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城下,文聘凝望著本部與桂陽軍殺向九江軍,這一仗雙方已經足足交手了近一個時辰,戰況才算是有所改觀,優勢越來越明顯,而此刻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否一鼓作氣大破九江軍,生擒敵將孫策。


    雖然不確定孫策是否就在敵陣之中,畢竟九江軍並沒有打出孫策的旗號,而最中意的一點是雖然之前與趙範聯絡之人支持孫策親兵,但整個桂陽城包括他自己,其實都是不知曉孫策相貌的,所以他是否在敵陣之中其實還是一個迷,而他最懷疑的一點就是這些都不考慮在內,孫策居然沒有打任何旗號,就這一點就足以讓他懷疑。


    不管文聘有一點其實並不知曉,那就是在零陵的江東軍也沒有打任何旗號,這本來就是為了迷惑劉瀾,卻不想到把文聘給騙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文聘實在找不出孫策這樣做的原因。


    如果他是在開戰之後才收起旗號,那就說明孫策是在掩人耳目罷了,可從他初到桂陽就一直沒有打出任何旗號,試問當時孫策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而且那自稱孫策的年輕人和自稱孫策親兵的聯絡人當時與趙範那可就差兄弟相稱了,可就在如此情況之下孫策都依然沒有打出自己的旗號,這說明了什麽?


    說明這裏麵肯定有問題,但孫策是要騙誰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文聘得出的一個結論,要麽孫策壓根就不在這裏,他們之所打著孫策的旗號就是為了把劉瀾引到桂陽來,不管看起來他們裝的並不像,要不然劉瀾也不會就盯著零陵,而不去管桂陽這邊的九江軍。


    而還有一種可能,那自然就是孫策就在這裏,但他這樣藏頭露尾的也就是怕被劉瀾盯著,所以隻能這樣,之所以會這樣想,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孫策的身份,料想九江也沒幾個膽子那麽大去冒充他吧,哪怕是孫策授意,難道他就不怕桂陽有認識他的人,到時候露餡了,豈不是要前功盡棄了嗎?


    在這兩個選項裏,文聘選擇了後者,可能性是最大的,反正他要是孫策是絕對不會傻到讓別人借自己的名義甚至是以自己的身份去見趙範,所以他雖然嘴上說這不確定九江軍中是否有孫策,但心底裏卻篤定了孫策一定就在敵陣之中。


    而他此次來到桂陽,可以說目的就隻有一個,不得不說他的運氣要比劉瀾好,孫策的人頭他拿定了,看著九江軍,他們的兵力不多,隻剩下幾千人不到,這一次的全麵進攻,文聘不敢保證能夠徹底擊潰九江軍,但他相信這樣的進攻不需幾次,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文聘骨子裏非常自傲甚至有點自負的,當然這也是在荊州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才會養成,因為荊州的將領太多的酒囊飯袋了,與他們工事文聘又怎麽可能看得起他們,一個個如果不是因為有錢關係,又怎麽可能成為他的上級,所以他對自己的處境是極其不滿的,但他又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所以他隻能拚命拿能力去證明自己。


    這樣也就養成了他自傲以及自負的性格,畢竟在荊州軍隊裏,不管是誰隻要遇到難題就都要來求他,而他每一次都非常輕鬆的解決,久而久之連他自己都有點飄飄然,甚至會覺得他所做所說都是正確的,誰敢有質疑?你有?那你還來求我幹什麽,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啊。


    文聘在荊州地位雖然低,可他的譜卻大的很,偏生他遇到了劉表,劉表這個人用人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你有能耐我肯定用你,可當你的能耐太強強到我離不開你,那對不起,我肯定不會重用你,因為你的存在對荊州太重要了,假如有一天你離開荊州了,那麽誰來代替你?誰又能填補上你的位置?不說這些,就說一旦你居功自傲甚至以此不斷來要挾,那他到底該不該妥協?


