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無疑是枯燥的,好在陳果有自己打發時間的辦法,不過他的這些想法注定都不會實現,或許當有一天他跟劉瀾提出來自己的美好想法時會被拒絕,到時肯定會無法理解,但劉瀾這樣做一定是為了大家好。


    道理很簡單,無非就是權利二字,如果真按照他設想的發展下去,在權利的欲望之下,或許武人能夠再對他進行約束,而那時劉瀾如果無法滿足他對權利的欲望與野心,那接下來什麽可能都會發生。


    所以劉瀾用這樣的方式來敲打他,讓他不會膨脹,當然了劉瀾能把他扶上這個位置,也就能把他踩下去,他有自信讓他始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越是有這樣的自信,就越要把可能出現的危機關進籠子裏。


    平衡,這是劉瀾在陶謙身上學到的這些年讓他最為受益的一招,可能以前他對中庸的平衡之道非常反感,甚至有些憤青,但隨著年歲越來越長,他才發現自己正在做著自己當年最討厭的事情,甚至變成了自己當年最討厭的人。


    但這就是現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成長,向好的方向成長,也可能向不好的方向去成長,當還是孩子的時候,長偏了,還有家長去綁你砍掉枝椏惡習,但成年之後,那路是如何走的,就都是他自己的選擇了,或者說是做出了一些妥協。


    最明顯的不就是張昭,這位中庸大家,如今卻與孫邵鬥了個你死我活,沒有半點妥協的餘地,這是幾年前的劉瀾能想到的嗎?所以說啊,人都是很現實的,在沒碰到你的蛋糕時,誰都是大方的那一個,不很無所謂,可真有人觸碰到你的蛋糕,那一個個都是極其護食的。


    現在的陳果說白了還是一張白紙,至於他的那點心機在劉瀾看來不過就是心底裏的小九九,劉瀾一眼就看穿他了,但越是如此,劉瀾就越是要像家長把長歪的枝椏給他砍掉了,當然自己做的這些有沒有用那就不是他能夠知曉的,可就算隻是對他的敲打和提醒,相信他也不至於走偏。


    劉瀾希望他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人,道理很簡單,他成為不了,那有大把人做夢都想成為這個人,劉瀾隨便換,當然劉瀾並不會介意他裝出這個樣子,畢竟他要能裝出自己希望的那個樣子並且還能蒙騙自己,那他才算是真正的合格了。


    他這個位置重要,卻又沒有威脅,就像劉瀾拿宦黨形容內衛一樣,這個位置最重要的就是忠誠,但是權利卻必須要被限製,要不然等陳果有一天變成十常侍那樣不受控製,那才是真正的威脅。


    所以陳果這個位置說容易很容易,說難又非常難,想做好不容易,想做出成績就更難了,畢竟這個位置出成績靠的是運氣,首先得獲得有用的情報,可又因為處在這個位置,得罪人,兩頭都難。


    陳果還不像徐庶,徐庶有軍師的身份,誰都得賣他個麵子,而陳果資曆沒有,又在這麽個位置,被擠壓安排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對劉瀾這樣的安排你可以認為他是刻意為之,也可以理解成為這隻是一種巧合,但如果陳到也將到內衛的話,那這個安排一定就是他精心安排,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秣陵他可以稱得上是‘孤家寡人’,如果這份工作隻是對外,那就非常容易了,可以說誰來都可以,但還要對內,那一些在秣陵有著人情往來者,諸如徐庶們就一定不適合。


    而陳到則勢必成為天然的最佳人選,沒有他相識的老友,也沒有與他有交集的故交,沒有了這些人情世故,他做事就可以做到鐵麵無私,當然這隻是從客觀因素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他真要徇私這些都不會成為阻礙,隻不過讓劉瀾去選擇的話,肯定會選擇陳到,因為他沒有其他選擇,就好像宦黨,隻能抱定一棵大樹,而陳到的這棵大樹就是自己。


