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的理入行入
二祖安心
四祖與各宗派
五祖的時代
六祖的時代
即心是佛的流弊
小釋迦仰山
臨濟四料簡
我們的課程已進入第五個禮拜的第二次了,實際修證的資料,因時間的關係,無法在這裏作仔細研究,要大家自己去研究,光聽而不研究是沒有用的。
我 們開始所講的,是關於學佛見地方麵;後來偏重於修證做功夫的事相。特別要注意的,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方法。這個修出入息的方法,因個人生理、心理的差 異,而有所不同。佛說的念安般是大原則,當然每一句話,內容都很複雜,若能修好,絕對能做到健康長壽。若做不到,則是因為不得法,或者沒有恒心。有了初步 的修持,再進一步得定,發智慧、得神通,也都絕對能做到。至於詳細的方法,當然不簡單,密宗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門發展出來 的。
先不談悟道成佛,光說修養功夫,應參考孟子的養氣原則,還有呂純陽的百字銘:“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也非常重要。呂純陽是道家,也 學禪,他在百字銘中,把修證的事相,尤其煉出入息成就的步驟,都包括在內了,很值得研究。當然細則很多,非依明師不可,沒有過來人指導,會走很多冤枉路, 如由有經驗的人點一句,則事半功倍。
前麵所有關於修持法門的討論,都屬於四加行的範圍。修氣的法門與心物的關係,因時間不夠,暫時擺下不談。
現在再介紹中國學佛的修持路子。
前 幾次談到自東漢以後,到了南北朝、隋唐之間,修行有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隋唐以前,走的都是小乘的修持法門。後世有一個毛病,一聽小乘就看不起,這也是顛 倒因果。我也再三地說,學大乘沒有小乘基礎,根本就不必談,等於小學基礎沒打好,怎麽讀大學呢!唐宋以後,禪宗興盛了,證果的人卻越來越少,而說理的越來 越多,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一般人動輒參話頭、參公案,或者觀心、默照,統統叫它是禪,這都是笑話,都在顛倒因果。
東晉時代,大小乘經典源源滾滾,都向中國介紹而來。經典的翻譯很多,教理越來越發展,對當時做功夫的人不無影響。尤其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法華經、金剛經,影響中國之大,無與倫比,維摩經亦然。
東 漢以後,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多年間,是中國文化學術,以及哲學思想最輝煌蓬勃的時期。在形而上道方麵,比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還高明。不過很可惜,一般學佛的 人,隻懂學佛這一麵,南北朝的曆史未加研究,隻曉得那時“清談誤國”,至於清談了些什麽,誤了國沒有,並沒有真正了解。實際上,清談不曾誤國,倒是當國者 誤了文化,所以讀曆史不可人雲亦雲,要自己真作研究。
在這個時期,達摩祖師來了,當時修道證果的人很多,都是用小乘禪定的路線在修持,都是 有為法門。雖然方法都對,但欠缺把有為變成無為形而上道的轉節。一般大師們,如鳩摩羅什法師,雖然傳了佛經,對形而上道的翻譯,也介紹得那麽高深,但他修 持所走的路線,還是小乘禪觀的法門,也就是十念當中,念身的白骨觀,或不淨觀這一類法門。當時,在很難追求形而上道的時候,達摩祖師來了,成為禪宗的開 始。
嚴格來講,禪宗是心宗,所以達摩祖師指定以楞伽經印心。楞伽經的宗旨,一句話:佛語心為宗。心字的問題出在這裏,後業的明心見性,一切都誤在這裏。達摩祖師當時指出了兩個方向,一個是“理入”,一個是“行入”。
理, 不是普通研究道理的理,是從止觀、觀心的理論,進而悟道。行入包括十戒,以及菩薩的行願,也就是在做人處事中,注意自己起心動念的一點一滴,以此證道、悟 道。禪宗的宗旨,特別注重行入。但後世研究禪宗的人,有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將禪宗指導學人輕快幽默的教授法,當成了禪。比如這個來一喝,那個來一掌,尤 其以為禪宗是見花而悟道的。殊不知那都是教育法的一種偶然機用,不是禪的真正中心。真正的中心,是達摩所提出來的行入。
參公案是把古人悟道 的經過,仔細研究一番,然後回轉來於自己心地上體會。應該怎麽走?如何才能相符?都要會之於心,二祖去見達摩祖師時,把自己膀子都砍了,他這樣精誠求道的 事跡,我們都曉得,但卻極少有人注意到,二祖在出家以前,學問已經非常好,是個大學者。他在山東一帶講易經,信仰他的人很多。後來,他覺得這個學問,並不 能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等到再看了大般若經後,他認為宇宙人生的真諦在佛法中,於是就出家了。
二祖出家後,在河南香山打坐八年,修了八年禪 定。後世因無法獲得資料,所以二祖當時修定所走的路線,是修氣抑或觀心,不得而知。這裏要注意,修禪定八年,太不簡單了,又具備了第一流的學問修養,後來 又跟隨了達摩祖師好幾年。書上記載二祖來看達摩祖師,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達摩不理,反而對他說,佛法是曠劫精勤的無上大法,在雪中站幾天求法就行了嗎? 二祖於是把膀子給砍了下來。後世有人研究,好像覺得達摩祖師要求得很不合理,事實上,從前那一代人的宗教熱忱,求法的情操,不是我們後世人所能了解的,高 僧傳中也隨時可以看到。我年輕時,親眼見人修持求法,燃指供佛,刺血寫經等事實。像這種情形太多了,依現在人講,這是愚蠢迷信,不知是我們愚還是他們愚? 古今時代不同,不要輕易對古人下斷語。
