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手下有很多能人異士,蕭何就是其中一個。他在沛縣擁護劉邦起義,一直跟隨在劉邦左右,多次出謀劃策,可以這麽說,劉邦的偉業中少不了蕭何的累累功績。在劉邦攻入鹹陽時,別人都沉迷在滿室的金銀珠寶和各色美女之中,隻有他急匆匆地跑到秦朝丞相和禦史的府中,把所有秦朝的戶籍、地圖、律法文獻等搜集起來,不準別人隨意踐踏,也不準別人出入丞相府和禦史府。他挑選出幾個手腳麻利、踏實可靠的人整理這些珍貴的資料,一一妥善地保存好。可能有人要說了,留著這些幹什麽用,等劉邦建立國家之後,來次大規模統計不就可以了。但是仔細一想,事情哪有這麽容易,放著現成的資料不要,非得勞師動眾才好?秦朝的典製規定,丞相輔助皇帝管理國家事務,禦史管理各級官員,這兩個人掌握的資料就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全部國情,除了軍隊之外,丞相和禦史差不多把朝政全部握在手中。蕭何以前在縣衙裏當過差,自然明白這些,因此他在攻占鹹陽城後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有關國家國情的資料都搶過來,用以備用。
而作為後來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在進入鹹陽後就賴在金碧輝煌的秦宮裏不肯走了,要不是樊噲和張良勸阻他,恐怕會落得個和秦二世胡亥一樣的下場。當劉邦看到蕭何把秦朝的文件資料都搜集起來後,感到十分汗顏,直說自己比不上他,並稱讚蕭何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多虧了蕭何的資料,劉邦才對當時全國的人口、文化、地理等方麵有了詳細的了解,也為漢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漢朝建立後,蕭何在劉邦的“約法三章”基礎上,參考秦朝法律,加了些符合當時社會情況的律法,經他的調整,律法一共分為九部分,稱為“漢律九章”。相比秦朝嚴苛殘忍的律法來說,漢律顯得更人道一些。漢高祖劉邦駕崩後,漢惠帝劉盈繼續任命蕭何為丞相,那時候蕭何已經垂垂老矣,但仍不間斷地操持國家大事。
公元前193年,蕭何因為長年操勞而病倒在床,漢惠帝親自去探望他,順便把心中的疑問提了出來:“若丞相百年之後,該由誰來接替您的職位?”蕭何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漢惠帝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漢惠帝遲疑地問:“丞相覺得曹參怎麽樣?”蕭何聽了之後,不顧虛弱的身體就要爬起來給漢惠帝磕頭,嘴裏連連說道:“如果皇上能讓曹參擔當丞相的話,漢朝必將永遠繁盛下去。”這之後沒多久,蕭何就去世了。
蕭何和曹參以前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因為發生了一些矛盾,兩人漸漸疏遠。蕭何一直都認為能接替自己的隻有曹參,曹參也理解這一點,因此在他死後,曹參就吩咐家人打點行李,說自己很快就會去朝廷當丞相。幾天之後,漢惠帝的使者就來到曹參家中,宣布由他接替丞相一職。
曹參繼任丞相後,沒有對國家的律法和政策做任何的修改,一切事務都按照製定好了的製度執行,百姓們安居樂業,官吏們恪守其職。隻有在選拔官員的時候,曹參才會下足功夫,他總是親自篩選,專挑不善言談、耿直忠厚的人委以重任,那些油嘴滑舌的人都被他一頓嗬斥,趕了出去。
大臣們看到曹參總是不理國事,既納悶又不解,他們紛紛登門相告,希望曹參能做出一兩件改革的事情。曹參卻對他們的話之置若罔,每來一位大臣,曹參就拿出甘冽醇厚的美酒招待他們,一杯接一杯地喝,不讓他們有說話的機會。等大臣們喝醉之後,想說的話自然也就說不出了。
丞相府和其他大臣的住處隔得很近,時常能聽到隔壁傳來喝酒劃拳的聲音,丞相府的人都很厭惡那些大臣的作為,不過他們敢怒不敢言,因為曹參曾經吩咐過,敢在私下議論官員的,一律嚴懲。曹參從不會揪著別人的小錯誤大做文章,在他的管理下,朝廷中少了很多官員之間的是非。
漢惠帝和眾多大臣一樣,對曹參的不作為產生了疑惑。惠帝以為他看不起自己年輕,不願扶持自己。曹參的兒子曹窋在朝廷任中大夫,惠帝便趁他休假回家的時候囑咐他問問曹參為什麽遲遲沒有做出任何行為。曹窋回家後就詢問父親,沒想到被父親拿著竹板打了兩百下,差點沒把他打得起不來,曹參一邊打一邊罵兒子不好好輔助皇帝,亂嚼舌根。回朝後,曹窋把父親打他的事情,以及父親說的話都告訴惠帝,惠帝吃驚不已,連忙召曹參前來詢問。曹參得知惠帝的疑惑後,先是脫帽跪了下來,然後才開口問惠帝:“和先皇比起來,皇上覺得自己更英明一些嗎?”惠帝慚愧地說:“我怎麽能和先皇相比,差得遠了。”曹參又問:“那依皇上來看,微臣的能力比得上蕭何丞相嗎?”惠帝笑著說:“你比他差一點。”曹參這才嚴肅地說:“沒錯,先皇比皇上要英明,蕭丞相也比微臣有能力,他們在開朝初期製定了一係列法律和政策,足以保證百姓和社會的生活生產,既然他們做得麵麵俱到,我們還能做出比他們更了不起的舉措嗎?先皇打下了江山,把國家的根基穩固了,眼下我們要做的是守住這片江山,而不是想著怎麽規劃它,因為前人已經幫我們規劃好了,我們隻要照著他們指定的政策來實施就可以了,否則社會會陷入混亂之中。這樣一來,皇上還會覺得微臣做錯了嗎?”
