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0000">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font>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人心裏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無法紓解。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裏,可謂一大諷刺。而佛教所謂的“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
隨著佛法的普遍,禪的精神廣為人們所喜愛。行者在禪師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頓開,或心開意解,一件件複雜的事情或心境,就這樣迎刃而解。禪,有如山穀清泉,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洗淨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帶給生命一股清涼自在。因此,禪門的公案、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錮的心靈,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
翻開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發現禪宗的文獻浩瀚無比,並不亞於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於禪的本質直指人心活潑自在的源頭,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因此為時人所樂於記載傳誦,形成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公案、語錄和詩偈。傳及後世,因時空隔閡或個人體 驗不足,使得初學者往往欲一窺堂奧,卻不得其門而入,為彌補此遺憾,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遂於台灣電視公司開辟“星雲禪話”節目,請我主講,並編輯成書,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可見社會人士亟需禪門思想來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繼而在盛情難卻下,我又於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持“每日一偈”單元,達二年之久。茲應大眾要求,將全部內容付諸文字,整理成書,以便咀嚼參究。唯一些詩偈的作者因年代久遠而佚失,殊為可惜。幸好禪門詩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並無礙於了解參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來,馬不停蹄地四處雲遊弘法,承佛光山視聽中心記錄成稿,而文稿之審閱,經常是在行腳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盡理想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過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時,仍能保有一份歡喜自在的禪心。是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於佛光山
<font color="#ff0000">1.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華嚴經)</font>
我們經常禮拜讚歎的佛到底在哪裏呢?這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經典上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世間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都能“普現一切群生前”,如同《華嚴經》上說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畢竟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裏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在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阿彌陀佛時,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樣,求那樣,也曾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若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千江 有水千江 月,萬裏無雲萬裏天”,諸佛如來、菩薩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 、河、溪、井,甚至臉盆、茶杯,都會映現出明月。但是你又問:為什麽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裏的煩惱太多,心裏的水混濁、不澄淨,隻要將煩惱的烏雲去除,就能萬裏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故佛又稱為如來,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在世間,“而常處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動金剛菩提座,而“隨緣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間。
<font color="#ff0000">2.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大德)</font>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如果難得而都能得到,那真要好好珍惜!
《阿含經》裏有一則海龜喻,是說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隻盲龜,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還要有個孔,讓盲龜的頭伸出來以便漂浮,實在是難上加難,所以說“人身難得”!經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難得,生命易逝,我們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持這寶貴的人身嗎?
“佛法難聞”,要聽聞佛法也不容易。今天有很多人到處禮拜寺院,求聞佛法,卻很少有人能心行密合。很多人能講說佛法,但能講得契理契機的很少;有時講說者的觀念不純正,常會以盲引盲,把信徒導入邪路上去。或者講經的人太執著,使聞法者執迷,不能接觸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人勸他們聽聞佛法,卻推說沒有時間,緣分未到,可見佛法難聞。
“中國難生”,中國是指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都很優秀的國家,相對其他爭戰連連,經濟蕭條,文化低落的國家則稱邊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福報可以出生在富強安樂的國家,像現今中東戰爭不斷,難民潮一波波,非洲也是種族衝突,饑饉連連,人民百姓都很苦。人生在世,能有平安富足的生活,能受良好的教育是十分不容易的。
經典上說人有三件事比天人殊勝:第一是記憶,第二是梵行,第三是勤勇。所以,生而為人,要懂得修持;即使是天人,若隻知道享福,而不知道修持,福報享盡時也會墮落。我們已得人身,如果不趁早精進修持,在這一生消逝前求得度脫的話,將來要向何處超度此身呢?人,處在生天與墮落惡道的樞紐,如何向上提升而不下墮惡趣,實在是攸關生死的大事!
<font color="#ff0000">3.佛在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古大德)</font>
這首偈語是說明:一個修行者在禮佛、自省時的心情。
“佛在世時我沉淪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初轉法輪度五比丘起,即從靈鷲山到祇樹給孤獨園,從祇園再到靈鷲山,來往於印度南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想到佛陀在世時,我還不曉得沉淪 在什麽惡道裏,沒有親聆佛陀的教示,真是佛世難遇。
“佛滅度後我出生”,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了,我才出生到世間上,“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不免悔恨自己的業障如此深重,見不到八十種好、三十二相的如來金色身。
我要奉勸修行者不必太消極、太慨歎,當初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們要我常住世間而不信受我所宣說的佛法,我活著又有什麽用呢?如果我入涅槃,而你們奉行佛法就如同我久住世間一樣,我又何曾離開你們呢?
所以,佛陀在世不在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大家能不能奉行佛法?比方說:佛陀開示我們要慈悲,大家慈悲了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忍辱,大家有忍辱嗎?佛陀開示我們要持戒,大家有持戒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弘法利生,大家弘法利生了嗎?假如我們真能奉行佛陀的佛法,以慈悲喜舍來對待大眾,以六度萬行來修持自己,以八正道來實踐佛法,以四聖諦來宣揚佛法,也就等於如來法身常住世間了。所以經典上說佛陀常住於常寂光中照顧我們,永處在真理裏指導我們。《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必定有佛,有佛法的地方必定有佛!所以,我們要注重人我的關係,普度眾生,若見人我關係處,一花一葉一如來!
<font color="#ff0000">4.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古德)</font>
過去,有一個長年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回家探望太太,到了歲末,他就上街買東西準備回家過年,在街上看到一個老和尚掛著賣偈語的招牌,他好奇地問:“這偈語賣多少錢?”“十兩黃金9“什麽偈語要這麽貴?”“施主!你如果有十兩黃金,我自然會告訴你一個妙用的偈語。”商人一時動心,付了十兩黃金,老和尚就告訴他這首偈語。
商人聽後有些失望,心想:這四句話就要十兩黃金,太貴了吧!可是對方是個老和尚,也實在不好計較。臨走時,老和尚還一再叮嚀商人:“把這個偈語記好喲!回家很管用的9
商人披星戴月地日夜趕路,回到家已三更半夜,除夕都快過去了。因為大門未上鎖,商人直接走到自己房間,床 上掛著蚊帳,商人正要喚太太,猛然在微弱燈光下,看到床 前有一雙男人的鞋子,商人心想:一定是太太趁我離家時,不甘寂寞私會男人。立刻怒火中燒,跑到廚房抓起菜刀,就要砍殺不守婦道的妻子。刀在半空中,他忽然記起老和尚的偈子“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征了一征,就依言進三步退三步,這一進一退,把躺在床 上的妻子驚醒了,商人怒氣衝衝指著床 底下的鞋子興師問罪,太太無限委屈地說:“你出去這麽久不回來,過年了,我不能不放一雙男人的鞋子等你回來,圖個團 圓吉利呀9
商人一聽,扔刀大叫:“這偈子太便宜了,值得千兩萬兩啊9
意思是說:若不是這一首偈語的開導,今天可要闖下彌天大禍了!所以《金剛經》中有言道:受持一四句偈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功德。
<font color="#ff0000">5.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閑看幾十年。(晉.跋陀羅)</font>
“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人活在世間上,如果隻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替人服務,彼此沒有良緣,沒有善緣,就不能得到幫助。有些人不是聰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幹,然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總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緣分。有的人才華蓋世,一身機智靈巧,可是處處不如意,因為他沒有廣結人緣,自然坎坷難行。我們如果每天貪名圖利,在名利的貪瞋風波裏浮沉,不能給人歡喜,人家也不歡喜你,生活怎麽會快樂呢?
“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閑看幾十年”,我們在世間上擁有的一切金銀財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好象人家借給我們看的,看來看去隻不過幾十年,眨眼流失成空,何必迷戀呢?世間一切物,都是短暫的,都是借看的。我們的房屋能住多少年?身體能活多少年?世間沒有一件東西永遠是我們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到了生死關頭,妻子兒女不肯相伴,金銀財寶流落別家,親朋好友一一遠離,我們什麽東西都帶不去,能帶走的隻有我們一世人身、口、意造作的業──善業、惡業。善業功德帶得去,罪業孽緣也得帶去。
世間有形的東西,我們都帶不走,無形的“業”帶得走。所以做人不要太愚癡,不要貪圖一時的房屋、財產、衣飾,這都是倏忽消失的因緣,很快就屬於別人了。我們要尋求真實不變的因緣,不要被虛假的世相迷惑,找到自己清明自在的本性最要緊。
<font color="#ff0000">6.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font>
這首詩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聽說藥山禪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麵目,就到處打聽,跋山涉水尋訪,終於在一個山頭的鬆樹下,找到了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過如此奚落,終於忍不住諷刺說:“真是聞名不如見麵9意思是說: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見了麵後,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達世故的一個人。說完,很生氣地要離開。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貴耳賤目呢9意思是說:你為什麽耳朵聽的就很寶貴,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為什麽你隻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再間:“什麽是戒定慧?”
“我這裏沒有這些閑雜具9
“如何修行呢?”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9李翱再發問時,藥山禪師就一手指天,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閉起眼睛不再開口了。
李翱因而體悟:禪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別,不可以臆測的。他回去後,潛心研習 佛法,撰寫很多心性禪修的書,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
古來多少文人學士,常與佛門大德、禪師來往,聽聞幾句開示就影響了一生。像李翱在見到藥山禪師後,寫下了這首偈,為禪門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font color="#ff0000">7.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隻麽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唐.石頭希)</font>
“從來共住不知名”,久遠以來,我們就和一個跟我們最親近的人住在一起,隻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罷了!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佛性!
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家本來麵目,每天對著別人都叫得出張三李四,卻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
“任運相將隻麽行”,人,除了要認識自己外,更要任運隨緣、自由 自在地生活。要如何才能過任運的日子呢?一、要隨緣生活;二、要隨境安住;三、要隨心度眾;四、要隨喜自在。
現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緣在生活,既不能順著緣,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不能隨境自在,就不容易安祝連安住都不能,還談什麽隨心所欲的度眾結緣呢?
世間上,多少麻煩,多少是非,都由不認識自己而起。“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古來那些成聖成賢的人,都還不能認識自己,何況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的凡夫,哪裏會明白呢?我們對佛道若不去研習 、自修,真理就永難明白,不明理不精進,就不會修行,不修行當然就不會明白自己了。
這首偈語,主要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才能任運隨緣,不再造次沉淪 於凡流之輩。
<font color="#ff0000">8.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唐.杜牧)</font>
這首偈語是勸我們發慈悲心,愛惜幼小生靈。
“已落雙雕血尚新”,已經被箭射中的雙雕,一身鮮血滴滴流,他本可以在天空中自由 自在翱翔,隻為了人們喜愛狩獵,為了滿足口欲,就被當做佳肴射了下來!
“鳴鞭走馬又翻身”,平常和我們最親近的牛馬,除了供給我們坐騎外,還為我們拉車、黎田。而我們不僅不感謝,還要剝它們的皮,吃它們的肉,泯滅善性,滋長戾氣,怪不得有人浩歎“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了。
“憑君莫射南來雁”,是勸說人不要射殺南來的鴻雁,因為“恐有家書寄遠人”,雁可能替我們千裏迢迢帶來親人的家書,凡事要存著感恩、惜福的心。
舉凡文明國家都主張禁獵、禁屠,甚至專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來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如美國的黃石公園,如果在參觀途中遇到狗、熊、鹿等動物,車輛都要停下來,讓這些動物先過去,因為公園是他們的領域,這是文明國家的作風。反觀我們的社會,孩童常常玩弄小鳥小魚、捕蟬抓蚱蜢、扔石頭打牛羊……,很少見到父母出麵阻止,從小就虐待動物,如何培養愛心?沒有愛心,戾氣日增,長大了怎能不殘殺?不做壞呢?
古德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隻為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閻老斷,隻揣應如何?”從宇宙萬物同源同種的立場來看,生命是一樣的,我肉與眾生肉是一樣的,把你的肉充作我的飲食,把我的需要和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折磨上,你如何忍心?你怎能安心?大家還是少殺生,多一些慈悲心吧!
<font color="#ff0000">9.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唐.無盡藏)</font>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聲色美,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裏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 失魄。而禪師們卻隻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裏?春天就是我們的佛性、真如、真心。
“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如果我們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歸來時偶然看到窗前園裏的梅花已悠悠盛開,嗬!原來春在枝頭已十分了!這景象就像描寫趙州禪師的一首偈語:“趙州八十猶行腳,隻因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一個人光是東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裏會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們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說“我找到了9那就很妙了。找到什麽?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認識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世間上的人,不認識自己,常常愚昧、苦惱,多麽可憐!
你能夠認識自己,就不會去心外求法了,因為心外無我,心外無法,心外沒有世界!無盡藏比丘尼的這首偈語,是告訴人們“我找到了自己”,頗有深義。
<font color="#ff0000">10.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雲遮天。(唐.張拙)</font>
參禪的人,法界在他心中,天堂地獄也在他心中。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佛性之光,本來遍滿虛空法界,如同佛光普照,不管是凡夫、聖人,甚至一切含靈動物,都與我一體,我們都是一家。
佛教將有情生命分成十類,一般通稱“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每一個人一天中,心念在十法界來來回回不知多少次。
有時心念一起,要為人服務,待人慈悲,內心無煩惱,這時本性之光朗照晴空,就等於是佛、菩薩的世界。為了一件事不滿意而起瞋恨心,奢求發財而起貪念,口腹多欲而貪食,這種貪、瞋、癡的地獄、餓鬼、畜生心相一表現出來,種種不如法的行為當然也造作了。我們一顆心就具有佛、菩薩、地獄、餓鬼……等十法界的心態。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個人能做到一念不生,不生即無生,就是一切生。如同虛空無相,則無所不像。
“六根才動雲遮天”,六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像盜賊般住在我們身體裏,每天都癡惑於愛欲,迷沒於瞋怒,如不當看的貪看,不當聽的貪聽,不當說的妄說,不當想的妄想,不當做的妄做……人的本性,就是被六根的烏雲遮蔽了,要先將人體 村莊的這六個盜賊降伏,不讓身心語意妄動,是每個修行者最要緊的一件事!
