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是近幾十年來興起的熱門學問,可以說任何事都能和它沾上邊,如企業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倉庫管理、人事管理、情緒管理等等。其實隻要生活在團 體裏,小至家庭、公司,大至學校、國家,都脫離不了管理。
早期管理者把人(被管理者)視為生產工具,管理的目的隻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產質量;進而能了解、關心人的經濟需求,以加薪、獎金作為工作動力;到後來更體認和尊重人的社會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在整體發展中,又能兼顧個人的創造力和獨特性。
於是,這些年來,許多領導人 和管理學專家,紛紛投注員工的潛能開發,重視員工的道德觀念、忠誠度、穩定性、抗壓性,和群我關係等等。在這方麵,無疑的,宗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陀所建立的僧團 ,也有健全的組織和完整的製度。佛門的管理,以自我發心、自我約束、自我覺察為原則,管理的目的,則是為了使僧團 能和合發展,俾令正法得以久祝除了僧團 的管理,佛陀也對世俗社會提供許多管理法,例如他曾指導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君王治國的方法,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也告訴世人如何管理金錢……可以說具“世間解”的佛陀,本身就是一個高明、一流的管理專家!
二○○五年十月,星雲大師在美國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時,學生提問了許多有關管理的問題,像如何當個讓屬下心悅誠服的領導人 ?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緒?如何運用管理學,讓人際關係更和諧?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和空間?另外,佛光山在全世界,有近兩百個道場和各種事業單位,他們也好奇:大師是如何領導這麽龐大的團 體?其他如經典的管理理念、傳統寺院的管理、因果的管理等等,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所謂“理以事顯,事以理成”,大師理事圓融,無礙說法,為學員上了一堂精彩又精辟的課程。以下是當天的座談紀實。
時間:二○○五年十月五日,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地點:美國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教室
主持人:星雲大師
英文翻譯:妙光法師
對象:西來大學學生及加拿大滿地可、溫 哥華、美國紐約、聖路易、奧斯廷休士頓、舊金山、佛立門、聖地牙哥、台灣人間大學等,十個地區之數百名學生,透過網際網路同步上課
--------------------------------------------------------------------------------
一、“管理學”是現代最時髦的一門學科,包括人事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倉庫管理、檔案管理,乃至學校管理、醫院管理、飯店管理等。首先可否請大師針對“管理”的定義與要領,為我們做一些說明?
答:“管理學”是因應時代進步而產生的一門學問,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係統、有目標的運作方式。國際企管學者哥夏爾曾說,優秀企業與不良 企業的差別,其產業本身的因素隻占6%至10%,其他差別全在於管理。一個企業團 體,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發展迅速,興隆長久;一個國家有良好的管理,必然民富國強,安和樂利;一個家庭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父慈子孝,幸福美滿,而一個人如果懂得自我管理,也必定能身心健康,生活平順。
管理是一種藝術,有其靈活巧妙之處。一位大將軍在戰場上,他的一個口號、一個命令,可以讓成千上萬的士兵不顧生死的衝鋒陷陣,但是,戰場上的管理大將回到家裏,可能連一個太太也管不了。
曾經有一位女士告訴我,她說她的小女兒因為學芭蕾舞,有機會到世界各國表演。她看到美國教練在教導時,都采取蹦勵的方式,學生跳得不好,也說:“很好!我們再來一次。”沒有責備,而是一次一次的讚美和鼓勵。相反的,上海的教練就不一樣,嘴裏說的總是:“你這麽醜,站到前麵幹什麽9“跳得不好,往後麵站9
每個人資質不一,各有妙用,隻要善於帶領,敗卒殘兵也能成為驍將勇士,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出他們的優點長處,給予適當的鼓勵;看出他們犯錯的症結,給予確切的輔導。尤其,不能傷害他們的尊嚴,要讓他的人生得到正麵的成長。像盤珪禪師以慈悲愛心,感動惡習 不改的慣竊;仙崖禪師以不說破的方式,教導頑皮搗蛋的沙彌,都可看出曆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叢林,接引各類僧眾的善巧智慧。
大約是三十多年前開始,西方諸多管理大師的學說、理論,在全球掀起風潮,市麵上出現許多管理書刊,也常有各種管理學講座、管理人員培訓班等等。最近幾年,管理學又有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趨勢,不少東西方學者發現儒、釋、道諸家學說中,蘊含微妙的管理哲學,於是,出現了如“古代帝王學”、“從三國演義看管理”、“企業禪”、“莊子與經營管理”、“心經與現代管理”等論題與書籍。不論是向西方取經,或是探索東方的智慧,這種種理論、方法,隻能作為借鏡和參考,如何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運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從事管理,善以謀略在人我之間製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為屬下所尊重;有些人從事管理,喜用計策先試探別人的忠誠,但是一旦被人識破,就不能為對方所信服。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來測度他情,以授權來代替幹涉。
我覺得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權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場互換,要讓人心甘情願,給人信心,讓人歡喜跟隨,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而且,管理者不能總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要常常深入群眾,和大眾建立“生死與共”的觀念及感情,才能發揮團 隊的最大力量。
古今中外,善於管理的良臣名將,都是因為擁有這種體貼、承擔的美德,所以能夠克敵致勝。像戰國時的吳起將軍,不但平時噓寒問暖,與兵士同甘共苦,同榻而眠,同桌而食,還親自為患“疽”的士卒吸吮膿血,所以官兵們都肯為他赴湯蹈火,即使戰死沙場也在所不辭;李廣帶兵,在饑乏之際,發現泉水,不待士卒盡飲,必不近水;不待士卒盡餐,必不嚐食,所以大家都樂於為他效勞賣命,出生入死。
總之,說到“管理”,其實就是在考驗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與智慧。管理的妙訣,首先須將自己的一顆心先管理好,除了讓自己的心中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做事的原則,能合乎時代與道德。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心裏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來帶人,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
二、針對剛才大師所說,不管任何管理,都離不開人,所以管理學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請問大師,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世間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較容易,因為物品既不會表達意見,也不會和我們對立抗爭,怎麽安排,它就如何發揮功用;事情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原則,如果能將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妥當,把事情的好壞得失權衡清楚,管理起來也不覺為難。
管理學中最難管理的是“人”,因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意見,尤其麵對不同的思想、習慣、看法、學曆、資曆,不同的地域、籍貫、年齡……,在這麽多的差異之中,要將他們統攝管理,是非常困難的。
有一段民間的繞口令說:“有一個城隍廟,東邊坐了一個管判官,西邊坐了一個潘判官,西邊的潘判官要管東邊的管判官,東邊的管判官要管西邊的潘判官,究竟是要東邊的管判官來管西邊的潘判官,還是西邊的潘判官來管東邊的管判官。”你看,連判官也彼此不服氣,互相看不起。可見有了管理對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別對立,反而更難管理呢!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已於二○○五年十一月辭世),他曾為“人的管理”重新定義,認為在新時代,以資訊為導向的企業組織裏,主管和有專業能力的員工之間,已不似傳統的上下關係;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組織則如同交 響樂團 ,身為指揮的,隻是“帶領”各有所長的團 員,演奏出完美的樂曲。我覺得這樣的團 體頗類似我們僧團 ,僧團 中的成員彼此之間是同參法友,有著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標,平時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時則團 結合作,集體創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麽是佛法?慈悲、智慧、權巧方便、六度、四攝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時,可以運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學好,自己必須具備“以眾為我”的菩薩精神,例如要能為人著想,能給人利益,肯幫助別人,讓每個人“皆大歡喜”,就是管理學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態度,不要一味的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過份講究規矩,往往難於管理和成事。所謂“訂法要嚴,執法要寬”,真正擅長管理的人不強迫要求,卻在“無為而治”中,讓屬下“心甘情願”的奉行,也從寬容、尊重裏,得到進步成長和發揮的空間。
曾經有位泰國工廠的老板,他告訴我,他的六百名員工,每天上班前會有半小時的打坐、誦經。他的用意是希望從思惟法義、從打坐沉澱中,培養他們的慈悲、熱忱和因果觀念。長期下來,他發現對工廠的管理和營運,助益不少!
在台灣,也有不少企業團 體成立佛學社、禪修班等,希望藉由佛法的淨化,讓員工情緒穩定,配合度高,進而營造和諧的工作氣氛,和提升工作效率。如電信局很早就成立“學佛會”,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學社團 ;長庚、榮總、台大等各大醫院都設立佛堂,固定舉行念佛共修;中鋼、中油、中船等公司常舉辦佛學講座;高雄煉油廠有“光照念佛會”、“禪坐研究班”,常與佛光會聯合舉辦各類講座和活動。還有,巨東建設集團 不但認同我“發揚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羅蜜”作為企業經營的大目標。
佛教一向重視人的管理,《禪林寶訓》言:“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嚐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嚐私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誌,盡眾人之情。”人事管理上,必須注意幾點原則,如要顧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協調、要用心策畫、要全力推動、要向上報告、要知道承擔、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與屬下之間,必須能上下坦誠交 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動勤奮,能自我厘訂計劃,平時處事多溝通協調。
我認為身為現代領導人 、管理者,應該具備幾個條件:
笑在臉上,讚在口上,怪在心裏,氣在肚裏。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功歸大眾,過自承擔。
不計得失,不可畏縮,不能頹喪,不會頑執。
顧全大局,倡導人和,上下交 流,意見一致。
發心服務,遵守諾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調和,照顧大眾,善用機會,把握人生。
處事幽默,聆聽報告,細心研究,雙手合十。
做一個領導人 ,如何用人也是一門學問。身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對屬下隻有批評,沒有指教,所以對於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養。另一方麵,身為主管或高級領導幹部,也要隨時自我檢討,並與屬下溝通,才能做到“將相和”,讓團 體健全鞏固地發展。
在管理時,我們常會跟對方說:“你都不聽我的話9“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見9其實,想一想,我們又何嚐聽自己的話?往往自己承諾的事情卻做不到,所以與其說管人難,有時候管自己更困難。我們在管理別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口說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
三、懂得管理學,甚至善於管理別人,並不必然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數家公司,可以統領數千員工,但不見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請問大師,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答:前麵說“人難管,自己更難管”,其實比人、比自己更難管的,就是我們這顆“心”!如《五苦章句經》所雲:“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來,我們的心就這裏、那裏的到處走來走去,忽而歡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裏流轉不停。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當我們心中希聖求賢,自然浮現聖賢的麵貌;心如凶神惡煞,便表現出如魔鬼羅剎一般的猙獰模樣。在佛經裏,有許多對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難控製、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野鹿逐聲色、心如盜賊劫功德……此外,佛陀也說我們的身體好比一個村莊,村莊裏麵住了六個盜賊,他們的首領就是“心”。心是身體這個村莊的主人,所以我們要想治理身體,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體就能聽我們的話。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為眼耳鼻舌身的領導呢?何能讓眼耳鼻舌身成為善良之輩呢?當一個人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
“心”是萬物之本,沒有把根本管理好,隻管理枝末,人生當然不會圓滿。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心善則一切皆善,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學。因此,佛陀設教,就是倡導“心”的管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沒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麽有“天下為公”的觀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沒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麽能以誠信待人呢?此外,諸如成見、執著、愚癡、諂曲、慳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讓心中藏汙納垢、百病叢生,又怎能調和人際,服務大眾,擔負起濟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可憐,也很偉大。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心”而生活,這顆心給我們製造很多的妄想、煩惱,讓我們不得安寧。因此,儒家提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說、非禮勿動”來規範我們的心。
佛教更有許多對治法門,如“五停心觀”就是五個治心的方法:貪心重的人,可以用“不淨觀”來對治,觀想身體是個不清淨的臭皮囊,貪求就會少一點;瞋心重,喜歡發脾氣、罵人、怪人、冤枉人的,用“慈悲觀”來對治;對世間的道理,常常顛倒妄想,不能明白來龍去脈,凡事一知半解,愚癡無明的,用“緣起觀”來對治;自覺業障深重,又執著、計較,有諸多煩惱者,可用“念佛觀”對治;平常容易散亂、妄想,心意不能集中,精神容易恍惚的人,可以采雀數息觀”,數自己的呼吸,一進一出,從一數到十,再從十數到一, 如此心意集中,就容易專注,不會散亂,煩惱妄想也會慢慢的像水一樣平靜下來,心一平靜,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認識自己;能如此,則任外麵的世界如何紛亂,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動了。
《佛遺教經》說,隻要我們“製心一處”,就能“無事不辦”。修學“心的管理”這門學科,不能完全依靠別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現出來,並且以這些善心、好心,來管理自己、管理環境、管理事物、管理團 體。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盛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呀!
