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隻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了,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
此刻,劉瀾對此話深有感悟,在酸棗聯軍為他安排的接風宴上,他就像隱形人一般獨坐著。
可正是在宴會中,劉瀾從曹操口中得知討董聯軍其實共分三路。
第一路,也是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酸棗聯軍,前來會盟者有發起者驍騎校尉曹操、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兗州太守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以及徐州牧陶謙與名為襄平縣令實為遼東太守的劉瀾,其實酸棗聯軍中還應該有一位,那就是青州刺史焦和,隻可惜此人時運不濟,帶著兵馬意氣風發前來會盟,可還沒出青州就被黃巾軍擊潰,不然公孫瓚也不會不來會盟,反而打起青州黃巾軍的主意。
第二路為河內聯軍,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會盟者分別有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以及西河太守崔鈞,還有一位張楊,不知這位怎麽就和老朋友於夫羅這夥匈奴人搞在了一起,聽說袁紹到了河內,紛紛來投。
第三路為魯陽聯軍:為首者乃後將軍袁術,會盟者有江東猛虎、豫州刺史孫堅,穎川太守李旻。
十八路諸侯,劉瀾沒想到會這麽巧,不過在這些個郡守、刺史、州牧眼裏,盟軍隻有十七路,當然如果算上不久後的河南尹朱儁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十八路,至於張揚,則因小吏(在並州以武猛從事起家)出身未入其內,而劉瀾嘛,同樣的道理,何況他還隻是小小縣令,試問連張揚這等郡守都未計入其中,更別提他了。
在廳內的劉瀾如果說是隱形人不受各諸侯待見也不盡然,最少在大帳之內。還有三人不時會與劉瀾遙相敬酒,第一位是老朋友曹操,第二位是老相識,曾經在潁川有過一麵之緣的孔融。而第三位則是頭一次見麵的陶謙,在入賬之前,劉瀾和他打了個照麵,經曹操介紹算是認識了。
今天的宴會雖說是為劉瀾接風,可隨著文醜的到來。宴會的興致發生了改變,一直以來三路聯軍各自為政,就說河內一路,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駐在河內,而冀州牧韓馥則守在鄴城,當然了因為他要負責提供軍糧,是名副其實的糧草官。
可是酸棗這裏呢,又分了兩路,豫州刺史孔伷屯兵在穎川,其他人則屯兵酸棗。
而第三路後將軍袁術處又屯兵在魯陽。三路各不統屬,各自為戰,這不,前不久江東猛虎孫堅就與徐榮遭遇了,結果大敗而歸,聽聞消息,袁紹這才派人來聯絡各路諸侯,希望使三路討董聯軍真正聯合在一起,並選出一位盟主統一指揮。
文醜並沒有與會,也沒那個資格。由曹操代為複述,他對選立盟主是極為讚同的,像現在這樣三路盟軍雖然聲勢浩大可說白了就是一盤散沙,不然也不會出現孫堅輕兵冒進被徐榮大敗的情況。
他站起身。來到一麵特製的巨大地圖前,指著其上地標道:“諸君,如今董賊坐鎮雒陽,為阻聯軍,以徐榮為主將,率軍十萬駐守滎陽、成皋、太穀一線阻我酸棗聯軍。又東郡太守胡軫率西園軍三萬駐守在廣成、伊闕諸山隘,阻魯陽袁公路聯軍,而在孟津、小平津,則由原並州軍駐守,防著河內袁本初率軍渡河南下。
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如今的雒陽被董卓防護成鐵桶一般,雖然從兵力上我軍有三十餘萬人,比董賊多出一倍,可我聯軍皆新卒,又互不統屬,戰力孱弱是不爭的事實,反觀董賊,帳下將士皆為精銳,更有主將徐榮這等沙場宿將,現在看似是我等聯軍合圍雒陽,卻又等同於分散兵力在三個方向,很容易就被董賊各個擊破,而想要攻破雒陽,驅除董賊就必須像本初所說三軍聯合,不然聯軍危矣。”
曹操乃曆史上有名的戰略家、軍事家,自然一眼看出了現在聯軍的困局,雖然看似董賊同樣分兵三路,可別忘了董卓一直在局中調度,又有徐榮這等善戰知兵的大將,雖為三路,實為一體,反觀三路聯軍,與董賊一比那可是全方位落後,而唯一能夠讓董卓忌憚的,也就隻有聯軍占著人多勢眾這一點,所以三部聯軍聯合乃勢在必行,而袁紹之所以會提出選立盟主,正是他這位發小傳書過去,隻不過這份功勞卻讓給了袁紹罷了。
而在酸棗聯軍聽說三部聯軍聯合消息的同時,那位從未將庶子大哥放在眼裏的袁術同樣收到了消息,相比於優哉遊哉的酸棗聯軍,此刻袁術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兵員本就不多,偏偏孫堅又折了不少精銳,如今胡軫一到,把他逼得隻能縮在魯陽城連門都不敢出,偏偏這時候袁紹派使者前來,備說三路聯軍聯合並推選盟主之事,袁術立時就答應了,無他,以他的聲望資曆,這盟主還不是手到擒來?
