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六祖壇經》的智慧真言</strong>
慧昭法師
《六祖壇經》據說是由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由他的大弟子法海所記載的。據日本學者研究,認為從古至今已發現的《六祖壇經》版本有十幾種,其中以敦煌本是目前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版本,也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惠能大師思想的一個版本,而宗寶本乃元朝宗寶禪師所編,又稱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中國最通用且流通最久的一種,我們平常所讀誦的就是這個版本。
《六祖壇經》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個是敘述惠能大師得法傳宗的事跡,以及他在大梵寺開示說法的紀錄。第二個是惠能大師與弟子問答、開導弟子的言教,以及臨終囑咐文。《六祖壇經》的出現,不僅改變傳統佛教的麵貌,它在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於惠能大師倡導修證不二,迷悟一如,舉揚一超直入如來地,即能頓悟成佛。所以後世也稱之為『南頓』,又稱為『祖師禪』,或叫『南宗禪』。而惠能大師的思想也大部分在《六祖壇經》裏麵,今天我就《六祖壇經》裏麵的智慧真言提出來跟大眾分享,希望對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經文:
一、欲求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宗寶本) 這一段是惠能大師在堆房聽一個童子唱誦神秀大師所說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大師一聽就知道這個還沒有見性,因此特地到神秀大師的偈前禮拜,並請張日用代為讀誦神秀大師的偈子,惠能大師聽完就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張日用代為書寫。張日用一聽非常驚訝的說:「你也會作偈子!這實在太稀有了。」這表示張日用很瞧不起惠能大師,因此惠能大師才說了上麵這一段話。這一段話主要是說:我們要求無上菩提,一個學佛的人不可以貌取人,更不可以看不起初學者,如果看不起人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秦國有一個宰相叫做甘茂,甘茂為人非常正直,是個忠臣,常常對秦王進諫,講一些秦王不喜歡聽的話,甚至得罪秦王。有一次秦王決定要治他的罪,就出一道難題給他。秦王叫甘茂在一個禮拜內找出一隻會生蛋的公雞,否則就要砍他的頭、治他的罪。甘茂回去之後,每天愁眉苦臉,心想怎麽可能找得到會生蛋的公雞呢?他有一個孫子叫做甘羅,看到爺爺每天悶悶不樂,就問爺爺說:「爺爺,你是怎麽了?我看你每天都很不快樂,可不可以跟我講一下?」爺爺說:「小孩子,跟你講也沒有用9甘羅說:「不一定囉,你跟我講,或許我能夠幫助你9甘茂心想,反正要被皇帝砍頭了,跟你講也無妨,就跟甘羅說:「因為皇帝要我在一個禮拜內找出一隻會生蛋的公雞,否則就要砍我的頭,怎麽可能找得到這樣的公雞,所以明天我準備到皇宮去領罪。」甘羅一聽,就說:「爺爺,那明天您就不用去了,由我代您去。」甘茂說:「你是個小孩子,怎麽可以代我去?」甘羅說:「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甘羅就代替甘茂到皇宮去見秦王,秦王沒有看到甘茂,卻看到他的孫子甘羅,就問說:「你爺爺怎麽沒有來?怎麽叫你這個小孩子來,是不是他貪生怕死?」甘羅回答說:「我爺爺因為在家裏生小孩,所以沒辦法來。」秦王聽了非常生氣的說:「胡說!男人怎麽可能生小孩?」甘羅不慌不忙的回答說:「男人不能生小孩,公雞怎麽可能生蛋呢?」秦王一聽,心想甘茂竟然有這麽一個聰明的孫子,這件事情也就不再計較了。所謂「後生可畏」,「小不可輕也」!佛陀曾經說過:「四小不可輕9不可輕忽小龍,小龍將來會成為大龍;小王子也不可以輕視,因為小王子將來會成為國王;另一個不可輕視的是小火,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外,小沙彌也不可輕視,小沙彌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大和尚、大法師,所以小沙彌也不可以輕視!
話說在印度孔雀王朝時代,有一個國王叫阿育王,阿育王剛開始非常殘暴,因此被稱為「黑阿育」。後來他皈依了佛教,就以佛法來治國,因此被稱為「法阿育」。阿育王自從皈依佛教後,對出家眾非常的恭敬,他隻要看到比丘,一定親自頂禮。有一次他邀請了幾十位的比丘到皇宮接受應供,阿育王對每一個比丘還是一樣的恭敬禮拜,當拜到最後一個的時候,竟然是一個小沙彌!阿育王心想:我是一個國王,拜了一個小孩子,有失我的尊嚴,但是如果沒有拜,又怕人家批評國王對出家眾不恭敬。所以阿育王就請這位小沙彌到內宮,他就對著小沙彌說:「小沙彌,我是一個國家的國王,如果在大眾之前禮拜你,有失我的尊嚴,但是如果沒有拜你,人家又會說閑話,說我對出家眾不恭敬!那這樣好了,我在這裏沒有人看到,偷偷的跟你禮拜,但你出去之後,千萬不要跟人家說國王拜你9小沙彌一聽,微微一笑,突然身子越變越大,越變越大,變到跟房子那麽大。後來又慢慢縮小,縮小到比缽還要校小沙彌就跳進缽裏麵,在裏麵跳來跳去,然後又跳出來,慢慢回複原來的身形。這時候小沙彌就跟國王說:「國王啊!等一下您出去,也不要跟人家講您剛才所看到的一切喔9我們要知道這個小沙彌雖然隻有八歲,但卻是已證四果阿羅漢的聖者,所以說小不可輕也!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9因此我們不可以隨便看不起他人。那為什麽我們會看不起他人呢?因為有了這個我慢,有了我慢,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就如《六祖壇經》所提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著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話說有一位法達比丘,當他去參見惠能大師的時候,禮拜時頭不點地,惠能大師就說:「怎麽有一個這麽傲慢的比丘,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法達比丘回答:「我已經誦了三千部的法華經9惠能大師才說了上麵這一段偈子。惠能大師的意思是說:禮拜是在折服我慢,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那表示有一個「我」,因為有一個我,無邊的罪業就產生了,所以說『有我罪即生』。星雲大師曾經說過:「我是煩惱的根源,凡事如果都隻想到我,那將會煩惱不斷。」那什麽叫『亡功福無比』?也就是失去功德福報沒有比我慢更嚴重的了。有一句話說:「滿遭損,謙受益」。「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此我們要把每一個人都看成是佛菩薩、未來佛,唯我一人是凡夫。
《金剛經》說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平等就是一切法空平等,所謂「諸法畢竟空」,既然一切法空平等,當然就無有高下,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的確,如果我們有這種般若智慧,如實了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自然就不會輕視後學,看不起別人了。接下來我們來看惠能大師對於般若智慧的看法:
二、「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宗寶本)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這一段話可以用彌勒菩薩所說:「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徧十方,入時觀自在。」來作說明。「我有一布袋」,指的就是佛心,佛心廣大,周遍法界,為什麽呢?因為佛心不住於一切處,所以盡虛空,遍法界,都無障礙。「展開徧十方」,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生其心。生什麽心呢?就是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也就是一切四生九有的眾生,都要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是生其心;『如是滅度一切眾生,但實無一眾生而滅度者。』這就是無所祝因為菩薩如果心有所住,修行度眾就會有罣礙,如此心量就大不起來,無法周遍法界。反之,如果能夠無所住,修行度眾就不會有係縛,係縛就是被綁住了。修行能夠無罣礙,如此就能夠去來自由,解脫自在。所以說「入時觀自在」。「心體無滯」指的也是佛心,佛心就是無住心,智慧心。如何才能無住?就是要能夠常覺,能夠常覺就能夠無住,如《圓覺經》說:「常覺不墜。我們平常就是不覺,所以我們就會常住,常住在那裏?常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常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常住在人我是非等一切煩惱痛苦之中。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常覺,就能夠無住,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不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覺圓經》說:「常覺不墜。能夠常覺不住,用時才能夠了了分明,應用才能便知一切,來去才能夠自由自在。「般若」是什麽?般若就是智慧。般若無形象,但無所不像。般若就好像燈光一樣,光本身沒有形象,但它照在人的身上就現出人像,照在花朵上麵,就現出花的像,照在茶杯上,就現出茶杯像…。所以光雖然沒有形象,但卻無所不像。另外,室內有了光,所有的東西才能看得非常清楚,這比喻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我們有了正見,對於修行的道路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黑暗中有了光,我們就不會恐懼,黑暗中有了光明,就能夠認清方向,知道該如何走才能達到目標,由此可以知道智慧光的重要性!何謂「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曾經有一位姓張的讀書人,他博覽古今,學問浩大,當時的人都稱他叫張百懂。有一天他去拜見洛京南院和尚,和尚就問他:「你就是張百懂嗎?」張百懂回答:「不敢!不敢9南院和尚就用手指在空中劃了一杠,並且問他:「這你懂嗎?」張百懂回答:「我不懂9南院和尚說:「一也不懂,那來百懂?」話說有三位秀才要到京城去參加考試,在路上經過一座名山,他們聽說山上有一個老和尚,能夠算人家的功名前程,就決定前往求教。老和尚問了三人的來意後,閉起雙眼,伸出一根手指,三人都不明白,他們請求和尚為他們解說,和尚搖搖頭說:「此乃天機,不可泄露。」三人就離開了。三人走了之後,小和尚就進來問老和尚:「師父,一根手指是甚麽意思?」老和尚就說:「他們一共有三個人,如果一個人考中,一根手指就代表隻有一個考中;如果兩個人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有一個人沒有考中;如果三個人都考中,一根手指代表全部都考中;如果三個人都沒有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一個也沒有考中,這樣你懂嗎?」小和尚說:「我懂了!我懂了!師父你好厲害喔9所以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可從三方麵來說明: (1)從時間上來說:宇宙當下這一刻即遍一切處,一切處也都在當下這一刻。譬如我們當下這一刻在這裏聽經,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乃至法界一切眾生當下這一刻都在做他自己的事情,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2)宇宙萬法,皆由一心造。一心中也具足萬法:如《華嚴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伽經》:「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佛教唯識學也說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譬如我們常常說合掌,各位知道合掌的意義在那裏嗎?所謂「合掌」就是合十法界於一心,而一心中具足了十法界。因此天台宗說道:「一念三千」,所謂「一念三千」就是我們的心可以在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十法界中來回好幾次,所以說一心中具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也都在一心之中。 (3)宇宙間每一個法,即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是指有的部分,一般也稱為「世俗諦」,又稱為「緣起有」,而它的體性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屬「勝義諦」。宇宙間每一法無不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因此從一法能夠知道它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就可以知道宇宙間一切諸法,也都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例如有人問趙州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趙州:「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這是什麽意思呢?