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六祖壇經》無相頌的思想內涵及其現代價值</strong>


    釋明生


    引言


    著稱於世的《六祖壇經》是禪宗的根本經典,是一本絕無僅有的被稱作是“經”的祖師言教,在中國佛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由六祖親口所說,其弟子法海整理而成,集錄了六祖的生平事跡和說法內容,是六祖開宗傳法的重要文獻。《六祖壇經》篇幅不長,文字不多,言簡義豐,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自唐代問世以來,風靡朝野,古今社會賢達,無不涉獵,探索研究,至今在海內外仍有廣泛而巨大的影響。在這本經書中,六祖在傳承中國祖師禪的精髓的基礎上,不僅融會發展了涅槃佛性學說和般若空觀理論,而且海納百川,吸收融會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係。可以說,《六祖壇經》是一本具有中國特色的佛經,連毛澤東也譽它為“勞動人民的佛經”。


    “道由心悟、禪非坐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從《六祖壇經》這些言教中,可以看出六祖繼承和發揚了釋迦牟尼佛立足現世、立足現實、立足自身而求得覺悟,獲得解脫的思想。同時,六祖常常教化弟子,在搬柴運水中成就佛事,在行住坐臥中修戒、修禪、修定,啟發智慧,求得解脫。這表明六祖在完成佛教中國化的曆程中,進一步推動中國佛教走向人間化的道路,實現了“佛本”到“人本”的轉變。他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開創了中國佛教的新天地,使中國佛教的禪宗更加貼近生活、貼近人生,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從《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的章節中,有一首名為“無相頌”的偈就印證了六祖如何倡導“人間佛教”和“生活禪”。無相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這首十八句偈指出了在生活中修行成佛的方法,要求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自修自性功德,培養完整的人格和人性,清淨身心,直成佛道。六祖強調“心平”、“行直”、“心好”以及“心善”,富含“道德仁義禮智信”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及和諧意識,對於當下七眾佛弟子進一步梳理、審視,自覺汲取其思想內涵中的精華,落實禪宗的修行,弘揚優秀佛教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人間淨土,無疑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二、無相頌的思想內涵


    1、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心平是沒有分別心,是自身內在與外在的統一。心平與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道”相通,佛法認為心平不但是世間的道,也是出世間最高的道,諸佛菩薩沒有二道,大道就是平等。《華嚴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佛與眾生雖有迷悟、苦樂的不同,但心體是相同的、是平等的、是凡聖不二的,“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不論是天子、庶民或是鳥獸、蟲豸,在佛祖眼裏是一律平等的,佛法強調平等、統一,是因為心若能平等,就沒有貪嗔癡。持戒的作用在於防非止惡,不被貪嗔癡三毒所害。佛法的修行根本是戒定慧三學,以戒得定,因定開慧。心若不平等,定固然難成。心若平等,就是持戒,定自然成就。何勞持戒?這裏不是指不用持戒,而是內心平等、清淨,不會犯任何戒律。同樣道理,假如行為正直,自然不用修禪。六祖所說的“行”範疇非常廣,包括身體的造作、口中的言語、心裏的念頭等。“行”與中國古人所說的“德”也是相通的,儒家的“德”指品性高潔、行為正直的人。佛法則認為行為能公平正直,就是禪,《楞嚴經》雲:“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直心正念就是真禪者,若能心念行為正直,沒有妄念,淨心相應,就如永嘉禪師所言:“行住坐臥皆是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如是修行,必能獲得攝心的禪定功夫。


    2、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孝在中國社會是千年道統,認為“百善孝為先”。孝道是做人的基礎,是人天性自然的流露,也是成佛、成菩薩的大根大本。在中國,假如對雙親不能盡孝,就是大逆不道。一般人認為出家人是“不孝”之舉,實則佛法倡導的“孝”是大孝,佛教要求佛子“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七眾佛子不單要報現前父母恩,還要報七世父母恩,甚至要報無始來的父母恩,這就要求佛子從孝養父母擴大到孝順一切眾生。義在中國儒家,也是德行之一。孔子說:“義者,宜也。”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行無不宜謂之義,指合宜的行為或正當的行為。人的行為如果能恥於為惡,就可稱為義。佛法認為遵守倫理道德規範,講求人格與操守,對上尊敬,對下憐憫,盡自己的力量協助他人,甚至能做到舍生取義,就是“義則上下相憐”。


    3、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六祖此處說“讓”,指謙讓或退讓,彼此不為利益相爭,互尊互敬,自然能和睦相處,和衷共濟。中國古詩雲:“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何等清閑。”在社會中,如果不惜犧牲他人,翼求利益全歸自己,這樣的人際關係,實在難以做到和睦。佛法認為“忍”是出世間的美德,可以平息內心嗔恨之火,稱為“忍辱波羅蜜”。《法華經》雲:“如來衣者,柔和忍辱衣是”,這裏的忍是指能忍之心,而辱是指所忍之境,以能忍之心對治所忍之境就能防止一切障礙惡業發生,就如同護身之衣,保護佛子的法身慧命。同時,佛法認為能“忍”就能成就功德,《佛遺教經》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又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法句經》雲:“節身慎言,守攝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強。”人要是能忍讓謙和,什麽事情都容易解決。心常慈忍,“不報愚迷無道”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自在隨緣。


