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女兒諒情 父母寬容
(為女婚姻事,慈母操碎心;父親倒開明,理解女兒悶;
既把決心表,更表父母情。原本楸心結,心到化浮雲。 )
“女兒呀,其實你母親可完全是為你好。不知別人信不信,你爸我可是第一見證人。”謝父亦相幫著解勸說。“前為你工作事整夜失眠。近又為你婚姻事臉添皺紋。自兩年前你甘心情願去到那偏僻的原南市後,你母親沒有一天不在我耳邊嘮叨說,‘女兒好像不是你親生?她從小在京城父母身邊長大,那裏吃得了鄉下的苦?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尤其這年來親眼看到這院裏,原同你一般大女孩子,相繼出嫁之後,你的婚姻問題,便自然而然亦提上了她的重要議事日程。當發現你又遲遲沒有行動,這事便又成了她一塊心病。所以今天謊稱有病騙你回來這事,你可千萬別怪她。”
“俺那可敬可愛的爸媽呀,謝謝您二老‘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女兒婚姻事,不惜賭上自己健康和信心。”聽罷父母一席話,謝媛既哭笑不得,又極其無奈地說。“其實,女兒並不埋怨您二老,說到底這事還怨我自己,沒有及時向父母交個底,剖露自己‘先立業後成家’的心跡。剛才您老說,媽媽是見院裏其他女孩相繼出嫁,這才急上來了?打個不恰當比喻,這才叫‘皇上不急太監急’呢!
“你們女兒既已不是,院裏那些缺文少知的居家女孩;亦不是在就業辦排隊等待安排的待業青年。她至差還是個名校北師大的碩士生;所供職的雖僅是家市報,但好賴也是個,負責編記的業務部主任。自己的終身大事自有考慮。但有一條必須堅持:若遇不到兩情相悅情投意合的異性,寧可獨守空門,也絕不將自己像促銷商品那樣,隨便嫁出去。關於這一點,亦請爸媽予以理解和配合。”
“嗨,你這孩子,剛還說過‘理解爸媽關懷兒女,今後幸福的一片良苦用心’哩,這咋說著說著就又偏離了中心?”聽女兒談出自己婚戀觀點,和決然態度,謝母又當即急上來說。“哼,什麽‘兩性相悅’?又什麽‘情投意合’?這些亂七八糟的觀念和想法,都是資產階級意識。閨女,你以前在家及在校讀書時,可不是這樣。這才去那個原南邊遠市的小報多長時間哪?竟沾染上了這麽些亂七八糟的意識想法。看來那些遠離京城地方的人際環境,就像個大染缸;正派人家的孩子是不能長待。
“他爸,幹脆趁這次閨女請假回來,再動員一下你嗣前上班時的人脈,給她在京城另謀份兒好差。咱再不去那地方了。古語講‘相府丫頭七品官’;現時雖不講那些封建等級觀念了;但憑我閨女的學問能力,隨便在中央哪個部委,謀份文員差事,幹上一年二年,最低混個正科級,不比你那小報業務主任低。”
“老媽呀,看來你老幹醫生職業久了,隻研究人的身體疾病,卻不重視人之間思想感情。咱娘兒倆這婚戀觀念,也不說讓哥嫂兄弟評價了;您就讓您同代人我爸給鑒定鑒定誰是誰非?”
“嘿,嗬,這還用什麽鑒定評價?不都明擺著嗎?”謝父輕哂一聲說。“男婚女嫁不講感情的‘婚姻觀’,那是早在‘五四’運動時,就被批駁丟棄的舊觀念。老嶽啊,你們醫生平時不讀書少看報,隻研究病例和患者身體,時間長了可要落伍的。”但稍頓卻又對著女兒說:“阿媛哪,雖然我不同意你媽的婚戀觀點;亦不打算幹涉你們姐弟的婚姻自由;但做為父母,我們還是有責任和權力,為子女婚姻甄別把關的。既然我們勿管用啥手段將你誆回來了,為不虛此行,你也給我們交個底:你遲遲不定婚,那先立業後成家的說法不過是個遁詞;究是沒遇到‘兩情相悅,情投意合’人哪?還是始終放不下你那個‘鍾哥’?”
