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這裏來聽佛法,承受佛光的加被,我虔誠地為各位祝福。從今天開始,在這三天當中,各位隻要有空來到這裏,聽到說法的音聲,我們所有發起演講會的各個單位,和全體的工作人員,都將虔誠地祝禱各位,平安吉祥如意。


    我在三天當中連續要講的題目隻有一個,這個題目就是:‘從佛教的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這一個題目包含的內容很廣泛,不是很短的時間內,可以說得清楚的。不過,我們藉著這個機會,對各宗各派做一概括性的介紹,讓各位找到一個佛教的入門,以便將來信佛學佛有途徑可循。談到佛教的各宗各派,佛陀最初創教的時候,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種種的法門,並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別。到了後代,由於曆代大德依個人研究興趣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而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以為自己所闡揚的,最為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乃漸漸形成各種宗派。


    在佛教的宗派裏麵,大乘的佛教,在中國產生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之中,比較重視義理的宗派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及三論宗等,比較重視修行的宗派有禪宗、淨土宗、律宗及密宗等。


    中國大乘佛教的八個宗派,傳到日本以後,再分演出五十多個宗派。關於日本佛教的宗派,我們暫且不涉及,在這三天之中,我們所要講的是中國佛教的八個宗派,所指示給吾人修行的方法及其內容。


    <font color="#ff0000">壹、各宗派的特性</font>


    這八個宗派各有它們自己的修行方法,我現在用四句話,扼要的標出他們的特點,介紹給各位,這四句話是:


    <font color="#008000">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font>


    <font color="#800000">一.密富</font>


    第一句的‘密富禪貧方便淨’告訴我們在八個宗派裏麵,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富有。因為密宗的壇場,要布置得非常精致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時間上相當空閑的人,才好修學。


    <font color="#800000">二.禪貧</font>


    什麽叫禪貧呢?如果你想學禪宗,沒有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水邊,茅蓬之處,隻要雙腿一盤,就可以參禪了。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裏,吃的是野菜雜果,穿的是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麽的清貧澹泊,但是他們的禪定之樂是無窮的!


    <font color="#800000">三.方便淨</font>


    方便淨,就是說修行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如果念佛,不管什麽行業、身分,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行法門,非淨土宗莫屬了。


    <font color="#800000">四.唯識耐煩</font>


    第二句的‘唯識耐煩嘉祥空’,就是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要耐煩,因為法相唯識裏麵的名相很繁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你如果不耐煩,就無法把它的頭緒搞清楚,一進入法相唯識裏麵,如墮五裏霧中,所以學唯識必須像學數學一樣要耐得住煩,才能學得通。


    <font color="#800000">五.嘉祥空</font>


    ‘嘉祥空’的嘉祥,也就是三論宗的嘉祥吉藏大師,又由於其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據的經論為《百論》、《十二門論》及《中論》等三論,而這三論的內容完全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它為嘉祥空。


    <font color="#800000">六.傳統華嚴</font>


    第三句是‘傳統華嚴修身律’,所謂‘傳統華嚴’,中國號稱是大乘佛教的國家,中國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為中心的。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是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華嚴經》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之後,經過中國祖師大德的智慧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之中。由於曆代大德對華 嚴思想所做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


    <font color="#800000">七.修身律</font>


    修身律,佛教的律宗,是講究修身做人的,因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真理,這是律宗給予我們的指示,所以稱為修身律。


    <font color="#800000">八.義理組織天台宗</font>


    第四句的‘義理組織天台宗’,在各宗派之中,對佛學的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係統的加以闡發者,當推天台法華為第一。天台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對象,分為頓、漸、秘密、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以科學方式,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的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麵,天台宗是最嚴密,最有係統的。


    以上概略的介紹了八大宗派的各個特點,除此之外,此八宗另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並且都發揮了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但是盛極一時的大乘八宗,到了今天,有的已趨於衰落,有的雖然繼續弘揚於世,然而已經比不上隋唐時代的盛況了!


    <font color="#ff0000">發佛教八宗在台灣的情形</font>


    那麽,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台灣的弘揚情形又如何呢?


    <font color="#800000">一.密宗</font>


    密宗,在台灣有人修學藏密,有人修學東密,修學藏密者,即修學西藏的喇嘛教;修學東密的,即修學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戰前,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日本的佛教也因此傳到台灣。日本的密教分為兩大主流:一為天台宗之台密,一為高野山之東密。現在在本省北部或南部,藏密、東密,都有人在修持。


    <font color="#800000">二.禪宗</font>


    禪宗,在大陸 非常普遍,當時所謂的叢林大寺,都是禪宗的道場,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灣還不曾建過有規模的禪寺叢林,連禪堂都很少見。有幾位禪師大德,雖然也努力推廣禪學,但也隻是很少部分而已。有的寺院,雖然自稱為某某禪寺,實際上修學內容和禪宗卻不相幹。目前台灣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統幾乎都是從禪宗演變而來。由此可見禪宗對近代佛教影響之深!


    <font color="#800000">三.淨土宗</font>


    統領今日台灣佛教的是淨土宗,不管禪寺也好、律寺也好,普遍地以念佛法門來引導信徒修持。而以念佛法門為中心的念佛會、蓮社、居士林等,相繼成立,這種現象當然很好,不過,我們所希望的佛教是多采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時發揮其精辟的思想,重新呈現出隋唐盛世八宗並弘的情況。


    <font color="#800000">四.唯識宗</font>


    研究唯識的人,在台灣,目前少之又少,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是他對於佛學義理發揮得最為透徹,貢獻最大的,還是法相唯識。民國初年,僧侶則有太虛大師。在家居士則有歐陽竟無、楊仁山等大德的推弘,對於法相唯識的研究,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民國十幾年時,還辦過法相大學,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後來分別擔任各大學的唯識學課程。


    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今年開辦了唯識科。老師很難聘請到,我們請常覺法師擔任科主任,他對於唯識論、攝大乘論等,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他對我說:‘你簡直將一個最困難的擔子,最沉重的擔子,交 給我來背負。’目前,在新加坡弘揚佛法的演培法師,他也是研究唯識的。


    <font color="#800000">五.三論宗</font>


    嘉祥三論宗的學者,在目前佛教之中,最為有名的大德是印順導師。他對中觀緣起性空思想,有其獨特的見解,他肯定緣起性空是起源於佛陀最初開證的法門,也是佛陀在《阿含經》裏所開示的根本教義。因為性空唯名的義理高深,所以目前對三論研究有心得,並且能加以推揚的大德,就很少見了。


    <font color="#800000">六.華嚴宗</font>


    傳統的華嚴,在當今台灣各個寺院裏麵,諷誦《華嚴經》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涼大師一樣,把華嚴深奧的教理,有組織係統地加以詮釋、推演者,則如鳳毛麟角,不容易找到了。


    <font color="#800000">七.律宗</font>


    台灣,每天舉辦傳戒法會,基本上是維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對於戒律的內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就寥寥無幾了。律宗不隻是形式上的持戒而已,其修行方法,其精神內涵,淨化生命的意義,都需要進一步的闡揚!


    <font color="#800000">八.天台宗</font>


    義理組織嚴密的天台,曾居住在新竹目前已經圓寂的斌宗法師,他曾到過大陸 ,在觀宗學社專攻天台,很有成就,其門人弟子--慧嶽法師,繼承他的誌願,弘揚天台,非常難得。


    佛教的八個宗派,由於時間有限,隻能簡單地將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告訴各位。今天預備介紹兩個宗派的修行方法,一是華嚴宗,一是天台宗,其餘六個宗派,留待明天和後天再說明。


    <font color="#ff0000">參、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font>


    為什麽今天要先講說華嚴和天台呢?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以後,首先宣說的聖教,就是華嚴。所以佛教對如來一代時教,以一個偈頌來說明其先後:‘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所開講的是《華嚴經》。‘阿含十二方等八’,就是講《阿含經》的教義,講了十二年;《方等經》講了八年。什麽叫《方等經》呢?就是不屬於華嚴、法華、般若、涅槃的大乘經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彌陀經》、《藥師經》、《維摩經》等都是方等經。


    ‘二十二年般若談’,這是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經》。‘法華涅槃共八載’,就是《法華經》與《涅槃經》,一共講了八年。根據史傳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把這一首偈的時間加起來,剛好四十九年。今天我們遵循佛陀啟教的順序,首先講說菩薩乘的華嚴哲學,讓我們三天的演講法會,先得到一個圓滿。


    <font color="#800000">一、華嚴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008080">(一)《華嚴經》的來源</font>


    在說明華嚴宗的修持方法之前,向各位介紹《華嚴經》。在浩瀚的經典之中,《華嚴經》被稱為經中之王,佛陀在七個地方,有九次的聚會,才把《華嚴經》講完。據說佛陀宣講華嚴時,沒有人能夠了解其中的奧義,後來這部經,傳說被藏在龍宮裏,擱置了六百年之後,才被龍樹菩薩發現。龍樹菩薩以他的聰明把下卷背誦下來,但是前麵的上卷、中卷,還沒有看到,為龍宮的人所發現,被趕出了龍宮。他出了龍宮之後,就把記憶所及寫下來,此即龍宮傳來的《華嚴經》。


    在中國有三種梵文譯本的《華嚴經》。東晉時代的佛陀跋陀羅三藏,他翻譯的《華嚴經》有六十卷,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六十華嚴》或晉譯本。唐朝的實叉難陀三藏,翻譯的華嚴經有八十卷,名稱也叫《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為《八十華嚴》或唐譯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譯了《華嚴經》的〈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稱為《四十華嚴》。不論是《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內容都是華嚴經,義理都差不多,而《四十華嚴》乃《華嚴經》中最重要的一品--〈入法界品〉的單行譯本。現在有一個問題,前麵說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取出來的,那麽,龍宮究竟在那裏?


    有人說:龍宮是在海龍王所居住的大海裏麵,這種說法有待商榷。船隻航行的地方叫大海,吾人所居住的世間,也如同大海一樣,我們稱之為茫茫人海。其實波濤洶湧的海龍宮,就是國君所住的王宮,而龍王,即印度民族中被稱為龍種的那伽族國王。古來世間上的珍寶,總是為國王所擁有。根據曆代的研究,《華嚴經》被收藏在龍種族的王宮裏,六百年之後,才被龍樹菩薩所發現,將其經文背誦下來,而傳播於世間。


    <font color="#008080">(二)《華嚴經》的三時判教</font>


    華嚴宗的三祖--法藏賢首國師,把佛陀所說的一代時教,用太陽照物的比喻,分了三個時候:第一日出初照時,譬如太陽剛剛上升,先照高山,比喻如來最初證悟,先以無礙智慧光明,照諸大菩薩,所說的經典就是《華嚴經》與《梵網經》。


    第二時為日升轉照時,因為光線的照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層麵也不同,所以這個第二時又分有初、中、後三轉,接引了不同根性的眾生。


    初轉是接引凡夫外道,使他們轉凡成聖,如太陽出來,透過高山,射及幽穀之處,就是凡夫外道的比喻,佛陀對他們說的教義是三皈五戒、四聖諦、十二因緣,也就是阿含等經典。


    其次是中轉,為了接引小乘進入大乘,及攝化大乘根性的菩薩,陽光透過幽穀,然後普及高原,比喻眾生心量已較寬廣,可學菩薩道了。佛陀此時為他們說《解深密經》、《圓覺經》、《維摩經》、《大寶積經》、《楞伽經》等。


    太陽一直上升,到了日正當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正照利根菩薩,佛陀為他們開示般若性空的經典,例如《金剛經》、《大品般若經》等,此為後轉。


    第三時是日沒還照時,這是轉攝末歸本的法輪 。無限美好的夕陽,即將下落,卻又還照高山,表示佛陀將入涅槃,開示圓滿的妙法,所謂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此時所說的就是《法華經》與《涅槃經》。


    以上三時判教的方式是華嚴賢首國師的說法,但是天台宗的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智者大師的五時判教,才最合理圓滿。


    <font color="#008080">(三)圓融無礙的一真法界</font>


    《華嚴經》是佛陀的教法之中,最高深最究竟的法門,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演說《華嚴經》,除了利根的大菩薩之外,鬼神、天龍八部等,都無法了解其中奧妙的道理,即使二乘根器的阿羅漢,也不能領會佛陀的說法。《華嚴經》既然是佛陀一代時教之中最上乘的妙法,那麽其內容究竟是什麽呢?


    在佛教各種經典中,有的講真空,如般若中觀;有的說妙有,如唯識法相;有的提倡頓悟,如禪門南宗;有的主張漸修,如禪門北漸。不管空有也好、頓漸也好,華嚴把這些思想統攝,而建立了諸教圓融的一乘圓教。大乘別教的華嚴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呢?華嚴的世界叫‘華藏世界’,也就是萬有諸法由心所現的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是真妄泯滅,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的對待,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絕對平等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真法界,則能擴大生命的領域,證悟到生命的永恒不滅。我們最懼怕的是死亡,最厭惡的是貧賤,如果我們能契入一真法界,則能脫離貧賤、富貴、有無、生死、多少、高低等對待世界的束縛,而得到心靈上的絕對自由 。徹底體悟了一真法界的道理之後,對各位今後的生活、思想、事業等,將會有很大的助益。下麵我歸納數點,簡單地說明一真法界的內容:


    <font color="#808000">(1)一個不算少萬億不算多</font>


    在我們的常識裏,看到一個人隻有一塊錢,心裏馬上反應:‘啊!一塊錢,真少呀!’看到家財萬貫的富翁,則以為:‘萬億錢財很多呀!’這是我們在認識上的差別。在一真法界裏,一個不算少,萬億也不算多。我們怎麽認為一塊錢少呢?那是沒有認識到一塊錢的價值。這個‘一’,不是計數東西時最小單位的一,‘一’是個無窮大的數字。例如萬法歸一,紛紜變幻的萬有,其本源是一個的。一粒砂石、一點粉筆灰、一個銀河係、乃至一個宇宙虛空,都含藏於‘一’之中。萬億雖然多,萬億之上另有萬億,永遠有一界限。我們要培養從一粒砂石去透視 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見識。過去我們剛剛舉辦弘法演講法會的時候,最初在僅能容納數人的小廟裏舉辦,漸漸擴大至國立藝術館、中山堂,乃至可容納數千人的國父紀念館,將來即使再擴大,擴大至整個世界,都隻是一個道場而已,不會增加成二個或三個道常這個‘一’的涵意很深廣,我們應當好好去體會‘一’的無限性。


    <font color="#808000">(2)微塵不算小虛空不算大</font>


    我們的觀念裏,總以為微塵很小,虛空很大。其實,這種大和小的概念,也是錯誤的見解。在真實的世界裏,大小將是一樣的。過去有一位書生,到寺院去參拜,看到殿堂上寫著一副對聯:‘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深深不以為然的說:‘佛教講話矛盾,不合情理。須彌納芥子,高大的須彌山,包藏如芝麻那麽小的芥菜種子,還合乎常理;芥子納須彌,這個小小的芥菜子怎麽能夠藏納須彌山呢?簡直是狂妄之語!’恰巧一位知客師父聽到了,就上前詢問,他說:‘先生,這副對聯並不矛盾,你是讀書人,想必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吧!請問你,萬卷書讀到那裏去了?’


