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是戰國中期齊國人,兵聖孫武的後人,他少時孤苦,四歲喪母,九歲喪父,他年長後拜鬼穀子為師,學習兵法。和孫臏一起學習兵法的還有一個師弟,名叫龐涓。龐涓很聰明,學業也很好,可是他的天分沒有孫臏高,因此總是比孫臏略遜一籌。孫臏不但悟性很高,而且坦蕩仁義。鬼穀子見他在軍事方麵有極高的天分,品德又好,就單獨把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傳授給了他,孫臏隻用三天就把十三篇熟記於心,把書還給了師傅。拜師學藝期間,孫臏、龐涓二人感情很好。可龐涓心胸狹窄,為人奸詐,但他善於偽裝,表麵上對孫臏很好,其實非常嫉妒孫臏。孫臏心地善良,對龐涓以誠相待,一直把他當成好兄弟。
孫臏、龐涓跟隨鬼穀子學藝幾年後,兵法、韜略大有長進。這時,魏惠王效仿秦孝公,用重金招賢納士。龐涓本來就是魏國人,貪圖名利,不願在深山裏繼續受苦,因此雖然學業未完,仍決定下山。孫臏送他下山,臨別時,龐涓向孫臏保證,日後自己受到重用,一定會向魏王舉薦他。孫臏很感動,兩人就此告別。
龐涓到了魏國,想盡辦法終於見到魏惠王。他傾盡所學,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番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的策略,並稱自己可以使魏國兼並其他六國。魏惠王聽言很是高興,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雖及不上孫臏,但也的確是有本事的。他指揮魏軍與周圍的各小國開戰,連連戰勝,使宋、魯、衛、鄭等國臣服於魏。很快龐涓被封為上將軍,成為魏國舉國聞名的人物,魏惠王對他更是信任有加。
龐涓享受著春風得意的日子,同時心裏一直有個隱憂,那就是孫臏。他深知說到用兵,自己的才能遠不及孫臏,孫臏一旦出山,就會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嚴重的威脅,可是他也曾向孫臏許諾要把他舉薦給魏惠王。正在龐涓寢食不安,不知該怎麽辦時,魏惠王已從墨子那裏了解到了孫臏的才能,讓龐涓寫信請孫臏出山。原來,墨子和鬼穀子是好朋友,他去探望鬼穀子時,發現孫臏才華出眾,就向魏惠王推薦了他。事已至此,龐涓隻好照辦。
孫臏接到龐涓的信,很是感激,便辭別師傅,下山來到魏國。龐涓表麵上笑臉相迎,心裏卻非常不高興。很快魏惠王見到孫臏,對他十分敬重,想任命他為副軍師,和龐涓一起執掌兵權。這使龐涓心裏暗暗嫉妒,他最不想和孫臏一起,於是就說讓孫臏擔任副職,在自己之下,是委屈了他的才能,建議魏王讓他先當客卿。客卿是一種空享較高禮遇,並無實際權力的職位。魏王也不想怠慢了孫臏,就采納了龐涓的建議,還很讚賞龐涓的為人。
龐涓擔心孫臏的軍事才能一旦展露,就會超過自己,便暗地裏密謀除掉他。後來,在與孫臏閑談中,龐涓得知孫臏和齊國的親戚失去聯係很久,便心生一計。於是他找人假扮齊國人來見孫臏,說是他的堂兄給他送來一封信,信中請孫臏回齊國,為齊國效力。孫臏自知身在魏國,便回信婉言謝絕了。龐涓更改了信的內容,製造孫臏暗通齊國的假象,然後把信拿給魏王。魏王勃然大怒,宣布孫臏私通齊國,將他抓捕,並施以臏足、黥臉之刑,即挖去膝蓋骨,在臉上刻字。
龐涓把孫臏接回住所,暗地裏派人監視,並請他把《孫子兵法》默寫下來。孫臏感其不棄之恩,夜以繼日地抄寫。後來,照顧孫臏的仆人聽說龐涓打算等孫臏寫完兵書就餓死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孫臏。孫臏這才恍然大悟,回想過去種種,意識到正是這個自己當成兄弟的人的加害,自己才落得這個下場,他心裏又痛又恨,心想要想報仇就一定要先擺脫龐涓的控製,於是心生一計。
