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謅,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知來者。"
【注釋】
諂(chan):巴結,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詩經·衛風·淇澳》。這兩句詩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切、磋、琢、磨分別指加工獸骨、象牙、玉、石頭為器物的工藝,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離開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藝,切開了還得磋(銼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藝,琢(雕刻)了還得磨(磨光滑)。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要精益求精。從本節上下文的意義來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測的語氣。賜:子貢的名。諸:之。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麽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讀解】
子貢顯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告諸往而知來",能夠舉一反三地領會教師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這樣較為深奧的學問了。撇開孔子對子貢的讚揚不談,我們來看看子貢所說的"貧而無謅,富而無驕"與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區別。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謅,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做了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婬"。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黴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婬逸。能做到這一步當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隻是限於對貧富本身的計較,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種境界的體現。當然,對於"奔小康"的當今國人來說,更有現實意義的似乎是"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了。"富而無驕",不處處擺出一副"大款"的派頭固然是不錯,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麵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嗎?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謅,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知來者。"
【注釋】
諂(chan):巴結,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詩經·衛風·淇澳》。這兩句詩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切、磋、琢、磨分別指加工獸骨、象牙、玉、石頭為器物的工藝,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離開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藝,切開了還得磋(銼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藝,琢(雕刻)了還得磨(磨光滑)。引申意義則指學者做學問和修養自己要精益求精。從本節上下文的意義來看,宜作精益求精的理解。其:大概,想必,表示推測的語氣。賜:子貢的名。諸:之。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麽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讀解】
子貢顯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告諸往而知來",能夠舉一反三地領會教師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可以和他討論《詩經》這樣較為深奧的學問了。撇開孔子對子貢的讚揚不談,我們來看看子貢所說的"貧而無謅,富而無驕"與孔子所說的"貧而樂,富而好禮"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區別。其實,無論是"貧而無謅,富而無驕",還是"貧而樂,富而好禮",都做了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婬"。但二者又有層次和境界上的差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說一個人雖然窮困,雖然倒黴了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去巴結討好人;雖然富有,雖然發財了但還是不以財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驕奢婬逸。能做到這一步當然是很不錯的了,但嚴格說來,做到這一步還隻是限於對貧富本身的計較,進而上升到對禮樂之道的追求了。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像《呂氏春秋》上所說的那樣:"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得於此,則窮達一也。"(《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都是這種境界的體現。當然,對於"奔小康"的當今國人來說,更有現實意義的似乎是"富而無驕","富而好禮"的問題了。"富而無驕",不處處擺出一副"大款"的派頭固然是不錯,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麵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