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與寒山
衣中寶
少欲及無欲
佛法與皇帝
永恒不變存在的真理
大醫王
多寶如來和張商英
龍女成佛
上次偶然提到寒山大師,因為寒山同《法華經》與天台宗,都有密切的關係。現在寒山詩非常流行,有人考證他有個哥哥,有個嫂嫂,因為嫂嫂對他不好,逼得他隻好出家。聽說是從他的詩裏考據出來的,但寒山詩裏講到過老婆,難道他又討了老婆?這些說法無從理喻,隻好付之一笑。
《法華經》上說五千比丘退席,他們願走小乘的路線,這些比丘走的就是寒山拾得的路子。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大乘菩薩有時化身在小乘比丘中,也就是說,小乘的比丘眾中,就有大乘菩薩的化身。可是,這些是無法考據的。
中 國的詩,不但是出家人的詩,在家人的詩也往往帶些佛法,因為凡是詩詞之學,照佛學來講,都有一點慧業種性,悲歎無常,感歎世間一切都靠不祝失戀了,是愛情 的無常,所以有《茶花女》、《紅樓夢》等名著。寒山大師的詩,在悲歎無常方麵特別多,走的是小乘路線。我們隻看到他的詩美,沒有看到他的“行”,我幫你們 找出來: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 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就是寒山、拾得的了不起。
寒山雲:“還有什麽訣可以躲得?”拾得就用彌勒菩薩偈回答: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麵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者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者消息何愁道不了
寒山的行持,雖說是小乘的風範,我們做得到嗎?所以隻有頂禮膜拜的分。
這是走絕對小乘的路子,你們自己去研究。
上 次提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一個故事,他說大通智勝佛,功夫那麽好,在道場---不一定是在禪堂,或 天台宗的觀堂,隻要我們坐在那裏,一切清淨,就是道常什麽叫“佛法不現前”呢?什麽叫現前佛法呢?這值得注意,話頭來了---廣義地說,話頭就是問題,你 不要把話頭就當作:狗子有佛性也無?這是小話頭。這裏現前的佛法才是大問題、話頭。
佛說:我愛一切眾生,就同愛我的兒子一樣,等於當年大通智勝佛愛他的十六個王子一般。但是孩子們不聽話,自己家裏有錢,卻不要,隻在外麵亂跑。父親隻好在每個孩子的衣服裏頭,縫了一顆寶珠,等窮得沒飯吃時,自己發現了,也就發財了,這是父親的慈愛。
迦葉尊者說:您大慈大悲,把寶貝塞在我們的衣服裏頭,我們卻愚蠢得不知道。這就是中國文化有名的典故“貧子衣中珠”的來源。每個人都有財富,自己不曉得,所以變成窮人。這又是個話頭。
什 麽是我們的衣服呢?我們的肉體,媽媽所生,就是我們的衣服。這是一個假房子,裏頭有寶貝。“衣中珠”怎麽找?《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品》第八告訴你 ---內秘菩薩行。中國道家講“借假修真”。沒有這件衣服,就沒有辦法找出真的。這一個東西是“內秘”,內秘之行,“內秘菩薩行”,秘中之秘,在自己內心 找。
“外現是聲聞”,聲聞眾菩薩常常以出家相示現。聲聞眾的心行是少欲厭生死。大乘八地以上的菩薩,到了佛的境界,才能夠徹底做到絕對無 欲。“少欲知足”是頭陀行。所以大家對出家修聲聞眾的修道人,不要過分要求。“少欲”已經很難了,“知足”更不容易。“少欲知足”是聲聞眾戒行之一。聲聞 眾生是“厭離生死”,菩薩眾則是“不畏生死”。所以少欲厭生死是聲聞眾、羅漢境界,如寒山大師等人行徑的極果。
“實自淨佛土”,釋迦牟尼佛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 ,有淨、有垢。但佛說:我這裏就是佛土。為什麽必須先由“少欲厭生死”去專心修證,才能達到淨佛國土呢?這就是內秘之行,這個內秘是什麽秘?又是一個話頭。
貧子衣中珠的典故,在中國文化的文學及學術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常常可以讀到。比如李後主死了兒子,就引用到這個典故: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劇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朦眼上花空王應念我貧子正迷家
