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老鶴


    識陰


    五陰及邊際


    妄想本空


    四大解脫


    佛說法華經


    拈花微笑


    上次我們談到修證的事相,說到《楞嚴經》的五十種陰魔,都是修持過程的現象。關於五陰的解脫,還沒有講完。上次講到最後一個識陰的範圍。


    現 在先提出一個要點,我們這一次講課的重點在修證,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始,隻是講修證有關的資料。不過大家注意:大家聽課要聽清楚,教書的人常常發現,自己在 上麵講課,如果下麵十個人聽,十個人的了解都不一樣,一作測驗,你就會知道,你說西他聽到東去了。所以,尤其是聽佛法,一定要特別小心注意。


    我 引一個佛經的典故作比喻:釋迦牟尼佛過世後,一、二十年間,阿難尊者還活著,阿難老了,他的相貌就跟他的哥哥釋迦牟尼佛一樣。過去大陸 上比丘尼,一定是供 阿難尊者,因為佛不答應女性出家,還是阿難硬要求下來的,佛就罵他一頓:你搞的好事,我的佛教要早滅五百年。阿難以前代他的姨媽要求出家,後來人稱阿難為 歡喜尊者,不是雍和宮歡喜佛的意思,大家不要搞錯了。


    阿難尊者還在世時,佛的弟子中有一位法師,也跟佛學過,是再傳弟子。他教弟子佛法,一 傳再傳,有的便說:佛是這樣說的。“阿難尊者一日入竹林,聞此頌偈曰: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徒弟們都這麽念。阿難尊者一 聽,糟了,這是哪個師父教的?徒弟們說是師父教的。阿難告訴他們:佛的意思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口音不對,就變成 “不見水老鶴”了。阿難糾正這班弟子後,弟子們就回去跟師父講。師父說:“你們不要聽阿難的話,他老了,昏憒,還是我的對。”這一下阿難尊者搞得沒有辦 法,好在當時有一位聖宿大士,說了一首偈子:


    彼者念諷偈,實非諸佛意。


    今遇歡喜尊,而可依了之。


    這首偈子是說:阿難說的對,另一個說法說的不對,才把他糾正了。


    佛涅槃還沒多久,佛法就變質到這個程度。佛滅後一百年,因對戒律和教法,各有不同見解,而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二派;佛滅後四百年左右,已演化成二十部了。所以現在人鬧些意見算什麽,佛所親自教授的弟子尚且如此,何況我們。


    聽佛法要注意,不要發生偏差,把生滅法變成“水老鶴”,那就真叫牛頭不對馬嘴了。


    現在繼續講識陰區宇。識陰範圍大得很,其實五陰的範圍都很大,這還是講好的境界,正麵的境界。如果走真正修持的路子,每個人都會經過這些步驟,真正修持的路,幾乎是固定的。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


    關 於一切生滅的根源,在行陰區宇的範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裏的六門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們一般人不靠眼睛就看不見,不靠耳朵就聽不見, 為什麽?我們生命無始以來的業力,必須要靠這器官各自的功能。如果真正到達了修持有成就,識陰解脫的範圍,就可以不靠這些生理功能了。銷磨六門,就是說成 就者不受六根功能的限製、障礙,而且合開成就,見聞通鄰,眼睛可當耳朵用,耳朵可當眼睛用。這聽起來有些古怪,其實一點都不古怪,不但有成就的人可以辦 到,有些事連凡夫也可以做到。


    比如我們注意一件事,隻注意前麵,但是後麵有人過來你也曉得,沒有回頭,也沒有用眼睛看。現代人講第六感等, 都是屬於這個範圍。不過這是普通人一點點體會,到了合開成就,境界就大了。下麵八個字見聞通鄰,互用清淨,說明了六根互用不是雜亂、煩憂的,而是非常清淨 的。我們常說出家人六根清淨,就是語出這裏。六根清淨不是聽不到聲音,而是不論聽到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是的、非的,都一樣清淨,這個清淨以後要再討 論。到此時:


    “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荊”


    識陰進一步解脫,達到什麽境界呢?整個的宇宙,以及個人的生理、心理、整個身心,跟宇宙渾然一體,像一個琉璃圓體,內外透明,通體光明,沒有障礙。到了這個境界,才算解脫了識陰的作用。