盤算打的都很響,可偏偏他卻忘了這次討董發起者乃是曹操,而曹操又是袁紹的發小,他在酸棗這麽一表態願意聯合並提議推選四世五公的袁本初為盟主後立時得到了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的一致讚同,等袁紹得到兩方來信之後更順勢將會盟之地選在了酸棗以北,這可就把袁術惡心到了,袁紹在河內離著酸棗不遠,可他所在的魯陽卻在荊(州)北,來來回回就要好幾天,他去書希望再擇一個適中之地,可袁紹卻以諸侯聚盟日期擬定為由拒絕了他。
到了此刻,袁術算是徹底明白自己被孤立了,有心不去參和他們的會盟吧,實力被削又擔心無法抵擋董賊,可去會盟吧,又顧慮矮了當上盟主的袁庶子一頭。
時間就這麽一日日過去,距離會盟的日子越來越近,袁術硬抗了幾日後終於妥協,留孫堅駐守,親自與會。
而多日來一直閑著無聊的劉瀾這幾日卻有了另一個愛好,就是去各營查探,看什麽?看行轅外飄揚飛舞的各色大纛旗。
大纛旗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可大纛旗的顏色卻大有門道。
而這正是吸引劉瀾目光的原因所在,張飛對此不已為然,大纛旗五花八門,肯定是為了好區分各郡守所統帥的部隊,有什麽好看的,但對張飛此言,劉瀾卻莞爾一笑:“自五德始終盛行之後,大纛旗和士兵衣甲的顏色是有規定的,尤其自光武帝改水德為火德,大漢朝各軍不管是纛旗還是衣甲都以紅色為主色調,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尚紅色這帶表了大漢朝的德性,用五行來表示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德性,決不能偏差。可現在這五花八門的大纛旗,與其說是區分各郡守所率領的部隊,不如說直觀的將各郡守心中的那點私心表露了出來。”
“私心?”張飛一臉驚訝:“司馬,難道你光看這些大纛旗就能看出這些郡守們心中的想法來?”
“當然!”(未完待續。)
此刻,劉瀾對此話深有感悟,在酸棗聯軍為他安排的接風宴上,他就像隱形人一般獨坐著。
可正是在宴會中,劉瀾從曹操口中得知討董聯軍其實共分三路。
第一路,也是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酸棗聯軍,前來會盟者有發起者驍騎校尉曹操、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兗州太守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以及徐州牧陶謙與名為襄平縣令實為遼東太守的劉瀾,其實酸棗聯軍中還應該有一位,那就是青州刺史焦和,隻可惜此人時運不濟,帶著兵馬意氣風發前來會盟,可還沒出青州就被黃巾軍擊潰,不然公孫瓚也不會不來會盟,反而打起青州黃巾軍的主意。
第二路為河內聯軍,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會盟者分別有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以及西河太守崔鈞,還有一位張楊,不知這位怎麽就和老朋友於夫羅這夥匈奴人搞在了一起,聽說袁紹到了河內,紛紛來投。
第三路為魯陽聯軍:為首者乃後將軍袁術,會盟者有江東猛虎、豫州刺史孫堅,穎川太守李旻。
十八路諸侯,劉瀾沒想到會這麽巧,不過在這些個郡守、刺史、州牧眼裏,盟軍隻有十七路,當然如果算上不久後的河南尹朱儁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十八路,至於張揚,則因小吏(在並州以武猛從事起家)出身未入其內,而劉瀾嘛,同樣的道理,何況他還隻是小小縣令,試問連張揚這等郡守都未計入其中,更別提他了。
在廳內的劉瀾如果說是隱形人不受各諸侯待見也不盡然,最少在大帳之內。還有三人不時會與劉瀾遙相敬酒,第一位是老朋友曹操,第二位是老相識,曾經在潁川有過一麵之緣的孔融。而第三位則是頭一次見麵的陶謙,在入賬之前,劉瀾和他打了個照麵,經曹操介紹算是認識了。
今天的宴會雖說是為劉瀾接風,可隨著文醜的到來。宴會的興致發生了改變,一直以來三路聯軍各自為政,就說河內一路,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駐在河內,而冀州牧韓馥則守在鄴城,當然了因為他要負責提供軍糧,是名副其實的糧草官。