“爸媽,我給您二老說實話,在我去報社上班之初,之所以不急欲談戀愛,也的確受‘先立業後成家’思想影響;但這二年來還真是沒遇到合適的對像。”被父恩母愛感動,謝媛當即發自內心說。“至於提到那個鍾哥,實事求是說,當初還真是出於對他感恩想法;但亦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但自從我去報社上班不久,為工作在同津水縣委政府內,不少人頻繁接觸中,終於發現,像我一樣崇拜愛慕他的女同事女下屬,又豈止我一個?且個個都較我有競爭力。爸媽了解我,從小就有個怪脾氣,那怕自己再喜愛的玩俱,隻要亦被別的小夥伴喜愛,我就會主動放棄。對人也一樣。與別人爭愛同一個男人,那忒沒意思。”
“好孩子,知道你有這樣的心思和態度,父母心裏便有了底。”謝父當即既滿意又放心地說。“既這樣爸媽也表個態: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亦相信你的眼力;今後隻對你從大方麵把關,卻不做任何主觀上的幹予。老太婆,你同不同意?”
“你爺兒倆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若再挑三阻四的話,那豈不顯得太不通情達理?我同意隻把關不幹予。”謝母亦咬咬牙終下決心說。“但有兩條我必須首先提出。一是閨女你必須抓緊,力爭早找對像早結婚早生孩子;亦便在你老娘尚有精力體力時,還能幫你們帶帶孩子,或接送上學什麽的;其二是選好對像後,要及早帶他來見準丈母娘,也好讓爸媽隨時給你參謀把關。”
“那就請您二老盡管放心。”謝媛認真誠懇表態說。“一是我定會像國家搞‘三線建設那樣’盡力抓緊;‘抓而不緊就是不抓’; 二是當某日選準對相後,定會立即帶回來請您二老目測鑒定把關。”
時間又回溯到當前,仍在市電視台附近某酒店雅間。鍾景良仍在頗感興趣,津津有味地傾聽著謝媛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曆;此刻,當聽到這裏時,原本繃緊的神經也終於放鬆。
“謝媛哪,剛聽罷你對自己個人感情經曆的講述,使我這也算有過經驗教訓的中年人,亦不禁深為感動和感觸。”鍾景良不由發自內心說。“咱們認識前後算起來,大約已有三、四個年頭了吧?在我的印象中,你原是個性情率直,想到就做的任性女孩子。但從你剛講過的,妥善處理家庭矛盾,圓滿解決同家中父母親人關係上,不能不讓我對你重新評價刮目相看。這說明你經過報社三年來的工作實踐,不僅已造就成一出類拔萃的業務骨幹;且已臻成熟老練。可聽至此我未免仍有點遺憾:以上這些似仍同小艾你倆愛情不沾邊?”
“鍾哥,虧您還自詡成熟老練,咋不懂‘心急喝不了熱稀飯’的俗語?”謝媛當即善意譏諷說。“喜聽故事愛看小說的人都懂得,每個生動故事之前,總要有個背景鋪墊嘛!這下邊自該到書歸正傳了。”
“既這樣還不抓緊向後說?”鍾景良當即心急地催著說。“拖拖拉拉就不怕聽眾等待心焦不耐煩?”
“開正場就該請男主角登場。”謝媛斜瞟一眼男友修蒙說。“艾修蒙已休整憑長時間了;即便生課亦應準備得差不多了吧?俗話說‘頭三腳難踢’;前邊我已為你演好‘墊場’;現在可輪你講了,你可要認真賣力講,講得好聽眾滿意我發獎賞;講不好聽眾不滿意或講砸了,小心回頭老板我扣你工資,還要包賠我信譽損失。”
於是,在女主角兼導演軟硬兼施下,北師大博士生艾修蒙,喝口水潤潤喉嚨,便開始誠慌誠恐地慢慢講述起來------
“鍾書記,不怕您笑話,說起來我對阿媛的崇敬和愛戴,是起源於我們見麵認識之前;卻是在她的事跡發表在校報之後。實際上當時還僅是我的單相思。”在鍾景良目光鼓勵,和謝媛挑剔目光注視下,艾修蒙終於壯起膽子開始了他的講述。“那時節我已是北師大新聞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班三年級學生。因北師大新聞專業既係全國首創;且我們博士生更是‘天之驕子’;尚未畢業哩,便早被首都各大媒體搶聘一空。而我呢?自有幸亦被新華通訊社選中。而正當我們躊躇滿誌,盼望著早天畢業走向工作崗位,亦早日成為無冕之王——新聞記者時,學校卻發生震憾校院的頭號新聞------”