<font color="#ff0000">11.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唐。白居易)</font>
這首白居易的詩喝,是他學佛後,有一次“特入空門問苦空”。空門,指的是佛教。這個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虛空,虛空裏麵有萬物,包容一切,佛門對苦與空的體會最深,你來佛門問苦空,問對了!世間萬種苦,有身體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處不好他苦,物質不調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東西也苦,身體老病死時也苦,內心被貪瞋癡驅使也苦……,真是眾苦泛濫,苦海無邊。白居易希望對苦、空的人生能多了解一些,特地來佛門請示。
“空”是一種正見,一種緣起,一種般若,一種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內容,空是建設性的。因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亦是空。
“敢將禪事問禪翁”,來到佛門,請教禪師們一些生活上的禪心、禪意、禪修的事情。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人生如夢,卻不知浮生是夢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夢的話,夢中何必爭人我?就不會太計較人我是非了。
煩惱少的人自然很少作夢,如能將人生如夢看得很究竟,在作夢時,五趣六道、人我是非都像真的,一旦清醒、覺悟時,真是空空無大千,你我沒有對待,時空也沒有間隔,其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font color="#ff0000">12.憶著當年未悟時,一聲號角一聲悲;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唐.孚上座)</font>
這是孚上座的喝語,他說“憶著當年未悟時”,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時間分秒的過去,人生迷昧苦短,生死又那麽無常,一念想起,不禁悲從中來。禪門有兩句話,“未曾悟道如喪考毗,已經悟道如喪考毗”,大事未明還未開悟時,渾沌迷茫過日子,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已經悟道後,四大皆空,人生不沾不滯,也宛如死了父母一樣。這是慨歎自己在五道六趣多生多劫流浪,沉淪 生死至今,才認識自己,自然感觸良深。學禪者如果不參透生命的本源,不思見死亡的真相,那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
日本貞觀禪師留學中國二十年後,回日傳法,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年的道文法師向他求教:“我自幼研習 天台《法華》思想,有一問題始終不解。”“《法華》思想博大精深,隻有一問不解,可見你有很高修持,但不知唯一問題為何?”“《法華經》雲:“有情無情,同圓種智。”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三十年來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與你何益?你該關心自己如何成佛?”道文吃驚:“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請問我如何能成佛?”“你說隻有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靠你自己解決了9末悟時,處處問人,殊不知自問方能自悟。
“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現今已開悟了,甚至睡覺時都能與道相應,與真理契合,再也沒有閑愁惡夢了!禪門的悟道,是活水長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為中悟,忽然有個恍然大悟,然後對於“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都了然於心,再也無懼生死了!
不管是大悟或小悟,在禪門的二六時中生活,是大小梅花一樣香。把凡心去除,隨著自己的真如自性隨緣自在,人間還有什麽值得追尋呢?
<font color="#ff0000">13.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唐.鳥窠)</font>
這是唐朝鳥巢禪師的一首偈語。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生時縱哪裏來?無蹤無跡。死後往哪裏去?也無蹤跡。生來死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
“去與來時事一同”,過去有位禪師沿門托缽,正巧施主家生了兒子,禪師聽了,站在門口悲傷地流淚,主人很不悅:“我們家添了寶寶,大家都一團 歡喜,禪師為什麽傷心流淚呢?太不吉利了9禪師說:“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個死人。”
一般人的觀念,都以為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來,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幻夢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都是一樣的。
有人在曠野中,被獅子追趕,無處可逃,剛好看到一口枯井,就攀著井中樹藤想躲到井裏求生,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咻咻吐舌,頭上又有黑、白兩隻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樹藤,萬一樹藤被咬斷了,不跌死,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正在萬分驚慌恐懼時,飛來五隻小蜜蜂滴下五滴蜜,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滿嘴香咧咧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記了生死邊緣的可怕。
這寓言顯示了人生。人生,被無常的獅子逼到枯井裏,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風四蛇正在盤踞吞噬,而生命的藤枝又被象征晝夜的黑白二鼠嚙食著,多麽危險啊!五隻蜜蜂比喻五欲財、色、名、食、睡,一點點甜頭,就使我們忘記了危險,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
“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人生的百態千情都是幻夢,生死也如夢,苦海沉淪 無了時,不要醉生夢死,快快求得解脫,才是最最要緊事。
<font color="#ff0000">14.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唐。知玄)</font>
人要守本分,不要妄求,共問耕耘不問收獲,功道自然成熟。“三十三天天外天,九宵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正好為這首詩偈做詮釋。
“生天本自生大業,未必求仙便得仙”,生天,要有生天的福、生天的業。一個人福德因緣具足,不要說求富求貴、求聖求賢,就連成佛作祖都是很自然的事。世間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功。現代青年往往不肯勞苦奮鬥,不肯流汗播種,隻一味妄求,希冀僥幸得富貴,是不可能的。比方說:一塊石頭,放入水裏自然會沉下去,你祈求神明將石頭浮起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鶴背傾危龍背滑”,不自量力的人,就算騎在白鶴背上飛天,也是很危險的。乘龍飛天,一滑也成千古恨。人貴自知,不要妄求。
“君王自古無百年”,中國曆史綿延五千年,曆經多少朝代,多少君王,何曾有人是百年皇帝?世事無常,種種忙碌,種種辛苦,到最後什麽都是空的,都不是我們的,唯有及時行善,做些功德,才是子孫長久計。
<font color="#ff0000">15.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唐。金喬覺</font>
這一首詩偈的作者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本是韓國的王子。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一位當侍者的小沙彌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舍不得師父,所以當地藏菩薩送他下山時,就作了這首詩偈開示他。
“空門寂寂汝思家”,在佛門裏過的都是很簡單的生活,沒有人情,沒有溫 暖,沒有厚待,難怪小沙彌想要回家。
“禮別雲房下九華”,和雲端山中的寺院告別,要下九華山。“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你很喜歡回家玩用竹根當馬騎的兒童遊戲,不喜歡在佛地聚金沙,慢慢地修行成長,也怪不得你。
“添瓶澗底休撈月”,但你要知道,回到人間後,五欲塵勞,像用瓶子到澗底盛水,不要以為瓶子裏映現的月亮很可愛,那是假的,不實在的。“烹茗甌中罷弄花”,也不要以為那花瓶裏插的花非常美,那也是一時的,眨眼雕謝零落,並不實在。
“好去不須頻下淚”,今天就好好下山去吧,不要流淚,不要舍不得離開,更不要記掛8老僧相伴有煙霞”,你要知道,跟我在一起的有天上的雲彩,山中的煙霞,這都是我的伴侶,我一點都不會寂莫!人生四大皆空,我們在佛法裏卻頂天立地。
<font color="#ff0000">16.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莫嫌不與凡夫說,隻為宮商調不同。(唐,趙州從諗)</font>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是說宇宙萬物所有一切,皆由四大所造,由四大因緣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四種元素,合起來成為世間,成為人,任何事事物物都離不開這四大──地、水、火、風。地是堅硬性的,水是潮濕性的,人是溫 暖性的,風是流動性的。
像花草樹木的生長,需要土壤,是地大;要有水分滋潤,是水大;要有陽光,是火大;要有空氣,是風大。有了土地、水分、陽光、空氣,花草樹木才能成長。人也一樣,人的身體骨頭、毛發,是堅硬的地大;人的大小便、汗、痰是潮濕性的水大;人的體溫 、肝火,是火大;風大,是指人的呼吸,要是一口氣不來,人也不能活下去。四大因緣聚就成,四大因緣散則滅。又如我們蓋屋的建材中,木材是地大;水泥是水大;采光、通風是火大、風大。一間房子的完成也要有地、水、火、風,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四大會聚而成。
“莫嫌不與凡夫說”,這許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說,是因一般人很難了解緣起性空。“隻為宮商調不同”,中國古代音樂有宮、商、角、征、羽五個音調。如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道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涅槃。為什麽要涅槃?因為佛陀證悟的道與世間不同,他看的苦相,世人看成樂境;他證悟的法身、菩提,是世人的死滅、空無。所以有些看法,不容易使大家信服,是因為佛、菩薩與凡夫的認識不同,思想、觀念也不一樣,往往不易傳達。要好溝通、好說話,觀念一致是大前提!
<font color="#ff0000">17.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 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唐.圓澤)</font>
圓澤禪師與儒生李源是好朋友,兩人相約出外旅行,圓澤希望走山路,李源執著要走水路。圓澤歎息:“果真因果輪回不可勉強。”隻好取道水路。在水邊遇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婦女在洗衣服,圓澤一看,命中注定逃不了。原來這婦人已懷孕多年,就等圓澤來投胎。圓澤就對李源說:“業報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希望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我們有緣再相見。”
洗衣婦回家後,就生下了一個小孩。一晃十三年過去,李源如約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
李源一聽,知道牧童就是過去的故人。
這首詩偈說明佛性不變,人在五趣六道裏流轉,是真真實實的。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我們在三生石上走過,都是有情人 、有緣人,是賞月吟風的好朋友。
“慚愧情人 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不要以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為烏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們如果對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轉、六道輪回,隻要播種功德,總會有美好的來生。
<font color="#ff0000">18.不求名利不求榮,隻麽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閑事長無明。(唐.洞山良價)</font>
在動亂世間裏,若把人我是非看得太認真、太計較,日子不免紛紛擾擾,所以要能放下一些,隨緣一些,像皮箱一樣,用時提起,不用就放下。否則一直提著不放,不嫌累贅嗎?需要時又提不起,不是很不方便嗎?
這首偈語要我們“不求名利不求榮”,不求個人的安逸、榮耀、成就,應該為國家社會求大、求好、求榮耀。如何做到隻為大眾,不為私己呢?像佛光人的信條“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就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德行。
“隻麽隨緣度此生”,我們不要隻顧一己得失,要多為國家社會著想,為大眾造福,不辭辛苦努力奉獻服務,廣結善緣。想想“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閑事長無明”,人生不過百年光陰,為什麽一定要為過眼雲煙勾起無明煩惱,徒然牽腸掛肚?
正如無門慧開禪師的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不要把個人瑣碎事掛在心頭,但對普度眾生的事則要積極,對社會福利工作更要護持,如:修橋鋪路,功德無量;濟危扶困,成人 之美。活在世間上,懶惰懈怠也是幾十年,自私自利也是幾十年,何不積極為國家社會多做點事?為社會的安和樂利多多造福呢?
<font color="#ff0000">19.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唐.大梅法常)</font>
大梅法常禪師年幼時在玉泉寺出家,禪師自幼對禪法即特別有誌趣,便到馬祖道一禪師處參學。大梅法常問馬祖道一:“如何是佛?”馬祖答說:“即心是佛。”大梅法常於言下大悟,後到大梅山隱居潛修。
唐朝貞元年間鹽官齊安國師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為上山迷路,而遇見大梅法常。這位出家人十分訝異在這個僻遠山區居然有位隱居的和尚,便問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時日?”大梅法常回答:“隻見四周青山青了又黃。”出家人又問:“這下山的路向什麽方向走呢?”禪師答說:“隨著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後回到鹽官國師處,告訴國師他的奇遇,鹽官國師說:“我過去在江 西曾經遇過一個出家人,後來沒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見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請他下山,接受我的供養。”後來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請大梅法常,禪師後來以“一池荷葉衣無數,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偈語一首,委婉地拒絕了。
大梅法常這首偈子,“一池荷葉衣無竟,一池塘的荷葉,給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盡了;“數樹鬆花食有餘”,山上有許多鬆樹,以鬆花作飯,我也吃不完;“剛被世人知住處”,住處被世人知道後,來訪民眾太多,幹擾了修道生活,那怎麽辦呢?“又移茅屋入深居”,隻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遠處移。像大梅法常禪師能夠自修,也能度眾;能在熱鬧道場裏,也能到深山無人居住處。不管世間怎麽變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禪師的風範!
<font color="#ff0000">20.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唐.黃檗)</font>
“心如大海無邊際”,人的心,如大海一般無邊無際,事實上心還不止像大海,心像國王,可以發布命令;心念一動,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聽,手就去做事,腳就去走路,所以說心如國王能行令。
心又像電光,心念一動,東西南北任翱遊;想建大樓,念頭一轉,心頭的大樓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電光。
心又像畫師,《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如藝術家,可以在心中呈現出美好或醜陋的種種變化。
心又像虛空,可以包羅萬象。平常我們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不是說宰相肚子裏真能撐著一條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納一切!