後來達摩祖師問二祖:你要求什麽?他當時又餓又痛又冷,隻說:如何是安心法門?如果是我們就會問:老師,我就是念頭去不掉。二祖還遠勝於我們,他已打坐了八年,再加上以前的用功,他不說念頭清淨不清淨,問的是安心不安心,這個問題大了。
指 月錄是一部大奇書,太好了,但難讀得很,要像看電視劇一樣,活看。這一段描寫二祖向達摩祖師求法時,達摩祖師麵壁而坐,待二祖把膀子砍下來時,達摩當然拿 藥給他敷,包紮一番。若是絕對不理,那就不叫達摩祖師了,也不是佛法了,這中間細節沒有記載。立雪、砍膀子、求安心法門的時間,並不在一起,各是一回事, 書上硬是把這三件事連在一起。
安心是什麽意思?安的是什麽心?二祖這時膀子也砍了,又冷又餓,他的心當然不安。所以達摩祖師答他:你拿心 來,我給你安!這時達摩祖師把印度人的大眼睛一瞪,一把粗胡 子,一定把二祖給嚇住了,這一罵,神光的魂都掉了。不是他膽子小,這個疑問太大,答案又太奇, 搞得他心都掉了,魂也飛了。然後他說: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出來。達摩祖師說:我已替你安好了,就是如此。
二祖跟了達摩祖師幾年以後,達摩祖師告訴他:“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走修證的路子,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宗、在家、出家,凡是修持的人,非照這幾句話走不可。
“外息諸緣”,外界一切環境都要丟掉,我們學佛修證不成功,就是這一句話做不到。我們的心都是攀援心,這件事做完了,又去抓那件事,事情永遠做不完,外緣也永遠息不了。
“內心無喘”,就是十念中念安般法門裏頭,做到不呼不吸,進入四禪八定的境界。
“心如牆壁”,內外完全隔絕了,外界任何事情心都動不了,也沒有妄想出現,也無妄念起來。
注意,做到這樣的就可以入道了,可以去證悟菩提,可以去證“道”。
達 摩祖師告訴二祖這一句話,應該是在問安心法門之前的事。達摩權衡二祖的禪定功夫,再教他禪定的路線。二祖問此心不安,應該是在功夫做到了以後的事。為什 麽?假定一個人做到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敢說自己成佛了嗎?心安了沒有?悟道了嗎?這時究竟什麽是佛?什麽是菩提?還是搞不清。所以此心 不得安。
後來二祖傳法給三祖,交 付衣缽以後,比濟顛還有過之,到處吃喝亂逛。像他這樣大名鼎鼎的學者,出家以後專心用功,達摩祖師又付法印 給他,等他交 出衣缽後,晚年的生活完全不同,又喝酒,又在花街柳巷到處亂跑。人家問他:你是禪宗祖師,怎麽逛道酒家去了?二祖講了一句話“我自調心,何關 汝事。”
問題來了,他求的是安心法門,達摩祖師一接引,把安心法門給他,但是到了晚年他還要去調心,此心尚不得安,可見二祖所講禪宗安心,這個心,到底是個什麽東西,仍是一個大問題。沒有成佛以前,誰的心都不能安,包括羅漢、菩薩,都沒有究竟安心,除了大徹大悟,誰都不能安心。
拿現在學術思想來講,唯心思想與唯物思想,兩者在爭戰。我們曉得心物是一元,究竟心怎麽樣能夠造成物,如果不到成佛的境界,誰都下不了結論。所以,在理上盡管誰都會講,事實上心卻安不下來。
這就是禪宗。從此以後,禪宗事實上幾乎等於沒有了。
我 們後世研究禪宗,都注意南宗六祖這一係,不把南北兩宗連起來研究。四祖時,正是唐代要開新紀元的時候,也是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快要回來的時候。那時,禪 宗還沒有大興盛,仍是單傳,一個人找一個徒弟,來繼續挑這個擔子,使法統不致斷失。到了四祖以下,造就出來不少弟子,後來唐朝幾個大國師,乃至華嚴宗、天 台宗的祖師,都是由四祖這個係統下來的,比六祖係統的輩份高。
唯識、法相等經典,經由玄奘法師介紹過來後,佛法的教理更趨完備。後來的臨濟 祖師,也是唯識宗的大師,不是光學禪的,曹洞祖師亦然。他們通達各種教理,不像現在我們一般人,不去研究經典教理,隻拿個話頭就自以為懂禪了。從前的大祖 師們,是在三藏十二部都通徹了以後,再拋棄教理,走簡截的法門,一門深入。正如孔子所講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由博而約,先博學,待通達以後,再專 門走一條路。
到了五祖的階段,就是唐太宗時期,禪宗是單傳,在文化上並沒有占太大分量。不久,天台宗漸漸出頭,當然最普遍的還是教理。接著 玄奘法師回來,造成佛法之鼎盛。唐宋時候,第一流人才,第一流頭腦,往往致力佛法。現在第一流的頭腦和人才,都到工商業界去了。所以現在怎麽會有佛法?時 代完全相反了。那時學佛學禪是時髦,等於現在研究科學一樣,風氣使然,教理盛極一時。而領導者唐太宗,也非等閑之輩,詩好,字好,武功好,佛學也好,樣樣 好,他為玄奘法師所寫的聖教序,就決非他人所能替代。
禪宗的鼎盛時期是中唐以後,晚唐到五代之間。當時佛學的理論,發展到最高峰,而六祖的 禪,剛剛湊上了時代。那時唯識、法相、華嚴,各種佛學的理論普及於社會,差不多讀過書的人,都會談幾句佛法。這時,小乘的修持已經看不上了,都走大乘的修 持方法,但又找不出一個路子;於是達摩祖師所傳的禪宗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到了五祖、六祖時,即應運而出。
達摩祖師初傳的修持 方法,理論上教大家注意楞伽經。到五祖時改變了,因為楞伽經的學理太高深了,為了容易證入這個法門,改用金剛經。其實在四祖時已經開始了這個方法,到了五 祖、六祖更盛而已。金剛經講性空之理,非常簡化。這時佛學的理論,似乎走到金字塔最高峰,鑽不出來了,如何與身心平實地打成一體;如何立刻求證,反而成為 很難的事。因為依照教理來講,一個凡夫想要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祗劫,遙遙無期,怎麽修證呢?
