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甄豫還未說完,就被劉瀾死死的擁在懷中,在他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劉瀾就這樣激動的抱著他,好半晌才把滿頭黑線的甄豫放開,道:“伯寧所言,不正是抵製兼並之良法嗎?”
“若是如此就能解決兼並,那他自然樂意見到,但兼並之事又豈是如此便可輕易解決?非但如此,此條政令一出,非但解決不了兼並之事,恐怕還會使各地隱田之事更加猖獗和風行,雖然如此,但隻要有一地乃為能吏,那自然不會有兼並一事發生,如此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甄豫並沒有說實話,早在武帝朝時,董仲舒就主張過限田之策,縱不能將天下田畝平均分派,也須有一最高限度,使每一地主不能超過若幹畝之限製,惜乎連這個政策也並未能推行,為何,還是世家從中作梗,而到了王莽新朝,奉天法古的改革浪潮徹底將田畝盡歸國有,稱之為皇田,重行分配,最終徹底實現儒家之井田,可結果呢,卻引生一次大變亂,王莽最終失敗了,敗給了地主階級,從此中國曆史上的土地製度也不再有徹底的改革了。
所以甄豫沒有對劉瀾說實話,或者說沒有說出這一政令的後果,因為這是一條最為艱險之路,但他卻因這一建議使得劉瀾看到了希望,而這就足夠了,當即建議他,道:“此策暫不可對外公開,畢竟小沛並無千畝以上之富室,並安天下士人之口。”
“對,不能公開。”劉瀾嘴上應和著,對付他們那時日後的事,而現在他首要借助的便是世家之力,若是公開了,恐怕糜家和陳家就要徹底離自己而去了,而入主徐州的算盤恐也難打響了。”
劉瀾與很多人是不一樣的,很多人也許會說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可在劉瀾看來說這番話者多半是在自欺欺人罷了。所以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能聽人勸,當然這也要看是對什麽事,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劉瀾往往能夠獨斷專行,因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是經過數千年驗證而出的,但在這件事情上,劉瀾明白在自己羽翼未豐之前絕不能違背大多數人的意見行事。因為這是在違反他門的‘傳統’,是在與這一時代所有人作對,這樣的風險太大了,便算對於一直以來都標榜勇氣的劉瀾來說都不得不慎,畢竟想要一個人對付全天下,連武帝、王莽都敗了,劉瀾現在又如何能勝?就算他同樣有了一個人對付全天下的實力,可想要打破早已根深蒂固的‘傳統’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就算當下不被反撲,死後也必然會被反撲!
劉瀾為自己定下了一個長久的。逐步蠶食世家的計策,可就在這時,他心中卻突然一驚:“不好,要壞事。”
“怎麽了?”甄豫問道。
“雲長他們……”
劉瀾心中一黯,向屋外跑去,邊跑邊對甄豫說道:“我得快些趕上他們,切不可讓他們動了那些氏族。”
“哈哈。”甄豫笑道:“德然莫急,雲長他們以被我留下了,此時德然隻需派一心腹去告知雲長收兵即可。”
“什麽時候?”劉瀾一臉感激的看向甄豫道。
“來時正巧遇到。”
甄豫笑道:“若不是遇上雲長,我又豈能如此孟浪的前來?”
“原來如此。”劉瀾心下暗歎甄豫來的及時。幫自己解決了大麻煩,同時開啟房門,對門外伺候的劉安說道:“去讓雲長他們收兵吧。”
“諾。”
吩咐完後,劉瀾才又滿心歡喜的走了回來。笑道:“若非伯寧前來,我險先就要闖了大禍。”
甄豫擺擺手以示不必客氣,隨後才又重拾話題道:“德然隻不過是一時衝動罷了,既然德然欲重工商,自然明白其中關鍵,隻不過那時乃盛怒之下。難免有所衝動。”
我明白什麽其中關鍵,我要是明白其中關鍵,就是再盛怒也不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來。轉念一想:“雖然我沒甄豫看得深,想得遠,但這大舅子竟然說自己是盛怒之下,也不知是在給自己台階下還是真誤以為自己是被氣昏了頭腦。但他也並未繼續糾纏甄豫是何目的,既然事已至此,那他自然要裝出一副默認的樣子來,好似這一切若不是自己被那些小氏族氣昏了頭腦,也一定會謹慎處置的。收拾心情的劉瀾,道:“現在當務之急乃鼓勵百姓開墾無主土地與荒地,同時頒布新的稅政。”如此一來會不會有朝令夕改之嫌?畢竟在古代這都是大忌諱,讓百姓對官府心有餘慮?但劉瀾很快否決了這樣的想法,對於人類來說,往往都不恥於造孽,但羞於悔過,不恥於做那些在別人認為是愚蠢的事,卻羞於糾正自己,而事實上隻有糾正自己,別人才會認為你是明智的。尤其是政府之令,如果是百姓所不接受的,就是朝令也要夕改,如果是百姓所擁護的,就是一年,十年,百年,一萬年,也要堅持下去。而眼前既然所頒法令有所漏洞,自然要及時修改,豈能因為顧忌臉麵而繼續錯下去?