這首詩是他亡國以前寫的。李後主的佛學學得很好啊!佛學全通,和梁武帝一樣,但政治搞不好,這是中國文化上一個重要問題。你們要注意,佛學是佛學,為政是為政。
文 學同修證的事相,有莫大的關係。說到見地、修證、行願,世法與出世法都一樣。後世禪宗興盛以後,要評論一個人,先從“器識”看,器就是器量,識就是遠見。 任何事情沒有遠見,就沒有偉大的作為。器與識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器就是行願,識就是見地。李後主這首詩很好,但是不像皇帝,像酸溜溜文人的詩。
唐太宗的後代,有好幾個當過和尚。唐宣宗未即位以前,就作過小沙彌,因為武宗要謀害他,他隻好溜入空門。曆史上的皇帝諡號叫宣的,都很了不起,像周宣王、漢宣帝、唐宣宗等。
唐宣宗參禪是參通了的,他和黃檗禪師是同學,都是百丈的弟子。黃檗禪師知道他是皇家的宗室,不過,當他有什麽不對的時候,還是照樣給他一棒。兩人有這樣的因緣。有一次,兩人同去遊山玩水,到了一個瀑布旁邊,宣宗說:我們倆來作詩吧!你先作前兩句,我接後兩句。黃檗就作了: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人作詩時,無意中把自己的見地吐出來了,黃檗後來就是一代大禪師。唐宣宗怎麽接呢?他說: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黃檗立刻給他一掌,去你的!小和尚,你當不成佛了。宣宗接的這兩句,是皇帝氣派,他也在無意中流露出來。這個光頭是暫時剃的,留不住我的,我會終歸大海作波濤。唐宣宗當時還有別的好詩呢!
日月都從肩上過山河盡向掌中看
描寫他參禪所悟到的境界,也是後來做皇帝的氣派。現在轉回來講《法華經》。
貧子衣中珠的故事結束了,佛並沒有告訴你衣中珠怎麽找,這是“內秘菩薩行”。注意!父母給我們放了一顆寶珠在身上,你找不到,活該!父親呢?過世了,他老人家不管你了。你把秩序這樣一看,就發現《法華經》的編排非常精采。
《法 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學”,就是修學戒定慧,譬如初果、二果、三果羅漢都還在學習 階段,如當時的阿難等。到了四果羅漢,功行圓滿了,得果 位,就叫“無學”。佛把有學和無學的弟子,一起都叫到麵前來,一概授記,並且說:正法與像法,悉等無有異。佛法是真理,永恒存在於這個世界。佛說將來我過 世以後,就沒有正法,那隻是方便說而已,那是不了義教。了義教的說法,沒有什麽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真理是永恒不變存在的,但要大家自己去找出來。所以 “無學”的成佛,有“有學”的也成佛。
接著講《法師品第十》,凡是宣揚《法華經》的正法者,都是大法師。“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 背。”這是大乘的根本。緊接著佛說:法師是這世上的大藥。這又是個話頭。依教理解釋,佛為大醫王,能醫眾生病不錯!心病能醫,但生理的病能不能醫呢?顯教 釋迦牟尼佛不談這個,他自己幾次示病,表示生病了。比如涅槃時,表示因年輕時在雪山苦行,受了風寒,風濕發出來了,得了背痛而涅槃。他死了,他已經躺在棺 材裏頭了,但還能把腳露出來給你看看呢!
你說他不死可以嗎?可以!可惜當時阿難沒有留他。他死以前問阿難(他以阿難為代表):我的時間快要 到了,不過我也有辦法永遠活在這個世界,留形住世,你看我怎樣比較好?阿難悶聲不響,失念,他悶住了。過一陣,佛又問阿難:我的時間要到了,你看留形住世 怎麽樣?如此,三次問阿難,他都啞然不語。於是佛宣布了:某一天涅槃。這時阿難卻哇啦哇啦哭了起來。佛說:我問過你三次,魔障了你的心竅,你一次也不回 答。佛為什麽要涅槃?佛種從緣起,這個緣不對了。佛說:算了!緣過了,隻好走了。
佛雖走了,他的四個大弟子倒留形住世了。第一個是迦葉尊 者。第二個是賓頭盧尊者。現在要請賓頭盧尊者,他還是會來的,不過他走後你才會知道。說不定我們這裏他也來了呢!佛的公子羅睺羅是第三個。另一個則是君屠 缽歎。他們都是受佛的遺囑吩咐而住世的,他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形態來教化。
為什麽講到這裏呢?因為這個與藥王菩薩有關係,但是這部經典找不出這個道理。所以這部經典看起來沒有什麽,卻問題重重,都是話頭。
佛告訴你,藥在哪裏: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
若 想住持---荷擔如來大法,要成就根本智,那本有的是自然而來,不是任何人給你的,是人人都具有的。每個人本身都有,要把它找了來,要“成就自然智”。要 如何成就呢?常常要供養受持法華法門者。又是法華---花。釋迦牟尼佛為何拈花?迦葉尊者為何微笑?重要的經典處處講到花,這是什麽道理?
