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抵達雒陽,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他,不止是南北宮被付之一炬,整個雒陽內外城都變成了一片廢墟,曾經川流不息的人潮變成遍地屍骨,人潮擁擠的街道坊市已成斷壁殘垣,在後世常聽一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那時天真的以為武將封王拜侯隻是靠著無數士兵的犧牲才換來,可現實卻告訴他,功成名就的他們腳下埋葬最多的卻是如稻黍般的黔首百姓!
不管是毛筆幾滴墨汁,也不管是刀筆幾行文字,一道命令就奪走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性命,財產被占為己有,妻女被蹂躪,他們才是真正的戰爭受害者。
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我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百姓永遠是在被剝削壓迫!
多年以前,劉瀾確實是個婆婆媽媽的人,但這麽多年走來,在看喪亡匯總時,上麵也從人命變成了數字,這就是他選擇的路,爭霸之路,可選擇這條路,難道就必須要變得狠辣甚至更加邪惡嗎?
劉瀾長歎,從未想過讓遼東軍覺得他何其善良,更不敢讓遼東軍覺得他很善良。
就在之前,張飛小聲問他為什麽董卓如此殘暴,他的西涼軍還會死心塌地跟著他? 劉瀾連想都沒想立時回答他:“因為猛虎疼愛羊羔,羊羔就會永遠跟著猛虎跑。”劉瀾還有半句話沒說,讓羊羔去疼愛猛虎,羊羔遲早會被猛虎果腹。
正是這一句話讓他似有所悟,既然選擇這條路,就必須讓自己變成猛虎。
劉瀾收拾心情,前往北宮舊址與諸侯相聚。可未行多久,他卻發現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廢墟之中,砂礫飛舞,北風呼嘯。
曹操煢煢孑立,幾名甲士遠遠立在一旁,臉上寫滿擔憂之色。半月前,聯軍抵達雒陽,可就此日日笙歌,終於曹操在酒宴上發怒了。當著眾諸侯的麵說:“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如曹操所說的那樣,董卓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隻要抓住這一契機。一戰就能安定天下,可眾諸侯卻沒有人搭理他,一怒之下曹操離帳而去,每日裏獨自一人在曠野中長籲短歎,眼見得諸侯每拖一日,機會就錯失一分,心情也越來越糟糕。
如果他手底下有兵的話,他早就獨自追擊董卓去了,可現在,他隻能盼劉瀾快些回來。因為多日未曾升帳了,他並不知曉劉瀾現在走到了哪裏,唯一的消息還是夏侯惇回返白馬後給他傳來的一封書信。
德安啊,現在你到哪了。盡快回來吧,隻要你回來,你一定會與我兩向關中發起進攻。
曹操長歎著,他現在徹底被邊緣話了,甚至連袁紹這位老友都在躲著他,以前凡是都會和他商議的情形已經半月沒有出現過了。笑話啊,群雄討董就是最大的笑話啊,迎著凜冽狂風,曹操對著西麵如今天子所在的長安方向大聲吼一聲,“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驟然聽到曹操的大吼聲,劉瀾策馬而來,在他麵前慢慢放緩了速度,翻身下馬:“孟德?你這是?”
“德安,你終於回來了。”雖然曹操內心之中無比盼望著劉瀾快些回來,可當劉瀾真出現在他麵前的一刻他反而沒有表現得太過激動,很平靜,可在這份平靜中劉瀾依然看出了他的怪異,尤其是剛才所誦詩句之時,那悲愴傷感之意十分濃鬱,而且以劉瀾現在文學底子,在聽到這首詩句的一刻,真的很能切身體會曹操此時的感受,輕聲勸道:“孟德,事已至此,傷感無用,還是想想進兵之策的好。”
聽到進兵二字,曹操更是長歎一聲:“進兵無望了!”