其實趙州禪師舉什麽例子都對,因為世間上每一法,每一個因緣的形成,包括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乃至一切諸法,無不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種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真理法則,是盡虛空、遍法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注法界,法爾如是。什麽意思呢? (1)法住:是就時間上來說,也就是世間上的真理法則是常住世間的,如過去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現在也必然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未來也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這個就叫做「法墜。 (2)法界:是就空間上來說,即不管宇宙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類的眾生,宇宙間的這種真理法則都是存在的。如人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類的眾生,乃至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一切星球等也都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這就是所謂的「法界」。 (3)法爾如是:是說這種宇宙間的真理法則是本來如此、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所有一切真理都要符合這三項)。譬如說:國王會無常,老百姓也會無常;大人會無常,小孩子也會無常;人類會無常,一切眾生也是會無常。所以說無常之前人人平等。這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這叫做「法爾如是」。宇宙間這種真理法則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那一個神,那一個上帝,那一個人所創造的,所以佛陀說:「此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法爾如是。」也就是說:這些真理法則並不是佛陀所創造的,而是佛陀發現的。所以古德說:「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彌新。」「亙古今而不變」是說宇宙間的真理法則從古至今是不變的;曆萬劫而彌新是說宇宙間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展現的,都是最新形成的。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如實了知宇宙間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形成的,都是最新形成的,我們就能夠把每一個法、每個因緣都當成是第一次、唯一的一次、最後的一次,失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如果能夠這樣,我們就能夠把握當下每一個因緣。每一個因緣、每一個法我們都要把它當作第一次,如此我們就能時時保有赤子之心,時時保有新鮮感。譬如夫妻之間的感情,你每天看到對方都要把他(她)當作是第一次。你如果沒有這種觀念,日子久了可能就會產生七年之癢,感情就容易發生變化。其實你的另一半,每天你所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第一次形成的。在工作上也是一樣,對於你所從事的工作,每一天、每一個時刻你都要把它當做是第一次,如此久了才不會產生厭倦感。否則,像有些從事金融工作者,每天在那邊數鈔票,數到最後可能就會感到怨煩。這種每個因緣都當作是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像以前我在本山擔任雲居樓齋堂糾察,隻要有新的遊客或信徒進來,我都會教他們:筷子拿起來,菜盤收進來,把左邊的碗放在菜盤的右邊,右邊的碗拿到菜盤的左邊,再拿起飯來,先吃三口飯,第一口心中發願:願斷一切惡,第二口願修一切善,第三口誓度一切眾生。有些人常常聽,可能就會感到很煩。但是大家要知道,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來的,況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也是不一樣的。這裏教各位一個方法:當你每天早上起床在刷牙的時候,你要對自己保持這種新鮮感,時時保有這種赤子之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能夠把每一個因緣都當作是唯一的一次,最後的一次,我們就能夠把握當下的每一個因緣,該做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該辦的事情就要趕快去辦,否則,無常一到,想要再做可能就沒有因緣了。接下來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第三段經文:
三、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敦煌本) 這段話主要在說明佛與眾生的差別就在迷與悟(覺)之間。曾經有兩個年輕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受到主管的責怪,因此起了很大的煩惱。有一天,兩人就相約到寺院去找住持和尚,他們把心中的煩惱跟和尚報告,和尚聽完之後就給他們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示意他們回去了!兩人回去之後,其中一個就想到:「對呀!不過一碗飯,我何必再待在這個公司裏麵,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就辭職不幹了,回到自己的家鄉,從事農業工作。他很認真地從事農業改良,過了幾年之後很有成就!另外一個年輕人回去之後,心裏也想著:「對呀!不過一碗飯,我何必那麽認真呢!算了吧!忍一下就好了。」他沒有辭職,一直待在公司裏麵,雖然也受到主管的責怪,但是他很認真,腳踏實地,後來受到重用,最後還當了經理。十年後,兩個人又相約到寺院去見住持和尚,和尚的年紀已經大了,他們兩個人就把十年來的心路曆程跟和尚報告,同時非常感謝老和尚當時給他們這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和尚聽完之後,沈思了一會兒,又給他們五個字-「不過一念間」。是呀!不過一念間,所謂「一念迷佛即眾生,一念覺眾生即佛。」記得去年2008年春節,是我擔任行堂頭的第十一年。農曆春節正月某一天的晚上藥石(晚餐),我請我們的行堂人員吃冰淇淋,因為還剩一些。就在過二堂的時候,有一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兩個小孩子一起來用餐,我看到小朋友就問他們:「小朋友,你們要不要吃冰淇淋?」小朋友點點頭,我就給他們一人一支,媽媽剛好去拿飯菜,回來之後看到小朋友手上有冰淇淋,就問孩子說:「冰淇淋是誰給你們的?」小女兒竟然回答說:「阿伯給我的」!當時我心裏想:我有那麽老嗎?竟然叫我阿伯!不過,這還沒什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一次我剛好到高雄買東西,有一個商店的老板娘,她的小女兒看到我竟然叫我「阿公!阿公9想不到之前才做了阿伯,不到一個月就升級當了阿公。我真的老了那麽快嗎?後來心裏想:這些小朋友叫我阿伯,或叫我阿公,都是對長輩的一種稱呼,很大呢!想到這裏我就開心了!的確!不過一念間,同樣一件事情,就看我們怎麽想。如果凡事我們都要往不好的地方想,人生注定要痛苦、要煩惱;反之,凡事我們都能往好的地方想,人生就會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話說有一天蟑螂妹妹從外麵回來哭得很傷心,爸爸看到就問她原因?蟑螂妹妹就告訴爸爸:我到外麵遇到每一個人,人家都叫我『害蟲』,讓我聽了非常傷心,非常難過!沒多久蟑螂弟弟從外麵笑嘻嘻的回來,滿心歡喜!爸爸好奇的問他說:弟弟啊!你為什麽這麽快樂、這麽歡喜呢?蟑螂弟弟就告訴爸爸說:因為我出去遇到每個人,人家看到我都會跟我打招呼!爸爸:怎麽打招呼?弟弟就說:「每個人看到我就說:『嗨!蟲;」。這是不是同樣一件事情,當然是啊!同樣一件事情就看你怎麽去想!凡事如果都要往不好的一麵想,人生注定就要痛苦煩惱;反之,凡事如果都能夠往好的一麵想,人生就會過的快樂自在。所以說: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同樣的「一念迷即是眾生,一念覺即是佛」;「一念迷即是煩惱係縛,一念覺即是自在解脫。」佛跟眾生的差別,就在迷與悟、迷與覺之間。學佛其實就是在轉念,所謂「轉識成智,轉迷為悟,轉煩惱為菩提。」觀念一轉變,人生就不一樣了。希望大家都能夠轉識成智,轉迷為悟,轉煩惱為菩提,如此生活就能夠自在灑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第四段經文:
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宗寶本) 這一段話是說,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要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如果喜歡看別人的不是,自己有這種是非心,那也是心地不正。別人有不對的地方,但我不能有這種心,如果我有這種喜歡看別人是非的心,那我自己也是心地不正。所謂『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此隻要能夠除去喜歡看別人是非的心,就能夠去除無明煩惱。的確,一個修道者要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因為學佛是在看自己,不是在看別人,所以藏傳佛教把佛教稱為「內觀學」,也就是要我們看自己。在《六祖壇經》裏麵有一段話:「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像早期有一些到我們禪堂禪修的人,時常喜歡看別人的不是,甚至喜歡批評別人,或者批評禪堂,雖然坐的像一尊佛一樣的如如不動,但是一下坐就說人家的是非,批評他人的不是,這些都是與道相違背的。記得前幾年我到本山某個別分院去上禪修課,下課後有一個女警官來問我問題,她說:「師父!我現在很苦惱,我們分局最近來了一個臨時工,是一個女孩子,是某議員的親戚。自從她來了之後,時常在分局裏麵搬弄是非,把分局搞得烏煙瘴氣,師父您有沒有方法幫我解決這個煩惱?」我說如果我告訴你方法你能夠做得到嗎?她說隻要是師父講的我一定做得到。我說:「好!你從現在開始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向給她。」她非常驚訝的說:「還要我把功德回向給她!?我沒有詛咒她已經不錯了,怎麽可能再回向給她9我跟她說:「你不是說要聽我的嗎?你一直講她不好,她真的有這麽差嗎?」於是我就跟這警官講一則故事:以前聯合國有一個親善大使,有一次到法國巴黎去訪問,他訪問一趟回來後,就在媒體上公開批評,說法國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民,機場服務人員的態度非常惡劣,計程車司機的服務態度也很差,路上的人民很不友善,都是苦瓜臉。後來他在一篇雜誌上看到一段話:「世界是一麵鏡子,當你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都是看到你自己」。這段話給他很大的震憾!後來有一次他又到法國巴黎去訪問,這時候他就自我改變,當他遇到海關人員的時候,他就主動打招呼問候海關人員,並感謝他們的辛勞;路上叫計程車的時候,也主動跟司機互動,並感謝司機載他一程;路上遇到每一個人他都主動跟他們打招呼,臉上掛滿了微笑。這一趟回來他又主動在媒體上發表,這一次他不是批評,而是公開讚美法國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人民。各位,法國巴黎的人民有沒有改變?當然沒有!改變的是這位親善大使自己的內心,內心一改變,世界就不一樣了。我跟這位警官說,你一直說這位女同事多麽不好,她真的有那麽差嗎?她真的一點優點都沒有嗎?你應該要多看她的優點,不要隻看她的缺點。接著我又跟他講了一則故事:舍利弗尊者有一次跟佛陀說:「世尊!我們常常聽您在讚歎十方諸佛的國土都是非常清淨莊嚴,而您的國土裟婆世界五濁惡世,怎麽這麽汙穢不堪呢?」這時候有一個天人,聽完後,便對舍利弗尊者說:「尊者,你不能這麽說喔!以我們天人來看釋迦牟尼佛的國土,這裟婆世界是非常清淨莊嚴的9佛陀怕舍利弗不相信,就用他的腳的大拇指按地,當大姆指按到地上,大地整個變成金黃色,非常清淨莊嚴無比的佛土就出現了。佛陀就跟舍利弗說:「舍利弗,這才是我的淨土。因為你心中不清淨,所以看到的佛土才會不清淨。」我跟這位警官說:因為你心中不清淨,所以看到的也都跟著不清淨。我就教她回去之後,把修行、念佛的功德全部回向給她的同事,並且要多看她的優點,不要隻看她的缺點。一個禮拜過後,她又來上禪修,她告訴我:「師父,太感謝你了,我現在覺得我那一位同事也很可愛啊9世界是一麵鏡子,當我們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都是看到我們自己。當我們覺得某個人很差勁,其實我們可能也差不多;你覺得某個人莫名其妙,你可能也差不多;你覺得這個人很阿彌陀佛,你可能比他更阿彌陀佛。畢竟這個世界是個不圓滿的世界,凡事不可能都順心如意的。因此改變別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改變別人不容易,改變自己比較快。學佛就是在改變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自己的心清淨了,那我們看到世界上的一切也都跟著清淨了。如《維摩詰經》所說的:「心淨則國土淨。」心清淨了,一切都跟著清淨!希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真正修道者,凡事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以佛心來看世間,如此生活必然能夠自在灑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的第五段經文:
五、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宗寶本) 1、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非即內心無是非之心,如此就不會看人家的是非、聽是非、說是非、傳是非。不傳是非、不說是非,如此就不會侵犯到別人。因為戒的根本精神就在於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眾生。話說老王有一次開車,到高速公路休息站去上廁所,他進去之後發現,第一間已經有人,因此他就進入第二間,當他蹲下來之後,就聽到隔壁的人在說話了:「近來好嗎?」老王心想,我跟他又不認識,怎麽會問我近來好嗎?但是為了不失禮,就回答他說:「還不錯啦9旁邊的又問了:「你要到那裏去?」「要到台中去9 「你到那裏做甚麽?」「我要去看朋友9這時候老王聽到隔壁的又說:「等一下我再回你電話,我旁邊有一個神經病,每次我問你的話,他都搶著回答9話說印度有一個富翁,很有錢,他家養了一頭非常壯碩的大象,有一次富翁過生日,很多人都來為他祝賀,富翁為了顯示自己的家世,就說:「你們哪一個有辦法把這頭大象弄到水裏麵,就有重賞9每個人都去推那頭大象,但都推不動。就在這時候,有一個瘦瘦的年輕人,他就走到大象的麵前,不曉得拿什麽東西放進大象的鼻子,大象馬上就跳到水裏麵去了。富翁心裏感到怪怪的,這年輕人不曉得用什麽方法,就把他叫過來問:「你剛才用什麽方法,大象怎麽會馬上跳到水裏麵去?」年輕人說:「因為我拿了一些螞蟻把它放進鼻子裏麵,所以大象馬上就跳到水裏麵去。」富翁聽了很生氣地說:「你怎麽可以用這種不當的方式?以後不可以再這樣了9富翁還是給他獎賞。過了一年,富翁又過生日,他又為了展現自己的家世,又跟大家說:「你們哪一個有辦法把這頭大象弄到水裏麵,就有重賞,但是不可以用不當的手段9這時候每個人又去推大象,還是推不動。就在這時候,發現去年那一位瘦瘦的年輕人又出現了,這個年輕人就走到大象的旁邊,跟大象講了一些話,大象首先點頭,接下來搖頭,後來又點個頭就跳到水裏麵去了。這時富翁覺得很奇怪,就把年輕人叫過來問他:「你剛才在大象旁邊講什麽話?他為什麽先點頭,再搖頭,再點個頭就跳進水裏。」年輕人說:「我問大象:你還記得我嗎?」大象就點點頭。「那你的鼻子還要不要再放螞蟻進去?」大象就搖頭了。「那你要不要跳進水裏麵?」大象點個頭撲通就跳進水裏了。我們要知道:戒的根本精神就在於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眾生。《六祖壇經》:「心平何勞持戒。」內心如果能夠時常保持平靜、保持平等心,自然就無是非之心,無是非之心自然就不會看別人的是非、說是非、傳是非等侵犯眾生的事產生。如此,何需再刻意強調持戒6楞嚴經》:「心地若平,則世間地一切皆平。」我們內心之所以會有是非之心產生,主要原因就在於內心有所不平,譬如: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情如果看不慣的時候,心中就會產生不平。話說在一九六三年美國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寫信給「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她說:她實在很不明白,為什麽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點送到餐桌上,得到的隻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麽都不做,隻知道搗蛋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塊甜餅。她好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嗎?為什麽她在家裏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好的孩子被上帝遺忘了?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節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有關孩子問到:「為什麽上帝不獎賞好人?為什麽不懲罰壞人?」這一類的問題,他所收到的信不下上千封。每次當他要看這些信的時候,心裏都很沉重,因為他不知道如何來回答這些問題。直到有一次,他參加朋友的婚禮,可以說改變了他一生。那一天婚禮進行中,當牧師幫新郎、新娘證婚的時候,那對夫妻可能陶醉在彼此的愛情中,或是太緊張了,當他們在交換戒指的時候,竟然都把戒指戴到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個情況,就很幽默地說:「右手已經夠完美了,請你們把戒指戴到左手上吧9就因為這一句話,讓庫斯持茅塞頓開,而且改變了庫斯特的一生!為什麽上帝不懲罰壞人?為什麽不獎賞好人?他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上帝之所以能夠讓一個好人成為一個好人,其實就是最大的獎賞,因此不需要再特別獎賞了!這就如我們的右手,本身已經夠完美了,所以不需要再戴戒指去美化他。同樣的,我們這一生能夠成為一個佛教徒、一個三寶弟子、一個善人,就是最好的獎賞!我們就不需要再去跟人家計較、比較。那為什麽我們會常常跟人家計較比較呢?「不知足」是最大的原因!所以佛陀在《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所謂「不平則鳴」,內心有所不平自然就會有是非之心產生;反之,心地若平,自然就無是非之心產生。所以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2、心地無癡自性慧何謂「心地無癡自性慧」?曾經有一輛貨車,當司機開到精神病院的時候,剛好破了一個輪胎,司機就下來換輪胎,當他把那個破的輪胎拆下來而要換上新輪胎的時候,不小心四根螺絲釘都掉到暗溝裏麵,暗溝又被溝蓋焊住了。因為打不開,他正在苦惱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剛好有一位精神病犯走過來,他看到貨車司機那麽焦急,就問他說:「先生!你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的嗎?」司機:「你是住在這裏的精神病患嗎?」「是的。」「那跟你講也沒有用。」「不一定喔!你跟我講或許我可以幫助你。」貨車司機心想:反正急也急不來,跟他聊聊也無妨,所以就把四顆螺絲掉到暗溝的事情告訴了精神病患,這位精神病患聽完之後說:「這還不簡單,你把其它三個輪胎各取下一個螺絲釘,再裝上這一個新的輪胎,那不就每一個輪胎都有三顆螺絲釘了嗎!然後你再慢慢開車,開到修車場,讓修車廠的人再裝上四顆螺絲,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9貨車司機聽完非常驚訝的說:「你不笨嗎,很聰明,蠻有智慧的!那你為什麽會住進精神病院?」精神病患說:「我住進精神病院並不是因為我笨,而是因為我精神有問題。」佛教所說的「癡」,就是愚癡、無明、不正見、沒有智慧。智慧,又稱為般若,般若又稱為「空性慧」,即如實了知空的智慧,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認識世間上的真理實相,世間上的真理實相,即緣起性空。如果心地能夠明,就能夠有正見,能夠正見緣起性空,能夠正見世間的真理實相,自然就會有般若智慧,所以《六祖壇經》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3、心地無亂自性定第三句『心地無亂自性定』,所謂「定」,依《大智度論》所說:「禪定名攝諸亂心」,禪定就是收攝我們散亂的心,心不散亂就是定,所以說「心地無亂自性定」。的確,內心不散亂,展現於外的就是不亂看、不亂聽、不亂說、不亂吃、不亂做、不亂動、不亂想,尤其是不亂想,因為我們凡夫眾生之所以會有很多痛苦煩惱,就是來自於心的散亂。所謂「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三時係念》也提到:「諸苦皆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意念紛馳總是魔。」意念紛馳就是心散亂,心散亂就容易生起貪欲、瞋恨等種種煩惱,而一切痛苦也因而產生。就以不亂想來說:記得在幾年前,人間福報舉辦一個『現代人如何抗壓』的座談會,我也被邀請過去參加座談,我就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說現代人要減少壓力,對抗憂鬱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凡事要多往光明麵去想,往正麵的方向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常常想負麵的、陰暗麵的事情,如此就不容易產生憂鬱症。當我講完之後,有一位心理醫師就說了:「師父,你所說的這些都沒有錯,但是就我所看過的憂鬱症患者,我坦白跟你說,這些理論幾乎每一個憂鬱症患者都知道,每個人都知道要往光明麵去想,不應該往陰暗麵去想,但是他們做不到,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就出在他們這一顆腦袋瓜子根本就做不了主9也就是他們沒辦法讓自己不想!那怎麽辦呢?靠修禪定。定又稱為「止」,止就是止息妄念,如何止息妄念?有定力就能夠止息妄念,沒有定力就沒辦法止息妄念。有了定力,不該想的就有辦法不想!希望大家都能夠透過修禪定來收攝我們散亂的心,止息我們的妄念!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第六段經文:
六、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敦煌本)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為什麽我們聽聞佛法沒辦法開悟?主要在於知見不正,業障和煩惱深重。那怎麽辦呢?當然就是要懺悔業障!什麽叫做「業障」?業障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它會障礙我們修道,以及悟道,所以稱為業障。懺悔業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佛前好好的禮佛懺悔,當業障懺悔清淨,智慧自然就能夠顯現,而且也比較容易悟道。這就如同一麵鏡子,當鏡麵覆蓋滿塵垢的時候,是照不出東西的,這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鏡麵擦幹淨,當鏡麵擦幹淨之後,鏡子才能夠照出東西,東西也才能夠看的很清楚。也就是說,當你把業障懺悔清淨,我們的智慧自然就能夠展現。話說印度有一位尊者叫做優婆掬多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他度了很多弟子都是證四果阿羅漢的。有一次,剛好有一個在家護法信徒,要到深海裏麵去采珍寶,當他要出發之前,就到寺院去禮佛拜佛,並且祈求三寶能夠加披,讓他這一次出去采珍寶能夠滿載而歸,而且能夠平安回來,如果能夠讓他采滿珍寶平安歸來,他就要供養全寺的出家眾。由於三寶的加披,這位商人果然平安歸來,而且采了很多的珍寶。他也依照他的發願要供養全寺大眾。既然是供養全寺大眾,住持和尚心想:上座當然是他自己了,當這位住持和尚要坐上上座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已證四果阿羅漢的比丘尼,以他的神通力觀察這位住持和尚竟然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到,他又觀察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經證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就算沒有證果的弟子,持戒都非常精嚴!他心想這樣不行,住持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得,怎麽可以坐上座!這位比丘尼就以方便法門跟他講:「老和尚,你不夠莊嚴,所以你不可以當上座。」老和尚一聽,以為他的頭發、胡須太長了,不夠莊嚴,因此他就把頭發、胡子剃一剃,當他剃完須發後,比丘尼還是說:「老和尚,你還是不夠莊嚴。」老和尚一聽,以為他的衣服舊了,因此就叫他的侍者把他的衣服染成新的。但比丘尼還是說他不夠莊嚴。老和尚生氣了,就說:我到底哪裏不夠莊嚴?頭發、胡發都剃了,衣服也染成新的,那裏還不夠莊嚴?這時比丘尼對他說:「老和尚,我說的莊嚴不是外表的莊嚴,而是內心的莊嚴!你要知道,你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經證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阿羅漢,就算沒有證果的,也都持戒非常精嚴!而你呢?你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到,你怎麽可以坐上座呢?這會損您的福報啊9住持和尚聽完後,非常傷心就一直哭。比丘尼問他,你到底在哭什麽?老和尚說:「人家都已經證果了,我都還沒!想到這裏讓我很傷心、很難過啊9比丘尼就告訴他:「傷心難過有什麽用!趕快修道求證果啊9老和尚說:「我年紀這麽大了,怎麽可能會證果呢?」比丘尼說:「悟道證果,還有分年紀大小的嗎?我跟你介紹一位叫優婆掬多的尊者,是個大阿羅漢,他可以幫你的忙。」這個老和尚就來到優婆掬多尊者的寺院裏,當他到了寺院的門前,剛好有一位比丘拿了一盆水,要給老和尚洗腳,因為印度以前都是打赤腳的。老和尚說:我不洗腳,除非我見到優婆掬多尊者,否則我不洗。這位比丘說:「我就是優婆掬多,你找我有什麽事嗎?」老和尚就把來的目的跟優婆掬多尊者報告,優婆掬多尊者說:「你想要求開悟證果,那很好9優婆掬多尊者就帶這位老和尚到一間禪堂裏麵,並且請了很多已經證了四果阿羅漢的弟子一起進來打坐。優婆掬多尊者請一位巡香的人拿一盞油燈開始巡香,看誰在打瞌睡,就把油燈交給他,換他去巡香。當大家開始禪坐時,老和尚因為年紀大,沒多久就開始打瞌睡。巡香的人到了他麵前三彈指,就換老和尚巡香。當老和尚巡香的時候,優婆掬多尊者叫他的弟子全部進入火光三昧,頓時整個禪堂一麵光明,每個人都非常莊嚴無比,當老和尚巡香時,看到這種莊嚴相,歎未曾有!他反觀自己,竟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得,因此感到無比的慚愧!優婆掬多尊者觀察老和尚的因緣已經到了,就對他說:「你之所以沒辦法悟道,就是因為被業障所覆蓋,你現在到佛前,日夜好好的禮佛懺悔,當你身心懺悔清淨,我再教你坐禪。」老和尚日夜在佛前禮佛懺悔,當他懺悔身心清淨後,優婆掬多尊者就教他禪觀,一下子就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當他證得阿羅漢果後,馬上以神通力回到他的寺院,這位有神通的這位比丘尼一看,非常高興的說:「你現在有夠莊嚴了,可以堪為上座9的確,我們聞法、修道之所以不能開悟,就是因為被業障所覆蓋,如此不但沒辦法悟道,智慧也沒辦法展現。另外知見不正,除了懺悔之外,就是要多聽聞正法,親近大善知識。何謂大善知識呢?我們再看下麵一段的經文:
七、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是大因緣。所謂化道,令得見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敦煌本) 永明延壽禪師曾經說:「真善知識,是人中最大因緣,能化導眾生得見佛性9真善知識就是真正的明師,在我們這一生當中,請問各位您找到自己真正的明師了嗎?我們看目前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找錯人、拜錯師而誤入歧途的!而明師所說的話、所教的法,有時候可能不是我們所喜歡聽的,所謂「忠言逆耳」,就如惠能大師所說的:「苦口是良藥,忠言必定逆耳。」尤其經常打擊我們、障礙我們的這些人,我們更要感謝他!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成就,我們怎麽能夠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多少?所以密教喇嘛說:「要把我們的敵人當作我們的根本上師,他是來成就我們的。」而這些人,就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我們的大功德主!記得本山雲居樓齋堂剛開始全山大眾要一起過堂的時候,常住就請慈嘉法師擔任本山總糾察。有一次,我到基隆極樂寺去講三天的《金剛經》,記得第二天早上,慈嘉法師打電話給我,他說:「慧昭法師!現在全山大眾要一起在雲居樓過堂,常住請我擔任總糾察,大師說糾察還可以有三、四位。不過,我覺得齋堂糾察最好由男眾來擔任,會比較莊嚴一點!能不能請你幫我推薦幾位男眾,身高最好在170公分以上,像你就不行,你的身高太矮了9我就跟慈嘉法師推薦了幾位男眾,慈嘉法師聽完後,就說謝謝你,電話就掛斷了。大約過了十分鍾,慈嘉法師又打電話來了,他說:「慧昭法師啊!雲居樓齋堂糾察,就由你來擔任了。」本來說我太矮不可以,現在又要我來擔任,這就是在成就我們的因緣!記得我剛進禪學堂的第二年,本山即將舉辦萬緣水陸法會。有位師兄弟就打電話給我,他說:「慧昭法師!依敏法師說你的音感不錯,所以他推薦你到內壇擔任正副表。」我問他內壇水陸法會的時間,他告訴我日期,我一聽隻剩下兩個禮拜!自己心裏想:這樣學的來嗎?我跟他說:「我沒唱過呢9他說:「你就盡量學吧9由於當時我對於《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體會很深,凡事隨順當下的因緣,該放下的時候放下,叫做無所祝該承擔的時候承擔,叫做生其心;那既然因緣來了,當然就直下承擔了!當時我馬上就跟師兄弟借內壇水陸的錄音帶,我一聽,還得了,共有五種唱腔,而且都不同。因為隻剩兩個禮拜,我還得去上禪修課及講演,心想時間緊迫,所以隻能找一種唱腔來學,當時我就學時任佛光山宗長心定和尚的唱腔。說真的,當時我學得很痛苦,不過,後來終於也可以上台了。那場唱下來,有位台南的阿嬤,她告訴我說:「慧昭法師,你唱得很好!明年我要找更多人來參加水陸法會。」雖然台南阿嬤非常讚歎,但是主法和尚悟一長老卻說我唱的很糟糕!我問老和尚,那裏唱得不好?他卻不跟我講。又有一次,我們到加拿大溫哥華東蓮覺苑支援水陸法會,東蓮覺苑請本山幫他們作三年水陸,那一次是第三年。法會期間,我每一次唱下來,老和尚都說我唱的很糟糕!尤其有一場,我一小段唱錯了,下來到後台的時候,老和尚當著所有法師麵前指著我說:「我們這次水陸法會所有和尚就是你唱的最糟糕,全都敗在你身上9隔年到美國西來寺做水陸法會,那時候我剛好擔任悟一長老的侍者。記得有一次用完晚餐,我培老和尚跑香,我就很誠意的問老和尚:「老和尚!我到底那裏唱不好,能不能請您告訴我?」他說:「都很不好。」我說:「全部都不好嗎?」 他說:「對!全部都不好。」我就請教他:「那我該怎麽辦?」老和尚要我學某個人的唱腔。回來之後,我就找那一位師兄弟的錄音帶,用他的調子來唱。各位想想,當時我學定和尚的唱法,現在要改成另外一種唱法,這比從來沒有學任何唱法要困難許多,我必須先把原來的唱法全部忘掉,再來學新的。我很認真的學,隔年本山做水陸法會的時候,我已經全部轉成新的唱腔,那時候老和尚講一句話說:「你終於轉過來了。」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麽他說我唱的不好,因為我唱的全部都不是他的唱腔,都是定和尚的唱法,所以我再怎麽唱,他都說我唱的不好。後來我改成他的唱腔,他就說我唱的很好!不過,老和尚對我的唱法沒有意見了,但是換成定和尚有意見了。所以各位!我這一生真的非常感謝一切因緣,不管是順緣,或是逆緣,順緣成就我很多好因好緣;給我逆緣的人,我更要感謝他,因為他成就了我的道業,增加了我的忍辱力、菩提悲心,如果沒有他們的障礙、打擊,我那能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有多少呢?所以這些人都是我的大善知識。不過《六祖壇經》所說的大善知識,是要能夠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者。什麽是最上乘法?即《金剛經》的根本無上心法---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這也是南宗禪的心法。如《六祖壇經》:「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共傳無住,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直示,行實喻,唯教大智人。」這段經文是說:佛陀入涅槃,佛法傳到中國,共傳無住這個法,所謂「無墜就是我心無住,能夠我心無住,才名為真正的菩薩,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心有所住,即為非祝」各位,菩薩的心要住在哪裏?就是無所祝因此大珠慧海禪師說:「隻個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得如是者,即名無住心也,無住心者,即是佛心。」無住心,即是佛心,無住心就是清淨心、禪心、智慧心。因此能夠直示這個法,跟眾生直接講這個法的人,而不再拐彎抹角,這個就叫做大善知識。因為這一法是非常殊勝無比的大法,是能夠讓眾生明心見性,能夠讓眾生解脫成佛的。如惠能大師當初不就是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的!佛陀更在《金剛經》裏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也就是一切成佛乃至成佛的法門都在這一本經。我們要知道這個法之所以非常殊勝!是因為它是隨順宇宙的真理法則來生活、來修行的,所以當然非常的殊勝無比!反觀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沒辦法自在,修行之所以沒辦法灑脫,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沒辦法隨順宇宙的真理法則來生活、來修行。宇宙的真理法則是什麽呢?就是緣起性空,而無住性就是佛性、就是空性,無住心就是佛心、清淨心。像天上的雲之所以能夠自在灑脫,就在於它的無所祝雲它隨順當下的因緣,風來了,該去那裏它就飄到那裏,該成為什麽形狀它就成為什麽形狀,一切就是那麽樣的自在灑脫。反觀我們平常生活之所以不自在,就在於我們處處執著,處處住心,因此才會有種種的煩惱、痛苦。相信今天大家能夠聽到這個殊勝的大法,都是具有大因緣、大福報,非常難能可貴的!對於這麽好的因緣,大家要好好的珍惜、把握,並且要好好的善護念之。接下來我們看《六祖壇經》的第八段經文:
八、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敦煌本) 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是惠能大師的三無思想。也是《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也有人說是惠能大師禪法的主要思想,更有人說是惠能大師的主要修行法門,同時也是南宗禪最大的特色。為什麽說無相為體呢?「無相」就是諸法的「實相」,實相就是無相,就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就理體上來說的。所以《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名為諸佛、如來,或稱為「真如」。無住是心的本性。也就是說一切心都是無住性的。如惠能大師:「無住者乃人之本性,即於諸法上念念不祝」有所住就有係縛,係縛就是被綁住了,無住就沒有係縛,沒有係縛就能解脫自在。如《金剛經》:「若心有住,即為非祝」各位,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裏?就是無祝無住性就是空性,就是佛性,無住心就是清淨心、智慧心、佛心。無念為宗是惠能大師禪法最重要的思想,無念不是沒有念,無念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無就是「無所墜,念就是「生其心」。惠能大師當初就是聽到這一句話而開悟的,所以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我們常常聽說惠能大師因為聽到《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其實前麵整段話都是重點,那一段話呢?就是佛陀告訴須菩提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麵這段話都是重點,佛陀要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就是聽到這段話而開悟的。而這也是惠能大師後來所說的無念。惠能大師:「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白牛車就是成佛。又說:「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由此可知無念的重要性。總之,惠能大師的禪法雖然立有無相、無念、無住,其實是總攝於無念,無念才是他最主要的禪法,細分才分成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而這三無思想就是來自於《金剛經》,三者的關係是互相融攝,相輔相成的。接著來看《六祖壇經》的第九段經文:
九、吾常願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敦煌本) 惠能大師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常開佛知見,不要開眾生知見。的確,我們學佛就是要開佛知見,不要時常開眾生知見,開凡夫知見。佛知見,就是覺知見,能夠開佛知見、開覺知見,修行必定是跟善法相應,跟清淨法相應,跟無我、涅槃、解脫相應。反之,如果時常開凡夫知見,開眾生知見,那我們的修行必定是跟雜染法相應、跟我執相應、跟無明、煩惱相應。希望大家要時時開佛知見,不要時常開眾生知見。如此修行才能自在解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的最後一段經文:
十、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宗寶本) 慈悲就是觀世音菩薩,喜舍就是大勢至菩薩,慈悲喜舍名為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要能夠遍法界。慈悲喜舍能夠遍法界,即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是從空間上來說的,無量壽是從時間上來說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心量是廣大無量無邊的。因此佛光能夠平實無私的普照世間,所以說「平直即為彌陀」。能淨即釋迦牟尼佛,淨就是清淨心,什麽是清淨心?清淨心即無住心。無住心者即佛心。因此能夠無住才名為真正的清淨,能夠無住也才能夠無量無邊,能夠無住也才名為真正的菩薩。不過,雖然佛心不住一切處,但還是能夠生起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利益有情眾生,如是生其心又能夠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所謂的「從體出用,攝用歸體,體用一如」,就是佛。無所住是般若,生其心是方便,成佛的兩大要素就是般若與方便,缺一不可。一般聲聞、緣覺比較偏於無所住的部份,而菩薩比較偏於生其心的部份,一直要到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叫作不動地菩薩,才能把無住生心取得平衡。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圓滿無住生心,也就是般若與方便的究竟圓滿。《觀無量壽經》:「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其實不隻是觀音菩薩具足慈悲,諸佛菩薩都具足慈悲。不僅大勢至菩薩具足喜舍,諸佛菩薩皆具足喜舍。不隻釋迦牟尼佛能夠無住,諸佛菩薩也都能夠無祝不隻阿彌陀佛的心量廣大無量無邊,諸佛菩薩的心量也都是廣大無量無邊!望大家能夠學習諸佛菩薩的廣大無邊心量,時時以無住的心,慈悲待人,喜舍結緣,平直無私的對待一切有情眾生。也希望這次的《六祖壇經》講座,對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都有所幫助!