    那個人肚子一拍,就說:‘讀到我肚子裏去了。’知客師父於是拿了一本書說:‘請你也把它放到你的肚子裏麵去吧!’讀書人說:‘道理可以讀進去,書怎麽可以放進來呢?’萬卷的經論可以容納於小小的肚子裏,這個大與小能夠互相容納的道理,就是華嚴微細相容的道理。俗語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宰相的肚子真的那麽大嗎?怎麽能撐船呢?佛陀的肚量包容天地,我們也和佛陀一樣人人具有佛性啊!盡虛空都在我們的心胸之中,關鍵隻在我們能不能把心裏的世界,慢慢的擴大而已。


    我昨天從高雄到台北,到了台北市內,單單一條羅斯福路就走了一個多小時,我想台北人口這麽多,這麽擁擠,最後到了我們辦事的普門精舍去,從這邊走到那邊,再從那邊踱到這邊,轉來轉去,總是在幾坪大小的空間打轉。我感覺居住在台北,實在是一件苦惱的事,空間太小,人口太多。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台北市,要求擁有寬敝的住居,但是我們如果能夠了解華嚴的一真法界,先將自己的心裏擴大,心裏的空間擴大起來,雖然是立錐之地,也和整個法界一樣寬廣。把我們的心量擴充得如一真法界一樣寬大之後,對我們現實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會減少因為空間狹窄所引起的衝突,而得到人際關係的和諧。


    <font color="#808000">(3)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font>


    刹那是佛教計算時間的單位,表示時光很快的意思。有時候說:‘時光很快啊!刹那刹那過去了。’這個刹那究竟有多短呢?‘少壯一彈指,六十三刹’,意思是說年輕有力氣的人,輕輕彈一下手指的瞬間,就具有六十三刹那。如果用秒來計算的話,一秒鍾至少有好幾百個刹那。


    劫波,簡稱劫,是計算長時間的單位,是無量數時間的代表,例如三千阿僧祇劫。依一般的想法,刹那很短,劫波很長,其實劫波也不算長。例如有的動物,朝生夕死,它也過了一生;有的動物,能活幾百年,龜也好、鶴也好,它還是過了一生。一期的生命,不外是我們行為所留下來的記錄,由於記錄的長短,在時間上乃有長短之別,但是在真實的生命裏是沒有長短的。譬如人雖有生有死,但是這一切都是虛妄的,人就是死也死不了的,身體死了,生命卻不會損減,好比房子燒毀了,房子倒塌了,可以搬家;身體壞了,生命也要更新,是不會死的。《華嚴經》所說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是無限的、永恒的、亙古不滅的,我們對於生命要建立起無限的信心。


    革命先烈鄒容,十九歲就死了,但是留給後代的是多少的敬重,多少的懷念。譚嗣同為了維新,為了革命,灑下了青年的熱血,留給人間多少讚歎。佛教的翻譯大師--鳩摩羅什,他座下的僧肇法師,三十歲就去世了,可是他所遺留下來的肇論,在佛教思想史上,卻有不朽的價值。


    有的人雖然仕途蹇滯,名不聞於當世,但是他的精神卻萬古流芳。有的人活得很長久,即使長壽的彭祖活到八百歲,而今安在?有的人做了一個夢,就過了好多年,例如窮書生盧生,投宿在一家旅館裏,看見老板生火要燒黃粱,他在旁看著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一入睡就開始做夢,夢見自己走到另外一個國家,娶了一個很美麗的崔姬女子為妻,功名得意,連連升官,生了幾個兒子,也極不平凡,就這樣享受了五十年的榮華富貴,才生病死去。當他夢到自己生病死去的時候,翻身打個哈欠,從夢中醒了過來,看到剛才老板燒煮的黃粱還沒有熟,這時他無限的驚訝,五十年的榮華富貴生活,原來隻是黃粱一夢。夢,也能把很短的時間拉得很長。


    佛教裏麵的禪定,也是如此。在禪定中,自己覺得時間很短,可是外界卻已度過了多少時日。像太虛大師在普陀山,有一次盤腿打坐,耳邊聽到寺廟養息敲鍾的梵音,大師入了禪定之中,覺得時間如彈指般的短暫,但是一夜 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他出了定以後,正是早晨敲鍾做早課的時候,他還以為昨夜一百零八下的鍾聲還沒有敲完呢!


    所謂‘洞中方七日,世間幾千年’,對禪定的人而言,漫長的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短暫;在牢獄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世紀那麽長久;恩愛的人,一旦分離之後,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冤家對頭在一起,則度日如年。所以,時間的長短,不是絕對的,都是我們愛憎情緒上的分別。


    在華嚴的一真法界裏,有的不是真有,無的不是真無;汙穢的不是汙穢,清淨的不是清淨;退步的不是落伍,向前的也不是前進。在一真法界裏,有無也好,淨穢也好,前後也好,大小也好,長短也好,都是虛假不實的!超越時間空間的一真法界裏,一念百千劫,百千劫在於一念,一粒微塵就是十方國土,十方國土也是一粒微塵,在《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是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無礙的法界。


    不讀《華嚴經》,不知佛教的富貴。隻要讀過《華嚴經》的人,便知道佛教思想的高超與豐富,心胸也自然寬廣擴大。八十卷的華嚴,六十卷的華嚴,四十卷的華嚴不是短時間能說明得完的,下麵我要向各位簡單介紹華嚴宗的幾位祖師。


    <font color="#008080">(四)華嚴宗的祖師</font>


    中國的杜順和尚,是華嚴宗的初祖,生於陳永定元年(五五七)的陝西省萬年縣,十八歲出家,專宗華嚴,著作《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而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是一位融理論實踐為一體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異事跡很多,有瞎子聾子拜見他以後,能見能聽。有一次他涉水過河,河水忽然斷流,等他上過岸後,才又水流如故。唐貞觀十四年(六四 0)圓寂於義善寺,深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


    華嚴二祖--智儼大師,甘肅省天水人,孩童時代喜歡堆石成塔,串花成蓋,自己就當起法師,並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做他的聽眾,為他們說法。他出家以後,深探華嚴藏海,二十七歲時,便著作了《華嚴經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華嚴搜玄記》,另外有其他的著作,將近二十餘種。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誌外,一生不求名聞,風範清高,唐高宗總章元年預知時至,對門人說:‘吾此幻軀縱緣無性,今當暫往淨方,後遊蓮華藏世界,汝等隨我,亦同此誌。’到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圓寂於清禪寺,享年六十七,是為華嚴宗第二祖。


    華嚴宗的第三代祖師是有名的賢首法藏大師。法藏是他的名字,賢首是皇帝封賜給他的名號。大師十六歲時,曾經在陝西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燒一指,以表示對佛教奉獻的虔誠。後來聽了智儼大師講《華嚴經》,就歸投在他的門下。


    大師曾經協助實叉難陀三藏翻譯八十卷的華嚴,並且襄助菩提流誌三藏翻譯了《大寶積經》。一生之中,經卷如此龐大的《華嚴經》就講了三十多遍。在著作方麵,有《華嚴探玄記》、《梵網經疏》、《楞伽經疏》等等,不下三、四十種之多。他攝取了杜順大師的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實踐法門,並以《華嚴經》為骨幹,融合智儼大師的搜玄記,完成了華嚴教理的組織係統。所以華嚴宗,到了大師的時候,才完成自家教觀雙門圓滿的架構,華嚴宗由於大師的弘揚,而集其大成,因此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大師對於華嚴宗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華嚴宗的第四代祖師叫做清涼澄觀大師,他做過七個皇帝的老師,曾至宮中對皇族說法,皇帝聽了大悅,說:‘聽大師講華嚴經,心裏很清涼。’因此受封為清涼,他一生當中,有很多異於常人的事跡,最主要的一件事是當他完成了《華嚴經》的注解以後,特地舉行了一個華嚴經注解落成法會。平時我們曾聽說過房子蓋好了要舉行個落成典禮,倒不曾聽說有人對經典注解完成而舉行落成典禮的,而這個《華嚴疏鈔》落成典禮的法會,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參與盛會。


    另外他的奇異事跡還有很多,比方說:三衣一缽,從來沒有離開過身邊。三衣一缽不離身是佛教的規定,表示他對佛教的戒律非常的尊重,並且嚴持不犯。還有,他不重視金錢與權力,皇帝叫他當各個大寺院的住持,他視如塵土,雖受到朝野優厚禮遇,毫無欣然自喜!


    大師一生沒有到過世俗人的家,不像現在,有的初出家的人,隻曉得攀緣,這家走到那家。出家學道能夠不到處攀緣,才能樹立清高的僧格。佛光山的門徒弟子,有百人以上,但是很少和各位認識,因為規定很嚴,不準隨便外出,放蕩身心。


    清涼國師對一切美好的東西,可愛的東西,總之能染汙身心境界的,他一概遠離。出家之後,一生沒有倒下來睡過覺,頂多是盤腿打坐而已,而且沒有離開過念佛的念珠,心裏麵沒有違背過佛陀的教義,每天必誦《華嚴經》,每天下午還要施食給餓鬼孤魂。大師如此刻苦自勵,終於成為華嚴宗的一代祖師,把華嚴宗發揚光大起來,為我們中國佛教文化開出燦爛的花朵,清涼國師真是功德無量。


    華嚴宗第五祖為宗密圭峰禪師,唐果州西充人。跟隨澄觀大師學華嚴,大師曾讚歎他說:‘能夠追隨我遨遊於毗盧華藏世界的人,隻有你一人了。’讚為不可多得之英才,繼承清涼大師宗弘華嚴。師又隨荷澤宗的禪師學禪,提倡教禪一致,影響後代甚钜。大師畢生最大的貢獻為對《圓覺經》的精辟注釋。他以《華嚴經》為根據,對《圓覺經》做詳盡的注解,著有《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等書,為曆來注解《圓覺經》的泰鬥。


    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大師的推弘,完成了華嚴宗精深的思想體係,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二大圭壁。


    <font color="#008080">(五)華嚴宗的修持方法</font>


    上麵簡單的介紹了華嚴宗的曆史傳承,下麵我要將華嚴宗的修持方法介紹給各位,以作為參考。華嚴宗的修持方法很多,我歸納成四點來說明:


    <font color="#808000">(1)發四弘誓願</font>


    所謂‘四弘誓願’就是:(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五)佛道無上誓願成。在寺院裏,出家人在每天早晚課誦中,一定要諷誦這個發願文。我有一種感覺,大家對這四弘誓願,隻是例行公式唱唱而已,很少有人用心去想,我真正能夠實踐這個願心嗎?有什麽人敢肯定的說:‘我已經發了四弘誓願,願意切實去實踐’呢?從唱誦到真正的付諸實踐,其中的意義,有天壤之別。


    不發四弘誓願,就不能與華嚴的一真法界相應,也就不能證悟圓滿菩提的大果,希望今天各位有緣人,學習 佛法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就是發四弘誓願!


    <font color="#808000">(2)修學普賢十大願</font>


    這也是佛門中經常課誦的,此即: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佛住世,七者請轉法輪 ,八者恒順眾生,九者常隨佛學,十者普皆撐向。這十件事是大菩薩發精進勇猛心,長期不斷的修行,直到眾生度盡了,自己才能休息的大願。此十大願具有深遠的意義,他啟示我們要燃燒起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並且奉獻大眾。關於這十大願,有許多專門注解的佛書,各位可以閱讀參考,由於時間的限製,在此不加以詳述。


    <font color="#808000">(3)修學禪定坐法</font>


    華嚴也有華嚴禪定,華嚴禪定的坐法,和禪宗的打坐方法相類似,有六個步驟:


    第一項是盤腿--盤腿分為雙盤與單盤,雙腳互疊在左右膝上為雙盤,隻盤一腿者為單盤。初學者不習慣的話,兩腿交 叉也勉強可以。不過不盤腿,心慮散漫,不能集中,腿子一盤,就能思想集中,心意統一,萬般的妄想思慮,能夠蕩滌去除,散心就能收攝回來。


    各位有時候外出,有時候辦公,感到疲勞時,可以在座位上靜坐五分鍾,很容易恢複疲勞,其效果和睡眠一兩小時差不多。武俠小說描述某人在那裏打坐運功調息,靜坐確實能恢複疲勞增進健康的。


    雙盤,在佛教裏稱為蓮花跏趺坐,單盤叫吉祥趺坐。有時候身邊染有小病時,打坐也能治好。如果希望腿子練得柔順,吃飯的時候,可以盤起腿子來吃,養成這個習慣,即使尚未證得華嚴大定的一真法界,我們的健康也能增加很多。


    第二項是保持身直、眼垂、手平放正確姿勢。不要彎腰駝背,眼睛不要睜開來望遠處。過去年幼初出家的時候,好奇心強烈,歡喜東看西看,老師看到了,一巴掌就打過來了,並且責問說:‘你看什麽?那一樣東西是你的啊?’不看外境,雙眼垂下,比較能夠攝住正念。雙手相疊而平放,左手置於右手上,這叫彌陀大櫻以上是調身之功夫。


    第三項是所穿的衣衫要寬鬆。衣服寬鬆,坐起來才舒服。西裝不方便,婦女的窄裙子更不合適。衣服太緊會阻礙呼吸循環。另外要注意在打坐之前,身體要稍微動一下,前後左右搖幌幾下,使身體各部分的血液流動,然後稍作按摩。比方說,腦後可以撫摩搓揉幾下,腳底心也可以摩擦,血道流通重要的部分都稍作按摩,這樣能夠使打坐時身心比較舒暢,容易進入安靜禪定的境界。


    第四項是靜坐的時候,對於呼吸也要注意,不可像風箱抽氣似的喘息,也不能像刮竹似的呼氣,要悠悠隱隱,若有若無使氣息微細進出,出入息要均勻,不可吸進長呼出短,或者呼出多吸進少,這都不容易使心意集中。因此靜坐呼吸,必須善巧分別是風?是氣?或喘?或息?然後才能適當調度。


    第五項靜坐最重要的就是調攝我們的心了。山上的猴或未經馴服的馬,不聽使喚,狂奔漫馳,我們的心就像是猴子和馬一樣,荒山曠野,到處奔竄,無法定止於一處。禪定的功夫,就是要把這顆心猿意馬的散心,加以韁索,收攝起來,安住不亂。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心調服得很好,不管山林水邊,市場集合,隨處一坐,都能不為外境所動,而保持輕安寧靜。馴服我們內心的猿馬,使它不向外攀緣,是我們刻不容緩的急務。


    第六項靜坐並不是呆呆的坐在那裏就算了,要觀想,觀想諸佛相好,觀想華嚴智慧,靜坐到心靜如水,不要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維,盡早不要讓它妄動,甚至不要思維,不要回憶,不要去推理,不要去盤算,進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時心胸清淨明朗,像一麵清淨的鏡子,如一湖平靜的潭水。一麵鏡子,如果清淨,什麽東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麵湖水,如果波浪迭起,則無法照映出東西,我們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無法認識事物的真正麵目。


    <font color="#808000">(4)睡眠的修行方法</font>


    華嚴禪定的修法大概如此。接著我們要談一談華嚴宗對於睡眠的修行方法。這個法門很要緊,睡眠有睡眠的要訣,有人說:‘唉呀!我失眠睡不著。’睡不著很苦啊!又有人說:‘唉呀!我睡覺時,夢好多唷!’夢多也很苦。現在我要告訴你們如何不做夢,容易入睡的方法,也是華嚴宗告訴我們的方法:


    第一、睡覺之前要洗腳,用溫 水洗腳,促進血液循環,比較容易睡得著。


    第二、睡覺右脅而臥,佛教稱此為吉祥臥,不要仰著睡,也不要覆麵睡,那會增加身體的動蕩煩燥而不容易入睡。當然右(月+劦)而臥的姿勢不自在,但是也要訓練自己,不讓身體亂動。隻要身體保持不動,很快就能入睡了。一般睡不著的人,總是說:‘我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身體動蕩不穩定,因此影響生理,無法安然入睡。


    第三、睡下來以後要持觀想,觀想光明,觀想遠遠的地方有光明。有人睡覺把眼睛閉起來,越暗越好,有的人說點燈才睡得著。但是觀想光明時,要把眼睛閉起來,觀想眼前若有若無光明,能在觀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會睡得很輕鬆,很甜蜜,不太會做夢,甚至人雖入睡,旁邊的人講什麽話,做什麽事,都能了然於心。


    有人看到我長得這麽壯大,以為我吃了什麽好東西,我要告訴各位,我每天吃的是佛法的香飯,吃的是華嚴的珍肴,最要緊的是睡的是華嚴美覺。幾十年來有時候我的頭還沒有碰到枕頭,就睡著了。明天打算幾點鍾起來,心裏隻要想一想;‘嗯!明天兩點起床 。’不必掛念什麽,到時候自然清醒。我覺得佛法所教給我們的方法很平常,但是卻有很大的用處。


    另外蓋的被單當然不能太薄,但是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著涼,太厚則呼吸不順暢。我們為了走更遠的路,所以中途要休息;我們為了做更多的事,所以晚間要睡眠,但是也不能過分貪睡,過分的睡眠,也能傷身挫誌。以上是睡好覺的一些方法。


    <font color="#008080">(六)修學華嚴宗的利益</font>


    華嚴宗的修行方法,當然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是你們各位能做得到的。由於時間的關係,最後我要告訴各位,修學華嚴對我們有些什麽利益?修學華嚴宗,或僅受持《華嚴經》,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會讓我們覺得和諸佛一鼻孔出氣,沒有分別,所謂我、佛、眾生三無差別。修學華嚴以後,每天的生活,好像涵泳在一切智海裏麵,暢遊於一切時空之中,感到生命無始無終,無去無來,無生無死,一切的世界宇宙都跟你合為一體,我們的身心安住於一切的地方,一切的時辰,生命得到了永恒!


