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已經取得了成功,隻是換了個戰場戰局就徹底發生了扭轉,這顯然是之前黃忠所沒有想到的,在他看來接下來的戰鬥必定將十分艱難,甚至可能要眼睜睜看著江東軍離開,這讓他背負了不小的壓力,如果讓他們逃走,且不說荊南一戰要拖多長時間,最為關鍵的是害怕孫策金蟬脫殼。


    這一仗劉瀾已經很明確的說過,江東軍死幾個人甚至是勸不都逃掉了他都不在乎,但是如果孫策逃走了,那荊南的一戰就不會結束,如今秣陵是個什麽情況相比在座幾位也都知道,而中原戰場這個時候的戰局大家也都知曉,如果我們在荊南被拖的時間越久,那就對整個戰局越發不利,我想沒有一個人希望看到這種結局。


    劉瀾在決定進行第二次九江之戰時,軍師府在製定戰略規劃的時候就已經很明確的在計劃中進行的布置,首先軍師府將這一次戰役定位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九江之戰包括已經進行的豫章之戰和九江之戰,第二階段則為荊南之戰包括已經進行的建平之戰和現在正在進行的零陵之戰,而第三階段也就是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交州之戰。


    不得不說軍師府在製定戰略方麵時,已經從最初的雜亂無章逐漸變得越來越成熟,這是幾次作戰不斷總結經驗並不斷改進才有的結果,當然也是與軍師府內的大小幕僚、從事、書佐、書吏、門下書佐、門下小吏、兵曹、衛曹等屬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一場戰鬥裏不可大小幕僚的作戰計劃與規劃,離不開從事對敵軍軍情、兵力、糧秣的分析與了解,更有書佐對地形的分析以及門下書佐的實地查探,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書吏已經下下小吏日夜的推演,而兵曹則是作為旁觀者給出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來完善作戰計劃,最終交由衛曹對作戰計劃進行最終的核準,上呈給陳宮。


    而到了陳宮手中的作戰計劃還會在他和徐庶手中過一遍,兩人滿意之後才會呈報給劉瀾,可以說一場戰鬥從前期準備到計劃製定而出,花費的不僅僅是時間,更有精力,就好像門下書佐哪怕是在掌握了準確的內衛地圖,也必須要親自到實地進行考察,不敢有絲毫差池。


    九江之戰是軍師府準備最充分的一回,從聽說孫策再次回到九江之後,劉瀾就要求軍師府計劃第二次九江之戰了,長時間的準備才有了這一次的完美戰略。


    而在製定戰略計劃時,也是一步步逐步完善,從最初的九江之戰到之後的荊南之戰,再到最終的交州之戰,一切都是在不斷的完善下才有的計劃,當然在出兵之前,其實真正的戰略就隻有九江和荊南之戰。


    而荊南之戰雖然已經在計劃之中,但卻並不在計劃之內,直到與荊州確定了可以出兵的意向之後,荊南之戰才算是真正的徹底進入到了戰略之中,隨後才又加入了交州戰略,可以說這一次的戰略並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經曆了幾次修改不斷才完善成現在的三個階段。


    但三個階段不管是軍師府還是劉瀾自己,都希望能夠在第一階段就結束戰鬥,不希望被拖入第二階段甚至是第三階段,但從現在來看,不管是劉瀾還是黃忠都在避免第三階段的出現,不管怎麽說打交州是一回事,被動進攻交州又是一回事。


    劉瀾用兵雖然很多時候都是被動應戰,但如果真要進攻的話,還是喜歡自己的節奏,最簡單的道理,結束了荊南之戰,劉瀾可以有一個較長的準備期,換言之交州之戰完全可以變成配合荊州。