隨著艾修蒙雖激動,卻仍是慢條斯理地講述,時間又回溯到兩年前夏天,大中專院校,一年一度的暑假之前,某個周末傍晚。在寬敞如市風景如畫的北師大校院。剛放下午學的廣大師生員工,在人頭攢動的校院裏,這裏三人一群,那裏五人一夥;大家都爭相傳閱,並紛紛熱議著,當日校報上一篇“特別報道”——《千裏驅車赴原南,探訪吾校女“無冕”》。(未完待續)
(為女婚姻事,慈母操碎心;父親倒開明,理解女兒悶;
既把決心表,更表父母情。原本楸心結,心到化浮雲。 )
“女兒呀,其實你母親可完全是為你好。不知別人信不信,你爸我可是第一見證人。”謝父亦相幫著解勸說。“前為你工作事整夜失眠。近又為你婚姻事臉添皺紋。自兩年前你甘心情願去到那偏僻的原南市後,你母親沒有一天不在我耳邊嘮叨說,‘女兒好像不是你親生?她從小在京城父母身邊長大,那裏吃得了鄉下的苦?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尤其這年來親眼看到這院裏,原同你一般大女孩子,相繼出嫁之後,你的婚姻問題,便自然而然亦提上了她的重要議事日程。當發現你又遲遲沒有行動,這事便又成了她一塊心病。所以今天謊稱有病騙你回來這事,你可千萬別怪她。”
“俺那可敬可愛的爸媽呀,謝謝您二老‘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女兒婚姻事,不惜賭上自己健康和信心。”聽罷父母一席話,謝媛既哭笑不得,又極其無奈地說。“其實,女兒並不埋怨您二老,說到底這事還怨我自己,沒有及時向父母交個底,剖露自己‘先立業後成家’的心跡。剛才您老說,媽媽是見院裏其他女孩相繼出嫁,這才急上來了?打個不恰當比喻,這才叫‘皇上不急太監急’呢!
“你們女兒既已不是,院裏那些缺文少知的居家女孩;亦不是在就業辦排隊等待安排的待業青年。她至差還是個名校北師大的碩士生;所供職的雖僅是家市報,但好賴也是個,負責編記的業務部主任。自己的終身大事自有考慮。但有一條必須堅持:若遇不到兩情相悅情投意合的異性,寧可獨守空門,也絕不將自己像促銷商品那樣,隨便嫁出去。關於這一點,亦請爸媽予以理解和配合。”
“嗨,你這孩子,剛還說過‘理解爸媽關懷兒女,今後幸福的一片良苦用心’哩,這咋說著說著就又偏離了中心?”聽女兒談出自己婚戀觀點,和決然態度,謝母又當即急上來說。“哼,什麽‘兩性相悅’?又什麽‘情投意合’?這些亂七八糟的觀念和想法,都是資產階級意識。閨女,你以前在家及在校讀書時,可不是這樣。這才去那個原南邊遠市的小報多長時間哪?竟沾染上了這麽些亂七八糟的意識想法。看來那些遠離京城地方的人際環境,就像個大染缸;正派人家的孩子是不能長待。
“他爸,幹脆趁這次閨女請假回來,再動員一下你嗣前上班時的人脈,給她在京城另謀份兒好差。咱再不去那地方了。古語講‘相府丫頭七品官’;現時雖不講那些封建等級觀念了;但憑我閨女的學問能力,隨便在中央哪個部委,謀份文員差事,幹上一年二年,最低混個正科級,不比你那小報業務主任低。”
“老媽呀,看來你老幹醫生職業久了,隻研究人的身體疾病,卻不重視人之間思想感情。咱娘兒倆這婚戀觀念,也不說讓哥嫂兄弟評價了;您就讓您同代人我爸給鑒定鑒定誰是誰非?”
“嘿,嗬,這還用什麽鑒定評價?不都明擺著嗎?”謝父輕哂一聲說。“男婚女嫁不講感情的‘婚姻觀’,那是早在‘五四’運動時,就被批駁丟棄的舊觀念。老嶽啊,你們醫生平時不讀書少看報,隻研究病例和患者身體,時間長了可要落伍的。”但稍頓卻又對著女兒說:“阿媛哪,雖然我不同意你媽的婚戀觀點;亦不打算幹涉你們姐弟的婚姻自由;但做為父母,我們還是有責任和權力,為子女婚姻甄別把關的。既然我們勿管用啥手段將你誆回來了,為不虛此行,你也給我們交個底:你遲遲不定婚,那先立業後成家的說法不過是個遁詞;究是沒遇到‘兩情相悅,情投意合’人哪?還是始終放不下你那個‘鍾哥’?”
