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800000">第一篇 皈依三寶</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前言</font>
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皈依以後,就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成為三寶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寶是確定信仰目標的表示。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沒有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即使上香禮拜,也隻不過是一個對佛教尊重而有興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個學生,如果不曾辦理注冊手續,永遠隻是個旁聽生罷了。世間上的金銀、真珠、瑪瑙稱為“寶”,那是世間財寶;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寶,是出世的財寶。所以,我們學佛修行,首先應該皈依三寶。
<font color="#ff0000">貳·皈依三寶的意義</font>
<font color="#008000">一、三寶的意義</font>
三寶,是佛、法、僧的總稱。
“佛”,是梵語“佛陀”(buddha)的簡稱,指證悟宇宙真理(自覺),而又能本著無盡的慈心悲願,以真理來教化眾生(覺他)的圓滿覺者。
“法”,梵語“達磨”(dharma),有很多的意義,在這裏是指佛陀所宣說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經。眾生依法修行,就能證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脫。
“僧”,是梵語“僧伽”(samgha)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在這裏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團 。其特質有二,即“理和”與“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斷除的煩惱、所證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口、意三業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項要點,不相違背,是建立僧團 的基矗即: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這是思想的統一。
戒和同修:在法製上,人人平等;這是法製的平等。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這是經濟的均衡。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誌同道合;這是心意的開展。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這是語言的親切。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這是相處的和樂。
因此,從自利而言,僧團 是修身養性,陶鑄聖賢的大冶洪爐;從利他而言,僧團 是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僧團 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簡單的說,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三者都是令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缺一不可。譬如佛是良醫,法是妙藥,僧是看護,對於患病的人來說,唯有同時擁有三者,才能病愈。人生亦然,唯有依靠佛、法、僧三者的力量,才能離苦得樂,到達自在解脫的世界。因此,佛法僧稱為三寶。
三寶的“寶”是譬喻,用來彰顯佛、法、僧的勝德。擁有金銀、珍珠、瑪瑙等世間的珍“寶”,能使我們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仰仗佛、法、僧出世間的珍寶,則能使我們脫離生死輪回,解脫精神上的苦楚。因此,佛、法、僧統稱為“三寶”。
《諸經要集》引《寶性論》“三寶有六義,故須尊敬”,對佛、法、僧之所以為“寶”,有更進一步的闡釋。
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埃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為寶。
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隨離諸漏,故名為寶。
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貪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
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為寶。
最勝義:如世珍寶,譬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
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煉不能改變;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改,故名為寶。
<font color="#008000">二、皈依的意義</font>
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寶,請求救護,而得解脫眾苦的意思。世間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穩;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針,船隻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燈,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三寶就像我們的父母,當一個小孩被人欺侮時,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隻要他叫一聲“媽媽”,別人就不敢隨便欺負,因為他有母親。同樣的,世間上邪魔外道、壞人壞事很多,有了三寶做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
三寶又像我們的指南針,可以引導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風港。每個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寶、常念三寶的功德,可以讓我們仰仗三寶功德的加被,藉此寶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歸真實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來之家。所以皈依三寶可以讓我們現世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讓我們未來有家可歸!
<font color="#ff0000">參·皈依三寶的利益</font>
三寶是冥冥黑夜裏的燈燭,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澤;皈依三寶不但能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並能獲得許多現世的利益。以下綜合經典所說,將皈依三寶的利益歸納為十點:
成為佛弟子:皈依三寶的人,是以宇宙間最偉大的聖者釋迦牟尼佛為老師,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
不墮惡趣:皈依三寶的人,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皈依三寶,可以惡道除名,人天有份。
莊嚴人格:皈依三寶以後,信仰層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華服、寶冠,人格因此莊嚴起來。
善神擁護:佛陀曾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要保護皈依三寶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寶可以得到天龍八部、護法善神的擁護。
獲得尊敬:皈依三寶的人,能得到人天大眾應有的尊敬。
成就好事:仰仗三寶力量的加持,能令皈依者減輕業障、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能成就。
積集福德:據《希有校量功德經》記載,即使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立七寶佛塔供養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寶者的功德百分之一,可見皈依三寶的利益廣大殊勝。
值遇善人:皈依三寶,能令我們減少煩惱,得遇善人為友,所到之處都能得到方便,會有好的因緣。
受戒基礎:皈依三寶的人,才有資格進一步求受五戒、八關齋戒,甚至在家菩薩戒等。
成就佛道:凡是皈依三寶的人,即使此生沒有修行,因為有信心、善緣,將來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的“龍華三會”時,都能得度。
<font color="#ff0000">肆·三寶的種類</font>
經典上對於三寶,有多種的分類,但以三種三寶的說法較為普遍:
最初三寶: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道,所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金身為最初佛寶;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所宣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為最初法寶;佛陀所度化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位大阿羅漢為最初僧寶。
住持三寶:指佛陀入滅後,流傳於後世的三寶。一切佛像,無論是金銀銅鐵、玉石瑪瑙、木雕泥塑、圖像繪畫等聖容,都稱為佛寶;一切三藏經典,無論是絹紙竹帛、印刷書寫,都稱為法寶;求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比丘尼等大善知識,都稱為僧寶。
自性三寶:佛陀在夜睹明星,證悟真理的那一刹那,曾經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在我們的自性當中,已經圓滿具足了三寶的無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寶;人人都有平等無差別的法性,就是法寶;人人都有喜好清淨和樂的心性,是為僧寶。
所以,皈依三寶無非是藉助他力,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依靠自我,實現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寶。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寶礦,皈依就是開采自己心內的寶礦;不皈依,就如同寶礦未經開采,黃金無法出土!所以佛陀臨涅盤之際,曾教誡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要我們皈依自性三寶的真義所在。
<font color="#ff0000">伍·皈依三寶的程序</font>
皈依三寶固然是內心的向道之情,仍需要有外在的形式來激發堅固的情操。皈依的儀禮,就是自己以虔誠的信心接觸佛心,佛陀再以慈悲威德灌注到我們的身心中,而感應道交 ,所謂皈依一時,信仰一生,使之能持久永恒。因此,皈依三寶的儀軌乃應運而生。
世間的穢器或覆器,我們都無法注入淨水。同樣的,如果我們心中裝滿了疑惑、我慢,或者是染汙垢穢的知見,也無法納受清淨的三寶。因此《大名經》等說:凡是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以恭敬心、清淨心,長跪合掌,在皈依本師前立下誓言,說道:
“我弟子某甲,盡形壽皈依佛,兩足尊;盡形壽皈依法,離欲尊;盡形壽皈依僧,眾中尊。”(三說)
“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我是優婆塞(夷),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皈依三寶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應從證明師求受。《大智度論》說:“正欲受時,具修威儀,至一出家人前,戒師為說善惡兩法,令識邪正,生其欣厭,開托心神,然後為授雲:”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前麵三說,是皈依三寶的正授,納受三皈依的無作戒體,就在此時;後麵三說,則為皈依三寶儀式的三結。
<font color="#ff0000">今將皈依三寶的程序簡述如下:</font>
禮佛三拜。
迎請和尚。
唱香讚。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誦《般若心經》一卷。
宣誓。
懺悔發願。
正授。
和尚開示。
回向。
禮謝和尚。
禮謝諸師。
<font color="#ff0000">陸·皈依者應注意的事項</font>
皈依三寶以後,我們在生活的實踐上,應該正確的認識以下各點: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需要吃素嗎?</font>
皈依三寶並不一定要吃素,皈依隻是宣誓自己終生信奉三寶,不改變信仰,與吃素沒有關係。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沒有戒條的約束,如果說有,也隻有一條,即:我信仰佛教,永遠不改變信心。所以皈依三寶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以後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嗎?</font>
皈依三寶的人仍可以敬神、祭祖。因為皈依與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種信仰;拜拜是一時的,是表示尊敬、禮貌。我們平時看到異教徒,都可以跟他握手、點頭,表示禮貌,對於我們的祖先、神明,當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不同於信仰,所以皈依後不可以再迷信神明。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是一時的嗎?</font>
皈依三寶不是一時的崇拜,是盡形壽的信仰,是一生的。據《瑜伽戒本》記載,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每天要三皈依,一者表示不忘自己是個佛教徒,再者藉此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信仰層次,並植下趣向菩提的種子。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是拜師父嗎?</font>
皈依不是拜師父,是皈依三寶,所以皈依三寶以後應該禮佛、聞法、敬僧。常見一些學佛的人,雖然自稱三寶弟子,實際上隻有一皈。例如:隻知禮佛,而不聞法敬僧;或隻知聞法,而不禮佛敬僧;或隻知敬僧,而不禮佛聞法。甚至,僅僅尊敬供養為其主持皈依的那一位師父;或者把佛陀當神明看待,隻是一味的祈求財貨福祿,這些都不是正信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應該對於佛、法、僧三者都予以禮敬,而且應當時常前往道場,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視一切僧均為我師,這才是正信的三寶弟子。