大乘經典一流行,覺得小乘法門不足為道。而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到了六祖時代達到了巔峰。
六祖的禪宗,從南方廣東開始。那時的南方,是文化落後地區,而佛教鼎盛,原本是在中原。大國師、大法師們,都在中原地區西安、洛陽一帶。六祖在落後的南方,因為用口語來傳布佛法,就很容易普遍流行起來。
仔 細研究壇經,六祖還是很注重“行”,仍是從“行”門而入。不幸的是,自從六祖壇經,與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等流通了以後,佛學與禪就完了。大家都曉 得心即是佛,可是怎麽樣是“心”呢?都沒有著落。所以有些人不信宗教,以為自己雖沒有做好事,但對得起良心,就是佛了。至於“心”是什麽?就不管了。毛病 就出在這裏,所以這次講課,不包括六祖壇經在內,但可作為參考。
因為這個“心即是佛”的流弊,而產生了宋代理學的發達。理學家所表達的,倒是一副禪宗的姿態,是從“行”門來的禪宗,而其講人天之道的行持,又等於佛家的律宗。唐宋以後老莊思想的道家,則等於佛家的禪宗,是解脫路線的禪宗。這三家的相互關係,極為微妙。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理,越說得明,佛學則越加暗淡。修證功夫越發沒有著落。其實,大而無當,還不如修止觀,作觀心法門,還可能拿到半個果位。走小乘到底還可以求證,大乘菩提則另當別論。
再說,禪宗提倡了金剛經以後,因為金剛經講性空,容易導致狂禪,理解上雖很容易通,但對求證則沒有幫助。
禪宗的書,以指月錄為最好,它集中了禪宗各種書籍的要點,包括了見地、修證、行願。我在台初版指月錄時,因銷售不佳,隻好論斤賣給屠宰業,用來包豬肉,這是另一段插曲。真要研究禪宗,把指月錄搞通就夠了,不過教理要熟,而且要有修證的底子,不然很多地方就看不通。
後 世一提禪宗,就是參話頭。其實,禪宗真正注重的是見地。比如溈仰宗的仰山禪師,被稱作中國佛教的小釋迦,他是晚唐、五代時人。指月錄記載:“有梵僧從空而 至,師曰:近離什處,曰:西天。”又此梵僧說:“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於是送了仰山禪師一些梵書(貝多葉),向仰山作禮後乘空而去。從此以後, 大家就稱他“小釋迦”。從空而來請益的西天羅漢,不隻一次,因有門人見到追問才知。
仰山跟隨溈山參學時,有一天,師父問徒弟說:涅槃經四十 卷,多少是佛說,多少是魔說?仰山說:師父啊!我看都是魔說的。溈山聽了很高興說:“已無後人奈子何。”仰山又問師父:“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麽 處?”意思是我話雖說得對,此心還是不安;一期之事我是知道了,見地上我到了,境界也有一點,但是,什麽是我的“行履”呢?
行履包括心理的行為,做人做事的起心動念,履字也包括功夫。溈山回答他一句名言:“隻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換句話說,隻要你見地對了,不問下麵的修證功夫,因為見地對了,修證一定會上路的。就怕我們見地錯了,功夫再做得好,行履也是錯。
因此,後世誤傳為禪宗注重見地,不重功夫。其實每個祖師都是見地、修證、行願等持,差一點都不行。溈山的這句話,是天才的師父,對天才的徒弟說的,我們並不是仰山,這話對我們不一定適用。
後世學禪宗,大多是在六祖、五祖、二祖等幾個前麵逛一下,對後來的五大宗,諸如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都不曾研究過,這樣哪能算是學禪呢?
