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57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九麵倒數第四行:
【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昨天我們將「綺語」這兩個字略作說明。口過無量無邊。小,從一個家庭夫婦不和;大,國與國之間的爭執、戰爭,禍患無窮。古聖先賢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這樁事情看得非常嚴重。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德行跟言語這兩個科目,是要從小養成。昨天有一位同修來問我:「管教兒女可不可以打罵?」好像對小孩打他、罵他,好像是虐待他,心裏頭不忍心,是不是有罪過?來問這個問題。由此可知,現代的社會是非混淆。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七十五歲以上的人,從小都受過父母的打罵,也受過老師嚴重的處分,打手心、罰跪,都受過體罰。我們不但不怨恨父母、不怨恨老師,我們更愛父母、更敬老師,這個叫真正的愛護。他有過失,你不懲罰他,不會回頭。被打了,所以這是打什麽?打記性,讓你永遠記住,不再犯過。中國人這種教學方法,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這幾千年當中,作父母、作老師犯了罪嗎?
過失裏麵頭一個就是口過,妄語、兩舌、挑撥是非、花言巧語,這個是父母跟師長一定是嚴重教訓,不許可犯的。古人講的話有道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不教,到五六歲就不能教了。古人講的「教兒嬰孩」,你才有辦法教;你不從嬰孩的時候教起,到五六歲再想教他,他不聽你的了,不受約束了。到最後怎麽?最後大人要聽他的。你這個麻煩大了,要隨順他的愛欲,稍不隨順,叛逆的行為就表現出來了。所以今天我們常常在報紙上看到,兒女殺父母的、殺兄弟的,學校裏學生殺老師、殺同學的,我們聽得太多了。這是什麽?管教不嚴。小學教育是根本,這個根本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家庭父母不嚴加管教子女,老師就束手無策,老師有什麽辦法?口過的嚴重性,我們一定要明了。大人是兒童的榜樣,我們自己不誠實,自己說話常常有過失,你就沒有辦法教兒童。你教他,「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你有什麽法子?
過去我住在台灣的時候,有一年有一個中學老師來告訴我,那也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他兒子、女兒,大女兒那個時候念小學五年級,不知道在書店裏買了一本什麽書,回家去教訓她的父母:「你看看這一條你犯了,這一條你也犯了。」搞得父母非常難堪,跑來問我。我說:「你是老師。做老師的,你首先不能犯過,你學生才不會指責你。你自己的言行不慎,你的學生指責你,你如何去應付?現在不但是你的學生會指責你,你的女兒都指責你了。」他非常感慨。
現在這種風氣愈來愈盛了。我們看看許許多多同修聚集在一塊,對於兒女的教學都搖頭。做老師的是逼著沒有辦法,找不到好的工作。不願意做了,這是社會的危機,這個是世間的災難。災難萌芽已經看見了,再過個二三十年,災難就現前了。所以教育兒童是和平、安定、幸福的真正的基礎,關鍵的所在。我們學佛的四眾同修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從善護口業做起,決定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縱然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處處吃虧,要記住古訓:「吃虧是福。」在吃虧忍讓裏麵修忍辱波羅蜜,修禪定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才能修成功。
隻有能忍,隨順佛菩薩教誨,斷惡修善,你的兒女、你的學生縱然不聽話,時間久了,他會省悟的。十年、二十年他覺悟了,他就想想從前這個老師、從前父母所作所為,父母的教誨對自己是有真實利益。要求急效,立刻就能見到效果,是不可能的。這個社會惡緣、誘惑,太嚴重、太廣泛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身化教育,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能離綺語的過失,得三種利益:
【一、定為智人所愛。】
哪是『智人』?諸佛菩薩是智人,真正善知識是智人;這些人現前在我們世間不多,他方世界多。諸位念《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智人,沒有住真實慧,決定不能往生。西方世界的人數,沒有人能夠計算。我們每天在這讀《華嚴》,你看看華藏世界,那是智人,皆是法身大士。他們所愛!從他們所愛,我們就曉得了,換句話說,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能夠得到。日常生活當中,你的心是平和的,你的心是安定的,你明理,理得心安,這是第一樁好事。經文裏的詞句非常肯定,你得到這三種決定,一絲毫猶疑都沒有。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與別人交談,你的言詞決定是智慧的真實語。智能的語言不是學來的,到哪裏去學?智能的語言是從自性裏麵流露出來的。佛教人要求明心見性,修淨土的人也不例外。決定要求明心見性。心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個東西不是修來的,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為什麽心不明、性不見?佛告訴我們,這是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佛講的次數講多了,我們聽了幾十年,漸漸省悟過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了,這第一個障礙破了,在佛法裏麵講,你就證阿羅漢果。
