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不可能是許攸的第一選擇,而放眼天下也隻有曹操是他僅有的幾個能投效之人了,隻是現在投靠曹操實在是不理智,因為眼下他看不到曹操有任何的勝算,所以這個念頭他隻能暫時放下,除非局勢發生變化,倒不是說占據徹底傾向曹操,因為那樣他再去投靠就真的晚了,他要做的是雪中送炭,真有一天要去幫曹操,那也一定是幫他擊敗袁紹。
許攸還是有這個能耐的,沒這個能耐他不可能有今天,雖然現在在鄴城沒什麽地位也不被袁紹所重視,可那是有原因的,是袁紹根據形勢重用河北士族的關係,並不是說他沒有成為謀主的能力。
相反許攸一直都很有自信與信心,始終都相信他是有能力成為五大謀主之一的,而之所以五大謀主中沒有他,完全都是他南陽氏族的身份,如果他也屬潁川係,那五大謀主之中肯定有他的一個位置。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潁川與河北氏族風頭正勁,雖然他和逄紀等人心中多少都有點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甚至表麵上還要裝得無所謂,可在心裏他們卻一直都在等著一個機會東山再起,但是這個機會現在看起來遙遙無期,最少他是這樣,每一次與秣陵聯絡的工作好像成為他唯一的任務,這可不是什麽好事,畢竟他可不是鉤距縱橫之士,如果袁紹要往這方麵培養他,那他也樂意,關鍵是除了出使秣陵能想到他之外,前往其他諸侯壓根就與他無關,就這一點他都可以相信袁紹如此做完全是因為他懷疑自己與那邊暗通款曲。
許攸在考慮自己的退路了,如果一直處於這樣的情況下,他別無選擇,不是他想這樣,實在是袁紹逼的,這和當年那些離開的潁川士人沒有任何區別,不過他要離開,可不能就這麽空手而去,而是要帶上一份厚禮。
他想到這裏,卻猛然發現他現在正在與袁紹見麵,而他此刻他正看著自己,也就是說自己剛才的所有表現都被他看在眼中,這讓他立即在心裏不停的暗示自己,沉下心來,要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就在這時一臉疲態的袁紹才從他臉上收回了目光,緩聲說道:“這回讓你再去秣陵,目的隻有一個。”說完他把馬延那邊傳來的情報交給了許攸,道:“你看看吧,這是最新的消息,廣陵的秣陵軍正在朝高郵集結,在這個時候劉瀾可是還率領著主力在荊南與孫策軍作戰呢,為什麽廣陵會突然有異動呢?
不外乎兩種可能,正常的調動或者是荊南的戰事要結束了,劉瀾要提前做好北上徐州的準備,趁他們在中原與曹操大戰之際,趁虛而入奪回徐州,所以他需要許攸這次前往秣陵明確這次調動的目的所在,雖然這很難,秣陵也不可能真會把目的說出來,但是他卻可有通過秣陵的反應來判斷這次調動的目的,而知曉了這些之後,那麽再與其進行談判就非常容易了,當然這肯定是需要談判才能知曉最終的結果,不過袁紹也有自己的底線,所以他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徐州。
這是他的最後底牌,當然這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結果,畢竟付出那麽大的代價好不容易奪來的徐州,就這樣再拱手讓回去,著實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他現在心裏也很是糾結,如果劉瀾當真要動徐州,以他現在的情況,能守得住嗎?
袁紹很糾結,如果能確定秣陵異動與徐州沒有任何關係那就最好,可如果真到了必須放棄徐州的地步,你他就隻能選擇放棄了,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選擇放棄,別無選擇,如果是在幾個月前,他還有選擇,可是現在,主力都在白馬前線,他很難再調主力去應對,所以眼下的局麵隻能放棄徐州,而將徐州馬延部與青州袁譚部調集到東莞及琅琊,采取防禦之勢,鞏固住這兩處,也就等於防住了青州,隻要青州安全,那他就能夠安心與曹操在白馬作戰,而解決了曹操,那徐州還不是早晚還會回來?