這一品結束後,《法華經》的重點來了,是有名的《見寶塔品》。塔就是墳墓,也就是寶庫。佛在說法時,地上湧出一個寶塔,坐了一個佛,是過去很早以前,塵點劫前成佛的。(塵點兩個字,在數學上是最初的數字,在零以前那一點,一陽來複之初。)這個佛叫多寶如來。
多寶如來向釋迦牟尼佛招招手,門忽然開了,叫釋迦牟尼佛進來,分半座給他坐。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啊!兩個都是佛,所以分半座。然後,他方菩薩從各處都來了。這個故事如果光講學理,可當成一個比方,但真講修證,則確有其事。
多 寶如來可說是化身佛、報身佛,也可說是法身佛;也可說釋迦牟尼佛就是他的化身佛。法、報、化三身合一。修持走禪宗路線的人,充其量,得一個法身境界而已。 我可以大膽說一句,能夠三身成就的,禪宗那麽多人,一兩千年來,沒有幾個。因為學禪容易走小乘境界,隻得一點法身清淨就跑掉的人,蠻多的,舍利弗就是如 此。可是現在能如達摩祖師遺言所講的:“說理者多,行證者少。”就不錯了,後世連這個說理的也沒有了。如果我們真正要學佛法,這一品要特別注意。
我 再講一個故事,宋朝宰相張商英學佛、為政、又悟道。當張商英病重臨走時,告訴兒子及女婿:我告訴你們,《法華經》上所講,地上湧出多寶如來寶塔,多寶如來 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坐,確有其事,不是學理上的。講完後,把枕頭一丟,兩腿一伸走了。本來他生病,躺在床 上,但他要走的時候,不想躺著走,所以把枕頭隨便 一丟,打在窗上,空中響一聲大雷,他就走了。由他臨終囑咐家人的話,證明他的公子及女婿,也都在參禪。
所謂從地湧出,這個“地”就是心地法門真正達到某種境界時,真空生妙有,自然湧出的事物,這才叫成就,修成無縫之塔,也就是《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寶塔是沒有門的,也就是楞伽經所講的無門為法門,並不是說理。
打 坐時,達到念頭平靜,清清淨淨,那不過是第六意識境界初步的初步而已,心地法門還沒有摸到。唐朝貫休和尚的兩句詩:“修行不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 又想到杜荀鶴的一首詩,我不是教大家學詩啊!詩裏頭,就是禪,也就是佛法,講修證,這就是鞭子,杜荀鶴生在唐末五代的亂世,他的詩說:
利門名路雨無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隻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
大家要注意,真正的修持需要真切的反省,名與利可不容易除去;我說得太客氣了,不是不易去,是去不掉啊!真除去了這個名與利,修證的“行”字才有一點像樣,這一點沒有去,不像樣,不像樣!