再進一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了,你第二重障礙破了,你就成了菩薩,十法界裏麵的菩薩。修平等心、清淨心、六度心,你是十法界裏麵的佛。再能把最後一個無明障礙也能夠除掉,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入華藏世界。華藏世界的人,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師所謂「分證佛」。雖然你沒有圓滿證得佛果,你證得部分,這個部分是真的不是假的。經典裏麵常常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月亮是圓滿的,究竟佛果;初三、四雖然是月牙,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水中的月影,它是真月。這就是宗門常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分證佛。
我們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怎麽知道?《華嚴經》上善財給我們做了示範,善財童子一生圓證佛果。《法華經》上龍女也給我們做了示範,可以證得的。為什麽不能證得?你不肯把煩惱放棄,關鍵問題在此。隻要你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就了。你的智慧是從自性裏麵流露出來的,當然,麵對一切眾生『如實答問』。這哪裏是學來的?別人所問,你所答的,你無需要去讀經、去研教。翻開佛經,你答的跟佛所講的一樣,佛也是這麽答複的。
所以經典做什麽用處?在這個時候,經典的作用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智慧是不是真開了?真開了智慧,你所有一切言行跟經上所講,決定是相同的。如果跟經典上講的還不一樣,自己要反剩要明了自己煩惱沒有放下,智慧不開,答複別人問題,多半是從自己成見上來答複的,是自己的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用這個答複。這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把問題是愈搞愈亂,愈搞愈混淆。由此可知,言語多麽重要。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威』與『德』都說的是智慧言行。智慧言行依於道德,這是真正的威德,人天敬仰,諸佛護念,這是『最勝』,沒有比這個殊勝的。不一定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你看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生前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平民,沒有做過大官,貧窮不富有。他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背道德。千年萬世提到孔老夫子,哪一個不肅然起敬?這是「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我們應當學。
釋迦牟尼佛雖然有地位、有財富,他放棄了,他樂意過貧賤的生活,乞食來維持生命。乞食,在中國人講的是乞丐,他過這個生活。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背道德,教化遍及全世界。三千年之後,你看看對釋迦牟尼佛敬仰的人有多少?這兩位聖者年齡都不很高,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七十九歲,我們中國人稱他「住世八十年」,中國人算虛歲。孔老夫子走的時候,也是七十幾歲。都不到八十歲。在這個世間歲月不長,能有如是的成就,憑什麽?我們在這裏多想想。我們是願意作釋迦牟尼佛、作孔子,還是願意在這個世間作達官貴人?仔細想想,選擇自己前途正確的道路。這個純正的道路,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這是三種決定。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是將你自己所修學的功德,不自己享受。回向是什麽?完全讓社會大眾、一切眾生去享受。
【後成佛時】
你能夠這樣做,將自己所修積的功德福德,統統給一切眾生分享。到你將來證得圓滿佛果的時候,
【即得如來諸所授記】
『諸所授記』就是太多太多的授記了。這些授記,都在大乘經教裏頭;大乘經教裏諸佛所有的授記,你統統都得到了。
【皆不唐捐】
『唐捐』是喪失的意思,這是古人的術語。你都不會缺失,樣樣都具足。所以何樂而不為之?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九麵倒數第四行:
【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昨天我們將「綺語」這兩個字略作說明。口過無量無邊。小,從一個家庭夫婦不和;大,國與國之間的爭執、戰爭,禍患無窮。古聖先賢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把這樁事情看得非常嚴重。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德行跟言語這兩個科目,是要從小養成。昨天有一位同修來問我:「管教兒女可不可以打罵?」好像對小孩打他、罵他,好像是虐待他,心裏頭不忍心,是不是有罪過?來問這個問題。由此可知,現代的社會是非混淆。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七十五歲以上的人,從小都受過父母的打罵,也受過老師嚴重的處分,打手心、罰跪,都受過體罰。我們不但不怨恨父母、不怨恨老師,我們更愛父母、更敬老師,這個叫真正的愛護。他有過失,你不懲罰他,不會回頭。被打了,所以這是打什麽?打記性,讓你永遠記住,不再犯過。中國人這種教學方法,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這幾千年當中,作父母、作老師犯了罪嗎?