當機立斷,哪還去理會朝令夕改這些事,立時便準備起草新的稅令,隻是視線落到矮機石硯前的那支狼毫筆上,劉瀾這支狼毫筆乃甄薑親自為他選購來的,由深灰色細而硬的鼴鼠毛(黃鼠狼)做成,比之羊毫強些,較之紫毫卻又軟些,差些。
劉瀾猶豫著探手去取,卻又打消了念頭,畢竟稅賦法令起草他是外行,如果再由自己起草,隻怕還要向之前那般一意孤行大改陳群的稅令而引起更多的麻煩,立即起身出屋,遠遠的就見劉安從遠處走來,大吼一聲,道:“劉安,去讓陳群來這裏見我。”
剛反回來的劉安老遠就看到了劉瀾,剛要向他回稟關羽回營之事,不想遠遠的就聽他在那裏嘶聲喊叫,起初那裏能夠聽清,及到近處,這才明白他在喊些什麽。連回稟的話還未說出,就被劉瀾又攆了出去。
甄豫一直冷眼旁觀,看著劉瀾這一通忙乎,暗道看這樣子。德然哪裏明白其中的關鍵,可是他既然欲要重工商,怎麽又會如此?難不成是甄儼信上所言有假?麵色陰下來,一直等劉瀾返回後才拐彎抹角的問,道:“聽儼兒書中所言。德然欲重工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當然是真,為了工商之事,我可盼了伯寧許久了。”
“德然對工商毫不知曉?”
“正是。”
甄豫點點頭,暗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德然會如此。”說道:“德然你可知曉,一到災荒年份,最苦的卻是何人?”
劉瀾想也不想的說道:“自然是這些耕作的農夫了。”隨即又說道:“也許並非災荒之年……”不讓甄豫開口,直接說道:“我曾經聽過這麽一段話: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甄豫雙眼一亮。問道:“德然所言正是,不知德然可知這卻是為何?”
也許這就像崔永元所言:‘餓死的永遠是農民,而究其原因,是他們的勞動成果被強盜強走了。他心念於此,說道:“在與官府之盤剝?”
甄豫不置可否的一笑,道:“不知德然處可有天下十三州之圖?”
“這裏倒是沒有,但議事廳卻有一張,伯寧若用,這就派人去取。”
“不必了。”甄豫擺手的同時將矮機前的茶盞,茶杯。硯台,狼毫,書冊取來十幾樣物品,以天下十三州為布局擺放。邊擺邊說道:“這最北方乃為幽州,其下則是冀州,中部則為司州,西北乃涼州……”
劉瀾順著甄豫所言一一看去,卻不明白他葫蘆裏到底賣著什麽藥,直等他將十三州的樣式擺設好。這才問道:“伯寧這是要?”
甄豫笑道:“不管是幽州劉虞,公孫瓚還是冀州袁紹,青州田楷,徐州陶謙……這十三州內的牧守又有哪人是輕徭役薄賦稅的?”
劉瀾想也不想的搖頭道:“沒有。”
“即是如此,那天下十三州為何又有所不同,益州富過涼州,荊州富過司隸,徐州富過豫州……”
劉瀾想了想道:“因為那些窮苦之地乃為兵禍所擾。所謂戰事綿亙,匪禍猖獗,捐稅繁重,各種災害再加之人稠地窄,產業不興,卻也是使各州或興或衰之根本原因。”
甄豫點點頭道:“且不說冀州,便說益州,以天府之資為何仍有餓死之骨,而徐州百戰之後,卻連食不果腹者都不曾聽說,更不要說餓死之民了?”