慧昭法師
《六祖壇經》據說是由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由他的大弟子法海所記載的。據日本學者研究,認為從古至今已發現的《六祖壇經》版本有十幾種,其中以敦煌本是目前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版本,也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惠能大師思想的一個版本,而宗寶本乃元朝宗寶禪師所編,又稱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中國最通用且流通最久的一種,我們平常所讀誦的就是這個版本。
《六祖壇經》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個是敘述惠能大師得法傳宗的事跡,以及他在大梵寺開示說法的紀錄。第二個是惠能大師與弟子問答、開導弟子的言教,以及臨終囑咐文。《六祖壇經》的出現,不僅改變傳統佛教的麵貌,它在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於惠能大師倡導修證不二,迷悟一如,舉揚一超直入如來地,即能頓悟成佛。所以後世也稱之為『南頓』,又稱為『祖師禪』,或叫『南宗禪』。而惠能大師的思想也大部分在《六祖壇經》裏麵,今天我就《六祖壇經》裏麵的智慧真言提出來跟大眾分享,希望對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段經文:
一、欲求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宗寶本) 這一段是惠能大師在堆房聽一個童子唱誦神秀大師所說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大師一聽就知道這個還沒有見性,因此特地到神秀大師的偈前禮拜,並請張日用代為讀誦神秀大師的偈子,惠能大師聽完就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張日用代為書寫。張日用一聽非常驚訝的說:「你也會作偈子!這實在太稀有了。」這表示張日用很瞧不起惠能大師,因此惠能大師才說了上麵這一段話。這一段話主要是說:我們要求無上菩提,一個學佛的人不可以貌取人,更不可以看不起初學者,如果看不起人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
話說在春秋戰國時代,秦國有一個宰相叫做甘茂,甘茂為人非常正直,是個忠臣,常常對秦王進諫,講一些秦王不喜歡聽的話,甚至得罪秦王。有一次秦王決定要治他的罪,就出一道難題給他。秦王叫甘茂在一個禮拜內找出一隻會生蛋的公雞,否則就要砍他的頭、治他的罪。甘茂回去之後,每天愁眉苦臉,心想怎麽可能找得到會生蛋的公雞呢?他有一個孫子叫做甘羅,看到爺爺每天悶悶不樂,就問爺爺說:「爺爺,你是怎麽了?我看你每天都很不快樂,可不可以跟我講一下?」爺爺說:「小孩子,跟你講也沒有用9甘羅說:「不一定囉,你跟我講,或許我能夠幫助你9甘茂心想,反正要被皇帝砍頭了,跟你講也無妨,就跟甘羅說:「因為皇帝要我在一個禮拜內找出一隻會生蛋的公雞,否則就要砍我的頭,怎麽可能找得到這樣的公雞,所以明天我準備到皇宮去領罪。」甘羅一聽,就說:「爺爺,那明天您就不用去了,由我代您去。」甘茂說:「你是個小孩子,怎麽可以代我去?」甘羅說:「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甘羅就代替甘茂到皇宮去見秦王,秦王沒有看到甘茂,卻看到他的孫子甘羅,就問說:「你爺爺怎麽沒有來?怎麽叫你這個小孩子來,是不是他貪生怕死?」甘羅回答說:「我爺爺因為在家裏生小孩,所以沒辦法來。」秦王聽了非常生氣的說:「胡說!男人怎麽可能生小孩?」甘羅不慌不忙的回答說:「男人不能生小孩,公雞怎麽可能生蛋呢?」秦王一聽,心想甘茂竟然有這麽一個聰明的孫子,這件事情也就不再計較了。所謂「後生可畏」,「小不可輕也」!佛陀曾經說過:「四小不可輕9不可輕忽小龍,小龍將來會成為大龍;小王子也不可以輕視,因為小王子將來會成為國王;另一個不可輕視的是小火,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外,小沙彌也不可輕視,小沙彌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大和尚、大法師,所以小沙彌也不可以輕視!
話說在印度孔雀王朝時代,有一個國王叫阿育王,阿育王剛開始非常殘暴,因此被稱為「黑阿育」。後來他皈依了佛教,就以佛法來治國,因此被稱為「法阿育」。阿育王自從皈依佛教後,對出家眾非常的恭敬,他隻要看到比丘,一定親自頂禮。有一次他邀請了幾十位的比丘到皇宮接受應供,阿育王對每一個比丘還是一樣的恭敬禮拜,當拜到最後一個的時候,竟然是一個小沙彌!阿育王心想:我是一個國王,拜了一個小孩子,有失我的尊嚴,但是如果沒有拜,又怕人家批評國王對出家眾不恭敬。所以阿育王就請這位小沙彌到內宮,他就對著小沙彌說:「小沙彌,我是一個國家的國王,如果在大眾之前禮拜你,有失我的尊嚴,但是如果沒有拜你,人家又會說閑話,說我對出家眾不恭敬!那這樣好了,我在這裏沒有人看到,偷偷的跟你禮拜,但你出去之後,千萬不要跟人家說國王拜你9小沙彌一聽,微微一笑,突然身子越變越大,越變越大,變到跟房子那麽大。後來又慢慢縮小,縮小到比缽還要校小沙彌就跳進缽裏麵,在裏麵跳來跳去,然後又跳出來,慢慢回複原來的身形。這時候小沙彌就跟國王說:「國王啊!等一下您出去,也不要跟人家講您剛才所看到的一切喔9我們要知道這個小沙彌雖然隻有八歲,但卻是已證四果阿羅漢的聖者,所以說小不可輕也!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9因此我們不可以隨便看不起他人。那為什麽我們會看不起他人呢?因為有了這個我慢,有了我慢,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就如《六祖壇經》所提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著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話說有一位法達比丘,當他去參見惠能大師的時候,禮拜時頭不點地,惠能大師就說:「怎麽有一個這麽傲慢的比丘,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法達比丘回答:「我已經誦了三千部的法華經9惠能大師才說了上麵這一段偈子。惠能大師的意思是說:禮拜是在折服我慢,禮拜的時候頭不著地,那表示有一個「我」,因為有一個我,無邊的罪業就產生了,所以說『有我罪即生』。星雲大師曾經說過:「我是煩惱的根源,凡事如果都隻想到我,那將會煩惱不斷。」那什麽叫『亡功福無比』?也就是失去功德福報沒有比我慢更嚴重的了。有一句話說:「滿遭損,謙受益」。「我慢山高,法水不入」!因此我們要把每一個人都看成是佛菩薩、未來佛,唯我一人是凡夫。
《金剛經》說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平等就是一切法空平等,所謂「諸法畢竟空」,既然一切法空平等,當然就無有高下,所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的確,如果我們有這種般若智慧,如實了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自然就不會輕視後學,看不起別人了。接下來我們來看惠能大師對於般若智慧的看法:
二、「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宗寶本)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這一段話可以用彌勒菩薩所說:「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徧十方,入時觀自在。」來作說明。「我有一布袋」,指的就是佛心,佛心廣大,周遍法界,為什麽呢?因為佛心不住於一切處,所以盡虛空,遍法界,都無障礙。「展開徧十方」,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生其心。生什麽心呢?就是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也就是一切四生九有的眾生,都要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是生其心;『如是滅度一切眾生,但實無一眾生而滅度者。』這就是無所祝因為菩薩如果心有所住,修行度眾就會有罣礙,如此心量就大不起來,無法周遍法界。反之,如果能夠無所住,修行度眾就不會有係縛,係縛就是被綁住了。修行能夠無罣礙,如此就能夠去來自由,解脫自在。所以說「入時觀自在」。「心體無滯」指的也是佛心,佛心就是無住心,智慧心。如何才能無住?就是要能夠常覺,能夠常覺就能夠無住,如《圓覺經》說:「常覺不墜。我們平常就是不覺,所以我們就會常住,常住在那裏?常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常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常住在人我是非等一切煩惱痛苦之中。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常覺,就能夠無住,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不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覺圓經》說:「常覺不墜。能夠常覺不住,用時才能夠了了分明,應用才能便知一切,來去才能夠自由自在。「般若」是什麽?般若就是智慧。般若無形象,但無所不像。般若就好像燈光一樣,光本身沒有形象,但它照在人的身上就現出人像,照在花朵上麵,就現出花的像,照在茶杯上,就現出茶杯像…。所以光雖然沒有形象,但卻無所不像。另外,室內有了光,所有的東西才能看得非常清楚,這比喻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我們有了正見,對於修行的道路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黑暗中有了光,我們就不會恐懼,黑暗中有了光明,就能夠認清方向,知道該如何走才能達到目標,由此可以知道智慧光的重要性!何謂「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曾經有一位姓張的讀書人,他博覽古今,學問浩大,當時的人都稱他叫張百懂。有一天他去拜見洛京南院和尚,和尚就問他:「你就是張百懂嗎?」張百懂回答:「不敢!不敢9南院和尚就用手指在空中劃了一杠,並且問他:「這你懂嗎?」張百懂回答:「我不懂9南院和尚說:「一也不懂,那來百懂?」話說有三位秀才要到京城去參加考試,在路上經過一座名山,他們聽說山上有一個老和尚,能夠算人家的功名前程,就決定前往求教。老和尚問了三人的來意後,閉起雙眼,伸出一根手指,三人都不明白,他們請求和尚為他們解說,和尚搖搖頭說:「此乃天機,不可泄露。」三人就離開了。三人走了之後,小和尚就進來問老和尚:「師父,一根手指是甚麽意思?」老和尚就說:「他們一共有三個人,如果一個人考中,一根手指就代表隻有一個考中;如果兩個人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有一個人沒有考中;如果三個人都考中,一根手指代表全部都考中;如果三個人都沒有考中,那一根手指就代表一個也沒有考中,這樣你懂嗎?」小和尚說:「我懂了!我懂了!師父你好厲害喔9所以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可從三方麵來說明: (1)從時間上來說:宇宙當下這一刻即遍一切處,一切處也都在當下這一刻。譬如我們當下這一刻在這裏聽經,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乃至法界一切眾生當下這一刻都在做他自己的事情,這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2)宇宙萬法,皆由一心造。一心中也具足萬法:如《華嚴經》:「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伽經》:「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佛教唯識學也說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譬如我們常常說合掌,各位知道合掌的意義在那裏嗎?所謂「合掌」就是合十法界於一心,而一心中具足了十法界。因此天台宗說道:「一念三千」,所謂「一念三千」就是我們的心可以在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十法界中來回好幾次,所以說一心中具足十法界,而十法界也都在一心之中。 (3)宇宙間每一個法,即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起是指有的部分,一般也稱為「世俗諦」,又稱為「緣起有」,而它的體性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性,屬「勝義諦」。宇宙間每一法無不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因此從一法能夠知道它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就可以知道宇宙間一切諸法,也都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也就是所謂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例如有人問趙州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趙州:「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這是什麽意思呢?