此外,皈依三寶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見,要深信因果,要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才能獲得佛法的受用,才能得到信仰的利益。
<font color="#800000">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font>
<font color="#ff0000">壹·為什麽要受戒 </font>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因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好比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即使平坦如高速公路,如果不遵守交 通規則,隨時有發生車禍的危險;同樣的,在人生旅途上,如果不持戒,也隨時會有犯過招禍的可能。所以,學佛的人必須要受戒。
戒,分為出家戒、在家戒。又可分為大乘戒、小乘戒。屬於在家信眾受持的戒有: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以下分別略述之。
<font color="#ff0000">貳·五戒 </font>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載:雲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應遠離殺生、不與娶邪婬、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可見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
<font color="#008000">一、五戒的內容 </font>
1.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蟑螂、老鼠、蚊蟻等,都是殺生。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懺悔的。如果殺死蟑螂、蚊蟻等,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跟殺人不一樣。
此外,浪費時間,破壞物質,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大眾集聚因緣而成的。
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涅盤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殺害雞、鴨、豬、羊等動物的生命,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有人認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認為動物有心識的反應,而植物隻有物理的反應,因此吃素不算殺生。
2.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光天化日之下,強取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根據戒律,盜取價值五錢(古印度摩揭陀國錢幣單位)以上的東西,這樣的偷盜行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時順手取用公家的信紙、信封、原子筆等,乃至借用東西未還,叫做不清淨的行為,雖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還是要負因果責任的。在戒律中,最難受持的戒律,就是盜戒,因為凡將無主以外的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犯了盜戒。
3.不邪婬:所謂邪婬,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強姦、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口、妨礙家庭、強迫別人從事賣婬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婬戒。至於心中戀慕某人,但未付諸行動,雖然沒有觸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淨,煩惱妄想擾動,日子也不好過,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淨。
邪婬,是社會混亂的導火線。例如亂倫、雛妓問題,是文明社會的一大恥辱。他如同性戀衍生的愛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紀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婬戒,便不會發生這些問題;夫妻堅持不邪婬戒,則家庭是個和樂的家庭,社會是個守禮的社會。
4.不妄語: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妄語依其性質又可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三種。
(1)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了,沒有得到神通,說得神通了。此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屬於大妄語的行為。另外說四眾的過失,尤其說出家二眾的過失,也犯了嚴重的根本大戒。
(2)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妄語。
(3)方便妄語:就是俗稱的善意的欺騙。譬如醫生為顧及絕症病人的情緒,因此隱瞞實際病情,這種為別人利益著想而說的妄語,就是方便妄語。
5.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強力膠、瑪啡、紅中白板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
《大毗婆娑論》卷百二十三說:印度有位優婆塞,由於飲酒,於是盜取鄰居的雞,犯了偷盜戒;烹殺做為下酒菜,犯了殺生戒;鄰婦問起,他妄言說沒看見雞,犯了妄語戒;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婬戒。喝酒使人無慚無愧、喪失理智,由於喝酒而造下殺、盜、婬、妄等四重罪,所以應該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font color="#008000">二、五戒的意義 </font>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 。譬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婬,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 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姦、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婬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 、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係囹圄,失去自由 。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 ,而非束縛。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罪過加重,因此沉淪 三塗惡道。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為受戒才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就永無成佛的可能。何況不受戒,並不代表做錯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難逃因果業報。
<font color="#008000">三、受持五戒的利益 </font>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婬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我們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護佑。《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安住於行,6.棄舍生死,7.慕樂涅盤,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婬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 的誘惑 ,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 、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裏播了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font color="#008000">四、五戒的受持 </font>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 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引《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甚至進一步受持八關齋戒、菩薩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決定勝果,乃至大乘佛果。
<font color="#ff0000">參·八關齋戒 </font>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使在家信眾有機會學習 出家生活,藉以長養出世善根,種植出世正因,而特別開設的方便法門。所以,八關齋戒其實就是讓在家信徒學習 出家生活的戒律。
<font color="#008000">一、何謂八關齋戒 </font>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合起來說,就是受持八種齋戒,可以關閉八惡,不起諸過;可以齊斷諸惡,具修眾善,防止身口意三業的惡行,並由此關口通向出家之道,關閉生死流轉之門。因此,八關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門,是契入佛道的捷徑。
受持八關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習 長養出世善根,因此又稱為“長養律儀”;受持八關齋戒必須一日一夜 遠離家居,親近三寶而住,因此又稱為“近住律儀”。
<font color="#008000">二、八關齋戒的內容 </font>
根據《薩婆多論》的說法,八關齋戒為如下八種戒律。真實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婬泆,4.不妄語,5.不飲酒,6.不著華鬘香油塗身,7.不歌舞觀聽,8.不坐臥高廣大床 ;一齋是:不非時食。
八關齋戒的前麵五支,實際上就是“五戒”,隻是將五戒中的不邪婬改為不婬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但禁止邪婬,即使合法夫妻間的關係也不可,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便稱為“淨行優婆塞、優婆夷”。
“五戒”已如前述,今僅就六、七、八支略作說明如下:
第六支,不著華鬘香油塗身,第七支,不歌舞觀聽:不著、不塗是為遠離香、觸二塵;不歌舞觀聽是為杜絕色、聲二塵,以防止三業過患。因為芳香的氣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聲可以喪人心誌,都不適宜修行人。因此衣著應當力求樸素,不穿鮮豔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如此則有助於攝心正念,遠離貪染,自然能邁向清淨之道,而具足正報身心,以及依報國土的威儀莊嚴。
第八支,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坐,意指身離觸塵。高廣大床 ,在《阿含經》說:“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 。”蕅益智旭大師重輯的《十戒威儀錄要》說:“床 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
其實,佛製此戒的用意,主要在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能淡泊,要能夠身體精進修行不放逸,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修道者在物質上應該力求簡單,不貪著物欲享受,轉而勇猛精進,這是我們對佛製此戒應有的認識。
又一齋的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時,乃至一時以後就不再進食。這是佛道修行者節製食欲的戒法。《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上引《毗羅三昧經》說:“佛為惠法菩薩雲:‘食有四種:早,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時,是法食時也,過此以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時。”
關於不非時食戒的製定,據《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載,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晚時分入羅閱城乞食,由於光線不明,一孕婦疑為鬼魅,驚嚇墮娠,以是因緣,佛陀乃製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齋,成為八戒一齋,看似事小,實則五欲皆備。因五欲引起的後患,其始雖微,而其影響也钜。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將成江 河。嗔恚之火,貪愛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關齋戒,對此三戒一齋不可不謹慎受持。
<font color="#008000">三、如何求受八關齋戒 </font>
八關齋戒是一日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 ,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這是根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佛陀為顧慮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齋日受持八齋戒的製定。
此外,《四天王經》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會派遣使者、太子,甚至親自下人間來巡察,如果發現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少,諸天則心生不悅;如果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多,諸天就心生歡喜。因此,佛陀教誡弟子們應於六齋日持齋守戒。
其實,八關齋戒並非一定要在六齋日才受持,譬如諸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目前一般寺院為了適應工商社會人士的需要,大部份訂在星期日舉行,求受者隻要事前報名,屆時前往寺院,經過報到、安單、說明等程序之後,便可開始一日一夜 的齋戒生活。
受持八關齋戒的儀式,據讀體大師撰《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
1.敷座請師
2.開導戒法
3.請聖證盟
4.懺悔業障
5.三歸納體
6.秉宣戒相
7.教發大願
8.護念咐囑