這 時進入了第十二品《提婆達多品》,多寶如來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後,熱鬧了,各方的菩薩都來了。東方國土的佛也來了,這國土的首座弟子叫智積菩薩,意思是智 慧的累積。釋迦牟尼佛的首座弟子,是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智積菩薩一到這娑婆世界,看到這裏慘兮兮的,正是未開化地區,非常落後,就告訴他的佛:我們 回去吧!東方的佛說:慢點!你還沒有看到清淨麵,沒有看到他們的淨土。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從龍宮出來,兩邊菩薩一看,果然相貌不凡。智積菩薩便問: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他說:你們這個娑婆世界多苦惱啊,這裏的眾生好度嗎?言下之意,這裏的眾生一定是很難度的。
文殊師利代表發言:我剛從龍宮回來,龍王有個公主,“年始八歲,智慧利根”。注意這句0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她知道眾生起心動念,每個眾生的生生世世行為,她也能知道。已“得陀羅尼”,已得總持的法門,就是抓住大要點了。
“諸 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這是指智慧方麵的成就。至於功夫方麵:“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刹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她當時就頓悟了,到達第八地不 退轉地菩薩。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這是菩薩境界的慈悲。“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誌意和雅,能至菩提。”
為什麽我把這段摘錄下來?為了讓你們多一個學佛的榜樣,因為每一句話,都包含了見地、修證、行願在內。
結 果智積菩薩不相信,因為根據佛法,沒有女性成佛的。女人五漏之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於是文殊菩 薩叫那個徒弟龍女:孩子,乖乖,你過來。龍女見過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後,獻出了她最寶貴的一顆寶珠。中國文化中有句“驪龍之珠”的說法,據說龍的頸有顆 寶珠,那是她的命根,是她的生命,修煉的精華,她將這無價之寶舍掉了,供養這兩位佛。釋迦牟尼佛趕快就收下了,別人的供養他還會考慮要不要呢!龍女對智積 菩薩說:“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意思說,一切人的罪相、福相、善相、惡相,各種心性狀況,都看得清清楚楚。智力慧見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每個人的本性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個人都是佛,本來就是佛,你卻沒有找出這個關鍵來,這裏還會有男女相的差別嗎?
“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在《法華經》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法身的相,不是報身。換句話說,龍女批駁智積菩薩著了相。
“天人所戴仰,龍神鹹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就是說,成不成菩提你怎麽懂?隻有成了菩提,悟道的人彼此才會懂。
“我 闡大乘教,度脫眾苦生。”她說:我有這個功德,我就是佛。於是佛就為她授記,等她講完,珠寶一放,她馬上到南方無垢世界,現身成佛。為何不在東方、西方或 北方?為何一定要在南方?因為南方是光明清淨的世界。佛法的方位數字,與《易經》的方位數字,都是很奇妙的,大通智勝佛有十六個王子,不是十五個,也不是 十四個,龍女呢?八歲在佛,二八---十六,功德才圓滿。
龍女獻寶珠又是一個大話頭,這一段完了,《法華經《的重點也結束了。我們現在隻是 先講資料,以後再慢慢討論。最重要的重點,是地上湧出多寶如來的寶塔,無始無終,永恒存在。再來就是文殊師利引出來的龍女獻珠,立地成佛的頓悟法門,沒有 說女性不能成佛。真正的一乘佛法,並沒有男女老幼的分別。龍女八歲成佛的典故,就是出在這裏,華嚴經也提到過。
接著是《持經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在《安樂行品》中,文殊菩薩為請法之主。《從地湧出品第十五品》,是釋迦牟尼佛為消除他方菩薩的誤解,以為娑婆世界無淨土,而指示大 菩薩們裂地湧出,遍滿虛空,把他方菩薩看呆了。原來釋迦牟尼佛已在娑婆世界,教化出那麽多的菩薩來,但不是這個土地哦!是心地,個個都是佛。
兩 方的菩薩見麵,佛與佛見麵,都有兩句問訊話:“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你說佛沒有煩惱!其實,教化教得他煩死了,這不是我講的,佛經上都有記載,釋迦 牟尼佛煩得都想逃。有一次,釋迦牟尼佛溜到山裏頭,結果碰到一頭大象王,後麵帶了五百隻大象,象集在一起,專愛打架,吵得不得了,象王也煩死了,也溜走 了,兩個碰了頭,釋迦牟尼佛摸摸象王的頭說:此時我同你的心情是一樣的,煩死了,後麵跟著一堆。
所以,不要以為成了佛就沒有煩惱。報身在這裏,還是受這世界許多牽累。
“安樂行否”,是說幸福吧?平安吧?
“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你所教化的,聽不聽話呢?