--------------------------------------------------------------------------------
四、管理學其實就是一門領導學,請問大師,身為一個領導者,如何才能讓屬下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
答:近代管理學從崛起到現在,大約將近九十年。由其發展過程,可看出一些趨向,如從“物性”管理,進展到“人性”管理;早先將被管理者視為生產工具,隻求工作效率,增加產能,後來漸漸重視被管理者的心理因素、人際關係等人性問題。以及從“個體”到“整體”,建立員工的團 隊認同觀念,創造企業形象,關注社會公益等,都是因應時代而自然演變的管理趨勢。
我想唯有“人性化”,能關懷屬下的需要,能尊重、提攜屬下,並為他們解決問題的管理者,才能讓屬下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另外,“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十六個字,不隻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條,也是領導者必須謹記在心的。能“給”,代表心中有無盡的能源寶藏;肯“給”,才是一種寬宏無私的度量。不過,許多主管喜歡部屬言聽計從,畢恭畢敬,甚至以磨人為樂,藉此展現自己的權威。其實,領導者能融入大眾,“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年前,我初創佛教學院,即使像“出坡”這麽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親自說明意義,並且身先表率,挑磚擔水。到現在,想要為我做事情的徒眾何止萬千,但我不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還經常主動地為徒眾解決問題。聽到某個徒眾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為他主持南部的會議;知道哪個徒眾正在主持會報,一時無法結束,我就為他代課教書。我覺得能和屬下培養出“同甘共苦”的情誼,不隻可以發揮團 隊精神,更能讓屬下心甘情願的跟隨。
有的人是天生的領袖人物,有的人則是後天培育而成。美國的華倫·班尼斯(warren bannis),曾經擔任甘乃迪、雷根等四任總統的顧問,他出版了二十幾本有關領導的書。班尼斯認為領導方式很多,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的領導風格,但是優秀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四種特質或能力,即(一)注意力管理:給部屬明確的目標或願景,以凝聚共同的心力。(二)意義管理:讓部屬認同願景之意義。(三)信任管理:言行一致,誠懇正直,能讓部屬信賴。(四)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並且能虛心改進,堅固所長。班尼斯還認為隻要領導者願意努力和自省,就能擁有這四種管理能力,成為一流的領導者。
除了這些條件,在統理大眾上,我覺得“知人、育人、用人、留人”,也是身為領導者要具備的識能。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長短,育人要懂得教導部屬,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在這方麵,《徂徠訓》裏,也有很好的意見,如:不能一開始就想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必須等用人之後,優點才會自然呈現;用人時,隻須取其優點,不要過分在乎他的缺點;不可隻任用投其所好的人;不要計較小餅,而應重視對方的工作表現;用之則無疑,務必給予充分權限;在上位者,不可與在下者爭功;人才者,必有乖癖,因為有“器用”,自然不能舍癖;隻要能善用人,必定可獲得適事、應時的人才。
明朝劉伯溫 的《鬱離子》裏記載這麽一則故事:有位趙國百姓因為家中老鼠為患,到中山國討了一隻貓回來。這隻貓很會捉老鼠,卻也愛咬小雞。一段時間之後,這戶人家不再有鼠患,但是小雞也被咬死不少。有人勸他將貓趕走,他回答:“我們家最大的禍害在老鼠,不在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壞衣服,穿通牆壁,毀損家具,可說禍害無窮!沒有雞,頂多不吃雞肉;趕走貓,老鼠再來就不得了9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管理者不能隻是盯著屬下的缺點,能舍其短,用其所長,才是最重要的!
漢代政治家賈誼也說:“大人物都不拘細節,所以能成就大事業。”因此,大原則不放鬆,小細節不計較,用人之道在各得其位而已矣!身為主管者要能授權,要有寬闊的度量,讓屬下發揮所長,在“提拔後學”的原則下給予機會,但也不能一直留在身邊,不讓其離開。另外,領導者本身不能太忙,太忙容易顧此失彼,而無法作長遠性、全麵性的整體規畫。
關於用人之道,我提供幾點原則:取人之直,疏其諂曲;取人之樸,疏其奢侈;取人之寬,疏其狹隘;取人之敏,疏其懶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人有所長,必有所短,懂得用人之道,優秀的人才就會甘於為其所用。
如何當個稱職的主管?在《佛光菜根譚》裏,我將主管分成四等:“一等主管:關懷員工,尊重專業;二等主管:信任授權,人性管理;三等主管:官僚作風,氣勢淩人;劣等主管:疑心猜忌,不通人情。”身為領導者,能有知人之明,且能推心置腹的信賴、尊重,凡事多體恤、多包容,部屬就會因為受到賞識、重用,而心悅誠服,甚至萌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忠誠呢!
--------------------------------------------------------------------------------
五、目前佛光山的寺院道場遍布五大洲,每日所從事的弘法事業又多,卻都能井然有序的進行,請問大師平時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和事?
答:過去也常有人問我,說我門下徒眾一千多人,寺院近兩百所,又有各種文教事業單位,如此龐大的團 體,不知我是如何管理?其實,我並沒有什麽特殊的管理技巧,我隻是為佛光山建立各種製度,以製度來管理,以組織來領導而已。例如在開山之初,我即根據六和敬、戒律和叢林清規,著手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製度,以及“集體創作、製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運作準則。
在人事管理上,有幾個基本方針,如:“徒眾不私有”,佛光山所有的徒眾,沒有一個是個人的徒弟,所有的弟子都是佛教的、公家的,隻有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為序。因為不私收徒弟,徒眾之間就不會為了徒弟而產生紛爭。“金錢不私蓄”,佛光山所有徒眾除了常住發放的“單銀”之外,涓滴歸常住所有,個人不私置財產。徒眾沒有金錢,並不代表他們的生活沒有保障,反而他們的衣、食、注行、疾並留學、遊學、參訪,甚至剃度以後,回家探望父母的禮品,常住都會為他準備。在佛光山健全的製度下,大眾享有最完善的福利。
還有“人事要調動”,秉持“滾石不生苔,流水才是活水”的原則,佛光山的人事有輪值調動。每一座別院、分院、布教所、事業單位,都不是個人所有。或許今年在這裏做住持,明年可能調派到另一個寺院去。調職有許多好處,可以多方學習 ,多方結緣,增加不同的經驗。以及“序級有製度”,佛光山依每一位徒眾在道業、事業、學業上的努力而評核序級,由清淨士、學士、修士到開士,逐級升等。
因為有這些健全的體製,所以佛光山能夠和諧順利的發展。此外,佛光山依徒眾的性向、能力,分別訓練,再依個人專長擔任各項職務,如:住持、當家、知客、文教、策畫、法務、典座等等,總希望每個人都能各盡所長,為佛教奉獻心力,也為自己的生命留下光輝。
在寺院管理方麵,佛光山的各個殿堂,像大雄寶殿、大悲殿、會議室、客堂、教室……都是全日開放,以便讓大眾隨時都能進去瞻仰、使用。在物品管理方麵,我不喜歡建倉庫,我覺得物品是給大家用的,最好能物盡其用,東西一旦堆在倉庫裏,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時已經發黴生鏽,豈不可惜!我管理金錢,也不喜歡放在秘密的地方,三、四十年前,在壽山寺的時候,我常將金錢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學生、徒眾各取所需;我認為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導法治、人治,甚至無為而治,我覺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內心的管理;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
有鑒於“人和為貴”,所以我一向主張“集體創作”,我覺得最上乘的管理方式,應該是讓大家自動自發,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奮發突破。我也大力提倡“同體共生”的精神,我覺得最高明的管理原則,應該是讓整個團 體能夠產生共識,而上下一條心。不過,在“以和為貴”的前題下,我亦提倡“和而不同”的運作模式。
《資治通鑒》裏,任延對東漢帝劉秀說:“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一個團 體如果形成隻有一個聲音的“一言堂”,將會缺乏活力,不再進步成長。因此,雖然我一手創建佛光山,但我都以召開會議來代替下達命令;盡避我是多少人的師父、師公,但我寧願大家商討研究,也不願斷然否決別人的意見。當然,其中也曾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擾,例如有些議案必須趕緊實行,因為主事者的保守、延誤時機,可能日後得付出多倍的努力及代價,但是為了尊重他人的看法,也隻有孤注一擲。四十年來,為了斡旋各個單位的意見,為了調和各個主管不同的看法,總有開不完的會議,但想到能給人多少利益,給人多少方便,給人多少學習 ,一切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總之,佛光山那麽多人相處在一起,之所以能和諧無諍,一個最大的妙訣就是相互尊重,再者就是大家有共識。佛光山不是一個癡聚的團 體,大家有相同的理想、方向與願景,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僧眾,都畢業於佛光山叢林學院,所以在思想、理念上,大體一致,大家以弘揚“人間佛教”為目標,從弘法利生中,看到自己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能安住身心,共創一個六和敬的僧團 ;這就是佛光山最好的管理之道。
--------------------------------------------------------------------------------
六、從剛才大師談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可以看出大師很有現代管理學的理念與長才,不知大師這些理念是否有受到佛教經典的啟發,能否舉一些實例說明?
答:四十年多前我到日本訪問時,見到許多工商企業團 體,為了培養員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習慣,在正式工作之前,會將他們送到寺院,接受佛教的“管理”課程;以此作為“職前訓練”。當時日本寺院負責行政的出家法師,也無不以佛門對人事、對工作的管理方式傾囊相授。那時我就認為佛教在社會管理方麵,應該可以提出一些貢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有關管理的方法,可以說俯拾皆是。如《阿彌陀經》就是阿彌陀佛的管理學,阿彌陀佛是善於營造管理的建築師。他所建造的極樂世界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有七寶池和八功德水,街道皆以金銀琉璃鋪成,花草樹木香潔微妙,重重疊疊的景觀,非常莊嚴美麗。更重要的是,極樂淨土沒有空氣、水源、毒氣、核能等各種汙染,沒有吵雜的噪音;氣候清爽宜人,沒有生態失衡的問題,也沒有水火風災及地震、海嘯之害,是一個莊嚴安樂的清淨國土。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裏,交 通管理順暢,沒有交 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沒有男女糾紛;經濟管理完善,沒有經濟占有;治安管理良好,沒有惡人陷害。也沒有政治的迫害,衣食的擾人,老病的罣礙,種族的界限,怨家的敵對。極樂世界的居民注重品德,相互尊重,他們在道業上,已達不退轉的阿鞞跋致境界,因此沒有暴力傷害,更沒有貪贓枉法,人人友愛合群,互敬互重,是個有德賢者共同居 住的佛國。
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的居民,全都“管理”成“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不論在自然環境、建築規畫,或社會、人際的管理上,可以說阿彌陀佛就是最高明的管理專家,因為他能夠給人安全、給人安樂、給人安心、給人安適。
一卷《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最好的“管理學”。觀世音菩薩具足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大無畏、大力量,尋聲救苦,以千手千眼救苦救難,如:風災、水患、火難等,菩薩無不伸以援手,主動幫忙他人解決困難,救脫困境,讓眾生得以無憂無懼。另外,觀世音菩薩能觀世間音聲而隨緣度化,圓滿眾生所願。貪欲者,他以布施喜舍來幫助;瞋恨者,他以慈悲來教化;愚癡者,他用智慧來引導;疑嫉者,他賜信心來攝受;求生兒子的人,助其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兒的人,助其獲得端正有相之女。
觀世音菩薩善於隨類應化,觀機說法,如果是軍人,觀世音就為他說軍人法;對工商人士,就講工商管理法;對童男或童女,也會給予童男童女的教育。這種“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的隨機應現,即是“同事攝”的體現。
除此,《普門品》裏還有一個重要的管理,就是“一心稱名”。在人間,不論是上司與部屬,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或是朋友同儕之間,若想獲得對方的尊重與愛護,達到人際關係的圓融,首先應該學習 愛語布施。人與人之間唯有至誠讚歎,“口中有你,心意誠敬”,雙方才能心意相通,圓滿融和。
再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也是非常好的管理學。此十大願是菩薩為了度眾生,精進勇猛,長期不斷修行的願力,應用於世間的人事管理,更是微妙高超。我以現代語言來詮釋: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稱讚如來,是語言的讚美;廣修供養,是心意的布施;懺悔業障,是行為的改進;隨喜功德,是善事的資助;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請佛住世,是聖賢的護持;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恒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圓滿。身為主管的在身、口、意上,若能依此十點待人處事,相信定能成為讓部屬真心愛戴的領導者。
佛陀是最早的管理專家,他講說的教理義涵,可以說無一不是管理法。例如以“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來形容每個人法身、自性的永恒、無始無終、無窮無際,用之於管理,不也是要做到縱的上下連係,橫的各方關照,才能圓滿周全嗎?其他如“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八正道”等等,也都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管理法門。
--------------------------------------------------------------------------------
七、原來佛教經典裏,有那麽多的管理法寶!我們從大師的傳記知道,大師從小就在大陸 接受完整的叢林教育,可否請大師再談談傳統佛教寺院道場的管理學?
