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師對於西域的利益需求,在商業上並不算太大。<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因為眼下的西域發展對比大秦帝國而言,還有著一定的差距。
固然當其時的西域已經出現了不少同樣已經相應進入封建製度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跟大秦帝國距離太遠,而且他們自身的經濟情況相對於逐步恢複的大秦帝國,也沒有什麽優勢。尤其是在作物方麵,張嘉師不認為這個時候有能夠對大秦帝國發展有著根本改變的利好作物。
盡然,一旦能夠以官方身份領銜,發展出將近百年之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絲綢之路,對於大秦帝國的財政影響,尤其是雙方麵之間,完全能夠算是由大秦帝國所主導的貿易順差,將會讓大秦帝國的經濟情況,尤其是商業上的發展,有著必定的利益所在。
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出超”.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於有利地位。貿易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裏(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但是超過相應限度的貿易順差,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也不算是一個好事情。
因為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餘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著經濟的增長對外依存度過高。
在這麽一個情況下,張嘉師既然是希望能夠讓大秦帝國得到絲綢之路所帶來的貿易順差優勢,但是也擔心大秦帝國會因為這種差額越來越大的貿易順差,反而是削弱大秦帝國自身的商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轉而會引起大秦帝國在這方麵出現大問題。
張嘉師不認為自己假如在解決了匈奴人這個大問題之後,還有勢力能夠跟大秦帝國在絲綢之路上有對抗的能力,最起碼,若是以大秦帝國主要為了鞏固河西走廊地區而部署相應的部隊,在險要地區修築城塞,那麽就算是西羌人,想要再次染指河西走廊,都得掂量他自身有沒有這個能耐。
而對於西域各國,正確點來說,是以這種描述作為基礎的國家:
《漢書?西域傳序》:“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裏,南北千餘裏。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張嘉師在這個時候對於這些國家的相應想法不多。
不是說張嘉師害怕自己的實力不足以解決這些小國,哪怕是這些小國很多都沒有出現,或者是一些還沒有消亡,更加古老的小型國家或者是部落,張嘉師隻要是有想法,就不會讓他們太過於逍遙自在了。[.超多好看小說]
因為不要說他們這些小國或者是部落,甚至是讓他們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聯盟,大秦帝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會比大秦帝國全麵應對匈奴人的代價要高。
在這麽一個時候,張嘉師已經將匈奴人看成是自己的生死仇敵,甚至是關乎大秦帝國以及天下約莫千萬民眾的生死存亡之危機。
匈奴人雖然在這個時候的中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是代表著什麽,他們無法理解幾百年來為何很多國家,直到最近的大秦帝國,都跟這個國家爆發了很多次戰爭,甚至是他們這些國家不得不修築長城來防禦匈奴人的入侵。
但是張嘉師來自後世,很清楚這些壯大起來的遊牧民族所帶來的災難到底有多大。
光是在戰國七雄時期,秦,趙,燕三國修築長城,主要就是為了應對北方不時南下入侵掠奪的遊牧民族,就可以知道,當其時的匈奴人以及東胡人,就讓中原國家很是頭痛。
盡管在大秦帝國統一之後,蒙恬率領一定兵力的部隊,在河套陰山當中大破頭曼單於所率領的匈奴人主力,但是不得不否認,匈奴人的恢複能力在這方麵,也不是中原國家能夠比擬的。