    劉表用人有些另類,但毫無疑問卻有著他自己的想法在其中,這與大多數的諸侯都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包括劉瀾在內都是那種你越有才我就越要重用你,尤其是袁紹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給你,其實這兩人在用人方麵都有些偏激,在當年的雒陽,袁紹在一群紈絝子弟中算是少有的幾個能夠折節下交的諸侯了,而他用人往往都是推心置腹,我既然用你那我就會無條件的信任你,不管你做什麽,我都會全力支持你,在他看來自己這就是用友者霸的表現。


    可問題是袁紹性格又讓他非常的猜忌,就好像最初用田豐,後者幾乎成為了冀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袁紹給予他的信任可以說他等於擁有了冀州獨斷之權,如此重用與信任,按道理來說田豐怎麽可能輕易在冀州倒台呢,可現實卻是一夜之間的事。


    當田豐失敗,當他失去了袁紹的信任,那一夜之間田豐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一切,而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沮授身上的時候,當沮授逐漸失去了袁紹的信任之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他的身上,現在袁紹學聰明了,他用了六大智囊,而不在使用一人,就是希望以前發生過的事情不再重演。


    比起袁紹,劉表是對任何人都沒有耐心和信任,而與袁紹最大的不同,袁紹是因為性格的原因,所以他對任何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都會加以防範,甚至是保持懷疑,而劉表則不同,他是希望能夠找到一些讓他可以信任的人,但他所處的環境有讓他很難找到這種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單人獨騎一人就這麽來到荊州,並靠著世家上位,而在他心中一直都有這麽一個聲音再響,那就是他們能夠扶你上位,那隨時也能扶另一個人上位,所以他不可能給予身邊這些人絕對的信任,更不會和他們交心,這就造成了劉表不可能把權利托付某一個人甚至是幾個人都害怕權利被架空,而一旦真出現一個能臣,如此超強的能力,就更不會重用他了,原因就是怕被架空。


    而文聘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太有能耐了,整個荊州絕對找不出第二人,這樣的人劉表當然看在眼裏,但奈何他是荊州人,劉表可不敢重用他,一旦讓他掌握了軍權,隻要有那麽幾個世家在暗中支持,推翻自己輕而易舉,所以劉表隻能去挑選那些忠誠更高的人來為自己做事,最少也要是蔡家人,因為是姻親的關係,他多少還能放心不少。


    所以這就造成了類似文聘這種能讓,你劉表不敢用,但下麵的人卻求著用,因為他是真的有能耐,隻不過劉表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敢輕易重用他,但這一次算是一次機緣巧合,因為孫策因為劉表擔心劉瀾借孫策打坐文章,所以才有了他能夠被劉表賞識來到桂陽。


    但文聘不知道的是,劉表並不是第一次聽到他的名聲,而是他早就進入了劉表的視野,隻是這次任務,荊州沒有第二人能夠完成,不,應該有一個,那就是劉磐,劉表的從子,隻不管因為此行太過危險,所以劉表才最終選擇了文聘。


    雖然文聘有些心高氣傲,但同時他也有自己佩服之人,其實當今天下,武人能夠出人頭地,劉瀾起到了很大的關鍵,早在十幾年前,劉瀾就是他的偶像,或者說是天下所有武人的學習榜樣。


    但也僅此而已,但這一次的九江之戰包括此刻進行的荊南之戰,卻讓他對劉瀾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尤其是當他從簡雍哪裏看到了劉瀾的整個用兵計劃之後,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樣的計劃他雖然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但能擁有這樣的軍事人才,劉瀾能走到今日不是沒有原因的,可別忘了拿分計劃終歸隻是計劃,關鍵還是要看作戰指揮員的臨場指揮,不然計劃的再好,到對戰的時候你沒有戰勝你的敵人,那計劃還有什麽意義呢?