所以“心”是無量無邊,是變化萬端,是容納萬有。我們該如何對待這顆心呢?“廣植淨蓮養身心”,有這麽了不起的一顆心,我們就要好好地愛他。珍饈美味的營養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戒定慧則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要好好地在心田裏廣植淨蓮。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是說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們這一雙手,要好好地隨時隨緣為人積功德。例如:隨口說好話,隨手替人服務,隨時結善緣……,希望我們今天的社會,到處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間就會很美好了。
<font color="#ff0000">21.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唐.布袋)</font>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麵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
一般人的通病是:隻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麵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汙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麵插青秧,一麵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麽?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
過去有一個人,為了一堵圍牆,和鄰居起爭執,心裏忿忿不平,就捎信給在京城做官的父親,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過來,他的父親很明理,回了兒子一首詩:
“萬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 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為了一堵牆而起爭執,真是何苦?讓人家幾尺不就太平了嗎?你看看萬裏長城至今還在,可是當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裏呢?你爭,跟人家鬥氣,百年過後什麽是你的?不都灰飛煙滅,枯塚一堆了嗎?從這首詩裏,我們能不能領悟四大皆空?能不能在麵對社會、物質一切時,觀境自在?觀我自在?觀物自在?觀心自在?觀人自在呢?能!莽莽人間就不必再作什麽計較爭吵了!隻看自己心田清不清淨,任它八方冷語與暗箭!
<font color="#ff0000">22.若逢知己宜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唐.布袋)</font>
我們做人處事,有時會遇到誌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時也會遇到怨恨計較的冤家對頭。“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個限度,如友誼的尊重、不共金錢的來往。固然朋友有通財之義,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錯,錢財往往成為反目成仇的導火線,多年友情毀於旦夕,隻因一時逾越本分,實在可惜!
“縱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過於計較,不必強人同己,要有容納不同意見觀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可以激發我們精進修行。
因此,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最好能有“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修養。寒山大士曾問拾得禪師說:“如有人辱我、罵我、欺我、謗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惡我,我應如何?”
拾得禪師回答他:“你忍他、由他、耐他、讓他、不理他,且過幾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必太斤斤計較,不要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親人眷屬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間太平無事,最好彼此有忍讓的胸襟氣度,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font color="#ff0000">23.趨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急須返照娘生麵,一片靈心是覺皇。(唐.布袋)</font>
唐朝布袋和尚相傳就是現在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的示現,他常常行腳雲遊世間,看到世人懵懵懂懂,忙來忙去,有的為生活忙,有的為兒女忙,有的為職業忙,也有不少人為了理想、為了慈悲而忙。
我們站在火車站前,看那些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潮,除了少部分是為人、為公而忙,大部分都是為名與利奔忙,真正是“趨利求名空自忙”,一個個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就是財迷心竅,其實為名也好,為利也好,都像蜜蜂采蜜,最後空忙一常人如果一心隻是求名求利,倒也罷了!怕的是在求名求利的同時,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為了貪財、貪名不擇手段的害人,那就罪過了。
“利名二字陷人坑”,一不小心掉進了名利的深坑,就無法超拔。很多人在沒有錢時,一直追求金錢,枉費多少時間。多少辛苦、多少煩惱。一旦有錢了,被錢所害的也不知多少。沒有名的時候,百般求名,一旦名成利就,盛名之累所帶來的痛苦、束縛、不自由 ,也是山積海深。
所以,一個修行學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離棄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就像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多多為社會人群服務。
“急須返照娘生麵,一片靈心是覺皇”,要緊的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麵目,把內在的一片真心體會出來,才是一個覺悟的尊者!
<font color="#ff0000">24.隻個心心心是佛,千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唐.布袋)</font>
人人本具自心。人,往往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平常要營養,要保健,要美容,要盥洗……,還要照顧衣食住行一切所需,甚至於愛情、知識,反而忽略了自我的真心。沒有修心,沒有養心,任心在那裏造業、妄動,所以說心如盜賊,如猿猴,而有心猿意馬的說法。
心如國王能行令,如寶藏容納財寶,其實真正的心是真心!真心如虛空,是我們的本體,一切現象都從心生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說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我們的心,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墮地獄、餓鬼、畜生。要緊的是,不要讓心在生死海裏流轉,要讓它回到自己的老家,證悟自己的真如佛性。
“隻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十方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比心更靈的,人人有心,實在是世界上最靈的寶物,不好好照顧使用很可惜。這個心“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世間上,妻子、兒女、田園、屋宅一切的財富世界,甚至權勢名利,都不是自己的,真正屬於自己的隻是這顆心。人生大限一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有功德受福,沒有功德受苦,心將替我們裁判,心是最真實的。
《從容錄》中提到韋將軍訪道玄沙和尚的一段公案。韋將軍問玄沙和尚:“有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究竟指什麽?”玄沙隨手抓一把奉客果子給將軍:“將軍,你就盡量吃吧9韋將軍邊吃邊問:“到底何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就像你現在吃果子,就是日日用而渾然不知9人心日日用,你又何嚐知道呢?
<font color="#ff0000">25.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閑書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係舟。(唐.寒山)</font>
禪者,非常灑脫自在,像沒有係住的舟船一樣,東南西北航行,不為人情事物所拘。
過去有兩個沙彌,分別住在東、西二寺,每天都到市場買菜,東寺的沙彌較懂禪,有智慧;西寺沙彌比較不懂禪,沒有智慧。兩個沙彌買菜時,常在路上碰見。西寺沙彌就問東寺沙彌:“你到哪裏去呀?”“風吹到哪裏,我就到哪裏。”西寺沙彌不知如何接下去,回去問他師父,師父一聽:“你好笨哦!你不會問他:假如沒有風,你要到哪裏去?”第二天,兩個沙彌又碰上了,西寺沙彌就問:“你今天要到哪裏去?”“我的腳走到哪裏,就到哪裏。”西寺沙彌又不知如何是好,回去一說,他師父就罵他:“你好笨喲!你不會問他:若腳不走,你到什麽地方去呢?”第三天,兩個沙彌又相遇,西寺沙彌得意洋洋地問:“限!你今天要到哪裏去?”“我到市場買菜去9
東寺沙彌不為時空意念所拘,智慧真是千回百轉,各樣的話盡皆可以闡妙諦!
“一住寒山萬事休”,意思是說:你技高膽大,更要責無父旁貸,不遲疑,不猶豫,一住寒山道場,就要萬事放下。“更無雜念掛心頭”,既已放下,就不要再計較人間得失、順逆、好壞,一心一意朝真理的大道走下去8閑書石壁題詩句”,盡避逍遙自在的畫畫、寫字、作詩,隨緣放曠,任運而行。在今天這個種種法律規製,種種束縛的社會裏,我們若有古代大德那種“任運還同不係舟”的人生觀,該多麽自在呀!
<font color="#ff0000">26.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岩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唐.寒山)</font>
“千年石上古人蹤”,千年古道上,什麽是古人走過的痕跡呢?諸佛菩薩是怎樣修行得道的?古聖先賢是如何成聖成賢的?
佛教裏的古仙人道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先知。古仙人道的“道”,是指勇敢、毅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苦行,吃不得苦中苦,怎能成為人上人?古仙人道是發心的,發菩提心,發慈悲心,發般若心,你如果肯發心,就是古仙人道!
“萬丈岩前一點空”,萬丈懸崖前一片空茫茫,你敢跨步一躍嗎?你能把虛空粉碎看成歸宿嗎?如果你不了解空的真諦,以為往下跳就失去一切,那多可怕?實際上,空如虛空,你能無懼於那一點空,才能擁有萬有:空又如大火炬,能燒毀我們的妄想執著,如果不怕這大火炬,讓它光明普照,人生還會有什麽問題?
“明月照時常皎潔”,月亮出來,黑暗退隱,就像你自心一明,自性的光輝映現,無明即退失。我們心裏的明月照耀起來,一燈除諸暗,到那時黑暗、是非、煩惱都會離我們遠去了。
“不勞尋討問西東”,能把自性裏明朗的般若光顯現,你就不會去計較、分別,凡事隻問耕耘不問收獲,踏著聖賢的腳步勇往直前,還怕走不到生命的究竟淨土嗎?
<font color="#ff0000">27.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唐.龍牙)</font>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雕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無常並不可怕,因為有無常,才有進步!
如果人生不是無常,我們凡夫就永遠是凡夫了,因為有無常,我們才有成佛的可能。無常,對我們來說,充滿希望,而非充滿絕望。
過去有一個秀才,清明節回老家祭拜祖墳,偶然在村莊上遇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內心非常喜歡,又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出來。第二年清明,他又回鄉掃墓,希望在村莊上重新邂逅那位姑娘,可是怎麽樣都找不到,原來她已香消玉殞了。秀才就很慨歎地作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所以“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年輕時不要以為自己青春美貌又健康,這些都是不可長久依賴的。“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假如我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font color="#ff0000">28.粉壁朱門事甚繁,高牆大戶內如山;莫言山林無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閑。(唐.龍牙)</font>
“粉壁朱門事甚繁”,我們看到粉刷過的牆壁、朱紅色的大門,多為豪門巨富所居,以為他們身心安適,事實上他們並不安閑,有時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連覺都睡不安然。“高牆大戶內如山”,看到有錢人高築的圍牆,值得羨慕嗎?高牆大戶裏,人我是非、權勢爭奪、貢高我慢,如山一樣層出不絕的阻礙著,生活並不是很平坦,很順利的。
“莫言山林無休士”,不要說深山僻林裏沒有隱者,沒有凡事看開不計較,萬事都能放下的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閑”,人到了無心的境界,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不患得患失,就像無門禪師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然是“處處閑”了。
人,真能閑得下來嗎?有的人能忙不能閑,閑下來就很難過;有的人能閑不能忙,沒有事時安然自在,事情一來就受不了,其實這都偏於一邊。一個人要能忙能閑,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有能無,能苦能樂,無所不能,那就是無心了!一旦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在世間上,不管功名富貴也好,為人服務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閑。無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得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font color="#ff0000">29.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唐.龍牙)</font>
“學道先須且學貧”,我們修行,要憂道不憂貧,先學習 安貧樂道,因為富貴學道難。譬如說:你現在中了彩券,有一千萬、二十萬彩金,甚至幾百條黃金放在家裏,你能安心打坐、安心念佛嗎?沒有道行的人,金錢是迷障,徒然擾亂自己。真正的學道人,先學貧窮,金錢少,掛礙就少;金錢多,掛礙必多。
越是富貴的有錢人,越常被金錢左右,他們不是在使用錢,而是被錢財奴役心情,成為金錢的奴隸!
一個人如果能安貧樂道,“學貧貧後道方親”,才懂得在貧窮裏不屈不辱。
香岩禪師說:“去年貧未是貧,去年貧尚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雖然連立錐地都無,但他有無相無邊的法界,擁有萬妙宇宙。不要以為有錢可以辦一切事,錢有時也是造孽的根源,錢本身雖然沒有什麽善惡是非,一旦運用不當,就是是非,就會造業。
“一朝體得成貧道”,很多學道的出家人,有時謙虛自稱:我是貧道、貧僧。他真的是貧窮的出家人嗎?真是一無所有的修道者嗎?其實不是,他在清素裏已擁有了無窮的寶藏。你能體會到自己也是一個貧道嗎?
“道用還如貧底人”,世間沒有一個貧窮的人。你有道,眼睛閉起來,世界便在心中,心裏的法界,心裏的寶藏,心裏的安樂,心裏的愉快是千金難買的呀!所以學道的人不要怕窮,隻要有道!希望今天的社會大眾,不要隻去追求金錢,要樹立自己的道,這是非常要緊的!
<font color="#ff0000">30.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複無涯;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唐.龍牙)</font>
這一首詩偈是龍牙禪師修行自在的寫照。
“木食草衣心似月”,我雖然以花木水果為食,以樹木草皮為衣,但是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一生無念複無涯”,我一生不妄求、不計較、不執著,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無念便安閑。所以龍牙禪師參禪悟道以後,就過著木食草衣逍遙自在的生活。一般人百般計較,又要錦衣美食,又要名聞利養,但對一個修道者而言,木食草衣比錦衣美食更莊嚴、更美好!
我們住在五欲六塵裏,煩惱癡迷;天人居住在莊嚴的宮殿裏,享受欲樂;二乘人居住在清淨無為裏,佛的法身居住在虛空無住中,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人若問居何處”,若人問我住在哪裏,“綠水青山是我家”。這是一個比喻,有的人過去住在染汙的地方,現在搬到清涼淨土;過去住在執著裏,現在住在無我裏;過去住在煩惱裏,現在住在菩提裏;過去住在動亂裏,現在遷住安靜裏。我們不妨問一問自己,我們究竟住在哪裏?
身心若居住在人我裏,一旦人我不在了,怎麽辦?若居住在是非上,是是非非怎能安樂?如果有人問你居住何處?你最好說:我住在菩提裏,住在清淨裏,住在無我裏,住在無為裏。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住在哪裏?居處在無所不住之處。太陽住在虛空中,看似沒有依靠,然而虛空就是它的家,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
<font color="#ff0000">31.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幹戈定太平。(宋.性空妙普)</font>
“學道猶如守禁城”,一個人求學也好,辦事也好,修行也好,如同衛兵守城池一樣,不分晝夜警戒,時時刻刻警惕,隨時防範敵人的侵犯。
“晝防六賊夜惺惺”,人的身體,佛法譬喻為一個村莊,叫做空聚落。這個村莊沒有主人,反而住有六個盜賊,整天在我們人體 的村莊中擾亂,使我們不得安寧。
六個盜賊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心。眼睛常常觀賞美色,耳朵歡喜聽美音,鼻子愛聞香嗅臭,身體嗜好舒適柔軟的感覺,舌頭貪嚐好滋味,心靈也迷戀著世間花花綠綠的享受。眼、耳、鼻、舌、身、心時時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接觸,一個把持不住,就裏應外合地擾亂我們身心。我們要怎麽樣來保護自己的城池,固守人體 的村莊呢?最要緊的是將我們的主人翁叫醒,主人翁就是我們的本來麵目、真如佛性。
“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幹戈定太平”,軍令能行,將帥才能平亂致勝;持心也是修行的關鍵。我們常抱怨別人不聽我們的話,其實自己又何嚐聽自己的話呢?心想不貪不瞋,做出來還是貪瞋,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以,要增強內心的力量,讓眼、耳、鼻、舌、身聽從內心的指示,當看則看,當聽則聽,當說別說,當行則行。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堅持、自我規畫,將一切動念意誌,依八正道的人生觀生活。能戰勝自己的心,就能戰勝一切!