第二天,孫臏又開始默寫兵書,寫著寫著,突然兩眼翻白、四肢亂顫,不一會兒就昏倒在地。醒過來後,他就又叫又鬧,時哭時笑,還無端地發怒,抓起寫好的兵書扔進了火盆裏,自己也撲了過去。人們大驚失色,趕緊把他救起,並向龐涓稟報說孫臏瘋了。
龐涓聞聽奏報,便趕去孫臏的住處,親眼看到他瘋瘋癲癲的,還是不肯相信他瘋了。於是,龐涓下令把孫臏放到豬圈裏,孫臏披頭散發,在豬圈的泥水裏摸爬滾打,弄得全身都是豬糞,卻還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有人給他送來飯食,他一把將飯食打翻,反而抓起豬糞放到了嘴裏。這時,龐涓才有些相信孫臏是瘋了。但他生性多疑,仍派人監視孫臏的舉動,得知孫臏滿身汙穢地到處亂爬,不管是馬棚還是豬圈,困了就睡在那裏。終於,龐涓相信孫臏是真的瘋了,便漸漸放鬆了對他的監視。
孫臏一邊裝瘋,一邊尋找脫身的機會。當初是墨子向魏王舉薦孫臏的,孫臏落得如此境遇,墨子知道他很冤枉,也知道孫臏是裝瘋避禍。他把孫臏的處境告訴了齊國的大將田忌,並盛讚孫臏的才能和智謀。於是,田忌派使者到魏國去營救孫臏。
一天晚上,使者偷偷拜訪孫臏,趁著天黑用假孫臏把真孫臏換了出來,藏在自己的車子裏,然後快馬加鞭,趕緊離開了魏國。等到龐涓發現孫臏逃走時,孫臏已經回到了齊國。孫臏回到自己的母國,見到大將田忌。田忌非常愛惜孫臏之才,就將他留在自己的府中,以上賓之禮待他。
齊國君臣常以賽馬賭輸贏作為娛樂,比賽時將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分三場對等競賽,贏得場數多的為勝。田忌的馬沒有齊王的馬好,因此常常三場全輸,他非常喪氣。一次孫臏觀看了比賽,然後給田忌出主意,調整賽馬出場的次序,用自己的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自己的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比賽結束,田忌以三場兩勝贏得比賽,讓齊王非常驚訝,因為田忌很少能賽贏。這件事雖小,卻足以體現孫臏足智多謀,田忌非常欽佩他,趁機向齊王推薦他。齊王接見了孫臏,發現他果然談吐不凡,見解獨到,的確是個奇才,便對孫臏以“先生”相稱,對其非常敬重。
孫臏逃走後,龐涓依然在魏國執掌軍權,總想依靠戰功提高自己的聲望。公元前354年,龐涓率領八萬魏軍攻打趙國,趙都城邯鄲被圍,派人到齊國求救。齊王知道孫臏善於用兵,就想任命他為將軍,率軍救趙。孫臏以自己身有殘疾辭謝,請派田忌為將,自己從旁輔佐。於是,齊王就讓田忌任主將,孫臏任軍師,率軍前往救趙。
田忌想帶大軍直奔邯鄲,與魏軍正麵交鋒,以解趙國之圍。孫臏認為魏國的精銳都在圍困趙國,此時國內兵力空虛,因此建議田忌發兵攻打魏都大梁,這樣可以迫使魏軍回軍自救,以解趙國的困境,同時,還可以使魏軍疲勞,而齊軍則以逸待勞。田忌覺得這個計策很好,當即采納,率領齊軍殺往大梁。
齊軍壓境,大梁被圍,龐涓果然顧不上攻打邯鄲,趕忙率大軍馳援大梁自救。魏軍走到桂陵,陷入齊軍包圍,因為急於行軍,士卒們奔波勞累,被齊軍打得落荒而逃,主將龐涓被活捉。魏國向齊國求和,孫臏訓導了龐涓一番,將他放回魏國。雖然孫臏沒有殺龐涓,但這一戰也是對龐涓一次重擊。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