過失裏麵頭一個就是口過,妄語、兩舌、挑撥是非、花言巧語,這個是父母跟師長一定是嚴重教訓,不許可犯的。古人講的話有道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不教,到五六歲就不能教了。古人講的「教兒嬰孩」,你才有辦法教;你不從嬰孩的時候教起,到五六歲再想教他,他不聽你的了,不受約束了。到最後怎麽?最後大人要聽他的。你這個麻煩大了,要隨順他的愛欲,稍不隨順,叛逆的行為就表現出來了。所以今天我們常常在報紙上看到,兒女殺父母的、殺兄弟的,學校裏學生殺老師、殺同學的,我們聽得太多了。這是什麽?管教不嚴。小學教育是根本,這個根本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家庭父母不嚴加管教子女,老師就束手無策,老師有什麽辦法?口過的嚴重性,我們一定要明了。大人是兒童的榜樣,我們自己不誠實,自己說話常常有過失,你就沒有辦法教兒童。你教他,「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你有什麽法子?
過去我住在台灣的時候,有一年有一個中學老師來告訴我,那也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他兒子、女兒,大女兒那個時候念小學五年級,不知道在書店裏買了一本什麽書,回家去教訓她的父母:「你看看這一條你犯了,這一條你也犯了。」搞得父母非常難堪,跑來問我。我說:「你是老師。做老師的,你首先不能犯過,你學生才不會指責你。你自己的言行不慎,你的學生指責你,你如何去應付?現在不但是你的學生會指責你,你的女兒都指責你了。」他非常感慨。
現在這種風氣愈來愈盛了。我們看看許許多多同修聚集在一塊,對於兒女的教學都搖頭。做老師的是逼著沒有辦法,找不到好的工作。不願意做了,這是社會的危機,這個是世間的災難。災難萌芽已經看見了,再過個二三十年,災難就現前了。所以教育兒童是和平、安定、幸福的真正的基礎,關鍵的所在。我們學佛的四眾同修必須要從自身做起。從善護口業做起,決定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縱然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處處吃虧,要記住古訓:「吃虧是福。」在吃虧忍讓裏麵修忍辱波羅蜜,修禪定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才能修成功。
隻有能忍,隨順佛菩薩教誨,斷惡修善,你的兒女、你的學生縱然不聽話,時間久了,他會省悟的。十年、二十年他覺悟了,他就想想從前這個老師、從前父母所作所為,父母的教誨對自己是有真實利益。要求急效,立刻就能見到效果,是不可能的。這個社會惡緣、誘惑,太嚴重、太廣泛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身化教育,我們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不謹慎。能離綺語的過失,得三種利益:
【一、定為智人所愛。】
哪是『智人』?諸佛菩薩是智人,真正善知識是智人;這些人現前在我們世間不多,他方世界多。諸位念《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智人,沒有住真實慧,決定不能往生。西方世界的人數,沒有人能夠計算。我們每天在這讀《華嚴》,你看看華藏世界,那是智人,皆是法身大士。他們所愛!從他們所愛,我們就曉得了,換句話說,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能夠得到。日常生活當中,你的心是平和的,你的心是安定的,你明理,理得心安,這是第一樁好事。經文裏的詞句非常肯定,你得到這三種決定,一絲毫猶疑都沒有。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與別人交談,你的言詞決定是智慧的真實語。智能的語言不是學來的,到哪裏去學?智能的語言是從自性裏麵流露出來的。佛教人要求明心見性,修淨土的人也不例外。決定要求明心見性。心性是一切眾生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個東西不是修來的,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為什麽心不明、性不見?佛告訴我們,這是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佛講的次數講多了,我們聽了幾十年,漸漸省悟過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都不執著了,這第一個障礙破了,在佛法裏麵講,你就證阿羅漢果。