劉瀾一時無言,暗道:“若說陶謙比其他幾路諸侯更會治理州府?他不敢評判,但他卻是深知陶謙的賦稅並不比其他各地少?那這又代表著什麽?”劉瀾想要找尋其中答案,可始終不得要領,一臉請教口吻,道:“請伯寧賜教。”
“初始豫亦無從知曉,但近日方才有所明悟。”
“怎麽?”
“乃徐州之民重商之風。”
甄豫看向劉瀾道:“雖然陶謙屢禁不止,但徐州之民無不以商為其副職,即使遇到災荒與兵禍,亦可度日。而若無此重商之風,徐州自與曹操兵戈之後,必定傷筋動骨……”
“伯寧所言在理。”
“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甄豫意味深長的說道:“天下人皆知耕作之利較之商賈之利誠可謂是一個地一個天,可為何商賈卻排在士農工商之後,而本朝雖寬商,然商亦不如農?”
劉瀾自然明白重農抑商之所以會在封建製度之時如此盛行,自然不是偶然的產物,對於經濟結構的形成,自然是要符合統治階層的需要,而在封建社會中,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什麽世家,而是那些自耕農,而中國的自耕農又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框架所組成,這自然可以使統治階級從中榨取更多的財富。
同時對封建國家而言,農業的發展更可使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使國庫糧倉充盈,可使國內無糧荒、動亂之虞。
因此不管是哪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是以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工商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製。
當然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百姓們安心的留在田埂間去種植糧食,畢竟隻有如此才能保證百姓們吃飽肚子,才能保證百姓們不會造反,如此他們才能安心的坐穩他們的江山。
同時商業的收入較之農業收入高出不知凡幾。為了避免百姓‘逐利’而不去安心種地,自然要重農抑商。
當甄豫聽到劉瀾的一番鴻篇大論時,他立時便在心中產生了共鳴,其中有他想到的。也有他未曾想道的,但歸根究底,這些正是他想要說的話:“德然所言正是,所以說從中可以看出,府庫是否充實。自德然頒布新的稅收政令之後已於百姓是否獲取土地無關(因為是按地收稅,不再是按人和戶收取,而且更沒有了人頭稅),而且即使德然能夠分配給他們一些土地,他們最終的結果無非是益州那一堆餓死之白骨罷了。”
“所以我才要重工商。”劉瀾點點頭道:“世人眼中的務商之人,口必稱奸商,卻不知求利乃人之本心。”
一般人都是他們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們不得不做的那種人,所以劉瀾選擇在小沛讓他們開啟新的人生。而將‘試驗田’設立在小沛,自然是因為靠近徐州濃鬱的重商之風。他就是要看看,自己在扶持工商之後,小沛這一塊試驗田中的農夫是否有所改變。
天下各郡農夫因為掙紮不過上自朝廷下自豪族之壓迫,而他們卻要在幾畝田間為勉強填飽肚子苦苦支撐,這樣的生活與痛苦使他們早已變得麻木不仁。因為耕地就這麽多,真正能夠以耕種而富者卻隻是少數,而大多數人因幾畝隻能糊口的田地變成為權貴階級的‘錢囊’,劉瀾就是要改變百姓不必再汗流浹背耕作幾畝地才能糊口這一千古不變的‘詛咒’,他要讓小沛百姓,就算是農夫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而不是再用幾畝地把他們拴在田間。用這樣的精神麻痹法來麻痹這些可愛的人,因為他深知,想要富,決然不是給他們幾畝地就了事。
從古至今。這樣的麻痹法一直發生在這樣可愛的人身上,如漢朝的百姓,成丁之後的第三年,也就是二十三歲便要開始服兵役,而這一規定是有其內在意義的。因為二十才始成丁,照理可以獨立耕種。就農業經濟言。無法多產,隻有節用,所謂“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照一般情形論,年年豐收,是絕對不會的。平均三年中總會有一個荒年,來一個荒年,儲蓄就完了。倘使三年不荒的話,六年就該有二年之蓄,九年就該有三年之蓄。而農業社會,也絕對不會連熟到九年以上,也不會連荒到三年以上。一個壯丁,二十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要他為國家服兵役(邊疆當戍卒,中央當衛兵,本郡郡國兵)而除了兵役之外百姓還要去服力役,蓋房子啊修路啊反正就是替國家義務勞動,這在漢代喚做更卒,而按當時規定,出兩百個錢給政府,也可以代替(前文交代過兵役也可以花錢買)。富農中農乃至於地主還能有餘錢買役,可基數最大的貧農卻就此被拴在了田埂與服役之間,一生都要為糊口、賦稅、徭役而奔波,怎麽能富?