袁紹現在的重心就是與曹操的中原戰場,除此之外他不去想其他的事情,隻要取得中原之勝,哪怕付出徐州的代價也無所謂,因為就實力來說,劉瀾就已經處於了下風,再與劉瀾消耗,劉瀾必敗無疑。
袁紹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如果徐州之戰的成果更大,那麽他一定會采取沮授的建議,徐徐圖之,但是已現在的局麵,他如果連對付曹操都是用這麽緩慢的方式,那不僅拿下中原的時間會變得遙遙無期,甚至因為劉瀾有可能連南下的機會也沒有,所以他隻能以最快的方式結束中原的戰鬥,再以徐徐圖之的辦法來拖垮劉瀾。
而在聽完袁紹的希望之後,許攸明顯有點猶豫了,隻是袁紹一直盯著他,這就讓他一時間真的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了,因為他現在還不確定自己一旦拒絕將會麵臨著什麽樣的懲罰,畢竟直接拒絕袁紹可能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許攸是何等老辣之人,他從未進門之前看到窗前的袁紹就已經從他的神情中猜到了他對此事的看重,所以他肯定是對此事十分看重的,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的意外,而這時他如果拒絕,那放眼整個冀州,能夠與秣陵保持著一定的關係的人,就真的沒有了,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發生這樣的事情,以袁紹的性格,肯定不會低三下四放下身段去求他,那結果就隻有一個。
他已經有過這樣的經曆了,所以一點都不懷疑袁紹會對他下殺手,什麽狗屁的發小多年的好友,在利益麵前都是屁,說殺你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就好像當時不僅是他包括他的家族,隻要袁紹願意,一夜之間全部處死非常簡單。
“怎麽?你在猶豫什麽?“袁紹一眼便看出了許攸的神情有異,似乎是想拒絕,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更確切一點的說是他不敢直接拒絕,袁紹本來還掛著笑容的嘴角瞬間抿了起來,笑容不僅消失不見,連臉上的神情也都拉了下來,變得非常的嚴肅,沉聲說道:”怎麽,這件事情對你有什麽難度嗎?”
本來袁紹心裏就值得許攸早就有了二心,再加上他手腳不幹淨,如果隻是收受賄賂,那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可真正讓他覺得他令人發指的行為是他膽大包天到去收刮民脂民膏。
而他收刮來的那點錢,對於他來說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九牛一毛,如果隻是受賄,那他可以容忍,但是起亞百姓,那袁紹是絕對不允許的,世人都清楚袁紹是鮮少有對百姓不錯的世家子弟,也因為這一點,他對袁紹的評價也遠遠要比曹操更高。
這些世家子弟的嘴臉,劉瀾接觸多了,心裏比誰都清楚他們是個什麽情況,在他們眼裏,百姓的命如果牛馬,他們的死活根本就無須關心,因為就像是麥田裏的麥穗,到了秋天你收割那是一年的糧食,所以你割了這一茬,還會再長下一茬,源源不斷。
但是袁紹沒有這樣去看待他治下的百姓,當然他的以身作則能起到的作用雖然有限,但是因為上有所好的原因,在袁紹治下的百姓生活肯定比其他諸侯治下要好幾十甚至是上百倍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他對百姓好,可還是會出現一些欺上瞞下的官員,而許攸便是其中之一,不得不說袁紹之前對他下手,是多方麵的因素,最終收手,則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發小和多年好友如此簡單,可是他現在的反應卻讓袁紹有點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否明智,雖然他在此期間並沒有選擇離開,但是他無疑讓袁紹有點後悔了。
袁紹是真的生氣了,而這一次如果他再下定決心,那這世上一定不會再有人能夠救他的性命,所以他再一次問道:“這件事讓你很難做嘛?如果你不打算前往秣陵的話,那就痛痛快快的說出來,我也好換人。”
“這件事有困難。”需要感受到了袁紹的殺人的氣息,他生氣了,對自己不滿了,可如果現在他就接受的話,反而會讓袁紹更加懷疑他前後不一的表現,所以他裝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遲疑了好半晌才有些含蓄的說道:“大將軍其實也清楚,上次卑職前往秣陵的成功並不明顯,沒有讓步與妥協,和秣陵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進展,所以廣陵這件事大將軍再派卑職前去談判,意義並不大,我們沒有什麽能夠讓劉瀾妥協的代價,所以卑職才會猶豫此行就算去了,也隻會空手而回,而如果大將軍真要付出代價去談判,那麽劉瀾一定會借此機會獅子大開口,卑職甚至有理由懷疑,劉瀾就是想借我軍與曹操已經爆發戰鬥之際狠狠敲我們的竹杠,而他的野心也非常有可能是徐州與青州。
如果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隻是為了讓劉瀾不出兵,卑職以為完全可以不去秣陵,沒這個必要,我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取得的青徐,甚至還搭上了顏將軍的性命,如果就這樣再次拱手讓給劉瀾,那也太對不起他的在天之靈了,所以這些就是卑職之前心中的猶豫,希望大將軍可以再度認真考慮下決定,秣陵是否值得卑職再去。”
現在的局勢完全是之前勢力的劃分,四大勢力變成三大勢力,劉瀾和曹操瓜分了袁術,如果袁紹能夠再晚出兵一些時日的話,可能劉瀾和曹操就會先爆發戰鬥,他們再借此機會與曹操聯手將劉瀾徹底打回秣陵去,但是因為袁術的原因,袁紹肯定不能再與曹操聯合了,道理很簡單,死的那個人姓袁。
袁家不管如何爭如何鬥,哪怕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那對袁家以及他們兩人來說也隻是家族內部的紛爭,所以他們兄弟不管爭鬥成什麽樣子,袁家不會放任何站位誰人的話,畢竟是袁氏子孫,也都是袁氏母親最優秀的子孫,而他們二人鬥法,不管誰最後勝利了,那袁家就惟其馬首是瞻.