畢竟匈奴人也算是全民皆兵的種族,一旦沒有能夠一次完全解決對方,對方哪怕是經過長久的蟄伏,都很有可能會再次給中原王朝帶來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是匈奴人,在河套陰山之戰大敗虧輸,但是它沒有倒下,在漢武帝時期被漢朝以國力征討,依舊沒有完全倒下,直到他們繼續存在於西晉時期,再次給中原王朝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雖然說匈奴人能夠霍亂東晉,並且先後攻破洛陽以及長安,並且俘虜了晉懷帝以及晉湣帝,但是這個情況與其說是匈奴人的能力逆天,還不如說是西晉王朝自己玩脫了。
張嘉師很想將這一切都歸咎在外族身上,但是沒有“八王之亂”的話,匈奴人想要先後攻破洛陽以及長安,無疑是癡人說夢。
所以,張嘉師在想到了八王之亂這個事情之後,也在思考著一個方麵的問題。
……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後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隻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而這八個主要參與八王之亂的西晉皇族,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八王之亂有一個很重要的誘因,那就是晉武帝認為曹魏的滅亡,是因為沒有給皇族子弟權力,使皇室孤立所致。
這也就導致了之後的情況出現,在公元265年,西晉建國之時,晉武帝不僅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後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他以為這樣一來,有許多親屬子弟支持皇室,司馬氏的統治就可以穩固了。
但事與願違,司馬炎的這種做法,反而埋下了西晉滅亡的禍根。
因為在八王之亂爆發的影響而言,曾經作為當時西晉高官之一的孫惠曾經有著這樣的評價:“自永熙以來,十有一載,人不見德,惟戮是聞。公族構篡奪之禍,骨肉遭梟夷之刑,群王被囚檻之困,妃主有離絕之哀。曆觀前代,國家之禍,至親之亂,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這一個評價也影響了張嘉師對於一些事情的思考。那就是分封製度以及不倚重親藩到底哪個害處更大。
從曆史方麵的發展而言,漢朝在七國之亂之後,也逐漸削弱了地方藩王的綜合實力,在漢武帝時期更加是推行了推恩令,進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實力。
而從推恩令實施之後,漢王朝中央集權確實是得到了不少好處,尤其是以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幹侯國。按照漢製,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按照漢製,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畢竟推恩令的製定初衷,就是有著相應的規定:
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製定這些侯國的名號。
這換一句話來說,漢朝雖然是分封製度,但是分封在外的諸侯王,在漢武帝之後,基本已經算形同虛設,直到東漢時期才有部分起色。
而這樣的結果,也算是一種解決分封製度禍患的好處,但是從以藩屬護衛中央的思路而言,這種結果也可以說是南轅北轍了。
尤其是在東漢末年,東漢朝廷在經曆黃巾之亂之後,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力,而這些藩王的情況更加是不如一地的刺史州牧。
這些人在漢朝滅亡之前的一段時間,就已經逐漸被當地的大軍閥所驅逐甚至是殺死,能夠有所善終的人不多,更加不要說讓他們在漢朝中樞衰弱的時候拱衛中央了。
這種形同虛設的分封製,張嘉師認為還不如繼續實施單純的郡縣製要好得多。
但是麽,像是晉朝,明朝初期為樣本的那種分封製,張嘉師也不願意過多的思考這種事情,因為這對於一個中央集權製度國家而言,完全就是一種災難。
先是有八王之亂,然後更加是有明朝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那就是不管朱棣的居心以及結果如何,朱元璋為靖難之役提供了一個合法依據:在明太祖成法當中,有一條為了保證朝廷的正常,如果出現奸臣亂政的情況,藩王可以帶兵入京勤王,以“清君側,靖國難”。