比如臨濟的宗旨,講“三玄三要”、“四料簡”,這是教育法,也包括了見地、修證、行願。臨濟說:“我一語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具三要義”,例如“茶”一字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又有三要義,不是光講理論。又如大慧杲一句話下麵,作四十九個轉語。
“四料簡”,料是材料,簡是選擇。四料簡有賓主,有方法。但古人不講這個方法,而要靠自己去悟;如果講明了方法,呆板的一傳,大家就執著了。眾生本來的執著已解脫不了,再加上方法的執著,非下地獄不可。
四 料簡中,什麽是賓?什麽是主?比如一香板打下去,啪一聲,香板下麵什麽都沒有——念頭一板子空了,沒有了,如果能永遠保持這樣就不錯。用香板的方法,一語 道破,那就是“吹湯見米”,知者一笑,這是騙人的玩意兒。但也不騙人,把我們的意識妄想,用一個外力截斷,使我們經驗到達平常沒有經驗過的清淨。如果以為 這就是明心見性,那就大錯特錯了。但由這點影子也可以悟進去,這時要用般若,香板那一拍裏頭,透脫一悟,那叫禪。這就是臨濟的四料簡——有時“奪人不奪 境”,功夫到了清淨的境界。有時“奪境不奪人”,功夫進步了一點,希望你再進一步,那個境界不是的,把它拿掉,你還是你,叫我們自己去參究。有時“人境兩 俱奪”,把你搞得哪一頭都不是。但是,這個方法不能用,正如禪宗古德所說的,如果真提持禪宗,旁邊半個人都不跟了,法堂前草深三尺,沒有一個人來。
我在峨眉山曾用人境俱奪,接引過一個出家人,一腳把他踢昏了,躺在那裏不動,醒來後,叩了三個頭,高興地跳起來走,從此居山頂,住茅篷去了。
也有時候“人境俱不奪”。
臨 濟禪師並不隻講教育法,做功夫也在這裏頭。有時候功夫做得好,心裏什麽雜念也沒有,清清明明,空空洞洞,那個是“奪人不奪境”。你還是你,坐在那兒,不過 心裏空空洞洞,這是第六意識的境界。奪人,人不動;不奪境,有一個境界。當然這境界還是會變,為什麽?因為它是賓,不是主,客人不會常住的,怎麽不變?這 就是禪宗的秘密。但我們初步,必須讓賓作主,讓這個境界保留越久越好,隻是不易做到。
“奪境不奪人”,這就難了。我可以大膽地說,在座沒有人能做到,因為見地還沒有到,所以修持、行願也都不到。
有人問,本來清清明明的,這兩天卻靜不下去了。我說學禪為什麽不自己去參究呢?此時,奪境,境沒有了;不奪人,人依然在這兒。是賓?是主?是賓中主?還是主中賓?主中主?或是賓中賓?
有時用調息,有時看光,法寶多得很,祖師們在書中都教了,不懂可以問我,高段的教法不懂,要作落草之談,循序以進。
做氣功、修定,就是讓賓做主。四大不調,身體不好,氣脈是賓,讓身體搖遙如果強作克製,對健康並不好;等身體調好了,賓就可以不用了,由主來做主。
念頭也是如此,有時降伏不了,就念念佛,再沒有辦法,就唱歌吧!調心就是如此,此心難調伏的。有時功夫剛剛好一點。接下來情緒便壞得很,這時隻有讓賓做主了,主人家暫時搬位。
有 些人學佛做功夫,充滿了矛盾,氣脈來了,怕執著,所以想把它空掉;氣脈沒有了,又想打通任督二脈。光明發現了,怕著魔;沒有光明嘛,又想:怎麽一片無明 呢?等到空的時候,又想:我恐怕又落頑空了吧:放心,你盡管頑空,我幾十年來還沒有看到過能頑空的人。頑空者,頑石不靈,什麽都不知道。
就 這樣,處處矛盾,沒有辦法。氣脈來,幹脆搞你的氣脈,賓做主,沒有錯。氣脈來時,每個部位都是痛苦的。痛就痛嘛!這是你的,是客人的,不是我的,這時我不 做主,讓賓做主。你越看它,這個身體就像小孩一樣,“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越管它,它就痛得厲害。你不管它。它就乖了,真做得到,一下就成了。可是 人就是不行,氣脈一來,總愛去引導它,都在色陰區宇裏頭轉,道理都講得很好,事情一來就統統迷糊了。
參話頭是沒辦法中想出來的辦法,那不是 禪。還有“默照”,閉起眼睛,看著念頭,心裏很清淨地坐一下,宋朝大慧杲罵這是邪禪。楞嚴經上有句話: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因為沒有明理,以菩提 大道來講,當然是邪禪;明了理,悟了道的人,默照也是禪。這是臨濟禪師的照用,同時是照也是用,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光是靜默地守在那裏,這種默照就成了邪 禪。
仰山問:“如何是真佛住處?”溈山曰:“以思無思之妙,反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仰山在這個時候,才大徹大悟,溈山可沒給他一個耳光,或者踢一腿,而隻是跟他講道理。
“以思無思”,禪宗叫做參,佛教稱思惟修,把理窮通透頂,到達無思之妙。這時那個能思、能覺的功能起來了,各種神通妙用,也就都起來了。
“思盡還源”,心意識思想的作用,退到那個本來去了,“性相常住”,然後性相現前,宇宙萬有的現象,都擺在本位上,沒有動過。“事理不二”,功夫就是理,理就是功夫,這時“真佛如如”,就同佛的境界。
仰山因為師父這幾句話,他就悟了,悟後執持服勤十五年。十五年中隨時隨地在追問師父修行的經驗,隨時在求證。十五年後,再去傳教,做大方丈。
為何這幾句話能使仰山大徹大悟?我們自比仰山,體會看看。
二祖安心
四祖與各宗派
五祖的時代
六祖的時代
即心是佛的流弊
小釋迦仰山
臨濟四料簡
我們的課程已進入第五個禮拜的第二次了,實際修證的資料,因時間的關係,無法在這裏作仔細研究,要大家自己去研究,光聽而不研究是沒有用的。