“不令世尊,生疲倦耶”?你不至於因為教化,而厭倦了吧?這都是經驗之談。孔子能誨人不倦,確實稱得上是位聖人。教化人常教得煩死了,連自己都不想活了,就如辛稼軒的詩:“此身遺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卻大難。”這也是人生的一種魔境。
下麵跟著《如來壽量品》,乃至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都是《法華經》的附屬文章,大家自己研究,我們討論法華經就到此為止。
衣中寶
少欲及無欲
佛法與皇帝
永恒不變存在的真理
大醫王
多寶如來和張商英
龍女成佛
上次偶然提到寒山大師,因為寒山同《法華經》與天台宗,都有密切的關係。現在寒山詩非常流行,有人考證他有個哥哥,有個嫂嫂,因為嫂嫂對他不好,逼得他隻好出家。聽說是從他的詩裏考據出來的,但寒山詩裏講到過老婆,難道他又討了老婆?這些說法無從理喻,隻好付之一笑。
《法華經》上說五千比丘退席,他們願走小乘的路線,這些比丘走的就是寒山拾得的路子。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大乘菩薩有時化身在小乘比丘中,也就是說,小乘的比丘眾中,就有大乘菩薩的化身。可是,這些是無法考據的。
中 國的詩,不但是出家人的詩,在家人的詩也往往帶些佛法,因為凡是詩詞之學,照佛學來講,都有一點慧業種性,悲歎無常,感歎世間一切都靠不祝失戀了,是愛情 的無常,所以有《茶花女》、《紅樓夢》等名著。寒山大師的詩,在悲歎無常方麵特別多,走的是小乘路線。我們隻看到他的詩美,沒有看到他的“行”,我幫你們 找出來: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 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這就是寒山、拾得的了不起。
寒山雲:“還有什麽訣可以躲得?”拾得就用彌勒菩薩偈回答: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麵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者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者消息何愁道不了
寒山的行持,雖說是小乘的風範,我們做得到嗎?所以隻有頂禮膜拜的分。
這是走絕對小乘的路子,你們自己去研究。
上 次提到“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一個故事,他說大通智勝佛,功夫那麽好,在道場---不一定是在禪堂,或 天台宗的觀堂,隻要我們坐在那裏,一切清淨,就是道常什麽叫“佛法不現前”呢?什麽叫現前佛法呢?這值得注意,話頭來了---廣義地說,話頭就是問題,你 不要把話頭就當作:狗子有佛性也無?這是小話頭。這裏現前的佛法才是大問題、話頭。
佛說:我愛一切眾生,就同愛我的兒子一樣,等於當年大通智勝佛愛他的十六個王子一般。但是孩子們不聽話,自己家裏有錢,卻不要,隻在外麵亂跑。父親隻好在每個孩子的衣服裏頭,縫了一顆寶珠,等窮得沒飯吃時,自己發現了,也就發財了,這是父親的慈愛。
迦葉尊者說:您大慈大悲,把寶貝塞在我們的衣服裏頭,我們卻愚蠢得不知道。這就是中國文化有名的典故“貧子衣中珠”的來源。每個人都有財富,自己不曉得,所以變成窮人。這又是個話頭。
什 麽是我們的衣服呢?我們的肉體,媽媽所生,就是我們的衣服。這是一個假房子,裏頭有寶貝。“衣中珠”怎麽找?《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品》第八告訴你 ---內秘菩薩行。中國道家講“借假修真”。沒有這件衣服,就沒有辦法找出真的。這一個東西是“內秘”,內秘之行,“內秘菩薩行”,秘中之秘,在自己內心 找。
“外現是聲聞”,聲聞眾菩薩常常以出家相示現。聲聞眾的心行是少欲厭生死。大乘八地以上的菩薩,到了佛的境界,才能夠徹底做到絕對無 欲。“少欲知足”是頭陀行。所以大家對出家修聲聞眾的修道人,不要過分要求。“少欲”已經很難了,“知足”更不容易。“少欲知足”是聲聞眾戒行之一。聲聞 眾生是“厭離生死”,菩薩眾則是“不畏生死”。所以少欲厭生死是聲聞眾、羅漢境界,如寒山大師等人行徑的極果。
“實自淨佛土”,釋迦牟尼佛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 ,有淨、有垢。但佛說:我這裏就是佛土。為什麽必須先由“少欲厭生死”去專心修證,才能達到淨佛國土呢?這就是內秘之行,這個內秘是什麽秘?又是一個話頭。
貧子衣中珠的典故,在中國文化的文學及學術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常常可以讀到。比如李後主死了兒子,就引用到這個典故: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劇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朦眼上花空王應念我貧子正迷家