但是不管怎麽樣,明成祖朱棣以及一些支持他的藩王,比如說寧王朱權在這方麵確實是有著足夠的實力反抗朝廷甚至是逆襲建文帝,這一種情況也算是一種藩王權柄太重的隱憂。
張嘉師不是沒有想過將分封製度進行調整,然後實施,但是他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這麽一個想法,因為對於他而言,他暫時還沒有實施這種調整的分封製的基礎。
……
張嘉師不是大秦帝國正規的宗室,而算是一個憑借很多因素以及相應運氣一躍成為大秦帝國攝政王的存在。
張嘉師不能夠實施這種分封製度的原因,並不在於他沒有這個實力做這種事情,而是他沒有相應的人選來作為分封的對象。
作為大秦帝國攝政王,而他的嫡子更加是因為始皇帝嬴政的遺命成為了秦三世皇帝。
但是張嘉師跟嬴珣,不可能將自己的庶子以及自己的兄弟都分封出去。
要是張嘉師跟嬴玥汐以及贏玥漣還有其他的嫡出兒子,這個還不是什麽問題。但是張嘉師努力了這麽幾年,嬴玥汐以及贏玥漣兩位王後依舊是沒有再次生下一男半女。
若不是因為張嘉師的妾室都紛紛生下了張嘉師的庶出子女,張嘉師都有點懷疑他是不是有點問題。
而就是因為這樣,張嘉師要是打算將嬴珣的嫡親弟弟分封出去,張嘉師麾下的文武自然是沒有意見,就連贏姓趙氏的宗室都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音,但是若是所張嘉師將張瑛以及張瑔等人分封出去,估計這些宗室會排隊反對這個想法。
張嘉師雖然不怕這些人反對,但是他自己都能夠想到這麽一個事情真正要讓他來做的話,他自己都覺得很難處理。
所以這也是最後張嘉師放棄了這種想法的根本原因。
張嘉師是堅定支持郡縣製度,但是他在很多方麵而言,有些事情可不是他能夠無視的。
他也是一個有私心的父親,像是讓自己的孩子得到一個不錯的基業,這種想法也不會有什麽人指責他。畢竟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所以張嘉師更多的隻是將這種想法隱藏在內心深處,而沒有完全放棄。
………………………………………………分割線…………………………………………
張嘉師在知道了項羽的行蹤所在之後,內心很是疑惑,因為他不太清楚項羽這個時候跑去泰山做什麽。
不過不管怎麽樣,既然確定項羽在泰山,張嘉師自然就沒有打算讓項羽活著離開泰山了。
因為眼下的西域發展對比大秦帝國而言,還有著一定的差距。
固然當其時的西域已經出現了不少同樣已經相應進入封建製度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跟大秦帝國距離太遠,而且他們自身的經濟情況相對於逐步恢複的大秦帝國,也沒有什麽優勢。尤其是在作物方麵,張嘉師不認為這個時候有能夠對大秦帝國發展有著根本改變的利好作物。
盡然,一旦能夠以官方身份領銜,發展出將近百年之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絲綢之路,對於大秦帝國的財政影響,尤其是雙方麵之間,完全能夠算是由大秦帝國所主導的貿易順差,將會讓大秦帝國的經濟情況,尤其是商業上的發展,有著必定的利益所在。
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於進口貿易總額,又稱“出超”.表示該國當年對外貿易處於有利地位。貿易順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國在特定年份對外貿易活動狀況。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裏(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但是超過相應限度的貿易順差,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也不算是一個好事情。
因為與此同時,大量外匯盈餘通常會致使一國市場上本幣投放量隨之增長,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意味著經濟的增長對外依存度過高。
在這麽一個情況下,張嘉師既然是希望能夠讓大秦帝國得到絲綢之路所帶來的貿易順差優勢,但是也擔心大秦帝國會因為這種差額越來越大的貿易順差,反而是削弱大秦帝國自身的商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轉而會引起大秦帝國在這方麵出現大問題。