由上述儀式可知,求受八關齋戒“要有證盟”,也就是要請法師證授。但是,在《成實論》說:若無戒師時,自於佛前心念口說,“我某甲,今日受持八關齋戒”,也是可以。
八關齋戒雖然是佛製的暫時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隻搭縵衣誦經禮佛。因為在家二眾,佛令其隨力供養三寶,自己不應受他人四事供養,既然不是眾生的福田,因此不能著福田衣。
如果有人在受持八戒的一日夜當中,半途想要舍戒,依《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說:若受齋已,欲舍齋者,不必從五眾(戒師)而舍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舍。
八關齋戒受持時日究竟要多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不能具受八戒,或者隻求受晝日齋法,或隻求受夜齋法;甚或希望連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是否得受?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說:佛製八關齋戒屬一日一夜 戒,因此不可晝夜分開求受,也不得過限。如果自己斟酌情況許可,應該於一日一夜 後,再次繼續求受八關齋戒。如此隨自力的多少,就不計較天數了。
其實,八關齋戒、五戒都是在家信眾所受持的戒,而八關齋戒的受持為一日一夜 ,時間短而戒多,五戒乃終身受持,時間長而戒少,二者之間,功德孰勝孰劣?據《大智度論》說:“如果無大心,雖複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為將,雖複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名蓋天下。八戒比於餘戒,亦複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 的八關齋戒實有其殊勝處,應發大心受持,才不辜負佛陀的方便教化,而不是在受持的時日長短上計較。
<font color="#008000">四、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 </font>
受持八關齋戒可得無邊的殊勝功德,根據諸經記載,可歸納如下七項:
1.罪障消除:《優婆塞戒經· 八戒齋品》說:“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2.遠離惡趣:《十善戒經》說:“持此(八戒)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盤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輪。”故此八戒,又稱八種勝法。
3.福報優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 者,其福不可計。”
4.來世尊貴:《普達王經》說:“欲知王(普達)者,本是先王時執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
5.得相好身:經上說:“有一天女,光顏威相,與眾超異,諸天見已,生希有心。釋提桓因問之:‘昔作何業,獲得此報?’天女答言:‘昔於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獲端正報。’”
6.得無上樂:《優婆塞戒經》說:“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戮之事。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7.所求如願:《增一阿含經· 高幢品》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乃至)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受持八關齋戒雖僅一日一夜 ,如能受持清淨,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尤其能令在家信眾播下出世的正因,將來獲致解脫,免於生死輪回。因此,人人皆應發心求受,以期早日進趣菩薩道。
<font color="#ff0000">肆·菩薩戒 </font>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font color="#008000">一、菩薩戒的內容 </font>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1.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舍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的止惡門。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舍諸惡,為法身之因。
2.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為修習 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門,以修身、口、意的善業回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3.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1)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2)對已並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3)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報恩。
(5)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6)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8)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9)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10)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嗬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font color="#008000">二、菩薩戒的特色 </font>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婬、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嗔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隻有受法而無舍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筆,戒亦無荊”《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製,非待緣而製;是就理善而製,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隻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font color="#008000">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font>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所以,菩薩戒是諸佛的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1.感得十方諸佛湣念、守護。
2.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3.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4.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5.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font color="#008000">四、菩薩戒的求受 </font>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隻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又說,受戒有三品:
1.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麵前,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2.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於千裏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3.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裏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 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font color="#008000">伍·結語 </font>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盤的彼岸。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大眾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荊但是畫餅不能充饑,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持淨戒。
<font color="#800000">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八正道的定義 </font>
“苦”是人生的實相,如何離苦得樂,求得究竟的解脫,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為了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特別開示了八條進趣聖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
“正”,脫離邪非,故名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達涅槃的境地,故名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眾生苦集煩惱永斷,證得涅槃的聖賢境界,因此又稱為八聖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稱為八道船、八筏。
簡單的說,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是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確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學佛的目的。所以,做一個佛教徒,應該要了解八正道的意義。
<font color="#ff0000">貳·八正道的內容 </font>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時,初轉f輪所說;此後,直至涅槃時,又增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內容。八正道與三十七道品,僅是詳略之分,其意義並無差別。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因此一般以八正道為道諦的內容意義。八正道即: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語言。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生活。
6.正勤:正當的努力。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font color="#008000">一、正見 </font>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一個觀念,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 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經典中,對“正見”有諸多的詮釋,《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法界次第門》說: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是名正見。
綜合諸經所說,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英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而言,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於正見。
因此,學佛的人應該有以下的正見:
1.正見因緣果報: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所生起,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現象就是“果”報。果報來自因與緣的結合,有因有緣,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種(因),隻要條件(緣)俱足,必然會開花結果。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種因緣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種好因好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反之,植下惡因惡緣,必然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正見因緣果報,才能明因識果,由迷入悟。
2.正見善惡業力:業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誌等身心活動。我們每天的行為造作,匯聚成一股極大的力量,決定一生的幸與不幸。業來自身行、口說、意想,業有善有惡,善惡業力,決定不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壞人享樂”,因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其實善惡因果不能隻看眼前,有時好人受苦、壞人享樂,這是由於個人前世所造的業因而獲得今生的果報。我們能夠正見善惡業力,才能謹言慎行,免受惡報。
3.正見無常苦空:諸法是由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主性、獨存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所以說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好的有可能會變壞,壞的也有可能會變好,在不斷的生滅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人生充滿了苦苦、壞苦、行苦等各種的苦,故說“苦空無常”。正見“苦空無常”,可以使我們處順境時,不耽溺樂事;處逆境時,不悲觀消極。因為一切都會改變,而無常苦空將帶給我們希望,激勵我們精進,引領我們超凡入聖。