可是酸棗這裏呢,又分了兩路,豫州刺史孔伷屯兵在穎川,其他人則屯兵酸棗。
而第三路後將軍袁術處又屯兵在魯陽。三路各不統屬,各自為戰,這不,前不久江東猛虎孫堅就與徐榮遭遇了,結果大敗而歸,聽聞消息,袁紹這才派人來聯絡各路諸侯,希望使三路討董聯軍真正聯合在一起,並選出一位盟主統一指揮。
文醜並沒有與會,也沒那個資格。由曹操代為複述,他對選立盟主是極為讚同的,像現在這樣三路盟軍雖然聲勢浩大可說白了就是一盤散沙,不然也不會出現孫堅輕兵冒進被徐榮大敗的情況。
他站起身。來到一麵特製的巨大地圖前,指著其上地標道:“諸君,如今董賊坐鎮雒陽,為阻聯軍,以徐榮為主將,率軍十萬駐守滎陽、成皋、太穀一線阻我酸棗聯軍。又東郡太守胡軫率西園軍三萬駐守在廣成、伊闕諸山隘,阻魯陽袁公路聯軍,而在孟津、小平津,則由原並州軍駐守,防著河內袁本初率軍渡河南下。
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如今的雒陽被董卓防護成鐵桶一般,雖然從兵力上我軍有三十餘萬人,比董賊多出一倍,可我聯軍皆新卒,又互不統屬,戰力孱弱是不爭的事實,反觀董賊,帳下將士皆為精銳,更有主將徐榮這等沙場宿將,現在看似是我等聯軍合圍雒陽,卻又等同於分散兵力在三個方向,很容易就被董賊各個擊破,而想要攻破雒陽,驅除董賊就必須像本初所說三軍聯合,不然聯軍危矣。”
曹操乃曆史上有名的戰略家、軍事家,自然一眼看出了現在聯軍的困局,雖然看似董賊同樣分兵三路,可別忘了董卓一直在局中調度,又有徐榮這等善戰知兵的大將,雖為三路,實為一體,反觀三路聯軍,與董賊一比那可是全方位落後,而唯一能夠讓董卓忌憚的,也就隻有聯軍占著人多勢眾這一點,所以三部聯軍聯合乃勢在必行,而袁紹之所以會提出選立盟主,正是他這位發小傳書過去,隻不過這份功勞卻讓給了袁紹罷了。
而在酸棗聯軍聽說三部聯軍聯合消息的同時,那位從未將庶子大哥放在眼裏的袁術同樣收到了消息,相比於優哉遊哉的酸棗聯軍,此刻袁術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兵員本就不多,偏偏孫堅又折了不少精銳,如今胡軫一到,把他逼得隻能縮在魯陽城連門都不敢出,偏偏這時候袁紹派使者前來,備說三路聯軍聯合並推選盟主之事,袁術立時就答應了,無他,以他的聲望資曆,這盟主還不是手到擒來?
盤算打的都很響,可偏偏他卻忘了這次討董發起者乃是曹操,而曹操又是袁紹的發小,他在酸棗這麽一表態願意聯合並提議推選四世五公的袁本初為盟主後立時得到了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的一致讚同,等袁紹得到兩方來信之後更順勢將會盟之地選在了酸棗以北,這可就把袁術惡心到了,袁紹在河內離著酸棗不遠,可他所在的魯陽卻在荊(州)北,來來回回就要好幾天,他去書希望再擇一個適中之地,可袁紹卻以諸侯聚盟日期擬定為由拒絕了他。
到了此刻,袁術算是徹底明白自己被孤立了,有心不去參和他們的會盟吧,實力被削又擔心無法抵擋董賊,可去會盟吧,又顧慮矮了當上盟主的袁庶子一頭。
時間就這麽一日日過去,距離會盟的日子越來越近,袁術硬抗了幾日後終於妥協,留孫堅駐守,親自與會。
而多日來一直閑著無聊的劉瀾這幾日卻有了另一個愛好,就是去各營查探,看什麽?看行轅外飄揚飛舞的各色大纛旗。
大纛旗並沒有什麽過人之處,可大纛旗的顏色卻大有門道。
而這正是吸引劉瀾目光的原因所在,張飛對此不已為然,大纛旗五花八門,肯定是為了好區分各郡守所統帥的部隊,有什麽好看的,但對張飛此言,劉瀾卻莞爾一笑:“自五德始終盛行之後,大纛旗和士兵衣甲的顏色是有規定的,尤其自光武帝改水德為火德,大漢朝各軍不管是纛旗還是衣甲都以紅色為主色調,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尚紅色這帶表了大漢朝的德性,用五行來表示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德性,決不能偏差。可現在這五花八門的大纛旗,與其說是區分各郡守所率領的部隊,不如說直觀的將各郡守心中的那點私心表露了出來。”
“私心?”張飛一臉驚訝:“司馬,難道你光看這些大纛旗就能看出這些郡守們心中的想法來?”
“當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