漢惠帝恍然大悟,不由得對曹參大加稱讚。後人就用“蕭規曹隨”來形容按照前人的經驗做事。曹參當了三年的丞相,他按照蕭何製定的法規管理國家,百姓個個拍手稱讚,西漢的政治、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而作為後來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在進入鹹陽後就賴在金碧輝煌的秦宮裏不肯走了,要不是樊噲和張良勸阻他,恐怕會落得個和秦二世胡亥一樣的下場。當劉邦看到蕭何把秦朝的文件資料都搜集起來後,感到十分汗顏,直說自己比不上他,並稱讚蕭何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多虧了蕭何的資料,劉邦才對當時全國的人口、文化、地理等方麵有了詳細的了解,也為漢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漢朝建立後,蕭何在劉邦的“約法三章”基礎上,參考秦朝法律,加了些符合當時社會情況的律法,經他的調整,律法一共分為九部分,稱為“漢律九章”。相比秦朝嚴苛殘忍的律法來說,漢律顯得更人道一些。漢高祖劉邦駕崩後,漢惠帝劉盈繼續任命蕭何為丞相,那時候蕭何已經垂垂老矣,但仍不間斷地操持國家大事。
公元前193年,蕭何因為長年操勞而病倒在床,漢惠帝親自去探望他,順便把心中的疑問提了出來:“若丞相百年之後,該由誰來接替您的職位?”蕭何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漢惠帝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漢惠帝遲疑地問:“丞相覺得曹參怎麽樣?”蕭何聽了之後,不顧虛弱的身體就要爬起來給漢惠帝磕頭,嘴裏連連說道:“如果皇上能讓曹參擔當丞相的話,漢朝必將永遠繁盛下去。”這之後沒多久,蕭何就去世了。
蕭何和曹參以前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因為發生了一些矛盾,兩人漸漸疏遠。蕭何一直都認為能接替自己的隻有曹參,曹參也理解這一點,因此在他死後,曹參就吩咐家人打點行李,說自己很快就會去朝廷當丞相。幾天之後,漢惠帝的使者就來到曹參家中,宣布由他接替丞相一職。
曹參繼任丞相後,沒有對國家的律法和政策做任何的修改,一切事務都按照製定好了的製度執行,百姓們安居樂業,官吏們恪守其職。隻有在選拔官員的時候,曹參才會下足功夫,他總是親自篩選,專挑不善言談、耿直忠厚的人委以重任,那些油嘴滑舌的人都被他一頓嗬斥,趕了出去。
大臣們看到曹參總是不理國事,既納悶又不解,他們紛紛登門相告,希望曹參能做出一兩件改革的事情。曹參卻對他們的話之置若罔,每來一位大臣,曹參就拿出甘冽醇厚的美酒招待他們,一杯接一杯地喝,不讓他們有說話的機會。等大臣們喝醉之後,想說的話自然也就說不出了。
丞相府和其他大臣的住處隔得很近,時常能聽到隔壁傳來喝酒劃拳的聲音,丞相府的人都很厭惡那些大臣的作為,不過他們敢怒不敢言,因為曹參曾經吩咐過,敢在私下議論官員的,一律嚴懲。曹參從不會揪著別人的小錯誤大做文章,在他的管理下,朝廷中少了很多官員之間的是非。
漢惠帝和眾多大臣一樣,對曹參的不作為產生了疑惑。惠帝以為他看不起自己年輕,不願扶持自己。曹參的兒子曹窋在朝廷任中大夫,惠帝便趁他休假回家的時候囑咐他問問曹參為什麽遲遲沒有做出任何行為。曹窋回家後就詢問父親,沒想到被父親拿著竹板打了兩百下,差點沒把他打得起不來,曹參一邊打一邊罵兒子不好好輔助皇帝,亂嚼舌根。回朝後,曹窋把父親打他的事情,以及父親說的話都告訴惠帝,惠帝吃驚不已,連忙召曹參前來詢問。曹參得知惠帝的疑惑後,先是脫帽跪了下來,然後才開口問惠帝:“和先皇比起來,皇上覺得自己更英明一些嗎?”惠帝慚愧地說:“我怎麽能和先皇相比,差得遠了。”曹參又問:“那依皇上來看,微臣的能力比得上蕭何丞相嗎?”惠帝笑著說:“你比他差一點。”曹參這才嚴肅地說:“沒錯,先皇比皇上要英明,蕭丞相也比微臣有能力,他們在開朝初期製定了一係列法律和政策,足以保證百姓和社會的生活生產,既然他們做得麵麵俱到,我們還能做出比他們更了不起的舉措嗎?先皇打下了江山,把國家的根基穩固了,眼下我們要做的是守住這片江山,而不是想著怎麽規劃它,因為前人已經幫我們規劃好了,我們隻要照著他們指定的政策來實施就可以了,否則社會會陷入混亂之中。這樣一來,皇上還會覺得微臣做錯了嗎?”
漢惠帝恍然大悟,不由得對曹參大加稱讚。後人就用“蕭規曹隨”來形容按照前人的經驗做事。曹參當了三年的丞相,他按照蕭何製定的法規管理國家,百姓個個拍手稱讚,西漢的政治、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