    識陰解脫了,就很了不起,我們望塵莫及,連想都想象不到的。現在先把理透徹了,搞清楚了,修行的事相就容易了。佛說到達這個境界,“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才了三界的命根,可以超出三界了。但要注意,到識陰盡了以後,才可以超越命濁。下麵佛的結論又要特別注意了!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由識陰境界而到識陰盡,而至於超越命濁,仔細一研究,這還是妄想作用,還沒有離開一念。我們學佛打坐都討厭妄想,要趕掉它,但是你們看,要能解脫五陰境 界,也就是靠它呢!大家現在學佛學禪的,不管你學什麽,總把心裏的思想、意識狀態,往來於腦子裏頭當作一念。但這隻是一念的浮想,浮在上麵,還不是真正妄 想意識之根。所以佛在《楞嚴經》開始時,告訴阿難: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又說:


    “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果。”


    他說你們學佛就算滅掉一切見聞覺知,清清淨淨的,都還在意識的狀態中。


    法塵就是意識,為什麽?譬如當你聽過佛法有什麽境界等話,你下意識已經先中毒了。所以你靜坐起來,達到那個境界,有時並不是真的,而是你的意識狀態,將那個境界勾劃出來。這隻是隨便打一個比喻。甚至你雖證得九次第定,也還不能證果,何況隻是“法塵”影事!


    法 塵分別影事,是第三重錄影。比如我現在講話,錄音是第二重,別人再拿去錄是第三重、第四重。它究竟不是我現在講話的真聲音。就是這樣,到達這個境界還是大 妄想,而這還算是正路。佛告訴你,這裏頭有邪路---外道。五十種陰魔,最後的識陰叫作外道。羅漢、聲聞、緣覺都是外道之見。佛說這是“罔象虛無,顛倒妄 想”來的。


    “罔象”這兩個字出自《莊子》,罔象等於影像,也就是影像的影像。當然,它不是一個實際的東西,它是虛幻,卻也的的確確有那個影像,所以《楞嚴經》這裏這個“罔象虛無”,放在“顛倒妄想”上麵,的確安排得很好。


    你 看,這一念這麽難,五陰就是這一念。有時我們覺得,自己念頭清淨了,身心內外清淨,能達到這個境界,一半還是生理幫忙你,心理較寧靜時,才能夠達到這個境 界。因為是身心兩方麵互相影響,所以仍屬於色陰境界。這個裏頭一走偏差,問題就多了。比如我們這時氣脈---嚴格說,還談不上氣脈,隻能說你那個神經係 統,在平常的感受境界上,突然得到一種沒有經驗過的寧靜境界,因而起了變化。尤其是當氣脈通過後腦這一部分時,耳朵會聽到一種聲音;到了眼睛,眼睛出毛 病;到了牙齒,牙齒出問題;到每一部分都出問題。了解了這個問題,都可以因應、證入;不了解這個關鍵,就會走火入魔。其實,既沒有火,也沒有魔,這是你心 理幻想變化的錯覺。而你認為的清淨,也不是清淨;你認為的光明,也不是光明。


    《楞嚴經》最後,把漸修方麵的次序功夫,講解得很清楚,頓悟不 離漸修。我們平常看《楞嚴經》,絕對會馬馬虎虎把珠寶看過去,其中的巧妙你去找吧!珠寶都埋在泥礦裏頭,自己去找吧!它是藏在五十種境界裏頭,要用智慧, 把首尾貫通,要讀到滾瓜爛熟才能真懂。我現在告訴你們的,是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成本,才把密因抽出來的。你找找看,古人也沒有把它認真指出來過。所以“莫 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


    下麵是一個總論: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


    佛 吩咐他的出家弟子,一定要存心發願。存心就是發願,儒家稱為存心,佛家就叫發願。也就是立誌的意思。佛說等我過世以後,把這個法門,傳給修持的人,使一切 眾生明白這個道理。“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一切觀念、一切修持的錯誤,都是“見”的問題。見解的錯誤,也就是所謂“見濁”。我們這個世界,有所謂五濁惡 世的說法,見濁就是五濁之一。這世界上意見最多了。例如戰爭,就是因意見上的紛爭而起。人的煩惱都是從意見上產生的,我的對,你的錯,大家就鬧起來了。執 著了個人見解,變成了見魔。佛說“自作沉孽”,這個孽字,不是那個業字,這裏幹幹脆脆,就是說自己造孽。