十幾年後,龐涓又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抵擋不住趙、魏兩國的聯合進攻,於是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齊國內部有主張觀望的,有主張救援的,兩種意見相持不下。齊王問孫臏的意見,孫臏則提出綜合兩種意見,先答應韓國的要求,讓他們全力拚殺,等待救援。然後,等他們兩敗俱傷時,再出兵攻魏。這樣就可以不費力氣打擊疲憊的魏軍,解救危難中的韓國。齊王很讚賞這個計策,在魏、韓兩軍交戰一年後,再次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前去救援。
孫臏故技重施,和田忌率軍直接攻向魏國的都城大梁。龐涓聽說大梁被圍,怒氣衝衝地率軍回到大梁。孫臏說魏軍自恃勇猛,急於求戰,可以利用這個心理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以誘敵深入。於是讓田忌帶領軍隊撤退,並且每天減少做飯的灶數。
龐涓率軍趕回大梁,齊軍已經撤走。魏軍果然緊追不舍,一連追了三天,開始時齊軍的營地有十萬灶,第二天就剩五萬灶,到了第三天就僅剩三萬灶了。龐涓見狀以為齊軍怯懦,暗自得意,便率領精銳加緊追趕。
孫臏知道龐涓中計,計算魏軍的行程,估計到了晚上他們就趕到馬陵了,便在馬陵設下埋伏。
馬陵道是一條狹窄的小路,位於兩座高山之間,樹多林密,山勢險要,易進難出,是個伏擊殲敵的好戰場。孫臏下令砍倒樹木,堵塞道路,並選中路旁的一棵大樹,刮去一段樹皮,在樹幹上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他又命弓箭手埋伏在馬陵道兩邊,並告訴他們,那棵刻字的樹下一燃起火光,就朝那裏放箭。
傍晚,龐涓率領的魏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道。士卒報告說前方道路被亂木堵住了,龐涓趕緊上前查看。他看到樹木橫七豎八,隻有路旁一棵大樹屹立不倒,樹皮上好像還有字,於是命人點起火把。當他拿著火把來到樹下,剛看清“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字,猛然意識到中計了,但為時已晚,還沒等他喊出“撤退”,齊軍萬箭齊發,魏軍當即亂作一團。龐涓知道敗局已定,無力回天,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帶回齊國。孫臏也因為這一仗聲名遠播。
孫臏、龐涓跟隨鬼穀子學藝幾年後,兵法、韜略大有長進。這時,魏惠王效仿秦孝公,用重金招賢納士。龐涓本來就是魏國人,貪圖名利,不願在深山裏繼續受苦,因此雖然學業未完,仍決定下山。孫臏送他下山,臨別時,龐涓向孫臏保證,日後自己受到重用,一定會向魏王舉薦他。孫臏很感動,兩人就此告別。
龐涓到了魏國,想盡辦法終於見到魏惠王。他傾盡所學,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番治國安邦、統兵打仗的策略,並稱自己可以使魏國兼並其他六國。魏惠王聽言很是高興,任命他為元帥,執掌魏國兵權。龐涓雖及不上孫臏,但也的確是有本事的。他指揮魏軍與周圍的各小國開戰,連連戰勝,使宋、魯、衛、鄭等國臣服於魏。很快龐涓被封為上將軍,成為魏國舉國聞名的人物,魏惠王對他更是信任有加。
龐涓享受著春風得意的日子,同時心裏一直有個隱憂,那就是孫臏。他深知說到用兵,自己的才能遠不及孫臏,孫臏一旦出山,就會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嚴重的威脅,可是他也曾向孫臏許諾要把他舉薦給魏惠王。正在龐涓寢食不安,不知該怎麽辦時,魏惠王已從墨子那裏了解到了孫臏的才能,讓龐涓寫信請孫臏出山。原來,墨子和鬼穀子是好朋友,他去探望鬼穀子時,發現孫臏才華出眾,就向魏惠王推薦了他。事已至此,龐涓隻好照辦。