    這對陳到也許很不公平,但劉瀾需要的就是這麽一個人,得罪人的角色,甚至是替他挨罵的角色,就好像宦黨,天下人不可能罵靈帝,那麽張讓和趙忠就成為了出氣筒,而陳到沒有圈子,所以他就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也會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不聽話,連劉瀾都不保他,那就沒人會保他了。


    陳果對外,陳到對內,兄弟二人日後將成為內衛的兩大巨頭,甚至劉瀾已經為二人新的工作單位想好了名字,陳果對外,這個外現在看起來也許是曹操、袁紹等諸侯,但未來可能是蠻夷甚至更遠,所以劉瀾想到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漢風》。


    既然對外,那麽用漢風顯然就特別合適,漢代表了他們的身份,風則帶兵了漢朝對外的威風與雄風,所以漢風的全稱準確來說應當為漢人雄風又或者漢朝威風,當然劉瀾自然更傾向前者,但他相信這世上多數人更願意選擇後者,漢朝威風。


    而對內劉瀾想出的名字很優美,名為蝶網,聽上去甚至還很有詩意,但比起對外漢風主要以收集情報和搞破壞為主,對內的蝶網就如劉瀾對陳到所形容的那樣,他們肩負的職責無疑是‘血腥’的刀斧手的工作,可以說他們是戰場下的執法隊。


    而這也是為什麽劉瀾會用蝶網這樣一個名字來形容他的原因,因為毒蛇花紋越好看,他的毒性就越強,所以蝶網這樣一個聽上去人畜無害的名字就如果毒蛇花紋一樣乃是警戒色,告訴你我是很危險的,我這把蛛網不僅能捉蜂蝶娥豸,更能捕豺狼虎豹,老虎要捉,蒼蠅也要捕。


    所以這份工作不好做,不吃力不討好,但是劉瀾卻敢肯定陳到一定不會拒絕,因為自己要讓他做的事情,正是他以前敢想卻不敢做的事情,哪怕是在壽春是在九江,看到也無能為力,有些時候他甚至覺得他都不如當年自己還是遊俠少年時來的有血性,一腔怒火最後卻隻能當做沒事人一樣默默走開,隻恨自己的權利不夠大,實力不夠強。


    但是現在劉瀾給了他這個權利,那陳到又有什麽理由拒絕,早年間劉瀾記憶最深刻的一個人不是溫恕也不是劉元起更不是趙忠,而是中郎將孟益。


    因為這個人是是在他結識的時候最瞧不上的一個人,甚至天下人人唾罵的趙忠在劉瀾眼裏都要比他可愛多了,可就是這樣一個讓劉瀾喜歡不起來甚至還有些瞧不上的人,現如今卻成為了他心中認為對他影響深遠的人,這裏麵發生了什麽,唷是什麽讓他有了這般大的轉變?


    原因很簡單,就是二人見麵時孟益對他發表了那番想為民就當官的言論,當時在他看來這番話是那樣的可笑,血氣方剛的劉瀾又怎麽可能會認同他這番觀點?可當他到了雒陽,當他到了遼東當他到了沛縣乃至到了徐州之後,再回想起孟益多年前的那番話,他會為自己當時的反應感到臉紅。


    不是沒有聽他的建議與提點,而是花了這麽多年自己領悟的卻是多年前就有人告訴他的金玉良言,而當時他卻如同糟粕一樣棄之如敝履,仔細想想,孟益當時的說法錯了嗎?也許他隻是選擇了一些很功利的方式,但仔細想想他所說的方式不就是最快的捷徑?


    如果當時劉瀾聽從了他的建議,那可能他就不會浪費這十多年的時間,後世經常說少奮鬥十年和這又有什麽區別?想到這些連劉瀾自己都感覺可笑,因為孟益當年教自己的,現在他拿來去教別人。


    這難道不可笑嗎?