“爸媽,我給您二老說實話,在我去報社上班之初,之所以不急欲談戀愛,也的確受‘先立業後成家’思想影響;但這二年來還真是沒遇到合適的對像。”被父恩母愛感動,謝媛當即發自內心說。“至於提到那個鍾哥,實事求是說,當初還真是出於對他感恩想法;但亦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但自從我去報社上班不久,為工作在同津水縣委政府內,不少人頻繁接觸中,終於發現,像我一樣崇拜愛慕他的女同事女下屬,又豈止我一個?且個個都較我有競爭力。爸媽了解我,從小就有個怪脾氣,那怕自己再喜愛的玩俱,隻要亦被別的小夥伴喜愛,我就會主動放棄。對人也一樣。與別人爭愛同一個男人,那忒沒意思。”
“好孩子,知道你有這樣的心思和態度,父母心裏便有了底。”謝父當即既滿意又放心地說。“既這樣爸媽也表個態: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尊重你的選擇,亦相信你的眼力;今後隻對你從大方麵把關,卻不做任何主觀上的幹予。老太婆,你同不同意?”
“你爺兒倆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若再挑三阻四的話,那豈不顯得太不通情達理?我同意隻把關不幹予。”謝母亦咬咬牙終下決心說。“但有兩條我必須首先提出。一是閨女你必須抓緊,力爭早找對像早結婚早生孩子;亦便在你老娘尚有精力體力時,還能幫你們帶帶孩子,或接送上學什麽的;其二是選好對像後,要及早帶他來見準丈母娘,也好讓爸媽隨時給你參謀把關。”
“那就請您二老盡管放心。”謝媛認真誠懇表態說。“一是我定會像國家搞‘三線建設那樣’盡力抓緊;‘抓而不緊就是不抓’; 二是當某日選準對相後,定會立即帶回來請您二老目測鑒定把關。”
時間又回溯到當前,仍在市電視台附近某酒店雅間。鍾景良仍在頗感興趣,津津有味地傾聽著謝媛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曆;此刻,當聽到這裏時,原本繃緊的神經也終於放鬆。
“謝媛哪,剛聽罷你對自己個人感情經曆的講述,使我這也算有過經驗教訓的中年人,亦不禁深為感動和感觸。”鍾景良不由發自內心說。“咱們認識前後算起來,大約已有三、四個年頭了吧?在我的印象中,你原是個性情率直,想到就做的任性女孩子。但從你剛講過的,妥善處理家庭矛盾,圓滿解決同家中父母親人關係上,不能不讓我對你重新評價刮目相看。這說明你經過報社三年來的工作實踐,不僅已造就成一出類拔萃的業務骨幹;且已臻成熟老練。可聽至此我未免仍有點遺憾:以上這些似仍同小艾你倆愛情不沾邊?”
“鍾哥,虧您還自詡成熟老練,咋不懂‘心急喝不了熱稀飯’的俗語?”謝媛當即善意譏諷說。“喜聽故事愛看小說的人都懂得,每個生動故事之前,總要有個背景鋪墊嘛!這下邊自該到書歸正傳了。”
“既這樣還不抓緊向後說?”鍾景良當即心急地催著說。“拖拖拉拉就不怕聽眾等待心焦不耐煩?”
“開正場就該請男主角登場。”謝媛斜瞟一眼男友修蒙說。“艾修蒙已休整憑長時間了;即便生課亦應準備得差不多了吧?俗話說‘頭三腳難踢’;前邊我已為你演好‘墊場’;現在可輪你講了,你可要認真賣力講,講得好聽眾滿意我發獎賞;講不好聽眾不滿意或講砸了,小心回頭老板我扣你工資,還要包賠我信譽損失。”
於是,在女主角兼導演軟硬兼施下,北師大博士生艾修蒙,喝口水潤潤喉嚨,便開始誠慌誠恐地慢慢講述起來------
“鍾書記,不怕您笑話,說起來我對阿媛的崇敬和愛戴,是起源於我們見麵認識之前;卻是在她的事跡發表在校報之後。實際上當時還僅是我的單相思。”在鍾景良目光鼓勵,和謝媛挑剔目光注視下,艾修蒙終於壯起膽子開始了他的講述。“那時節我已是北師大新聞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班三年級學生。因北師大新聞專業既係全國首創;且我們博士生更是‘天之驕子’;尚未畢業哩,便早被首都各大媒體搶聘一空。而我呢?自有幸亦被新華通訊社選中。而正當我們躊躇滿誌,盼望著早天畢業走向工作崗位,亦早日成為無冕之王——新聞記者時,學校卻發生震憾校院的頭號新聞------”
隨著艾修蒙雖激動,卻仍是慢條斯理地講述,時間又回溯到兩年前夏天,大中專院校,一年一度的暑假之前,某個周末傍晚。在寬敞如市風景如畫的北師大校院。剛放下午學的廣大師生員工,在人頭攢動的校院裏,這裏三人一群,那裏五人一夥;大家都爭相傳閱,並紛紛熱議著,當日校報上一篇“特別報道”——《千裏驅車赴原南,探訪吾校女“無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