4.正見佛道永恒: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雖然人生的實相是“無常苦空”,但是在無常苦空中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涅槃世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覺,這個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恒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實自我。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這樣一個美好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隻不過是短短數十年歲月,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麵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即是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於一切空間,充滿於一切時間,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見佛道永恒,就不會產生撥無因果的斷見,進而修善止惡,終而達於涅槃的境地。
<font color="#008000">二、正思 </font>
“正思”,又作正誌、正思惟、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就是正確的意誌、決心、思量、分別。《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嗔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貪欲、不嗔恚、不愚癡,遠離邪妄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別。
貪、嗔、癡三毒,經常羈絆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邁向求道的路;貪、嗔、癡三毒,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靈,染汙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想遠離這三種毒害,必須以堅韌的力量,長時憶念正法,具足柔軟、慈悲、清淨、無恚心,使我們的思惟時時和正法相應,三毒才能去除,趨入佛道。
<font color="#008000">三、正語 </font>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即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語,如佛陀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
正語的內容有四:
1.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
2.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
3.稱讚語:讚歎別人,令人歡喜的話。
4.利行語:幫助別人,有利於人的話。
<font color="#008000">四、正業 </font>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即行為舉止正當,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不與娶邪婬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泆等。但這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正業的積極意義應是“護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因此,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font color="#008000">五、正命 </font>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譬如開設賭嚐酒家、屠宰場,經營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當的生活應該是:
1.合理的經濟生活
2.高尚的道德生活
3.和諧的社會生活
4.淨化的感情生活
<font color="#008000">六、正勤 </font>
“正勤”,又作正精進、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經雲:“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說: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該精進,舍離懈擔
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大智度論》中以四正勤為精進的目標。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font color="#008000">七、正念 </font>
“正念”,又作諦意。就是清淨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欲望 之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即:
1.觀身不淨: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著妄想,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涕唾等穢物,可以說是眾穢所集,何來可愛之處?佛陀教我們“觀身不淨”,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愛,進而借假修真,以證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2.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各種苦,縱使偶有快樂,卻因世間萬法變幻無常,遷流不息,快樂也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世間萬物終會散滅敗壞,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font color="#008000">八、正定 </font>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誌和精神,而收攝散亂的身心,培養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於內心能源的開展。
正當的禪定應該是:
1.健康的禪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
2.安心的禪定:能令心意專注一境,而得輕安。
3.開悟的禪定: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
4.見性的禪定:能令佛性開顯,尋回真實自我。
<font color="#ff0000">參·八正道的重要 </font>
《大毗婆娑論》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複得正業;由正業故,複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判斷,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善念慧命,安住清淨無漏的禪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項的實踐,必然使其餘七項伴隨同時圓滿成就。八正道中,正見居首。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又像一部照相機,拍照時必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麵才能清晰美麗,洗出來的照片也才不會走了樣;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於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行為。《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複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font color="#ff0000">肆·八正道的實踐 </font>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單作理論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譬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 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乃至平時所行所做,都合於道德禮義,不會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傷害別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沉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等等,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門,是人類生活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淨快樂的人生,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font color="#ff0000">壹·前言</font>
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皈依以後,就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成為三寶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寶是確定信仰目標的表示。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沒有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即使上香禮拜,也隻不過是一個對佛教尊重而有興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個學生,如果不曾辦理注冊手續,永遠隻是個旁聽生罷了。世間上的金銀、真珠、瑪瑙稱為“寶”,那是世間財寶;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寶,是出世的財寶。所以,我們學佛修行,首先應該皈依三寶。
<font color="#ff0000">貳·皈依三寶的意義</font>
<font color="#008000">一、三寶的意義</font>
三寶,是佛、法、僧的總稱。
“佛”,是梵語“佛陀”(buddha)的簡稱,指證悟宇宙真理(自覺),而又能本著無盡的慈心悲願,以真理來教化眾生(覺他)的圓滿覺者。
“法”,梵語“達磨”(dharma),有很多的意義,在這裏是指佛陀所宣說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經。眾生依法修行,就能證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脫。
“僧”,是梵語“僧伽”(samgha)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在這裏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團 。其特質有二,即“理和”與“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斷除的煩惱、所證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口、意三業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項要點,不相違背,是建立僧團 的基矗即: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這是思想的統一。
戒和同修:在法製上,人人平等;這是法製的平等。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這是經濟的均衡。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誌同道合;這是心意的開展。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這是語言的親切。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這是相處的和樂。
因此,從自利而言,僧團 是修身養性,陶鑄聖賢的大冶洪爐;從利他而言,僧團 是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僧團 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簡單的說,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三者都是令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缺一不可。譬如佛是良醫,法是妙藥,僧是看護,對於患病的人來說,唯有同時擁有三者,才能病愈。人生亦然,唯有依靠佛、法、僧三者的力量,才能離苦得樂,到達自在解脫的世界。因此,佛法僧稱為三寶。
三寶的“寶”是譬喻,用來彰顯佛、法、僧的勝德。擁有金銀、珍珠、瑪瑙等世間的珍“寶”,能使我們物質生活不虞匱乏;仰仗佛、法、僧出世間的珍寶,則能使我們脫離生死輪回,解脫精神上的苦楚。因此,佛、法、僧統稱為“三寶”。
《諸經要集》引《寶性論》“三寶有六義,故須尊敬”,對佛、法、僧之所以為“寶”,有更進一步的闡釋。
希有義:如世寶物,貧窮之人所不能得;三寶如是,薄埃眾生,百千萬世不能值遇,故名為寶。
離垢義:如世真寶,體無瑕穢;三寶如是,隨離諸漏,故名為寶。
勢力義:如世珍寶,除貪去毒有大勢力;三寶如是,具不思議六神通力,故說為寶。
莊嚴義:如世珍寶,能嚴身首,令身姝好;三寶如是,能嚴行人清淨身故,故說為寶。
最勝義:如世珍寶,譬諸物中勝;三寶如是,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故名為寶。
不改義:如世真金,燒打磨煉不能改變;三寶如是,不為世間八法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改,故名為寶。
<font color="#008000">二、皈依的意義</font>
皈依是“皈”投“依”靠三寶,請求救護,而得解脫眾苦的意思。世間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穩;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針,船隻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燈,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三寶就像我們的父母,當一個小孩被人欺侮時,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隻要他叫一聲“媽媽”,別人就不敢隨便欺負,因為他有母親。同樣的,世間上邪魔外道、壞人壞事很多,有了三寶做為依靠,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
三寶又像我們的指南針,可以引導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風港。每個人一到晚上都知道要回家,皈依三寶、常念三寶的功德,可以讓我們仰仗三寶功德的加被,藉此寶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歸真實的自我,回到自己真正的本來之家。所以皈依三寶可以讓我們現世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讓我們未來有家可歸!