    4、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這一句偈,六祖是強調修行的態度。古代需要用火時就在木頭裏鑽而取火,非常艱辛。“鑽木取火”是精進、勤奮修行的意思。身為佛法修行人,除了誦經禮佛、靜坐參禪外,還荷擔“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重任,需要長期精進不懈的修持,才能獲得智慧,得到解脫,繼而轉凡入聖。“淤泥生蓮”與“鑽木取火”一樣,木裏包括有火的特性,淤泥卻可以生出清雅的蓮花,正如每個人皆有佛性。四眾佛弟子雖然身處五欲塵勞的娑婆世界,但清淨無染的菩提的確是從濁惡世中真實得到的,所謂“煩惱即菩提”。隻要有恒心,經過精進不懈的修持,就可以從凡夫眾生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同樣,人間也可以建設成淨土。


    5、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道德經》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的言詞都不華美,華美的言詞都不真實。人有病就要服藥,良藥大多數是苦的,但卻有利於治病,然而一般人卻寧願吃包著糖衣的毒藥;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然而凡夫的習性總愛聽諂媚的甜言蜜語。六祖在此處強調佛子要“修心”,即修正自己的行為,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就是“心靈”治病療疾的良方,能夠得到智者的批評是一件幸事,因為人人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越不喜歡聽的話,其實都是對我們最忠誠的勸告。從善如流,才能夠吸取眾人的智慧。


    6、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一個人有了過錯並不可怕,隻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從而由小錯到大錯,由大錯到不可救藥。中國古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每天都要懂反盛檢討、改過,就表示是有智慧的人。佛法認為改過是“懺除業障”,四眾佛弟子要真正懺悔,並親近善知識,把業障排除掉就能見道、證道。反之,“有短護短,更添一短。”從另一方麵說,護短隻會顯示內心不正,行不直,必定不能進步,也非賢者之舉。


    7、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眾所周知,佛法的根本宗旨要利益眾生,把人從人生的苦海中解脫出來。修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常行利益眾生的事,不但要利益眾生,而且要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這樣才叫做饒益。佛法認為布施有三種,錢施、法施和無畏施。這三種布施能廣種福田,廣結善緣,求得人天福報,但是隻做布施而不求修過,改正行為和清淨內心,並不能徹底解脫煩惱。學佛成道必須修行才能啟發智慧,獲得解脫。世人布施時,心求果報屬於有相的布施:無相布施,就是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唯有轉有相的布施為無相的功德,才能與佛道相應。


    8、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維摩詰經》曰:“心淨則國土淨,何處不道場?”所謂“直心是道嚐直心是淨土”,皆因內心清淨正直,菩提覺悟自然顯現,不用辛勞外覓,菩提就在我們的心中,即心即佛,心裏有佛,處處都是清淨的樂土。隻要修心,排除蒙蔽自心所有的汙垢,清淨菩提自然就能現前,六祖的接法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向外境尋覓攀求,隻有增加迷妄執著,徒生貪嗔癡煩惱,不能獲證菩提。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心不覺悟即便整天念經、拜佛、坐禪、行善都是徒勞無功。心外求法是向外求玄,自然不能“識心見性”。因此,明心見性、自悟自度才是成佛的根本途徑。


    9、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這一句是無相頌的總結,具有勸勉之意。以上這些是修行的方法,我們自己“聽”以及“說”給別人“聽”,都要依照這一原理、原則來修行,就能自見本性清淨,自成佛道。因此,佛並不在遙遠的彼岸世界,而在個人的心中,人人都有清淨的佛性,人人都能達到清淨佛地。


    二、無相頌的現代價值


    1、無相頌與“人成即佛成”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是近代太虛大師倡導“人生佛教”的核心理念,主張通過淨化思想,提升和完善人的品格,人自然就夠成佛道。翻開整本《六祖壇經》,六祖始終倡導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個人,解脫的道路不在“向外求玄”,而在“隻向心覓”,以及“自心歸依自性”、“自悟自修自性功德”,通過人們在日常生活、塵勞煩惱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尋精神超脫的自信。無相頌強調“心平”、“行直”、“孝義”、“報恩”、“禮讓”、“布施”、“忍辱”、“精進”等修行方法,是要求人們清淨心念,自修本性。同時,無相頌是六祖對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回答,是“人成即佛成”的藍本。無相頌是六祖教化弟子的修行方法,它要求人們學佛修行不能空談口號,而要著重於人生,在現實生活中落實修行,塑造高尚人格,獲取精神上的感悟。


