斯基泰人與匈奴人有沒有相應的關係,這一點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但是有一點比較可靠的說法,那就是在公元前三世紀,帕提亞人有可能就是一支斯基泰人的民族融合之後的後裔。
作為一個中亞大國,帕提亞帝國的作風有很多都跟遊牧民族較為類似。
而在曆史上,帕提亞人與同樣作為遊牧民族,由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漢朝以及羅馬並成為公元元年前後一段曆史當中的亞歐四大強國。
貴霜帝國由大月氏五翕侯貴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約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至其國,以後往來漸密。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擊敗,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公元前125年征服巴克特利亞(由古希臘人在中亞建立的國家),統治整個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大月氏部族一分為五,遷往東部山區,設五部翕侯統治,貴霜是其中一部。
公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統一五部,建立貴霜帝國。丘就卻又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今喀什米爾地區,後定都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
假如包括當其時逐漸西遷的匈奴人殘部主力,中亞地區以及西亞部分地區,可以說再次成為遊牧民族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毫無疑問的說明了遊牧民族在軍事上的相應強盛基礎以及作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