    “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所以你們要把修持的路子告訴大家,使大家不要走錯了路,走錯了路不得了。


    精 真妙明,本覺圓淨,“精真”比喻這個本性,生命本來的這個東西。《楞嚴經》上不用學理性的名稱,如“真如”啦,“法界”啦,“法性”啦,“如來藏”啦…… 幹脆用事相來表達。每一本經典都有它的重點,《楞嚴經》偏重在修證,所以明明白白用這個代名詞---精真。佛家講本性是本覺、始覺。覺什麽?覺那個“本 覺”,並不是另外得到一個東西,是覺我本來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本來清淨的。


    “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注意這句非留死生,不是沒有生死,生是有的,隻是生死無妨,不留不礙,不垢不淨,沒有關係。所以張拙秀才悟到“涅槃生死等空花”,不但生死等於空花,涅 槃也等於空花。換句話說,你認為你認為涅槃是一個東西,涅槃就是生死。又換句話說,你證了生死本來虛幻,生死就是涅槃。這個“留”字實在用得好極了。 “非”字也改不得的。


    年輕的出家同學,你們注意!未來的佛教,中國文化的佛教,是要你們挑擔子的,文學沒有搞好,這個擔子怎麽挑啊?挑不起來的。 唐、宋以前的高僧為什麽樣樣好?再加上詩詞歌賦,個個都是高手。他們會的,你們不會;所以那時上自皇帝,下至挑蔥賣蒜的,沒有不佩服這些高僧的,而現在我 們做了出家人,你不會的,在家人會,你會的,在家人都會,那麽問題不就來了嗎?我站在你們這一旁,勉勵出家人,要發願挑這個擔子。你看6楞嚴經》翻譯,一 個字也不能馬虎的,非留死生,不但“留”字用得好,那個“非”字,也真不知用盡多少心思。


    這部《楞嚴經》是般刺密地法師帶過來的,當時印度 是禁止佛書出境的,違犯了就要殺頭。據說這位大師把自己脅下的皮肉剝開,把這本經縫在皮肉裏頭,才能帶到中國來。我們讀經往往忽略了當時種種艱苦的情形, 所以佛教中有預言,這本經最後傳進中國,到了末法時期,這本經最先被毀掉。末法來了,開始有人攻擊這本經是假的,後世人聽到這批學者的偽經論調,也就不去 看它。其實這批作者也不是學佛的,什麽功夫,什麽修證,一概都沒有。


    接著又再叮嚀:


    “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


    這個問題大了,是科學的領域,這也是《楞嚴經》第四卷,富樓那問佛的問題。你說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圓明,為什麽形成這個物理世界呢?第四卷所討論的問 題,就是這個地球是怎麽變出來的。我們打坐為什麽丹田會發暖?秘密也就在這裏,佛把秘密露給你,所以《楞嚴經》自稱是“密因修證”,他的秘密放在裏頭,而 且根本也沒有秘密,“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就在你那裏。


    《法華經》也告訴你這一點,一切眾生本覺妙明,因為妄想而發生了器世間。器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真正的佛法是純粹唯心的,物理世界是心的功能變化的附屬部分。所以佛說:


    “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當釋迦牟尼佛時代,城裏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長得蠻漂亮的,一天早上起來照鏡子,咦!我的頭到哪裏去了?鏡子裏是有一個頭,有哪個人看到過自己真正的 頭?有人看到自己這本來麵目沒有?鏡子裏看過,但鏡子裏焦點相反的,也不是真的自己。演若達多天天找,天天找,找瘋了。這故事形容得好極了。是嘛!我們的 真頭掉了,用的都是這點影子,都是第三重的幻影。


    一般人打坐,都想除妄想,讀通了佛經後,你就會哈哈大笑,不去除妄想,“妄元無因”嘛!你坐在那裏 打坐除妄想,你不是受罪嗎?妄想本來是空的。比如,妄想來了,唉啊!妄想,我要去掉它,剛起這麽一個念頭,那個妄想早跑掉了,你還在這裏趕妄想呢!妄想是 無根的,所以《金剛經》告訴你: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這明白告訴你,它是無根的,因為妄想本身,非因非果,還怕它什麽妄想!你如果有本 事,想它三天三夜,看看能不能不睡覺,專門妄想,如果做到了,我向你磕頭。對!有人做得到,台大精神病院裏頭有人做到,但他們也不是自始至終隻有一個妄 想。他們的妄想也是波動的,一波過了又換一波,妄想是這樣跳動的。所以,你除什麽妄想呢?