<font color="#ff0000">32.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鬆竹引清風。(宋.法演)</font>
一個孩童指著山前的一片田地,問祖父:“這塊田是誰的?為什麽沒有人耕種呢?”
祖父說:“這塊好田地呐!多少人喜愛它,希望耕耘它,但是幾度買來賣去、賣來買去的,一直不停地換主人,反而不能好好播種耕耘了。”
浮華世界裏什麽東西是我們的?不錯,房屋田產是我們的,但你賣給我,我轉售給他,他又賣給人,賣來賣去,地產究竟是誰的?真是“幾度賣來還自買”。
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平常總是百般愛護,加意保健,但百年之後,身腐骨灰滅,身體也不是我們的,連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的世界也都不是究竟的。
因此,你計較,你貪心,到最後仍然是一無所有。要緊的是“為憐鬆竹引清風”,要把我們的心回歸到大自然,與虛空相應;讓我們的心像鬆樹一樣萬年長青,像竹子般堅毅不拔,與明月清風常在。果能如此,我們必能和佛道、其理融在一起,幸福的日子就可以和我們永遠同在。
我們平常的生活裏麵,總是一味追求物質的享受,但我們應該明白山有棱,水有涯,一個人再怎樣的富有,也不能百年常保,“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又能幾何?”今天的榮華,明日盡成浮雲;眼前的恩愛,隨著春柳夏荷深長,又在秋風冬雪裏飄失,什麽是永世不滅的光?什麽是千年不雕的情?草草人生,真當深思!
<font color="#ff0000">33.月白風清涼夜何,靜中思動意差訛;雲山巢頂蘆穿膝,鐵杵成針石上磨。(宋.瞎堂慧遠)</font>
“月白風清涼夜何”,我們本來過著安樂的生活,就如月白風清般地美好,隻因一念不覺,一念差錯,就走岔了正路。好象這件事未完又想做那件事,做了那事又改變主意另起爐灶,守不住堡作崗位,沒有恒心,真所謂“此山望盡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
“靜中思動意差訛”,有時人太靜了,就想動;太勞動了,又想靜。在動靜之間、忙間之間、來去之間、得失之間,永遠沒一個安身立命處。如果能夠做到動靜一如、來去一如、有無一如、得失一如,就是中道平等的生活,是非常美妙的。
“雲山巢頂蘆穿膝”,是形容佛陀當初修行時,鵲巢灌頂、麻木充饑的情形。佛陀如如不動禪坐時,鳥以為是靜物,便在他頭上做了窩;身旁的蘆葦日日長,竟從佛陀的膝蓋下蔓延出來,這是何等定靜的工夫!
佛陀因為能這樣安住不妄動,所以進入禪定中絕對的寂靜大自在,與宇宙真理打成一片而悟道。我們要效法佛陀的定力,要安於位,安於工作,不要有地位大小的歧見。工作是神聖的,服務是偉大的,不管是開計程車或是在餐廳端盤子,隻要肯盡心奉獻,肯為人服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自私自利踩著別人往上爬的是懦夫,能為人犧牲奉獻才是偉大!
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必須要耐煩、耐苦,念念安住,任它“鐵杵成針石上磨”,我自決心作妙高峰頂第一人!
<font color="#ff0000">34.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宋.白雲守端)</font>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蒼蠅喜歡往光亮的地方飛去,如果窗上糊紙,隔了一層紙飛不出去,他就在那裏一直鑽,左上右下的找路,實在萬分辛苦!
“忽然撞著來時路”,找到當初飛進來的洞,一下子就飛出去了。“始覺平生被眼瞞”,這才知道原來是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以為看到光就是出路,怪不得飛來飛去自冤枉。人生的來時路,是依靠內在的工夫、智慧才能找到的。
唐朝芙蓉山的古靈禪師,曾向百丈禪師學道,開悟後,回到故鄉,剃度的師父還沒有開悟,他就常常在語言中啟發師父。有一次,師父看經時,窗戶上有一隻蒼蠅正在盲飛亂撞,他就自言自語:“世間如許廣闊,你不肯飛出去,隻撞著這張紙做什麽呢?”師父放下手中經典,望著古靈禪師,古靈又說偈:“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言語中一再暗示師父:你為什麽不從心地上用功夫?不去明心見性呢?要找尋真正的自己,光在經典文字上分別、求知有什麽用?經典文字怎麽能悟道呢?心才能悟道呀!
師父聽不懂古靈禪師的話,就放下經典問:“難道你已經得到消息了嗎?”古靈禪師就回答:“弟子在百丈禪師處,已得到一個息處了。”師父就請他登座說法,古靈禪師隻說了這樣一句話:“百千法門隻在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我們不要汲汲向身外追求佛法,要向內心開采無限寶藏。百千法門隻在我們方寸之間;多似恒河沙的功德,在我們心的源頭就可以找到呀!
<font color="#ff0000">3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慧開)</font>
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對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裏,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裏有智慧,沒有掛礙!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太重。錢財越多,名位越高,徒然越放不下,又有什麽意義?
一個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他會受不了;一個公務員的事務太忙,也會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要學習 舉重若輕的心胸,減少心上的壓力,才能輕鬆自在,真實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所以“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麽是人間好時節?隻要我們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麽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 寬,眼內有沙三界窄”。
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font color="#ff0000">36.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宋.天童正覺)</font>
“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過去一些禪師,到處參訪學道時,師父並沒有跟他們講說什麽佛法,總是叫他們先去勞動服務。像天皇道悟禪師,每遇學僧來向他求道,他就吩咐對方。“掃地去9“洗碗去9很多學僧不明白禪師的教化,為什麽我來參學,不教我禪法真理,隻叫我做些瑣碎工作?因此有位弟子就向禪師告辭他去。
天皇問:“為什麽要走?我這裏也很好呀9
“師父從來不向我講佛法,我隻好他去求法。”
“你太冤枉我了,你每天端茶來,我就喝;添飯來,我就吃;你對我合掌,我向你點頭;我無時無刻都在跟你說法呀9
又有一位隨侍鳥窠禪師出家十六年的弟子,有一天向鳥窠禪師告假,想到別處去參學佛法。鳥窠禪師說:“學佛法何必他去,我這裏也有呀9
“十六年來我都不曾聽您講說佛法,您的佛法在哪裏?”
鳥窠禪師隨手在衣服上抓起一撮布毛,舉起來說:“這不就是佛法嗎?”隨侍弟子就這樣豁然得道了。
這一撮布毛不是隨便一抓便得,而是十六年苦行累積的生命經驗。
“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現代的一些年輕人,最大的通病是沒有恒心、毅力,不耐煩,學道經不起考驗。道,在平常心裏麵,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強調,也不求速成,隻要你有恒心,多多慈悲感恩地參禪學道,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麵前。
<font color="#ff0000">37.舉世應無百歲人,百年終作塚中塵;餘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宋.宗淵)</font>
宗淵法師自己預知死亡時至,覺得何必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後,勞累人家來讀祭文、開吊、送葬?何不自己作首詩歌送自己呢?就寫下了這首偈語。
“舉世應無百歲人”,普天之下,一百歲以上的人瑞很少。杜甫〈曲江 〉詩中說:“人生七十古來希”一個人能有七十以上的年歲,自古以來便不多,但有七十歲的光陰並不表示都是實有,因此有人認為七十年的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隻有中間五十年,倒有一半在睡夢中過了。人生隻有短短數十年寒暑,扣去吃飯、盥洗、拉屎、屙尿,剩下來的人生有多少?算一算真是人生苦短!
“百年終作塚中塵”,就算終於活到一百歲,百年後還是要死的。漢光武帝劉秀與嚴子陵非常要好,嚴子陵比劉秀聰明、能幹,最後卻是劉秀稱心如意做皇帝,所謂“娶妻當得陰麗華,為官當做執金吾”,十幾年後,劉秀往生了,嚴子陵到墳上祭吊,說:“愛情上是你勝利,我失敗;政治上也是你勝利,我失敗。但是不管勝利也好,失敗也好,我們都會長眠墳墓,一去不回。”世間上的榮華富貴帶不走,萬千寵 愛帶不走,唯有業識隨身不滅。及時行善修善業,才是重要的。
“餘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我今年已八十三歲了,自己作了這首詩?送我自己,免得勞煩世人為我送終。宗淵禪師的灑脫、風趣,以及對生死看破、放下,真是何等的自在與逍遙啊!世間盡避有諸多無奈事,但是在禪者的灑脫、幽默、勘破、逍遙之中,一切都如春波無痕、煙消雲散。
<font color="#ff0000">38.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font>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水麵上,陽光、月影、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說:菩薩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掛在畢竟空上,眾生心湖裏的水,如果清淨沒塵垢的話,菩提月光就會映現了。如果眾生的心地不清淨,人品汙穢,光明就不會顯現,佛性就不會現前。
“問渠哪能清如許”,修道者的心湖怎會那麽清淨呢?因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樣,本來就是清淨的,隻是被煩惱無明的風掀起了波浪,汙染了清淨水性。六祖惠能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的。“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如樹有根,水有源,隻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把活潑的清淨水流出來,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什麽是我們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慧;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淨,心中的菩提,心中的懺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禪定!假如你心中能恒常不斷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懺悔、禪定、信仰……你的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了。自然能“天光雲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氣度。
<font color="#ff0000">39.幾年鏖戰曆沙場,汗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煙今已熄,踏花歸去馬蹄香。(宋.浙翁如琰)</font>
這首偈語,形容修道人與煩惱作戰,克服魔障的情形。我們不要以為修道人都是逃避現實,正相反,修道人生是非常積極、艱苦的,我們每天都要與內心貪瞋癡的煩惱魔軍作戰!人,最大、最根本的煩惱就是我執,我執如大元帥,統領了三個軍團 :第一軍團 的司令就是貪欲,第二軍團 的司令是瞋恚,第三軍團 的司令就是愚癡。貪、瞋、癡三軍團 下麵還有八萬四千煩惱魔軍,修行人和這些煩惱魔軍誓不兩立,日日生死鏖戰,所以“幾年鏖戰曆沙徹,多少爭戰下來,如果降服貪念,降服煩惱,當然能成就道業,如果煩惱魔軍降服了你,隻好流落到紅塵是非愚癡的無邊苦海中,再去流浪生死了。
修道人如何在心地上降服那些煩惱魔軍?要用喜舍心來對治貪欲,用慈悲心來對治瞋恨,用智慧心來對治愚癡,也就是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如果將煩惱魔軍一一降服,真是“汗馬功高孰可量”,其功德真正不可限量。“四海狼煙今已熄”,禪師們一悟道,心神清明,四海狼煙都平熄,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手不犯殺,口不妄言、兩舌、綺語,自然再也不會去造業了。
“踏花歸去馬蹄香”,這個時候就好象回到故鄉,尋得人生的歸宿,馬蹄得得響,一路芬芳清美的落花,連馬蹄都含香。悟道以後,連說話都芬芳了,萬事萬物都美善了,人生忽然天高地迥,心胸如宇宙無極,世間變得如許舒坦。
<font color="#ff0000">40.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宋.石屋清珙)</font>
現代社會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李家長短,說這個好,罵那個不好的批評別人,但是就不知道對自己怎樣衡量,真有嘴說人,沒嘴說自己。
“手攜刀尺走諸方”,裁縫師手裏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真個是“線去針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比較上、分別上、自我上的忙,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我們能如祖師說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愛憎,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麵目。一有愛憎的心,就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甚至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都好量別人的長短,量別人的貧富,量別人的貴賤,量別人的美醜,量別人的好壞,量別人的是非,量這量那,嫌貧愛富、攀緣巴結的,就不知道量量自己!兩個眼睛隻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我們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值,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的陷阱。
自家長短你幾時量?不妨常常問自己!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固然造就了繁榮進步,但是也因為變遷快速、步調緊張,而使得個人心裏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無法紓解。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裏,可謂一大諷刺。而佛教所謂的“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
隨著佛法的普遍,禪的精神廣為人們所喜愛。行者在禪師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頓開,或心開意解,一件件複雜的事情或心境,就這樣迎刃而解。禪,有如山穀清泉,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洗淨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帶給生命一股清涼自在。因此,禪門的公案、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錮的心靈,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
翻開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發現禪宗的文獻浩瀚無比,並不亞於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於禪的本質直指人心活潑自在的源頭,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因此為時人所樂於記載傳誦,形成一則則發人深省的公案、語錄和詩偈。傳及後世,因時空隔閡或個人體 驗不足,使得初學者往往欲一窺堂奧,卻不得其門而入,為彌補此遺憾,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遂於台灣電視公司開辟“星雲禪話”節目,請我主講,並編輯成書,得到了廣大聽眾與讀者的回響,可見社會人士亟需禪門思想來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繼而在盛情難卻下,我又於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應邀主持“每日一偈”單元,達二年之久。茲應大眾要求,將全部內容付諸文字,整理成書,以便咀嚼參究。唯一些詩偈的作者因年代久遠而佚失,殊為可惜。幸好禪門詩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並無礙於了解參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來,馬不停蹄地四處雲遊弘法,承佛光山視聽中心記錄成稿,而文稿之審閱,經常是在行腳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盡理想之處,還望讀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過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時,仍能保有一份歡喜自在的禪心。是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於佛光山
<font color="#ff0000">1.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華嚴經)</font>
我們經常禮拜讚歎的佛到底在哪裏呢?這問題,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佛有佛的世界,佛有佛的淨土,佛就在我們的眼前,因為“佛身充滿於法界”,真理就是佛的法身,所以經典上說:“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清淨的般若智慧是佛的慧命。
你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世間一花一葉、一沙一石都是如來法身的顯現,都能“普現一切群生前”,如同《華嚴經》上說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諸佛如來的法身就像天上的明月,映照出畢竟空的真理,如果眾生心田性海裏的水清淨了,菩提的月亮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人在稱念觀世音菩薩、稱念阿彌陀佛時,總會向觀世音菩薩求這樣,求那樣,也曾向阿彌陀佛要這樣,要那樣。若稱念的人多,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就忙不過來了嗎?其實不然,“千江 有水千江 月,萬裏無雲萬裏天”,諸佛如來、菩薩好象天上的明月,有水的地方都普照,如江 、河、溪、井,甚至臉盆、茶杯,都會映現出明月。但是你又問:為什麽看不到諸佛菩薩呢?那是因為心裏的煩惱太多,心裏的水混濁、不澄淨,隻要將煩惱的烏雲去除,就能萬裏無雲,到處都是朗朗晴空,佛的法身就顯現出來了。故佛又稱為如來,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他的法身不動不靜在世間,“而常處此菩提座”,所以佛能不動金剛菩提座,而“隨緣赴感靡不周”地在人間。
<font color="#ff0000">2.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大德)</font>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友難遇”,如果難得而都能得到,那真要好好珍惜!