這首詩是他亡國以前寫的。李後主的佛學學得很好啊!佛學全通,和梁武帝一樣,但政治搞不好,這是中國文化上一個重要問題。你們要注意,佛學是佛學,為政是為政。
文 學同修證的事相,有莫大的關係。說到見地、修證、行願,世法與出世法都一樣。後世禪宗興盛以後,要評論一個人,先從“器識”看,器就是器量,識就是遠見。 任何事情沒有遠見,就沒有偉大的作為。器與識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器就是行願,識就是見地。李後主這首詩很好,但是不像皇帝,像酸溜溜文人的詩。
唐太宗的後代,有好幾個當過和尚。唐宣宗未即位以前,就作過小沙彌,因為武宗要謀害他,他隻好溜入空門。曆史上的皇帝諡號叫宣的,都很了不起,像周宣王、漢宣帝、唐宣宗等。
唐宣宗參禪是參通了的,他和黃檗禪師是同學,都是百丈的弟子。黃檗禪師知道他是皇家的宗室,不過,當他有什麽不對的時候,還是照樣給他一棒。兩人有這樣的因緣。有一次,兩人同去遊山玩水,到了一個瀑布旁邊,宣宗說:我們倆來作詩吧!你先作前兩句,我接後兩句。黃檗就作了: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人作詩時,無意中把自己的見地吐出來了,黃檗後來就是一代大禪師。唐宣宗怎麽接呢?他說: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黃檗立刻給他一掌,去你的!小和尚,你當不成佛了。宣宗接的這兩句,是皇帝氣派,他也在無意中流露出來。這個光頭是暫時剃的,留不住我的,我會終歸大海作波濤。唐宣宗當時還有別的好詩呢!
日月都從肩上過山河盡向掌中看
描寫他參禪所悟到的境界,也是後來做皇帝的氣派。現在轉回來講《法華經》。
貧子衣中珠的故事結束了,佛並沒有告訴你衣中珠怎麽找,這是“內秘菩薩行”。注意!父母給我們放了一顆寶珠在身上,你找不到,活該!父親呢?過世了,他老人家不管你了。你把秩序這樣一看,就發現《法華經》的編排非常精采。
《法 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學”,就是修學戒定慧,譬如初果、二果、三果羅漢都還在學習 階段,如當時的阿難等。到了四果羅漢,功行圓滿了,得果 位,就叫“無學”。佛把有學和無學的弟子,一起都叫到麵前來,一概授記,並且說:正法與像法,悉等無有異。佛法是真理,永恒存在於這個世界。佛說將來我過 世以後,就沒有正法,那隻是方便說而已,那是不了義教。了義教的說法,沒有什麽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真理是永恒不變存在的,但要大家自己去找出來。所以 “無學”的成佛,有“有學”的也成佛。
接著講《法師品第十》,凡是宣揚《法華經》的正法者,都是大法師。“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 背。”這是大乘的根本。緊接著佛說:法師是這世上的大藥。這又是個話頭。依教理解釋,佛為大醫王,能醫眾生病不錯!心病能醫,但生理的病能不能醫呢?顯教 釋迦牟尼佛不談這個,他自己幾次示病,表示生病了。比如涅槃時,表示因年輕時在雪山苦行,受了風寒,風濕發出來了,得了背痛而涅槃。他死了,他已經躺在棺 材裏頭了,但還能把腳露出來給你看看呢!
你說他不死可以嗎?可以!可惜當時阿難沒有留他。他死以前問阿難(他以阿難為代表):我的時間快要 到了,不過我也有辦法永遠活在這個世界,留形住世,你看我怎樣比較好?阿難悶聲不響,失念,他悶住了。過一陣,佛又問阿難:我的時間要到了,你看留形住世 怎麽樣?如此,三次問阿難,他都啞然不語。於是佛宣布了:某一天涅槃。這時阿難卻哇啦哇啦哭了起來。佛說:我問過你三次,魔障了你的心竅,你一次也不回 答。佛為什麽要涅槃?佛種從緣起,這個緣不對了。佛說:算了!緣過了,隻好走了。
佛雖走了,他的四個大弟子倒留形住世了。第一個是迦葉尊 者。第二個是賓頭盧尊者。現在要請賓頭盧尊者,他還是會來的,不過他走後你才會知道。說不定我們這裏他也來了呢!佛的公子羅睺羅是第三個。另一個則是君屠 缽歎。他們都是受佛的遺囑吩咐而住世的,他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形態來教化。
為什麽講到這裏呢?因為這個與藥王菩薩有關係,但是這部經典找不出這個道理。所以這部經典看起來沒有什麽,卻問題重重,都是話頭。
佛告訴你,藥在哪裏: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
若 想住持---荷擔如來大法,要成就根本智,那本有的是自然而來,不是任何人給你的,是人人都具有的。每個人本身都有,要把它找了來,要“成就自然智”。要 如何成就呢?常常要供養受持法華法門者。又是法華---花。釋迦牟尼佛為何拈花?迦葉尊者為何微笑?重要的經典處處講到花,這是什麽道理?