    “於妄想中,立因緣性。”


    妄想是因他而起,自己沒有本因,因外相而引起。講唯識“依他起性”,就是把意識跟外界,兩方對立起來。但是你不曉得,你自己本身就是外界。依第六意識來 講,外界就是前五識;譬如四大也是外界,外界的變化引起意識的反應。拿第八阿賴耶識來講,你的四大,你的意識分別,本來都是外界。這要注意了,所以我們看 到全世界的人在搞唯識,如同搞易經一樣。學易經搞八卦的人,古今中外,都陷在八卦陣裏頭,永遠沒有爬出來過。什麽八八六十四卦,又畫圖,又數字,搞了半 天,完了,趴在裏頭做遊戲可以,真要用也用不上。搞佛學也是一樣,不求修證,永遠爬不出來,就是被這些名詞給困住了,將佛學變成了思想。就在那裏玩思想, 永遠地玩下去,玩了半天,對自己的身心一點幫助也沒有,所以千萬要注意。


    許多人對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弄不清。


    “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您認為一切因緣都是“自然”來的。這“自然”不是中國文化的自然。而是印度哲學思想派的自然哲學派。那個自然,是一個理念構成一個東西,所以印度的自然 哲學,於道家老子的自然,不能混為一談。中外的著作,在講印度哲學家史時,入手都錯在這個地方,毫無辦法。這就是瞎子牽瞎子,滾進去一堆渣子,全錯了。而 古人有些大師們,著作老子學說,批評老子,也錯了;他們把老子的自然,跟印度自然學派的自然攪在一起,所以說也錯了。


    佛告訴我們:“彼虛空性,猶實 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他說,就整個宇宙來說,太空也還不是永恒存在的東西。在《楞嚴經》的前麵,釋迦牟尼佛曾說,“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 如片雲點太清裏。”太空是如此渺小,整個太空還是幻想構成。換句話說,太空是屬於“七大”的範圍,是物理的東西,是唯心的心性所附屬的一個現象。何況我們 還是因緣所生法的,還是太空物質世界中,地麵上的爬蟲,叫作人類,而這些名詞都是我們腦子所構想出來的,所以也就更靠不住了。懂了嗎?總之,太虛、太空還 是一個幻境。何況我們這些學問,是這個太空裏頭的地球,地球裏頭的世界,世界裏頭的爬蟲,這些爬蟲叫人,人的腦子裏頭所構成的幻想而已。所以皆是眾生妄心 計度,說得好聽叫推理,不好聽就是估計、猜猜而已。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


    注意這個“知”,你那個知道妄想起來的那個知,那一點的關係,加上執著這裏麵的構想,“說妄因緣”,說妄想是因緣所生,如果你明白了妄想自性本空的話,“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了,本空嘛!


    “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至於那些認為這些生命的心理根源,是因為自然而來的,就更不要談了。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所以佛說,我上麵告訴你,我們這個五陰---色、受、想、行、識,在發揮作用時,各有不同。歸根結底,五陰雖不同,但都是一個大妄想。


    世尊接著就五陰的妄想性質各作解說,而後總結說:


    “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這五種感受的陰境,就是五種妄想的形成。


    “汝今欲知因界淺。”