《阿含經》裏有一則海龜喻,是說要想得到人身,就如一隻盲龜,在大海中漂流,要找到一根可以倚靠攀救的浮木非常不容易,尤其浮木上還要有個孔,讓盲龜的頭伸出來以便漂浮,實在是難上加難,所以說“人身難得”!經典又喻示“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難得,生命易逝,我們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修持這寶貴的人身嗎?
“佛法難聞”,要聽聞佛法也不容易。今天有很多人到處禮拜寺院,求聞佛法,卻很少有人能心行密合。很多人能講說佛法,但能講得契理契機的很少;有時講說者的觀念不純正,常會以盲引盲,把信徒導入邪路上去。或者講經的人太執著,使聞法者執迷,不能接觸到真正的佛法。有些人勸他們聽聞佛法,卻推說沒有時間,緣分未到,可見佛法難聞。
“中國難生”,中國是指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都很優秀的國家,相對其他爭戰連連,經濟蕭條,文化低落的國家則稱邊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福報可以出生在富強安樂的國家,像現今中東戰爭不斷,難民潮一波波,非洲也是種族衝突,饑饉連連,人民百姓都很苦。人生在世,能有平安富足的生活,能受良好的教育是十分不容易的。
經典上說人有三件事比天人殊勝:第一是記憶,第二是梵行,第三是勤勇。所以,生而為人,要懂得修持;即使是天人,若隻知道享福,而不知道修持,福報享盡時也會墮落。我們已得人身,如果不趁早精進修持,在這一生消逝前求得度脫的話,將來要向何處超度此身呢?人,處在生天與墮落惡道的樞紐,如何向上提升而不下墮惡趣,實在是攸關生死的大事!
<font color="#ff0000">3.佛在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古大德)</font>
這首偈語是說明:一個修行者在禮佛、自省時的心情。
“佛在世時我沉淪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初轉法輪度五比丘起,即從靈鷲山到祇樹給孤獨園,從祇園再到靈鷲山,來往於印度南北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想到佛陀在世時,我還不曉得沉淪 在什麽惡道裏,沒有親聆佛陀的教示,真是佛世難遇。
“佛滅度後我出生”,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了,我才出生到世間上,“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不免悔恨自己的業障如此深重,見不到八十種好、三十二相的如來金色身。
我要奉勸修行者不必太消極、太慨歎,當初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們要我常住世間而不信受我所宣說的佛法,我活著又有什麽用呢?如果我入涅槃,而你們奉行佛法就如同我久住世間一樣,我又何曾離開你們呢?
所以,佛陀在世不在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大家能不能奉行佛法?比方說:佛陀開示我們要慈悲,大家慈悲了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忍辱,大家有忍辱嗎?佛陀開示我們要持戒,大家有持戒嗎?佛陀開示我們要弘法利生,大家弘法利生了嗎?假如我們真能奉行佛陀的佛法,以慈悲喜舍來對待大眾,以六度萬行來修持自己,以八正道來實踐佛法,以四聖諦來宣揚佛法,也就等於如來法身常住世間了。所以經典上說佛陀常住於常寂光中照顧我們,永處在真理裏指導我們。《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必定有佛,有佛法的地方必定有佛!所以,我們要注重人我的關係,普度眾生,若見人我關係處,一花一葉一如來!
<font color="#ff0000">4.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古德)</font>
過去,有一個長年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回家探望太太,到了歲末,他就上街買東西準備回家過年,在街上看到一個老和尚掛著賣偈語的招牌,他好奇地問:“這偈語賣多少錢?”“十兩黃金9“什麽偈語要這麽貴?”“施主!你如果有十兩黃金,我自然會告訴你一個妙用的偈語。”商人一時動心,付了十兩黃金,老和尚就告訴他這首偈語。
商人聽後有些失望,心想:這四句話就要十兩黃金,太貴了吧!可是對方是個老和尚,也實在不好計較。臨走時,老和尚還一再叮嚀商人:“把這個偈語記好喲!回家很管用的9
商人披星戴月地日夜趕路,回到家已三更半夜,除夕都快過去了。因為大門未上鎖,商人直接走到自己房間,床 上掛著蚊帳,商人正要喚太太,猛然在微弱燈光下,看到床 前有一雙男人的鞋子,商人心想:一定是太太趁我離家時,不甘寂寞私會男人。立刻怒火中燒,跑到廚房抓起菜刀,就要砍殺不守婦道的妻子。刀在半空中,他忽然記起老和尚的偈子“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征了一征,就依言進三步退三步,這一進一退,把躺在床 上的妻子驚醒了,商人怒氣衝衝指著床 底下的鞋子興師問罪,太太無限委屈地說:“你出去這麽久不回來,過年了,我不能不放一雙男人的鞋子等你回來,圖個團 圓吉利呀9
商人一聽,扔刀大叫:“這偈子太便宜了,值得千兩萬兩啊9
意思是說:若不是這一首偈語的開導,今天可要闖下彌天大禍了!所以《金剛經》中有言道:受持一四句偈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功德。
<font color="#ff0000">5.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閑看幾十年。(晉.跋陀羅)</font>
“不結良緣與善緣,苦貪名利日憂煎”,人活在世間上,如果隻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替人服務,彼此沒有良緣,沒有善緣,就不能得到幫助。有些人不是聰明才智高,也不是能幹,然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總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緣分。有的人才華蓋世,一身機智靈巧,可是處處不如意,因為他沒有廣結人緣,自然坎坷難行。我們如果每天貪名圖利,在名利的貪瞋風波裏浮沉,不能給人歡喜,人家也不歡喜你,生活怎麽會快樂呢?
“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閑看幾十年”,我們在世間上擁有的一切金銀財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好象人家借給我們看的,看來看去隻不過幾十年,眨眼流失成空,何必迷戀呢?世間一切物,都是短暫的,都是借看的。我們的房屋能住多少年?身體能活多少年?世間沒有一件東西永遠是我們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到了生死關頭,妻子兒女不肯相伴,金銀財寶流落別家,親朋好友一一遠離,我們什麽東西都帶不去,能帶走的隻有我們一世人身、口、意造作的業──善業、惡業。善業功德帶得去,罪業孽緣也得帶去。
世間有形的東西,我們都帶不走,無形的“業”帶得走。所以做人不要太愚癡,不要貪圖一時的房屋、財產、衣飾,這都是倏忽消失的因緣,很快就屬於別人了。我們要尋求真實不變的因緣,不要被虛假的世相迷惑,找到自己清明自在的本性最要緊。
<font color="#ff0000">6.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鬆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font>
這首詩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
李翱聽說藥山禪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麵目,就到處打聽,跋山涉水尋訪,終於在一個山頭的鬆樹下,找到了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一向高傲的李翱,不曾受過如此奚落,終於忍不住諷刺說:“真是聞名不如見麵9意思是說:我久仰您的大名,但見了麵後,才知道你是如此不通人情、不達世故的一個人。說完,很生氣地要離開。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貴耳賤目呢9意思是說:你為什麽耳朵聽的就很寶貴,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為什麽你隻相信耳朵,不相信眼睛呢?
李翱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再間:“什麽是戒定慧?”
“我這裏沒有這些閑雜具9
“如何修行呢?”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9李翱再發問時,藥山禪師就一手指天,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閉起眼睛不再開口了。
李翱因而體悟:禪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別,不可以臆測的。他回去後,潛心研習 佛法,撰寫很多心性禪修的書,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
古來多少文人學士,常與佛門大德、禪師來往,聽聞幾句開示就影響了一生。像李翱在見到藥山禪師後,寫下了這首偈,為禪門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
<font color="#ff0000">7.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隻麽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唐.石頭希)</font>
“從來共住不知名”,久遠以來,我們就和一個跟我們最親近的人住在一起,隻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罷了!他是誰呢?他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佛性!
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家本來麵目,每天對著別人都叫得出張三李四,卻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
“任運相將隻麽行”,人,除了要認識自己外,更要任運隨緣、自由 自在地生活。要如何才能過任運的日子呢?一、要隨緣生活;二、要隨境安住;三、要隨心度眾;四、要隨喜自在。
現在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緣在生活,既不能順著緣,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不能隨境自在,就不容易安祝連安住都不能,還談什麽隨心所欲的度眾結緣呢?
世間上,多少麻煩,多少是非,都由不認識自己而起。“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古來那些成聖成賢的人,都還不能認識自己,何況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的凡夫,哪裏會明白呢?我們對佛道若不去研習 、自修,真理就永難明白,不明理不精進,就不會修行,不修行當然就不會明白自己了。
這首偈語,主要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才能任運隨緣,不再造次沉淪 於凡流之輩。
<font color="#ff0000">8.已落雙雕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唐.杜牧)</font>
這首偈語是勸我們發慈悲心,愛惜幼小生靈。
“已落雙雕血尚新”,已經被箭射中的雙雕,一身鮮血滴滴流,他本可以在天空中自由 自在翱翔,隻為了人們喜愛狩獵,為了滿足口欲,就被當做佳肴射了下來!
“鳴鞭走馬又翻身”,平常和我們最親近的牛馬,除了供給我們坐騎外,還為我們拉車、黎田。而我們不僅不感謝,還要剝它們的皮,吃它們的肉,泯滅善性,滋長戾氣,怪不得有人浩歎“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了。
“憑君莫射南來雁”,是勸說人不要射殺南來的鴻雁,因為“恐有家書寄遠人”,雁可能替我們千裏迢迢帶來親人的家書,凡事要存著感恩、惜福的心。
舉凡文明國家都主張禁獵、禁屠,甚至專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來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如美國的黃石公園,如果在參觀途中遇到狗、熊、鹿等動物,車輛都要停下來,讓這些動物先過去,因為公園是他們的領域,這是文明國家的作風。反觀我們的社會,孩童常常玩弄小鳥小魚、捕蟬抓蚱蜢、扔石頭打牛羊……,很少見到父母出麵阻止,從小就虐待動物,如何培養愛心?沒有愛心,戾氣日增,長大了怎能不殘殺?不做壞呢?
古德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隻為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任我需,莫叫閻老斷,隻揣應如何?”從宇宙萬物同源同種的立場來看,生命是一樣的,我肉與眾生肉是一樣的,把你的肉充作我的飲食,把我的需要和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折磨上,你如何忍心?你怎能安心?大家還是少殺生,多一些慈悲心吧!
<font color="#ff0000">9.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唐.無盡藏)</font>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聲色美,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裏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 失魄。而禪師們卻隻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終日尋春不見春”,我們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裏?春天就是我們的佛性、真如、真心。
“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如果我們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歸來時偶然看到窗前園裏的梅花已悠悠盛開,嗬!原來春在枝頭已十分了!這景象就像描寫趙州禪師的一首偈語:“趙州八十猶行腳,隻因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一個人光是東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裏會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們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說“我找到了9那就很妙了。找到什麽?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認識了自己,這是很不容易的。世間上的人,不認識自己,常常愚昧、苦惱,多麽可憐!
你能夠認識自己,就不會去心外求法了,因為心外無我,心外無法,心外沒有世界!無盡藏比丘尼的這首偈語,是告訴人們“我找到了自己”,頗有深義。
<font color="#ff0000">10.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雲遮天。(唐.張拙)</font>
參禪的人,法界在他心中,天堂地獄也在他心中。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佛性之光,本來遍滿虛空法界,如同佛光普照,不管是凡夫、聖人,甚至一切含靈動物,都與我一體,我們都是一家。
佛教將有情生命分成十類,一般通稱“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每一個人一天中,心念在十法界來來回回不知多少次。
有時心念一起,要為人服務,待人慈悲,內心無煩惱,這時本性之光朗照晴空,就等於是佛、菩薩的世界。為了一件事不滿意而起瞋恨心,奢求發財而起貪念,口腹多欲而貪食,這種貪、瞋、癡的地獄、餓鬼、畜生心相一表現出來,種種不如法的行為當然也造作了。我們一顆心就具有佛、菩薩、地獄、餓鬼……等十法界的心態。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個人能做到一念不生,不生即無生,就是一切生。如同虛空無相,則無所不像。
“六根才動雲遮天”,六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像盜賊般住在我們身體裏,每天都癡惑於愛欲,迷沒於瞋怒,如不當看的貪看,不當聽的貪聽,不當說的妄說,不當想的妄想,不當做的妄做……人的本性,就是被六根的烏雲遮蔽了,要先將人體 村莊的這六個盜賊降伏,不讓身心語意妄動,是每個修行者最要緊的一件事!
