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者與狷者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1而與2之,必也狂捐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注釋】
1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2與:交往。
【譯文】
孔子說:“得不到言行合於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與狷這兩種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進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為。”
【讀解】
狂者、狷者是相對於“中行”的人而言的。“中行”的人是合於中庸之道的人,是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也是很難遇見的人,所以聖人說很難得到這樣的人相交。於是便退而求其次,與狂者和狷者相交。狂者是進取的人,狷者是有所不為的人。孟子對孔子在這裏所說的狂者和狷者都曾作過解釋,在孟子看來,狂者是誌向遠大,言語誇張而不切實際的人;狷者是潔身自好的人。(《孟子·盡心下》)這兩種人都有各自的缺點和毛病,但我們常常所遇見的,或者說見得最多的,卻又正是這兩種人。所以,也就隻有和他們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這兩種人各自的缺點和毛病,從而用“中行”的標準來加以調節,使之不走極端而接近“中行”。說到底,還是一個“過與不及”的問題,狂者太過,狷者不及。
你周圍的人是狂者多還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還是狷者呢?無論是你還是你周圍的人,是不是都應該用“中行”的標準來加以調節呢?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1而與2之,必也狂捐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注釋】
1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2與:交往。
【譯文】
孔子說:“得不到言行合於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與狷這兩種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進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為。”
【讀解】
狂者、狷者是相對於“中行”的人而言的。“中行”的人是合於中庸之道的人,是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也是很難遇見的人,所以聖人說很難得到這樣的人相交。於是便退而求其次,與狂者和狷者相交。狂者是進取的人,狷者是有所不為的人。孟子對孔子在這裏所說的狂者和狷者都曾作過解釋,在孟子看來,狂者是誌向遠大,言語誇張而不切實際的人;狷者是潔身自好的人。(《孟子·盡心下》)這兩種人都有各自的缺點和毛病,但我們常常所遇見的,或者說見得最多的,卻又正是這兩種人。所以,也就隻有和他們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這兩種人各自的缺點和毛病,從而用“中行”的標準來加以調節,使之不走極端而接近“中行”。說到底,還是一個“過與不及”的問題,狂者太過,狷者不及。
你周圍的人是狂者多還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還是狷者呢?無論是你還是你周圍的人,是不是都應該用“中行”的標準來加以調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