“果然。”
“德安好似並不驚訝。”
“前一次進軍滎陽不就如此嗎?一個個心懷叵測保存實力不肯進軍,此刻就更不會進軍了。”而劉瀾心中卻明白諸侯不肯進軍的真實目的卻是想在甄誠另立朝廷。
“德安,如果這一次我再邀你與我一同進軍長安,你還會答應嗎?”曹操再說出此話後心中無比忐忑,有前次之敗,他真的擔心劉瀾會拒絕,忙說道:“德安,實不相瞞,在滎陽戰敗之後我已派曹仁前往揚州募兵了,在刺史張溫、太守周昕處得五千人馬,明日就會抵達雒陽,到時你我合兵一處,西進關中……”
“孟德。”劉瀾打斷了他,道:“你我二人加起來也不過一萬五千人馬?你覺得就算我答應有用嗎?能成事嗎?”
“雖然我也知很難成事,不管是牛輔屯兵的安邑還是董越屯守的華陰,甚至是段煨駐防的澠池,以他們現在的兵力我們都很難攻破某一人的防區長驅直入長安,可此時此刻,天子被脅向西,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難道就什麽也不做嗎,就盡人事也好,哪怕隻是碰運氣,也不能畏縮不前啊。”
劉瀾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麵露難色:“孟德,容我考慮幾日如何?”
“好。”曹操看到了希望,如果是別人如此說,那一定是推脫,可是劉瀾卻不會,他既然說考慮,那就絕對是考慮進軍的成敗,甚至是利益,方此之時,名聲與實力什麽是重中之重,在諸侯眼中也許最重要的是實力與兵力,可他卻並不這樣看,不管在任何時期,想要成事,聲望才最為重要!
為此,他第一個發出討董矯詔, 為此他散盡家財募兵五千,為了什麽,可不就是名聲二字嗎,所以他敢肯定聰明如劉瀾絕不會像其他諸侯那般短視,最終一定會答應。
說著兩人一同離開廢墟回到了屯營,事實就像劉瀾所考慮的那樣,諸侯之中,他與曹操的名聲最不濟,而進軍關中,不管成敗如何,他們都會賺足眼球。
是以劉瀾如何選擇其實並不難,可是萬一發生意外呢,他的家底七千幽州騎兵三千龍騎軍若一旦被殲滅呢?那時他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老本可就都賠光了,傷筋動骨那都是輕的。
他的部隊可都是最精銳的騎兵,不比曹操統領的那些步兵,不管損失多少人,即時招募就能補充回來!
這事他不得不慎重啊!(未完待續。)
不管是毛筆幾滴墨汁,也不管是刀筆幾行文字,一道命令就奪走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性命,財產被占為己有,妻女被蹂躪,他們才是真正的戰爭受害者。
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我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百姓永遠是在被剝削壓迫!
多年以前,劉瀾確實是個婆婆媽媽的人,但這麽多年走來,在看喪亡匯總時,上麵也從人命變成了數字,這就是他選擇的路,爭霸之路,可選擇這條路,難道就必須要變得狠辣甚至更加邪惡嗎?
劉瀾長歎,從未想過讓遼東軍覺得他何其善良,更不敢讓遼東軍覺得他很善良。
就在之前,張飛小聲問他為什麽董卓如此殘暴,他的西涼軍還會死心塌地跟著他? 劉瀾連想都沒想立時回答他:“因為猛虎疼愛羊羔,羊羔就會永遠跟著猛虎跑。”劉瀾還有半句話沒說,讓羊羔去疼愛猛虎,羊羔遲早會被猛虎果腹。
正是這一句話讓他似有所悟,既然選擇這條路,就必須讓自己變成猛虎。
劉瀾收拾心情,前往北宮舊址與諸侯相聚。可未行多久,他卻發現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廢墟之中,砂礫飛舞,北風呼嘯。
曹操煢煢孑立,幾名甲士遠遠立在一旁,臉上寫滿擔憂之色。半月前,聯軍抵達雒陽,可就此日日笙歌,終於曹操在酒宴上發怒了。當著眾諸侯的麵說:“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據舊京,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如曹操所說的那樣,董卓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隻要抓住這一契機。一戰就能安定天下,可眾諸侯卻沒有人搭理他,一怒之下曹操離帳而去,每日裏獨自一人在曠野中長籲短歎,眼見得諸侯每拖一日,機會就錯失一分,心情也越來越糟糕。
如果他手底下有兵的話,他早就獨自追擊董卓去了,可現在,他隻能盼劉瀾快些回來。因為多日未曾升帳了,他並不知曉劉瀾現在走到了哪裏,唯一的消息還是夏侯惇回返白馬後給他傳來的一封書信。
德安啊,現在你到哪了。盡快回來吧,隻要你回來,你一定會與我兩向關中發起進攻。
曹操長歎著,他現在徹底被邊緣話了,甚至連袁紹這位老友都在躲著他,以前凡是都會和他商議的情形已經半月沒有出現過了。笑話啊,群雄討董就是最大的笑話啊,迎著凜冽狂風,曹操對著西麵如今天子所在的長安方向大聲吼一聲,“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驟然聽到曹操的大吼聲,劉瀾策馬而來,在他麵前慢慢放緩了速度,翻身下馬:“孟德?你這是?”