    無相頌具有重要的特征是以人為中心,強調人格修養,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心平”和“行直”是在生活中把握自己,用自己的心智打開塵世中為物欲、為爭鬥、為名聲利欲、為愛憎好惡而糾織的心結,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就能顯現淨心淨土。“恩”、“義”、“讓”、“忍”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是協調處理人與家庭關係、人與社會關係、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佳方法。做人要有忠誠信義,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助人為樂,公平正直和良心道德。同時,恩和義是愛心,讓和忍是慈悲心,用愛心和慈悲心與人為善,這是每一個佛教徒處世的準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愛心和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心中的嗔恨。“鑽木取火”、“淤泥生蓮”是求學與修行的態度,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堅持不懈才能成功。“苦口良藥”、“逆耳忠言”、“改過”是懺悔我們身、口、意三業,於日常生活中能用智慧觀照自己,不至於再造罪業。“饒益”、“成道”是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隻向心覓”是把握自性,活在當下,頓契佛地。


    初入佛門的人,以為持戒、布施錢財、持念佛號、誦經禮佛,才是修道解脫的途徑。其實,學佛更重要的是學做人,這是學佛的基礎,也是真修行。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眾弟子,不管是那一個階層的人,都要修行,皆因修行可以完善我們的人格。無相頌倡導的修行觀、孝親觀、處世學與人間佛教倡導的“人成即佛成”相契合,人格的完成,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利益國家和社會,實現人間淨土。


    2、無相頌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內在含義是以人為中心、關懷人自身以及對人的本質的深入思考。六祖是中國佛教禪宗的集大成者,他弘揚的南禪頓悟法門是對現實人生給予最多關注的一個佛教宗派,它一方麵破除對聖賢權威的迷信和崇拜,強調個人的自性自修自度,另一方麵又將解脫理想融入到當下的現實人生中,把修道成佛貫穿於穿衣吃飯的現實生活之間。在無相頌中,“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都有著濃厚的人文倫理色彩,與儒家強調的“忠君孝親,,、“忠義之心”異曲同工。“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將人自身的行善去惡作為道德完善和實現人的本質的基本條件,每個人在成佛、成聖的道路上都是平等的。這無疑是對作為個體的人的能力和尊嚴的承認與尊重。“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是強調眾生平等,即心即佛的思想。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六祖鼓勵個人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解脫,這是對釋迦牟尼佛所倡導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繼承落實和發揚光大,表明“我”身為人的自性和人格都是最尊貴的,反映了中國佛教對個人道德完善和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


    人文精神是在追問人的存在的合理性或對人的存在進行理性探詢中產生的,它以人自身作為指向和尺度,把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為認識和實踐的最高原則與目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人文精神既關注個體的價值、個人的生存意義和生活質量,也關注人類的未來命運,是對個人發展和人類走勢的終極關懷。本文認為無相頌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的精神實質是對人的能力的尊重、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對人生意義的肯定和讚美,體現“去惡行善”的道德情操、“平等慈悲”的和諧思想、“利樂有情”的關愛價值和“人間淨土”的現實理想。


    3、無相頌中的和諧意識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構建和諧社會的建設,“和諧”成為我國新時期的社會主調和建設重點。中國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包括天人和諧、生佛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思想。無相頌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行善、孝親、慈悲觀念關注人性的完美、家庭的和睦、社會的道德取向,是一種人際和諧的思想,體現了人類社會道德的普遍意義。社會和諧的前提是穩定,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是社會穩定。無相頌強調“恩”、“義”、“讓”、“忍”、“饒益”、“成道”是要求社會成員擔負起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履行應盡的義務,有助於建立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有安定才能談得上發展。社會和諧始於家庭的和諧,家庭的和諧源於個人自身的和諧。當今社會,提倡家庭、社會的責任感尤為及時與必要。


    同時,無相頌強調“恩”、“義”、“讓”、“忍”、“饒益”能建立人與入之間融洽、和諧、友善關係。“義”即是誠信,它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指標,缺乏誠信友愛的社會必然造成人心的緊張與對立,冷酷與無情。另外,無相頌強調的道德修養和倫理準則,對個人心理調節,意誌激勵以及情緒安撫上發揮積極的作用,起到“穩壓器”的作用,化解個人壓力,調解各方矛盾,平息各類衝突,有效維護社會的穩定。


    總之,人們能做到心平、行直、心善、恩義、忍讓,即能達到思想美、語言美、行為美,從而建立身心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新型和諧關係,人間亦將成為和諧社會、和平世界。


    結論


    通過對“無相頌”的解讀,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啟示:一、無相頌充分體現了六祖注重紮根於現實土壤收獲菩提之果的現實品格;二、在充分肯定每個人的真實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蘊與意義的基礎上,融解脫理想於當下的現實人生中;三、無相頌倡導的修行觀、孝親觀、處世學具有的現實價值是讓今生今世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值得當代佛弟子共同學習和關注;四、無相頌主張追求理想人格,肯定人的力量和作用,鼓勵人們樹立自由、獨立的人生態度,閃爍著人本光輝,就如在五濁塵世中為焦慮、緊張、煩躁的心靈注入生活的靈知,使心靈得到禪定的安詳,達成人與自性的複歸、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祖壇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六祖壇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