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蕩蕩
<b>【原文】</b>
(兌下乾上)[履](1):履虎尾,不咥(2)人。亨。
初九:素履(3),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4),幽人(5)貞吉。
六三:眇(6)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7)。
九四:履虎尾,愬愬(8)。終吉。
九五:夬履(9),貞厲。
上九:視履(10),考祥其旋(11)。元吉。
<b>【注釋】</b>
(1)本卦標題是履。原經文卦象後無“履”字。履的意思是踩踏,引伸為 行為和行為準則。由於“履”字在本卦中出現次數多,所以用它作為標題。全 卦內容主要講人的行為修養。
(2)“咥(die):咬。
(3)素:潔白,引伸 為純潔。素履;行為清正純潔。
(4)履道:這裏指人的行為修養。坦坦:寬 廣坦蕩。
(5)幽人:被監禁的人。
(6)眇(miao):一隻眼睛小。
(7) 大君:國君。
(8)愬愬(su):恐懼的樣子。
(9)夬(guai):”快“的本 字,意思是快速。夬履:意思是行為養撞急躁。
(10)視:察看,審視。視 履:意思是行為審慎。
(11)考祥:全麵仔細地考慮。旋:反複。
<b>【譯文】</b>
(履卦):踩到老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吉利亨通。
初九:行為清正純潔,如此下去,沒有災禍。
九二:為人處世胸懷坦蕩,即使無故蒙冤也會有吉祥的征兆。
六三:眼睛不好卻能看,跛了腳卻能走路。踩到老虎尾巴,老 虎咬人,征兆凶險。軍人掌握政權成為國君,也是凶兆。
九四:踩到老虎尾巴,讓人害怕,但結果還是吉利。
九五:行為莽撞急躁,占問得到不利之兆。
上九:行為小心謹慎,反複仔細考慮,大吉大利。
<b>【讀解】</b>
這一卦以夢中所見踩到老虎尾巴的景象,來占問平時所作所 為的吉凶兆頭,探問神的意旨,這就是所謂“夢占”。古人迷信, 認為夢中所見所思,與日常的言談舉止有著某種必然的、神秘的 內在聯係,是神的意誌的顯現。因此,夢占便成了占筮的重要內 容之一。
今天我們對夢的了解遠比古人深入得多,雖然還沒有達到了 若指掌的地步,但已撥開了蒙在夢境之上的不少迷霧、不過,透 過神秘之霧,我們發現古人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如何做人、如何使 自己的行為合符儀軌之上。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夢 聯係到行為規範,可見古人對為人處世的重視。
我們不難發現,作者認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應當行為清正純潔, 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同時又沉著冷靜,機敏細致,才可能有所 作為。這個標準大概就是君子與小人、王者與野心家的分界線所 在吧。由此可以想到,重視人倫道德綱常的儒家,何以要把 《易》當作經典,也可以明白孔子所說的“君子坦蕩蕩”、“君子不 憂不懼”所包含的內容了。
<b>【原文】</b>
(兌下乾上)[履](1):履虎尾,不咥(2)人。亨。
初九:素履(3),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4),幽人(5)貞吉。
六三:眇(6)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7)。
九四:履虎尾,愬愬(8)。終吉。
九五:夬履(9),貞厲。
上九:視履(10),考祥其旋(11)。元吉。
<b>【注釋】</b>
(1)本卦標題是履。原經文卦象後無“履”字。履的意思是踩踏,引伸為 行為和行為準則。由於“履”字在本卦中出現次數多,所以用它作為標題。全 卦內容主要講人的行為修養。
(2)“咥(die):咬。
(3)素:潔白,引伸 為純潔。素履;行為清正純潔。
(4)履道:這裏指人的行為修養。坦坦:寬 廣坦蕩。
(5)幽人:被監禁的人。
(6)眇(miao):一隻眼睛小。
(7) 大君:國君。
(8)愬愬(su):恐懼的樣子。
(9)夬(guai):”快“的本 字,意思是快速。夬履:意思是行為養撞急躁。
(10)視:察看,審視。視 履:意思是行為審慎。
(11)考祥:全麵仔細地考慮。旋:反複。
<b>【譯文】</b>
(履卦):踩到老虎尾巴,老虎不咬人。吉利亨通。
初九:行為清正純潔,如此下去,沒有災禍。
九二:為人處世胸懷坦蕩,即使無故蒙冤也會有吉祥的征兆。
六三:眼睛不好卻能看,跛了腳卻能走路。踩到老虎尾巴,老 虎咬人,征兆凶險。軍人掌握政權成為國君,也是凶兆。
九四:踩到老虎尾巴,讓人害怕,但結果還是吉利。
九五:行為莽撞急躁,占問得到不利之兆。
上九:行為小心謹慎,反複仔細考慮,大吉大利。
<b>【讀解】</b>
這一卦以夢中所見踩到老虎尾巴的景象,來占問平時所作所 為的吉凶兆頭,探問神的意旨,這就是所謂“夢占”。古人迷信, 認為夢中所見所思,與日常的言談舉止有著某種必然的、神秘的 內在聯係,是神的意誌的顯現。因此,夢占便成了占筮的重要內 容之一。
今天我們對夢的了解遠比古人深入得多,雖然還沒有達到了 若指掌的地步,但已撥開了蒙在夢境之上的不少迷霧、不過,透 過神秘之霧,我們發現古人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如何做人、如何使 自己的行為合符儀軌之上。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夢 聯係到行為規範,可見古人對為人處世的重視。
我們不難發現,作者認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應當行為清正純潔, 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同時又沉著冷靜,機敏細致,才可能有所 作為。這個標準大概就是君子與小人、王者與野心家的分界線所 在吧。由此可以想到,重視人倫道德綱常的儒家,何以要把 《易》當作經典,也可以明白孔子所說的“君子坦蕩蕩”、“君子不 憂不懼”所包含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