    你們如果想知道他們的構成的因素和範圍的話,現在我告訴你。


    五陰第一個是色陰。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一種“形”或“相”的呈現,就是色;相對於“色”的呈現,那就是色的消失,也可以說是一種“空”。由於這個“空”是物理世界的空,或者心理概念上的空, 嚴格說,也是一種“相”,是“空”的“相”,所以仍屬於色陰的範疇。這也就是“唯色與空,是色邊際”的道理。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譬如我們手一碰、一離,是受陰範圍裏兩大現象,這還是以大原則講。如有些人與朋友分開,心裏的感受很難過,那不是這個觸,而是“想”所構成的觸。這五陰 還要重重打滾的,等於中國算命講五行,錯綜複雜,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裏頭身心互相影響很大。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在想陰的範疇裏,有記得和忘記,兩大作用型態的呈現。忘了就是對某件事情想不起來了,在“想”的天地裏,呈現一片模糊,無記的相,所以同“記”一樣的,屬於想陰的範疇,隻是“記”與“忘”是相對的兩種現象。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在行陰的範圍裏,則是“生”“滅”兩大相對作用形態的呈現。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這就很難解釋了,湛就是澄清,心境到了澄澄湛湛,空靈一片,這是上一個“湛”。“入”,進入那個自性本體的,了無所有的,澄澄湛湛的境界,就是湛入合湛,這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性的範疇。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


    這是五陰的根元,這五陰就如同中國文化的五行,是同樣的麻煩和複雜。五大因素間互相影響,互為因果,佛經裏頭有一部叫《五蘊論》,但是還沒有講得清楚。 在印度的十二因緣,也是根據十二個時辰來的,等於中國文化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無明就是子,無明緣行,行就是醜,那是另一套學術研究了。從前大陸  上的大廟子,當方丈要收徒弟時,用達摩一掌經來看,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生的,算出來是可以出家,或沒有佛緣不要出家。達摩一掌經就是根據十二地支來 的,十二地支是十二因緣來的。你說靈光嘛!佛法講一切唯心,大禪師大方丈們,就不用這一套。


    “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一個凡夫的生滅,色沒有了叫作死亡。修道則“滅從色除”,先在身體上想辦法。如果身體的障礙除不去,五陰脫不掉,那有什麽用呢?閉起眼來打坐,隻不過在 這個身體裏頭打滾。這裏不舒服,那裏舒服,這邊不通,那邊通了,轉來轉去都不出這個身體。就像禪宗祖師罵人的話:閉起眼來,在那個黑山鬼窟裏頭作活計。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荊”


    五陰的解脫是一步一步來,是科學的,是沒有辦法違反的原則。當然有人一上路,也可能先從行陰或識陰解脫,步驟並不是完全固定的。頓悟是講見地,漸修是講修證。見地真到了,後麵修持的事相就必定已到。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見地真到了,正好修行。


    這本經書的重點在修證。前麵七處征心、八還辨見是講見地,後麵統統講的是漸修。換言之,講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修證方法。事實上,漸修不離頓悟,頓悟也不離漸修。


    你的構想是整套的計劃,由初步開始打坐,一直到修持,想向大家作係統地解說,現在仍是先搜集資料。


    佛反對神通,但在幾次重要說法時,他現了神通。第一次是阿難出了毛病,佛囑文殊菩薩趕快去救他。《楞嚴經》上講,釋迦牟尼佛兩腿一盤,“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生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


    為什麽佛不自己去救?或者顯神通,兩手一抓,把阿難給抓回來,為什麽?這都是話頭。第二次從麵門放光,第三次從胸卍放光,第四次從五體放光,第五次從肉髻放光,每次放光都不一樣,為什麽?這些都要研究。


    有 些經典花樣特別多,像《法華經》裏,統統講故事,而故事裏頭找不出什麽。其中第一個故事,佛一上來,就清堂了,佛也沒開口,五千比丘就走了,為什麽?這些 處處都是問題,大家都被其中的哲學思想迷住了,叫好!認為這些重點很了不起。我寫《楞嚴經大義今釋》時,把地獄天堂略掉了,因為現在沒人相信,實際上那裏 頭大有學問。為什麽人變畜生?看得我毛骨悚然,就是說,你一個念頭,一個情緒動錯了,那個因果就來了,這幾十年中看得多了,時代不同,因果更快了,這一部 分在修持上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大家認為最難懂的是“七處征心,八還辨見。”其實,那不過是在文學上搞來搞去,還容易懂;但真正的學問是在最容易看的地方, 那也就是最難懂的地方。