袁術最終敗了,袁家重點支持袁紹,而這時又傳來袁術死在了曹操的手中,那麽以現在袁家是他獨立支撐的局麵還是他們親兄弟的關係,袁紹都必須要有所表態,不僅是對帳下與之下的軍民,更是對已經開始全力支持他的家族一個交代。
所以最終袁紹決定出兵中原,因為袁術不管怎麽說都是他的親弟弟,而你曹操再好也隻是個外人,更何況他做的事情也完全超出了他的底線,尤其是河內的丟失,更是讓袁紹忍無可忍。
這一仗避免不了,這一仗也是一場證明之戰,哪怕他們兄弟兩人之前已經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但這一刻袁紹必須要表麵態度,這不僅是對天下人,更是對袁家上下的一份交代,隻有這樣,他才有希望成為袁家真正的主人,隻有為袁術報仇,他才能夠徹底收服袁家上下之心,而從眼下的結構來看,他的所作所為是真的讓袁氏上下都非常的滿意,而對於袁家的支持,對袁紹來說太重要了。
曾幾何時他以往自己連進入祖宗宗祠的機會都沒有了,袁術絕對不允許,但是現在他有了這個可能,袁紹也成為了家族族長的候選人,在這樣的時刻,袁紹希望許攸前往秣陵,就是為了保證中原戰場的安穩,可許攸的反應來看,自己好像找錯人了。
兵權對於任何一員諸侯都可以說是彌足珍貴的,而袁紹部隊也因為麴義而改變,本來他們還可以允許私曲,但現在私曲的將領就那麽幾個,真正的主力還是他自己控製的軍隊,也就是他現在的軍權,沒有什麽比軍權更重要了。
許攸還是有這個能耐的,沒這個能耐他不可能有今天,雖然現在在鄴城沒什麽地位也不被袁紹所重視,可那是有原因的,是袁紹根據形勢重用河北士族的關係,並不是說他沒有成為謀主的能力。
相反許攸一直都很有自信與信心,始終都相信他是有能力成為五大謀主之一的,而之所以五大謀主中沒有他,完全都是他南陽氏族的身份,如果他也屬潁川係,那五大謀主之中肯定有他的一個位置。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潁川與河北氏族風頭正勁,雖然他和逄紀等人心中多少都有點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甚至表麵上還要裝得無所謂,可在心裏他們卻一直都在等著一個機會東山再起,但是這個機會現在看起來遙遙無期,最少他是這樣,每一次與秣陵聯絡的工作好像成為他唯一的任務,這可不是什麽好事,畢竟他可不是鉤距縱橫之士,如果袁紹要往這方麵培養他,那他也樂意,關鍵是除了出使秣陵能想到他之外,前往其他諸侯壓根就與他無關,就這一點他都可以相信袁紹如此做完全是因為他懷疑自己與那邊暗通款曲。
許攸在考慮自己的退路了,如果一直處於這樣的情況下,他別無選擇,不是他想這樣,實在是袁紹逼的,這和當年那些離開的潁川士人沒有任何區別,不過他要離開,可不能就這麽空手而去,而是要帶上一份厚禮。
他想到這裏,卻猛然發現他現在正在與袁紹見麵,而他此刻他正看著自己,也就是說自己剛才的所有表現都被他看在眼中,這讓他立即在心裏不停的暗示自己,沉下心來,要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就在這時一臉疲態的袁紹才從他臉上收回了目光,緩聲說道:“這回讓你再去秣陵,目的隻有一個。”說完他把馬延那邊傳來的情報交給了許攸,道:“你看看吧,這是最新的消息,廣陵的秣陵軍正在朝高郵集結,在這個時候劉瀾可是還率領著主力在荊南與孫策軍作戰呢,為什麽廣陵會突然有異動呢?