    修學華嚴宗或受持《華嚴經》,得到靈異事跡的記載很多,除了前麵介紹的幾位華嚴祖師,他們一生都有許多靈異功德之外,現在再舉出幾個例子:


    第一、元朝正順法師,出家於五台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為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為修行的日課,數目超過一千餘部。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後--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稱他為華嚴菩薩。將要圓寂的時候,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曆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飛遊於燭光庭宇之間。


    第二、唐朝有位釋城慧比丘,在五台山真容院,跟隨法順和尚出家,經常在李牛穀的地方誦《華嚴經》,吃的是嫩草樹葉。當他誦經時,經常有五、六位身著儒服,而不知姓氏、來曆的人圍坐下來聽經。其中幾位送奇花異果供養他,花經久不謝,果子吃了肚子不餓。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們是誰?眾人回答說:‘我們都是山神,因為你的誦經法力,使本山清淨平安,特來供養服侍。’城慧比丘感到這些山神打擾了他的清修,於是遷移到別處去了。


    第三、後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幹,平時作惡多端,死的時候,墮於地獄,被獄卒牽至門口,看見一位出家人,自稱是地藏菩薩,並且教他持念《華嚴經》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當他見到閻羅王時,王就問他:‘你有什麽功德?’他說:‘隻能誦一四句偈。’於是就大聲念誦剛才地藏菩薩教他的那首偈語。閻羅王就放他回來了,同時地獄裏受苦的人,聽到四句偈語時,也得到解脫。


    受持《華嚴經》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曆史上的記載比比皆是。


    《華嚴經》的內容浩瀚深廣,佛陀對上乘根器的菩薩,還講說了不少時日,我們在短短的二、三小時之內,就想把華嚴無限奧妙的內容,完全發揮盡致,是不可能的,今天我隻能掬一瓢海水,讓各位略嚐一下,知道海水的堿味。明天、後天,我們將繼續介紹其他宗派的修持方法。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念回向偈,也是《華嚴經》裏麵的一首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font color="#ff0000">二、密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密宗概說</font>


    昨天本來計劃要把華嚴和法華兩個宗派講完的,但是我們隻講了華嚴,好像是佛陀的意思,講說天台法華應該還是照當初如來一代時教,擺在最後來講。我們今天第一先講密宗,我們總以為密宗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宗派。密宗,我們平常總把它和顯教對立起來,所謂顯密之教,其他的大乘七宗都屬於顯教,唯有密宗屬於密教。其實,佛教沒有秘密,佛教一切都是公開的,就是說密宗有一些神秘的內容,有一些不重解釋的真言密咒,但是密宗還是一切都可以向人傳授的。


    <font color="#800000">(二)顯密二教修持的融貫</font>


    在中國的廣大區域裏,要以西藏這個地方,最盛行密教。我們現在要了解密宗,僅僅是密宗的儀式,就不是很短的時間可以說完的。在中國佛教的僧團 裏,住在寺院裏麵的出家僧眾,修身則持律,作課誦是誦經持咒,可以說都是顯密雙修,即使念佛的人,也要持誦往生咒。不過顯教的佛教弟子,修持密咒隻是附帶的,沒有專修。


    在中國,很多的佛教經典,有時候都把經和咒合並記載在一起。無論是《藥師經》也好,《地藏經》也好,就是《法華經》也不例外,往往是經文之後,附有咒文。甚至《般若心經》,最後也來一段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也就是將顯教經文和密教咒語記在一起的例證。


    <font color="#800000">(三)咒語的意義及其功用</font>


    密宗主要的修行,就是持咒,現在將咒文的意義和它的功用略加說明。


    咒語又名陀羅尼,翻譯成中國話叫做真言,或者叫總持,所以一句咒語,包含了一切的意義,也就是總持一切的意義。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佛的名字,這句阿彌陀佛和咒語一樣,有包含一切的意思。我們平常見到人,‘喂!阿彌陀佛!’表示說‘你好嗎?’現在我們要走了,‘喂!阿彌陀佛!’表示‘再見!再見!’人很多,不小心踩了人一腳,撞到人啦,趕快回頭來說:‘唉呀!阿彌陀佛!’表示‘對不起!對不起!’送東西給人,他回答你‘阿彌陀佛!’就是‘謝謝!’的意思。看到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 ,甚至大打出手,我們過去勸架,‘唉呀!阿彌陀佛!’意思就是說:‘何苦呢?何必這樣呢?’看到別人殺雞殺鴨,父母打小孩,我們就說:‘唉呀!阿彌陀佛!’表示‘很可憐!’一句話有這麽多的意思,也就是總持一切的意思。


    在密宗所傳授的咒語當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也就是明王咒,又叫做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佛教是一個追求真理的宗教,對事物的真相,講求徹底的講明,而這個咒語是佛的真言,隻要跟著持誦,不注重解釋。在佛門裏學什麽、修什麽,都不容易學、不容易修,修這一句‘唵嘛呢叭咪吽’也並不簡單,但是這句話功用很大,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句咒語持好,可以消災延壽,驅邪避難,所求皆能如意。


    根據《大乘莊嚴寶王經》上所說,持誦這句真言,功德便是不可思議,若人持此一句真言,能除一切災禍疾病,命終之後,當得極樂上品之生,餘諸所求,皆能如願。


    經上說:‘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如是如意摩尼之寶(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種族皆當得其解脫。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明咒)人,於其腹中所有諸蟲,當得不退轉菩薩之位。’


    ‘若複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羅尼,身中項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見是戴持之人……則同見於如來,又如見於一俱胝智慧者。’


    ‘若有善男人、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人能得無量辯才,得清淨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多圓滿功德,是人得天轉輪灌頂,是人於其口中所出之氣,觸他人身,所觸之人發起慈心,離諸嗔毒,當得不退轉菩薩,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觸於餘人之身,蒙所觸者,是人速得菩薩之位。’


    ‘若有戴持之人,見其男人、女人、童男、童女,乃至異類,諸有情身,如是得所見者,悉皆速得菩薩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病死苦,受到離苦,而得不可思議相應念誦。’


    念誦六字真言,不但自己能夠消除罪業,具足一切功德菩提,得到解脫,並且能夠庇蔭親族,乃至一切眾生,使他們也能夠脫離痛苦,得到安樂。這個六字真言的殊勝奧妙,由以上列舉之經文,可略見一斑。


    持誦咒文時,要抱持堅定的信仰,不準懷疑,隻要一心一意的誦念下去,即使念錯了也不要緊,仍然有功用的。相傳過去在一個交 通不便的山區中,一位老太婆想學佛法,苦無良師。有一天,來了一位在家的居士,手裏拿了一串念珠,口中念念有詞。這位老太婆一看,心中大喜。終於來了一位信佛的人,請他告訴她怎麽樣修行。這位居士,一向也沒有傳授佛法的經驗,忽然有人請教他學佛,就說:‘喂!我傳你一個咒語。’


    ‘什麽咒語啊?’


    ‘唵嘛呢叭咪牛(吽)’。這位居士把‘吽’字念成了‘牛’字。


    老太婆聽了,欣喜不已地說:‘唷!唷!我終於得到佛法了’。以後每天就持念‘唵嘛呢叭咪牛(吽)’,念呀念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念了多少遍,想出一個辦法,拿了一鬥的豆子,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吽)’就拿一個豆子擺到這邊來,就這樣每天念一鬥豆子數量的咒語。念呀念的,過了不少的時日,念到所謂三業相應的時候,她隻要一念‘唵嘛呢叭咪牛(吽)’,豆子不必用手去拿,自動就跳到這邊來,每念一句,豆子就跳過來一個。


    星移物換,又過了不久,有一位行腳的法師經過。老太婆看到師父來了,恭敬頂禮,供養招待。‘請師父今天就住在這裏吧!山路晚上不好走。’這位法師就在那裏過夜睡覺,到了晚上,老太婆例行功課開始念咒語:‘唵嘛呢叭咪牛(吽),唵嘛呢叭咪牛(吽)……’地朗朗上口。這位師父一聽,奇怪?怎麽念‘唵嘛呢叭咪牛(吽)?’哎呀!念錯了。‘喂,老太婆,不是“唵嘛呢叭咪牛(吽)”’‘喲!是什麽?’‘是“唵嘛呢叭咪吽”啊!你怎麽把這個“吽”念成“牛”呢?’‘喔!這樣啊!好!澳正過來念“唵嘛呢叭咪吽”’嘿!從此這個豆子不跳了。過去老太婆雖然把咒念錯了,由於至誠懇切,一心不亂的稱念,連沒有生命的豆子,也能夠感受得到他的虔誠,俗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等到起了懷疑的念頭,心有雜念,反而失去了功用。因此我們誦持經咒,固然要講求經文正確,而保持一顆誠心更為重要。


    密咒要一心真誠的持念,才有效果,持念密咒的功德:第一、能生長智慧。第二、能提升正念。第三、能消除災患。第四、能聚集善法。第五、能遮止眾惡。


    當然,念咒最重要的是三密相應,什麽叫三密相應呢?第一、手要結印,叫做身密。第二、口要誦咒,叫做口密。第三、意要觀想種子字,這叫做意密。三密相應,就是口中誦咒語,同時結著手印,意念中要觀想種子字,身口意三業,同時運作。能夠三密相應持誦咒文,功德更大。假如不能持念真言咒語,隻是耳朵聽到別人在誦念而引發了信心,甚至聽到了也不相信,還是很好,為什麽?因為你已經結下了一個佛種的因緣。縱然持念這個咒語沒有成功,毫無感應效果,至少將來可以獲得人天福報。最好的當然是能夠聽聞,聽了之後,能夠相信,信仰之後能夠修行,受持而不把它忘失。如果我們能將咒文持好,融化於生活之中,一定能夠身心愉快,智慧增長。


    <font color="#800000">(四)念咒的五種方法</font>


    關於念咒,有五種念誦方法:


    第一種是蓮花念誦,即有聲音的念誦方法。你或者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或者念往生咒‘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或者念大悲咒‘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或者十小咒也可以,念誦時,要耳熟能詳,朗朗上口。


    第二種念法叫做金剛念誦,金剛念誦方法就是把嘴閉起來,不出聲音,在心中默念。雖然默念無聲,但是要字句分明,了然於心。


    第三種念咒的念誦方法是三摩地的念誦,其方法是保持口與舌頭不動,心安定下來,安住在禪定之中,然後觀想真言的文字。


    第四種的念法叫做深深念誦。先觀想眼前有一朵蓮花,蓮花上麵有一個白螺的貝殼,從貝殼裏發出梵音,然後跟隨這音聲來念咒。


    第五種叫做光明念誦,念咒時,口中在念誦‘唵嘛呢叭咪吽’,觀想口中長出一道光明,此光明和我們虔誠膜拜的本尊佛,也就是大日如來合為一體,意思即自己的本性與本尊佛的法身同體無二。以上是密宗持咒的意義和方法。


    <font color="#800000">(五)如何進入密教之門</font>


    在顯教裏,要成為正式的佛教徒,必須皈依三寶。所謂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了三寶,表示我信仰了佛教,願意以佛法為人生的指南,佛教稱此為‘三皈依’。因此皈依並不是拜某人為師父,而是服膺佛教的真理。皈依之後,生活上並沒有什麽限製,穿紅戴綠、珍肴美味,甚至男婚女嫁,悉聽自由 。隻是不改變自己的信仰,肯定自己是個佛教徒罷了!


    顯教講三皈依,密教則必須六皈依。除了皈依顯教的佛法僧三寶之外,密教還必須加上上師、本尊、護法,以為皈依的對象,這個護法,像我們稱各位為護法居士。修密宗的人,需要請一位神明來做他的護法。在印順法師的《成佛之道》一書中曾記載,太虛大師座下的弟子大勇法師,想到西藏學密法,依照密教的規矩,禮請一位護法神來護持他。不想卻請來了一個狐狸精,狐狸精破口大罵大勇法師說:‘你不可以到西藏學密法,如果你堅持要去的話,我就擾亂你的修行。’使大勇法師進退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有時候請護法神來護持道場碧然是好,但是神和鬼一樣,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如果不能順其心意,反而惹麻煩上身。好比地方上的地痞流氓 ,平常我們不和他們打交 道,倒也互不相關,相安無事。萬一和他們有了來往,以後常常會上門找麻煩。


    由於密宗的儀軌非常的複雜,諸如灌頂、結手印等,都不容易學習 。各位如果想專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要跟隨上師學習 ,才能如法。平常我們可以修持顯教法門,誦念密宗咒語,而收顯密兼修之效。


    <font color="#ff0000">三、律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戒律的意義</font>


    現在向各位說明律宗的修持方法。


    律,就是佛教的戒律。佛經裏麵一再地強調說:‘戒住則法祝’戒律是維係佛教於不墜的綱常,是人邁向佛道的準則。人生道路上即使像高速公路那麽樣平坦,如果不遵守交 通規則,隨時有發生車禍的危險;人生旅程上,如果不持戒律,隨時有喪失生命之虞。


    戒如明燈,如光明一樣,有了燈火的照明,可以看清環境,不致跌倒。戒律好像城牆一樣,敵人來襲擊時,可以保護住我們的生命財產。戒律能抵擋私欲的強敵,守護我們的慧命。戒律如老師,告訴我們人生的方向。佛陀即將涅槃的時候,弟子們圍繞著他,問了幾個問題,其中就有人問道:‘佛陀,您在的時候,我們以您為老師。您涅槃了,我們以誰做老師呢?’佛陀就回答說:‘以戒為師。’戒律的老師,隨時隨地指示我們的迷津,使我們知道何去何從。


    <font color="#800000">(二)律宗典籍</font>


    講戒的經典很多,最有名的是四律五論。四律指十誦律、四分律、五分律、僧祇律;五論就是明了論、薩婆多論、善見論、摩得勒伽論、毗尼母論。在中國最盛行的是四分律,有法勵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懷素的東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影響力最大。


    戒有五戒、十戒、八關齋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乃至無量無數的戒。我們僅知道有戒條,尚嫌不足,要進一步去受持。受戒好比學生要遵從校規,人民要恪守法律,我們則要依循人生的準則--戒律的指示,才不致身心放逸。學校的校規、國家的法律,是來自於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吾人發諸於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兩者迥然不同。


    戒,依據它的精神,分為戒法、戒條、戒行、戒相。所謂戒法,是佛陀所製定的法規,是聖道的根本,能生長禪定、智慧。嚴持戒法,可免於沉溺生死大海之苦。戒體是受持戒法之後,並得戒法之精神融貫於內心,產生防非止惡之功德,戒體即戒律的根本精神。戒行是將戒體如法地表現於身口意三業;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種不同的戒行,如前麵所提的根本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比丘尼具足大戒等等。如果缺乏戒體為內涵,那麽佛教的戒律,易流為形式化的戒條;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實踐於行為,如同虛設,對生活一點也產生不了作用。因此戒雖分為四科,其精神是一體的。我們受持戒律,要將這四者充分的發揮,蘊戒體於內心,而將戒行形諸於外,則能莊嚴儀表,受人愛敬。


    <font color="#800000">(三)出家眾的戒律</font>


    在佛教裏麵,出家的女子,稱為比丘尼,戒律有三百多條;出家的男子,稱比丘,應守的戒律有二百五十條戒。即使七歲以上,未滿二十歲出家的小男孩、小女孩,所謂沙彌、沙彌尼,也要守十條戒律。出家人的戒法,依佛門的規矩,本來是不應該對在家信徒講的,不過,如果不講,大家心裏很好奇,現在我把出家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法,其綱目簡單地向各位介紹一下:


    <font color="#008080">(1)波羅夷戒</font>


    有四條根本大戒,是不能犯的,犯了這四戒,叫做犯四波羅夷戒。什麽叫波羅夷呢?波羅夷是開除不共住的棄罪,犯了波羅夷罪,從此佛教不要他,無法再生活於僧團 之中。什麽戒那麽嚴重呢?就是殺、盜、婬、妄。殺就是以嗔恨心殺害眾生;盜就是不經同意而盜取他物;婬是以貪婪心行奸婬的事;妄是以不實在的話,欺誑別人。有人或許會說:‘唉呀!這個妄語,不是常常會觸犯嗎?有這麽嚴重嗎?’佛教的妄語,不是指問你:‘喂!吃過飯沒有?’本來沒有吃,為了怕人家麻煩,隻有說:‘吃過了。’這種善意的欺騙,不犯打妄語戒。這裏的妄語是指大妄語,也就是說沒有得到神通,而說我有神通;沒有證到羅漢果,而說我現在已經證果了。用這樣的方法,取得大眾的供養,這個才是大妄語。等一會兒說明在家戒律時,還要加以解釋。這個四波羅夷戒最嚴重,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如同死刑,無法再共住於僧團 。


    <font color="#008080">(2)僧殘戒</font>


    下麵有十三條戒叫僧殘戒,就是犯了很嚴重的罪,要趕快加以補救的意思。出家人犯了這方麵的戒,等於殘廢一樣,是次於波羅夷的重戒。譬如不真實的情況,隨便誣賴別人、毀謗別人,就犯了僧殘罪。‘喲!某某法師啊,大概有幾千萬。’請問你是他的會計師呢?還是他的帳房,怎麽會知道他有幾千萬呢?道聽塗說,信口雌黃,製造莫虛有的謠言,就犯這個罪。


    ‘喲!某某法師啊!曾經說過某人的壞話,做過傷天害理的壞事。’‘是你親眼看到的嗎?’‘啊!沒有,我聽到的。’‘那一個講的?’‘嗯!記不清楚了。’講話不負責任,興風起浪,挑撥離間別人的感情,也犯了這個戒。


    在學校裏麵,我們見到那一位同學不乖了,馬上對他說:‘喂,人家說你現在不好,不用功啊!’‘那一個說我不用功呢?’‘大家說的啊!’‘大家,是誰啊?’‘大家,就是大家嘛!’用這種莫虛有的方法中傷別人,實在已經犯戒了。犯了僧殘中的任何一條戒,如果能夠接受僧團 的救護,仍不失為一位比丘的資格。


    <font color="#008080">(3)不定戒</font>


    不定,有兩條。所謂不定,即這個罪,還沒有確定,尚在懷疑判斷之中,是什麽樣的情況?譬如某某出家人,和某一個女人,共處於幽室之中,或同在偏僻的地方。兩人之間究竟有沒有犯戒,不得而知,這就犯了不定戒。這種情況要趕快自我表白說明;如果不老實自說,除了不能洗清罪名之外,別人懷疑你犯到某種程度,你就得接受那種罪法的處理。


    <font color="#008080">(4)舍墮戒</font>


    第四是舍墮,就是波逸提,有三十條。把多餘的缽或衣服收藏起來,不肯轉送給別人,超過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這個戒。這個波逸提的戒,為什麽叫舍墮呢?就是犯了這種戒的人,要讓他趕快舍離所有犯戒之贓物,不僅要把所得物舍掉,並且要舍除貪心,因此稱為舍墮戒。


    另外有一種叫單墮,一共有九十條,和舍墮一樣,也是波逸提戒的一種。舍墮是必須舍去犯戒的財物,而單墮則隻要向他人懺悔,即可以得到清淨。因此三十條的舍墮戒,是舍去財物、舍相續貪心、舍罪的意思;而九十條的單墮隻有舍貪心、舍罪。犯了舍墮罪或單墮罪,如果不能至誠懺悔的話,會墮入地獄受苦,因此同稱為‘墮’。


    九十條的單墮戒,條目繁瑣,無法一一加以說明。我僅介紹其中一、二條。單墮戒前三條分別為小妄語戒、罵戒、兩舌戒,俗話說斧在口中,禍從口出,在十戒中,對於口業就提出了四條,可見我們平時不經意中,由口所闖下的禍端有多少,因此佛教對口業也特別的注重。


    所謂妄語戒,不明究實,胡 造謠言,強不知以為知,固然犯了妄語戒;知而不言,當說而不說,也犯了妄語戒。有些人明哲保身,管你們天下大亂,反正對與不對,好與不好,與我不相幹,這種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在僧團 裏是不合法的,佛教的積極參與的精神,於此可見一斑。


    <font color="#008080">(5)波羅提舍尼戒</font>


    另外還有犯提舍尼戒的,一共有四。提舍尼的意思是向彼懺悔,犯了過錯,隻要向一人懺悔就可以了。佛陀在世的時候,有的信徒很虔誠,知道城外有比丘可以供養,就備辦飲食,親自帶到城外精舍去供養僧侶。但是由於精舍座落於郊外,人煙較少的地方。當信徒帶著厚重的財物經過曠野時,有時候遇到壞人,時有被搶劫危險。這種事情發生以後,佛陀於是製戒,比丘應該自己入城去托缽乞食,不自己入城托缽乞食的比丘受到訶責,犯了此戒的人,必須向一人道歉懺悔,不該懈怠坐待施主送食物來供養。


    <font color="#008080">(6)突吉羅戒</font>


    有關威儀方麵的戒,屬於突吉羅戒。從身業與口業來說,就叫惡作或惡說,在戒本裏把它歸類於眾學法。眾學戒有一百條,就是輕微的戒法。比方說,朝椅子上一座,蹺起二郎腿,失去威儀,即犯了突吉羅戒。不過這是小小的戒,並不是嚴重的戒,所以叫眾學,意思即應當在大眾之中再努力學習 。


    如果服裝不整,或把衣服倒過來穿,像公子哥兒油腔滑調的樣子;或穿著拖鞋進入寺院,這都不合乎威儀,犯了眾學法的戒。眾學法相當於今日的生活須知,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


    <font color="#008080">(7)滅諍法</font>


    最後叫滅諍法,有七條戒。所謂滅諍法即大家意見不合,爭執起來時,要麵對麵坦誠布公地互相表白說明,解除彼此之間的誤解。一旦化除爭執,事後則不可再有議論,不可背後再搬弄是非。


    一般會引起諍論的原因是彼此對法相的看法不同,抱持自是彼非的態度,在討論之中起了爭執。有時候某一人所犯的過錯,到底是屬於那一類戒法,由於罪相不容易分別判斷而引起的諍論,這種情形就需要滅諍法來消弭彼此的諍議。


    <font color="#800000">(四)佛陀製戒的因緣</font>


    佛陀為了達到十種利益,才製定戒律。所謂十種利益:(一)為了使僧團 大眾和合相處;(二)藉和合清淨的僧團 風範來攝受僧眾;(三)以法來調伏個性較頑劣的眾生;(四)使僧侶知道過錯懺悔以後,內心得到清淨快樂;(五)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而斷除現在煩惱;(六)使僧侶斷除現在煩惱之後,進而產生定力,斷除未來世的煩惱;(七)使信眾生起信心;(八)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堅定;(九)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長存;(十)使未來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心住於佛法之中。


    以上十益是佛陀製定戒律的真正目的。


    至於每一條戒律的製定,本來都是佛陀為了隨順當時的情況,依照當時的風俗民情、因時適宜善巧製定的。弟子每做了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告誡說:‘下次不可這樣啦!應該製定這樣的戒,以後不可再犯。’當時佛陀為了糾正弟子的行為,所製定的規矩,就成了現在的戒律。每一條戒,都有它製定的因緣,比方說:有一位比丘生病了,住在波羅奈國的蘇卑女,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聽到比丘病了,心生不忍,前往探病,問比丘的病情說:‘您的病怎麽樣才會好呢?您想吃什麽東西啊?’比丘說:‘我想吃肉!’蘇卑女趕快想辦法弄肉給他吃,可是市場必門了,無法買到肉,怎麽辦呢?她一心為了治好比丘的病,就在自己身體上割下一塊肉,煮好了,送去給他吃。那位比丘一吃,病倒是好了,可是,蘇卑女割了肉以後,傷口發炎,卻病了,睡在床 上,痛苦呻吟。丈夫回來一看,問清楚了原因,很歡喜她有這樣的信心,又很難過妻子命在旦夕。蘇卑女就對她的丈夫說:‘你也不必難過,我已經快死了,請你默默的祝願,把家裏好的東西拿出來,備辦齋席,請佛陀再到我們家裏受供一次,讓我們來拜見佛陀,我死而無憾!’


    佛陀來後,聽蘇卑女的丈夫敘說了原委,佛陀立刻要進去看望蘇卑女的病,蘇卑女的丈夫很著急說:‘佛陀,我們房間很髒,請不要進去!’但是佛陀還是進去探玻


    躺臥在病床 的蘇卑女聽到佛陀駕到,精神一振,忽然像健康的人一樣,走出來向佛陀頂禮。佛陀於是開示說:‘蘇卑女,你這種作法,是愚癡的行為,不合乎佛法恭敬供養沙門的作法。所謂供養、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惱的原則之下,才可以做;所謂供養、布施,是在不他惱、不他苦的原則下才可以做的。’這是佛陀偉大的法音,各位護法信徒,你們都要記住這句話,帶著勉強、痛苦的施舍,不是真正的供養、布施。真正的供養、布施,不管施者、受者都充滿歡喜的。


    佛陀為蘇卑女開示了這些法語,一方麵規定比丘不能向信徒化緣很難辦到的布施供養。有的信徒信仰虔誠,家境困難,捉襟見肘,卻拿錢去布施,這是不合乎佛法的。不自苦、不自惱、不令他苦、不令他惱才可以行布施,不可以打腫臉充胖子,不要勉強布施供養,以表示自己的虔誠,學佛要發恒長心、細水長流,過分了,就不能長久。


    <font color="#800000">(五)在家信眾的戒律</font>


    上麵是有關出家眾的戒律以及製裁的因緣。那麽,在家學佛的信徒們,要怎麽樣來受戒呢?在家戒有五戒、八戒、菩薩戒等,今天要和各位講說的是五戒和八戒。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相當於中國儒家仁、義、禮、智、信等五常。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婬曰禮、不妄語曰信、不飲酒曰智。


    不殺生是表示對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婬是對他人的身體不侵犯;不妄語是對他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是對自己的靈智不侵犯,而不致去傷害別人。因此,所謂五戒者,綜合起來就是一戒,也就是不侵犯。不侵犯是什麽意思?用現在的觀念加以詮釋的話,就是自由 的意思,也就是在不侵犯別人自由 的情況之下,而享受到最大的自由 。


    有的信徒,不了解持戒的精神,一聽到持‘戒’,就說:‘唉喲!何必自我束縛!’其實受了五戒才是真正的自由 。各位請看,關在牢獄裏麵的人,都是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 。像殺生,主要是殺人,現在有些人太狠,不但殺人,還要分屍。案發判刑,今生身係囹圄,受到身心的不自由 ,來生墮落地獄中,不能解脫,更不自由 。


    所謂偷盜罪,放眼今日社會的貪汙、詐欺、背信、違反票據法、搶劫等不法行為,都是犯了偷盜。邪婬諸如妨害風化、重婚、騙婚、三角戀愛都是。妄語呢?在這個社會裏麵就更多了,隻要對自己有利,能夠騙取對方的財物,則不擇手段,不惜用什麽語言來傷害別人。飲酒戒,除了會使人昏醉的一切飲料不可飲用之外,舉凡鴉片煙、嗎啡、速賜康等,會迷失人類本性的毒劑,也不應該吸食注射的。


    有人或許會說:‘哼!我又沒有受戒,怕什麽啊!’雖然不受戒,犯了過失,一樣有罪。如果你受過戒了,好比高速公路上有了交 通規則,比較安全;航海中,有了羅盤可以指引;人在學校裏,有老師可指導;戰爭時,有城牆可以保護自己。所以先生應該鼓勵太太受戒,太太應該勸導先生受戒,先生如果受了戒,太太可以放心先生將不會在外拈花惹草,先生也放心,受過戒的太太就不會紅杏出牆。所以五戒是維護家庭和諧美滿的助力,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促進社會安寧進步的妙方。


    本年十二月中,佛光山將要傳授三壇大戒,除了傳授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並傳授在家五戒、在家菩薩戒,現在報名受戒的已經有千人以上了。我並不是要你們去受戒,在台北,傳授戒法的很多,為了建立幸福的家庭,你們應該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受完五戒以後,可以進一步受八關齋戒,短期中練習 過出家人的生活。可於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的六齋日當中來受持八關齋戒,或者六天之中選一天,或者六日都受也可以。這一天除了受持五戒之外,還要加受三條:一是不擦脂粉、不化妝插花;一是不要唱歌跳舞;一是不要睡高廣大床 ,這三條加上前麵的五戒,合稱八關齋戒,齋就是持過什不食戒的意思。受持八關齋戒的主要意義是讓在家信徒有機會培養出離心,過出家清淨離欲的生活,這是佛陀慈悲特別開出的方便法門,讓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脫的種子。


    經典告訴我們,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引發智慧,而達到解脫。在家信徒學佛持戒,如此薰習 之後,生活中自然會產生定力,增加智慧,道德與人格自然升華。如此對於事業的發展、身心的安頓,都有很大的幫助。


    <font color="#ff0000">四、禪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禪的時代意義</font>


    下麵要向各位介紹的是,最為現代人所普遍喜愛的禪宗的修持方法,以作為今天演講的結束。


    自從達摩祖師西來,將禪的要義傳入中國之後,經過慧可、僧粲、道信、弘忍,而之傳至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禪在中國本土遂開出燦爛的花朵,成為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禪的思想,不僅影響佛教界,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也受到禪宗的甚深的影響,尤其宋朝的儒者,大都修禪學儒,乃掀起異於先秦儒家思想的新儒學運動;禪,為宋明理學注入了新的生命。


    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在曆史上都曾經盛極一時。譬如華嚴宗、天台宗、法相宗、三論宗等,曾經為上下朝野所喜好,但是這些宗派或者因為教理高玄,不容易為一般民間所接受;或者缺乏繼承傳弘的人才,而漸漸式微衰弱。隻有禪宗和淨土宗,隨著時代的遷移,而更加興攏尤其現代,文明過度進步的西方,也紛紛回過頭來,轉向東方的禪,找尋他們精神上的資糧。


    在現在這個複雜紛亂的社會生活裏,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禪定的力量,來安頓浮蕩不定的身心。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文明的巨浪,席卷整個世界,機器的運作,加快了人們的腳步,物質的增產,刺激了人們的享受欲望 。人們隨著機械的輪子,馬不停蹄地汲汲於營生糊口,而忘記停下腳步來看看自己;生活競爭的激烈,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愈來愈嚴重,感官的過度享受,使人們麻醉了自己的性靈,虛無、失落,遂成為這個時代的時麾名詞。針對這樣的時弊,禪,實在是一劑最好的藥方。


    修行禪宗,最主要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樸實未染的本來麵目。說起來很悲哀,我們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高興的時候,覺得世界是美麗的;悲傷的時候,看花兒,也在落淚;生氣的時候,看到什麽東西都討厭。心理學上將我們的心分成幾種‘我’,究竟生氣時的我和悲傷時的我,那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我們如果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隻有被外在的環境所駕禦,輪轉不已,永遠無法得到安寧。因此我們必須透過禪的修學方法--回光返照,來返觀自己的自性,認識自己的本心,以求得心靈的真正解脫。


    那麽,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本來麵目呢?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我見,拋棄一切的迷妄、分別,才能超凡入聖,進而凡聖俱絕,頓入禪的核心之中。佛教裏有一則故事,過去有一個人出門辦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經過險峻的懸崖,一不小心,掉到深穀裏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雙手在空中攀抓,剛好抓住崖壁上枯樹的老枝,總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懸蕩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進退維穀,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懸崖上,慈祥的看著自己,此人如見救星般,趕快求佛陀說:


    ‘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我吧!’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聽我的話做一件事,才有辦法救你上岸。’佛陀慈祥的說著。


    ‘佛陀!到了這種地步,別說一件事,就是一百件、一千件,我全部都聽您的。’


    ‘好吧!那麽請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我才能救你上來。’


    此人一聽,心想,把手一放,誓必掉到萬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哪裏還保得住生命?因此更加抓緊樹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執迷不悟,隻好離去。


    我們想明心見性,就要遵循佛陀的指示,把手放下來。在懸崖的地方,把手放下來當然會殞身斃命,不得全身,但是我們的妄執如果不跌得粉身碎骨,佛法的妙諦則無法進入心中。禪,就是要把吾人迷妄的人生,跌得粉身碎骨,使它大死一番,脫胎換骨之後,透徹地進入禪的大機大用之中。下麵我想談談,禪宗究竟以什麽修持方法,來完成明心見性的功夫?