    現在講七大的解脫---地水火風空覺識,隻談前麵有關身體的四大。現代人打坐最喜歡搞氣脈,什麽三脈七輪等等,專門在身體裏頭玩。注意啊!那不過是色陰境界而已,在這裏頭搞來搞去,花樣多得很,玩得你暈頭轉向,頭都昏了,方向都迷掉了。


    如果明白了理,就知道不在這個上,不在四大---地水火風上,四大是一念所生,今天講念頭,隻知道心裏的思想是念頭,不知道連這個四大也是念頭,《楞嚴經》上都指出來了。


    玄 奘法師《八識規矩頌》中,阿賴耶識頌二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根身器所指的根是六根,身是人體 ,器是 物質世界,都是這一念變來的。這一念就是業力,念轉得過來,業力也轉得過來。所以禪宗了心,就是了這一念,這一念就是五陰,就是八識。修是修這個,不是光 修第六意識。第六識一念一念來,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識、不能了第八識,還學什麽禪!


    我們平常隻在心中搞一點意識清明,那 是第六識一部分的事,差得遠啊!到了臨死時,四大要分散時,你平常所得的清淨,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為單單一個第六意識起不了什麽作用的,嬰兒生 下來,第六意識沒有分別,老年糊塗了,也沒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識還在作用,這一點要知道。所以臨死時,你叫他念佛,他說:“不行了,不行了1真是不行 了,但是你怎麽還會說話呢?這時第六意識渙散了,隻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識,你學什麽禪,了什麽念!


    那麽第七、八識能了,地水火風四個部分在哪裏呢?先講火大,《楞嚴經》雲: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見 到空性就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所以我們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教了很多的寶貝給我們,我們都不知道。很多人打坐,身體發暖,就以為拙火起來。我說你 去檢查檢查,可能是病態。四加行裏的發暖,暖與軟是配合起來的,得暖後就返老還童了。見到空性豈隻丹田發暖,你若見到空性,愛怎麽樣就怎麽樣。


    有些人打坐聽呼吸、數息,“性風真空,性空真風”,呼吸是風大,是生滅法,但靠這個對治身體,也不是沒有用,不過對悟道沒有幫助。真正的悟道是“性風真空,性空真風”。


    物理世界都是現象,能變成火、氣流、電。這些現象後麵所隱藏那個體的功能,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它同心物是一元的,心理所到達之處,物理就到達;物理所到之處,心理也就到達,這兩個並重,彼此沒有輕重的分別。


    “隨 眾生心,應所知量”,都是你造的,所以你作功夫時,覺得有身體某一部分發燙,以為是氣脈通了。老實講,那是你的妄想造成的通,美名其為修煉,講不好聽是你 妄想打得好大哦!如此而已,這不是道。這是隨眾生心而感應,你向這一麵求,他的功能就向這一麵發展,所以稱為“循業發現:,跟著你的業力轉。“發現”用得 好,不是發明,是宇宙本有的,不是創造的,不過被發現罷了。


    這些搞清楚了,才好修行,還有好多要點一時說不完,下次再說,現在轉到《法華經》。


    現在中國人講修證,尤其是禪宗,提到兩部經典——《法華經》及《楞嚴經》。《法華經》比《楞嚴經》來得早,南北朝東晉時代就傳過來了。這本經影響中國文化很大,在文學、學術上,經常可以看到《法華經》的東西。


    智者大師師徒二人,創立天台宗,就是宗奉《法華經》。很多過去學“般舟三昧”的高僧們,修持都走《法華經》的路線。真講這部經太難了,這才是真正的一乘佛法。


    以前幾次禪七時,都會講到釋迦牟尼佛為何拈花,迦葉尊者為何微笑。我去年在關中,有一個感想,寫了一首詩,答一位要出家的老朋友:


    禪自拈花一笑來,靈山花蕊滿靈台。


    如何淨土華嚴界,又道花開見佛回。


    佛在靈山會上,天人供養的花太多了,滿了靈台。有一件事很奇怪,佛教一直都與花有關。然後,我再給朋友一個話頭:


    莫妄想,費疑猜,頭陀一去首空回。


    東風正放花千樹,盡向南華覺後開。


    提到法華經,為什麽拈花?為什麽微笑?你站在那裏看花,話頭就來了。你懂得花,你也差不多知道怎麽修持了。一顆種子,怎麽開花?怎麽結果?