再進一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了,你第二重障礙破了,你就成了菩薩,十法界裏麵的菩薩。修平等心、清淨心、六度心,你是十法界裏麵的佛。再能把最後一個無明障礙也能夠除掉,你就超越十法界,你就入華藏世界。華藏世界的人,是真佛不是假佛,天台大師所謂「分證佛」。雖然你沒有圓滿證得佛果,你證得部分,這個部分是真的不是假的。經典裏麵常常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月亮是圓滿的,究竟佛果;初三、四雖然是月牙,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水中的月影,它是真月。這就是宗門常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分證佛。
我們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怎麽知道?《華嚴經》上善財給我們做了示範,善財童子一生圓證佛果。《法華經》上龍女也給我們做了示範,可以證得的。為什麽不能證得?你不肯把煩惱放棄,關鍵問題在此。隻要你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成就了。你的智慧是從自性裏麵流露出來的,當然,麵對一切眾生『如實答問』。這哪裏是學來的?別人所問,你所答的,你無需要去讀經、去研教。翻開佛經,你答的跟佛所講的一樣,佛也是這麽答複的。
所以經典做什麽用處?在這個時候,經典的作用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智慧是不是真開了?真開了智慧,你所有一切言行跟經上所講,決定是相同的。如果跟經典上講的還不一樣,自己要反剩要明了自己煩惱沒有放下,智慧不開,答複別人問題,多半是從自己成見上來答複的,是自己的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用這個答複。這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把問題是愈搞愈亂,愈搞愈混淆。由此可知,言語多麽重要。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威』與『德』都說的是智慧言行。智慧言行依於道德,這是真正的威德,人天敬仰,諸佛護念,這是『最勝』,沒有比這個殊勝的。不一定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你看孔老夫子,孔老夫子生前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平民,沒有做過大官,貧窮不富有。他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背道德。千年萬世提到孔老夫子,哪一個不肅然起敬?這是「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我們應當學。
釋迦牟尼佛雖然有地位、有財富,他放棄了,他樂意過貧賤的生活,乞食來維持生命。乞食,在中國人講的是乞丐,他過這個生活。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於道德,不違背道德,教化遍及全世界。三千年之後,你看看對釋迦牟尼佛敬仰的人有多少?這兩位聖者年齡都不很高,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七十九歲,我們中國人稱他「住世八十年」,中國人算虛歲。孔老夫子走的時候,也是七十幾歲。都不到八十歲。在這個世間歲月不長,能有如是的成就,憑什麽?我們在這裏多想想。我們是願意作釋迦牟尼佛、作孔子,還是願意在這個世間作達官貴人?仔細想想,選擇自己前途正確的道路。這個純正的道路,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這是三種決定。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是將你自己所修學的功德,不自己享受。回向是什麽?完全讓社會大眾、一切眾生去享受。
【後成佛時】
你能夠這樣做,將自己所修積的功德福德,統統給一切眾生分享。到你將來證得圓滿佛果的時候,
【即得如來諸所授記】
『諸所授記』就是太多太多的授記了。這些授記,都在大乘經教裏頭;大乘經教裏諸佛所有的授記,你統統都得到了。
【皆不唐捐】
『唐捐』是喪失的意思,這是古人的術語。你都不會缺失,樣樣都具足。所以何樂而不為之?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