我 們開始所講的,是關於學佛見地方麵;後來偏重於修證做功夫的事相。特別要注意的,是十念法中,修出入息的方法。這個修出入息的方法,因個人生理、心理的差 異,而有所不同。佛說的念安般是大原則,當然每一句話,內容都很複雜,若能修好,絕對能做到健康長壽。若做不到,則是因為不得法,或者沒有恒心。有了初步 的修持,再進一步得定,發智慧、得神通,也都絕對能做到。至於詳細的方法,當然不簡單,密宗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門發展出來 的。
先不談悟道成佛,光說修養功夫,應參考孟子的養氣原則,還有呂純陽的百字銘:“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也非常重要。呂純陽是道家,也 學禪,他在百字銘中,把修證的事相,尤其煉出入息成就的步驟,都包括在內了,很值得研究。當然細則很多,非依明師不可,沒有過來人指導,會走很多冤枉路, 如由有經驗的人點一句,則事半功倍。
前麵所有關於修持法門的討論,都屬於四加行的範圍。修氣的法門與心物的關係,因時間不夠,暫時擺下不談。
現在再介紹中國學佛的修持路子。
前 幾次談到自東漢以後,到了南北朝、隋唐之間,修行有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隋唐以前,走的都是小乘的修持法門。後世有一個毛病,一聽小乘就看不起,這也是顛 倒因果。我也再三地說,學大乘沒有小乘基礎,根本就不必談,等於小學基礎沒打好,怎麽讀大學呢!唐宋以後,禪宗興盛了,證果的人卻越來越少,而說理的越來 越多,直到現在,都是如此。一般人動輒參話頭、參公案,或者觀心、默照,統統叫它是禪,這都是笑話,都在顛倒因果。
東晉時代,大小乘經典源源滾滾,都向中國介紹而來。經典的翻譯很多,教理越來越發展,對當時做功夫的人不無影響。尤其是鳩摩羅什翻譯的法華經、金剛經,影響中國之大,無與倫比,維摩經亦然。
東 漢以後,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多年間,是中國文化學術,以及哲學思想最輝煌蓬勃的時期。在形而上道方麵,比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還高明。不過很可惜,一般學佛的 人,隻懂學佛這一麵,南北朝的曆史未加研究,隻曉得那時“清談誤國”,至於清談了些什麽,誤了國沒有,並沒有真正了解。實際上,清談不曾誤國,倒是當國者 誤了文化,所以讀曆史不可人雲亦雲,要自己真作研究。
在這個時期,達摩祖師來了,當時修道證果的人很多,都是用小乘禪定的路線在修持,都是 有為法門。雖然方法都對,但欠缺把有為變成無為形而上道的轉節。一般大師們,如鳩摩羅什法師,雖然傳了佛經,對形而上道的翻譯,也介紹得那麽高深,但他修 持所走的路線,還是小乘禪觀的法門,也就是十念當中,念身的白骨觀,或不淨觀這一類法門。當時,在很難追求形而上道的時候,達摩祖師來了,成為禪宗的開 始。
嚴格來講,禪宗是心宗,所以達摩祖師指定以楞伽經印心。楞伽經的宗旨,一句話:佛語心為宗。心字的問題出在這裏,後業的明心見性,一切都誤在這裏。達摩祖師當時指出了兩個方向,一個是“理入”,一個是“行入”。
理, 不是普通研究道理的理,是從止觀、觀心的理論,進而悟道。行入包括十戒,以及菩薩的行願,也就是在做人處事中,注意自己起心動念的一點一滴,以此證道、悟 道。禪宗的宗旨,特別注重行入。但後世研究禪宗的人,有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將禪宗指導學人輕快幽默的教授法,當成了禪。比如這個來一喝,那個來一掌,尤 其以為禪宗是見花而悟道的。殊不知那都是教育法的一種偶然機用,不是禪的真正中心。真正的中心,是達摩所提出來的行入。
參公案是把古人悟道 的經過,仔細研究一番,然後回轉來於自己心地上體會。應該怎麽走?如何才能相符?都要會之於心,二祖去見達摩祖師時,把自己膀子都砍了,他這樣精誠求道的 事跡,我們都曉得,但卻極少有人注意到,二祖在出家以前,學問已經非常好,是個大學者。他在山東一帶講易經,信仰他的人很多。後來,他覺得這個學問,並不 能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等到再看了大般若經後,他認為宇宙人生的真諦在佛法中,於是就出家了。
二祖出家後,在河南香山打坐八年,修了八年禪 定。後世因無法獲得資料,所以二祖當時修定所走的路線,是修氣抑或觀心,不得而知。這裏要注意,修禪定八年,太不簡單了,又具備了第一流的學問修養,後來 又跟隨了達摩祖師好幾年。書上記載二祖來看達摩祖師,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達摩不理,反而對他說,佛法是曠劫精勤的無上大法,在雪中站幾天求法就行了嗎? 二祖於是把膀子給砍了下來。後世有人研究,好像覺得達摩祖師要求得很不合理,事實上,從前那一代人的宗教熱忱,求法的情操,不是我們後世人所能了解的,高 僧傳中也隨時可以看到。我年輕時,親眼見人修持求法,燃指供佛,刺血寫經等事實。像這種情形太多了,依現在人講,這是愚蠢迷信,不知是我們愚還是他們愚? 古今時代不同,不要輕易對古人下斷語。
後來達摩祖師問二祖:你要求什麽?他當時又餓又痛又冷,隻說:如何是安心法門?如果是我們就會問:老師,我就是念頭去不掉。二祖還遠勝於我們,他已打坐了八年,再加上以前的用功,他不說念頭清淨不清淨,問的是安心不安心,這個問題大了。