<font color="#ff0000">參·皈依三寶的利益</font>
三寶是冥冥黑夜裏的燈燭,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澤;皈依三寶不但能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並能獲得許多現世的利益。以下綜合經典所說,將皈依三寶的利益歸納為十點:
成為佛弟子:皈依三寶的人,是以宇宙間最偉大的聖者釋迦牟尼佛為老師,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
不墮惡趣:皈依三寶的人,經雲: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皈依三寶,可以惡道除名,人天有份。
莊嚴人格:皈依三寶以後,信仰層次提升,如同人的身上穿戴道德的華服、寶冠,人格因此莊嚴起來。
善神擁護:佛陀曾指示護法龍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時代,要保護皈依三寶的弟子。因此,皈依三寶可以得到天龍八部、護法善神的擁護。
獲得尊敬:皈依三寶的人,能得到人天大眾應有的尊敬。
成就好事:仰仗三寶力量的加持,能令皈依者減輕業障、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能成就。
積集福德:據《希有校量功德經》記載,即使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立七寶佛塔供養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寶者的功德百分之一,可見皈依三寶的利益廣大殊勝。
值遇善人:皈依三寶,能令我們減少煩惱,得遇善人為友,所到之處都能得到方便,會有好的因緣。
受戒基礎:皈依三寶的人,才有資格進一步求受五戒、八關齋戒,甚至在家菩薩戒等。
成就佛道:凡是皈依三寶的人,即使此生沒有修行,因為有信心、善緣,將來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的“龍華三會”時,都能得度。
<font color="#ff0000">肆·三寶的種類</font>
經典上對於三寶,有多種的分類,但以三種三寶的說法較為普遍:
最初三寶: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道,所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金身為最初佛寶;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所宣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為最初法寶;佛陀所度化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位大阿羅漢為最初僧寶。
住持三寶:指佛陀入滅後,流傳於後世的三寶。一切佛像,無論是金銀銅鐵、玉石瑪瑙、木雕泥塑、圖像繪畫等聖容,都稱為佛寶;一切三藏經典,無論是絹紙竹帛、印刷書寫,都稱為法寶;求受具足戒的出家比丘、比丘尼等大善知識,都稱為僧寶。
自性三寶:佛陀在夜睹明星,證悟真理的那一刹那,曾經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在我們的自性當中,已經圓滿具足了三寶的無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佛寶;人人都有平等無差別的法性,就是法寶;人人都有喜好清淨和樂的心性,是為僧寶。
所以,皈依三寶無非是藉助他力,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依靠自我,實現自我,找回自己心中的自性三寶。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座寶礦,皈依就是開采自己心內的寶礦;不皈依,就如同寶礦未經開采,黃金無法出土!所以佛陀臨涅盤之際,曾教誡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要我們皈依自性三寶的真義所在。
<font color="#ff0000">伍·皈依三寶的程序</font>
皈依三寶固然是內心的向道之情,仍需要有外在的形式來激發堅固的情操。皈依的儀禮,就是自己以虔誠的信心接觸佛心,佛陀再以慈悲威德灌注到我們的身心中,而感應道交 ,所謂皈依一時,信仰一生,使之能持久永恒。因此,皈依三寶的儀軌乃應運而生。
世間的穢器或覆器,我們都無法注入淨水。同樣的,如果我們心中裝滿了疑惑、我慢,或者是染汙垢穢的知見,也無法納受清淨的三寶。因此《大名經》等說:凡是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以恭敬心、清淨心,長跪合掌,在皈依本師前立下誓言,說道:
“我弟子某甲,盡形壽皈依佛,兩足尊;盡形壽皈依法,離欲尊;盡形壽皈依僧,眾中尊。”(三說)
“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我是優婆塞(夷),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皈依三寶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所以應從證明師求受。《大智度論》說:“正欲受時,具修威儀,至一出家人前,戒師為說善惡兩法,令識邪正,生其欣厭,開托心神,然後為授雲:”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前麵三說,是皈依三寶的正授,納受三皈依的無作戒體,就在此時;後麵三說,則為皈依三寶儀式的三結。
<font color="#ff0000">今將皈依三寶的程序簡述如下:</font>
禮佛三拜。
迎請和尚。
唱香讚。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誦《般若心經》一卷。
宣誓。
懺悔發願。
正授。
和尚開示。
回向。
禮謝和尚。
禮謝諸師。
<font color="#ff0000">陸·皈依者應注意的事項</font>
皈依三寶以後,我們在生活的實踐上,應該正確的認識以下各點: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需要吃素嗎?</font>
皈依三寶並不一定要吃素,皈依隻是宣誓自己終生信奉三寶,不改變信仰,與吃素沒有關係。不皈依的人也可以吃素,皈依的人也可以不吃素。皈依不是受戒,所以沒有戒條的約束,如果說有,也隻有一條,即:我信仰佛教,永遠不改變信心。所以皈依三寶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以後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嗎?</font>
皈依三寶的人仍可以敬神、祭祖。因為皈依與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種信仰;拜拜是一時的,是表示尊敬、禮貌。我們平時看到異教徒,都可以跟他握手、點頭,表示禮貌,對於我們的祖先、神明,當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不同於信仰,所以皈依後不可以再迷信神明。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是一時的嗎?</font>
皈依三寶不是一時的崇拜,是盡形壽的信仰,是一生的。據《瑜伽戒本》記載,一日不皈依便是犯戒,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每天要三皈依,一者表示不忘自己是個佛教徒,再者藉此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信仰層次,並植下趣向菩提的種子。
<font color="#008000">皈依三寶是拜師父嗎?</font>
皈依不是拜師父,是皈依三寶,所以皈依三寶以後應該禮佛、聞法、敬僧。常見一些學佛的人,雖然自稱三寶弟子,實際上隻有一皈。例如:隻知禮佛,而不聞法敬僧;或隻知聞法,而不禮佛敬僧;或隻知敬僧,而不禮佛聞法。甚至,僅僅尊敬供養為其主持皈依的那一位師父;或者把佛陀當神明看待,隻是一味的祈求財貨福祿,這些都不是正信的佛弟子。正信的佛弟子應該對於佛、法、僧三者都予以禮敬,而且應當時常前往道場,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視一切僧均為我師,這才是正信的三寶弟子。
此外,皈依三寶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見,要深信因果,要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才能獲得佛法的受用,才能得到信仰的利益。
<font color="#800000">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font>
<font color="#ff0000">壹·為什麽要受戒 </font>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因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好比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即使平坦如高速公路,如果不遵守交 通規則,隨時有發生車禍的危險;同樣的,在人生旅途上,如果不持戒,也隨時會有犯過招禍的可能。所以,學佛的人必須要受戒。
戒,分為出家戒、在家戒。又可分為大乘戒、小乘戒。屬於在家信眾受持的戒有: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以下分別略述之。
<font color="#ff0000">貳·五戒 </font>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載:雲何名為優婆塞戒具足?應遠離殺生、不與娶邪婬、妄語、飲酒等,而不樂作,是名優婆塞戒具足。可見五戒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應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
<font color="#008000">一、五戒的內容 </font>
1.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蟑螂、老鼠、蚊蟻等,都是殺生。不過,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不殺生,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懺悔的。如果殺死蟑螂、蚊蟻等,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跟殺人不一樣。
此外,浪費時間,破壞物質,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隨便浪費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大眾集聚因緣而成的。
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涅盤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殺害雞、鴨、豬、羊等動物的生命,是為了長養慈悲心。有人認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認為動物有心識的反應,而植物隻有物理的反應,因此吃素不算殺生。
2.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光天化日之下,強取他人的財物,更是盜竊。根據戒律,盜取價值五錢(古印度摩揭陀國錢幣單位)以上的東西,這樣的偷盜行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時順手取用公家的信紙、信封、原子筆等,乃至借用東西未還,叫做不清淨的行為,雖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還是要負因果責任的。在戒律中,最難受持的戒律,就是盜戒,因為凡將無主以外的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犯了盜戒。
3.不邪婬:所謂邪婬,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強姦、嫖妓、重婚、誘拐、販賣人口、妨礙家庭、強迫別人從事賣婬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婬戒。至於心中戀慕某人,但未付諸行動,雖然沒有觸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淨,煩惱妄想擾動,日子也不好過,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淨。