答:佛教寺院的管理,從佛陀成立僧團 時,即已有健全的係統。佛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製度,他常說:“我亦僧數。”也說:“我不攝受眾,我以法攝眾。”佛陀不以領導者自居,而是以真理來攝受統理僧團 大眾。因此,凡是進入僧團 的每一成員,都必須舍棄過去的階級、財富、名譽、地位,僅有內在修證境界的差別,而無外在身分階級的畫分,以人格尊重、長幼有序、互敬互愛,作為僧團 建立的基矗
佛陀住世時,以其製定的戒律及所說的教法為領導中心,僧團 生活采取托缽行乞,和合共住的形式。在共住辨約上,僧侶除個人使用的衣?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 具,乃至房舍、園林等,均屬僧團 共有,不得據為私有。對僧團 器物的維護,則有工作上的分配;於每一住處僧團 中,推選一位有德長老,領導僧侶的生活作息,及擔任平時的教誡。
在日常生活上,僧侶以戒律和“六和敬”,作為共住的法則。“六和敬”是:
(一)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二)戒和同修,在法製上,人人平等,是法製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四)意和同悅,在精神上,誌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五)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在身口意、見解、利益各方麵,有這些共識和依循的準則,所以能維持清淨和諧的僧團 。
佛陀也會於每月八日、十四或十五日與僧眾共集一處,布薩說戒,期使散布於各處的僧侶能定期集會。若有違犯戒律者,即於此時對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這些都是佛陀為讓僧團 和合久住,所訂定的身心淨化的管理製度。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除了延續佛陀的教法,在僧團 管理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古今叢林接納十方參學的衲子,因此,住持亦須經由十方大德共同推舉。同時,寺院重要綱領政策,或領導大眾,維係綱紀的職務,也多是經由僧眾議決、選舉投票而產生。這種“選賢與能”,重視大眾意見的民主 管理,加強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叢林事務統分四十八單,在兩序的人事組織下,職務有文有武,有內務、有外務,有執綱紀、有執眾勞,有任教育、有任幕僚。如《緇門警訓》說:“叢林之設,要之本為眾僧,是以開示眾僧,故有長老;表儀眾僧,故有首座;荷負眾僧,故有監院……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為眾僧主典翰墨,故有書狀;為眾僧守護聖教,故有藏主;為眾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各單職務由常住依職事發心、能力、德行、才學的不同而派任,大眾皆是基於服務的立場,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務正常運轉。
叢林寺院的一切淨財、物品來自十方,因此概歸常住所有,由常住為大眾儲蓄道糧、維護寺產、規畫福利,使僧眾得以安心辦道,這種“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經濟理念,可以結合個人的力量,為團 體創造更大的利益。
僧團 除了以戒律為規範外,並製定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規範,使大眾生活有一定的製度可循。例如東晉道安大師為其領導的僧團 ,製定有三項僧尼軌範:
(一)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
(二)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食法;
(三)布薩、差使悔過法。
而中國禪宗叢林,由於注重勞動生產的農禪生活,則施行“普請法”,就是集體出坡作務,無論上下,一律平等,均需參與生產勞動;這種平等普請之法,有助於凝聚大眾的向心力。
從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製定的《百丈清規》、《禪苑清規》,或其他日用清規,以及戒律儀製中的“布薩舉過”、“僧事僧決”、“滅諍法”等,都能看出佛教叢林公開、公平、公正的管理特質。
佛教很重視群我的關係,叢林寺院管理的原則,從啟發心靈及服務大眾著眼,而且主張自動自發、自我約束。兩千多年來,佛教以佛、法、僧三寶作為信仰的依歸,以經、律、論三藏為管理的法則,令僧眾有明確的方向目標,和最佳的修行指南。其實,這個管理方法亦可用之於國家、社會、各行各業,乃至個人的身心管理呢!
--------------------------------------------------------------------------------
八、情緒化是立身處世的障礙,用情緒做事不容易成功立業,所以現在社會很流行“eq管理”,也就是情緒管理。請問大師,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
答:一個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須管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儀、語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緒更要管理好!情緒管理不好,會為我們帶來許多無謂的災殃,所以,現代人很重視“eq”情緒的管理。
有的人情緒變化很大,如天氣般“晴時多雲偶陣雨”,讓人捉摸不定。我曾將人分成四種:“一是很能幹,也沒有脾氣;二是很能幹,但脾氣很大;三是不能幹,也沒有脾氣;四是不能幹,但脾氣很大。”
一個人無論多能幹,絕不能情緒用事;用情緒做事不容易讓人信任,當然也就不容易成功立業。過份情緒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情緒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曆代暴虐無道的帝王將領,大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結果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緒解析專家。他認為我們的臉部表情,是情緒的直接窗口。為了偵測情緒,他用電流刺激臉部肌肉,研究肌肉運動與情緒的對應關係,結果發現我們臉部肌肉,有大約七千種不同的組合方式;意思是我們每個人可變化出七千張不同的臉孔,有著七千種不同的情緒。艾克曼以科學方式提出基本情緒有十大類:憤怒、恐懼、悲傷、嫌惡、輕視、驚訝、愉悅、尷尬、罪惡、羞慚;而每一項都代表一大類相關的情緒。
這些基本情緒和佛教的分類頗為相似,早在兩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構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學知識體係。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唯識學也將人的心理反應,分析成五十一種,其中屬於負麵情緒的,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以及隨根本煩惱而生起二十種大、中、懈隨煩惱”,如忿怒、嫉妒、驕慢、慳吝、諂曲、昏沉、散亂、懈耽無慚、無愧……這些情緒表現在外的,便是粗暴、蠻橫、乖張、無理、喜怒無常的言行。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陰晴不定、激動憂懼的心理狀態中,久而久之,會影響生理變化,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玻例如: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等。醫學研究報告中提到:“當一個人不快樂、發怒或緊張受壓力時,腦內會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腎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隻傷害自己的身體,更會妨礙人際之間的相處,讓自己陷入憂鬱、躁鬱、自閉的困境裏。
情緒之害如此大,我們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對治我們八萬四千個煩惱。除了前麵提到的“五停心觀”,可用來對治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在情緒管理上,還有幾個方法,如藉由禪坐可以調身、調息、調心,置心於一處,不散亂惛沉,在行住坐臥間,就能將粗獷的身心調柔,將浮躁的情緒穩定;從禮佛拜懺中,可以消除我慢、我執,減輕身體的業障,洗淨內心的塵垢;念佛持咒,也可以止息妄想,拋開煩惱,而使心誌清醒,保持心情的平靜。
再如以喜舍對治貪心、以慈悲對治憤恨、以明理對治愚癡、以樂觀對治沮喪、以知足對治嫉妒、以信心對治猜疑、以真心對治虛妄、以謙卑對治驕慢、以感動對治不滿、以發心對治懶惰、以反省對治不平、以慚愧對治蠻橫、以包容對治狹隘,都是很好的情緒管理妙方。
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常說:“我的壓力太重了9父母師長教訓,是壓力;課業太多,是壓力;工作負荷重,是壓力;賺錢養家,是壓力……這些承受不了壓力,不堪一擊的人,被稱為“草莓族”。其實從古到今,曆代的人物,不管聖賢或普通人,哪一個不需要經過這許多壓力來成長呢?就是青菜蘿卜,也要經過風雨日曬的孕育,才能成熟;山穀岩壁隙縫間的小草,也是突破艱難的環境,才能綻放成長。我童年時,也都是在老師打、罵、冤枉的教育中,慢慢成長。回顧我的一生,正如陳誠所言:“為做事,必須忍耐;為求全,必須委屈。”在忍耐、委屈中,不也成就了許多佛教事業嗎?
我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得憂鬱症、躁鬱症,大都是太過清閑、胡 思亂想,沒有壓力,才會造成這許多疾玻有人做過試驗,把黃豆、綠豆擺到水盆子裏,上麵沒有壓力,長出來的豆芽,都是瘦瘦的。相反的,如果上麵覆蓋一層棉花或紙網,施以一些壓力,長出來的豆芽,不但肥胖,而且甜美、營養。
另外,日本人歡喜吃生魚片,當日本本土的生魚不夠吃的時候,就從蘇聯進口。但是,將活魚從蘇聯運送到日本,因為路程遙遠,常常到了日本,魚已經死去一半以上。後來有人想了一個辦法,在魚箱裏放進幾隻螃蟹,螃蟹會咬魚,是魚的天敵,隻要螃蟹稍微動一下,這些魚就緊張的動起來;它們時時承受這些螃蟹的攻擊壓力,反而增強生命的動力。結果後來運送到日本的魚,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可見經由壓力更能生存。
有壓力才會激發潛力,有壓力才會成長,才有前途,好比籃球,打他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我們要培養樂觀、開朗的心態,凡事隨來隨遣,如果盡是把事情擺在心裏,會像水溝阻塞不通般的發臭;唯有懂得疏通排解和調適,生活才會過得歡喜自在。
在《雜阿含經》卷十七裏記載,有一次佛陀問弟子,凡夫和聖賢,對於苦、樂的感受有何不同?佛陀告訴他們,凡夫身體受苦,憂惱狂亂,連帶內心也跟著痛苦;賢聖之人身體受苦時,不會憂愁煩惱,所以隻有身受,沒有心受。二者的差別即在於凡夫為五欲所染著,而產生貪瞋癡三毒,聖賢則無。
因此,我們平時要憑著正念、正勤、正道來做人處事;透過般若觀照,培養自己的耐心、虛心、誠心、赤子心、清淨心、慈悲心、寬恕心、歡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慚愧心、感恩心……就不會產生各種負麵情緒。唯有把情緒管理好,我們才能找回心靈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
九、每個人一生的歲月有限,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讓生命發揮更大的意義,做到如大師的“人生三百歲”,這就需要時間管理的智慧。請問大師,您平時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呢?
答:我們在世間上生活,與我們最有關係的,第一個就是“時間”。我們這一生的壽命,分分秒秒在減少,可以說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再來就是“空間”的問題,從小我們就知道要爭取一個座位、一個床 鋪,長大進入社會,要爭土地、爭房屋、爭車位。為了爭取空間,有時候還和人吵架、打架,甚至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也常為了領土空間而戰爭。
常聽到有人說:“我時間不夠用9讀書的人時間不夠用,要趕夜車;上班的人時間不夠用,要加班。很多人到了中年、老年,更是苦惱自己“歲月無多、去日不遠”。
記得我二十歲從佛教學院畢業,將自己奉獻給社會大眾之後,一生就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還比別人更忙碌。從早到晚沒有休息,不但在殿堂教室裏講說弘法,在走路、下課的空檔,甚至在汽車、火車、飛機上,我都精進地辦公、閱稿。幾乎每一天都在分秒必爭、精打細算中度過。如果以一天能做五個人的工作來計算,到了八十歲,就有六十年的壽命在工作,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歲嗎?這就是我主張的“人生三百歲”;這三百歲不是等待來的,也不是投機取巧來的,是我自己辛勤努力創造出來的。
唐伯虎有一首打油詩,寫道:“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隻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隻有二十五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除了夜晚睡覺,人的一生,即使能活到百歲高齡,為了生活上的需要,也不得不將時間分割成零碎片斷,如果將每天吃飯、走路、上廁所、洗澡的時間全部扣除,還剩下多少時間呢?真正能夠發揮智慧,奉獻社會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學會善用零碎的時間,在等車子、等客人、等上課、等開會、等吃飯時,訂計劃、想辦法,或思考文章的內容鋪排、佛學上難懂的名相,或回憶讀過的名著佳作等,如此,不但培養我集中意誌的習慣,也增進我從“聞、思、修”進入三摩地的能力。
由於我懂得利用“零碎時間”,所以,無論是坐火車、坐汽車、坐飛機、坐輪船,無論要花費多少時間,路程多麽曲折輾轉,我不但從未感到時間難捱,反而覺得是席不暇暖的弘法生涯中最大的享受。我常說:“公路、天空是我的床 鋪,汽車、飛機是我的餐廳,一本書和膝蓋是我的書桌,一隻筆是我所有的動力。”過去幾十年,我南來北往,乃至國內外來回,一點都不覺得浪費時間;局限的空間裏,正是我思考、寫作、用功的最好時光!
另外,我經常在客人要來的前一刻,站在門口迎接,讓對方驚喜不已,有人問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實這是因為我從小就訓練自己要有時間觀念,五分鍾、十分鍾,有多久?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時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費多少時間?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當然一切事物也就能“管理”得恰到好處。
一位信徒問趙州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禪師回答:“你是被十二小時支使得團 團 轉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時恰恰當當的人,你問的是哪一種時間?”
的確,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的時間,因為能夠縱心自由 ,達古通今,所以他的生命展現了泱泱宇宙的全體大用;不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隻是鍾表刻度的時間,由於受到鍾表指針的支配,一小時不會多,一分鍾不會少,因此他的生命渾渾噩噩而渺小有限。
韶光易逝,歲月荏苒,人生的意義是在有限的時光中,擴大生命的價值。因此,時間的管理,要有正當性、建設性和成就感。我們平時為人處世,說話要說有“三百年”功用的話,做事要做“三百年”長久的事業,如此,人生的歲月雖然老去,但時間卻能帶來成就、曆史與功德,此即所謂的“精神不死”。如佛陀的說法、孔子的傳道、玄奘的西行、馬祖的叢林,以及許多偉大的寺院,偉大的雕刻、藝術、文學作品等,都是以其光輝照耀千古世間;這才是一流的時間管理。
時間之外,也有人感歎自己在宇宙之間,所擁有的房屋太少、辦公室太小,空間不夠,東西放不下。其實,時間要靠自己懂得運用、處理,空間也是一樣,大大小小,總有空間,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量要大,所謂“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無事一床 寬”,隻要自己放開心胸,心裏的世界一大,有限的空間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寬廣。
記得接辦南華大學時,曾將一座大樓的設計方位改變,事後許多人說改得真好,他們問我是不是會看地理風水?其實心有心理,人有人理,情有情理,物有物理,地當然也有地理。過去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每次一上殿,我就知道要站到哪個位置,因為我喜歡敲法器,即使沒有開我的牌,也總希望有遞補的機會;每次一到齋堂,我也知道應該往哪裏坐,因為我的食量大,要找一個行堂容易看到的地方,好為我添飯;每次一到教室,我知道該選擇哪個位置,因為過去寺院沒有錢點油燈,隻有靠自己選擇光線最好的地方;每次和師長談話,我也知道該往哪裏站,因為我要引起他的注意,好讓我有更多學習 的機會。後來舉凡隊伍的排列形式、建築的遠近高低、事情的快慢程序,我都能拿捏得準確,這是因為我能用心將自己的“空間”管理得當的緣故。
“阿彌陀佛”意為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意謂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意謂超越了空間,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人,才能與真理相契合。古德所言“立德、立功、立言”,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具體表現。雖然我們生命的時間有限,安身的空間不大,仍應將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造福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一己的意誌流入整個世間,與虛空萬物同在,那才是生命的真諦。
--------------------------------------------------------------------------------
十、現在的社會人際往來頻繁,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僅代表做人成功,對於自創事業或者職場升遷也會獲得較多的助緣與機會。請問大師,如何運用管理學的原理,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答:人際關係是現代人處世上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之所以有憂苦煩惱,都是肇因於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造成人 際疏離,溝通障礙,有的是拙於言辭,有的因表達不當,有的則因為自己預設立場,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然無法溝通,也有的人態度冷漠,令人不願碰觸。但最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貢高我慢,對於自己的主張,要別人奉若聖旨,完全沒有商榷的餘地。如此之人,人際關係怎會良好?