張嘉師不認為自己假如在解決了匈奴人這個大問題之後,還有勢力能夠跟大秦帝國在絲綢之路上有對抗的能力,最起碼,若是以大秦帝國主要為了鞏固河西走廊地區而部署相應的部隊,在險要地區修築城塞,那麽就算是西羌人,想要再次染指河西走廊,都得掂量他自身有沒有這個能耐。
而對於西域各國,正確點來說,是以這種描述作為基礎的國家:
《漢書?西域傳序》:“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裏,南北千餘裏。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張嘉師在這個時候對於這些國家的相應想法不多。
不是說張嘉師害怕自己的實力不足以解決這些小國,哪怕是這些小國很多都沒有出現,或者是一些還沒有消亡,更加古老的小型國家或者是部落,張嘉師隻要是有想法,就不會讓他們太過於逍遙自在了。[.超多好看小說]
因為不要說他們這些小國或者是部落,甚至是讓他們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聯盟,大秦帝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不會比大秦帝國全麵應對匈奴人的代價要高。
在這麽一個時候,張嘉師已經將匈奴人看成是自己的生死仇敵,甚至是關乎大秦帝國以及天下約莫千萬民眾的生死存亡之危機。
匈奴人雖然在這個時候的中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是代表著什麽,他們無法理解幾百年來為何很多國家,直到最近的大秦帝國,都跟這個國家爆發了很多次戰爭,甚至是他們這些國家不得不修築長城來防禦匈奴人的入侵。
但是張嘉師來自後世,很清楚這些壯大起來的遊牧民族所帶來的災難到底有多大。
光是在戰國七雄時期,秦,趙,燕三國修築長城,主要就是為了應對北方不時南下入侵掠奪的遊牧民族,就可以知道,當其時的匈奴人以及東胡人,就讓中原國家很是頭痛。
盡管在大秦帝國統一之後,蒙恬率領一定兵力的部隊,在河套陰山當中大破頭曼單於所率領的匈奴人主力,但是不得不否認,匈奴人的恢複能力在這方麵,也不是中原國家能夠比擬的。
畢竟匈奴人也算是全民皆兵的種族,一旦沒有能夠一次完全解決對方,對方哪怕是經過長久的蟄伏,都很有可能會再次給中原王朝帶來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是匈奴人,在河套陰山之戰大敗虧輸,但是它沒有倒下,在漢武帝時期被漢朝以國力征討,依舊沒有完全倒下,直到他們繼續存在於西晉時期,再次給中原王朝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雖然說匈奴人能夠霍亂東晉,並且先後攻破洛陽以及長安,並且俘虜了晉懷帝以及晉湣帝,但是這個情況與其說是匈奴人的能力逆天,還不如說是西晉王朝自己玩脫了。
張嘉師很想將這一切都歸咎在外族身上,但是沒有“八王之亂”的話,匈奴人想要先後攻破洛陽以及長安,無疑是癡人說夢。
所以,張嘉師在想到了八王之亂這個事情之後,也在思考著一個方麵的問題。
……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後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隻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而這八個主要參與八王之亂的西晉皇族,分別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八王之亂有一個很重要的誘因,那就是晉武帝認為曹魏的滅亡,是因為沒有給皇族子弟權力,使皇室孤立所致。
這也就導致了之後的情況出現,在公元265年,西晉建國之時,晉武帝不僅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後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他以為這樣一來,有許多親屬子弟支持皇室,司馬氏的統治就可以穩固了。
但事與願違,司馬炎的這種做法,反而埋下了西晉滅亡的禍根。
因為在八王之亂爆發的影響而言,曾經作為當時西晉高官之一的孫惠曾經有著這樣的評價:“自永熙以來,十有一載,人不見德,惟戮是聞。公族構篡奪之禍,骨肉遭梟夷之刑,群王被囚檻之困,妃主有離絕之哀。曆觀前代,國家之禍,至親之亂,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這一個評價也影響了張嘉師對於一些事情的思考。那就是分封製度以及不倚重親藩到底哪個害處更大。