指 月錄是一部大奇書,太好了,但難讀得很,要像看電視劇一樣,活看。這一段描寫二祖向達摩祖師求法時,達摩祖師麵壁而坐,待二祖把膀子砍下來時,達摩當然拿 藥給他敷,包紮一番。若是絕對不理,那就不叫達摩祖師了,也不是佛法了,這中間細節沒有記載。立雪、砍膀子、求安心法門的時間,並不在一起,各是一回事, 書上硬是把這三件事連在一起。
安心是什麽意思?安的是什麽心?二祖這時膀子也砍了,又冷又餓,他的心當然不安。所以達摩祖師答他:你拿心 來,我給你安!這時達摩祖師把印度人的大眼睛一瞪,一把粗胡 子,一定把二祖給嚇住了,這一罵,神光的魂都掉了。不是他膽子小,這個疑問太大,答案又太奇, 搞得他心都掉了,魂也飛了。然後他說: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出來。達摩祖師說:我已替你安好了,就是如此。
二祖跟了達摩祖師幾年以後,達摩祖師告訴他:“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走修證的路子,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宗、在家、出家,凡是修持的人,非照這幾句話走不可。
“外息諸緣”,外界一切環境都要丟掉,我們學佛修證不成功,就是這一句話做不到。我們的心都是攀援心,這件事做完了,又去抓那件事,事情永遠做不完,外緣也永遠息不了。
“內心無喘”,就是十念中念安般法門裏頭,做到不呼不吸,進入四禪八定的境界。
“心如牆壁”,內外完全隔絕了,外界任何事情心都動不了,也沒有妄想出現,也無妄念起來。
注意,做到這樣的就可以入道了,可以去證悟菩提,可以去證“道”。
達 摩祖師告訴二祖這一句話,應該是在問安心法門之前的事。達摩權衡二祖的禪定功夫,再教他禪定的路線。二祖問此心不安,應該是在功夫做到了以後的事。為什 麽?假定一個人做到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敢說自己成佛了嗎?心安了沒有?悟道了嗎?這時究竟什麽是佛?什麽是菩提?還是搞不清。所以此心 不得安。
後來二祖傳法給三祖,交 付衣缽以後,比濟顛還有過之,到處吃喝亂逛。像他這樣大名鼎鼎的學者,出家以後專心用功,達摩祖師又付法印 給他,等他交 出衣缽後,晚年的生活完全不同,又喝酒,又在花街柳巷到處亂跑。人家問他:你是禪宗祖師,怎麽逛道酒家去了?二祖講了一句話“我自調心,何關 汝事。”
問題來了,他求的是安心法門,達摩祖師一接引,把安心法門給他,但是到了晚年他還要去調心,此心尚不得安,可見二祖所講禪宗安心,這個心,到底是個什麽東西,仍是一個大問題。沒有成佛以前,誰的心都不能安,包括羅漢、菩薩,都沒有究竟安心,除了大徹大悟,誰都不能安心。
拿現在學術思想來講,唯心思想與唯物思想,兩者在爭戰。我們曉得心物是一元,究竟心怎麽樣能夠造成物,如果不到成佛的境界,誰都下不了結論。所以,在理上盡管誰都會講,事實上心卻安不下來。
這就是禪宗。從此以後,禪宗事實上幾乎等於沒有了。
我 們後世研究禪宗,都注意南宗六祖這一係,不把南北兩宗連起來研究。四祖時,正是唐代要開新紀元的時候,也是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快要回來的時候。那時,禪 宗還沒有大興盛,仍是單傳,一個人找一個徒弟,來繼續挑這個擔子,使法統不致斷失。到了四祖以下,造就出來不少弟子,後來唐朝幾個大國師,乃至華嚴宗、天 台宗的祖師,都是由四祖這個係統下來的,比六祖係統的輩份高。
唯識、法相等經典,經由玄奘法師介紹過來後,佛法的教理更趨完備。後來的臨濟 祖師,也是唯識宗的大師,不是光學禪的,曹洞祖師亦然。他們通達各種教理,不像現在我們一般人,不去研究經典教理,隻拿個話頭就自以為懂禪了。從前的大祖 師們,是在三藏十二部都通徹了以後,再拋棄教理,走簡截的法門,一門深入。正如孔子所講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由博而約,先博學,待通達以後,再專 門走一條路。
到了五祖的階段,就是唐太宗時期,禪宗是單傳,在文化上並沒有占太大分量。不久,天台宗漸漸出頭,當然最普遍的還是教理。接著 玄奘法師回來,造成佛法之鼎盛。唐宋時候,第一流人才,第一流頭腦,往往致力佛法。現在第一流的頭腦和人才,都到工商業界去了。所以現在怎麽會有佛法?時 代完全相反了。那時學佛學禪是時髦,等於現在研究科學一樣,風氣使然,教理盛極一時。而領導者唐太宗,也非等閑之輩,詩好,字好,武功好,佛學也好,樣樣 好,他為玄奘法師所寫的聖教序,就決非他人所能替代。
禪宗的鼎盛時期是中唐以後,晚唐到五代之間。當時佛學的理論,發展到最高峰,而六祖的 禪,剛剛湊上了時代。那時唯識、法相、華嚴,各種佛學的理論普及於社會,差不多讀過書的人,都會談幾句佛法。這時,小乘的修持已經看不上了,都走大乘的修 持方法,但又找不出一個路子;於是達摩祖師所傳的禪宗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到了五祖、六祖時,即應運而出。
達摩祖師初傳的修持 方法,理論上教大家注意楞伽經。到五祖時改變了,因為楞伽經的學理太高深了,為了容易證入這個法門,改用金剛經。其實在四祖時已經開始了這個方法,到了五 祖、六祖更盛而已。金剛經講性空之理,非常簡化。這時佛學的理論,似乎走到金字塔最高峰,鑽不出來了,如何與身心平實地打成一體;如何立刻求證,反而成為 很難的事。因為依照教理來講,一個凡夫想要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祗劫,遙遙無期,怎麽修證呢?