人生無絕對的大孝高低、好壞、貴賤。自古以來,愈是禮賢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賢名流芳;愈是不恥下問的老師,愈能以學問傳世。所以,人際之間,要能做到“老做泄、“小敬老”。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圃。”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謙虛,他不會不懂強裝懂,敢於在學生麵前承認自己不如老農,不如老圃。
可見“謙虛”是人際相處的重要秘訣。一個人的學識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謙虛,難受主管的青睞;一個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負、不知含蓄,難受他人的讚美;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不懂得忍讓,難得他人的友誼。而且,溝通或管理,都是為了取得彼此的共識,而非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設身處地的替對方著想;能令別人歡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另外,人我之間也常有“見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別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學識、比自己有能力,或看到別人升官發財,就嫉妒他、打擊他、障礙他,如此的損人又不利己,人際當然不會和諧。人,一旦有了計較、比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親密如家人,恩愛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鬥爭。
“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實就是要“幫助你”。就像洗衣服一樣,必須搓揉洗滌才會幹淨。自己無法改正的壞毛病,就需要別人適時的幫助。如何做好管理,有三個原則:
一是用“情”管理:父母管兒女要有愛,老師管學生要能保護他,長官管部下也要給予關心。人心是肉做的,用愛、用情來管理,才能贏得人心;沒有愛心,對方不服氣,就難以管理了。
二是用“理”管理:有時太重情愛的管理,無法折服對方,這時就必須講究“理”了。家庭有倫理,則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職場有倫理,則上下和諧,做事有條理、計劃,被管理的人,也會心甘情願地服從。
三是用“法”管理:如果道理行不通,隻得仰仗於“法”了。所以國家訂有法律,甚至軍有軍法、商有商法、教育有教育法;隻有法才能公平、平等的把人、事都管理好。
領導人 在實行中,要把握前麵所言“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佛門管理學,在待人處事,要做到在時間上“豎窮三際”,在空間上“橫遍十方”,懂得溝通、協調、合作的做事態度,才能圓滿人際關係,也才是真正會管理的人。
再者,人之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往往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甚至還強立分別你和我,因此產生“爺爺打孫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兒子,我也要打你兒子”的愚癡行為。與人相處,要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將心比心,互換立場,互相尊重,互相幫助,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
此外,和人相處共事,看到別人有一點長處,要生起恭敬心,當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更要心存恭敬,歡喜讚歎。有些人因為“卑慢”,而處處自我防衛,甚至擺起架子,凡事都拒絕,凡事說“no”。會拒絕人情,拒絕因緣,主要是由於能力、慈悲、道德不夠,一個人如果經常拒絕一些因緣、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一切。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個會辦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絕,也會提供取代的方案。
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每個人在滿足生理、安全、社交 三種需求之後,會進一步希望“被尊重”與“自我實現”。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嚴的人,就會更積極向上,努力學習 ,以期發揮自己的潛能與才華。所以,在管理學上,非常重視人的教育。教育,要有方法。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論親子、朋友,乃至主管與部屬之間,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自己的過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進人間的喜悅。
《菜根譚》說:“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克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時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孝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來要求自己;如此“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也才是一個善於教誨的人。
鬆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說,當創業初期,員工隻有一百人時,他總是身先示眾,坐在他們麵前,走在他們麵前;員工增加至千人時,他采取分層負責的管理方式;員工上萬人之後,他隻是站在他們旁邊,合掌感謝他們為公司效命。鬆下幸之助明白事業是靠人來創造和完成的,所以,他非常珍惜和重視人才,他讓員工們知道鬆下公司是“製造人的地位,也製造電器用品。”在一個有尊嚴的環境裏,人人得以發揮所長,歡喜奉獻;我想他應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與管理專家。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須先“少管人”;想“多辦成事”,必須先“少管點事”。我覺得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沒有管理,所謂“沒有管理的管理”,並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權,使管理進入更高層次與境界。如我提倡的“三好運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說好話,則時時耳根清淨;大家都做好事,你幫我,我助你,則彼此相親相愛;大家都存好心,則處處都有春風、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進入“無為而治”的管理了。
--------------------------------------------------------------------------------
十一、有句話說“英雄隻怕病來磨”,人在身體狀況良好時或許還有方法掌握自己的情緒,一旦病痛來時,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煎熬,實在令人意誌消沉。對於身體自古多少帝王煉丹冶金、派人尋求不老之藥;現代更充斥著健康食品、營養補給品、生機飲食等等,為了這六尺之軀衍生出許多名堂。大師您年屆八十,多少經曆過身體所帶來的問題,對於身體的管理,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答:在這個新時代,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遊手好閑,閑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重,壓出病來;有的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許多人看我終日忙碌,卻能從容應付,不見疲態,紛紛問我保健之道,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老病餅程,誰能免除?隻不過我從不刻意趨逸避苦,我覺得養生之道無他,疾病本身就是一帖良藥。
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病曆”,以香港腳與口腔破皮而言,人皆畏之,然而兩者不僅長久與我為伍,而且時時交 相為患。多年來,我非但不以為苦,反而深感慶幸,因為我認為這是身體排除瘴氣的征兆。十七歲時,罹患瘧疾,忽冷忽熱,全身無力,心想應是回天乏術了。家師誌開上人,派人送來半碗鹹菜,令我感動不已,當下發願盡形壽將身心奉獻給佛教。沒多久,居然不藥而愈。
二十八歲那年,我患了惡性風濕,兩膝關節劇烈疼痛,醫師診斷必須鋸斷雙腿,以免殃及五髒六腑。當時我一點也不驚惶恐懼,反而覺得行動不便,正好可以掩關閱藏,專心寫作,一樣可以盡棉薄之力,弘法利生。隻是由於法務繁忙,開刀時間一拖再拖,或許因為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後來竟然痊愈了。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清晨,我在浴室滑跤,將腿骨跌斷,雖說真正嚐到“寸步難行”的苦頭,但是躺在醫院的病床 上,既不用會客開示,也沒有一大堆的計劃公文讓我傷腦筋,感覺真是舒服極了。
尤其我的糖尿病已經跟著我四十多年了,這些年又導致視力模糊,多次接受鐳射治療,也動過心髒手術,醫生一再叮嚀我要多休息,但是在勉強能識物、能行走的情況下,我依然四處弘法。我學會了“與病為友”,我不討厭它,跟它好好相處,自覺也有無窮的妙趣。
一生經曆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從不以為意,不曾因死之將至,而煩憂懊惱,也未曾因生之複得,而慶幸歡喜。我認為不管是天賦異稟也好,是諸佛護佑也罷,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世壽的長短,色身的強弱,而在於利用有限的生命,為眾生謀取埃利,為世間留下貢獻。
佛教講“因緣”,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我們的身體有生、老、並死,如同器世間的成、注壞、空,季節的春、夏、秋、冬一般。對於身體的管理,應該是“當閑,要讓他閑;當忙,要讓他忙;當老,要讓他老;當病,要讓他玻”我們要求“長生不老”、“永遠沒補,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東西不壞”,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過介意自己的身體,即使病了,有時還能“久病成良醫”呢!
所以有病不要緊,隻要我們能正視疾病,對症下藥,就能迅速恢複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現實,諱疾忌醫,如此,則縱使華陀再世,佛祖降臨,也難有治好之時。佛陀是大醫王,佛教經典中,有許多有關身體保艦醫療方麵的記載,如:《佛醫經》、《醫喻經》、《療痔病經》、《治禪病秘要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四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等,都有談及醫藥的問題。佛陀不僅治療眾生身體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識補、“知病因”。
中醫將病因分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外感六婬(寒、暑、燥、熱、濕、風)。七情是五髒之主,“喜和恐太過激烈,傷心;怒則傷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驚悲則傷腎”。中醫從內外因來談疾病產生的原因,與佛經闡述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佛醫經》中說,人得病有十種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飲食無度);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製上風(呼吸);十者、製下風。”《摩訶止觀》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隻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
身體有病,要找醫生治療;心靈生病,除了靠善知識勸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來醫治。我曾仿效石頭希遷禪師的“心藥方”,開了一帖藥方:
慈悲心腸一條,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點,感恩三分,言行實在,守德空間一塊,慚愧果一個,勤勞節儉十分,因緣果報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結緣多多益善,信願行通通用上。
此藥用“包容鍋”來炒,用“寬心爐”來燉,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要柔和一點),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作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濁、損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裏刀、兩舌語、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縱、自我約束、心性有道來對治。
除此,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動腦筋,讓自己有活力、有動力;飲食上少肉多菜、少鹽多淡、少食多嚼、少細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種種病痛,大都是對外來事物牽掛太多,以致心不能靜、氣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瞋不能製、苦不能耐、貧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釋、矜不能持、驚恐不能免、爭競不能遏、辯論不能息、憂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種種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觀照,不執著有並無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隨順因緣,隨順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歡喜,身心皆自在了。
--------------------------------------------------------------------------------
十二、大師常常提到,佛教最高管理學是因果,我們想知道為什麽因果會成為最高的管理學?請大師開示。
答: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實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時還會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世間真正的公平是“因果”,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貸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業報如影隨形,誰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學。
過去經常有人問我:“佛光山的財務如何管理?佛光山的錢怎麽個用法?佛光山又是如何記帳?”記得在一九九一年興建如來殿時,我特地在四樓大會堂的外牆,把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全部鑴刻在高溫 燒成的藝術陶壁上。當時我就說:“功德芳名牆就是佛光山的帳簿,而替佛光山管帳的則是『因果』。”
信徒捐給佛光山的錢財,如果指定用來出版書籍的,不會被挪用來購買香燭;指定用來買水果供佛的,不會被挪用購買日用品;指定用來作為僧眾道糧的,不會被挪用作為建築款項;指定用來添置車輛的,不會被挪用裁製僧服僧鞋。佛光山的大眾,對於信徒的每一分錢都能俯仰無愧,不會錯置“因果”。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佛教的因果觀源自“緣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闡明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托“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輾轉相攝,乃成森羅萬象。因此,宇宙間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沒有一個現象能脫離得了因果的關係。
因果,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處、信仰、道德、健康、經濟等,都各有其因果關係。譬如肚子餓了,吃飯就能解饑,吃飯是因,腹飽就是果;一個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賺了很多錢,努力是因,賺錢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緣才有結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發生困難,遭遇挫折,不去檢討原因,隻在果報上計較,於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般凡人隻能認識“果”,不能認識“因”。殊不知“以果推因”,必定是“因”地不正,才會遭此結“果”。例如有的人責怪父母不慈的“結果”,卻不知父母不慈是緣於兒女頑劣的“原因”;有的人責怪兒女不孝的“結果”,但不知道“因為”父母失德,才會造成兒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尋因”,怎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怎能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呢?
此外,也有人對因果認識錯誤,而對信仰產生不正當的要求,比如吃素為求身體健康,拜佛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發財,這都是錯亂因果的謬見。其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財富有財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體健康,必須調心行善,多作運動,注意保健,心安自然體泰;若要財源廣進,必須多結善緣,勤苦耐勞,信守承諾,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後天助。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財富上的果,那就錯亂了因果,不能正確的認識因果。
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聽到因果,便斥為迷信。因果觀並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而因果的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三世因果經》言:“有吃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福祿俱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所以,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的都市裏,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日月窮勞,這不是命運不公平,而是因緣果報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來到鄉下,正是又熱又渴時,一位農夫盛情的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飲瓊漿,回京後,馬上差人到農夫家,封了一個官銜給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於是在廟前題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數年後,朱元璋再度出巡該地,見到此句,知道原委,於是在旁邊加了兩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人世間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如強弱、貴賤、貧富、智愚、美醜……很難有一定的準則;這也是有漏世間的現象之一。《因果十來偈》寫道:“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由此偈語可以知道,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有因有果,並非憑空碰運氣而來,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縱,而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懂得“因果”法則,明白行為能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就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廣結善緣,而對於過去的不幸,也會不斷的努力改進,使它轉變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嗎?
早期管理者把人(被管理者)視為生產工具,管理的目的隻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產質量;進而能了解、關心人的經濟需求,以加薪、獎金作為工作動力;到後來更體認和尊重人的社會需求、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在整體發展中,又能兼顧個人的創造力和獨特性。
於是,這些年來,許多領導人 和管理學專家,紛紛投注員工的潛能開發,重視員工的道德觀念、忠誠度、穩定性、抗壓性,和群我關係等等。在這方麵,無疑的,宗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陀所建立的僧團 ,也有健全的組織和完整的製度。佛門的管理,以自我發心、自我約束、自我覺察為原則,管理的目的,則是為了使僧團 能和合發展,俾令正法得以久祝除了僧團 的管理,佛陀也對世俗社會提供許多管理法,例如他曾指導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君王治國的方法,教授善生子、玉耶女等居家之道,也告訴世人如何管理金錢……可以說具“世間解”的佛陀,本身就是一個高明、一流的管理專家!