從曆史方麵的發展而言,漢朝在七國之亂之後,也逐漸削弱了地方藩王的綜合實力,在漢武帝時期更加是推行了推恩令,進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實力。
而從推恩令實施之後,漢王朝中央集權確實是得到了不少好處,尤其是以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也先後分為若幹侯國。按照漢製,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其後,王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問題。
按照漢製,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畢竟推恩令的製定初衷,就是有著相應的規定:
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製定這些侯國的名號。
這換一句話來說,漢朝雖然是分封製度,但是分封在外的諸侯王,在漢武帝之後,基本已經算形同虛設,直到東漢時期才有部分起色。
而這樣的結果,也算是一種解決分封製度禍患的好處,但是從以藩屬護衛中央的思路而言,這種結果也可以說是南轅北轍了。
尤其是在東漢末年,東漢朝廷在經曆黃巾之亂之後,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力,而這些藩王的情況更加是不如一地的刺史州牧。
這些人在漢朝滅亡之前的一段時間,就已經逐漸被當地的大軍閥所驅逐甚至是殺死,能夠有所善終的人不多,更加不要說讓他們在漢朝中樞衰弱的時候拱衛中央了。
這種形同虛設的分封製,張嘉師認為還不如繼續實施單純的郡縣製要好得多。
但是麽,像是晉朝,明朝初期為樣本的那種分封製,張嘉師也不願意過多的思考這種事情,因為這對於一個中央集權製度國家而言,完全就是一種災難。
先是有八王之亂,然後更加是有明朝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那就是不管朱棣的居心以及結果如何,朱元璋為靖難之役提供了一個合法依據:在明太祖成法當中,有一條為了保證朝廷的正常,如果出現奸臣亂政的情況,藩王可以帶兵入京勤王,以“清君側,靖國難”。
但是不管怎麽樣,明成祖朱棣以及一些支持他的藩王,比如說寧王朱權在這方麵確實是有著足夠的實力反抗朝廷甚至是逆襲建文帝,這一種情況也算是一種藩王權柄太重的隱憂。
張嘉師不是沒有想過將分封製度進行調整,然後實施,但是他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這麽一個想法,因為對於他而言,他暫時還沒有實施這種調整的分封製的基礎。
……
張嘉師不是大秦帝國正規的宗室,而算是一個憑借很多因素以及相應運氣一躍成為大秦帝國攝政王的存在。
張嘉師不能夠實施這種分封製度的原因,並不在於他沒有這個實力做這種事情,而是他沒有相應的人選來作為分封的對象。
作為大秦帝國攝政王,而他的嫡子更加是因為始皇帝嬴政的遺命成為了秦三世皇帝。
但是張嘉師跟嬴珣,不可能將自己的庶子以及自己的兄弟都分封出去。
要是張嘉師跟嬴玥汐以及贏玥漣還有其他的嫡出兒子,這個還不是什麽問題。但是張嘉師努力了這麽幾年,嬴玥汐以及贏玥漣兩位王後依舊是沒有再次生下一男半女。
若不是因為張嘉師的妾室都紛紛生下了張嘉師的庶出子女,張嘉師都有點懷疑他是不是有點問題。
而就是因為這樣,張嘉師要是打算將嬴珣的嫡親弟弟分封出去,張嘉師麾下的文武自然是沒有意見,就連贏姓趙氏的宗室都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聲音,但是若是所張嘉師將張瑛以及張瑔等人分封出去,估計這些宗室會排隊反對這個想法。
張嘉師雖然不怕這些人反對,但是他自己都能夠想到這麽一個事情真正要讓他來做的話,他自己都覺得很難處理。
所以這也是最後張嘉師放棄了這種想法的根本原因。
張嘉師是堅定支持郡縣製度,但是他在很多方麵而言,有些事情可不是他能夠無視的。
他也是一個有私心的父親,像是讓自己的孩子得到一個不錯的基業,這種想法也不會有什麽人指責他。畢竟這也算是人之常情。
所以張嘉師更多的隻是將這種想法隱藏在內心深處,而沒有完全放棄。
………………………………………………分割線…………………………………………
張嘉師在知道了項羽的行蹤所在之後,內心很是疑惑,因為他不太清楚項羽這個時候跑去泰山做什麽。
不過不管怎麽樣,既然確定項羽在泰山,張嘉師自然就沒有打算讓項羽活著離開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