這一品結束後,《法華經》的重點來了,是有名的《見寶塔品》。塔就是墳墓,也就是寶庫。佛在說法時,地上湧出一個寶塔,坐了一個佛,是過去很早以前,塵點劫前成佛的。(塵點兩個字,在數學上是最初的數字,在零以前那一點,一陽來複之初。)這個佛叫多寶如來。
多寶如來向釋迦牟尼佛招招手,門忽然開了,叫釋迦牟尼佛進來,分半座給他坐。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啊!兩個都是佛,所以分半座。然後,他方菩薩從各處都來了。這個故事如果光講學理,可當成一個比方,但真講修證,則確有其事。
多 寶如來可說是化身佛、報身佛,也可說是法身佛;也可說釋迦牟尼佛就是他的化身佛。法、報、化三身合一。修持走禪宗路線的人,充其量,得一個法身境界而已。 我可以大膽說一句,能夠三身成就的,禪宗那麽多人,一兩千年來,沒有幾個。因為學禪容易走小乘境界,隻得一點法身清淨就跑掉的人,蠻多的,舍利弗就是如 此。可是現在能如達摩祖師遺言所講的:“說理者多,行證者少。”就不錯了,後世連這個說理的也沒有了。如果我們真正要學佛法,這一品要特別注意。
我 再講一個故事,宋朝宰相張商英學佛、為政、又悟道。當張商英病重臨走時,告訴兒子及女婿:我告訴你們,《法華經》上所講,地上湧出多寶如來寶塔,多寶如來 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坐,確有其事,不是學理上的。講完後,把枕頭一丟,兩腿一伸走了。本來他生病,躺在床 上,但他要走的時候,不想躺著走,所以把枕頭隨便 一丟,打在窗上,空中響一聲大雷,他就走了。由他臨終囑咐家人的話,證明他的公子及女婿,也都在參禪。
所謂從地湧出,這個“地”就是心地法門真正達到某種境界時,真空生妙有,自然湧出的事物,這才叫成就,修成無縫之塔,也就是《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寶塔是沒有門的,也就是楞伽經所講的無門為法門,並不是說理。
打 坐時,達到念頭平靜,清清淨淨,那不過是第六意識境界初步的初步而已,心地法門還沒有摸到。唐朝貫休和尚的兩句詩:“修行不到無心地,萬種千般逐水流。” 又想到杜荀鶴的一首詩,我不是教大家學詩啊!詩裏頭,就是禪,也就是佛法,講修證,這就是鞭子,杜荀鶴生在唐末五代的亂世,他的詩說:
利門名路雨無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隻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得了盡輸僧
大家要注意,真正的修持需要真切的反省,名與利可不容易除去;我說得太客氣了,不是不易去,是去不掉啊!真除去了這個名與利,修證的“行”字才有一點像樣,這一點沒有去,不像樣,不像樣!