二○○五年十月,星雲大師在美國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時,學生提問了許多有關管理的問題,像如何當個讓屬下心悅誠服的領導人 ?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心和情緒?如何運用管理學,讓人際關係更和諧?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和空間?另外,佛光山在全世界,有近兩百個道場和各種事業單位,他們也好奇:大師是如何領導這麽龐大的團 體?其他如經典的管理理念、傳統寺院的管理、因果的管理等等,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所謂“理以事顯,事以理成”,大師理事圓融,無礙說法,為學員上了一堂精彩又精辟的課程。以下是當天的座談紀實。
時間:二○○五年十月五日,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地點:美國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教室
主持人:星雲大師
英文翻譯:妙光法師
對象:西來大學學生及加拿大滿地可、溫 哥華、美國紐約、聖路易、奧斯廷休士頓、舊金山、佛立門、聖地牙哥、台灣人間大學等,十個地區之數百名學生,透過網際網路同步上課
--------------------------------------------------------------------------------
一、“管理學”是現代最時髦的一門學科,包括人事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倉庫管理、檔案管理,乃至學校管理、醫院管理、飯店管理等。首先可否請大師針對“管理”的定義與要領,為我們做一些說明?
答:“管理學”是因應時代進步而產生的一門學問,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係統、有目標的運作方式。國際企管學者哥夏爾曾說,優秀企業與不良 企業的差別,其產業本身的因素隻占6%至10%,其他差別全在於管理。一個企業團 體,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發展迅速,興隆長久;一個國家有良好的管理,必然民富國強,安和樂利;一個家庭有良好的管理,必然父慈子孝,幸福美滿,而一個人如果懂得自我管理,也必定能身心健康,生活平順。
管理是一種藝術,有其靈活巧妙之處。一位大將軍在戰場上,他的一個口號、一個命令,可以讓成千上萬的士兵不顧生死的衝鋒陷陣,但是,戰場上的管理大將回到家裏,可能連一個太太也管不了。
曾經有一位女士告訴我,她說她的小女兒因為學芭蕾舞,有機會到世界各國表演。她看到美國教練在教導時,都采取蹦勵的方式,學生跳得不好,也說:“很好!我們再來一次。”沒有責備,而是一次一次的讚美和鼓勵。相反的,上海的教練就不一樣,嘴裏說的總是:“你這麽醜,站到前麵幹什麽9“跳得不好,往後麵站9
每個人資質不一,各有妙用,隻要善於帶領,敗卒殘兵也能成為驍將勇士,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出他們的優點長處,給予適當的鼓勵;看出他們犯錯的症結,給予確切的輔導。尤其,不能傷害他們的尊嚴,要讓他的人生得到正麵的成長。像盤珪禪師以慈悲愛心,感動惡習 不改的慣竊;仙崖禪師以不說破的方式,教導頑皮搗蛋的沙彌,都可看出曆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叢林,接引各類僧眾的善巧智慧。
大約是三十多年前開始,西方諸多管理大師的學說、理論,在全球掀起風潮,市麵上出現許多管理書刊,也常有各種管理學講座、管理人員培訓班等等。最近幾年,管理學又有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趨勢,不少東西方學者發現儒、釋、道諸家學說中,蘊含微妙的管理哲學,於是,出現了如“古代帝王學”、“從三國演義看管理”、“企業禪”、“莊子與經營管理”、“心經與現代管理”等論題與書籍。不論是向西方取經,或是探索東方的智慧,這種種理論、方法,隻能作為借鏡和參考,如何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運用,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從事管理,善以謀略在人我之間製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易為屬下所尊重;有些人從事管理,喜用計策先試探別人的忠誠,但是一旦被人識破,就不能為對方所信服。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以己心來測度他情,以授權來代替幹涉。
我覺得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指示、不是權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場互換,要讓人心甘情願,給人信心,讓人歡喜跟隨,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而且,管理者不能總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要常常深入群眾,和大眾建立“生死與共”的觀念及感情,才能發揮團 隊的最大力量。
古今中外,善於管理的良臣名將,都是因為擁有這種體貼、承擔的美德,所以能夠克敵致勝。像戰國時的吳起將軍,不但平時噓寒問暖,與兵士同甘共苦,同榻而眠,同桌而食,還親自為患“疽”的士卒吸吮膿血,所以官兵們都肯為他赴湯蹈火,即使戰死沙場也在所不辭;李廣帶兵,在饑乏之際,發現泉水,不待士卒盡飲,必不近水;不待士卒盡餐,必不嚐食,所以大家都樂於為他效勞賣命,出生入死。
總之,說到“管理”,其實就是在考驗自己心中有多少慈悲與智慧。管理的妙訣,首先須將自己的一顆心先管理好,除了讓自己的心中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做事的原則,能合乎時代與道德。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心裏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來帶人,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
二、針對剛才大師所說,不管任何管理,都離不開人,所以管理學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請問大師,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世間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較容易,因為物品既不會表達意見,也不會和我們對立抗爭,怎麽安排,它就如何發揮功用;事情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原則,如果能將事情的輕重緩急拿捏妥當,把事情的好壞得失權衡清楚,管理起來也不覺為難。
管理學中最難管理的是“人”,因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意見,尤其麵對不同的思想、習慣、看法、學曆、資曆,不同的地域、籍貫、年齡……,在這麽多的差異之中,要將他們統攝管理,是非常困難的。
有一段民間的繞口令說:“有一個城隍廟,東邊坐了一個管判官,西邊坐了一個潘判官,西邊的潘判官要管東邊的管判官,東邊的管判官要管西邊的潘判官,究竟是要東邊的管判官來管西邊的潘判官,還是西邊的潘判官來管東邊的管判官。”你看,連判官也彼此不服氣,互相看不起。可見有了管理對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別對立,反而更難管理呢!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已於二○○五年十一月辭世),他曾為“人的管理”重新定義,認為在新時代,以資訊為導向的企業組織裏,主管和有專業能力的員工之間,已不似傳統的上下關係;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組織則如同交 響樂團 ,身為指揮的,隻是“帶領”各有所長的團 員,演奏出完美的樂曲。我覺得這樣的團 體頗類似我們僧團 ,僧團 中的成員彼此之間是同參法友,有著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標,平時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時則團 結合作,集體創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麽是佛法?慈悲、智慧、權巧方便、六度、四攝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時,可以運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學好,自己必須具備“以眾為我”的菩薩精神,例如要能為人著想,能給人利益,肯幫助別人,讓每個人“皆大歡喜”,就是管理學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態度,不要一味的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過份講究規矩,往往難於管理和成事。所謂“訂法要嚴,執法要寬”,真正擅長管理的人不強迫要求,卻在“無為而治”中,讓屬下“心甘情願”的奉行,也從寬容、尊重裏,得到進步成長和發揮的空間。
曾經有位泰國工廠的老板,他告訴我,他的六百名員工,每天上班前會有半小時的打坐、誦經。他的用意是希望從思惟法義、從打坐沉澱中,培養他們的慈悲、熱忱和因果觀念。長期下來,他發現對工廠的管理和營運,助益不少!
在台灣,也有不少企業團 體成立佛學社、禪修班等,希望藉由佛法的淨化,讓員工情緒穩定,配合度高,進而營造和諧的工作氣氛,和提升工作效率。如電信局很早就成立“學佛會”,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學社團 ;長庚、榮總、台大等各大醫院都設立佛堂,固定舉行念佛共修;中鋼、中油、中船等公司常舉辦佛學講座;高雄煉油廠有“光照念佛會”、“禪坐研究班”,常與佛光會聯合舉辦各類講座和活動。還有,巨東建設集團 不但認同我“發揚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羅蜜”作為企業經營的大目標。
佛教一向重視人的管理,《禪林寶訓》言:“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嚐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嚐私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誌,盡眾人之情。”人事管理上,必須注意幾點原則,如要顧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協調、要用心策畫、要全力推動、要向上報告、要知道承擔、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與屬下之間,必須能上下坦誠交 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動勤奮,能自我厘訂計劃,平時處事多溝通協調。
我認為身為現代領導人 、管理者,應該具備幾個條件:
笑在臉上,讚在口上,怪在心裏,氣在肚裏。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功歸大眾,過自承擔。
不計得失,不可畏縮,不能頹喪,不會頑執。
顧全大局,倡導人和,上下交 流,意見一致。
發心服務,遵守諾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調和,照顧大眾,善用機會,把握人生。
處事幽默,聆聽報告,細心研究,雙手合十。
做一個領導人 ,如何用人也是一門學問。身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對屬下隻有批評,沒有指教,所以對於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養。另一方麵,身為主管或高級領導幹部,也要隨時自我檢討,並與屬下溝通,才能做到“將相和”,讓團 體健全鞏固地發展。
在管理時,我們常會跟對方說:“你都不聽我的話9“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見9其實,想一想,我們又何嚐聽自己的話?往往自己承諾的事情卻做不到,所以與其說管人難,有時候管自己更困難。我們在管理別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口說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
三、懂得管理學,甚至善於管理別人,並不必然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數家公司,可以統領數千員工,但不見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請問大師,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答:前麵說“人難管,自己更難管”,其實比人、比自己更難管的,就是我們這顆“心”!如《五苦章句經》所雲:“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來,我們的心就這裏、那裏的到處走來走去,忽而歡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裏流轉不停。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當我們心中希聖求賢,自然浮現聖賢的麵貌;心如凶神惡煞,便表現出如魔鬼羅剎一般的猙獰模樣。在佛經裏,有許多對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難控製、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野鹿逐聲色、心如盜賊劫功德……此外,佛陀也說我們的身體好比一個村莊,村莊裏麵住了六個盜賊,他們的首領就是“心”。心是身體這個村莊的主人,所以我們要想治理身體,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體就能聽我們的話。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為眼耳鼻舌身的領導呢?何能讓眼耳鼻舌身成為善良之輩呢?當一個人連自己的身心都無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
“心”是萬物之本,沒有把根本管理好,隻管理枝末,人生當然不會圓滿。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心善則一切皆善,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學。因此,佛陀設教,就是倡導“心”的管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沒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麽有“天下為公”的觀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沒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麽能以誠信待人呢?此外,諸如成見、執著、愚癡、諂曲、慳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讓心中藏汙納垢、百病叢生,又怎能調和人際,服務大眾,擔負起濟世的重任呢?
如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可憐,也很偉大。因為每個人都離不開“心”而生活,這顆心給我們製造很多的妄想、煩惱,讓我們不得安寧。因此,儒家提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說、非禮勿動”來規範我們的心。
佛教更有許多對治法門,如“五停心觀”就是五個治心的方法:貪心重的人,可以用“不淨觀”來對治,觀想身體是個不清淨的臭皮囊,貪求就會少一點;瞋心重,喜歡發脾氣、罵人、怪人、冤枉人的,用“慈悲觀”來對治;對世間的道理,常常顛倒妄想,不能明白來龍去脈,凡事一知半解,愚癡無明的,用“緣起觀”來對治;自覺業障深重,又執著、計較,有諸多煩惱者,可用“念佛觀”對治;平常容易散亂、妄想,心意不能集中,精神容易恍惚的人,可以采雀數息觀”,數自己的呼吸,一進一出,從一數到十,再從十數到一, 如此心意集中,就容易專注,不會散亂,煩惱妄想也會慢慢的像水一樣平靜下來,心一平靜,自然就容易看清自己、認識自己;能如此,則任外麵的世界如何紛亂,自己的心都能如如不動了。
《佛遺教經》說,隻要我們“製心一處”,就能“無事不辦”。修學“心的管理”這門學科,不能完全依靠別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現出來,並且以這些善心、好心,來管理自己、管理環境、管理事物、管理團 體。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盛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呀!