可就算沒有徭役,就算年年豐收,就算沒有官府盤剝,百姓在小塊田地間也無法攢下太多財富,更何況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可是曆朝曆代甚至包括現代百姓為何還會被束縛在小塊田地之間呢?因為統治階級需要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財富,所以就要給他們一塊田地,哪怕隻有幾畝地,因為這已經足夠他們養家糊口,便也能將他們麻痹在田埂間。
所以劉瀾要鼓勵工商,這樣一來再加上限田之策一出土地兼並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中農,貧農可以通過租種田地而積攢成為富農甚至是地主徹底致富,而沒有耕地者或沒有租種到田地的中農、貧農亦能通過農閑時從事手工業或者直接從事手工業而發家致富或者養家糊口。
“德然遠見卓識,實非常人可比。”甄豫笑道:“且不說手工業,就是商賈一途,有商賈在,不但可以解決災禍之年一些黑心氏族囤糧居奇,其次更可以使商品快速流通,便如瓷器,工坊造了出來,直接賣予商賈,而知道世價行情的商賈自然會將其賣出好價錢,即使再遠也會跋山涉水,如此一來,需要瓷器者獲得了瓷器,商人獲得了回報,工坊收回了成本可以繼續生產,這豈非不是三贏之舉?
其三,商人雖以行腳商居多,但多是以商隊形式出發,他們到達目的地,吃在那裏,住在那裏,而且更會將當地特產帶回本鄉,如此豈不是又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伯寧所言正是。”
劉瀾話剛出口,就聽屋外劉安通稟之後進來道:“使君,長文到了。”(未完待續。)
甄豫還未說完,就被劉瀾死死的擁在懷中,在他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劉瀾就這樣激動的抱著他,好半晌才把滿頭黑線的甄豫放開,道:“伯寧所言,不正是抵製兼並之良法嗎?”
“若是如此就能解決兼並,那他自然樂意見到,但兼並之事又豈是如此便可輕易解決?非但如此,此條政令一出,非但解決不了兼並之事,恐怕還會使各地隱田之事更加猖獗和風行,雖然如此,但隻要有一地乃為能吏,那自然不會有兼並一事發生,如此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了。”甄豫並沒有說實話,早在武帝朝時,董仲舒就主張過限田之策,縱不能將天下田畝平均分派,也須有一最高限度,使每一地主不能超過若幹畝之限製,惜乎連這個政策也並未能推行,為何,還是世家從中作梗,而到了王莽新朝,奉天法古的改革浪潮徹底將田畝盡歸國有,稱之為皇田,重行分配,最終徹底實現儒家之井田,可結果呢,卻引生一次大變亂,王莽最終失敗了,敗給了地主階級,從此中國曆史上的土地製度也不再有徹底的改革了。
所以甄豫沒有對劉瀾說實話,或者說沒有說出這一政令的後果,因為這是一條最為艱險之路,但他卻因這一建議使得劉瀾看到了希望,而這就足夠了,當即建議他,道:“此策暫不可對外公開,畢竟小沛並無千畝以上之富室,並安天下士人之口。”
“對,不能公開。”劉瀾嘴上應和著,對付他們那時日後的事,而現在他首要借助的便是世家之力,若是公開了,恐怕糜家和陳家就要徹底離自己而去了,而入主徐州的算盤恐也難打響了。”
劉瀾與很多人是不一樣的,很多人也許會說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可在劉瀾看來說這番話者多半是在自欺欺人罷了。所以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能聽人勸,當然這也要看是對什麽事,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劉瀾往往能夠獨斷專行,因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是經過數千年驗證而出的,但在這件事情上,劉瀾明白在自己羽翼未豐之前絕不能違背大多數人的意見行事。因為這是在違反他門的‘傳統’,是在與這一時代所有人作對,這樣的風險太大了,便算對於一直以來都標榜勇氣的劉瀾來說都不得不慎,畢竟想要一個人對付全天下,連武帝、王莽都敗了,劉瀾現在又如何能勝?就算他同樣有了一個人對付全天下的實力,可想要打破早已根深蒂固的‘傳統’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就算當下不被反撲,死後也必然會被反撲!
