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善


    “集眾思,廣忠益”,古人之名言也。蓋智者有千慮之一失,愚者有千慮之一得,矧將非明智,顧可輕物做人,薄群策為不足詢乎?苟其言可裨軍政,佐勝算,即芻蕘可采,安問從來?降虜可師,何嫌折節!參微言於利害,虛以受人;酌可否於胸中,務求允當。所由算無遺策,動有成功。脫若自矜智術,恣逞胸臆,漫行獨斷,無論謀士止而不來,即至而必去,知其不足與共功名。亦有獨斷於衷,不撓群議而立功名者,必其謀越眾客,無過慎之思;明群情,有先事之察,原非懵懵然也。亦有因聽人言而墮績者,必所聽非其人:聽於近幸而違於正人,聽於一二而違於僉謀,聽於浮論而違於至計。即有明智君子,列三策而陳之,或從其中策、下策,而違其上策,皆足以敗事者也。昔人有言:“謀之欲多,斷之欲獨。”竊以為斷之欲明,方是真能受善者也。


    繞角之戰,晉之群帥皆欲與楚戰,惟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不可,晉師乃還。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眾矣。《商書》曰;‘三人占,從二人’,眾故也。”武子曰:“善均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從之,不亦可乎?”此其所從者,正人言也。若梁武之於朱異,隋煬之於虞世基,是偏信近幸,似是而非者也。


    趙奢救閼與,去邯鄲三十裏,堅壁不進,令其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軍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斬之。此為將者,默有主張.恐群言惑眾,故斬以令眾,是獨斷也。


    楚屈瑕伐羅,狃於蒲騷之勝而自用,使徇於軍中曰:“諫者有刑!”竟敗而死。是驕而愎諫,似獨斷而非者也。


    趙奢既斬諫者,留二十八日不進。忽一日一夜趨至閼與。軍中許曆請諫,奢兩從其言,曰:“謹受命。”卒以是而取秦。是可聽,即芻蕘可泉也。


    韓信得廣武君,解其縛,東向坐而師事之。竟用其言,而北收燕,東下齊。


    李光弼得賊將安恩又,委心問計,對曰:“今軍行疲敝,逢敵不可支,不如按兵入守,料勝而出。虜兵炎銳,弗能久持,圖之萬全。”光弼善其言,而破史思明。是皆降虜可師也。


    大抵將之聽諫,當觀其人品,校其深情,察其至計,可以從眾,可以從寡,可以獨斷。夫從善之心,如衡之平,如鑒之明,物至而照,妍媸自見。自非智略宏遠,城府深密,未有不僨事者,蓋能獨斷之人,即是能受善之人,原非專執己衷,屏棄忠言。但勢有不同,識有獨到,機不可露.故不得不斬妄言者,以息浮議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廬經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草廬經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