--------------------------------------------------------------------------------
四、管理學其實就是一門領導學,請問大師,身為一個領導者,如何才能讓屬下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
答:近代管理學從崛起到現在,大約將近九十年。由其發展過程,可看出一些趨向,如從“物性”管理,進展到“人性”管理;早先將被管理者視為生產工具,隻求工作效率,增加產能,後來漸漸重視被管理者的心理因素、人際關係等人性問題。以及從“個體”到“整體”,建立員工的團 隊認同觀念,創造企業形象,關注社會公益等,都是因應時代而自然演變的管理趨勢。
我想唯有“人性化”,能關懷屬下的需要,能尊重、提攜屬下,並為他們解決問題的管理者,才能讓屬下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另外,“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十六個字,不隻是佛光人的工作信條,也是領導者必須謹記在心的。能“給”,代表心中有無盡的能源寶藏;肯“給”,才是一種寬宏無私的度量。不過,許多主管喜歡部屬言聽計從,畢恭畢敬,甚至以磨人為樂,藉此展現自己的權威。其實,領導者能融入大眾,“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年前,我初創佛教學院,即使像“出坡”這麽一件例行的事情,我都親自說明意義,並且身先表率,挑磚擔水。到現在,想要為我做事情的徒眾何止萬千,但我不僅未曾以命令的口吻叫人做事,還經常主動地為徒眾解決問題。聽到某個徒眾在北部事情忙碌,我便為他主持南部的會議;知道哪個徒眾正在主持會報,一時無法結束,我就為他代課教書。我覺得能和屬下培養出“同甘共苦”的情誼,不隻可以發揮團 隊精神,更能讓屬下心甘情願的跟隨。
有的人是天生的領袖人物,有的人則是後天培育而成。美國的華倫·班尼斯(warren bannis),曾經擔任甘乃迪、雷根等四任總統的顧問,他出版了二十幾本有關領導的書。班尼斯認為領導方式很多,每個人都各有不同的領導風格,但是優秀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四種特質或能力,即(一)注意力管理:給部屬明確的目標或願景,以凝聚共同的心力。(二)意義管理:讓部屬認同願景之意義。(三)信任管理:言行一致,誠懇正直,能讓部屬信賴。(四)自我管理:明白自己的優缺點,並且能虛心改進,堅固所長。班尼斯還認為隻要領導者願意努力和自省,就能擁有這四種管理能力,成為一流的領導者。
除了這些條件,在統理大眾上,我覺得“知人、育人、用人、留人”,也是身為領導者要具備的識能。知人首重了解各人長短,育人要懂得教導部屬,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在這方麵,《徂徠訓》裏,也有很好的意見,如:不能一開始就想了解每個人的優點,必須等用人之後,優點才會自然呈現;用人時,隻須取其優點,不要過分在乎他的缺點;不可隻任用投其所好的人;不要計較小餅,而應重視對方的工作表現;用之則無疑,務必給予充分權限;在上位者,不可與在下者爭功;人才者,必有乖癖,因為有“器用”,自然不能舍癖;隻要能善用人,必定可獲得適事、應時的人才。
明朝劉伯溫 的《鬱離子》裏記載這麽一則故事:有位趙國百姓因為家中老鼠為患,到中山國討了一隻貓回來。這隻貓很會捉老鼠,卻也愛咬小雞。一段時間之後,這戶人家不再有鼠患,但是小雞也被咬死不少。有人勸他將貓趕走,他回答:“我們家最大的禍害在老鼠,不在沒有雞。老鼠偷吃糧食,咬壞衣服,穿通牆壁,毀損家具,可說禍害無窮!沒有雞,頂多不吃雞肉;趕走貓,老鼠再來就不得了9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管理者不能隻是盯著屬下的缺點,能舍其短,用其所長,才是最重要的!
漢代政治家賈誼也說:“大人物都不拘細節,所以能成就大事業。”因此,大原則不放鬆,小細節不計較,用人之道在各得其位而已矣!身為主管者要能授權,要有寬闊的度量,讓屬下發揮所長,在“提拔後學”的原則下給予機會,但也不能一直留在身邊,不讓其離開。另外,領導者本身不能太忙,太忙容易顧此失彼,而無法作長遠性、全麵性的整體規畫。
關於用人之道,我提供幾點原則:取人之直,疏其諂曲;取人之樸,疏其奢侈;取人之寬,疏其狹隘;取人之敏,疏其懶惰;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人有所長,必有所短,懂得用人之道,優秀的人才就會甘於為其所用。
如何當個稱職的主管?在《佛光菜根譚》裏,我將主管分成四等:“一等主管:關懷員工,尊重專業;二等主管:信任授權,人性管理;三等主管:官僚作風,氣勢淩人;劣等主管:疑心猜忌,不通人情。”身為領導者,能有知人之明,且能推心置腹的信賴、尊重,凡事多體恤、多包容,部屬就會因為受到賞識、重用,而心悅誠服,甚至萌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忠誠呢!
--------------------------------------------------------------------------------
五、目前佛光山的寺院道場遍布五大洲,每日所從事的弘法事業又多,卻都能井然有序的進行,請問大師平時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和事?
答:過去也常有人問我,說我門下徒眾一千多人,寺院近兩百所,又有各種文教事業單位,如此龐大的團 體,不知我是如何管理?其實,我並沒有什麽特殊的管理技巧,我隻是為佛光山建立各種製度,以製度來管理,以組織來領導而已。例如在開山之初,我即根據六和敬、戒律和叢林清規,著手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製度,以及“集體創作、製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運作準則。
在人事管理上,有幾個基本方針,如:“徒眾不私有”,佛光山所有的徒眾,沒有一個是個人的徒弟,所有的弟子都是佛教的、公家的,隻有以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為序。因為不私收徒弟,徒眾之間就不會為了徒弟而產生紛爭。“金錢不私蓄”,佛光山所有徒眾除了常住發放的“單銀”之外,涓滴歸常住所有,個人不私置財產。徒眾沒有金錢,並不代表他們的生活沒有保障,反而他們的衣、食、注行、疾並留學、遊學、參訪,甚至剃度以後,回家探望父母的禮品,常住都會為他準備。在佛光山健全的製度下,大眾享有最完善的福利。
還有“人事要調動”,秉持“滾石不生苔,流水才是活水”的原則,佛光山的人事有輪值調動。每一座別院、分院、布教所、事業單位,都不是個人所有。或許今年在這裏做住持,明年可能調派到另一個寺院去。調職有許多好處,可以多方學習 ,多方結緣,增加不同的經驗。以及“序級有製度”,佛光山依每一位徒眾在道業、事業、學業上的努力而評核序級,由清淨士、學士、修士到開士,逐級升等。
因為有這些健全的體製,所以佛光山能夠和諧順利的發展。此外,佛光山依徒眾的性向、能力,分別訓練,再依個人專長擔任各項職務,如:住持、當家、知客、文教、策畫、法務、典座等等,總希望每個人都能各盡所長,為佛教奉獻心力,也為自己的生命留下光輝。
在寺院管理方麵,佛光山的各個殿堂,像大雄寶殿、大悲殿、會議室、客堂、教室……都是全日開放,以便讓大眾隨時都能進去瞻仰、使用。在物品管理方麵,我不喜歡建倉庫,我覺得物品是給大家用的,最好能物盡其用,東西一旦堆在倉庫裏,往往一放多年,等到要用時已經發黴生鏽,豈不可惜!我管理金錢,也不喜歡放在秘密的地方,三、四十年前,在壽山寺的時候,我常將金錢放在固定的地方,讓學生、徒眾各取所需;我認為這才是公平之道。我管理人,倡導法治、人治,甚至無為而治,我覺得最好的管理,是自己內心的管理;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
有鑒於“人和為貴”,所以我一向主張“集體創作”,我覺得最上乘的管理方式,應該是讓大家自動自發,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奮發突破。我也大力提倡“同體共生”的精神,我覺得最高明的管理原則,應該是讓整個團 體能夠產生共識,而上下一條心。不過,在“以和為貴”的前題下,我亦提倡“和而不同”的運作模式。
《資治通鑒》裏,任延對東漢帝劉秀說:“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一個團 體如果形成隻有一個聲音的“一言堂”,將會缺乏活力,不再進步成長。因此,雖然我一手創建佛光山,但我都以召開會議來代替下達命令;盡避我是多少人的師父、師公,但我寧願大家商討研究,也不願斷然否決別人的意見。當然,其中也曾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擾,例如有些議案必須趕緊實行,因為主事者的保守、延誤時機,可能日後得付出多倍的努力及代價,但是為了尊重他人的看法,也隻有孤注一擲。四十年來,為了斡旋各個單位的意見,為了調和各個主管不同的看法,總有開不完的會議,但想到能給人多少利益,給人多少方便,給人多少學習 ,一切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總之,佛光山那麽多人相處在一起,之所以能和諧無諍,一個最大的妙訣就是相互尊重,再者就是大家有共識。佛光山不是一個癡聚的團 體,大家有相同的理想、方向與願景,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僧眾,都畢業於佛光山叢林學院,所以在思想、理念上,大體一致,大家以弘揚“人間佛教”為目標,從弘法利生中,看到自己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能安住身心,共創一個六和敬的僧團 ;這就是佛光山最好的管理之道。
--------------------------------------------------------------------------------
六、從剛才大師談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可以看出大師很有現代管理學的理念與長才,不知大師這些理念是否有受到佛教經典的啟發,能否舉一些實例說明?
答:四十年多前我到日本訪問時,見到許多工商企業團 體,為了培養員工良好的思想理念及生活習慣,在正式工作之前,會將他們送到寺院,接受佛教的“管理”課程;以此作為“職前訓練”。當時日本寺院負責行政的出家法師,也無不以佛門對人事、對工作的管理方式傾囊相授。那時我就認為佛教在社會管理方麵,應該可以提出一些貢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有關管理的方法,可以說俯拾皆是。如《阿彌陀經》就是阿彌陀佛的管理學,阿彌陀佛是善於營造管理的建築師。他所建造的極樂世界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有七寶池和八功德水,街道皆以金銀琉璃鋪成,花草樹木香潔微妙,重重疊疊的景觀,非常莊嚴美麗。更重要的是,極樂淨土沒有空氣、水源、毒氣、核能等各種汙染,沒有吵雜的噪音;氣候清爽宜人,沒有生態失衡的問題,也沒有水火風災及地震、海嘯之害,是一個莊嚴安樂的清淨國土。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裏,交 通管理順暢,沒有交 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沒有男女糾紛;經濟管理完善,沒有經濟占有;治安管理良好,沒有惡人陷害。也沒有政治的迫害,衣食的擾人,老病的罣礙,種族的界限,怨家的敵對。極樂世界的居民注重品德,相互尊重,他們在道業上,已達不退轉的阿鞞跋致境界,因此沒有暴力傷害,更沒有貪贓枉法,人人友愛合群,互敬互重,是個有德賢者共同居 住的佛國。
阿彌陀佛將極樂世界的居民,全都“管理”成“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不論在自然環境、建築規畫,或社會、人際的管理上,可以說阿彌陀佛就是最高明的管理專家,因為他能夠給人安全、給人安樂、給人安心、給人安適。
一卷《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最好的“管理學”。觀世音菩薩具足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大無畏、大力量,尋聲救苦,以千手千眼救苦救難,如:風災、水患、火難等,菩薩無不伸以援手,主動幫忙他人解決困難,救脫困境,讓眾生得以無憂無懼。另外,觀世音菩薩能觀世間音聲而隨緣度化,圓滿眾生所願。貪欲者,他以布施喜舍來幫助;瞋恨者,他以慈悲來教化;愚癡者,他用智慧來引導;疑嫉者,他賜信心來攝受;求生兒子的人,助其生下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兒的人,助其獲得端正有相之女。
觀世音菩薩善於隨類應化,觀機說法,如果是軍人,觀世音就為他說軍人法;對工商人士,就講工商管理法;對童男或童女,也會給予童男童女的教育。這種“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的隨機應現,即是“同事攝”的體現。
除此,《普門品》裏還有一個重要的管理,就是“一心稱名”。在人間,不論是上司與部屬,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或是朋友同儕之間,若想獲得對方的尊重與愛護,達到人際關係的圓融,首先應該學習 愛語布施。人與人之間唯有至誠讚歎,“口中有你,心意誠敬”,雙方才能心意相通,圓滿融和。
再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也是非常好的管理學。此十大願是菩薩為了度眾生,精進勇猛,長期不斷修行的願力,應用於世間的人事管理,更是微妙高超。我以現代語言來詮釋: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稱讚如來,是語言的讚美;廣修供養,是心意的布施;懺悔業障,是行為的改進;隨喜功德,是善事的資助;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請佛住世,是聖賢的護持;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恒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圓滿。身為主管的在身、口、意上,若能依此十點待人處事,相信定能成為讓部屬真心愛戴的領導者。
佛陀是最早的管理專家,他講說的教理義涵,可以說無一不是管理法。例如以“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來形容每個人法身、自性的永恒、無始無終、無窮無際,用之於管理,不也是要做到縱的上下連係,橫的各方關照,才能圓滿周全嗎?其他如“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八正道”等等,也都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管理法門。
--------------------------------------------------------------------------------
七、原來佛教經典裏,有那麽多的管理法寶!我們從大師的傳記知道,大師從小就在大陸 接受完整的叢林教育,可否請大師再談談傳統佛教寺院道場的管理學?