    劉瀾這些年幹了很多後悔的事情,類似少奮鬥十年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諸如與甄家的聯姻,拒絕甄豫最初的幫助,死要麵子活受罪,結果現在還不是受人家的幫助嗎?沒有甄家和糜家,別說九江、荊南之戰無法開啟,可能第三次徐州之戰就要因為缺糧而潰敗。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好在他所犯下的錯最後都彌補了回來,隻不過就是兜兜轉轉饒了一個大圈子罷了,而這一圈子繞下來,劉瀾想不成熟都難,何況對於他是後悔的事情,對於其他人,也許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比如甄家,如果當初真的全力支持劉瀾,並且在中山幫他起兵,那結果還真不好說,最少包括劉瀾在呢都沒有信心保證一定就能把袁紹擠出冀州,可擠不出袁紹,那他們就必然會被袁紹消滅甚至擠出去,那時候甄家的情況隻會更糟,而劉瀾也勢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可能,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而看似失去了冀州根基的甄家,自然也就沒有借助劉瀾再度崛起的機會。


    現在的甄家可比冀州時期更有實力,而這個實力卻是全方位的,更是冀州時期遠遠無法比擬的,所以對甄家來說反倒是因禍得福了,因為在渡過最危險時期的劉瀾眼瞅著正在逐步好轉,而身為劉瀾正妻的甄薑與嫡長子劉源的關係,甄家日後的地位指揮更高。


    甄家上下或者說甄豫當年做出的選擇絕對不會有人後悔,也許曾經有一度老太太會抱怨甄家被牽連,但現在老太太可能做夢都會笑醒,所以劉瀾每次在想到這些的時候,最後都會驚奇的發現,這些年來跟在自己身邊的人很少會有後悔的事情,反而隻有他,後悔的事情做出了一大堆。


    就拿孟益當年對他的指點,如果他當時就聽從了,可能他的崛起之路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坎坷,早就借助甄家之手崛起了,所以他現在經常會用這樣功利的方式去對一些人給出自己的建議,不管他們是否認可,也不管他們是否聽得進去,就好像當年的孟益意義,該說他必須要說,因為你現在不聽,日後也遲早要後悔。


    而陳到則毫無疑問是他的目標,當然了這番早在兩人之前的書信中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而從他的反饋來看,顯然是積極的,因為有過官職低微強出頭最後反被懲處的經曆,所以他比誰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權利的重要性。


    而當劉瀾把孟益那套理論,想為百姓出頭做主就先想辦法升官的理論說出來之後,陳到是深感同受,因為他太理解這其中的意義到底是什麽了,因為隻有把官做的越大,你才能幫助越多的人。


    一縣之君你隻能管一縣之民,可如果你是三公,你就能夠為一國之民去謀福祉,劉瀾這句話深深刺激了陳到,當然蝶網的工作可能不會直接幫助到百姓,但是卻可以讓他把那些火海百姓的貪官汙吏找出來。


    試問這個官可要比成為三公更關鍵,因為就算你成為三公,就算你真的建議天子出台了為百姓謀福祉的政策,可天子不同意呢?就算天子同意了,下麵陽奉陰違呢?所以陳果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做什麽可以讓天子同意不同意的事情,而是要把那些敢陽奉陰違以及為禍鄉裏的蛀蟲找出來。


    你三公權利在打,你也不可能顧及到方方麵麵,天下這麽大,大漢朝成千上萬個縣,三公想顧及也不可能一一都顧及得來,有紕漏也很正常,但是蝶網就不一樣,他可以一網打盡,而這才是真正誘人的。


    陳到現在已經有些期待返回秣陵的那一天快些到來了,甚至在奪取九江城之後他已經在向兄弟陳果打聽起了關於內衛的事情,當然他聽到的可能與劉瀾信中所描寫的不太一樣,畢竟陳果治下,主要是以諜報為主,徐庶再次上台,才因為高覽義倉加強了內部消息收集,所以他講的很片麵,但還是讓陳到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比擒獲陳武三人還要激動。


    畢竟這些年來,真的沒有什麽是能夠讓他感到有興趣的事情了,諜探的工作讓他壓抑下去的激情在這一刻徹底點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龍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叔劉司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叔劉司馬並收藏大漢龍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