邪婬,是社會混亂的導火線。例如亂倫、雛妓問題,是文明社會的一大恥辱。他如同性戀衍生的愛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紀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婬戒,便不會發生這些問題;夫妻堅持不邪婬戒,則家庭是個和樂的家庭,社會是個守禮的社會。
4.不妄語: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妄語依其性質又可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三種。
(1)大妄語:指沒有證果的人,說證果了,沒有得到神通,說得神通了。此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屬於大妄語的行為。另外說四眾的過失,尤其說出家二眾的過失,也犯了嚴重的根本大戒。
(2)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說非,非說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這些都屬於妄語。
(3)方便妄語:就是俗稱的善意的欺騙。譬如醫生為顧及絕症病人的情緒,因此隱瞞實際病情,這種為別人利益著想而說的妄語,就是方便妄語。
5.不飲酒:雖然明指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安非他命、速賜康、強力膠、瑪啡、紅中白板等,都是不飲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
《大毗婆娑論》卷百二十三說:印度有位優婆塞,由於飲酒,於是盜取鄰居的雞,犯了偷盜戒;烹殺做為下酒菜,犯了殺生戒;鄰婦問起,他妄言說沒看見雞,犯了妄語戒;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婬戒。喝酒使人無慚無愧、喪失理智,由於喝酒而造下殺、盜、婬、妄等四重罪,所以應該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視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font color="#008000">二、五戒的意義 </font>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 。譬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婬,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 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汙、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姦、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婬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 、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係囹圄,失去自由 。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 ,而非束縛。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罪過加重,因此沉淪 三塗惡道。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為受戒才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就永無成佛的可能。何況不受戒,並不代表做錯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難逃因果業報。
<font color="#008000">三、受持五戒的利益 </font>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婬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我們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護佑。《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安住於行,6.棄舍生死,7.慕樂涅盤,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婬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 的誘惑 ,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 、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裏播了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font color="#008000">四、五戒的受持 </font>
受持五戒是盡形壽受持,非一日一夜 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十住心論》卷二引《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甚至進一步受持八關齋戒、菩薩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決定勝果,乃至大乘佛果。
<font color="#ff0000">參·八關齋戒 </font>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了使在家信眾有機會學習 出家生活,藉以長養出世善根,種植出世正因,而特別開設的方便法門。所以,八關齋戒其實就是讓在家信徒學習 出家生活的戒律。
<font color="#008000">一、何謂八關齋戒 </font>
“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關”,即關閉八惡,令三業不起諸過;“齋”,是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另外,過午不食,也稱為齋。“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合起來說,就是受持八種齋戒,可以關閉八惡,不起諸過;可以齊斷諸惡,具修眾善,防止身口意三業的惡行,並由此關口通向出家之道,關閉生死流轉之門。因此,八關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門,是契入佛道的捷徑。
受持八關齋戒,可使在家信徒熏習 長養出世善根,因此又稱為“長養律儀”;受持八關齋戒必須一日一夜 遠離家居,親近三寶而住,因此又稱為“近住律儀”。
<font color="#008000">二、八關齋戒的內容 </font>
根據《薩婆多論》的說法,八關齋戒為如下八種戒律。真實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婬泆,4.不妄語,5.不飲酒,6.不著華鬘香油塗身,7.不歌舞觀聽,8.不坐臥高廣大床 ;一齋是:不非時食。
八關齋戒的前麵五支,實際上就是“五戒”,隻是將五戒中的不邪婬改為不婬戒。因為受持八關齋戒時,不但禁止邪婬,即使合法夫妻間的關係也不可,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在家信眾便稱為“淨行優婆塞、優婆夷”。
“五戒”已如前述,今僅就六、七、八支略作說明如下:
第六支,不著華鬘香油塗身,第七支,不歌舞觀聽:不著、不塗是為遠離香、觸二塵;不歌舞觀聽是為杜絕色、聲二塵,以防止三業過患。因為芳香的氣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聲可以喪人心誌,都不適宜修行人。因此衣著應當力求樸素,不穿鮮豔華麗的衣服,不塗抹香水、胭脂,如此則有助於攝心正念,遠離貪染,自然能邁向清淨之道,而具足正報身心,以及依報國土的威儀莊嚴。
第八支,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坐,意指身離觸塵。高廣大床 ,在《阿含經》說:“足長尺六非高,闊四尺非廣,長八尺非大,越此量者,方名高廣大床 。”蕅益智旭大師重輯的《十戒威儀錄要》說:“床 足但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既高且廣,即名為大。”
其實,佛製此戒的用意,主要在告訴我們對物質生活要能淡泊,要能夠身體精進修行不放逸,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修道者在物質上應該力求簡單,不貪著物欲享受,轉而勇猛精進,這是我們對佛製此戒應有的認識。
又一齋的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也就是過了中午十二時,乃至一時以後就不再進食。這是佛道修行者節製食欲的戒法。《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上引《毗羅三昧經》說:“佛為惠法菩薩雲:‘食有四種:早,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生食時;夜,鬼神食時。’佛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時,是法食時也,過此以後,同於下趣,非上食時,故曰非時。”
關於不非時食戒的製定,據《四分律》卷十四、《五分律》卷八等所載,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晚時分入羅閱城乞食,由於光線不明,一孕婦疑為鬼魅,驚嚇墮娠,以是因緣,佛陀乃製定此戒。
五戒以外,再加三戒一齋,成為八戒一齋,看似事小,實則五欲皆備。因五欲引起的後患,其始雖微,而其影響也钜。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不塞,將成江 河。嗔恚之火,貪愛之水,也是如此。所以受持八關齋戒,對此三戒一齋不可不謹慎受持。
<font color="#008000">三、如何求受八關齋戒 </font>
八關齋戒是一日戒,受持的時間是一日一夜 ,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這是根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佛陀為顧慮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齋日受持八齋戒的製定。
此外,《四天王經》說:每月六齋日,四天王會派遣使者、太子,甚至親自下人間來巡察,如果發現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少,諸天則心生不悅;如果布施、持戒、孝順父母的人多,諸天就心生歡喜。因此,佛陀教誡弟子們應於六齋日持齋守戒。
其實,八關齋戒並非一定要在六齋日才受持,譬如諸佛菩薩聖誕、父母師長的誕辰、自己的生日等,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目前一般寺院為了適應工商社會人士的需要,大部份訂在星期日舉行,求受者隻要事前報名,屆時前往寺院,經過報到、安單、說明等程序之後,便可開始一日一夜 的齋戒生活。
受持八關齋戒的儀式,據讀體大師撰《授八戒正範》,共分八節:
1.敷座請師
2.開導戒法
3.請聖證盟
4.懺悔業障
5.三歸納體
6.秉宣戒相
7.教發大願
8.護念咐囑
由上述儀式可知,求受八關齋戒“要有證盟”,也就是要請法師證授。但是,在《成實論》說:若無戒師時,自於佛前心念口說,“我某甲,今日受持八關齋戒”,也是可以。
八關齋戒雖然是佛製的暫時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隻搭縵衣誦經禮佛。因為在家二眾,佛令其隨力供養三寶,自己不應受他人四事供養,既然不是眾生的福田,因此不能著福田衣。
如果有人在受持八戒的一日夜當中,半途想要舍戒,依《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說:若受齋已,欲舍齋者,不必從五眾(戒師)而舍齋也,若欲食時,趣語一人,齋即舍。
八關齋戒受持時日究竟要多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有人不能具受八戒,或者隻求受晝日齋法,或隻求受夜齋法;甚或希望連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是否得受?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說:佛製八關齋戒屬一日一夜 戒,因此不可晝夜分開求受,也不得過限。如果自己斟酌情況許可,應該於一日一夜 後,再次繼續求受八關齋戒。如此隨自力的多少,就不計較天數了。
其實,八關齋戒、五戒都是在家信眾所受持的戒,而八關齋戒的受持為一日一夜 ,時間短而戒多,五戒乃終身受持,時間長而戒少,二者之間,功德孰勝孰劣?據《大智度論》說:“如果無大心,雖複終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為將,雖複將兵,終身卒無功名;若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名蓋天下。八戒比於餘戒,亦複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 的八關齋戒實有其殊勝處,應發大心受持,才不辜負佛陀的方便教化,而不是在受持的時日長短上計較。