    但如果是因為孫策逃到交州,那就太被動了,而戰事已經進行到現在,劉瀾絕不可能收兵,哪怕是迫使張津把孫策交出來,劉瀾也得陳兵邊境給交州壓力,更何況劉表與張津直接的仇恨,更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當然劉瀾也清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按照他的心意進行,至於軍師府的三大計劃就算最終都完成了該抓不住孫策還是抓不住,所以還真沒必要想太多,因為軍師府的戰略計劃隻是一個規劃,更像是圈定了一個範圍,隻要領軍將領們能夠在這個範圍內用兵,那將軍隻奧不犯下極其低級的失誤,不敢保證一定能取勝,但絕對不會出現大敗的情況。


    在劉瀾看來,軍師府的作戰計劃就如果儒家的典籍,而看同一一本書的人,有的人看則封侯拜相,有的人卻連小吏都做不好,歸根到底,軍師府的計劃能夠對戰爭起到的影響不到三成,真正的關鍵還是戰場的將領們。


    黃忠在之前的指揮沒有表現出足夠擊敗敵軍的能力,雖然他一直在尋機希望能夠敗江東軍,哪怕他是在有底線拖住江東軍的前提之下,他所想的也是盡力去殲敵而不是死纏爛打,這一點黃忠做的還是很有風度的,畢竟到了他這種級別的將領任何情況下作任何事情,上限是沒有的,但是一定是有下限的,不會突破自己的底線也就是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煞氣特別重,造福子孫也必須要有所收斂,就那他的孩子黃旭來說,這麽多年尋訪過無數名醫,但就是無法治愈他的疾病,甚至連病因都不知曉。


    這讓他很自然的就聯係到是年輕時候殺業太重,坑俘數萬,殺敵數十萬,讓多少家庭交任務,又有多少百姓妻離子散,白發人送黑發人,他雖然不信釋教,但因為在雒陽已經靈帝的原因,對釋教還是有些接觸的,所以他明白什麽是報應。


    對於這些他之前是不相信的,可是當一切報應都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時他慌亂,他甚至想過去找白馬寺的大師傅普慈,希望他能夠給自己幫助,但雒陽已經付之一炬,長安再也沒有這幫和尚的蹤影。


    他隻能選擇在荊州安度晚年,而這時劉瀾出現了,普慈在廣陵,華佗也在廣陵,隻要他肯出仕,就會盡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和黃敘,這是打動劉瀾很重要的一點,比之他自己的那些待遇剪指甲一毛不值,哪怕沒有什麽特別的待遇,不帶兵都沒有問題,隻要能夠治愈黃敘,就算是前往軍師府做個幕僚都沒有問題。


    本來劉瀾是詳盡了一切腦汁,甚至已經做出了就算幫也要把黃忠幫會茉莉的打算了,但從他的表態來看,成功在望,但是這隻不過是讓他選擇了秣陵,而並沒有收心,想要讓他真正的心甘情願的叫自己一聲主公,還需要耐心。


    劉瀾還是很有自信的,他害怕的是黃忠不來秣陵,隻要他能來,就算是一塊石頭都能給他感化了,劉瀾可是這個世上為數不多的將將大才,而所謂將將大才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在用人方麵上。


    將兵之才,不過是在用兵之上有一定的過人之處,劉瀾帳下這樣的將領有很多,可將將炸,則不僅僅是對用兵進行了要求,更重要的還是對用人,現在來看的話關羽在無限接近,甚至已經跨步買入了門檻。


    有些東西不怕你沒有,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獲得,而關羽這些年經過劉瀾驚喜的培養和栽培,已經越來越有大將風度了,而黃巾三傑可以說是讓他從將兵打開講將的關鍵一環,劉瀾有利用相信,未來的關羽會更好。


    他帳下出來了的張南劉瀾就非常的滿意,在廣陵做的非常好,在劉瀾帳下,推薦人才進行征辟有很多,而張南也是其中的一員,隻不過比起其它被發覺的人才,張南一無所有,而這才是最難得的,因為他之前隻不過就是關羽帳下的一幕小將,而其他人推薦的人才,什麽臭魚爛蝦都有。