    <font color="#800000">(二)禪宗的修持方法</font>


    禪宗不同於一般世間的思想,它不注重知解,而重視實踐,大家不可以用一般的見解來接受。禪宗的修持方法,乍看起來,有時候似乎很矛盾,有時候非常不通情理,不了解禪的奧妙時,禪師們的接人應答,看起來像兒戲,如果能夠體會的話,個中充滿了禪機、禪趣。


    <font color="#008080">(1)生活中的修行</font>


    唐朝的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禪師一句法要。一天乃向師父說:


    ‘師父!弟子自從忝廁沙門以來,已經幾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任何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以法要吧!’


    ‘自從你跟隨我出家以來,我未嚐一日不傳授你心要。’道悟禪師回答說。


    ‘弟子愚笨,不知您傳授在何處?’崇信禪師訝異地問。


    ‘你端茶給我,我就喝;你捧飯給我,我就吃;你向我合掌,我就行禮。我何嚐一日懈怠,不指示心要給你呢?’崇信禪師聽了,當下頓然開悟。


    從這一則師徒問答之中,可以了解禪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運水、喝茶吃飯,無不蘊藏無限的禪機。因此龐大士說:‘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禪,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禪宗的祖師們,為了適應中國的民族性格、風俗習慣,將印度注重習 定瞑思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開展出中國獨特的講求作務精神的禪風。本來持觀修定的印度禪觀,也是為了製伏煩惱,觀照自性真如的工夫。但是過度耽於甚深的瞑思之中,思考著抽象的形而上問題,難免產生和現實生活脫節的毛病,並且長久的打坐習 定,容易使肉體凝固化,陷入昏睡之中,為了排除默坐所引起的昏暗長夜,四祖的道信禪師,首先唱出‘行住坐臥,無非是禪’的劃時代宣言。到了百丈禪師更創建叢林製度,而樹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務精神,提倡刀耕大種、服田力穡的農禪生活,把禪的精神,深深地植根於大地之中;從心髒的跳動,手足的操作,來體會禪的妙趣,喚起真如本性的覺醒。


    禪的精神,並不局限於打坐的禪堂,在二十四小時之中,舉手投足,揚眉瞬目,都充滿了禪的妙趣;禪的消息,並不僅僅在斂目觀心的禪定中,日常的著衣吃飯、走路睡覺,都透露著禪的妙機。生活中的禪,是將寂靜的禪定工夫,攝入日常的勞動之中,而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禪,是從瑣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個身心去參透宇宙的無限奧妙,是化偉大於平凡、化高深於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明心見性的資糧。我們看看下麵一則掌故,可以明了禪師們如何以生活為道場的心路曆程。


    唐朝的地藏桂琛禪師,為玄沙師備禪師的法嗣。有一天禪師在田中蒔草播種的時候,來了一位雲水僧,禪師就問這位行腳的出家人說:


    ‘你從哪裏來呀?’


    ‘我從南方來。’行腳僧回答。


    禪師一聽,這個人是從南方來的,南方是禪學興盛的地方,於是就問說:


    ‘南方的禪法怎麽樣呢?’


    ‘商量浩浩地。’行腳僧回答。意思是說南方研究禪學的風氣很盛,大家熱烈地討論著。


    ‘那也不壞,但是不如我這裏耕田播種,篩穀作米,讓大家都有飯吃。’


    雲水僧心想:禪師怎麽不看經、不禪坐,而從事一些芝麻瑣碎的工作呢?於是問道:


    ‘和尚!您既不從事研究教化工作,那麽您自身如何出三界?又如何去救度眾生呢?’


    洞察敏銳的桂琛禪師,機鋒相對地回答說:


    ‘你所謂的三界究竟是什麽東西?’


    禪師是住三界之中,照樣吃飯睡覺,而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當下肯定,自然非雲水僧心外別求出離三界的見地所能匹儔。


    六祖壇經上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不在遐遠,佛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禪門裏以日常生活的作務中為因緣,而悟道的例子甚多。譬如六祖慧能本身,也是在碓米房中,悟出無念、無相、無住的道理。趙州從諗禪師,參南泉普願時,曾經擔任火頭的工作數年,料理大眾的飲食。有一天,大眾都到菜園工作的時候,突然間聽到廚房傳來趙州禪師的喊叫聲:‘失火了!失火了!’大眾緊急地趕到現場,卻看到趙州緊閉門牖,任大家如何勸誘,也不出來。正在危急萬分的時候,南泉禪師趕到,從窗口遞進一把鑰匙給趙州,趙州才開門讓大眾進來,把火撲滅。這則公案是說:吾人內心的無明煩惱的火焰,不是外來的清水可以撲滅的,而是以內在覺悟的力量,才能夠熄滅的。


    對禪師們來說,禪活生生地充塞於宇宙之間,禪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禪,就是日常茶飯、如廁沐浴,無一不是般若和禪定的風光。


    <font color="#008080">(2)提起疑情棒喝見性</font>


    我們對於一種宗教,希望從它獲得一些啟示或助益,最基本的態度是要對它起信仰,因此許多的宗教都強調信仰,譬如基督教、天主教說:‘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樣,也注重信心的培養,有了信心,才能深入佛法的大海;有了信心,才能長養求道的根苗。但是佛教不同於其他的宗教,除了重視信心的培養之外,更注意疑問的提起。


    平常我們稱讚某人很有學問,其實‘學問’就是學習 發問的意思。科學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哲學上不少崇高的思想,都是從我們平時引以為常的事物之中產生疑問而發展形成的。譬如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到蘋果掉在地上,引起疑問,因此發現地心引力的道理;瓦特看到沸騰的水氣,掀開了水壺的蓋子,迷惑不解,努力研究,終於發明了蒸汽機。佛陀未出家前,出遊四門,看到人類生老病死的現象,促使他開始探討痛苦的來源,終於找出解決痛苦的方法,為宇宙帶來了無限的光明。疑問是發明的原動力,真理是不怕探討的。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我們對於事事物物,不懂得去發掘問題,啟發人類特有的自覺的能力,充其量也不過和其他動物一樣,行屍走肉而已。古人說:‘為學,則不當疑處應疑;做人,則當疑處不疑。’疑問如同撞鍾一樣,力道越大,聲音越響;疑問越深,答案越精辟,因此佛教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我們如果對生命的意義,希望有深一層的了解,就必須培養提出疑問的認識。而禪宗的公案對答、參話頭的方法,正是提起疑情最高度的表現。


    有一位雲水僧請教馬祖道一禪師說:


    ‘什麽是祖師西來意?’


    禪師招手叫這位雲水僧靠近身邊來,然後出其不意地以手打他的耳光說:


    ‘六耳不同謀。’


    所謂‘祖師西來意’,是說初祖菩提達摩千裏迢迢,從印度來到了中國,究竟傳來什麽的佛法,也就是說佛法的奧義、禪的真髓究竟是什麽呢?禪的意思是說佛法的妙意,如同三個人交 頭接耳商策事情,消息已經不逕而走,宣泄無遺。也就是說佛法的大意書在人人腳下、日用之中,而對方愚癡不明,還追問不舍,難怪要挨打了。禪宗在疑問對答之中,找到了解答,語錄問答的方法,遂成為禪宗特有的入道法門。在禪宗,有時候不近情理的打罵喝斥,也是接機的重要方法。譬如有名的德山棒、臨濟喝,就是以無理的來對待有理,以棒喝去除我們無始以來根深蒂固的妄執、我見,以顯現清淨無染的本性。因此禪的教學法,有時看似混亂,但是混亂中有哲理;有時視如矛盾,但是矛盾中有統一。


    有一次,藥山惟儼正在禪坐的時候,來了一位行腳的出家人,看到靜坐中的禪師就問:‘你在這裏孤坐不動,思量一些什麽事情啊?’


    ‘思量不思量。’禪師回答說。


    ‘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這位行腳僧不放鬆地追問。


    ‘非思量。’禪師針鋒相對地回答。


    這則公案從一般的理論上看,既思量,卻又不思量,似乎互為矛盾,其實有它的道理。意思是說:禪雖然不是文字知解,主張言語道斷,但是透過文字知解,可以把握禪不可言說處的真髓,也唯有超越知識見解上的執著,才能探驪得珠,體會到真正的禪味。


    在禪宗裏,尋師訪道、參究佛法要意的公案比比皆是,在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問答中,不乏幽默的例子。


    臨濟義玄禪師在黃檗禪師座下參學,雖然過了數年,但是都不敢問一句佛法。有一位上座就鼓勵他去請教黃檗禪師,臨濟禪師於是鼓起勇氣問黃檗說:


    ‘請問禪師,什麽是祖師西來意?’


    話還沒說完,就遭到黃檗禪師一頓毒打,臨濟嚇得噤若寒蟬,不敢開口,但是心中的疑團 實在不能化解,上座鼓勵他再問,於是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又去請教黃檗,如此三次,都遭到一頓毒打。臨濟禪師心裏難過,心想:自己和師父沒有緣份,我還是到別處去吧!於是向黃檗辭行。黃檗禪師知道臨濟的心情,就告訴他說:


    ‘你到大愚禪師那兒參學好了。’


    臨濟到了大愚禪師那兒,大愚就問:


    ‘你在黃檗那兒學禪,為什麽到我這裏來呢?’


    ‘我和他無緣,他總是打我。’臨濟一五一十地回答。


    大愚聽了,慨歎地說:


    ‘黃檗禪師對你是老婆心切,他是大慈大悲啊!’


    臨濟一聽,仿佛打破虛空、撥雲見日一般,豁然大悟,然後發狂似地哈哈大笑說:


    ‘哈!炳!原來黃檗佛法無多旨。’


    大愚禪師看了,連忙下座,抓住臨濟的衣領喝道:


    ‘趕快回去!跋快回去!’意思是要臨濟回去接受黃檗禪師的印證。臨濟於是握起拳頭,向大愚打了三拳,說:


    ‘我回去!’被打的大愚,也歡喜的哈哈大笑。


    臨濟回到黃檗禪師那兒,見到禪師,劈頭就說:


    ‘報告師父,我已經開悟了。’


    黃檗禪師聽了,上前就想打他,但是禪師尚未出手時,臨濟搶先就摑打師父幾下耳光。被打的師父不但不動怒,反而歡喜非常,嗬嗬地笑了起來。臨濟不放鬆,更用腳踢了禪師一下。


    這則公案,乍看之下,師父毒打弟子,毫無慈愛;弟子對師父拳打腳踢,實在大逆不道,其實這裏麵的恩情是無限的。師父打弟子,意思是說:佛法不是嘴皮上的工夫,而是要以身心去實踐參究;弟子打師父是說,我已證悟心性上用功的道理,因此以一拳來報恩,再踢上一腳,以表深情。在禪宗裏,不但禪坐、作務是修行,甚至擠眉弄眼、打架相罵也是修行。他們愉快地工作、愉快地商量、愉快地相打,其用意是借著棒喝,打碎我們的無明煩惱,嗬斥我們的迷妄執著,而收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大機大用。


    <font color="#008080">(3)打坐觀心坐斷乾坤</font>


    透過禪定的工夫,以顯發我們的真如佛性,自來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門。禪觀的實踐,佛陀在世的時代,早已普遍地盛行於當時印度一般的思想界,譬如六派哲學的瑜伽派、數論派等,都非常注重禪定。佛陀本身未證悟之前,也曾經過六年禪定工夫的訓練,最後在金剛菩提座下,進入無上甚深的禪定之中,終於夜睹明星,而證悟因緣生滅的真理。因此佛陀的成等正覺,和禪坐有著密切的關係,禪坐是吾人徹見本性的要門。


    達摩祖師西來東土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在嵩山頂上麵壁九年,在靜靜的禪坐中,靜靜地渡過了他的一生,從身體的力行實踐之中,細細地咀嚼禪的真髓本味,並且把禪的醍醐妙味,遍灑於中國全土。因此宋朝的宏智正覺禪師讚歎他說:‘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宋朝的天童如淨禪師受到禪坐思想的影響,極力提倡坐禪,首先提出‘隻管打坐’的見解,日本的道元禪師跟隨他學禪,遂將禪師的思想移植於東瀛,而開創日本曹洞宗‘隻管打坐’的獨特門風。除了如淨、道元兩禪師的提倡打坐之外,當時更有宏智禪師提倡‘默照禪’,主張端坐內觀自性,以徹見諸法的本源。由於如淨、宏智等人的推弘,中國的禪風,遂從六祖慧能以來,一向注重觀照本性的心證,一變而為在‘赤肉團 ’上用功夫的身行,打坐於是成為禪門入道不可缺少的實踐方法。


    其實禪定的注重,並不限於佛教,平時我們勸人要冷靜,慌亂的心冷靜下來之後,才能好好的思考問題;這好比一池混濁的潭水,投人一顆明礬,池水則清澈幹淨一樣。事實上,冷靜就是禪定工夫的表現。儒家的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荀子也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為達到‘虛、壹、靜’的寂靜世界,這一切都說明了靜慮的修持,是我們安身立命的重要行門。佛教裏流行著一則趣譚:


    有一位賣豆腐的人,送豆腐到寺院,看到禪坐中的師父們,威儀莊嚴,心生敬慕,心想:我也來打坐。因此請求糾察師父讓他隨喜參加,他進入禪堂之後,放下一切雜念,專心一意的打坐。過了一支香的時候,他如獲至寶地發出歡呼說:


    ‘我終於想起來,五年前李大用欠我的三塊豆腐錢,還沒有還給我。’這位賣豆腐的人,隻靜坐了一會兒的時間,就收到如此的妙用,何況入於甚深的禪定之中,其所顯發的智慧,自不待言了。打坐,開始的階段,能使身體感到輕安愉快,心裏柔軟篤實。功夫深了,忘失身 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我們隻要用工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靜止了,自然能夠湧現出朗朗的明月;紛亂的念頭平息了,清明的靈性自然顯現出來。


    如淨禪師在他的語錄上說:參禪為身心脫落,不用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隻管打坐始得。坐禪不是沉思瞑想,更不是呆默無為;坐禪有別於誦經拜佛,坐禪的人要拋棄萬塵,心無旁騖,一心以禪坐為最高無上的安樂法門,仿佛回歸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穩坐於自己的法性之座上麵,和十方諸佛一鼻孔出氣,遨遊於法界性海之中。


    禪坐最終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脫落,把我們虛妄的分別心脫落盡淨,甚至連佛、覺悟的世界也蕩滌無遺,禪師們在寂寂的古刹、嫋嫋的煙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打坐,將他們的生命投注於禪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動蕩的身心、虛妄的世界坐斷消滅,在永恒無限的靜坐中,將清淨的本心,流入無限的時空,而達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脫自在的境界。


    <font color="#800000">(三)禪坐的方法</font>


    我們如果想享受禪悅的妙味,應該實地去打坐,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打坐經驗久了的人,不管林下水邊、岩洞塚間,都能夠安然入定;但是初學的人,最好選擇在室內,遠離吵雜的地方,比較能夠收到效果。室內的燈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擺設佛像,燃香供佛,以攝心提念。坐禪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風,以免引起傷風的毛玻


    除了環境之外,飲食、衣著也要注意。吃完飯一小時之內,不好打坐,因為此時血液都集中於腸胃,此時打坐,既不合乎生理衛生,並且容易昏沉。飲食不可過飽,也不可太餓,最好七、八分飽。衣著方麵要寬鬆、舒適、柔軟,以免妨礙血液循環。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費寶貴時間。


    上麵的預備工作都齊全了,則可以開始打坐。禪坐普通分為三大階段,即調身、調息、調心,經典上有說明,尤其智者大師的‘小止觀’有詳盡的解釋,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現在我僅簡單地把其中的方法介紹給各位。


    調身方麵首先要盤腿,盤腿分為單盤和雙盤。單盤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者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稱之為半跏趺坐。雙盤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稱之為全跏趺坐。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也可以,萬一單盤也盤不起來時,也可以將兩腳交 叉架祝盤腿可以使浮亂的身心靜止下來,仿佛巨大的樹木植根大地一般,容易進入禪定的境界。


    腿盤好了,雙手要結手印,先將右手仰放於肚臍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兩拇指輕輕相柱,兩手臂自然緊貼腋下,此稱為結‘法界定印’。這種手印可以使左右氣血,相互交 流。盤坐時背脊要挺直,但也不可過度生硬。背脊挺直,可使五髒六腑順暢運行,促進身體健康。兩肩要平張,不可左右傾斜;頸項要緊靠衣領,保持從側麵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線的姿勢,下巴要收進來,嘴輕輕地閉著,舌尖抵住門牙上齦的唾腺,以促進消化。初學著眼睛最好微睜,注視著座前二、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身體調好了,接著要調呼吸,可以持數息觀,從一數至十,數出入的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而細微平和,如遊絲一般,若有若無。調身、調息都做好了,最後要調攝心念。我們的心念如野馬奔馳一樣,不容易控製,但是心念如果不能調製,縱然坐破蒲團 ,也沒有意義。我們可以持觀想,將心念集中於一處,或者觀想佛的三十二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參公案、話頭,隻要能夠將心念攝住,什麽方法都可以。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禪宗的修持方法,禪是無法以語言表達的,禪要親自於生活中體會,吃飯有吃飯的禪,穿衣有穿衣的禪,待人處事,甚至經商創業也有個中的禪味。香嚴智閑禪師飽學經論,後來參遊山靈佑禪師,一天靈佑禪師對他說:


    ‘你一向博學多聞,問一答十,現在我問你一個問題:父母未生我的本來麵目是什麽?’