答:佛教寺院的管理,從佛陀成立僧團 時,即已有健全的係統。佛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製度,他常說:“我亦僧數。”也說:“我不攝受眾,我以法攝眾。”佛陀不以領導者自居,而是以真理來攝受統理僧團 大眾。因此,凡是進入僧團 的每一成員,都必須舍棄過去的階級、財富、名譽、地位,僅有內在修證境界的差別,而無外在身分階級的畫分,以人格尊重、長幼有序、互敬互愛,作為僧團 建立的基矗
佛陀住世時,以其製定的戒律及所說的教法為領導中心,僧團 生活采取托缽行乞,和合共住的形式。在共住辨約上,僧侶除個人使用的衣?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 具,乃至房舍、園林等,均屬僧團 共有,不得據為私有。對僧團 器物的維護,則有工作上的分配;於每一住處僧團 中,推選一位有德長老,領導僧侶的生活作息,及擔任平時的教誡。
在日常生活上,僧侶以戒律和“六和敬”,作為共住的法則。“六和敬”是:
(一)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二)戒和同修,在法製上,人人平等,是法製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四)意和同悅,在精神上,誌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五)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在身口意、見解、利益各方麵,有這些共識和依循的準則,所以能維持清淨和諧的僧團 。
佛陀也會於每月八日、十四或十五日與僧眾共集一處,布薩說戒,期使散布於各處的僧侶能定期集會。若有違犯戒律者,即於此時對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這些都是佛陀為讓僧團 和合久住,所訂定的身心淨化的管理製度。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除了延續佛陀的教法,在僧團 管理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古今叢林接納十方參學的衲子,因此,住持亦須經由十方大德共同推舉。同時,寺院重要綱領政策,或領導大眾,維係綱紀的職務,也多是經由僧眾議決、選舉投票而產生。這種“選賢與能”,重視大眾意見的民主 管理,加強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叢林事務統分四十八單,在兩序的人事組織下,職務有文有武,有內務、有外務,有執綱紀、有執眾勞,有任教育、有任幕僚。如《緇門警訓》說:“叢林之設,要之本為眾僧,是以開示眾僧,故有長老;表儀眾僧,故有首座;荷負眾僧,故有監院……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為眾僧主典翰墨,故有書狀;為眾僧守護聖教,故有藏主;為眾僧迎待檀越,故有知客……”各單職務由常住依職事發心、能力、德行、才學的不同而派任,大眾皆是基於服務的立場,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務正常運轉。
叢林寺院的一切淨財、物品來自十方,因此概歸常住所有,由常住為大眾儲蓄道糧、維護寺產、規畫福利,使僧眾得以安心辦道,這種“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經濟理念,可以結合個人的力量,為團 體創造更大的利益。
僧團 除了以戒律為規範外,並製定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規範,使大眾生活有一定的製度可循。例如東晉道安大師為其領導的僧團 ,製定有三項僧尼軌範:
(一)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
(二)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食法;
(三)布薩、差使悔過法。
而中國禪宗叢林,由於注重勞動生產的農禪生活,則施行“普請法”,就是集體出坡作務,無論上下,一律平等,均需參與生產勞動;這種平等普請之法,有助於凝聚大眾的向心力。
從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製定的《百丈清規》、《禪苑清規》,或其他日用清規,以及戒律儀製中的“布薩舉過”、“僧事僧決”、“滅諍法”等,都能看出佛教叢林公開、公平、公正的管理特質。
佛教很重視群我的關係,叢林寺院管理的原則,從啟發心靈及服務大眾著眼,而且主張自動自發、自我約束。兩千多年來,佛教以佛、法、僧三寶作為信仰的依歸,以經、律、論三藏為管理的法則,令僧眾有明確的方向目標,和最佳的修行指南。其實,這個管理方法亦可用之於國家、社會、各行各業,乃至個人的身心管理呢!
--------------------------------------------------------------------------------
八、情緒化是立身處世的障礙,用情緒做事不容易成功立業,所以現在社會很流行“eq管理”,也就是情緒管理。請問大師,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好?
答:一個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須管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儀、語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緒更要管理好!情緒管理不好,會為我們帶來許多無謂的災殃,所以,現代人很重視“eq”情緒的管理。
有的人情緒變化很大,如天氣般“晴時多雲偶陣雨”,讓人捉摸不定。我曾將人分成四種:“一是很能幹,也沒有脾氣;二是很能幹,但脾氣很大;三是不能幹,也沒有脾氣;四是不能幹,但脾氣很大。”
一個人無論多能幹,絕不能情緒用事;用情緒做事不容易讓人信任,當然也就不容易成功立業。過份情緒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情緒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曆代暴虐無道的帝王將領,大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結果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緒解析專家。他認為我們的臉部表情,是情緒的直接窗口。為了偵測情緒,他用電流刺激臉部肌肉,研究肌肉運動與情緒的對應關係,結果發現我們臉部肌肉,有大約七千種不同的組合方式;意思是我們每個人可變化出七千張不同的臉孔,有著七千種不同的情緒。艾克曼以科學方式提出基本情緒有十大類:憤怒、恐懼、悲傷、嫌惡、輕視、驚訝、愉悅、尷尬、罪惡、羞慚;而每一項都代表一大類相關的情緒。
這些基本情緒和佛教的分類頗為相似,早在兩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構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學知識體係。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唯識學也將人的心理反應,分析成五十一種,其中屬於負麵情緒的,就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以及隨根本煩惱而生起二十種大、中、懈隨煩惱”,如忿怒、嫉妒、驕慢、慳吝、諂曲、昏沉、散亂、懈耽無慚、無愧……這些情緒表現在外的,便是粗暴、蠻橫、乖張、無理、喜怒無常的言行。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陰晴不定、激動憂懼的心理狀態中,久而久之,會影響生理變化,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玻例如:消化性潰瘍、精神疾病等。醫學研究報告中提到:“當一個人不快樂、發怒或緊張受壓力時,腦內會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腎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隻傷害自己的身體,更會妨礙人際之間的相處,讓自己陷入憂鬱、躁鬱、自閉的困境裏。
情緒之害如此大,我們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對治我們八萬四千個煩惱。除了前麵提到的“五停心觀”,可用來對治貪瞋癡等根本煩惱,在情緒管理上,還有幾個方法,如藉由禪坐可以調身、調息、調心,置心於一處,不散亂惛沉,在行住坐臥間,就能將粗獷的身心調柔,將浮躁的情緒穩定;從禮佛拜懺中,可以消除我慢、我執,減輕身體的業障,洗淨內心的塵垢;念佛持咒,也可以止息妄想,拋開煩惱,而使心誌清醒,保持心情的平靜。
再如以喜舍對治貪心、以慈悲對治憤恨、以明理對治愚癡、以樂觀對治沮喪、以知足對治嫉妒、以信心對治猜疑、以真心對治虛妄、以謙卑對治驕慢、以感動對治不滿、以發心對治懶惰、以反省對治不平、以慚愧對治蠻橫、以包容對治狹隘,都是很好的情緒管理妙方。
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常說:“我的壓力太重了9父母師長教訓,是壓力;課業太多,是壓力;工作負荷重,是壓力;賺錢養家,是壓力……這些承受不了壓力,不堪一擊的人,被稱為“草莓族”。其實從古到今,曆代的人物,不管聖賢或普通人,哪一個不需要經過這許多壓力來成長呢?就是青菜蘿卜,也要經過風雨日曬的孕育,才能成熟;山穀岩壁隙縫間的小草,也是突破艱難的環境,才能綻放成長。我童年時,也都是在老師打、罵、冤枉的教育中,慢慢成長。回顧我的一生,正如陳誠所言:“為做事,必須忍耐;為求全,必須委屈。”在忍耐、委屈中,不也成就了許多佛教事業嗎?
我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得憂鬱症、躁鬱症,大都是太過清閑、胡 思亂想,沒有壓力,才會造成這許多疾玻有人做過試驗,把黃豆、綠豆擺到水盆子裏,上麵沒有壓力,長出來的豆芽,都是瘦瘦的。相反的,如果上麵覆蓋一層棉花或紙網,施以一些壓力,長出來的豆芽,不但肥胖,而且甜美、營養。
另外,日本人歡喜吃生魚片,當日本本土的生魚不夠吃的時候,就從蘇聯進口。但是,將活魚從蘇聯運送到日本,因為路程遙遠,常常到了日本,魚已經死去一半以上。後來有人想了一個辦法,在魚箱裏放進幾隻螃蟹,螃蟹會咬魚,是魚的天敵,隻要螃蟹稍微動一下,這些魚就緊張的動起來;它們時時承受這些螃蟹的攻擊壓力,反而增強生命的動力。結果後來運送到日本的魚,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可見經由壓力更能生存。
有壓力才會激發潛力,有壓力才會成長,才有前途,好比籃球,打他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我們要培養樂觀、開朗的心態,凡事隨來隨遣,如果盡是把事情擺在心裏,會像水溝阻塞不通般的發臭;唯有懂得疏通排解和調適,生活才會過得歡喜自在。
在《雜阿含經》卷十七裏記載,有一次佛陀問弟子,凡夫和聖賢,對於苦、樂的感受有何不同?佛陀告訴他們,凡夫身體受苦,憂惱狂亂,連帶內心也跟著痛苦;賢聖之人身體受苦時,不會憂愁煩惱,所以隻有身受,沒有心受。二者的差別即在於凡夫為五欲所染著,而產生貪瞋癡三毒,聖賢則無。
因此,我們平時要憑著正念、正勤、正道來做人處事;透過般若觀照,培養自己的耐心、虛心、誠心、赤子心、清淨心、慈悲心、寬恕心、歡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慚愧心、感恩心……就不會產生各種負麵情緒。唯有把情緒管理好,我們才能找回心靈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
九、每個人一生的歲月有限,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讓生命發揮更大的意義,做到如大師的“人生三百歲”,這就需要時間管理的智慧。請問大師,您平時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呢?
答:我們在世間上生活,與我們最有關係的,第一個就是“時間”。我們這一生的壽命,分分秒秒在減少,可以說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再來就是“空間”的問題,從小我們就知道要爭取一個座位、一個床 鋪,長大進入社會,要爭土地、爭房屋、爭車位。為了爭取空間,有時候還和人吵架、打架,甚至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也常為了領土空間而戰爭。
常聽到有人說:“我時間不夠用9讀書的人時間不夠用,要趕夜車;上班的人時間不夠用,要加班。很多人到了中年、老年,更是苦惱自己“歲月無多、去日不遠”。
記得我二十歲從佛教學院畢業,將自己奉獻給社會大眾之後,一生就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還比別人更忙碌。從早到晚沒有休息,不但在殿堂教室裏講說弘法,在走路、下課的空檔,甚至在汽車、火車、飛機上,我都精進地辦公、閱稿。幾乎每一天都在分秒必爭、精打細算中度過。如果以一天能做五個人的工作來計算,到了八十歲,就有六十年的壽命在工作,六十乘以五,不就是三百歲嗎?這就是我主張的“人生三百歲”;這三百歲不是等待來的,也不是投機取巧來的,是我自己辛勤努力創造出來的。
唐伯虎有一首打油詩,寫道:“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隻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隻有二十五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除了夜晚睡覺,人的一生,即使能活到百歲高齡,為了生活上的需要,也不得不將時間分割成零碎片斷,如果將每天吃飯、走路、上廁所、洗澡的時間全部扣除,還剩下多少時間呢?真正能夠發揮智慧,奉獻社會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學會善用零碎的時間,在等車子、等客人、等上課、等開會、等吃飯時,訂計劃、想辦法,或思考文章的內容鋪排、佛學上難懂的名相,或回憶讀過的名著佳作等,如此,不但培養我集中意誌的習慣,也增進我從“聞、思、修”進入三摩地的能力。
由於我懂得利用“零碎時間”,所以,無論是坐火車、坐汽車、坐飛機、坐輪船,無論要花費多少時間,路程多麽曲折輾轉,我不但從未感到時間難捱,反而覺得是席不暇暖的弘法生涯中最大的享受。我常說:“公路、天空是我的床 鋪,汽車、飛機是我的餐廳,一本書和膝蓋是我的書桌,一隻筆是我所有的動力。”過去幾十年,我南來北往,乃至國內外來回,一點都不覺得浪費時間;局限的空間裏,正是我思考、寫作、用功的最好時光!
另外,我經常在客人要來的前一刻,站在門口迎接,讓對方驚喜不已,有人問我是不是有神通?其實這是因為我從小就訓練自己要有時間觀念,五分鍾、十分鍾,有多久?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時辰?做一件事情要花費多少時間?我的心中都了了分明,當然一切事物也就能“管理”得恰到好處。
一位信徒問趙州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禪師回答:“你是被十二小時支使得團 團 轉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時恰恰當當的人,你問的是哪一種時間?”
的確,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的時間,因為能夠縱心自由 ,達古通今,所以他的生命展現了泱泱宇宙的全體大用;不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隻是鍾表刻度的時間,由於受到鍾表指針的支配,一小時不會多,一分鍾不會少,因此他的生命渾渾噩噩而渺小有限。
韶光易逝,歲月荏苒,人生的意義是在有限的時光中,擴大生命的價值。因此,時間的管理,要有正當性、建設性和成就感。我們平時為人處世,說話要說有“三百年”功用的話,做事要做“三百年”長久的事業,如此,人生的歲月雖然老去,但時間卻能帶來成就、曆史與功德,此即所謂的“精神不死”。如佛陀的說法、孔子的傳道、玄奘的西行、馬祖的叢林,以及許多偉大的寺院,偉大的雕刻、藝術、文學作品等,都是以其光輝照耀千古世間;這才是一流的時間管理。
時間之外,也有人感歎自己在宇宙之間,所擁有的房屋太少、辦公室太小,空間不夠,東西放不下。其實,時間要靠自己懂得運用、處理,空間也是一樣,大大小小,總有空間,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量要大,所謂“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無事一床 寬”,隻要自己放開心胸,心裏的世界一大,有限的空間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寬廣。
記得接辦南華大學時,曾將一座大樓的設計方位改變,事後許多人說改得真好,他們問我是不是會看地理風水?其實心有心理,人有人理,情有情理,物有物理,地當然也有地理。過去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每次一上殿,我就知道要站到哪個位置,因為我喜歡敲法器,即使沒有開我的牌,也總希望有遞補的機會;每次一到齋堂,我也知道應該往哪裏坐,因為我的食量大,要找一個行堂容易看到的地方,好為我添飯;每次一到教室,我知道該選擇哪個位置,因為過去寺院沒有錢點油燈,隻有靠自己選擇光線最好的地方;每次和師長談話,我也知道該往哪裏站,因為我要引起他的注意,好讓我有更多學習 的機會。後來舉凡隊伍的排列形式、建築的遠近高低、事情的快慢程序,我都能拿捏得準確,這是因為我能用心將自己的“空間”管理得當的緣故。
“阿彌陀佛”意為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意謂超越了時間,無量光意謂超越了空間,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人,才能與真理相契合。古德所言“立德、立功、立言”,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具體表現。雖然我們生命的時間有限,安身的空間不大,仍應將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化之中,造福無量無邊的眾生,讓一己的意誌流入整個世間,與虛空萬物同在,那才是生命的真諦。
--------------------------------------------------------------------------------
十、現在的社會人際往來頻繁,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僅代表做人成功,對於自創事業或者職場升遷也會獲得較多的助緣與機會。請問大師,如何運用管理學的原理,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答:人際關係是現代人處世上很重要的一環,許多人之所以有憂苦煩惱,都是肇因於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造成人 際疏離,溝通障礙,有的是拙於言辭,有的因表達不當,有的則因為自己預設立場,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然無法溝通,也有的人態度冷漠,令人不願碰觸。但最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貢高我慢,對於自己的主張,要別人奉若聖旨,完全沒有商榷的餘地。如此之人,人際關係怎會良好?