不外乎兩種可能,正常的調動或者是荊南的戰事要結束了,劉瀾要提前做好北上徐州的準備,趁他們在中原與曹操大戰之際,趁虛而入奪回徐州,所以他需要許攸這次前往秣陵明確這次調動的目的所在,雖然這很難,秣陵也不可能真會把目的說出來,但是他卻可有通過秣陵的反應來判斷這次調動的目的,而知曉了這些之後,那麽再與其進行談判就非常容易了,當然這肯定是需要談判才能知曉最終的結果,不過袁紹也有自己的底線,所以他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徐州。
這是他的最後底牌,當然這並不是他所想看到的結果,畢竟付出那麽大的代價好不容易奪來的徐州,就這樣再拱手讓回去,著實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他現在心裏也很是糾結,如果劉瀾當真要動徐州,以他現在的情況,能守得住嗎?
袁紹很糾結,如果能確定秣陵異動與徐州沒有任何關係那就最好,可如果真到了必須放棄徐州的地步,你他就隻能選擇放棄了,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選擇放棄,別無選擇,如果是在幾個月前,他還有選擇,可是現在,主力都在白馬前線,他很難再調主力去應對,所以眼下的局麵隻能放棄徐州,而將徐州馬延部與青州袁譚部調集到東莞及琅琊,采取防禦之勢,鞏固住這兩處,也就等於防住了青州,隻要青州安全,那他就能夠安心與曹操在白馬作戰,而解決了曹操,那徐州還不是早晚還會回來?
袁紹現在的重心就是與曹操的中原戰場,除此之外他不去想其他的事情,隻要取得中原之勝,哪怕付出徐州的代價也無所謂,因為就實力來說,劉瀾就已經處於了下風,再與劉瀾消耗,劉瀾必敗無疑。
袁紹很清楚自己的實力,如果徐州之戰的成果更大,那麽他一定會采取沮授的建議,徐徐圖之,但是已現在的局麵,他如果連對付曹操都是用這麽緩慢的方式,那不僅拿下中原的時間會變得遙遙無期,甚至因為劉瀾有可能連南下的機會也沒有,所以他隻能以最快的方式結束中原的戰鬥,再以徐徐圖之的辦法來拖垮劉瀾。
而在聽完袁紹的希望之後,許攸明顯有點猶豫了,隻是袁紹一直盯著他,這就讓他一時間真的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了,因為他現在還不確定自己一旦拒絕將會麵臨著什麽樣的懲罰,畢竟直接拒絕袁紹可能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許攸是何等老辣之人,他從未進門之前看到窗前的袁紹就已經從他的神情中猜到了他對此事的看重,所以他肯定是對此事十分看重的,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的意外,而這時他如果拒絕,那放眼整個冀州,能夠與秣陵保持著一定的關係的人,就真的沒有了,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發生這樣的事情,以袁紹的性格,肯定不會低三下四放下身段去求他,那結果就隻有一個。
他已經有過這樣的經曆了,所以一點都不懷疑袁紹會對他下殺手,什麽狗屁的發小多年的好友,在利益麵前都是屁,說殺你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就好像當時不僅是他包括他的家族,隻要袁紹願意,一夜之間全部處死非常簡單。
“怎麽?你在猶豫什麽?“袁紹一眼便看出了許攸的神情有異,似乎是想拒絕,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更確切一點的說是他不敢直接拒絕,袁紹本來還掛著笑容的嘴角瞬間抿了起來,笑容不僅消失不見,連臉上的神情也都拉了下來,變得非常的嚴肅,沉聲說道:”怎麽,這件事情對你有什麽難度嗎?”