這 時進入了第十二品《提婆達多品》,多寶如來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後,熱鬧了,各方的菩薩都來了。東方國土的佛也來了,這國土的首座弟子叫智積菩薩,意思是智 慧的累積。釋迦牟尼佛的首座弟子,是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智積菩薩一到這娑婆世界,看到這裏慘兮兮的,正是未開化地區,非常落後,就告訴他的佛:我們 回去吧!東方的佛說:慢點!你還沒有看到清淨麵,沒有看到他們的淨土。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從龍宮出來,兩邊菩薩一看,果然相貌不凡。智積菩薩便問: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他說:你們這個娑婆世界多苦惱啊,這裏的眾生好度嗎?言下之意,這裏的眾生一定是很難度的。
文殊師利代表發言:我剛從龍宮回來,龍王有個公主,“年始八歲,智慧利根”。注意這句0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她知道眾生起心動念,每個眾生的生生世世行為,她也能知道。已“得陀羅尼”,已得總持的法門,就是抓住大要點了。
“諸 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這是指智慧方麵的成就。至於功夫方麵:“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刹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她當時就頓悟了,到達第八地不 退轉地菩薩。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這是菩薩境界的慈悲。“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誌意和雅,能至菩提。”
為什麽我把這段摘錄下來?為了讓你們多一個學佛的榜樣,因為每一句話,都包含了見地、修證、行願在內。
結 果智積菩薩不相信,因為根據佛法,沒有女性成佛的。女人五漏之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於是文殊菩 薩叫那個徒弟龍女:孩子,乖乖,你過來。龍女見過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後,獻出了她最寶貴的一顆寶珠。中國文化中有句“驪龍之珠”的說法,據說龍的頸有顆 寶珠,那是她的命根,是她的生命,修煉的精華,她將這無價之寶舍掉了,供養這兩位佛。釋迦牟尼佛趕快就收下了,別人的供養他還會考慮要不要呢!龍女對智積 菩薩說:“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意思說,一切人的罪相、福相、善相、惡相,各種心性狀況,都看得清清楚楚。智力慧見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每個人的本性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個人都是佛,本來就是佛,你卻沒有找出這個關鍵來,這裏還會有男女相的差別嗎?
“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在《法華經》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法身的相,不是報身。換句話說,龍女批駁智積菩薩著了相。
“天人所戴仰,龍神鹹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就是說,成不成菩提你怎麽懂?隻有成了菩提,悟道的人彼此才會懂。
“我 闡大乘教,度脫眾苦生。”她說:我有這個功德,我就是佛。於是佛就為她授記,等她講完,珠寶一放,她馬上到南方無垢世界,現身成佛。為何不在東方、西方或 北方?為何一定要在南方?因為南方是光明清淨的世界。佛法的方位數字,與《易經》的方位數字,都是很奇妙的,大通智勝佛有十六個王子,不是十五個,也不是 十四個,龍女呢?八歲在佛,二八---十六,功德才圓滿。
龍女獻寶珠又是一個大話頭,這一段完了,《法華經《的重點也結束了。我們現在隻是 先講資料,以後再慢慢討論。最重要的重點,是地上湧出多寶如來的寶塔,無始無終,永恒存在。再來就是文殊師利引出來的龍女獻珠,立地成佛的頓悟法門,沒有 說女性不能成佛。真正的一乘佛法,並沒有男女老幼的分別。龍女八歲成佛的典故,就是出在這裏,華嚴經也提到過。
接著是《持經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在《安樂行品》中,文殊菩薩為請法之主。《從地湧出品第十五品》,是釋迦牟尼佛為消除他方菩薩的誤解,以為娑婆世界無淨土,而指示大 菩薩們裂地湧出,遍滿虛空,把他方菩薩看呆了。原來釋迦牟尼佛已在娑婆世界,教化出那麽多的菩薩來,但不是這個土地哦!是心地,個個都是佛。
兩 方的菩薩見麵,佛與佛見麵,都有兩句問訊話:“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否?”你說佛沒有煩惱!其實,教化教得他煩死了,這不是我講的,佛經上都有記載,釋迦 牟尼佛煩得都想逃。有一次,釋迦牟尼佛溜到山裏頭,結果碰到一頭大象王,後麵帶了五百隻大象,象集在一起,專愛打架,吵得不得了,象王也煩死了,也溜走 了,兩個碰了頭,釋迦牟尼佛摸摸象王的頭說:此時我同你的心情是一樣的,煩死了,後麵跟著一堆。
所以,不要以為成了佛就沒有煩惱。報身在這裏,還是受這世界許多牽累。
“安樂行否”,是說幸福吧?平安吧?
“所應度者,受教易否?”你所教化的,聽不聽話呢?
“不令世尊,生疲倦耶”?你不至於因為教化,而厭倦了吧?這都是經驗之談。孔子能誨人不倦,確實稱得上是位聖人。教化人常教得煩死了,連自己都不想活了,就如辛稼軒的詩:“此身遺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卻大難。”這也是人生的一種魔境。
下麵跟著《如來壽量品》,乃至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都是《法華經》的附屬文章,大家自己研究,我們討論法華經就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