劉瀾為自己定下了一個長久的。逐步蠶食世家的計策,可就在這時,他心中卻突然一驚:“不好,要壞事。”
“怎麽了?”甄豫問道。
“雲長他們……”
劉瀾心中一黯,向屋外跑去,邊跑邊對甄豫說道:“我得快些趕上他們,切不可讓他們動了那些氏族。”
“哈哈。”甄豫笑道:“德然莫急,雲長他們以被我留下了,此時德然隻需派一心腹去告知雲長收兵即可。”
“什麽時候?”劉瀾一臉感激的看向甄豫道。
“來時正巧遇到。”
甄豫笑道:“若不是遇上雲長,我又豈能如此孟浪的前來?”
“原來如此。”劉瀾心下暗歎甄豫來的及時。幫自己解決了大麻煩,同時開啟房門,對門外伺候的劉安說道:“去讓雲長他們收兵吧。”
“諾。”
吩咐完後,劉瀾才又滿心歡喜的走了回來。笑道:“若非伯寧前來,我險先就要闖了大禍。”
甄豫擺擺手以示不必客氣,隨後才又重拾話題道:“德然隻不過是一時衝動罷了,既然德然欲重工商,自然明白其中關鍵,隻不過那時乃盛怒之下。難免有所衝動。”
我明白什麽其中關鍵,我要是明白其中關鍵,就是再盛怒也不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來。轉念一想:“雖然我沒甄豫看得深,想得遠,但這大舅子竟然說自己是盛怒之下,也不知是在給自己台階下還是真誤以為自己是被氣昏了頭腦。但他也並未繼續糾纏甄豫是何目的,既然事已至此,那他自然要裝出一副默認的樣子來,好似這一切若不是自己被那些小氏族氣昏了頭腦,也一定會謹慎處置的。收拾心情的劉瀾,道:“現在當務之急乃鼓勵百姓開墾無主土地與荒地,同時頒布新的稅政。”如此一來會不會有朝令夕改之嫌?畢竟在古代這都是大忌諱,讓百姓對官府心有餘慮?但劉瀾很快否決了這樣的想法,對於人類來說,往往都不恥於造孽,但羞於悔過,不恥於做那些在別人認為是愚蠢的事,卻羞於糾正自己,而事實上隻有糾正自己,別人才會認為你是明智的。尤其是政府之令,如果是百姓所不接受的,就是朝令也要夕改,如果是百姓所擁護的,就是一年,十年,百年,一萬年,也要堅持下去。而眼前既然所頒法令有所漏洞,自然要及時修改,豈能因為顧忌臉麵而繼續錯下去?
當機立斷,哪還去理會朝令夕改這些事,立時便準備起草新的稅令,隻是視線落到矮機石硯前的那支狼毫筆上,劉瀾這支狼毫筆乃甄薑親自為他選購來的,由深灰色細而硬的鼴鼠毛(黃鼠狼)做成,比之羊毫強些,較之紫毫卻又軟些,差些。
劉瀾猶豫著探手去取,卻又打消了念頭,畢竟稅賦法令起草他是外行,如果再由自己起草,隻怕還要向之前那般一意孤行大改陳群的稅令而引起更多的麻煩,立即起身出屋,遠遠的就見劉安從遠處走來,大吼一聲,道:“劉安,去讓陳群來這裏見我。”
剛反回來的劉安老遠就看到了劉瀾,剛要向他回稟關羽回營之事,不想遠遠的就聽他在那裏嘶聲喊叫,起初那裏能夠聽清,及到近處,這才明白他在喊些什麽。連回稟的話還未說出,就被劉瀾又攆了出去。
甄豫一直冷眼旁觀,看著劉瀾這一通忙乎,暗道看這樣子。德然哪裏明白其中的關鍵,可是他既然欲要重工商,怎麽又會如此?難不成是甄儼信上所言有假?麵色陰下來,一直等劉瀾返回後才拐彎抹角的問,道:“聽儼兒書中所言。德然欲重工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當然是真,為了工商之事,我可盼了伯寧許久了。”
“德然對工商毫不知曉?”