    所以通過這一仗,他對劉瀾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更知道,光就那麽一份計劃,現在荊州內部的那幫廢物們依然不明白拿分計劃意味著什麽,可以說秣陵在軍事行動上已經領先了他們太多太多了。


    而這些比如是劉瀾的功勞,當一些諸侯還停留在攻防推演預測戰事走向的時候,劉瀾已經將攻防推演真正搬到了戰場之上,不僅做到了思慮全局,更終於的是環環相扣,將敵軍一步步逼入絕境,最終走向死亡。


    他不知道如果劉瀾打算攻打荊州會做出一份怎樣的計劃來,但他可有確定一點,那就是真有那麽一天的話,他們的情況不會比孫策好太多,從頭到尾可能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而且從拿分計劃中可有得出一個結論,劉瀾對孫策早就有布局,有暗子,雖然計劃沒有提是誰,但這人的身份可不一般。


    而在荊州劉瀾就沒有布局嗎?甚至是在其他諸侯那裏,就沒有什麽布局嗎?這種事情想想都會讓人覺得可怕,但有覺得那麽合情合理,既然已經有對你用兵的想法,那提前布局就再正常不過了,就算最終沒有用兵,也不會損失什麽。


    可一旦用兵,那就太可怕了,不僅外部有劉瀾的威脅和壓力,而在內部還有內耗甚至是被他的暗子施離間之計,挑動內部的不和甚至是公開的矛盾,想想到時候內憂外患之下,又怎麽可能與劉瀾作戰,作戰也是必敗無疑罷了。


    而劉瀾用兵,尤其是會把一切都想好,就好像九江之戰,兩線同時進行,陸地上從豫章進攻,水路上從鄱陽進攻,根本就不給孫策任何機會,逼著他走荊南,卻又把前往益州之路封鎖。


    而一旦他們與劉瀾開戰,劉瀾會如何做,一路從壽春一路走長江,那麽掐斷荊州後路最大的可能就是北方,不會讓他們逃到曹操治下,當然這隻是他的猜測,如果他是劉瀾的話如果用劉瀾攻打九江的計劃,他就會這樣去做,但這畢竟隻是猜測。


    一切可不好說,但卻足以讓文聘心服口服,這才是戰爭,一切都有著非常成熟的體係,畢竟劉瀾從幽州到揚州,這麽多年,經曆過這麽多戰鬥,必然一切早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師體係,做起任何事情來,不管是從最初的籌備還是到糧草的運輸再到部隊的處置與作戰一切都很熟悉,這些年劉瀾不就是在不斷的重複這些工作嗎?


    但荊州在這些事情上就很業餘了,雖然這些年對交州用兵幾回,但結果毫無疑問隻不過是剛上手,沒有半點經驗,甚至是才開始積攢經驗,而就連這些最基本的保證都無法與秣陵比,就更不要說秣陵的精銳部隊了。


    不管是結陣還是單兵,秣陵軍絕對超過了他們數倍,很簡單就能得出這個結論,就拿眼下的戰鬥來說,被秣陵軍輕易擊潰的九江軍在這裏卻與他們殺了個難分難解,這足以說明問題,別忘了這還是秣陵軍在處於兵力的劣勢之下,而他們不僅占據著兵力的優勢,還依托著城池防守,如果把這些撇開,而是在曠野進行野戰對決的話,他們都有可能被眼前的九江軍擊敗。


    如果九江軍是五的話,那他們的實力可能連三都達不到,而秣陵軍則是數字最大的九,可以想到他們與秣陵之間的戰力差距到底有多大,不是他自己瞧不起荊州軍,而是事實就是如此,秣陵軍那可是幾十年來通過戰火洗禮出來的百戰精銳。


    而他們有些戰力的部隊都損失在了交州戰場,現在不管都是些新兵罷了,戰力又能有多強?


    想到這裏,文聘就有點心灰意懶,可是轉而他又覺得並沒有什麽了,既然出仕荊州,那肯定是對荊州的情況非常了解,所以如果有一天劉表能夠給他機會,他真的想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荊州,讓荊州有朝一日變得和秣陵軍一樣強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