<font color="#008000">四、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 </font>
受持八關齋戒可得無邊的殊勝功德,根據諸經記載,可歸納如下七項:
1.罪障消除:《優婆塞戒經· 八戒齋品》說:“善男子!若能如是清淨皈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乃至餘一切罪皆悉消滅。”
2.遠離惡趣:《十善戒經》說:“持此(八戒)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盤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輪。”故此八戒,又稱八種勝法。
3.福報優厚:《優婆夷墮舍迦經》說:“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 者,其福不可計。”
4.來世尊貴:《普達王經》說:“欲知王(普達)者,本是先王時執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
5.得相好身:經上說:“有一天女,光顏威相,與眾超異,諸天見已,生希有心。釋提桓因問之:‘昔作何業,獲得此報?’天女答言:‘昔於迦葉佛受持八戒齋,今得生天,獲端正報。’”
6.得無上樂:《優婆塞戒經》說:“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戮之事。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7.所求如願:《增一阿含經· 高幢品》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乃至)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
受持八關齋戒雖僅一日一夜 ,如能受持清淨,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尤其能令在家信眾播下出世的正因,將來獲致解脫,免於生死輪回。因此,人人皆應發心求受,以期早日進趣菩薩道。
<font color="#ff0000">肆·菩薩戒 </font>
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
<font color="#008000">一、菩薩戒的內容 </font>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也就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屬於菩薩重要的禁戒,應該謹慎持守。
1.攝律儀戒:又稱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舍斷一切諸惡,含攝大小乘律儀的止惡門。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舍諸惡,為法身之因。
2.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為修習 一切善法、圓滿菩提所修的律儀戒,是修善門,以修身、口、意的善業回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行六波羅蜜等。一旦犯過,則要如法懺除,重新立願,發菩提心,長養一切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善法戒是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3.饒益有情戒:又稱攝眾生戒。是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屬於利生門。《菩薩地持經》卷四列舉出十一種饒益眾生的方法,即:
(1)眾生所作諸饒益事,悉與為伴。
(2)對已並未病及看護病者等眾生,悉與為伴。
(3)為諸眾生說世間、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知恩報恩。
(5)見眾生有種種恐怖,悉能救護。若有喪失親屬財物諸難,能為開解,令遠離憂惱。
(6)見有眾生貧窮困乏,悉能給予所須之物。
(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眾。
(8)對眾生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間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9)對有實德者,讚歎歡喜。
(10)對有犯過行惡者,慈心嗬責,折伏罰黜,使其悔改。
(11)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希有心。
<font color="#008000">二、菩薩戒的特色 </font>
菩薩戒是含攝大乘菩薩道的戒法,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因此《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據《梵網經》內容記載,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婬、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嗔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戒有別於聲聞戒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們受戒時應有的認識。
此外,菩薩戒隻有受法而無舍法。《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是故心亦盡,戒亦盡,心無盡筆,戒亦無荊”《梵網經》說:菩薩戒是佛陀成道時,一時頓製,非待緣而製;是就理善而製,所以又稱為佛性常住戒。也就是說,菩薩戒是眾生本自具足的。既是本具,而今求受,隻是將本具的戒德加以長養薰發,故說增上,而非新得,這是菩薩戒的另一特色。
<font color="#008000">三、受持菩薩戒的功德 </font>
菩薩戒涵蓋七眾戒,超勝一切戒功德,而且是過去七佛戒法,這是菩薩戒的殊勝與尊貴處。如《梵網經》說: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未來星宿劫中的千佛,仍然要受持菩薩戒才能成佛。所以,菩薩戒是諸佛的本源,是菩薩的根本,也是一切佛子成就佛道的根本。
此外,《梵網經》記載,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1.感得十方諸佛湣念、守護。
2.臨命終時正見,心生歡喜。
3.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
4.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5.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font color="#008000">四、菩薩戒的求受 </font>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求受菩薩戒者,隻要能解法師語,六道眾生都能得戒。又說,受戒有三品:
1.上品從佛受:諸佛菩薩現在麵前,親自授與菩薩戒者,得真實上品戒。
2.中品從佛弟子受:佛滅後,於千裏內禮請先受菩薩戒者為戒師,教授我菩薩戒者,得中品戒。
3.下品自誓受:佛滅度後,千裏內亦無法師,即在佛像前自誓受。自誓受者,應於佛前胡 跪合掌,作如是言:“我某甲,自十方佛及大地菩薩,我學一切菩薩戒法。”如是三說,得下品戒。
此外,菩薩戒與五戒同樣可以全部受持,或隨分受持。但是,不管全部受或隨分受,重要的是,要發“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如此才不失受大乘菩薩戒的真義。
<font color="#008000">伍·結語 </font>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師,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戒如軌道,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戒如城牆,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戒如水囊,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戒如明燈,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戒如寶劍,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戒如瓔珞,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脫我們到達涅盤的彼岸。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明示:大眾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戒的功德利益,不能說荊但是畫餅不能充饑,一切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體悟。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受戒,更重要的是必須嚴持淨戒。
<font color="#800000">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八正道的定義 </font>
“苦”是人生的實相,如何離苦得樂,求得究竟的解脫,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為了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特別開示了八條進趣聖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
“正”,脫離邪非,故名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達涅槃的境地,故名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眾生苦集煩惱永斷,證得涅槃的聖賢境界,因此又稱為八聖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稱為八道船、八筏。
簡單的說,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是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確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學佛的目的。所以,做一個佛教徒,應該要了解八正道的意義。
<font color="#ff0000">貳·八正道的內容 </font>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時,初轉f輪所說;此後,直至涅槃時,又增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聖諦中“道諦”的內容。八正道與三十七道品,僅是詳略之分,其意義並無差別。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因此一般以八正道為道諦的內容意義。八正道即: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語言。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生活。
6.正勤:正當的努力。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font color="#008000">一、正見 </font>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一個觀念,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 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經典中,對“正見”有諸多的詮釋,《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法界次第門》說: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是名正見。