“正是。”
甄豫點點頭,暗道:“原來如此,怪不得德然會如此。”說道:“德然你可知曉,一到災荒年份,最苦的卻是何人?”
劉瀾想也不想的說道:“自然是這些耕作的農夫了。”隨即又說道:“也許並非災荒之年……”不讓甄豫開口,直接說道:“我曾經聽過這麽一段話: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甄豫雙眼一亮。問道:“德然所言正是,不知德然可知這卻是為何?”
也許這就像崔永元所言:‘餓死的永遠是農民,而究其原因,是他們的勞動成果被強盜強走了。他心念於此,說道:“在與官府之盤剝?”
甄豫不置可否的一笑,道:“不知德然處可有天下十三州之圖?”
“這裏倒是沒有,但議事廳卻有一張,伯寧若用,這就派人去取。”
“不必了。”甄豫擺手的同時將矮機前的茶盞,茶杯。硯台,狼毫,書冊取來十幾樣物品,以天下十三州為布局擺放。邊擺邊說道:“這最北方乃為幽州,其下則是冀州,中部則為司州,西北乃涼州……”
劉瀾順著甄豫所言一一看去,卻不明白他葫蘆裏到底賣著什麽藥,直等他將十三州的樣式擺設好。這才問道:“伯寧這是要?”
甄豫笑道:“不管是幽州劉虞,公孫瓚還是冀州袁紹,青州田楷,徐州陶謙……這十三州內的牧守又有哪人是輕徭役薄賦稅的?”
劉瀾想也不想的搖頭道:“沒有。”
“即是如此,那天下十三州為何又有所不同,益州富過涼州,荊州富過司隸,徐州富過豫州……”
劉瀾想了想道:“因為那些窮苦之地乃為兵禍所擾。所謂戰事綿亙,匪禍猖獗,捐稅繁重,各種災害再加之人稠地窄,產業不興,卻也是使各州或興或衰之根本原因。”
甄豫點點頭道:“且不說冀州,便說益州,以天府之資為何仍有餓死之骨,而徐州百戰之後,卻連食不果腹者都不曾聽說,更不要說餓死之民了?”
劉瀾一時無言,暗道:“若說陶謙比其他幾路諸侯更會治理州府?他不敢評判,但他卻是深知陶謙的賦稅並不比其他各地少?那這又代表著什麽?”劉瀾想要找尋其中答案,可始終不得要領,一臉請教口吻,道:“請伯寧賜教。”
“初始豫亦無從知曉,但近日方才有所明悟。”
“怎麽?”
“乃徐州之民重商之風。”
甄豫看向劉瀾道:“雖然陶謙屢禁不止,但徐州之民無不以商為其副職,即使遇到災荒與兵禍,亦可度日。而若無此重商之風,徐州自與曹操兵戈之後,必定傷筋動骨……”
“伯寧所言在理。”
“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甄豫意味深長的說道:“天下人皆知耕作之利較之商賈之利誠可謂是一個地一個天,可為何商賈卻排在士農工商之後,而本朝雖寬商,然商亦不如農?”