大乘經典一流行,覺得小乘法門不足為道。而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到了六祖時代達到了巔峰。
六祖的禪宗,從南方廣東開始。那時的南方,是文化落後地區,而佛教鼎盛,原本是在中原。大國師、大法師們,都在中原地區西安、洛陽一帶。六祖在落後的南方,因為用口語來傳布佛法,就很容易普遍流行起來。
仔 細研究壇經,六祖還是很注重“行”,仍是從“行”門而入。不幸的是,自從六祖壇經,與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等流通了以後,佛學與禪就完了。大家都曉 得心即是佛,可是怎麽樣是“心”呢?都沒有著落。所以有些人不信宗教,以為自己雖沒有做好事,但對得起良心,就是佛了。至於“心”是什麽?就不管了。毛病 就出在這裏,所以這次講課,不包括六祖壇經在內,但可作為參考。
因為這個“心即是佛”的流弊,而產生了宋代理學的發達。理學家所表達的,倒是一副禪宗的姿態,是從“行”門來的禪宗,而其講人天之道的行持,又等於佛家的律宗。唐宋以後老莊思想的道家,則等於佛家的禪宗,是解脫路線的禪宗。這三家的相互關係,極為微妙。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理,越說得明,佛學則越加暗淡。修證功夫越發沒有著落。其實,大而無當,還不如修止觀,作觀心法門,還可能拿到半個果位。走小乘到底還可以求證,大乘菩提則另當別論。
再說,禪宗提倡了金剛經以後,因為金剛經講性空,容易導致狂禪,理解上雖很容易通,但對求證則沒有幫助。
禪宗的書,以指月錄為最好,它集中了禪宗各種書籍的要點,包括了見地、修證、行願。我在台初版指月錄時,因銷售不佳,隻好論斤賣給屠宰業,用來包豬肉,這是另一段插曲。真要研究禪宗,把指月錄搞通就夠了,不過教理要熟,而且要有修證的底子,不然很多地方就看不通。
後 世一提禪宗,就是參話頭。其實,禪宗真正注重的是見地。比如溈仰宗的仰山禪師,被稱作中國佛教的小釋迦,他是晚唐、五代時人。指月錄記載:“有梵僧從空而 至,師曰:近離什處,曰:西天。”又此梵僧說:“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於是送了仰山禪師一些梵書(貝多葉),向仰山作禮後乘空而去。從此以後, 大家就稱他“小釋迦”。從空而來請益的西天羅漢,不隻一次,因有門人見到追問才知。
仰山跟隨溈山參學時,有一天,師父問徒弟說:涅槃經四十 卷,多少是佛說,多少是魔說?仰山說:師父啊!我看都是魔說的。溈山聽了很高興說:“已無後人奈子何。”仰山又問師父:“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麽 處?”意思是我話雖說得對,此心還是不安;一期之事我是知道了,見地上我到了,境界也有一點,但是,什麽是我的“行履”呢?
行履包括心理的行為,做人做事的起心動念,履字也包括功夫。溈山回答他一句名言:“隻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換句話說,隻要你見地對了,不問下麵的修證功夫,因為見地對了,修證一定會上路的。就怕我們見地錯了,功夫再做得好,行履也是錯。
因此,後世誤傳為禪宗注重見地,不重功夫。其實每個祖師都是見地、修證、行願等持,差一點都不行。溈山的這句話,是天才的師父,對天才的徒弟說的,我們並不是仰山,這話對我們不一定適用。
後世學禪宗,大多是在六祖、五祖、二祖等幾個前麵逛一下,對後來的五大宗,諸如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都不曾研究過,這樣哪能算是學禪呢?