綜合諸經所說,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英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而言,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於正見。
因此,學佛的人應該有以下的正見:
1.正見因緣果報: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所生起,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現象就是“果”報。果報來自因與緣的結合,有因有緣,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種(因),隻要條件(緣)俱足,必然會開花結果。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種因緣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種好因好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反之,植下惡因惡緣,必然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正見因緣果報,才能明因識果,由迷入悟。
2.正見善惡業力:業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誌等身心活動。我們每天的行為造作,匯聚成一股極大的力量,決定一生的幸與不幸。業來自身行、口說、意想,業有善有惡,善惡業力,決定不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壞人享樂”,因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其實善惡因果不能隻看眼前,有時好人受苦、壞人享樂,這是由於個人前世所造的業因而獲得今生的果報。我們能夠正見善惡業力,才能謹言慎行,免受惡報。
3.正見無常苦空:諸法是由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主性、獨存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所以說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好的有可能會變壞,壞的也有可能會變好,在不斷的生滅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人生充滿了苦苦、壞苦、行苦等各種的苦,故說“苦空無常”。正見“苦空無常”,可以使我們處順境時,不耽溺樂事;處逆境時,不悲觀消極。因為一切都會改變,而無常苦空將帶給我們希望,激勵我們精進,引領我們超凡入聖。
4.正見佛道永恒: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雖然人生的實相是“無常苦空”,但是在無常苦空中有一個“常樂我淨”的涅槃世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覺,這個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恒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實自我。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這樣一個美好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隻不過是短短數十年歲月,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麵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即是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於一切空間,充滿於一切時間,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見佛道永恒,就不會產生撥無因果的斷見,進而修善止惡,終而達於涅槃的境地。
<font color="#008000">二、正思 </font>
“正思”,又作正誌、正思惟、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就是正確的意誌、決心、思量、分別。《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嗔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貪欲、不嗔恚、不愚癡,遠離邪妄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別。
貪、嗔、癡三毒,經常羈絆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邁向求道的路;貪、嗔、癡三毒,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靈,染汙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想遠離這三種毒害,必須以堅韌的力量,長時憶念正法,具足柔軟、慈悲、清淨、無恚心,使我們的思惟時時和正法相應,三毒才能去除,趨入佛道。
<font color="#008000">三、正語 </font>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即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語,如佛陀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
正語的內容有四:
1.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
2.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
3.稱讚語:讚歎別人,令人歡喜的話。
4.利行語:幫助別人,有利於人的話。
<font color="#008000">四、正業 </font>
正業,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即行為舉止正當,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不與娶邪婬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泆等。但這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正業的積極意義應是“護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因此,平常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font color="#008000">五、正命 </font>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譬如開設賭嚐酒家、屠宰場,經營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當的生活應該是:
1.合理的經濟生活
2.高尚的道德生活
3.和諧的社會生活
4.淨化的感情生活
<font color="#008000">六、正勤 </font>
“正勤”,又作正精進、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經雲:“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說: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該精進,舍離懈擔
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大智度論》中以四正勤為精進的目標。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font color="#008000">七、正念 </font>
“正念”,又作諦意。就是清淨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欲望 之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即:
1.觀身不淨: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著妄想,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涕唾等穢物,可以說是眾穢所集,何來可愛之處?佛陀教我們“觀身不淨”,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愛,進而借假修真,以證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2.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各種苦,縱使偶有快樂,卻因世間萬法變幻無常,遷流不息,快樂也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世間萬物終會散滅敗壞,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font color="#008000">八、正定 </font>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誌和精神,而收攝散亂的身心,培養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於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於內心能源的開展。
正當的禪定應該是:
1.健康的禪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
2.安心的禪定:能令心意專注一境,而得輕安。
3.開悟的禪定: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
4.見性的禪定:能令佛性開顯,尋回真實自我。
<font color="#ff0000">參·八正道的重要 </font>
《大毗婆娑論》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複得正業;由正業故,複得正命;由正命故,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於是非、善惡、真偽才能做正確的思惟判斷,發諸於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善念慧命,安住清淨無漏的禪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項的實踐,必然使其餘七項伴隨同時圓滿成就。八正道中,正見居首。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又像一部照相機,拍照時必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麵才能清晰美麗,洗出來的照片也才不會走了樣;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於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行為。《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複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font color="#ff0000">肆·八正道的實踐 </font>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單作理論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譬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 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乃至平時所行所做,都合於道德禮義,不會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傷害別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沉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等等,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門,是人類生活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淨快樂的人生,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