<font color="#ff0000">11.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唐。白居易)</font>
這首白居易的詩喝,是他學佛後,有一次“特入空門問苦空”。空門,指的是佛教。這個空,不是把一切都看成空空如也;空,是虛空,虛空裏麵有萬物,包容一切,佛門對苦與空的體會最深,你來佛門問苦空,問對了!世間萬種苦,有身體的苦、精神的苦,我和人相處不好他苦,物質不調和也苦,求不到想要的東西也苦,身體老病死時也苦,內心被貪瞋癡驅使也苦……,真是眾苦泛濫,苦海無邊。白居易希望對苦、空的人生能多了解一些,特地來佛門請示。
“空”是一種正見,一種緣起,一種般若,一種真理。空有空的背景、內容,空是建設性的。因為空即是色,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亦是空。
“敢將禪事問禪翁”,來到佛門,請教禪師們一些生活上的禪心、禪意、禪修的事情。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人生如夢,卻不知浮生是夢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夢的話,夢中何必爭人我?就不會太計較人我是非了。
煩惱少的人自然很少作夢,如能將人生如夢看得很究竟,在作夢時,五趣六道、人我是非都像真的,一旦清醒、覺悟時,真是空空無大千,你我沒有對待,時空也沒有間隔,其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font color="#ff0000">12.憶著當年未悟時,一聲號角一聲悲;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唐.孚上座)</font>
這是孚上座的喝語,他說“憶著當年未悟時”,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時間分秒的過去,人生迷昧苦短,生死又那麽無常,一念想起,不禁悲從中來。禪門有兩句話,“未曾悟道如喪考毗,已經悟道如喪考毗”,大事未明還未開悟時,渾沌迷茫過日子,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已經悟道後,四大皆空,人生不沾不滯,也宛如死了父母一樣。這是慨歎自己在五道六趣多生多劫流浪,沉淪 生死至今,才認識自己,自然感觸良深。學禪者如果不參透生命的本源,不思見死亡的真相,那真是一聲號角一聲悲。
日本貞觀禪師留學中國二十年後,回日傳法,一位研究天台宗三十年的道文法師向他求教:“我自幼研習 天台《法華》思想,有一問題始終不解。”“《法華》思想博大精深,隻有一問不解,可見你有很高修持,但不知唯一問題為何?”“《法華經》雲:“有情無情,同圓種智。”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三十年來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與你何益?你該關心自己如何成佛?”道文吃驚:“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請問我如何能成佛?”“你說隻有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靠你自己解決了9末悟時,處處問人,殊不知自問方能自悟。
“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現今已開悟了,甚至睡覺時都能與道相應,與真理契合,再也沒有閑愁惡夢了!禪門的悟道,是活水長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為中悟,忽然有個恍然大悟,然後對於“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都了然於心,再也無懼生死了!
不管是大悟或小悟,在禪門的二六時中生活,是大小梅花一樣香。把凡心去除,隨著自己的真如自性隨緣自在,人間還有什麽值得追尋呢?
<font color="#ff0000">13.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唐.鳥窠)</font>
這是唐朝鳥巢禪師的一首偈語。
“來時無跡去無蹤”,人,生時縱哪裏來?無蹤無跡。死後往哪裏去?也無蹤跡。生來死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
“去與來時事一同”,過去有位禪師沿門托缽,正巧施主家生了兒子,禪師聽了,站在門口悲傷地流淚,主人很不悅:“我們家添了寶寶,大家都一團 歡喜,禪師為什麽傷心流淚呢?太不吉利了9禪師說:“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個死人。”
一般人的觀念,都以為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來,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幻夢人生,終歸黃土大地,生與死都是一樣的。
有人在曠野中,被獅子追趕,無處可逃,剛好看到一口枯井,就攀著井中樹藤想躲到井裏求生,爬到半途,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咻咻吐舌,頭上又有黑、白兩隻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樹藤,萬一樹藤被咬斷了,不跌死,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正在萬分驚慌恐懼時,飛來五隻小蜜蜂滴下五滴蜜,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滿嘴香咧咧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記了生死邊緣的可怕。
這寓言顯示了人生。人生,被無常的獅子逼到枯井裏,井下是生老病死、地水火風四蛇正在盤踞吞噬,而生命的藤枝又被象征晝夜的黑白二鼠嚙食著,多麽危險啊!五隻蜜蜂比喻五欲財、色、名、食、睡,一點點甜頭,就使我們忘記了危險,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
“何須更問浮生事,隻此浮生是夢中”,人生的百態千情都是幻夢,生死也如夢,苦海沉淪 無了時,不要醉生夢死,快快求得解脫,才是最最要緊事。
<font color="#ff0000">14.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唐。知玄)</font>
人要守本分,不要妄求,共問耕耘不問收獲,功道自然成熟。“三十三天天外天,九宵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正好為這首詩偈做詮釋。
“生天本自生大業,未必求仙便得仙”,生天,要有生天的福、生天的業。一個人福德因緣具足,不要說求富求貴、求聖求賢,就連成佛作祖都是很自然的事。世間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功。現代青年往往不肯勞苦奮鬥,不肯流汗播種,隻一味妄求,希冀僥幸得富貴,是不可能的。比方說:一塊石頭,放入水裏自然會沉下去,你祈求神明將石頭浮起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鶴背傾危龍背滑”,不自量力的人,就算騎在白鶴背上飛天,也是很危險的。乘龍飛天,一滑也成千古恨。人貴自知,不要妄求。
“君王自古無百年”,中國曆史綿延五千年,曆經多少朝代,多少君王,何曾有人是百年皇帝?世事無常,種種忙碌,種種辛苦,到最後什麽都是空的,都不是我們的,唯有及時行善,做些功德,才是子孫長久計。
<font color="#ff0000">15.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唐。金喬覺</font>
這一首詩偈的作者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本是韓國的王子。他在九華山修行的時候,一位當侍者的小沙彌在山上住久了,嫌山居寂寞,想回到人多熱鬧有親情的家鄉,可是又舍不得師父,所以當地藏菩薩送他下山時,就作了這首詩偈開示他。
“空門寂寂汝思家”,在佛門裏過的都是很簡單的生活,沒有人情,沒有溫 暖,沒有厚待,難怪小沙彌想要回家。
“禮別雲房下九華”,和雲端山中的寺院告別,要下九華山。“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你很喜歡回家玩用竹根當馬騎的兒童遊戲,不喜歡在佛地聚金沙,慢慢地修行成長,也怪不得你。
“添瓶澗底休撈月”,但你要知道,回到人間後,五欲塵勞,像用瓶子到澗底盛水,不要以為瓶子裏映現的月亮很可愛,那是假的,不實在的。“烹茗甌中罷弄花”,也不要以為那花瓶裏插的花非常美,那也是一時的,眨眼雕謝零落,並不實在。
“好去不須頻下淚”,今天就好好下山去吧,不要流淚,不要舍不得離開,更不要記掛8老僧相伴有煙霞”,你要知道,跟我在一起的有天上的雲彩,山中的煙霞,這都是我的伴侶,我一點都不會寂莫!人生四大皆空,我們在佛法裏卻頂天立地。
<font color="#ff0000">16.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莫嫌不與凡夫說,隻為宮商調不同。(唐,趙州從諗)</font>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是說宇宙萬物所有一切,皆由四大所造,由四大因緣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四種元素,合起來成為世間,成為人,任何事事物物都離不開這四大──地、水、火、風。地是堅硬性的,水是潮濕性的,人是溫 暖性的,風是流動性的。
像花草樹木的生長,需要土壤,是地大;要有水分滋潤,是水大;要有陽光,是火大;要有空氣,是風大。有了土地、水分、陽光、空氣,花草樹木才能成長。人也一樣,人的身體骨頭、毛發,是堅硬的地大;人的大小便、汗、痰是潮濕性的水大;人的體溫 、肝火,是火大;風大,是指人的呼吸,要是一口氣不來,人也不能活下去。四大因緣聚就成,四大因緣散則滅。又如我們蓋屋的建材中,木材是地大;水泥是水大;采光、通風是火大、風大。一間房子的完成也要有地、水、火、風,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四大會聚而成。
“莫嫌不與凡夫說”,這許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說,是因一般人很難了解緣起性空。“隻為宮商調不同”,中國古代音樂有宮、商、角、征、羽五個音調。如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道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涅槃。為什麽要涅槃?因為佛陀證悟的道與世間不同,他看的苦相,世人看成樂境;他證悟的法身、菩提,是世人的死滅、空無。所以有些看法,不容易使大家信服,是因為佛、菩薩與凡夫的認識不同,思想、觀念也不一樣,往往不易傳達。要好溝通、好說話,觀念一致是大前提!
<font color="#ff0000">17.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 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唐.圓澤)</font>
圓澤禪師與儒生李源是好朋友,兩人相約出外旅行,圓澤希望走山路,李源執著要走水路。圓澤歎息:“果真因果輪回不可勉強。”隻好取道水路。在水邊遇見一個大腹便便的婦女在洗衣服,圓澤一看,命中注定逃不了。原來這婦人已懷孕多年,就等圓澤來投胎。圓澤就對李源說:“業報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希望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我們有緣再相見。”
洗衣婦回家後,就生下了一個小孩。一晃十三年過去,李源如約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
李源一聽,知道牧童就是過去的故人。
這首詩偈說明佛性不變,人在五趣六道裏流轉,是真真實實的。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我們在三生石上走過,都是有情人 、有緣人,是賞月吟風的好朋友。
“慚愧情人 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不要以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為烏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們如果對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轉、六道輪回,隻要播種功德,總會有美好的來生。
<font color="#ff0000">18.不求名利不求榮,隻麽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閑事長無明。(唐.洞山良價)</font>
在動亂世間裏,若把人我是非看得太認真、太計較,日子不免紛紛擾擾,所以要能放下一些,隨緣一些,像皮箱一樣,用時提起,不用就放下。否則一直提著不放,不嫌累贅嗎?需要時又提不起,不是很不方便嗎?
這首偈語要我們“不求名利不求榮”,不求個人的安逸、榮耀、成就,應該為國家社會求大、求好、求榮耀。如何做到隻為大眾,不為私己呢?像佛光人的信條“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就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德行。
“隻麽隨緣度此生”,我們不要隻顧一己得失,要多為國家社會著想,為大眾造福,不辭辛苦努力奉獻服務,廣結善緣。想想“一個幻軀能幾時,為他閑事長無明”,人生不過百年光陰,為什麽一定要為過眼雲煙勾起無明煩惱,徒然牽腸掛肚?
正如無門慧開禪師的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不要把個人瑣碎事掛在心頭,但對普度眾生的事則要積極,對社會福利工作更要護持,如:修橋鋪路,功德無量;濟危扶困,成人 之美。活在世間上,懶惰懈怠也是幾十年,自私自利也是幾十年,何不積極為國家社會多做點事?為社會的安和樂利多多造福呢?
<font color="#ff0000">19.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唐.大梅法常)</font>
大梅法常禪師年幼時在玉泉寺出家,禪師自幼對禪法即特別有誌趣,便到馬祖道一禪師處參學。大梅法常問馬祖道一:“如何是佛?”馬祖答說:“即心是佛。”大梅法常於言下大悟,後到大梅山隱居潛修。
唐朝貞元年間鹽官齊安國師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為上山迷路,而遇見大梅法常。這位出家人十分訝異在這個僻遠山區居然有位隱居的和尚,便問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時日?”大梅法常回答:“隻見四周青山青了又黃。”出家人又問:“這下山的路向什麽方向走呢?”禪師答說:“隨著流水去。”
出家人下山後回到鹽官國師處,告訴國師他的奇遇,鹽官國師說:“我過去在江 西曾經遇過一個出家人,後來沒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見的和尚,我想托你去請他下山,接受我的供養。”後來出家人再度上山去延請大梅法常,禪師後來以“一池荷葉衣無數,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偈語一首,委婉地拒絕了。
大梅法常這首偈子,“一池荷葉衣無竟,一池塘的荷葉,給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盡了;“數樹鬆花食有餘”,山上有許多鬆樹,以鬆花作飯,我也吃不完;“剛被世人知住處”,住處被世人知道後,來訪民眾太多,幹擾了修道生活,那怎麽辦呢?“又移茅屋入深居”,隻好再把房子往深山更遠處移。像大梅法常禪師能夠自修,也能度眾;能在熱鬧道場裏,也能到深山無人居住處。不管世間怎麽變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就是一代禪師的風範!
<font color="#ff0000">20.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唐.黃檗)</font>
“心如大海無邊際”,人的心,如大海一般無邊無際,事實上心還不止像大海,心像國王,可以發布命令;心念一動,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聽,手就去做事,腳就去走路,所以說心如國王能行令。
心又像電光,心念一動,東西南北任翱遊;想建大樓,念頭一轉,心頭的大樓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電光。
心又像畫師,《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如藝術家,可以在心中呈現出美好或醜陋的種種變化。
心又像虛空,可以包羅萬象。平常我們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不是說宰相肚子裏真能撐著一條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納一切!