比如臨濟的宗旨,講“三玄三要”、“四料簡”,這是教育法,也包括了見地、修證、行願。臨濟說:“我一語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具三要義”,例如“茶”一字中,具三玄門,一玄門中又有三要義,不是光講理論。又如大慧杲一句話下麵,作四十九個轉語。
“四料簡”,料是材料,簡是選擇。四料簡有賓主,有方法。但古人不講這個方法,而要靠自己去悟;如果講明了方法,呆板的一傳,大家就執著了。眾生本來的執著已解脫不了,再加上方法的執著,非下地獄不可。
四 料簡中,什麽是賓?什麽是主?比如一香板打下去,啪一聲,香板下麵什麽都沒有——念頭一板子空了,沒有了,如果能永遠保持這樣就不錯。用香板的方法,一語 道破,那就是“吹湯見米”,知者一笑,這是騙人的玩意兒。但也不騙人,把我們的意識妄想,用一個外力截斷,使我們經驗到達平常沒有經驗過的清淨。如果以為 這就是明心見性,那就大錯特錯了。但由這點影子也可以悟進去,這時要用般若,香板那一拍裏頭,透脫一悟,那叫禪。這就是臨濟的四料簡——有時“奪人不奪 境”,功夫到了清淨的境界。有時“奪境不奪人”,功夫進步了一點,希望你再進一步,那個境界不是的,把它拿掉,你還是你,叫我們自己去參究。有時“人境兩 俱奪”,把你搞得哪一頭都不是。但是,這個方法不能用,正如禪宗古德所說的,如果真提持禪宗,旁邊半個人都不跟了,法堂前草深三尺,沒有一個人來。
我在峨眉山曾用人境俱奪,接引過一個出家人,一腳把他踢昏了,躺在那裏不動,醒來後,叩了三個頭,高興地跳起來走,從此居山頂,住茅篷去了。
也有時候“人境俱不奪”。
臨 濟禪師並不隻講教育法,做功夫也在這裏頭。有時候功夫做得好,心裏什麽雜念也沒有,清清明明,空空洞洞,那個是“奪人不奪境”。你還是你,坐在那兒,不過 心裏空空洞洞,這是第六意識的境界。奪人,人不動;不奪境,有一個境界。當然這境界還是會變,為什麽?因為它是賓,不是主,客人不會常住的,怎麽不變?這 就是禪宗的秘密。但我們初步,必須讓賓作主,讓這個境界保留越久越好,隻是不易做到。
“奪境不奪人”,這就難了。我可以大膽地說,在座沒有人能做到,因為見地還沒有到,所以修持、行願也都不到。
有人問,本來清清明明的,這兩天卻靜不下去了。我說學禪為什麽不自己去參究呢?此時,奪境,境沒有了;不奪人,人依然在這兒。是賓?是主?是賓中主?還是主中賓?主中主?或是賓中賓?
有時用調息,有時看光,法寶多得很,祖師們在書中都教了,不懂可以問我,高段的教法不懂,要作落草之談,循序以進。
做氣功、修定,就是讓賓做主。四大不調,身體不好,氣脈是賓,讓身體搖遙如果強作克製,對健康並不好;等身體調好了,賓就可以不用了,由主來做主。
念頭也是如此,有時降伏不了,就念念佛,再沒有辦法,就唱歌吧!調心就是如此,此心難調伏的。有時功夫剛剛好一點。接下來情緒便壞得很,這時隻有讓賓做主了,主人家暫時搬位。
有 些人學佛做功夫,充滿了矛盾,氣脈來了,怕執著,所以想把它空掉;氣脈沒有了,又想打通任督二脈。光明發現了,怕著魔;沒有光明嘛,又想:怎麽一片無明 呢?等到空的時候,又想:我恐怕又落頑空了吧:放心,你盡管頑空,我幾十年來還沒有看到過能頑空的人。頑空者,頑石不靈,什麽都不知道。
就 這樣,處處矛盾,沒有辦法。氣脈來,幹脆搞你的氣脈,賓做主,沒有錯。氣脈來時,每個部位都是痛苦的。痛就痛嘛!這是你的,是客人的,不是我的,這時我不 做主,讓賓做主。你越看它,這個身體就像小孩一樣,“孩子看到娘,無事哭三場”,越管它,它就痛得厲害。你不管它。它就乖了,真做得到,一下就成了。可是 人就是不行,氣脈一來,總愛去引導它,都在色陰區宇裏頭轉,道理都講得很好,事情一來就統統迷糊了。
參話頭是沒辦法中想出來的辦法,那不是 禪。還有“默照”,閉起眼睛,看著念頭,心裏很清淨地坐一下,宋朝大慧杲罵這是邪禪。楞嚴經上有句話: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因為沒有明理,以菩提 大道來講,當然是邪禪;明了理,悟了道的人,默照也是禪。這是臨濟禪師的照用,同時是照也是用,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光是靜默地守在那裏,這種默照就成了邪 禪。
仰山問:“如何是真佛住處?”溈山曰:“以思無思之妙,反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仰山在這個時候,才大徹大悟,溈山可沒給他一個耳光,或者踢一腿,而隻是跟他講道理。
“以思無思”,禪宗叫做參,佛教稱思惟修,把理窮通透頂,到達無思之妙。這時那個能思、能覺的功能起來了,各種神通妙用,也就都起來了。
“思盡還源”,心意識思想的作用,退到那個本來去了,“性相常住”,然後性相現前,宇宙萬有的現象,都擺在本位上,沒有動過。“事理不二”,功夫就是理,理就是功夫,這時“真佛如如”,就同佛的境界。
仰山因為師父這幾句話,他就悟了,悟後執持服勤十五年。十五年中隨時隨地在追問師父修行的經驗,隨時在求證。十五年後,再去傳教,做大方丈。
為何這幾句話能使仰山大徹大悟?我們自比仰山,體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