劉瀾自然明白重農抑商之所以會在封建製度之時如此盛行,自然不是偶然的產物,對於經濟結構的形成,自然是要符合統治階層的需要,而在封建社會中,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是什麽世家,而是那些自耕農,而中國的自耕農又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框架所組成,這自然可以使統治階級從中榨取更多的財富。
同時對封建國家而言,農業的發展更可使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使國庫糧倉充盈,可使國內無糧荒、動亂之虞。
因此不管是哪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是以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工商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製。
當然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百姓們安心的留在田埂間去種植糧食,畢竟隻有如此才能保證百姓們吃飽肚子,才能保證百姓們不會造反,如此他們才能安心的坐穩他們的江山。
同時商業的收入較之農業收入高出不知凡幾。為了避免百姓‘逐利’而不去安心種地,自然要重農抑商。
當甄豫聽到劉瀾的一番鴻篇大論時,他立時便在心中產生了共鳴,其中有他想到的。也有他未曾想道的,但歸根究底,這些正是他想要說的話:“德然所言正是,所以說從中可以看出,府庫是否充實。自德然頒布新的稅收政令之後已於百姓是否獲取土地無關(因為是按地收稅,不再是按人和戶收取,而且更沒有了人頭稅),而且即使德然能夠分配給他們一些土地,他們最終的結果無非是益州那一堆餓死之白骨罷了。”
“所以我才要重工商。”劉瀾點點頭道:“世人眼中的務商之人,口必稱奸商,卻不知求利乃人之本心。”
一般人都是他們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們不得不做的那種人,所以劉瀾選擇在小沛讓他們開啟新的人生。而將‘試驗田’設立在小沛,自然是因為靠近徐州濃鬱的重商之風。他就是要看看,自己在扶持工商之後,小沛這一塊試驗田中的農夫是否有所改變。
天下各郡農夫因為掙紮不過上自朝廷下自豪族之壓迫,而他們卻要在幾畝田間為勉強填飽肚子苦苦支撐,這樣的生活與痛苦使他們早已變得麻木不仁。因為耕地就這麽多,真正能夠以耕種而富者卻隻是少數,而大多數人因幾畝隻能糊口的田地變成為權貴階級的‘錢囊’,劉瀾就是要改變百姓不必再汗流浹背耕作幾畝地才能糊口這一千古不變的‘詛咒’,他要讓小沛百姓,就算是農夫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而不是再用幾畝地把他們拴在田間。用這樣的精神麻痹法來麻痹這些可愛的人,因為他深知,想要富,決然不是給他們幾畝地就了事。
從古至今。這樣的麻痹法一直發生在這樣可愛的人身上,如漢朝的百姓,成丁之後的第三年,也就是二十三歲便要開始服兵役,而這一規定是有其內在意義的。因為二十才始成丁,照理可以獨立耕種。就農業經濟言。無法多產,隻有節用,所謂“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照一般情形論,年年豐收,是絕對不會的。平均三年中總會有一個荒年,來一個荒年,儲蓄就完了。倘使三年不荒的話,六年就該有二年之蓄,九年就該有三年之蓄。而農業社會,也絕對不會連熟到九年以上,也不會連荒到三年以上。一個壯丁,二十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要他為國家服兵役(邊疆當戍卒,中央當衛兵,本郡郡國兵)而除了兵役之外百姓還要去服力役,蓋房子啊修路啊反正就是替國家義務勞動,這在漢代喚做更卒,而按當時規定,出兩百個錢給政府,也可以代替(前文交代過兵役也可以花錢買)。富農中農乃至於地主還能有餘錢買役,可基數最大的貧農卻就此被拴在了田埂與服役之間,一生都要為糊口、賦稅、徭役而奔波,怎麽能富?
可就算沒有徭役,就算年年豐收,就算沒有官府盤剝,百姓在小塊田地間也無法攢下太多財富,更何況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可是曆朝曆代甚至包括現代百姓為何還會被束縛在小塊田地之間呢?因為統治階級需要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財富,所以就要給他們一塊田地,哪怕隻有幾畝地,因為這已經足夠他們養家糊口,便也能將他們麻痹在田埂間。
所以劉瀾要鼓勵工商,這樣一來再加上限田之策一出土地兼並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中農,貧農可以通過租種田地而積攢成為富農甚至是地主徹底致富,而沒有耕地者或沒有租種到田地的中農、貧農亦能通過農閑時從事手工業或者直接從事手工業而發家致富或者養家糊口。
“德然遠見卓識,實非常人可比。”甄豫笑道:“且不說手工業,就是商賈一途,有商賈在,不但可以解決災禍之年一些黑心氏族囤糧居奇,其次更可以使商品快速流通,便如瓷器,工坊造了出來,直接賣予商賈,而知道世價行情的商賈自然會將其賣出好價錢,即使再遠也會跋山涉水,如此一來,需要瓷器者獲得了瓷器,商人獲得了回報,工坊收回了成本可以繼續生產,這豈非不是三贏之舉?
其三,商人雖以行腳商居多,但多是以商隊形式出發,他們到達目的地,吃在那裏,住在那裏,而且更會將當地特產帶回本鄉,如此豈不是又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伯寧所言正是。”
劉瀾話剛出口,就聽屋外劉安通稟之後進來道:“使君,長文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