    當天劉瀾在觀湖亭陷入了沉思,難得他們就看不出什麽是人才什麽嗎,可為什麽還會推薦給他這些人呢,劉瀾不好猜,他不希望是自己所顧慮的那層關係,但是這些人肯定都為了某一目的而來。


    劉瀾既然敢學曹操招賢納士,那就敢不計任何的後果,不會被道德所約束了自己,他的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吸收之下最多的人才,吸引天下各郡的人才,也許情況現在不算太好,但任何事情還是要先打下一定的基礎才好,所謂萬事開頭難,就是這個道理,劉瀾現在不過就是夯實基礎,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在招募人才,知道的人越多,到時候加入到他帳下的人也就越多,由將領們親自推薦的皇帝晚班更是最佳了很多。


    劉瀾招募人才,就是為了尋找更優秀的將領,但目前為止民間的人才看起來好像已經全被他一網打盡了,但劉瀾相信真正的人才,那些真正的遺珠是不屑於加入他的麾下他,而現在加入的這些人,又是劉瀾所看不上的。


    而黃忠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劉瀾在人海之中淘出來的那顆明珠,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初都不看好這位上了年紀的將領,覺得劉瀾終於走眼了,可是通過黃忠的表現,算是徹底對劉瀾的慧眼五體投地了。


    在劉瀾治下,很多人並不是先成名再出事,這種人在整個大漢王朝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月旦評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看起來隻是一此點評,但是他的印象卻格外深遠,而能夠在月旦評中獲得高評價,那就會瞬間成為各大勢力爭奪的對象。


    先出名在出仕幾乎成為了這個時代很多有些的人才首先選擇的出路,不管是劉瀾還是袁紹甚至是曹操,他們之前的官職可沒有多少人記得,但是他們月旦評後,他們的評價卻是讓世人認識他們的一把鑰匙。


    月旦評成就人,但也毀人,畢竟月旦評隻是人在對人進行評價,而是人對人的話,人就會受到情緒上的影響,所以很多人包括劉瀾在內,因為一次月旦評而受到世人的關注,從此走向巔峰,可又有多少人因為他們不好的評價而被埋沒,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最終鬱鬱而終?


    當然了劉瀾說這些話其實是有些誇大其詞的,因為真正的人才絕對不會因為一次月旦評就真的成為了廢物,有能力還是有能力,別人奪不走,這才是關鍵,所以月旦評沒有什麽機會,但真要出仕,還是沒問題的,真正的關鍵在於他們是否願意罷了。


    而對黃忠劉瀾可以說做足了工作,要麽不動要麽雷霆萬鈞,這就是劉瀾,一次就成功帶回了黃忠。


    當然能夠帶回黃忠,治療黃敘才是關鍵,可他心底的那團火沒有滅也是前提,在世人的謾罵和誤解之下,他能夠出仕也是想證明自己,當然更多的還是想做些什麽,這樣的日子對他來說就好像是猛虎進籠,雖然看起來悠然自得,每日不用為一口吃食而奔波,但看著每天退化的利爪和牙齒,這怎麽可能是黃忠這樣的猛虎所願意。


    黃忠要再次證明自己,隻是當他出仕之後,到了秣陵才發現時代是真的不一樣了,這裏優秀的將領讓他瞠目結舌,而這無疑是他那個時代都難以見到的一幕,可越是這樣,黃忠就越憋著一口氣,要做出自己的成績。


    證明自己很難,但是黃忠有自信,不敢說能回到當年的巔峰,但隻要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在秣陵站穩腳跟還是不在話下的,隻是機會始終都沒有,雖然年紀大,但畢竟是新人,他當然明白劉瀾這樣做是為了保護他,更是讓他耐心等待機會。


    而這一次機會來了,可是他卻並沒有表現出來有些將領的實力來,九江之戰他可有吃掉孫策,卻被他逃走,而眼下到了荊南,卻又是眼下這樣不利的局麵,而在此刻,他終於看到了希望,徹底殲滅江東軍的希望,黃忠的激情,在這一刻,終於爆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