“德安,你終於回來了。”雖然曹操內心之中無比盼望著劉瀾快些回來,可當劉瀾真出現在他麵前的一刻他反而沒有表現得太過激動,很平靜,可在這份平靜中劉瀾依然看出了他的怪異,尤其是剛才所誦詩句之時,那悲愴傷感之意十分濃鬱,而且以劉瀾現在文學底子,在聽到這首詩句的一刻,真的很能切身體會曹操此時的感受,輕聲勸道:“孟德,事已至此,傷感無用,還是想想進兵之策的好。”
聽到進兵二字,曹操更是長歎一聲:“進兵無望了!”
“果然。”
“德安好似並不驚訝。”
“前一次進軍滎陽不就如此嗎?一個個心懷叵測保存實力不肯進軍,此刻就更不會進軍了。”而劉瀾心中卻明白諸侯不肯進軍的真實目的卻是想在甄誠另立朝廷。
“德安,如果這一次我再邀你與我一同進軍長安,你還會答應嗎?”曹操再說出此話後心中無比忐忑,有前次之敗,他真的擔心劉瀾會拒絕,忙說道:“德安,實不相瞞,在滎陽戰敗之後我已派曹仁前往揚州募兵了,在刺史張溫、太守周昕處得五千人馬,明日就會抵達雒陽,到時你我合兵一處,西進關中……”
“孟德。”劉瀾打斷了他,道:“你我二人加起來也不過一萬五千人馬?你覺得就算我答應有用嗎?能成事嗎?”
“雖然我也知很難成事,不管是牛輔屯兵的安邑還是董越屯守的華陰,甚至是段煨駐防的澠池,以他們現在的兵力我們都很難攻破某一人的防區長驅直入長安,可此時此刻,天子被脅向西,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難道就什麽也不做嗎,就盡人事也好,哪怕隻是碰運氣,也不能畏縮不前啊。”
劉瀾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麵露難色:“孟德,容我考慮幾日如何?”
“好。”曹操看到了希望,如果是別人如此說,那一定是推脫,可是劉瀾卻不會,他既然說考慮,那就絕對是考慮進軍的成敗,甚至是利益,方此之時,名聲與實力什麽是重中之重,在諸侯眼中也許最重要的是實力與兵力,可他卻並不這樣看,不管在任何時期,想要成事,聲望才最為重要!
為此,他第一個發出討董矯詔, 為此他散盡家財募兵五千,為了什麽,可不就是名聲二字嗎,所以他敢肯定聰明如劉瀾絕不會像其他諸侯那般短視,最終一定會答應。
說著兩人一同離開廢墟回到了屯營,事實就像劉瀾所考慮的那樣,諸侯之中,他與曹操的名聲最不濟,而進軍關中,不管成敗如何,他們都會賺足眼球。
是以劉瀾如何選擇其實並不難,可是萬一發生意外呢,他的家底七千幽州騎兵三千龍騎軍若一旦被殲滅呢?那時他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老本可就都賠光了,傷筋動骨那都是輕的。
他的部隊可都是最精銳的騎兵,不比曹操統領的那些步兵,不管損失多少人,即時招募就能補充回來!
這事他不得不慎重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