    智閑禪師翻遍了書本,也找不到答案,就對禪師說:


    ‘和尚慈悲,請您開示我。’


    ‘如果我告訴你答案的話,那仍然是我的東西,和你不相幹,我告訴了你,你將來會後悔的,甚至怨恨我。’禪師拒絕了他的請求。智閑禪師一看師父不指示他,很傷心地把所有經典燒毀,哭泣地離開了師父,到南陽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國師的墳墓,晝夜六時如啞吧吞含火珠似地,思考著這個疑團 。有一天在庭園掃地,聽到石頭打中竹子的聲音,頓然身心脫落,而大徹大悟,於是沐浴焚香,對於遊山遙拜著說:


    ‘和尚您實在太慈悲了,假如當初師父告訴了我,我就沒有今日的喜悅了!’


    禪是要自己去心領神會的,我祝福各位能夠找到你們自己的答案。


    <font color="#ff0000">五、唯識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唯識宗的祖師</font>


    <font color="#008080">(1)玄奘大師</font>


    家戶喻曉的唐朝三藏大師玄奘,西元六百年生於河南陳留。自幼出家,遍學涅槃、毗曇、攝論、成實、俱舍等諸經論。由於當時諸家對佛教經典的解釋不一,眾說紛紜,大師於是發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識學的原典。


    唐貞觀三年,大師隻身渡過八百裏的流沙,曆經重重的艱難困苦,冒著生命的危險,到印度那蘭陀親近當時唯識學的泰鬥戒賢,學習 瑜伽、顯揚、婆沙等諸論,深究護法唯識學的奧義。貞觀十九年,大師攜帶大小二乘經論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長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為唯識宗的寶典,如《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等。大師回到長安之後,二十多年間,一方麵培育弟子,一方麵從事譯經的工作,一共譯有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的經典,為中國佛教譯經史上大放異彩,奠定了中國佛教唯識宗的基矗


    玄奘大師將要束裝回國的前夕,在印度曾將自己所建立的唯識要義,掛於門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說:‘如果有人能夠把我所立的唯識宗的論說駁倒的話,我玄奘願以生命向他禮謝。’當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反駁他的立論,大師學養之深可見一斑。大師因此聲名遠播,全印度數十國的國王,聯合請他開講唯識教義,極盡盛況。


    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國去求學的留學生,並且是在國際舞台上,第一位為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人。玄奘大師的貢獻,不僅僅是佛教而已,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影響至钜、功不可沒的高僧。


    <font color="#008080">(2)窺基大師</font>


    玄奘大師在傳播唯識教義的時候,深深覺得:尋找一位傳人,以推展唯識宗的弘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這一個人必須是上根、有智慧的人,才能擔當重任。這樣的俊才要到那裏去尋覓呢?大師後來看中尉遲公的兒子,便要求尉遲公答應兒子出家。正當年少氣盛的青年,聽說一位出家人要他出家,便傲慢地說:


    ‘笑話!我怎麽會出家呢?’玄奘大師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很有耐性的說:


    ‘我一定要度你出家,如果你跟隨我出家,我就把唯識宗的教理傳授給你。’


    青年一聽,鼎鼎有名的唯識學高僧玄奘大師,要將唯識思想傳授給他,於是動了心,但仍然趾高氣揚地說:


    ‘你要我出家可以,但是有三個條件,你能答應嗎?’


    ‘有條件就好商量,請你開出你的條件吧!’


    ‘第一、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裝滿美酒,任我飲用;第二、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載滿美女 ,陪侍著我;第三、我所到之處,必須有一輛車子,裝滿書籍,隨我覽閱。’


    求才若渴的玄奘大師聽了,不但沒有失望,並且滿口答應說:‘所有的條件,我都依你,你能知道要求一車的書籍,懂得求上進,很好!’大師的本意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因此收他為弟子,這就是後來創立法相宗,恢弘唯識哲學的窺基大師。


    這麽一個不守戒律、違反戒律的青年,進入了佛門,佛門的弟子當然會很反感。但是連謹守戒律、創立律宗的祖師--南山道宣,也非常擁護窺基大師。有弟子看不下去就對道宣律師說:‘師父!為什麽你老是看重窺基這個不守清規的佛門敗類?’道宣律師說:‘沒有關係,他隻是世間的習 氣還沒有完全斷除,有朝一日,他將會成為佛門的法器龍象,光大佛教。’如道宣的預料,後來傳播玄奘大師的法相要義,闡揚唯識思想的人,正是窺基大師。唯識宗又稱法相宗,又叫慈恩宗。慈恩就是窺基大師的名字,法相宗到了大師,才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係,可見大師在唯識學上地位之重要。


    從窺基大師的例子,返觀今日有多少的佛教青年,投身到佛教,偶而有一點過失缺點,常常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圍攻、打擊,使他們在佛教裏沒有存身之地,而悄悄地離去,佛教因此而損失不少的人才。像玄奘大師、道宣律師,這樣慈悲寬宏、方便攝受,因此能造就曠世的奇才,無怪乎唐朝的時候,佛教人才輩出,顯現出一片光明燦爛的盛況,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


    <font color="#800000">(二)唯識宗的要義</font>


    <font color="#008080">(1)萬法唯識所變</font>


    唯識宗,或許一般人會以為它是唯心論,實際上唯心論和唯識宗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唯心論,隻涉及到唯識哲學的第六意識,而佛教所說的識,不但第六識,還有第七識、第八識等非常微細的心識活動。


    所謂‘識’,即認識、分別、了別的意思。例如我們的眼睛具有認識形相的能力,能夠了別紅黃藍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圓等形狀。我們的耳朵,能認識聲音的高亢低沉、尖銳柔和;這是西洋的交 響曲、那是中國的國樂;那一種音樂是我喜愛的,這一種曲調是我厭惡的。我們的鼻子可以認識香臭潔穢;我們的舌頭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們的身體可以感觸到舒服、柔軟、堅硬、冷暖等各種感覺。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並且這五塵必須是現起存在的,才能產生認識作用,在唯識學上,稱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為前五識。


    一般人講第六感,佛教並不使用這個名詞。唯識宗有所謂的第六意識,它與前五識不同,可以普遍地去攀緣一切法,例如有為法、無為法、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用心想的、追憶過去的、憧憬未來的,甚至龜毛兔角,第六意識都可以去推度比較,作種種想像分別,所以它的了別作用比前五識更大,更廣泛。它可以和前五識共同去攀緣外境,也可以單獨現起,因此稱為獨頭意識,例如幻想過去、現在、未來的獨散意識;做夢時可以飛天跨海的夢中意識;或打坐參禪時,在禪定中不生起前五識的定中意識。


    第七意識,又稱末那識,是比第六意識更細微的心識。在一般的西洋哲學、科學、醫學固然不知道有此心識,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識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六識有間斷性。它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因為它常常執著第八意識為我,因而產生我愛、我見、我癡、我慢等四大根本煩惱,對於自我及我所深生耽著,引發許許多多貪嗔癡的行為,造諸惡業,於生死之中,不能得到解脫。


    第八意識,稱為阿賴耶識,為一切諸法所依。所謂萬法唯識,就是靠這個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它含有清淨的種子,也含有雜染的種子,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的妄執,引發第八意識中的雜染種子現行,更由此雜染的種子現行回薰成為新的種子,而造作新的行為。世間的一切,因此而層層不斷地變現展開。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就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唯識思想認為宇宙的一切,山河大地也好,日月星辰也好,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靈活動,都是我們各人的唯識所變現,於是乃產生各種千差萬別的現象。


    如果我們能夠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能如實地了悟世界的實象,不為紛亂動蕩、光怪陸離的現象界所迷惑。


    <font color="#008080">(2)唯識所變的舉證</font>


    關於唯識所變的道理,最容易察覺的就是吾人喜怒哀樂的表情。至於現生的果報體是否也是唯識所變的呢?我舉圓瑛法師過去的遭遇向各位說明。有一次圓瑛法師在北平講經,講經的途中休息十分鍾,有個人向他提出一個問題:‘你們佛教講唯識、講唯心,我是講科學的,一切要拿出證據來,你說一切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現在請你從心識裏變出一匹馬來。’


    圓瑛法師一時無法作答,就說:‘現在講經的時間到了,請你明天看掛牌的解答吧!’這天夜裏,圓瑛法師百般思索著這個問題,輾轉反側,無法入睡,要如何才能變出一匹馬來呢?眼看東方已經露出曙色,仍然找不到答案。一直到做早課了,聽到大殿傳來陣陣的鍾聲、罄聲,突然福至心靈:‘啊!有了!’趕快叫侍者拿牌來。原來曆史上有名的畫家趙子昂,有一次為了畫一匹馬,全神貫注揣摩馬的神態。由於專心過度,一天夜裏,睡覺的時候,元神出竅,變成一匹駿逸的白馬,同床 的太太一看,嚇暉了過去,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趙子昂畫馬變馬的美談。圓瑛法師回想起這則故事,就在牌子上寫著:‘趙子昂畫馬變馬,唯心乎?唯物乎?’意思是說世上的一切變化究竟是唯心的呢?還是唯物的呢?


    圓瑛法師寫好了以後,吩咐侍者將牌子拿出去掛起來。侍者一看師父終於解開了難題,一麵很歡喜,不過嘴裏卻喃喃地嘀咕道:‘好僥幸啊!幸好人家問的是變馬,假如對方問的是變牛的話,我想師父大概就變不出來了。’圓瑛法師一聽,叫住侍者說:‘站住,把牌子拿過來。’於是在下麵又添加了幾句:‘畫馬變馬,如其畫牛,焉不變牛?’人的心識想的是什麽東西,就會變成那一樣東西,心識力量之大,由此可以略知。


    <font color="#008080">(3)唯識的作用</font>


    唯識的心識,力量很大,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起來夢遊,又能自己回去睡覺。一般人稱為下意識,其實這是第六識中獨頭意識的夢中意識,不必假借眼耳鼻舌身而自行活動的意識。眼耳鼻舌身雖然睡覺不活動了,但是意識能夠單獨活動,上山下海,毫無阻礙。並且仿佛真實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是在夢中。


    由於意識染著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種不同的業因,感受各種不同的果報,也因此而有嗜好、興趣、習慣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魚蝦就說:‘唉呀!那些小魚小蝦好航髒啊!小小的身軀裏,卻藏著大便小便、五髒六腑等穢物。’但是對一個饕餮成性的人來說,卻把它視為佳肴,吃得津津有味。狗子吃屎,糞便是汙穢不堪的東西,可是狗子的鼻識,由於業力所感,連人自己都嫌臭嫌髒的大便,卻把它當做珍饈美味,飽餐不已。心識覺得是美味的東西,縱然是汙穢難以入口的糞屎,也會變成山珍海味;心識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淨的極樂淨土,也會變成刀山劍海。心識牽引力量的巨大,可以印證一二。


    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大師之一的鳩摩羅什,翻譯過不少的大乘經典,譬如《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等,深為一般人所誦念受持。他年少的時候,有一次到某寺院去遊玩,看到一個像頂帽子的大罄,一時興起,就拿起銅鑄的大罄子,戴在頭上。由於他沒有分別心,隻想到這是頂帽子,千鈞重的銅罄,在他的心意識裏,沒有重量的存在,因此輕易地戴在頭上,一點也不覺得重。他的母親,一看就說:‘胡 鬧!那是銅的罄子,怎麽可以當帽子戴呢?’鳩摩羅什一聽是銅製的,意識有銅的觀念,馬上感到泰山壓頂般,沉重地抬不起頭來。


    宇宙的萬法本來是如如不變的,但是心識一起了分別,一切山河大地,在識藏裏的變現就不一樣了。心情愉快的時候,天上一輪皎月,真是詩情畫意!行竊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非常的討厭,反而怪月兒不作美,破壞他的好事。假如一個是你心愛的對象,會覺得她比西施還要美貌多情;假如是你不喜歡的人,仿佛母夜叉般地麵目可憎。同樣一個人,有了愛意,就覺得對方美如天仙;沒有愛意,甚至由愛生恨時,覺得對方奇醜無比;既無愛意,也無恨意,覺得對方隻不過是個相貌平庸的普通人罷了!因此一切的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的話,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心如飴。譬如站立良久,兩腿酸麻,沒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隻要我們心甘情願,一切也就不以為忤了,因此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


    <font color="#800000">(三)唯識宗修持方法</font>


    下麵我把唯識宗的修持方法,修持應具備一些什麽態度,簡單地說明一下。


    我們如果想悟入唯識的境界,以了解山河大地,乃至宇宙萬有,皆由吾人的心識所變現的真理,應該具備四種力:


    <font color="#008080">(1)因力</font>


    什麽叫因力呢?凡事必須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產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識的果位,先要培養修觀唯識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來說,要多聞薰習 ,就是要常常聽聞佛法的意思,種下好的因緣種子。


    <font color="#008080">(2)善友力</font>


    所謂善友力,就是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學佛法,親近一位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對於善知識,應該要虛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導。善知識的薰陶,能使我們增加求道的信心與力量,修學上能夠走向正確的方向,以進入唯識的境界。


    <font color="#008080">(3)著意力</font>


    所謂著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見解,對佛堅信不移,永不退轉。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哲學思想,不能隻從字麵上去加以解釋,或者表麵上浮扁掠影般地去了解。學佛的人,應該對佛法要深一層地去認識,肯定它的立論,而不輕易改變對佛法的信心。這種由思想而產生信仰,由信仰而引發力量的過程,就叫著意力。有了著意力之後,任憑別人批評毀謗,仍能屹立不搖,毫不轉移。譬如有人批評我們說:‘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們捫心一問:迷信也很好,比什麽都不信好多了。能夠正信,當然最好,不能正信時,至少還有信仰,連迷信都沒有的人,是空無所有,最為貧乏。


    其實所謂迷信者,是指一些不講條件,不加辨別而信仰宗教的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公公、老太婆,跪在神明的前麵,虔誠的禮拜著。雖然他們不懂高深的哲理,他們的信仰被批評為迷信,但是他們的信心好純潔!好高尚!