孫臏接到龐涓的信,很是感激,便辭別師傅,下山來到魏國。龐涓表麵上笑臉相迎,心裏卻非常不高興。很快魏惠王見到孫臏,對他十分敬重,想任命他為副軍師,和龐涓一起執掌兵權。這使龐涓心裏暗暗嫉妒,他最不想和孫臏一起,於是就說讓孫臏擔任副職,在自己之下,是委屈了他的才能,建議魏王讓他先當客卿。客卿是一種空享較高禮遇,並無實際權力的職位。魏王也不想怠慢了孫臏,就采納了龐涓的建議,還很讚賞龐涓的為人。
龐涓擔心孫臏的軍事才能一旦展露,就會超過自己,便暗地裏密謀除掉他。後來,在與孫臏閑談中,龐涓得知孫臏和齊國的親戚失去聯係很久,便心生一計。於是他找人假扮齊國人來見孫臏,說是他的堂兄給他送來一封信,信中請孫臏回齊國,為齊國效力。孫臏自知身在魏國,便回信婉言謝絕了。龐涓更改了信的內容,製造孫臏暗通齊國的假象,然後把信拿給魏王。魏王勃然大怒,宣布孫臏私通齊國,將他抓捕,並施以臏足、黥臉之刑,即挖去膝蓋骨,在臉上刻字。
龐涓把孫臏接回住所,暗地裏派人監視,並請他把《孫子兵法》默寫下來。孫臏感其不棄之恩,夜以繼日地抄寫。後來,照顧孫臏的仆人聽說龐涓打算等孫臏寫完兵書就餓死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孫臏。孫臏這才恍然大悟,回想過去種種,意識到正是這個自己當成兄弟的人的加害,自己才落得這個下場,他心裏又痛又恨,心想要想報仇就一定要先擺脫龐涓的控製,於是心生一計。
第二天,孫臏又開始默寫兵書,寫著寫著,突然兩眼翻白、四肢亂顫,不一會兒就昏倒在地。醒過來後,他就又叫又鬧,時哭時笑,還無端地發怒,抓起寫好的兵書扔進了火盆裏,自己也撲了過去。人們大驚失色,趕緊把他救起,並向龐涓稟報說孫臏瘋了。
龐涓聞聽奏報,便趕去孫臏的住處,親眼看到他瘋瘋癲癲的,還是不肯相信他瘋了。於是,龐涓下令把孫臏放到豬圈裏,孫臏披頭散發,在豬圈的泥水裏摸爬滾打,弄得全身都是豬糞,卻還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有人給他送來飯食,他一把將飯食打翻,反而抓起豬糞放到了嘴裏。這時,龐涓才有些相信孫臏是瘋了。但他生性多疑,仍派人監視孫臏的舉動,得知孫臏滿身汙穢地到處亂爬,不管是馬棚還是豬圈,困了就睡在那裏。終於,龐涓相信孫臏是真的瘋了,便漸漸放鬆了對他的監視。
孫臏一邊裝瘋,一邊尋找脫身的機會。當初是墨子向魏王舉薦孫臏的,孫臏落得如此境遇,墨子知道他很冤枉,也知道孫臏是裝瘋避禍。他把孫臏的處境告訴了齊國的大將田忌,並盛讚孫臏的才能和智謀。於是,田忌派使者到魏國去營救孫臏。
一天晚上,使者偷偷拜訪孫臏,趁著天黑用假孫臏把真孫臏換了出來,藏在自己的車子裏,然後快馬加鞭,趕緊離開了魏國。等到龐涓發現孫臏逃走時,孫臏已經回到了齊國。孫臏回到自己的母國,見到大將田忌。田忌非常愛惜孫臏之才,就將他留在自己的府中,以上賓之禮待他。
齊國君臣常以賽馬賭輸贏作為娛樂,比賽時將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分三場對等競賽,贏得場數多的為勝。田忌的馬沒有齊王的馬好,因此常常三場全輸,他非常喪氣。一次孫臏觀看了比賽,然後給田忌出主意,調整賽馬出場的次序,用自己的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自己的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比賽結束,田忌以三場兩勝贏得比賽,讓齊王非常驚訝,因為田忌很少能賽贏。這件事雖小,卻足以體現孫臏足智多謀,田忌非常欽佩他,趁機向齊王推薦他。齊王接見了孫臏,發現他果然談吐不凡,見解獨到,的確是個奇才,便對孫臏以“先生”相稱,對其非常敬重。