其實趙州禪師舉什麽例子都對,因為世間上每一法,每一個因緣的形成,包括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乃至一切諸法,無不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種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真理法則,是盡虛空、遍法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注法界,法爾如是。什麽意思呢? (1)法住:是就時間上來說,也就是世間上的真理法則是常住世間的,如過去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現在也必然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未來也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這個就叫做「法墜。 (2)法界:是就空間上來說,即不管宇宙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類的眾生,宇宙間的這種真理法則都是存在的。如人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類的眾生,乃至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一切星球等也都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這就是所謂的「法界」。 (3)法爾如是:是說這種宇宙間的真理法則是本來如此、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所有一切真理都要符合這三項)。譬如說:國王會無常,老百姓也會無常;大人會無常,小孩子也會無常;人類會無常,一切眾生也是會無常。所以說無常之前人人平等。這就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這叫做「法爾如是」。宇宙間這種真理法則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那一個神,那一個上帝,那一個人所創造的,所以佛陀說:「此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法爾如是。」也就是說:這些真理法則並不是佛陀所創造的,而是佛陀發現的。所以古德說:「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彌新。」「亙古今而不變」是說宇宙間的真理法則從古至今是不變的;曆萬劫而彌新是說宇宙間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展現的,都是最新形成的。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能夠如實了知宇宙間的每一法都是第一次形成的,都是最新形成的,我們就能夠把每一個法、每個因緣都當成是第一次、唯一的一次、最後的一次,失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了,如果能夠這樣,我們就能夠把握當下每一個因緣。每一個因緣、每一個法我們都要把它當作第一次,如此我們就能時時保有赤子之心,時時保有新鮮感。譬如夫妻之間的感情,你每天看到對方都要把他(她)當作是第一次。你如果沒有這種觀念,日子久了可能就會產生七年之癢,感情就容易發生變化。其實你的另一半,每天你所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第一次形成的。在工作上也是一樣,對於你所從事的工作,每一天、每一個時刻你都要把它當做是第一次,如此久了才不會產生厭倦感。否則,像有些從事金融工作者,每天在那邊數鈔票,數到最後可能就會感到怨煩。這種每個因緣都當作是第一次,是非常重要的!像以前我在本山擔任雲居樓齋堂糾察,隻要有新的遊客或信徒進來,我都會教他們:筷子拿起來,菜盤收進來,把左邊的碗放在菜盤的右邊,右邊的碗拿到菜盤的左邊,再拿起飯來,先吃三口飯,第一口心中發願:願斷一切惡,第二口願修一切善,第三口誓度一切眾生。有些人常常聽,可能就會感到很煩。但是大家要知道,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來的,況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也是不一樣的。這裏教各位一個方法:當你每天早上起床在刷牙的時候,你要對自己保持這種新鮮感,時時保有這種赤子之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能夠把每一個因緣都當作是唯一的一次,最後的一次,我們就能夠把握當下的每一個因緣,該做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該辦的事情就要趕快去辦,否則,無常一到,想要再做可能就沒有因緣了。接下來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第三段經文:
三、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敦煌本) 這段話主要在說明佛與眾生的差別就在迷與悟(覺)之間。曾經有兩個年輕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受到主管的責怪,因此起了很大的煩惱。有一天,兩人就相約到寺院去找住持和尚,他們把心中的煩惱跟和尚報告,和尚聽完之後就給他們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示意他們回去了!兩人回去之後,其中一個就想到:「對呀!不過一碗飯,我何必再待在這個公司裏麵,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就辭職不幹了,回到自己的家鄉,從事農業工作。他很認真地從事農業改良,過了幾年之後很有成就!另外一個年輕人回去之後,心裏也想著:「對呀!不過一碗飯,我何必那麽認真呢!算了吧!忍一下就好了。」他沒有辭職,一直待在公司裏麵,雖然也受到主管的責怪,但是他很認真,腳踏實地,後來受到重用,最後還當了經理。十年後,兩個人又相約到寺院去見住持和尚,和尚的年紀已經大了,他們兩個人就把十年來的心路曆程跟和尚報告,同時非常感謝老和尚當時給他們這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和尚聽完之後,沈思了一會兒,又給他們五個字-「不過一念間」。是呀!不過一念間,所謂「一念迷佛即眾生,一念覺眾生即佛。」記得去年2008年春節,是我擔任行堂頭的第十一年。農曆春節正月某一天的晚上藥石(晚餐),我請我們的行堂人員吃冰淇淋,因為還剩一些。就在過二堂的時候,有一對夫妻帶著他們的兩個小孩子一起來用餐,我看到小朋友就問他們:「小朋友,你們要不要吃冰淇淋?」小朋友點點頭,我就給他們一人一支,媽媽剛好去拿飯菜,回來之後看到小朋友手上有冰淇淋,就問孩子說:「冰淇淋是誰給你們的?」小女兒竟然回答說:「阿伯給我的」!當時我心裏想:我有那麽老嗎?竟然叫我阿伯!不過,這還沒什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一次我剛好到高雄買東西,有一個商店的老板娘,她的小女兒看到我竟然叫我「阿公!阿公9想不到之前才做了阿伯,不到一個月就升級當了阿公。我真的老了那麽快嗎?後來心裏想:這些小朋友叫我阿伯,或叫我阿公,都是對長輩的一種稱呼,很大呢!想到這裏我就開心了!的確!不過一念間,同樣一件事情,就看我們怎麽想。如果凡事我們都要往不好的地方想,人生注定要痛苦、要煩惱;反之,凡事我們都能往好的地方想,人生就會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話說有一天蟑螂妹妹從外麵回來哭得很傷心,爸爸看到就問她原因?蟑螂妹妹就告訴爸爸:我到外麵遇到每一個人,人家都叫我『害蟲』,讓我聽了非常傷心,非常難過!沒多久蟑螂弟弟從外麵笑嘻嘻的回來,滿心歡喜!爸爸好奇的問他說:弟弟啊!你為什麽這麽快樂、這麽歡喜呢?蟑螂弟弟就告訴爸爸說:因為我出去遇到每個人,人家看到我都會跟我打招呼!爸爸:怎麽打招呼?弟弟就說:「每個人看到我就說:『嗨!蟲;」。這是不是同樣一件事情,當然是啊!同樣一件事情就看你怎麽去想!凡事如果都要往不好的一麵想,人生注定就要痛苦煩惱;反之,凡事如果都能夠往好的一麵想,人生就會過的快樂自在。所以說: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同樣的「一念迷即是眾生,一念覺即是佛」;「一念迷即是煩惱係縛,一念覺即是自在解脫。」佛跟眾生的差別,就在迷與悟、迷與覺之間。學佛其實就是在轉念,所謂「轉識成智,轉迷為悟,轉煩惱為菩提。」觀念一轉變,人生就不一樣了。希望大家都能夠轉識成智,轉迷為悟,轉煩惱為菩提,如此生活就能夠自在灑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第四段經文:
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宗寶本) 這一段話是說,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要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如果喜歡看別人的不是,自己有這種是非心,那也是心地不正。別人有不對的地方,但我不能有這種心,如果我有這種喜歡看別人是非的心,那我自己也是心地不正。所謂『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此隻要能夠除去喜歡看別人是非的心,就能夠去除無明煩惱。的確,一個修道者要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因為學佛是在看自己,不是在看別人,所以藏傳佛教把佛教稱為「內觀學」,也就是要我們看自己。在《六祖壇經》裏麵有一段話:「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像早期有一些到我們禪堂禪修的人,時常喜歡看別人的不是,甚至喜歡批評別人,或者批評禪堂,雖然坐的像一尊佛一樣的如如不動,但是一下坐就說人家的是非,批評他人的不是,這些都是與道相違背的。記得前幾年我到本山某個別分院去上禪修課,下課後有一個女警官來問我問題,她說:「師父!我現在很苦惱,我們分局最近來了一個臨時工,是一個女孩子,是某議員的親戚。自從她來了之後,時常在分局裏麵搬弄是非,把分局搞得烏煙瘴氣,師父您有沒有方法幫我解決這個煩惱?」我說如果我告訴你方法你能夠做得到嗎?她說隻要是師父講的我一定做得到。我說:「好!你從現在開始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向給她。」她非常驚訝的說:「還要我把功德回向給她!?我沒有詛咒她已經不錯了,怎麽可能再回向給她9我跟她說:「你不是說要聽我的嗎?你一直講她不好,她真的有這麽差嗎?」於是我就跟這警官講一則故事:以前聯合國有一個親善大使,有一次到法國巴黎去訪問,他訪問一趟回來後,就在媒體上公開批評,說法國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民,機場服務人員的態度非常惡劣,計程車司機的服務態度也很差,路上的人民很不友善,都是苦瓜臉。後來他在一篇雜誌上看到一段話:「世界是一麵鏡子,當你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都是看到你自己」。這段話給他很大的震憾!後來有一次他又到法國巴黎去訪問,這時候他就自我改變,當他遇到海關人員的時候,他就主動打招呼問候海關人員,並感謝他們的辛勞;路上叫計程車的時候,也主動跟司機互動,並感謝司機載他一程;路上遇到每一個人他都主動跟他們打招呼,臉上掛滿了微笑。這一趟回來他又主動在媒體上發表,這一次他不是批評,而是公開讚美法國巴黎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人民。各位,法國巴黎的人民有沒有改變?當然沒有!改變的是這位親善大使自己的內心,內心一改變,世界就不一樣了。我跟這位警官說,你一直說這位女同事多麽不好,她真的有那麽差嗎?她真的一點優點都沒有嗎?你應該要多看她的優點,不要隻看她的缺點。接著我又跟他講了一則故事:舍利弗尊者有一次跟佛陀說:「世尊!我們常常聽您在讚歎十方諸佛的國土都是非常清淨莊嚴,而您的國土裟婆世界五濁惡世,怎麽這麽汙穢不堪呢?」這時候有一個天人,聽完後,便對舍利弗尊者說:「尊者,你不能這麽說喔!以我們天人來看釋迦牟尼佛的國土,這裟婆世界是非常清淨莊嚴的9佛陀怕舍利弗不相信,就用他的腳的大拇指按地,當大姆指按到地上,大地整個變成金黃色,非常清淨莊嚴無比的佛土就出現了。佛陀就跟舍利弗說:「舍利弗,這才是我的淨土。因為你心中不清淨,所以看到的佛土才會不清淨。」我跟這位警官說:因為你心中不清淨,所以看到的也都跟著不清淨。我就教她回去之後,把修行、念佛的功德全部回向給她的同事,並且要多看她的優點,不要隻看她的缺點。一個禮拜過後,她又來上禪修,她告訴我:「師父,太感謝你了,我現在覺得我那一位同事也很可愛啊9世界是一麵鏡子,當我們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其實都是看到我們自己。當我們覺得某個人很差勁,其實我們可能也差不多;你覺得某個人莫名其妙,你可能也差不多;你覺得這個人很阿彌陀佛,你可能比他更阿彌陀佛。畢竟這個世界是個不圓滿的世界,凡事不可能都順心如意的。因此改變別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改變別人不容易,改變自己比較快。學佛就是在改變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自己的心清淨了,那我們看到世界上的一切也都跟著清淨了。如《維摩詰經》所說的:「心淨則國土淨。」心清淨了,一切都跟著清淨!希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真正修道者,凡事常自見己過,不見世間過,以佛心來看世間,如此生活必然能夠自在灑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的第五段經文:
五、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宗寶本) 1、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非即內心無是非之心,如此就不會看人家的是非、聽是非、說是非、傳是非。不傳是非、不說是非,如此就不會侵犯到別人。因為戒的根本精神就在於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眾生。話說老王有一次開車,到高速公路休息站去上廁所,他進去之後發現,第一間已經有人,因此他就進入第二間,當他蹲下來之後,就聽到隔壁的人在說話了:「近來好嗎?」老王心想,我跟他又不認識,怎麽會問我近來好嗎?但是為了不失禮,就回答他說:「還不錯啦9旁邊的又問了:「你要到那裏去?」「要到台中去9 「你到那裏做甚麽?」「我要去看朋友9這時候老王聽到隔壁的又說:「等一下我再回你電話,我旁邊有一個神經病,每次我問你的話,他都搶著回答9話說印度有一個富翁,很有錢,他家養了一頭非常壯碩的大象,有一次富翁過生日,很多人都來為他祝賀,富翁為了顯示自己的家世,就說:「你們哪一個有辦法把這頭大象弄到水裏麵,就有重賞9每個人都去推那頭大象,但都推不動。就在這時候,有一個瘦瘦的年輕人,他就走到大象的麵前,不曉得拿什麽東西放進大象的鼻子,大象馬上就跳到水裏麵去了。富翁心裏感到怪怪的,這年輕人不曉得用什麽方法,就把他叫過來問:「你剛才用什麽方法,大象怎麽會馬上跳到水裏麵去?」年輕人說:「因為我拿了一些螞蟻把它放進鼻子裏麵,所以大象馬上就跳到水裏麵去。」富翁聽了很生氣地說:「你怎麽可以用這種不當的方式?以後不可以再這樣了9富翁還是給他獎賞。過了一年,富翁又過生日,他又為了展現自己的家世,又跟大家說:「你們哪一個有辦法把這頭大象弄到水裏麵,就有重賞,但是不可以用不當的手段9這時候每個人又去推大象,還是推不動。就在這時候,發現去年那一位瘦瘦的年輕人又出現了,這個年輕人就走到大象的旁邊,跟大象講了一些話,大象首先點頭,接下來搖頭,後來又點個頭就跳到水裏麵去了。這時富翁覺得很奇怪,就把年輕人叫過來問他:「你剛才在大象旁邊講什麽話?他為什麽先點頭,再搖頭,再點個頭就跳進水裏。」年輕人說:「我問大象:你還記得我嗎?」大象就點點頭。「那你的鼻子還要不要再放螞蟻進去?」大象就搖頭了。「那你要不要跳進水裏麵?」大象點個頭撲通就跳進水裏了。我們要知道:戒的根本精神就在於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眾生。《六祖壇經》:「心平何勞持戒。」內心如果能夠時常保持平靜、保持平等心,自然就無是非之心,無是非之心自然就不會看別人的是非、說是非、傳是非等侵犯眾生的事產生。如此,何需再刻意強調持戒6楞嚴經》:「心地若平,則世間地一切皆平。」我們內心之所以會有是非之心產生,主要原因就在於內心有所不平,譬如:我們對某個人、某件事情如果看不慣的時候,心中就會產生不平。話說在一九六三年美國有一位名叫瑪麗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寫信給「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她說:她實在很不明白,為什麽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點送到餐桌上,得到的隻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麽都不做,隻知道搗蛋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塊甜餅。她好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嗎?為什麽她在家裏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好的孩子被上帝遺忘了?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節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有關孩子問到:「為什麽上帝不獎賞好人?為什麽不懲罰壞人?」這一類的問題,他所收到的信不下上千封。每次當他要看這些信的時候,心裏都很沉重,因為他不知道如何來回答這些問題。直到有一次,他參加朋友的婚禮,可以說改變了他一生。那一天婚禮進行中,當牧師幫新郎、新娘證婚的時候,那對夫妻可能陶醉在彼此的愛情中,或是太緊張了,當他們在交換戒指的時候,竟然都把戒指戴到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個情況,就很幽默地說:「右手已經夠完美了,請你們把戒指戴到左手上吧9就因為這一句話,讓庫斯持茅塞頓開,而且改變了庫斯特的一生!為什麽上帝不懲罰壞人?為什麽不獎賞好人?他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上帝之所以能夠讓一個好人成為一個好人,其實就是最大的獎賞,因此不需要再特別獎賞了!這就如我們的右手,本身已經夠完美了,所以不需要再戴戒指去美化他。同樣的,我們這一生能夠成為一個佛教徒、一個三寶弟子、一個善人,就是最好的獎賞!我們就不需要再去跟人家計較、比較。那為什麽我們會常常跟人家計較比較呢?「不知足」是最大的原因!所以佛陀在《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所謂「不平則鳴」,內心有所不平自然就會有是非之心產生;反之,心地若平,自然就無是非之心產生。所以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2、心地無癡自性慧何謂「心地無癡自性慧」?曾經有一輛貨車,當司機開到精神病院的時候,剛好破了一個輪胎,司機就下來換輪胎,當他把那個破的輪胎拆下來而要換上新輪胎的時候,不小心四根螺絲釘都掉到暗溝裏麵,暗溝又被溝蓋焊住了。因為打不開,他正在苦惱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剛好有一位精神病犯走過來,他看到貨車司機那麽焦急,就問他說:「先生!你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的嗎?」司機:「你是住在這裏的精神病患嗎?」「是的。」「那跟你講也沒有用。」「不一定喔!你跟我講或許我可以幫助你。」貨車司機心想:反正急也急不來,跟他聊聊也無妨,所以就把四顆螺絲掉到暗溝的事情告訴了精神病患,這位精神病患聽完之後說:「這還不簡單,你把其它三個輪胎各取下一個螺絲釘,再裝上這一個新的輪胎,那不就每一個輪胎都有三顆螺絲釘了嗎!然後你再慢慢開車,開到修車場,讓修車廠的人再裝上四顆螺絲,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9貨車司機聽完非常驚訝的說:「你不笨嗎,很聰明,蠻有智慧的!那你為什麽會住進精神病院?」精神病患說:「我住進精神病院並不是因為我笨,而是因為我精神有問題。」佛教所說的「癡」,就是愚癡、無明、不正見、沒有智慧。智慧,又稱為般若,般若又稱為「空性慧」,即如實了知空的智慧,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認識世間上的真理實相,世間上的真理實相,即緣起性空。如果心地能夠明,就能夠有正見,能夠正見緣起性空,能夠正見世間的真理實相,自然就會有般若智慧,所以《六祖壇經》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3、心地無亂自性定第三句『心地無亂自性定』,所謂「定」,依《大智度論》所說:「禪定名攝諸亂心」,禪定就是收攝我們散亂的心,心不散亂就是定,所以說「心地無亂自性定」。的確,內心不散亂,展現於外的就是不亂看、不亂聽、不亂說、不亂吃、不亂做、不亂動、不亂想,尤其是不亂想,因為我們凡夫眾生之所以會有很多痛苦煩惱,就是來自於心的散亂。所謂「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三時係念》也提到:「諸苦皆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意念紛馳總是魔。」意念紛馳就是心散亂,心散亂就容易生起貪欲、瞋恨等種種煩惱,而一切痛苦也因而產生。就以不亂想來說:記得在幾年前,人間福報舉辦一個『現代人如何抗壓』的座談會,我也被邀請過去參加座談,我就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說現代人要減少壓力,對抗憂鬱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凡事要多往光明麵去想,往正麵的方向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常常想負麵的、陰暗麵的事情,如此就不容易產生憂鬱症。當我講完之後,有一位心理醫師就說了:「師父,你所說的這些都沒有錯,但是就我所看過的憂鬱症患者,我坦白跟你說,這些理論幾乎每一個憂鬱症患者都知道,每個人都知道要往光明麵去想,不應該往陰暗麵去想,但是他們做不到,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就出在他們這一顆腦袋瓜子根本就做不了主9也就是他們沒辦法讓自己不想!那怎麽辦呢?靠修禪定。定又稱為「止」,止就是止息妄念,如何止息妄念?有定力就能夠止息妄念,沒有定力就沒辦法止息妄念。有了定力,不該想的就有辦法不想!希望大家都能夠透過修禪定來收攝我們散亂的心,止息我們的妄念!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第六段經文:
六、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敦煌本)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為什麽我們聽聞佛法沒辦法開悟?主要在於知見不正,業障和煩惱深重。那怎麽辦呢?當然就是要懺悔業障!什麽叫做「業障」?業障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罪業,它會障礙我們修道,以及悟道,所以稱為業障。懺悔業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佛前好好的禮佛懺悔,當業障懺悔清淨,智慧自然就能夠顯現,而且也比較容易悟道。這就如同一麵鏡子,當鏡麵覆蓋滿塵垢的時候,是照不出東西的,這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鏡麵擦幹淨,當鏡麵擦幹淨之後,鏡子才能夠照出東西,東西也才能夠看的很清楚。也就是說,當你把業障懺悔清淨,我們的智慧自然就能夠展現。話說印度有一位尊者叫做優婆掬多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他度了很多弟子都是證四果阿羅漢的。有一次,剛好有一個在家護法信徒,要到深海裏麵去采珍寶,當他要出發之前,就到寺院去禮佛拜佛,並且祈求三寶能夠加披,讓他這一次出去采珍寶能夠滿載而歸,而且能夠平安回來,如果能夠讓他采滿珍寶平安歸來,他就要供養全寺的出家眾。由於三寶的加披,這位商人果然平安歸來,而且采了很多的珍寶。他也依照他的發願要供養全寺大眾。既然是供養全寺大眾,住持和尚心想:上座當然是他自己了,當這位住持和尚要坐上上座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已證四果阿羅漢的比丘尼,以他的神通力觀察這位住持和尚竟然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到,他又觀察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經證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就算沒有證果的弟子,持戒都非常精嚴!他心想這樣不行,住持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得,怎麽可以坐上座!這位比丘尼就以方便法門跟他講:「老和尚,你不夠莊嚴,所以你不可以當上座。」老和尚一聽,以為他的頭發、胡須太長了,不夠莊嚴,因此他就把頭發、胡子剃一剃,當他剃完須發後,比丘尼還是說:「老和尚,你還是不夠莊嚴。」老和尚一聽,以為他的衣服舊了,因此就叫他的侍者把他的衣服染成新的。但比丘尼還是說他不夠莊嚴。老和尚生氣了,就說:我到底哪裏不夠莊嚴?頭發、胡發都剃了,衣服也染成新的,那裏還不夠莊嚴?這時比丘尼對他說:「老和尚,我說的莊嚴不是外表的莊嚴,而是內心的莊嚴!你要知道,你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經證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阿羅漢,就算沒有證果的,也都持戒非常精嚴!而你呢?你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到,你怎麽可以坐上座呢?這會損您的福報啊9住持和尚聽完後,非常傷心就一直哭。比丘尼問他,你到底在哭什麽?老和尚說:「人家都已經證果了,我都還沒!想到這裏讓我很傷心、很難過啊9比丘尼就告訴他:「傷心難過有什麽用!趕快修道求證果啊9老和尚說:「我年紀這麽大了,怎麽可能會證果呢?」比丘尼說:「悟道證果,還有分年紀大小的嗎?我跟你介紹一位叫優婆掬多的尊者,是個大阿羅漢,他可以幫你的忙。」這個老和尚就來到優婆掬多尊者的寺院裏,當他到了寺院的門前,剛好有一位比丘拿了一盆水,要給老和尚洗腳,因為印度以前都是打赤腳的。老和尚說:我不洗腳,除非我見到優婆掬多尊者,否則我不洗。這位比丘說:「我就是優婆掬多,你找我有什麽事嗎?」老和尚就把來的目的跟優婆掬多尊者報告,優婆掬多尊者說:「你想要求開悟證果,那很好9優婆掬多尊者就帶這位老和尚到一間禪堂裏麵,並且請了很多已經證了四果阿羅漢的弟子一起進來打坐。優婆掬多尊者請一位巡香的人拿一盞油燈開始巡香,看誰在打瞌睡,就把油燈交給他,換他去巡香。當大家開始禪坐時,老和尚因為年紀大,沒多久就開始打瞌睡。巡香的人到了他麵前三彈指,就換老和尚巡香。當老和尚巡香的時候,優婆掬多尊者叫他的弟子全部進入火光三昧,頓時整個禪堂一麵光明,每個人都非常莊嚴無比,當老和尚巡香時,看到這種莊嚴相,歎未曾有!他反觀自己,竟連初果都還沒有證得,因此感到無比的慚愧!優婆掬多尊者觀察老和尚的因緣已經到了,就對他說:「你之所以沒辦法悟道,就是因為被業障所覆蓋,你現在到佛前,日夜好好的禮佛懺悔,當你身心懺悔清淨,我再教你坐禪。」老和尚日夜在佛前禮佛懺悔,當他懺悔身心清淨後,優婆掬多尊者就教他禪觀,一下子就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當他證得阿羅漢果後,馬上以神通力回到他的寺院,這位有神通的這位比丘尼一看,非常高興的說:「你現在有夠莊嚴了,可以堪為上座9的確,我們聞法、修道之所以不能開悟,就是因為被業障所覆蓋,如此不但沒辦法悟道,智慧也沒辦法展現。另外知見不正,除了懺悔之外,就是要多聽聞正法,親近大善知識。何謂大善知識呢?我們再看下麵一段的經文:
七、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是大因緣。所謂化道,令得見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敦煌本) 永明延壽禪師曾經說:「真善知識,是人中最大因緣,能化導眾生得見佛性9真善知識就是真正的明師,在我們這一生當中,請問各位您找到自己真正的明師了嗎?我們看目前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找錯人、拜錯師而誤入歧途的!而明師所說的話、所教的法,有時候可能不是我們所喜歡聽的,所謂「忠言逆耳」,就如惠能大師所說的:「苦口是良藥,忠言必定逆耳。」尤其經常打擊我們、障礙我們的這些人,我們更要感謝他!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成就,我們怎麽能夠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多少?所以密教喇嘛說:「要把我們的敵人當作我們的根本上師,他是來成就我們的。」而這些人,就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我們的大功德主!記得本山雲居樓齋堂剛開始全山大眾要一起過堂的時候,常住就請慈嘉法師擔任本山總糾察。有一次,我到基隆極樂寺去講三天的《金剛經》,記得第二天早上,慈嘉法師打電話給我,他說:「慧昭法師!現在全山大眾要一起在雲居樓過堂,常住請我擔任總糾察,大師說糾察還可以有三、四位。不過,我覺得齋堂糾察最好由男眾來擔任,會比較莊嚴一點!能不能請你幫我推薦幾位男眾,身高最好在170公分以上,像你就不行,你的身高太矮了9我就跟慈嘉法師推薦了幾位男眾,慈嘉法師聽完後,就說謝謝你,電話就掛斷了。大約過了十分鍾,慈嘉法師又打電話來了,他說:「慧昭法師啊!雲居樓齋堂糾察,就由你來擔任了。」本來說我太矮不可以,現在又要我來擔任,這就是在成就我們的因緣!記得我剛進禪學堂的第二年,本山即將舉辦萬緣水陸法會。有位師兄弟就打電話給我,他說:「慧昭法師!依敏法師說你的音感不錯,所以他推薦你到內壇擔任正副表。」我問他內壇水陸法會的時間,他告訴我日期,我一聽隻剩下兩個禮拜!自己心裏想:這樣學的來嗎?我跟他說:「我沒唱過呢9他說:「你就盡量學吧9由於當時我對於《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體會很深,凡事隨順當下的因緣,該放下的時候放下,叫做無所祝該承擔的時候承擔,叫做生其心;那既然因緣來了,當然就直下承擔了!當時我馬上就跟師兄弟借內壇水陸的錄音帶,我一聽,還得了,共有五種唱腔,而且都不同。因為隻剩兩個禮拜,我還得去上禪修課及講演,心想時間緊迫,所以隻能找一種唱腔來學,當時我就學時任佛光山宗長心定和尚的唱腔。說真的,當時我學得很痛苦,不過,後來終於也可以上台了。那場唱下來,有位台南的阿嬤,她告訴我說:「慧昭法師,你唱得很好!明年我要找更多人來參加水陸法會。」雖然台南阿嬤非常讚歎,但是主法和尚悟一長老卻說我唱的很糟糕!我問老和尚,那裏唱得不好?他卻不跟我講。又有一次,我們到加拿大溫哥華東蓮覺苑支援水陸法會,東蓮覺苑請本山幫他們作三年水陸,那一次是第三年。法會期間,我每一次唱下來,老和尚都說我唱的很糟糕!尤其有一場,我一小段唱錯了,下來到後台的時候,老和尚當著所有法師麵前指著我說:「我們這次水陸法會所有和尚就是你唱的最糟糕,全都敗在你身上9隔年到美國西來寺做水陸法會,那時候我剛好擔任悟一長老的侍者。記得有一次用完晚餐,我培老和尚跑香,我就很誠意的問老和尚:「老和尚!我到底那裏唱不好,能不能請您告訴我?」他說:「都很不好。」我說:「全部都不好嗎?」 他說:「對!全部都不好。」我就請教他:「那我該怎麽辦?」老和尚要我學某個人的唱腔。回來之後,我就找那一位師兄弟的錄音帶,用他的調子來唱。各位想想,當時我學定和尚的唱法,現在要改成另外一種唱法,這比從來沒有學任何唱法要困難許多,我必須先把原來的唱法全部忘掉,再來學新的。我很認真的學,隔年本山做水陸法會的時候,我已經全部轉成新的唱腔,那時候老和尚講一句話說:「你終於轉過來了。」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麽他說我唱的不好,因為我唱的全部都不是他的唱腔,都是定和尚的唱法,所以我再怎麽唱,他都說我唱的不好。後來我改成他的唱腔,他就說我唱的很好!不過,老和尚對我的唱法沒有意見了,但是換成定和尚有意見了。所以各位!我這一生真的非常感謝一切因緣,不管是順緣,或是逆緣,順緣成就我很多好因好緣;給我逆緣的人,我更要感謝他,因為他成就了我的道業,增加了我的忍辱力、菩提悲心,如果沒有他們的障礙、打擊,我那能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有多少呢?所以這些人都是我的大善知識。不過《六祖壇經》所說的大善知識,是要能夠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者。什麽是最上乘法?即《金剛經》的根本無上心法---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這也是南宗禪的心法。如《六祖壇經》:「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共傳無住,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直示,行實喻,唯教大智人。」這段經文是說:佛陀入涅槃,佛法傳到中國,共傳無住這個法,所謂「無墜就是我心無住,能夠我心無住,才名為真正的菩薩,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心有所住,即為非祝」各位,菩薩的心要住在哪裏?就是無所祝因此大珠慧海禪師說:「隻個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得如是者,即名無住心也,無住心者,即是佛心。」無住心,即是佛心,無住心就是清淨心、禪心、智慧心。因此能夠直示這個法,跟眾生直接講這個法的人,而不再拐彎抹角,這個就叫做大善知識。因為這一法是非常殊勝無比的大法,是能夠讓眾生明心見性,能夠讓眾生解脫成佛的。如惠能大師當初不就是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的!佛陀更在《金剛經》裏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也就是一切成佛乃至成佛的法門都在這一本經。我們要知道這個法之所以非常殊勝!是因為它是隨順宇宙的真理法則來生活、來修行的,所以當然非常的殊勝無比!反觀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沒辦法自在,修行之所以沒辦法灑脫,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沒辦法隨順宇宙的真理法則來生活、來修行。宇宙的真理法則是什麽呢?就是緣起性空,而無住性就是佛性、就是空性,無住心就是佛心、清淨心。像天上的雲之所以能夠自在灑脫,就在於它的無所祝雲它隨順當下的因緣,風來了,該去那裏它就飄到那裏,該成為什麽形狀它就成為什麽形狀,一切就是那麽樣的自在灑脫。反觀我們平常生活之所以不自在,就在於我們處處執著,處處住心,因此才會有種種的煩惱、痛苦。相信今天大家能夠聽到這個殊勝的大法,都是具有大因緣、大福報,非常難能可貴的!對於這麽好的因緣,大家要好好的珍惜、把握,並且要好好的善護念之。接下來我們看《六祖壇經》的第八段經文:
八、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敦煌本) 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是惠能大師的三無思想。也是《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也有人說是惠能大師禪法的主要思想,更有人說是惠能大師的主要修行法門,同時也是南宗禪最大的特色。為什麽說無相為體呢?「無相」就是諸法的「實相」,實相就是無相,就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就理體上來說的。所以《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名為諸佛、如來,或稱為「真如」。無住是心的本性。也就是說一切心都是無住性的。如惠能大師:「無住者乃人之本性,即於諸法上念念不祝」有所住就有係縛,係縛就是被綁住了,無住就沒有係縛,沒有係縛就能解脫自在。如《金剛經》:「若心有住,即為非祝」各位,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裏?就是無祝無住性就是空性,就是佛性,無住心就是清淨心、智慧心、佛心。無念為宗是惠能大師禪法最重要的思想,無念不是沒有念,無念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無就是「無所墜,念就是「生其心」。惠能大師當初就是聽到這一句話而開悟的,所以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我們常常聽說惠能大師因為聽到《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其實前麵整段話都是重點,那一段話呢?就是佛陀告訴須菩提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麵這段話都是重點,佛陀要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就是聽到這段話而開悟的。而這也是惠能大師後來所說的無念。惠能大師:「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白牛車就是成佛。又說:「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由此可知無念的重要性。總之,惠能大師的禪法雖然立有無相、無念、無住,其實是總攝於無念,無念才是他最主要的禪法,細分才分成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而這三無思想就是來自於《金剛經》,三者的關係是互相融攝,相輔相成的。接著來看《六祖壇經》的第九段經文:
九、吾常願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敦煌本) 惠能大師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常開佛知見,不要開眾生知見。的確,我們學佛就是要開佛知見,不要時常開眾生知見,開凡夫知見。佛知見,就是覺知見,能夠開佛知見、開覺知見,修行必定是跟善法相應,跟清淨法相應,跟無我、涅槃、解脫相應。反之,如果時常開凡夫知見,開眾生知見,那我們的修行必定是跟雜染法相應、跟我執相應、跟無明、煩惱相應。希望大家要時時開佛知見,不要時常開眾生知見。如此修行才能自在解脫!接著我們來看《六祖壇經》的最後一段經文:
十、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宗寶本) 慈悲就是觀世音菩薩,喜舍就是大勢至菩薩,慈悲喜舍名為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要能夠遍法界。慈悲喜舍能夠遍法界,即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是從空間上來說的,無量壽是從時間上來說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心量是廣大無量無邊的。因此佛光能夠平實無私的普照世間,所以說「平直即為彌陀」。能淨即釋迦牟尼佛,淨就是清淨心,什麽是清淨心?清淨心即無住心。無住心者即佛心。因此能夠無住才名為真正的清淨,能夠無住也才能夠無量無邊,能夠無住也才名為真正的菩薩。不過,雖然佛心不住一切處,但還是能夠生起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利益有情眾生,如是生其心又能夠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所謂的「從體出用,攝用歸體,體用一如」,就是佛。無所住是般若,生其心是方便,成佛的兩大要素就是般若與方便,缺一不可。一般聲聞、緣覺比較偏於無所住的部份,而菩薩比較偏於生其心的部份,一直要到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叫作不動地菩薩,才能把無住生心取得平衡。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圓滿無住生心,也就是般若與方便的究竟圓滿。《觀無量壽經》:「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其實不隻是觀音菩薩具足慈悲,諸佛菩薩都具足慈悲。不僅大勢至菩薩具足喜舍,諸佛菩薩皆具足喜舍。不隻釋迦牟尼佛能夠無住,諸佛菩薩也都能夠無祝不隻阿彌陀佛的心量廣大無量無邊,諸佛菩薩的心量也都是廣大無量無邊!望大家能夠學習諸佛菩薩的廣大無邊心量,時時以無住的心,慈悲待人,喜舍結緣,平直無私的對待一切有情眾生。也希望這次的《六祖壇經》講座,對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