    我們對於維護世間的公理、社會的正義,也要有毫無條件的道德勇氣。當我們一切抱持著“我不為什麽’時,就能擇善固執,勇於為真理犧牲。假如心中存著條件,麵對犧牲時,就會想:‘我為什麽要這麽傻呢?’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嶽飛曾說:‘假如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宋朝的江 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謂不要錢、不怕死,就是一種為維護真理而執著不放的迷信。講到這裏,各位也許會以為我在提倡迷信,我的意思是凡事不必隻為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有時不妨拋開條件,為社會奉獻一點力量。況且迷信不見得是壞事,如果對真理能產生迷信,何嚐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font color="#008080">(4)任持力</font>


    除了對自己所信仰的立論確信不變之外,並且要時時守護住它,經常思維,才能逐漸與身心相應。同時,要能擔當,擔當起宏法的責任,擔當起救護群倫的責任;要能受持,受持四攝六度的菩薩行,受持佛陀的慈示。


    <font color="#800000">(四)唯識宗修行的次第</font>


    唯識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識論》裏,分有五個階位,在這裏隻能作很簡單的介紹:


    1.資糧位:就是菩薩發堅固菩提心,欲求無上佛道,要先修持四攝、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種種福德、智慧,以作為成就佛果的資糧,也就是修學世間有漏的福德因緣,諸如修橋鋪路、冬令救濟,響應仁愛計劃、小康計劃等等善行,抱著一種人饑已饑、人溺已溺的精神,廣植福德,積集資糧。


    2.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經具備了福德資糧,進入到菩薩十回向滿心,需要再進一步邁向菩薩十地的第一極喜地,勤行四善根,即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廠趕製產品,必須連夜加班,一氣嗬成;又好比打鐵必須趁熱,加緊工夫,煉鐵成鋼。


    3.通達位:到此階位已能體會唯識真性,通達真如,可以說見道了,一般說的分證法身菩薩,就是指這個階位。


    4.修習 位:這一個階位就是修道位,從通達位進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證悟唯識理,此一階段要經過十地位,修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


    5.究竟位:菩薩修至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證二空理,轉煩惱障得涅槃,轉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達到究竟解脫。


    以上我們對唯識作了簡略地介紹,主要的目的是要我們認識‘識’。‘識’是什麽?識就是我們自己,就是生命的根本。我們的身體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爛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滅亡,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識。這一個心識,是流轉生死六道輪回的本體,有時候轉世成人 ,有時候出生為牛。盡避形象不一樣,但是心識隻有一個,沒有不同。因此如果我們來生希望出生做什麽,今世就必須將我們的心識著意在那一方麵,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來生就有希望投胎為人。如果再加修禪定,就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樂,則必須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舉出一些方法,以供給大家參考,其實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就是佛性,也就是我們的光明。佛教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是修學唯識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隻是唯識學實在太專門了,不容易深入,如果有心學習 ,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就能轉凡夫為聖人了。


    <font color="#ff0000">六、三論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三論宗的祖師</font>


    三論宗是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以及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依據而成立的宗派。這三部論典都是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因此中國的三論宗,應以鳩摩羅什大師為初祖。羅什之後,有僧肇法師等人弘揚般若思想,至第六祖為嘉祥吉藏大師,由於大師對三論宗的弘揚最為用力,集三論宗之大成,所以也有人尊奉嘉祥吉藏大師為三論宗的祖師。


    大師七歲就跟隨法朗法師出家,當時適逢隋朝末年,政局動亂不安,因此避亂到越州嘉祥寺,講經說法,著作論疏,世人因此尊稱他為嘉祥大師。他一生中講解三論一百多次,講《法華經》三十多次,其他如《般若經》、《大智度論》、《維摩經》、《華嚴經》等,都曾大力宣揚,著作有四十多種,不下一百餘卷,被譽為文海。


    <font color="#800000">(二)三論宗的要義</font>


    <font color="#008080">(1)空不礙有</font>


    三論宗的立論,是破邪顯正,以緣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執。三論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現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說空,而是在萬法常體上,觀察其無自性之空。性空的道理,沒有辦法為一般人所接受,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也的空,是什麽都沒有的空,一般人的觀念裏,有和空是互相對待的,有的不是空,空的不是有;依三論宗所講的空義,我們所說的有,不是真有,我們所說的空,也不是真空,根據三論宗的論說,空才能有,不空就沒有,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所以成就有的要因。


    <font color="#000080">a有依空立</font>


    ‘有’,世界上的萬有究竟安住在那裏?其實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麵。譬如今天舉辦演講法會,有這麽寬闊的空間才能成就殊勝的因緣,如果沒有這個空間,那麽這個法會又在那裏舉行呢?如果大家的荷包不空,錢往那裏放呢?皮包不空,東西往那裏裝呢?鼻子不空,如何呼吸?口腔不空、耳朵不空,甚至毛細孔不空,人恐怕就無法生存了!我們的生命所以能夠維係,最主要是有無限的空間,由此可知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麵,真空才能生出無限的妙有。


    <font color="#000080">b緣起性空</font>


    平常人觀念上所認為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緣和合的假有。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譬如這裏有一件衣服,你們認為衣服是有還是無呢?依常識大家可能會回答:‘有,這是一件衣服。’其實我們認識錯了,這件衣服隻是概念上的分別,以為它是衣服,其實衣服隻不過是假名而已。它真實的樣子是棉紗,一聽到棉紗,有人馬上又執著不放,以為其本體是棉紗,其實棉紗是棉花的種子,加上土壤、陽光、空氣、水份等種種因緣條件,施以人工,才提煉為棉紗,製作成衣服。棉紗也好,衣服也好,本來為空。這件衣服的生成,是依靠種種因緣的聚合而生,故不能自生;將來破敗了,也因為種種因緣的分散而壞滅,故不能自滅,衣服本身不能自生自滅,隻是依因緣而假生假滅,因此沒有自性,既然無自性,所以為空。既然諸法為空無自性,故其生滅,乃暫時的假生假滅,換一句話說,諸法本來不生不滅。《般若心經》上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世界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不是真有,自性本空。但是諸法雖然和虛空一樣無自性空,但是又假借全宇宙的關係--因緣和合而成,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體界故言性空,因為緣起,才顯其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緣起。因此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真空中才能生出妙有。


    <font color="#008080">(2)以空為樂</font>


    在座的信徒,如果有人祝福你們:多財、多福、多壽、多子孫,大家一定會很高興。啊!什麽都有,有樓房、汽車、功名富貴等。一般人聽到有就歡喜,假如說空呢,就覺得不如意了。其實空才是真實不滅,才是永恒存在,從空中所建設的有,是永恒無限的人生。有人問我:你的人生觀是什麽?告訴各位,我的人生觀是:第一、以退為進的人生觀。第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第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第四、以施為舍的人生觀。第五、以眾為我的人生觀。第六、以教為命的人生觀。


    由於時間的限製,其他五項無法一一向各位說明,僅就以空為樂一條,向各位報告我個人究竟如何在空裏麵找到快樂?


    有人看到我們出家人,就可憐我們無家可歸。我們雖然沒有固定的俗家,但是每一個寺院都可以去掛單,甚至林間水邊,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的家,所謂‘出家無家處處家’,這是我們沒有家的快樂。有人也許又會說:‘唉呀!出家人不能結婚生子,孤家寡人,老後沒有子孫侍奉,好可憐啊!’我們雖然沒有親生的子女,但是我們有許多的徒弟、徒孫,比親生骨肉還要孝順我們。我們不想要家,而處處有家;我們不寄望子女甘旨承歡,孝養我們,但是卻有更多的子孫。因此凡事隻要不執著,一切都為我們所享有。無我和空,有無限的妙意,無我才是真實,真空才是妙有。這種以空為樂的道理,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說得清楚的。大家可先從義理上去了解,涉獵闡明空理的經典,譬如《金剛經》、《心經》等,慢慢薰習 修學,有朝一日,必定能夠成就以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空樂。


    <font color="#800000">(三)如何修學空觀</font>


    在未說明如何修學空觀以前,先將‘空’與‘無’這二個字,稍微解說一下。在中國的文字中,空和無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經典上的空與無,解釋卻是不同的。無是沒有,什麽都沒有,而空,不是什麽都沒有,是指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稱為空。空並不否定現前存在的,一切假名有,空也不妨礙假名有的存在,進一步地說有了空才能有假名有。


    對於空理如果能堅定的信念再加上逐漸,就可以次第觀我空與法空。對於我空觀的修持,最好的方法是依據四念處法門,也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四種法門,修學四念處,對於生命的妄執愛著,就會慢慢降伏減低,去除我愛、我慢、我見、我癡,而悟身空。


    六祖慧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不生滅。’經典上亦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所謂法空觀即觀察諸因緣所生,不生不滅的空性。具備此空性正見之後,再修‘止’成就,破除一切妄執,然後進一步修‘慧’,證得般若智慧。由止而觀,由定而慧,這個步驟,即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止,叫‘有分別影像’的觀察。其次仍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定,這是深一層的定;安住於定中以後,再修觀察,也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然後觀心純熟,心虛明顯,清淨無染如離去一切雲翳的太虛空。從此觀力重發輕安,就是修觀成就。從此以後,止觀雙運,不必用心著意,自然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以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定慧等持。最後,空相脫落,而證入勝義--涅槃空寂法性之中,般若無分別智於是全體展現無遺。


    <font color="#ff0000">七、淨土宗的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800000">(一)念佛法門的殊勝</font>


    現在我要向各位介紹一種最適合於現代人修行的念佛法門。中國的淨土宗從廬山慧遠的倡導淨土思想,曆經北魏曇鸞、唐朝善導、道綽、慈湣等大師的推弘,隨著時代的遷移,愈為後代人所喜愛,和禪宗一樣,為影響中國佛教、民間信仰最為深遠的宗門。由於時間的限製,無法將淨土宗的發展曆史,向各位詳盡的說明,今天我僅就淨土念佛法門,向各位提出一些我個人的看法,讓各位也能夠有所受用。


    提到念佛,千萬不可存著這樣的心理:‘哼!那還不簡單,隻要不斷的念下去,不就行了嗎?’如果我們念佛時雜念紛飛,念得不純熟,念得不懇切,即使念一輩子的佛,也不能與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心心相櫻


    念佛,不隻是老公公、老婆婆的專利品,在物質充斥、生活繁忙的今日社會裏,人人應該修持念佛法門,讓心靈有一片安謐的園地。念佛法門,不會妨礙工作的進行,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修持,是各種修行法門之中,最方便的一個法門。


    有一位姓王的人,以打鐵為生,勤修念佛法門。他每天工作的時候,手中拿著笨重的鐵錘,每打一下鐵,口裏就喃喃念道:‘阿彌陀佛!’幾年的光陰過去了,有一天他站立在烘燒鋼鐵的火爐旁,說出下麵的偈語:‘叮叮當當,久煉成鋼;時辰已到,我往西方。’手裏還握著鐵錘,人卻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可見其念佛之專心。


    各位太太在家裏洗衣服的時候,也可以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隨著洗衣服的動作,每搓一下就念一聲佛。炒菜的時候也可以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配合著炒菜的手勢,一下一下的念佛。先生們出差坐在火車裏,何必數外邊的電線杆呢?你可以隨著火車奔馳時所發出來富有節奏的機器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下去,很快就到達目的地。等人的時候,也可以念佛,時間容易打發,就不會感到心煩氣躁無法忍耐。生氣的時候,一聲‘阿彌陀佛’,一場風暴化於無形;見麵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換來美麗的笑容。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包含有無限功德,一句阿彌陀佛,是如此的方便,時時都可稱念修持,時時都可以攝放逸的身心,與佛法常在。


    <font color="#800000">(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font>


    古來因為念佛而得道的人,如過江 之鯽,無法勝數。現在我提供幾個念佛的方法給各位參考:


    <font color="#008080">(1)要歡歡喜喜的念</font>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臆想此去極樂世界蓮華化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黃金鋪地、七寶裝飾的亭台樓閣;相處的人是諸上善人等大善知識,可以互相切磋請益,並且能夠親聆彌陀說法。人生還有比此更快樂的事嗎?如此觀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裏就不知不覺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地持念起佛號。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發出至心的微笑。這樣子念得心念純淨、熱情洋溢,必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font color="#008080">(2)要悲悲切切的念</font>


    世俗的痛苦,莫過於死別。我們念佛也要如此,自己親愛的人死了,以那極度哀傷悲泣的音調,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兒,找尋依靠一般,悲切地稱念佛名。其實我們如果仔細思考自己從無始以來,就沉淪 在生死大海之中,頭出頭沒,永無出期,遍曆輪回之苦,或牛胎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獄餓鬼,火湯血池,刀山劍樹,受盡無量的痛苦,什麽時候才能出離呢?思臆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淵裏,隻有仰賴阿彌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脫離苦海,躋登極樂國土,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心很容易就能和阿彌陀佛的心相應。


    <font color="#008080">(3)要空空虛虛的念</font>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多麽的虛妄不實,我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彌陀佛才是究竟的歸宿。‘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要心無掛礙,一心稱念佛號,念到頭也沒有了,手足也沒有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揚揚、飄飄渺渺,隻有一句阿彌陀佛,如遊絲般充塞於整個宇宙虛空。大家或許會說:這樣的境界太難達到了,其實並不困難,我個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


    1954年,我在宜蘭主持打佛七,七天當中,我感覺走路輕飄飄的,好像騰雲駕霧一般,早上起床 刷牙,牙齒好像在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吃稀飯的時候,吃的好像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睡覺了,但是一切的事情都曆曆如繪,非常清楚。七天的時間,宛如一刹那,一下子就過去了。真是念得天也空,地也空,隻有一句阿彌陀佛在其中,從那個佛七裏,我對念佛,增長了無比的信心!空空虛虛的念佛,使我體會到忘卻時空,脫落身心的快樂。


    <font color="#008080">(4)要誠誠懇懇的念</font>


    我想到阿彌陀佛的慈悲,無邊的願力,攝受十方一切眾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誠的恭敬心,稱念佛陀您,頂禮佛陀您……唯願在您無量光明照耀下,一切眾生早日得度。我們要以如此虔誠恭敬的心,摯誠懇切地稱念佛號,頂禮聖像,可以加速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所謂‘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念佛一聲,罪滅河沙。’一點也不錯。一提到拜佛,有人就說:‘唉呀!我們尊貴的頭,怎麽可以叩到地下去呢?’其實,這是不了解拜佛有消除貢高我慢、消除災障的種種微妙功德,對於拜佛,我個人有不可思議的體驗。


    我十五歲那一年受戒燒戒疤,當時由於年紀小,而戒疤又燒得特別大,因此把頭蓋骨燒得凹了下去,破壞了腦神經,喪失了記憶力。那時還在佛教學院念書,院方功課逼得緊,由於沒有記憶力,一課國文念了幾百遍,背了第一句,到背第二句時就忘了,幾乎到了過目即忘的地步,因此常常挨打受罰。記得有一位老師打我的時候,一麵打,一麵還笑著說:‘你這個笨瓜啊,這篇文章這麽簡單,怎麽不會背呢?你應該拜拜觀世音菩薩求智慧啊!’我這一聽,不但不難過,反而像見到光明一樣。心想:‘我以為這一輩子已經沒有希望了,原來拜觀世音菩薩就能開智慧,從今天起,我要勤奮拜佛,從此我就禮拜觀世音菩薩。’


    由於叢林的團 體生活規律嚴格,不能有私人活動,連拜佛都不自由 。我總是等到夜深人靜,大家都入睡了,才偷偷起床 ,到殿堂禮拜菩薩。深山古刹裏,大地靜悄悄地,隻有一盞昏黃的油燈,陪伴著孤煢、瘦小的影子。我拜倒在菩薩座前,口中念著:‘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聰明、拜智慧,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有人說禮拜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為你摩頂,賜給你聰明,這種感應我沒有經驗到,不過,大概一個半月以後,不可思議地腦筋突然變得靈巧起來,無論什麽書,已教過,甚至沒教過,不管原文或注解,隻要一過目,就倒背如流,不會忘記。從此以後,我不曾再被罰跪挨打過,連續許多年在佛教學院裏,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