孫臏逃走後,龐涓依然在魏國執掌軍權,總想依靠戰功提高自己的聲望。公元前354年,龐涓率領八萬魏軍攻打趙國,趙都城邯鄲被圍,派人到齊國求救。齊王知道孫臏善於用兵,就想任命他為將軍,率軍救趙。孫臏以自己身有殘疾辭謝,請派田忌為將,自己從旁輔佐。於是,齊王就讓田忌任主將,孫臏任軍師,率軍前往救趙。
田忌想帶大軍直奔邯鄲,與魏軍正麵交鋒,以解趙國之圍。孫臏認為魏國的精銳都在圍困趙國,此時國內兵力空虛,因此建議田忌發兵攻打魏都大梁,這樣可以迫使魏軍回軍自救,以解趙國的困境,同時,還可以使魏軍疲勞,而齊軍則以逸待勞。田忌覺得這個計策很好,當即采納,率領齊軍殺往大梁。
齊軍壓境,大梁被圍,龐涓果然顧不上攻打邯鄲,趕忙率大軍馳援大梁自救。魏軍走到桂陵,陷入齊軍包圍,因為急於行軍,士卒們奔波勞累,被齊軍打得落荒而逃,主將龐涓被活捉。魏國向齊國求和,孫臏訓導了龐涓一番,將他放回魏國。雖然孫臏沒有殺龐涓,但這一戰也是對龐涓一次重擊。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
十幾年後,龐涓又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抵擋不住趙、魏兩國的聯合進攻,於是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齊國內部有主張觀望的,有主張救援的,兩種意見相持不下。齊王問孫臏的意見,孫臏則提出綜合兩種意見,先答應韓國的要求,讓他們全力拚殺,等待救援。然後,等他們兩敗俱傷時,再出兵攻魏。這樣就可以不費力氣打擊疲憊的魏軍,解救危難中的韓國。齊王很讚賞這個計策,在魏、韓兩軍交戰一年後,再次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前去救援。
孫臏故技重施,和田忌率軍直接攻向魏國的都城大梁。龐涓聽說大梁被圍,怒氣衝衝地率軍回到大梁。孫臏說魏軍自恃勇猛,急於求戰,可以利用這個心理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以誘敵深入。於是讓田忌帶領軍隊撤退,並且每天減少做飯的灶數。
龐涓率軍趕回大梁,齊軍已經撤走。魏軍果然緊追不舍,一連追了三天,開始時齊軍的營地有十萬灶,第二天就剩五萬灶,到了第三天就僅剩三萬灶了。龐涓見狀以為齊軍怯懦,暗自得意,便率領精銳加緊追趕。
孫臏知道龐涓中計,計算魏軍的行程,估計到了晚上他們就趕到馬陵了,便在馬陵設下埋伏。
馬陵道是一條狹窄的小路,位於兩座高山之間,樹多林密,山勢險要,易進難出,是個伏擊殲敵的好戰場。孫臏下令砍倒樹木,堵塞道路,並選中路旁的一棵大樹,刮去一段樹皮,在樹幹上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然後,他又命弓箭手埋伏在馬陵道兩邊,並告訴他們,那棵刻字的樹下一燃起火光,就朝那裏放箭。
傍晚,龐涓率領的魏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道。士卒報告說前方道路被亂木堵住了,龐涓趕緊上前查看。他看到樹木橫七豎八,隻有路旁一棵大樹屹立不倒,樹皮上好像還有字,於是命人點起火把。當他拿著火把來到樹下,剛看清“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字,猛然意識到中計了,但為時已晚,還沒等他喊出“撤退”,齊軍萬箭齊發,魏軍當即亂作一團。龐涓知道敗局已定,無力回天,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帶回齊國。孫臏也因為這一仗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