    《法華經》即《妙法蓮華經》,同《莊子》一樣,都是寓言故事,尤其提到講經的功德怎麽大。印度的文化,一句話寫了一大堆,不過,耐心研讀,每句話都有道理。這本經處處都是話頭,它是真講修持功夫。


    《法華經》卷一《序品第一》:


    “東方現瑞。”


    佛放光動地,弟子們認為這一次傳大法了,一定大不同,然而五千比丘卻先退席,認為這個老師不行,變妖道了,退席而去。阿彌陀佛在西方,而《法華經》則專 放東方光明---東方現瑞。這部經典統統都是故事,每個故事都是話頭。佛的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起來問法。


    佛放那麽大的光明,排場那麽大,卻說:算了!算了!我的法太不可思議,不再講,你看五千比丘都退了。在《法華經》卷一《方便品第二》中說:


    “止!止!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人都有傲慢心,尤其是學佛的,自認懂得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是佛,不是你。佛說,許多有增上慢的人,對於我要說的法,他決不會信的。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注意!這是見地,尤其我們學佛更要知見正,佛法不是靠思想去搞,佛在這裏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法不是你思想意識分別所能解釋得了的。下麵一句很嚴重,我們 也白學了,唯有諸佛乃能知之。真正的佛法,隻有佛知道,到了佛的那個境界才真懂。難怪那五千比丘要退席了,唯有佛才能懂,那我們何必要學呢?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他說一切佛出現世間,隻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大事因緣。換句話說,佛說佛法隻有一乘道,隻有一個東西,你懂了就成佛。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注意!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之見、入佛之見。悟要悟道,入要證入,《法華經》就是開、示、悟、入,最後要證道。


    “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


    五千比丘走了,渣子都出去,留下來都是好角色,都是心裏頭清淨、夠格的人眩


    “我雖說涅槃,是亦非真滅。”


    沒有一個涅槃是斷見,是去了不來的。什麽是涅槃?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注意6楞嚴經》剛剛提到的---本性,你要悟,哪裏去找?“諸法”講萬有一切,不論精神的、物質的,一切世界萬有的事相,都在生生滅滅,變化萬端。為變 之前,及既變之後,乃至變動的過程中,本來就在涅槃中。本來就是寂滅的、清淨的。要懂得這個,先要了解這個,這就是參禪,禪宗經常提到這一句。


    “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你現在去行願、修證,來生成佛。注意!這是他對出家弟子小乘眾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講的。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沒有三乘,隻有一乘,這一乘是什麽?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祝”


    把前麵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和“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祝”連起來是很好的一副對聯,你一看就懂得大綱了。佛說這個菩提在哪裏?就在這裏。乃至 到了地獄、天堂裏頭,他也就在地獄、天堂裏。就算你在磨道中、六道輪回中,他都跟著你。諸法都在本位上,這是本體的功能。至於現象呢?“世間相常妝,世間 萬有的現象,就是他的現象,所有的作用,就是他的作用。


    “於道場知己,導師方便說。”


    成了佛,你坐在這個位子上,一悟就是你的道常知道了這個以後,你可以方便說法,怎麽說都是它。


    《法華經》的重點又來了,佛很慈悲,第一、第二品還給我們提重點。


    下麵對大乘菩薩說法,他隻說故事,要你懂。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成道與悟道的人,他怎麽說都對,由世第一法到大涅槃寂滅境界,他悟到這個道了。所以佛說他在說法時,雖然介紹了各種的修行法門,有時說小乘,有時說大乘,其實都是方便而已。


    所以佛在涅槃經上說,我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為什麽沒有說呢?因為“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對那個形而上的本體而言,都是方便而已。所以雖然開示了種種法門,都是方便,所謂世間法,也就是佛法。


    《法華經》這樣講,《維摩經》也是這樣講。所以《法華經》最後說:


    “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一切為生活做的事都是佛事。出家人注意啊!我不是偏向在家人講的。《法華經》上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中間隻有一個法門,並沒有在家、出家之別,也沒有出世、入世之別。


    下次我們再繼續講。大家注意:這個課還是向見地、修證、行願的方向進行。現在還在講《法華經》見地、見性方麵的資料,沒有說修證,以後會談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何修證佛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如何修證佛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