所以“心”是無量無邊,是變化萬端,是容納萬有。我們該如何對待這顆心呢?“廣植淨蓮養身心”,有這麽了不起的一顆心,我們就要好好地愛他。珍饈美味的營養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戒定慧則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要好好地在心田裏廣植淨蓮。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是說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們這一雙手,要好好地隨時隨緣為人積功德。例如:隨口說好話,隨手替人服務,隨時結善緣……,希望我們今天的社會,到處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人間就會很美好了。
<font color="#ff0000">21.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唐.布袋)</font>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麵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
一般人的通病是:隻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麵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汙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麵插青秧,一麵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麽?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
過去有一個人,為了一堵圍牆,和鄰居起爭執,心裏忿忿不平,就捎信給在京城做官的父親,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過來,他的父親很明理,回了兒子一首詩:
“萬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 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為了一堵牆而起爭執,真是何苦?讓人家幾尺不就太平了嗎?你看看萬裏長城至今還在,可是當年赫赫一世的秦始皇又在哪裏呢?你爭,跟人家鬥氣,百年過後什麽是你的?不都灰飛煙滅,枯塚一堆了嗎?從這首詩裏,我們能不能領悟四大皆空?能不能在麵對社會、物質一切時,觀境自在?觀我自在?觀物自在?觀心自在?觀人自在呢?能!莽莽人間就不必再作什麽計較爭吵了!隻看自己心田清不清淨,任它八方冷語與暗箭!
<font color="#ff0000">22.若逢知己宜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唐.布袋)</font>
我們做人處事,有時會遇到誌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時也會遇到怨恨計較的冤家對頭。“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個限度,如友誼的尊重、不共金錢的來往。固然朋友有通財之義,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錯,錢財往往成為反目成仇的導火線,多年友情毀於旦夕,隻因一時逾越本分,實在可惜!
“縱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過於計較,不必強人同己,要有容納不同意見觀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可以激發我們精進修行。
因此,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最好能有“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修養。寒山大士曾問拾得禪師說:“如有人辱我、罵我、欺我、謗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惡我,我應如何?”
拾得禪師回答他:“你忍他、由他、耐他、讓他、不理他,且過幾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必太斤斤計較,不要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親人眷屬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間太平無事,最好彼此有忍讓的胸襟氣度,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font color="#ff0000">23.趨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急須返照娘生麵,一片靈心是覺皇。(唐.布袋)</font>
唐朝布袋和尚相傳就是現在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的示現,他常常行腳雲遊世間,看到世人懵懵懂懂,忙來忙去,有的為生活忙,有的為兒女忙,有的為職業忙,也有不少人為了理想、為了慈悲而忙。
我們站在火車站前,看那些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潮,除了少部分是為人、為公而忙,大部分都是為名與利奔忙,真正是“趨利求名空自忙”,一個個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就是財迷心竅,其實為名也好,為利也好,都像蜜蜂采蜜,最後空忙一常人如果一心隻是求名求利,倒也罷了!怕的是在求名求利的同時,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為了貪財、貪名不擇手段的害人,那就罪過了。
“利名二字陷人坑”,一不小心掉進了名利的深坑,就無法超拔。很多人在沒有錢時,一直追求金錢,枉費多少時間。多少辛苦、多少煩惱。一旦有錢了,被錢所害的也不知多少。沒有名的時候,百般求名,一旦名成利就,盛名之累所帶來的痛苦、束縛、不自由 ,也是山積海深。
所以,一個修行學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離棄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就像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多多為社會人群服務。
“急須返照娘生麵,一片靈心是覺皇”,要緊的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麵目,把內在的一片真心體會出來,才是一個覺悟的尊者!
<font color="#ff0000">24.隻個心心心是佛,千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唐.布袋)</font>
人人本具自心。人,往往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平常要營養,要保健,要美容,要盥洗……,還要照顧衣食住行一切所需,甚至於愛情、知識,反而忽略了自我的真心。沒有修心,沒有養心,任心在那裏造業、妄動,所以說心如盜賊,如猿猴,而有心猿意馬的說法。
心如國王能行令,如寶藏容納財寶,其實真正的心是真心!真心如虛空,是我們的本體,一切現象都從心生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說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我們的心,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墮地獄、餓鬼、畜生。要緊的是,不要讓心在生死海裏流轉,要讓它回到自己的老家,證悟自己的真如佛性。
“隻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十方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比心更靈的,人人有心,實在是世界上最靈的寶物,不好好照顧使用很可惜。這個心“縱橫妙用萬境生,一切不如心真實”,世間上,妻子、兒女、田園、屋宅一切的財富世界,甚至權勢名利,都不是自己的,真正屬於自己的隻是這顆心。人生大限一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有功德受福,沒有功德受苦,心將替我們裁判,心是最真實的。
《從容錄》中提到韋將軍訪道玄沙和尚的一段公案。韋將軍問玄沙和尚:“有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究竟指什麽?”玄沙隨手抓一把奉客果子給將軍:“將軍,你就盡量吃吧9韋將軍邊吃邊問:“到底何為日日用而渾然不知?”“就像你現在吃果子,就是日日用而渾然不知9人心日日用,你又何嚐知道呢?
<font color="#ff0000">25.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閑書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係舟。(唐.寒山)</font>
禪者,非常灑脫自在,像沒有係住的舟船一樣,東南西北航行,不為人情事物所拘。
過去有兩個沙彌,分別住在東、西二寺,每天都到市場買菜,東寺的沙彌較懂禪,有智慧;西寺沙彌比較不懂禪,沒有智慧。兩個沙彌買菜時,常在路上碰見。西寺沙彌就問東寺沙彌:“你到哪裏去呀?”“風吹到哪裏,我就到哪裏。”西寺沙彌不知如何接下去,回去問他師父,師父一聽:“你好笨哦!你不會問他:假如沒有風,你要到哪裏去?”第二天,兩個沙彌又碰上了,西寺沙彌就問:“你今天要到哪裏去?”“我的腳走到哪裏,就到哪裏。”西寺沙彌又不知如何是好,回去一說,他師父就罵他:“你好笨喲!你不會問他:若腳不走,你到什麽地方去呢?”第三天,兩個沙彌又相遇,西寺沙彌得意洋洋地問:“限!你今天要到哪裏去?”“我到市場買菜去9
東寺沙彌不為時空意念所拘,智慧真是千回百轉,各樣的話盡皆可以闡妙諦!
“一住寒山萬事休”,意思是說:你技高膽大,更要責無父旁貸,不遲疑,不猶豫,一住寒山道場,就要萬事放下。“更無雜念掛心頭”,既已放下,就不要再計較人間得失、順逆、好壞,一心一意朝真理的大道走下去8閑書石壁題詩句”,盡避逍遙自在的畫畫、寫字、作詩,隨緣放曠,任運而行。在今天這個種種法律規製,種種束縛的社會裏,我們若有古代大德那種“任運還同不係舟”的人生觀,該多麽自在呀!
<font color="#ff0000">26.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岩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唐.寒山)</font>
“千年石上古人蹤”,千年古道上,什麽是古人走過的痕跡呢?諸佛菩薩是怎樣修行得道的?古聖先賢是如何成聖成賢的?
佛教裏的古仙人道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先知。古仙人道的“道”,是指勇敢、毅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苦行,吃不得苦中苦,怎能成為人上人?古仙人道是發心的,發菩提心,發慈悲心,發般若心,你如果肯發心,就是古仙人道!
“萬丈岩前一點空”,萬丈懸崖前一片空茫茫,你敢跨步一躍嗎?你能把虛空粉碎看成歸宿嗎?如果你不了解空的真諦,以為往下跳就失去一切,那多可怕?實際上,空如虛空,你能無懼於那一點空,才能擁有萬有:空又如大火炬,能燒毀我們的妄想執著,如果不怕這大火炬,讓它光明普照,人生還會有什麽問題?
“明月照時常皎潔”,月亮出來,黑暗退隱,就像你自心一明,自性的光輝映現,無明即退失。我們心裏的明月照耀起來,一燈除諸暗,到那時黑暗、是非、煩惱都會離我們遠去了。
“不勞尋討問西東”,能把自性裏明朗的般若光顯現,你就不會去計較、分別,凡事隻問耕耘不問收獲,踏著聖賢的腳步勇往直前,還怕走不到生命的究竟淨土嗎?
<font color="#ff0000">27.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唐.龍牙)</font>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雕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無常並不可怕,因為有無常,才有進步!
如果人生不是無常,我們凡夫就永遠是凡夫了,因為有無常,我們才有成佛的可能。無常,對我們來說,充滿希望,而非充滿絕望。
過去有一個秀才,清明節回老家祭拜祖墳,偶然在村莊上遇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內心非常喜歡,又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出來。第二年清明,他又回鄉掃墓,希望在村莊上重新邂逅那位姑娘,可是怎麽樣都找不到,原來她已香消玉殞了。秀才就很慨歎地作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所以“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年輕時不要以為自己青春美貌又健康,這些都是不可長久依賴的。“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假如我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font color="#ff0000">28.粉壁朱門事甚繁,高牆大戶內如山;莫言山林無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閑。(唐.龍牙)</font>
“粉壁朱門事甚繁”,我們看到粉刷過的牆壁、朱紅色的大門,多為豪門巨富所居,以為他們身心安適,事實上他們並不安閑,有時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連覺都睡不安然。“高牆大戶內如山”,看到有錢人高築的圍牆,值得羨慕嗎?高牆大戶裏,人我是非、權勢爭奪、貢高我慢,如山一樣層出不絕的阻礙著,生活並不是很平坦,很順利的。
“莫言山林無休士”,不要說深山僻林裏沒有隱者,沒有凡事看開不計較,萬事都能放下的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閑”,人到了無心的境界,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不患得患失,就像無門禪師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然是“處處閑”了。
人,真能閑得下來嗎?有的人能忙不能閑,閑下來就很難過;有的人能閑不能忙,沒有事時安然自在,事情一來就受不了,其實這都偏於一邊。一個人要能忙能閑,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有能無,能苦能樂,無所不能,那就是無心了!一旦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在世間上,不管功名富貴也好,為人服務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閑。無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得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font color="#ff0000">29.學道先須且學貧,學貧貧後道方親;一朝體得成貧道,道用還如貧底人。(唐.龍牙)</font>
“學道先須且學貧”,我們修行,要憂道不憂貧,先學習 安貧樂道,因為富貴學道難。譬如說:你現在中了彩券,有一千萬、二十萬彩金,甚至幾百條黃金放在家裏,你能安心打坐、安心念佛嗎?沒有道行的人,金錢是迷障,徒然擾亂自己。真正的學道人,先學貧窮,金錢少,掛礙就少;金錢多,掛礙必多。
越是富貴的有錢人,越常被金錢左右,他們不是在使用錢,而是被錢財奴役心情,成為金錢的奴隸!
一個人如果能安貧樂道,“學貧貧後道方親”,才懂得在貧窮裏不屈不辱。
香岩禪師說:“去年貧未是貧,去年貧尚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雖然連立錐地都無,但他有無相無邊的法界,擁有萬妙宇宙。不要以為有錢可以辦一切事,錢有時也是造孽的根源,錢本身雖然沒有什麽善惡是非,一旦運用不當,就是是非,就會造業。
“一朝體得成貧道”,很多學道的出家人,有時謙虛自稱:我是貧道、貧僧。他真的是貧窮的出家人嗎?真是一無所有的修道者嗎?其實不是,他在清素裏已擁有了無窮的寶藏。你能體會到自己也是一個貧道嗎?
“道用還如貧底人”,世間沒有一個貧窮的人。你有道,眼睛閉起來,世界便在心中,心裏的法界,心裏的寶藏,心裏的安樂,心裏的愉快是千金難買的呀!所以學道的人不要怕窮,隻要有道!希望今天的社會大眾,不要隻去追求金錢,要樹立自己的道,這是非常要緊的!
<font color="#ff0000">30.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複無涯;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唐.龍牙)</font>
這一首詩偈是龍牙禪師修行自在的寫照。
“木食草衣心似月”,我雖然以花木水果為食,以樹木草皮為衣,但是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一生無念複無涯”,我一生不妄求、不計較、不執著,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無念便安閑。所以龍牙禪師參禪悟道以後,就過著木食草衣逍遙自在的生活。一般人百般計較,又要錦衣美食,又要名聞利養,但對一個修道者而言,木食草衣比錦衣美食更莊嚴、更美好!
我們住在五欲六塵裏,煩惱癡迷;天人居住在莊嚴的宮殿裏,享受欲樂;二乘人居住在清淨無為裏,佛的法身居住在虛空無住中,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人若問居何處”,若人問我住在哪裏,“綠水青山是我家”。這是一個比喻,有的人過去住在染汙的地方,現在搬到清涼淨土;過去住在執著裏,現在住在無我裏;過去住在煩惱裏,現在住在菩提裏;過去住在動亂裏,現在遷住安靜裏。我們不妨問一問自己,我們究竟住在哪裏?
身心若居住在人我裏,一旦人我不在了,怎麽辦?若居住在是非上,是是非非怎能安樂?如果有人問你居住何處?你最好說:我住在菩提裏,住在清淨裏,住在無我裏,住在無為裏。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住在哪裏?居處在無所不住之處。太陽住在虛空中,看似沒有依靠,然而虛空就是它的家,時人若問居何處?綠水青山是我家!