    俗語說:‘精誠所至,無事不成。’念佛、拜佛隻要抱著摯誠心,專心一意地禮拜,自然會有感應。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我們念佛,應該誠誠懇懇的稱念禮拜。


    拜佛是在佛堂,假如禮拜大德則有一定的規矩。有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到處磕頭,見人就拜,這是不如法的。一般來說,齋堂、飯廳、走廊、客堂、會議室、車裏、走路的時候,都不可磕頭禮拜,如果想禮拜師父、大德,應該到佛像的前麵,這是禮拜應有的規定。


    <font color="#800000">(三)修持淨土應有的觀念</font>


    修持淨土法門的行人,應該具備的觀念,就是發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心,來稱念佛號,才能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應。《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修持淨土法門應該具備三心:一、至誠心。是為了生死而求生彼國,不是為求名聞利養而現精進相的心。二、深心。對阿彌陀佛因地所攝受一切眾生的四十八大願,毫不懷疑,抱著磐石不轉移的信心,專心一意地稱念佛的聖號,以仗著佛力的加被護持而往生極樂。三、回向發願心。從自利方麵說,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資糧,全部發願回向往生西方;從利他方麵說,則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願所有的有情眾生都能往生極樂淨土。


    希望喜歡修持淨土、提倡淨土法門的大家,平時能夠培養菩提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以堅固求生淨土的信念,加速得到念佛的受用。修持淨土法門不一定要到寺院裏來,在家庭裏也可以修行,不過到寺院參加念佛法會,借著大眾共修的力量,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依個人的方便,來修持這最為方便的淨土法門。


    <font color="#ff0000">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font>


    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時教,最初講《華嚴經》,最後講《法華經》,現在我就介紹法華的天台宗,作為這次演講法會的結束。


    開創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二十二歲時,前往光州大蘇山,親近慧思禪師,苦練精修法華三昧。有一天,持誦《法華經》至〈藥王品〉的諸佛同讚言:‘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的經文時,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禪師讚歎說:‘非汝勿證,非我莫識……’,師徒相許之情,溢於言表。證得法華三昧以後,得無礙辯才,講解佛法妙義,口若懸河。智者大師將《法華經》講說給大眾了解時,僅僅一個‘妙’字,就解說了三個月,將佛法的大意完全發揮在這一個妙字之中,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九旬談妙’。


    智者大師感到聞法的人多,而證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於文字知解,無法久傳於世。三十八歲的時候,進入天台山,進一步修持法華圓頓一實的中道,從法華三昧的禪定工夫至止觀雙修的境界。大師證悟以後,前往金陵,於光宅寺講《法華文句》,創建玉泉寺,著作《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教理、實踐兼備,闡揚《法華經》的奧妙,建立了天台教學的體係,世上稱此三書為天台三大部。由於智者大師以《法華經》為依據,而開展一宗之教說,因此稱此宗派為法華宗;而法華思想經大師的闡揚,盛行於世,因此依大師徹悟法華圓頓實相的地點,也是他晚年圓寂的天台山為名,稱此宗派為天台宗。而世人則尊稱他為天台大師。


    <font color="#800000">(一)教觀雙美</font>


    所謂教觀雙美,教指教理,觀是修行,也就是理論和實踐兼備,解行並重的意思。這句話是天台宗引以為自豪,勝於諸宗派的話。從天台宗的立場來看,大乘八宗之中的唯識宗、三論宗、華嚴宗等,偏重理論,屬於教相門,而禪宗、律宗、淨土宗、密宗等,則注重修行,為觀心門。此三者皆有所偏廢,隻有法華天台宗又有教理、又重修行,教相門和觀心門兩者兼備,最為圓融,因此自稱為教觀雙美。


    綜觀天台宗的‘教觀雙美’的思想,在教義、理論方麵,乃將法界的實相、眾生的法性,攝入整個組織體係,而發展成一圓融無礙的思想架構,譬如有名的五時八教的教判,即為教相門。在修行、實踐方麵,是智者大師依據他在大蘇山所證的三昧,並融和在天台山修頭陀時的妙悟,而開顯出止觀法門的修道體係。如一念三千、一境三諦,即為觀心門。而教相門和觀心門,好像鳥的雙翅,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就實際而言,天台宗的教學特色,確實是值得讚美。譬如天台三大部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其主重玄義及消文四意的解經方式,成為千百年來研究經文,貫穿經意,講經說教的最好規範。觀心門方麵,如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不隻是天台家觀心法門的至寶,也是修禪定、智慧的聖典,就是小部方麵的《小止觀》、《六妙門》,也是禪修必備的良書,因此天台宗,不論在教理方麵、觀心方麵,確實都已具足了完備的教學體係。


    <font color="#800000">(二)思想理論</font>


    天台教學的本質,在解明中道實相的奧義。智者大師從兩方麵來把握。從絕對的理體來考察諸法者,為三諦圓融;從森羅的現象來認識諸法者,為一念三千。而本體與現象,即三諦圓融與一念三千互相圓融無礙,事中有理,理因事顯,此即天台一乘圓教最微妙的思想--事理相即為實相論。


    所謂三諦圓融,諸法皆具有空、假、中等三個真理。空諦即諸法空無自性,沒有實體;假諦即無自性的諸法乃因緣假合而成;中諦是諸法的本體超越空、假等對待的絕對實相。此三諦非個別單獨存在,每一諦中具有其他二諦,圓融相關,因此稱為三諦圓融。


    一念三千是說我們心中的一個念頭,具足三千大千世界的諸法。根據《華嚴經》的說法,宇宙間有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而每一法界又見十法界,故為百界。根據《法華經》的記載,每一法界具有十如是,因此百界即具有千如。智者大師將《法華經》的千如,配合《大智度論》的三世間,形成他自己獨特的一念三千的教學。關於十如是、三世間等名相,佛教辭典有詳細的記載,不一一加以介紹,我們隻對一念三千的道理稍加說明。


    各位也許會懷疑地問:‘我們的心,真的具有三千大千世界嗎?’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生起憐憫心,幫助他解除危難,這時就和佛菩薩一樣,以慈悲心來救渡眾生苦。當你春風得意,心平氣和,覺得世間上的一切好美,如同置身天堂一般,這就是人天的心。看到山珍海味,食指大動,起了貪愛心,這就是餓鬼的心。碰到不如意的事,憤怒填膺,生起嗔恨,這就是地獄的心。有時和家裏的人嘔氣,絕食抗議,結果餓壞了身體,沒有力氣做事,這就和畜生一樣愚癡,沒有智慧。在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之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時而餓鬼,時而畜生,輪轉不停,被自己所造作的痛苦,緊緊地束縛著。今後我們必須努力的是,如何將我們的心拔出於三途的痛苦而入於佛菩薩的法界之中。


    <font color="#800000">(三)修持方法</font>


    <font color="#008080">(1)三種止觀</font>


    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就是三種止觀,什麽叫止觀呢?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即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於無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觀是觀想、貫穿的意思。即息散亂的妄想之後,進一步觀想諸法,以發真智,徹悟諸法實相的本體。止即要止息一切諸法妄念,為靜態、消極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禪定門。觀即要觀想緣境、觀想光明,為動態 、積極性地再用功,為智慧門。此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為求道者修禪發慧之要門。


    講到這個法門,我個人以為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修持止觀法門,對你們的生活、事業,一定會有莫大的助益。在忙碌不停的生活裏,每一天,我們應該給自己幾分鍾的時間,安靜下來,去檢討一天的所作所為。一個星期之中,能有一天,半天獨處的機會,讓身心安靜下來,對工作做一整盤的計劃。一個月,乃至一年之間,能夠撥出幾天的工夫來實踐止觀法門,使我們的人生更上軌道。


    假如我們要做一件很複雜、很辛苦的事情,十分鍾之前,把眼睛閉起來,靜坐一下,修學止觀,馬上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先總統蔣公在生之日,經常到名山大川,風光明媚的地方。他政務繁忙,那裏有時間去欣賞風景,主要是到那個地方靜一靜,對國家大事,做慎重的考慮。據說好多重要的決策,就在他往來名山勝境、靜靜思考的時候,決定下來的。這就是止觀的境地,假如各位把這種止觀的修行,也實踐在生活裏,對於你的事業、你的生活,幫助之大,是不待言的。


    我常常看到一些青年朋友,到佛光山來遊玩,身上背著名牌的錄音機,播送著熱門的搖賓音樂,聲音大得震耳欲聾,唯恐別人聽不到似的。我心中一想:這些青年,大都來自於都市,來自於煩囂熱鬧的地方,每天聽著汽車的喇叭聲、工廠機器的聲音,各種吵雜的噪音,已經夠刺耳吵鬧了。為什麽他們來到寺院佛地,不僅不懂得享受一點寧靜,還以尖銳的歌聲來擾亂自己呢?一個人如果要以聲音來麻醉自己,以外境來染汙自己才能生存下去,完全沒有自己內心的世界,沒有一點靜謐的生活,實在是太可憐了!這種人生未免太悲慘了吧!


    快樂的追求,不一定在於色、聲、香、味、觸等外在感官的享受。內心世界的充實擴大才是更大的快樂。在佛門裏,有很多的老和尚,修習 止觀,眼睛一閉,既不看,也不聽,甚至寸粒不進,然而其樂無窮。這就是修持止觀所得的法樂,這種住於真理的快樂,是物質的享受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修持止觀法門有無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font color="#000080">a漸次止觀</font>


    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禪門》一書之中,對這個修行方法,有詳細的記載,有次第地引導行者,由淺而深,漸次進入禪定觀心的階次。歸納起來可分為五重次第:先皈依持戒,其次修學禪定,再向上進入無漏道,脫離三界生死,又修慈悲門以行菩薩道,同時不忘更修觀法,破除空假兩邊的執著,而證入實相無為道。


    <font color="#000080">b不定止觀</font>


    這是根據智者大師在南京瓦官寺所講的《六妙門》一書而修習 的。它不分別階位,有時修頓修漸,有時更前更後,有時修真修俗,互淺互深,或事或理,乃適應眾生根器而開出的不定止觀法門,但是仍然以數息觀為最主要的方法。各位可以請一部單行本來參考學習 。


    <font color="#000080">c圓頓止觀</font>


    是《摩訶止觀》所開示的修持法門,這個法最初以實相為止觀的對象,隨著解行用力,而到達始終不二、圓融的境地。不同於漸次止觀與不定止觀的修法,是智者大師晚年在荊州玉泉寺,所講說的實踐法門,也是大師思想、體驗最為成熟的結晶。其修持的次第為: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此中所謂的修大行,主要的就是修學三昧,也就是天台另一種修持方法的四種三昧。


    <font color="#008080">(2)四種三昧</font>


    《摩訶止觀》所教示的法門是最高極致的圓頓止觀,而在此書中所談到的修大行,就指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四種三昧。這四種三昧是天台實踐論之中非常重要的行門。什麽叫三昧呢?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將善心住於一處而不妄動。以下簡單地加以說明:


    第一、常坐三昧,又叫作一行三昧。以九十天為一期,專心一意坐禪,口中稱念某一尊佛的名號,心意集中一處,而觀照真如法性。這個法門所觀照的對象--所緣境,與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所觀照的對象不同。慧遠大師是以阿彌陀佛聖像為所緣境,而常坐三昧是以真如法性為所緣境。實踐常坐三昧,能夠了達迷悟不二、凡聖一如的境界。


    第二、常行三昧,也是九十日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以盤坐,更不可以躺臥,隻準許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繞室行走,不能休息。


    我們佛光山有一位法師,曾經二次修持過常行三昧。修行的過程當中,真是酸甜苦辣,別有一番滋味。他入關半個月以後,感覺關房如同冰窖一樣,片刻難以安身。我於是建議他:‘你可以供奉佛像,燃香供養諸佛菩薩加持你。’後來他說清香一燒,滿室芬芳,溫 暖如春,給了他不少力量。又過了一段日子,覺得眼耳鼻舌身,好像被堵塞起來一樣,又好像有鐵錘在撞打著他,非常難受。他每天不要吃飯,隻吃一碗米湯。本來修持常行三昧是可以吃飯的,但是他不想吃,因為飲食少,能減低他的欲望 。他最初走路,是每一次走三小時,每一天走三次。走得太辛苦了,雙手可以扶著從天花板垂下來的繩套,稍事休息。一個月以後,每次走路增加到七小時,一天仍然走三次,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之中都在奮力地行走,這樣實踐了二個月。這種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是根據《般舟三昧經》的修持方法。曆代高僧大德,因為修持這種三昧而有成就的,不勝枚舉。譬如慧遠大師就是依據《般舟三昧經》而成立廬山蓮社,淨土宗第三祖的承遠大師,也是修持這種三昧有成就的高僧。如果修持這種三昧有成就的時候,在禪定之中,能夠看見十方諸佛清楚地站立在自己的麵前,因此又叫作佛立三昧。


    第三的半行半坐三昧和第四的非行非坐三昧,都不論時間的長短,或者七日或者二十日為一期,人數也可以十人或者更多的人共同修持。是比較適合一般人修行的法門。


    除了三種止觀、四種三昧之外,天台宗另外還有一些修學的方法,譬如五悔法--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等修行過程。這種法門普遍於其他的宗派,隻是依各宗派見解的不同--五個層次的前後稍有差異而已。還有二十五方便,即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五悔和二十五方便,都是修行禪定的預備工作,即是修習 觀心門的方便入門。還有十乘觀法,這是摩訶止觀的中心思想,依此觀法修持,很快就能成就止觀的修持,是修持止觀捷徑中的捷徑。


    上麵所介紹的天台宗實踐法門,大多以修持禪定為中心。除此之外,另外有一種受持法華經典的法門,或者誦念經文,或者禮拜經文,其中有人甚至一字一拜,非常虔誠;或者刻寫經文。在稱念經文的方法之中,中國佛教方麵,大部分禮誦整部《妙法蓮華經》。


    受持《妙法蓮華經》而得到感應的事跡很多,例如慧思大師,年輕時,經常一個人在空塚間,誦讀《法華經》,由於不明義理,日夜悲泣,唯有麵對經卷頂禮不休。後來夢見普賢大士,乘白象來為他摩頂,因此智慧大開,以前不懂的經文含意,頓然能解。隋朝慧威禪師,一心念誦《法華經》,能通鳥語。有人因為誦《法華經》而降伏邪魔、嚇跑惡鬼;也有人因為念誦《法華經》而使自己父母超升天道。因此各位即使不能實踐天台的止觀禪定,稱誦法華經文,也能夠受益匪淺。


    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主要依據而創出的宗派。當初佛陀在靈鷲山上,開演法華妙義的時候,有百萬人天前往聽講,史上稱之為靈山勝會。十幾年前,我到印度,無論如何也想到靈山去憑憶當時的勝會情況。記得我到了靈山上,禮拜在佛陀說法的座前,回想當初佛陀說法,百萬人天聆聽妙法的盛況,再返觀今日末法時代,佛教衰微,不禁悲從中來,感慨係之!我圍繞著佛陀蓮座久久不忍離去。


    我對佛法具有無比的信心,就是從朝拜佛陀的聖地,從念佛拜佛,從平日布施利人的修持,從布教弘法的生活中長養起來的。我從小被打、挨罵、受到種種的委屈困苦,有時幾天不曾進食,有時數年不得一衣,但是這許多苦難,訓練我更堅強地來承擔起一切,主要是佛陀的慈悲,給了我無比的力量。我希望各位也能從八宗之中,參透一些佛法的消息,在佛法中找到一份力量。


    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有五千人中途退席。因為大乘圓教的道理太高深、奧妙了,有些小乘根性的人無法接受,因此離席而去。三天來,我在這裏講說大乘八宗,而你們大家卻沒有一個人離開,看起來各位比佛陀在世時的聽眾,更具有福德因緣。三天中,我本計劃將八大宗派的修持方法,一一作個比較,介紹給各位。由於時間的限製,隻好割愛。希望將來有機會,再和各位結緣。


    幾天來非常感謝各位撥空來參加此次的演講法會,我相信龍天護法一定知道各位的蒞臨,並且也一定會尊敬你們、保護你們。最後,我再度虔誠地祈求佛陀慈悲,加被各位身心愉快,萬事如意!謝謝各位,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