本來袁紹心裏就值得許攸早就有了二心,再加上他手腳不幹淨,如果隻是收受賄賂,那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可真正讓他覺得他令人發指的行為是他膽大包天到去收刮民脂民膏。
而他收刮來的那點錢,對於他來說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九牛一毛,如果隻是受賄,那他可以容忍,但是起亞百姓,那袁紹是絕對不允許的,世人都清楚袁紹是鮮少有對百姓不錯的世家子弟,也因為這一點,他對袁紹的評價也遠遠要比曹操更高。
這些世家子弟的嘴臉,劉瀾接觸多了,心裏比誰都清楚他們是個什麽情況,在他們眼裏,百姓的命如果牛馬,他們的死活根本就無須關心,因為就像是麥田裏的麥穗,到了秋天你收割那是一年的糧食,所以你割了這一茬,還會再長下一茬,源源不斷。
但是袁紹沒有這樣去看待他治下的百姓,當然他的以身作則能起到的作用雖然有限,但是因為上有所好的原因,在袁紹治下的百姓生活肯定比其他諸侯治下要好幾十甚至是上百倍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他對百姓好,可還是會出現一些欺上瞞下的官員,而許攸便是其中之一,不得不說袁紹之前對他下手,是多方麵的因素,最終收手,則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發小和多年好友如此簡單,可是他現在的反應卻讓袁紹有點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是否明智,雖然他在此期間並沒有選擇離開,但是他無疑讓袁紹有點後悔了。
袁紹是真的生氣了,而這一次如果他再下定決心,那這世上一定不會再有人能夠救他的性命,所以他再一次問道:“這件事讓你很難做嘛?如果你不打算前往秣陵的話,那就痛痛快快的說出來,我也好換人。”
“這件事有困難。”需要感受到了袁紹的殺人的氣息,他生氣了,對自己不滿了,可如果現在他就接受的話,反而會讓袁紹更加懷疑他前後不一的表現,所以他裝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遲疑了好半晌才有些含蓄的說道:“大將軍其實也清楚,上次卑職前往秣陵的成功並不明顯,沒有讓步與妥協,和秣陵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進展,所以廣陵這件事大將軍再派卑職前去談判,意義並不大,我們沒有什麽能夠讓劉瀾妥協的代價,所以卑職才會猶豫此行就算去了,也隻會空手而回,而如果大將軍真要付出代價去談判,那麽劉瀾一定會借此機會獅子大開口,卑職甚至有理由懷疑,劉瀾就是想借我軍與曹操已經爆發戰鬥之際狠狠敲我們的竹杠,而他的野心也非常有可能是徐州與青州。
如果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隻是為了讓劉瀾不出兵,卑職以為完全可以不去秣陵,沒這個必要,我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取得的青徐,甚至還搭上了顏將軍的性命,如果就這樣再次拱手讓給劉瀾,那也太對不起他的在天之靈了,所以這些就是卑職之前心中的猶豫,希望大將軍可以再度認真考慮下決定,秣陵是否值得卑職再去。”
現在的局勢完全是之前勢力的劃分,四大勢力變成三大勢力,劉瀾和曹操瓜分了袁術,如果袁紹能夠再晚出兵一些時日的話,可能劉瀾和曹操就會先爆發戰鬥,他們再借此機會與曹操聯手將劉瀾徹底打回秣陵去,但是因為袁術的原因,袁紹肯定不能再與曹操聯合了,道理很簡單,死的那個人姓袁。
袁家不管如何爭如何鬥,哪怕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那對袁家以及他們兩人來說也隻是家族內部的紛爭,所以他們兄弟不管爭鬥成什麽樣子,袁家不會放任何站位誰人的話,畢竟是袁氏子孫,也都是袁氏母親最優秀的子孫,而他們二人鬥法,不管誰最後勝利了,那袁家就惟其馬首是瞻.
袁術最終敗了,袁家重點支持袁紹,而這時又傳來袁術死在了曹操的手中,那麽以現在袁家是他獨立支撐的局麵還是他們親兄弟的關係,袁紹都必須要有所表態,不僅是對帳下與之下的軍民,更是對已經開始全力支持他的家族一個交代。
所以最終袁紹決定出兵中原,因為袁術不管怎麽說都是他的親弟弟,而你曹操再好也隻是個外人,更何況他做的事情也完全超出了他的底線,尤其是河內的丟失,更是讓袁紹忍無可忍。
這一仗避免不了,這一仗也是一場證明之戰,哪怕他們兄弟兩人之前已經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但這一刻袁紹必須要表麵態度,這不僅是對天下人,更是對袁家上下的一份交代,隻有這樣,他才有希望成為袁家真正的主人,隻有為袁術報仇,他才能夠徹底收服袁家上下之心,而從眼下的結構來看,他的所作所為是真的讓袁氏上下都非常的滿意,而對於袁家的支持,對袁紹來說太重要了。
曾幾何時他以往自己連進入祖宗宗祠的機會都沒有了,袁術絕對不允許,但是現在他有了這個可能,袁紹也成為了家族族長的候選人,在這樣的時刻,袁紹希望許攸前往秣陵,就是為了保證中原戰場的安穩,可許攸的反應來看,自己好像找錯人了。
兵權對於任何一員諸侯都可以說是彌足珍貴的,而袁紹部隊也因為麴義而改變,本來他們還可以允許私曲,但現在私曲的將領就那麽幾個,真正的主力還是他自己控製的軍隊,也就是他現在的軍權,沒有什麽比軍權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