<font color="#ff0000">31.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幹戈定太平。(宋.性空妙普)</font>
“學道猶如守禁城”,一個人求學也好,辦事也好,修行也好,如同衛兵守城池一樣,不分晝夜警戒,時時刻刻警惕,隨時防範敵人的侵犯。
“晝防六賊夜惺惺”,人的身體,佛法譬喻為一個村莊,叫做空聚落。這個村莊沒有主人,反而住有六個盜賊,整天在我們人體 的村莊中擾亂,使我們不得安寧。
六個盜賊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心。眼睛常常觀賞美色,耳朵歡喜聽美音,鼻子愛聞香嗅臭,身體嗜好舒適柔軟的感覺,舌頭貪嚐好滋味,心靈也迷戀著世間花花綠綠的享受。眼、耳、鼻、舌、身、心時時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接觸,一個把持不住,就裏應外合地擾亂我們身心。我們要怎麽樣來保護自己的城池,固守人體 的村莊呢?最要緊的是將我們的主人翁叫醒,主人翁就是我們的本來麵目、真如佛性。
“將軍主帥能行令,不用幹戈定太平”,軍令能行,將帥才能平亂致勝;持心也是修行的關鍵。我們常抱怨別人不聽我們的話,其實自己又何嚐聽自己的話呢?心想不貪不瞋,做出來還是貪瞋,最不聽話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所以,要增強內心的力量,讓眼、耳、鼻、舌、身聽從內心的指示,當看則看,當聽則聽,當說別說,當行則行。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堅持、自我規畫,將一切動念意誌,依八正道的人生觀生活。能戰勝自己的心,就能戰勝一切!
<font color="#ff0000">32.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鬆竹引清風。(宋.法演)</font>
一個孩童指著山前的一片田地,問祖父:“這塊田是誰的?為什麽沒有人耕種呢?”
祖父說:“這塊好田地呐!多少人喜愛它,希望耕耘它,但是幾度買來賣去、賣來買去的,一直不停地換主人,反而不能好好播種耕耘了。”
浮華世界裏什麽東西是我們的?不錯,房屋田產是我們的,但你賣給我,我轉售給他,他又賣給人,賣來賣去,地產究竟是誰的?真是“幾度賣來還自買”。
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平常總是百般愛護,加意保健,但百年之後,身腐骨灰滅,身體也不是我們的,連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的世界也都不是究竟的。
因此,你計較,你貪心,到最後仍然是一無所有。要緊的是“為憐鬆竹引清風”,要把我們的心回歸到大自然,與虛空相應;讓我們的心像鬆樹一樣萬年長青,像竹子般堅毅不拔,與明月清風常在。果能如此,我們必能和佛道、其理融在一起,幸福的日子就可以和我們永遠同在。
我們平常的生活裏麵,總是一味追求物質的享受,但我們應該明白山有棱,水有涯,一個人再怎樣的富有,也不能百年常保,“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又能幾何?”今天的榮華,明日盡成浮雲;眼前的恩愛,隨著春柳夏荷深長,又在秋風冬雪裏飄失,什麽是永世不滅的光?什麽是千年不雕的情?草草人生,真當深思!
<font color="#ff0000">33.月白風清涼夜何,靜中思動意差訛;雲山巢頂蘆穿膝,鐵杵成針石上磨。(宋.瞎堂慧遠)</font>
“月白風清涼夜何”,我們本來過著安樂的生活,就如月白風清般地美好,隻因一念不覺,一念差錯,就走岔了正路。好象這件事未完又想做那件事,做了那事又改變主意另起爐灶,守不住堡作崗位,沒有恒心,真所謂“此山望盡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
“靜中思動意差訛”,有時人太靜了,就想動;太勞動了,又想靜。在動靜之間、忙間之間、來去之間、得失之間,永遠沒一個安身立命處。如果能夠做到動靜一如、來去一如、有無一如、得失一如,就是中道平等的生活,是非常美妙的。
“雲山巢頂蘆穿膝”,是形容佛陀當初修行時,鵲巢灌頂、麻木充饑的情形。佛陀如如不動禪坐時,鳥以為是靜物,便在他頭上做了窩;身旁的蘆葦日日長,竟從佛陀的膝蓋下蔓延出來,這是何等定靜的工夫!
佛陀因為能這樣安住不妄動,所以進入禪定中絕對的寂靜大自在,與宇宙真理打成一片而悟道。我們要效法佛陀的定力,要安於位,安於工作,不要有地位大小的歧見。工作是神聖的,服務是偉大的,不管是開計程車或是在餐廳端盤子,隻要肯盡心奉獻,肯為人服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自私自利踩著別人往上爬的是懦夫,能為人犧牲奉獻才是偉大!
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必須要耐煩、耐苦,念念安住,任它“鐵杵成針石上磨”,我自決心作妙高峰頂第一人!
<font color="#ff0000">34.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宋.白雲守端)</font>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蒼蠅喜歡往光亮的地方飛去,如果窗上糊紙,隔了一層紙飛不出去,他就在那裏一直鑽,左上右下的找路,實在萬分辛苦!
“忽然撞著來時路”,找到當初飛進來的洞,一下子就飛出去了。“始覺平生被眼瞞”,這才知道原來是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以為看到光就是出路,怪不得飛來飛去自冤枉。人生的來時路,是依靠內在的工夫、智慧才能找到的。
唐朝芙蓉山的古靈禪師,曾向百丈禪師學道,開悟後,回到故鄉,剃度的師父還沒有開悟,他就常常在語言中啟發師父。有一次,師父看經時,窗戶上有一隻蒼蠅正在盲飛亂撞,他就自言自語:“世間如許廣闊,你不肯飛出去,隻撞著這張紙做什麽呢?”師父放下手中經典,望著古靈禪師,古靈又說偈:“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言語中一再暗示師父:你為什麽不從心地上用功夫?不去明心見性呢?要找尋真正的自己,光在經典文字上分別、求知有什麽用?經典文字怎麽能悟道呢?心才能悟道呀!
師父聽不懂古靈禪師的話,就放下經典問:“難道你已經得到消息了嗎?”古靈禪師就回答:“弟子在百丈禪師處,已得到一個息處了。”師父就請他登座說法,古靈禪師隻說了這樣一句話:“百千法門隻在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我們不要汲汲向身外追求佛法,要向內心開采無限寶藏。百千法門隻在我們方寸之間;多似恒河沙的功德,在我們心的源頭就可以找到呀!
<font color="#ff0000">3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慧開)</font>
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對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裏,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裏有智慧,沒有掛礙!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太重。錢財越多,名位越高,徒然越放不下,又有什麽意義?
一個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他會受不了;一個公務員的事務太忙,也會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要學習 舉重若輕的心胸,減少心上的壓力,才能輕鬆自在,真實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所以“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麽是人間好時節?隻要我們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麽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 寬,眼內有沙三界窄”。
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font color="#ff0000">36.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宋.天童正覺)</font>
“粥罷教令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過去一些禪師,到處參訪學道時,師父並沒有跟他們講說什麽佛法,總是叫他們先去勞動服務。像天皇道悟禪師,每遇學僧來向他求道,他就吩咐對方。“掃地去9“洗碗去9很多學僧不明白禪師的教化,為什麽我來參學,不教我禪法真理,隻叫我做些瑣碎工作?因此有位弟子就向禪師告辭他去。
天皇問:“為什麽要走?我這裏也很好呀9
“師父從來不向我講佛法,我隻好他去求法。”
“你太冤枉我了,你每天端茶來,我就喝;添飯來,我就吃;你對我合掌,我向你點頭;我無時無刻都在跟你說法呀9
又有一位隨侍鳥窠禪師出家十六年的弟子,有一天向鳥窠禪師告假,想到別處去參學佛法。鳥窠禪師說:“學佛法何必他去,我這裏也有呀9
“十六年來我都不曾聽您講說佛法,您的佛法在哪裏?”
鳥窠禪師隨手在衣服上抓起一撮布毛,舉起來說:“這不就是佛法嗎?”隨侍弟子就這樣豁然得道了。
這一撮布毛不是隨便一抓便得,而是十六年苦行累積的生命經驗。
“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現代的一些年輕人,最大的通病是沒有恒心、毅力,不耐煩,學道經不起考驗。道,在平常心裏麵,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強調,也不求速成,隻要你有恒心,多多慈悲感恩地參禪學道,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麵前。
<font color="#ff0000">37.舉世應無百歲人,百年終作塚中塵;餘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宋.宗淵)</font>
宗淵法師自己預知死亡時至,覺得何必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後,勞累人家來讀祭文、開吊、送葬?何不自己作首詩歌送自己呢?就寫下了這首偈語。
“舉世應無百歲人”,普天之下,一百歲以上的人瑞很少。杜甫〈曲江 〉詩中說:“人生七十古來希”一個人能有七十以上的年歲,自古以來便不多,但有七十歲的光陰並不表示都是實有,因此有人認為七十年的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隻有中間五十年,倒有一半在睡夢中過了。人生隻有短短數十年寒暑,扣去吃飯、盥洗、拉屎、屙尿,剩下來的人生有多少?算一算真是人生苦短!
“百年終作塚中塵”,就算終於活到一百歲,百年後還是要死的。漢光武帝劉秀與嚴子陵非常要好,嚴子陵比劉秀聰明、能幹,最後卻是劉秀稱心如意做皇帝,所謂“娶妻當得陰麗華,為官當做執金吾”,十幾年後,劉秀往生了,嚴子陵到墳上祭吊,說:“愛情上是你勝利,我失敗;政治上也是你勝利,我失敗。但是不管勝利也好,失敗也好,我們都會長眠墳墓,一去不回。”世間上的榮華富貴帶不走,萬千寵 愛帶不走,唯有業識隨身不滅。及時行善修善業,才是重要的。
“餘今八十有三歲,自作詩歌送此身”,我今年已八十三歲了,自己作了這首詩?送我自己,免得勞煩世人為我送終。宗淵禪師的灑脫、風趣,以及對生死看破、放下,真是何等的自在與逍遙啊!世間盡避有諸多無奈事,但是在禪者的灑脫、幽默、勘破、逍遙之中,一切都如春波無痕、煙消雲散。
<font color="#ff0000">38.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font>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在一方池塘水麵上,陽光、月影、雲彩,都一一映現出來。《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意思是說:菩薩像是天上的月亮,高高掛在畢竟空上,眾生心湖裏的水,如果清淨沒塵垢的話,菩提月光就會映現了。如果眾生的心地不清淨,人品汙穢,光明就不會顯現,佛性就不會現前。
“問渠哪能清如許”,修道者的心湖怎會那麽清淨呢?因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樣,本來就是清淨的,隻是被煩惱無明的風掀起了波浪,汙染了清淨水性。六祖惠能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真如自性心海,本來就是清淨的。“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如樹有根,水有源,隻要心中的本源清淨,不斷把活潑的清淨水流出來,塘水就可以永保清淨。什麽是我們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慧;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淨,心中的菩提,心中的懺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禪定!假如你心中能恒常不斷地流露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懺悔、禪定、信仰……你的心海就會非常清淨、美妙了。自然能“天光雲影共徘徊”,有自然自在的氣度。
<font color="#ff0000">39.幾年鏖戰曆沙場,汗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煙今已熄,踏花歸去馬蹄香。(宋.浙翁如琰)</font>
這首偈語,形容修道人與煩惱作戰,克服魔障的情形。我們不要以為修道人都是逃避現實,正相反,修道人生是非常積極、艱苦的,我們每天都要與內心貪瞋癡的煩惱魔軍作戰!人,最大、最根本的煩惱就是我執,我執如大元帥,統領了三個軍團 :第一軍團 的司令就是貪欲,第二軍團 的司令是瞋恚,第三軍團 的司令就是愚癡。貪、瞋、癡三軍團 下麵還有八萬四千煩惱魔軍,修行人和這些煩惱魔軍誓不兩立,日日生死鏖戰,所以“幾年鏖戰曆沙徹,多少爭戰下來,如果降服貪念,降服煩惱,當然能成就道業,如果煩惱魔軍降服了你,隻好流落到紅塵是非愚癡的無邊苦海中,再去流浪生死了。
修道人如何在心地上降服那些煩惱魔軍?要用喜舍心來對治貪欲,用慈悲心來對治瞋恨,用智慧心來對治愚癡,也就是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如果將煩惱魔軍一一降服,真是“汗馬功高孰可量”,其功德真正不可限量。“四海狼煙今已熄”,禪師們一悟道,心神清明,四海狼煙都平熄,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手不犯殺,口不妄言、兩舌、綺語,自然再也不會去造業了。
“踏花歸去馬蹄香”,這個時候就好象回到故鄉,尋得人生的歸宿,馬蹄得得響,一路芬芳清美的落花,連馬蹄都含香。悟道以後,連說話都芬芳了,萬事萬物都美善了,人生忽然天高地迥,心胸如宇宙無極,世間變得如許舒坦。
<font color="#ff0000">40.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宋.石屋清珙)</font>
現代社會上有些人,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李家長短,說這個好,罵那個不好的批評別人,但是就不知道對自己怎樣衡量,真有嘴說人,沒嘴說自己。
“手攜刀尺走諸方”,裁縫師手裏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真個是“線去針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比較上、分別上、自我上的忙,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我們能如祖師說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愛憎,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麵目。一有愛憎的心,就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甚至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都好量別人的長短,量別人的貧富,量別人的貴賤,量別人的美醜,量別人的好壞,量別人的是非,量這量那,嫌貧愛富、攀緣巴結的,就不知道量量自己!兩個眼睛隻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我們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值,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的陷阱。
自家長短你幾時量?不妨常常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