人生無絕對的大孝高低、好壞、貴賤。自古以來,愈是禮賢下士的帝王,愈是以賢名流芳;愈是不恥下問的老師,愈能以學問傳世。所以,人際之間,要能做到“老做泄、“小敬老”。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圃。”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謙虛,他不會不懂強裝懂,敢於在學生麵前承認自己不如老農,不如老圃。
可見“謙虛”是人際相處的重要秘訣。一個人的學識再好,如果高傲不知謙虛,難受主管的青睞;一個人的容貌再美,如果自負、不知含蓄,難受他人的讚美;一個人的能力再強,如果不懂得忍讓,難得他人的友誼。而且,溝通或管理,都是為了取得彼此的共識,而非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要能設身處地的替對方著想;能令別人歡喜接受,才是有效而成功的管理。
另外,人我之間也常有“見不得人好”的劣根性。看到別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學識、比自己有能力,或看到別人升官發財,就嫉妒他、打擊他、障礙他,如此的損人又不利己,人際當然不會和諧。人,一旦有了計較、比較之心,有了人我的利害得失之心,即使親密如家人,恩愛如夫妻,也不能避免互相鬥爭。
“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實就是要“幫助你”。就像洗衣服一樣,必須搓揉洗滌才會幹淨。自己無法改正的壞毛病,就需要別人適時的幫助。如何做好管理,有三個原則:
一是用“情”管理:父母管兒女要有愛,老師管學生要能保護他,長官管部下也要給予關心。人心是肉做的,用愛、用情來管理,才能贏得人心;沒有愛心,對方不服氣,就難以管理了。
二是用“理”管理:有時太重情愛的管理,無法折服對方,這時就必須講究“理”了。家庭有倫理,則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職場有倫理,則上下和諧,做事有條理、計劃,被管理的人,也會心甘情願地服從。
三是用“法”管理:如果道理行不通,隻得仰仗於“法”了。所以國家訂有法律,甚至軍有軍法、商有商法、教育有教育法;隻有法才能公平、平等的把人、事都管理好。
領導人 在實行中,要把握前麵所言“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佛門管理學,在待人處事,要做到在時間上“豎窮三際”,在空間上“橫遍十方”,懂得溝通、協調、合作的做事態度,才能圓滿人際關係,也才是真正會管理的人。
再者,人之所以會有紛爭、不平,往往是因為“你、我”的關係不協調。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知如何修持“我”,甚至還強立分別你和我,因此產生“爺爺打孫子,自己打自己”,以表示“你打我兒子,我也要打你兒子”的愚癡行為。與人相處,要把“你”當作“我”,你我一體,你我不二,如果能常常將心比心,互換立場,互相尊重,互相幫助,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
此外,和人相處共事,看到別人有一點長處,要生起恭敬心,當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更要心存恭敬,歡喜讚歎。有些人因為“卑慢”,而處處自我防衛,甚至擺起架子,凡事都拒絕,凡事說“no”。會拒絕人情,拒絕因緣,主要是由於能力、慈悲、道德不夠,一個人如果經常拒絕一些因緣、機會,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一切。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個會辦事的人,凡事都“ok”;即使拒絕,也會提供取代的方案。
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每個人在滿足生理、安全、社交 三種需求之後,會進一步希望“被尊重”與“自我實現”。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有尊嚴的人,就會更積極向上,努力學習 ,以期發揮自己的潛能與才華。所以,在管理學上,非常重視人的教育。教育,要有方法。在人事的交往上,不論親子、朋友,乃至主管與部屬之間,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就會減少自己的過失;以恕己之心恕人,必能增進人間的喜悅。
《菜根譚》說:“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克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因此,平時與人為善,從善如流,如有摩擦,要能以你大我孝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來要求自己;如此“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也才是一個善於教誨的人。
鬆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說,當創業初期,員工隻有一百人時,他總是身先示眾,坐在他們麵前,走在他們麵前;員工增加至千人時,他采取分層負責的管理方式;員工上萬人之後,他隻是站在他們旁邊,合掌感謝他們為公司效命。鬆下幸之助明白事業是靠人來創造和完成的,所以,他非常珍惜和重視人才,他讓員工們知道鬆下公司是“製造人的地位,也製造電器用品。”在一個有尊嚴的環境裏,人人得以發揮所長,歡喜奉獻;我想他應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與管理專家。
有道是想“多管人”,必須先“少管人”;想“多辦成事”,必須先“少管點事”。我覺得最高的管理境界,就是沒有管理,所謂“沒有管理的管理”,並非取消管理,而是能放手、能分權,使管理進入更高層次與境界。如我提倡的“三好運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如果大家都說好話,則時時耳根清淨;大家都做好事,你幫我,我助你,則彼此相親相愛;大家都存好心,則處處都有春風、有和平。如此,人人有秩序,有良善的道德,自然可以進入“無為而治”的管理了。
--------------------------------------------------------------------------------
十一、有句話說“英雄隻怕病來磨”,人在身體狀況良好時或許還有方法掌握自己的情緒,一旦病痛來時,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煎熬,實在令人意誌消沉。對於身體自古多少帝王煉丹冶金、派人尋求不老之藥;現代更充斥著健康食品、營養補給品、生機飲食等等,為了這六尺之軀衍生出許多名堂。大師您年屆八十,多少經曆過身體所帶來的問題,對於身體的管理,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答:在這個新時代,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遊手好閑,閑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重,壓出病來;有的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許多人看我終日忙碌,卻能從容應付,不見疲態,紛紛問我保健之道,其實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孰能無病?老病餅程,誰能免除?隻不過我從不刻意趨逸避苦,我覺得養生之道無他,疾病本身就是一帖良藥。
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病曆”,以香港腳與口腔破皮而言,人皆畏之,然而兩者不僅長久與我為伍,而且時時交 相為患。多年來,我非但不以為苦,反而深感慶幸,因為我認為這是身體排除瘴氣的征兆。十七歲時,罹患瘧疾,忽冷忽熱,全身無力,心想應是回天乏術了。家師誌開上人,派人送來半碗鹹菜,令我感動不已,當下發願盡形壽將身心奉獻給佛教。沒多久,居然不藥而愈。
二十八歲那年,我患了惡性風濕,兩膝關節劇烈疼痛,醫師診斷必須鋸斷雙腿,以免殃及五髒六腑。當時我一點也不驚惶恐懼,反而覺得行動不便,正好可以掩關閱藏,專心寫作,一樣可以盡棉薄之力,弘法利生。隻是由於法務繁忙,開刀時間一拖再拖,或許因為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後來竟然痊愈了。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清晨,我在浴室滑跤,將腿骨跌斷,雖說真正嚐到“寸步難行”的苦頭,但是躺在醫院的病床 上,既不用會客開示,也沒有一大堆的計劃公文讓我傷腦筋,感覺真是舒服極了。
尤其我的糖尿病已經跟著我四十多年了,這些年又導致視力模糊,多次接受鐳射治療,也動過心髒手術,醫生一再叮嚀我要多休息,但是在勉強能識物、能行走的情況下,我依然四處弘法。我學會了“與病為友”,我不討厭它,跟它好好相處,自覺也有無窮的妙趣。
一生經曆大大小小的病痛,但我從不以為意,不曾因死之將至,而煩憂懊惱,也未曾因生之複得,而慶幸歡喜。我認為不管是天賦異稟也好,是諸佛護佑也罷,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世壽的長短,色身的強弱,而在於利用有限的生命,為眾生謀取埃利,為世間留下貢獻。
佛教講“因緣”,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我們的身體有生、老、並死,如同器世間的成、注壞、空,季節的春、夏、秋、冬一般。對於身體的管理,應該是“當閑,要讓他閑;當忙,要讓他忙;當老,要讓他老;當病,要讓他玻”我們要求“長生不老”、“永遠沒補,是不可能的,就像要求“東西不壞”,也是不可能,因此不必太過介意自己的身體,即使病了,有時還能“久病成良醫”呢!
所以有病不要緊,隻要我們能正視疾病,對症下藥,就能迅速恢複健康,最怕的是逃避現實,諱疾忌醫,如此,則縱使華陀再世,佛祖降臨,也難有治好之時。佛陀是大醫王,佛教經典中,有許多有關身體保艦醫療方麵的記載,如:《佛醫經》、《醫喻經》、《療痔病經》、《治禪病秘要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四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等,都有談及醫藥的問題。佛陀不僅治療眾生身體和心理的疾病,更能“識補、“知病因”。
中醫將病因分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外感六婬(寒、暑、燥、熱、濕、風)。七情是五髒之主,“喜和恐太過激烈,傷心;怒則傷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驚悲則傷腎”。中醫從內外因來談疾病產生的原因,與佛經闡述有頗多相似之處。例如《佛醫經》中說,人得病有十種因緣:“一者、久坐不臥;二者、食無貸(飲食無度);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製上風(呼吸);十者、製下風。”《摩訶止觀》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前三種因素引起的病,隻要改善飲食,不受病菌感染,即可治愈;後三者則與患者自身的業力相關,必須藉由拜佛禮懺修福,才能減輕病苦。
身體有病,要找醫生治療;心靈生病,除了靠善知識勸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來醫治。我曾仿效石頭希遷禪師的“心藥方”,開了一帖藥方:
慈悲心腸一條,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點,感恩三分,言行實在,守德空間一塊,慚愧果一個,勤勞節儉十分,因緣果報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結緣多多益善,信願行通通用上。
此藥用“包容鍋”來炒,用“寬心爐”來燉,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要柔和一點),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作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濁、損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裏刀、兩舌語、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縱、自我約束、心性有道來對治。
除此,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動腦筋,讓自己有活力、有動力;飲食上少肉多菜、少鹽多淡、少食多嚼、少細多粗,也是生活保健之道。
人生的種種病痛,大都是對外來事物牽掛太多,以致心不能靜、氣不能和、度不能宏、口不能默、瞋不能製、苦不能耐、貧不能安、死不能忘、恨不能釋、矜不能持、驚恐不能免、爭競不能遏、辯論不能息、憂思不能解、妄想不能除,種種都是因未淡未空所致。若能以般若空慧觀照,不執著有並無病,健康、不健康,一切隨順因緣,隨順自然,相信就能生活歡喜,身心皆自在了。
--------------------------------------------------------------------------------
十二、大師常常提到,佛教最高管理學是因果,我們想知道為什麽因果會成為最高的管理學?請大師開示。
答: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實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時還會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世間真正的公平是“因果”,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貸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業報如影隨形,誰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學。
過去經常有人問我:“佛光山的財務如何管理?佛光山的錢怎麽個用法?佛光山又是如何記帳?”記得在一九九一年興建如來殿時,我特地在四樓大會堂的外牆,把佛光山功德主的姓名,全部鑴刻在高溫 燒成的藝術陶壁上。當時我就說:“功德芳名牆就是佛光山的帳簿,而替佛光山管帳的則是『因果』。”
信徒捐給佛光山的錢財,如果指定用來出版書籍的,不會被挪用來購買香燭;指定用來買水果供佛的,不會被挪用購買日用品;指定用來作為僧眾道糧的,不會被挪用作為建築款項;指定用來添置車輛的,不會被挪用裁製僧服僧鞋。佛光山的大眾,對於信徒的每一分錢都能俯仰無愧,不會錯置“因果”。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佛教的因果觀源自“緣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闡明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托“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輾轉相攝,乃成森羅萬象。因此,宇宙間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沒有一個現象能脫離得了因果的關係。
因果,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處、信仰、道德、健康、經濟等,都各有其因果關係。譬如肚子餓了,吃飯就能解饑,吃飯是因,腹飽就是果;一個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賺了很多錢,努力是因,賺錢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緣才有結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發生困難,遭遇挫折,不去檢討原因,隻在果報上計較,於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般凡人隻能認識“果”,不能認識“因”。殊不知“以果推因”,必定是“因”地不正,才會遭此結“果”。例如有的人責怪父母不慈的“結果”,卻不知父母不慈是緣於兒女頑劣的“原因”;有的人責怪兒女不孝的“結果”,但不知道“因為”父母失德,才會造成兒女的不孝。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尋因”,怎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怎能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呢?
此外,也有人對因果認識錯誤,而對信仰產生不正當的要求,比如吃素為求身體健康,拜佛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發財,這都是錯亂因果的謬見。其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財富有財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體健康,必須調心行善,多作運動,注意保健,心安自然體泰;若要財源廣進,必須多結善緣,勤苦耐勞,信守承諾,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後天助。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財富上的果,那就錯亂了因果,不能正確的認識因果。
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聽到因果,便斥為迷信。因果觀並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一切得失成敗,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而因果的觀念則認為: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三世因果經》言:“有吃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福祿俱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所以,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的都市裏,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日月窮勞,這不是命運不公平,而是因緣果報不同。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來到鄉下,正是又熱又渴時,一位農夫盛情的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飲瓊漿,回京後,馬上差人到農夫家,封了一個官銜給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於是在廟前題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數年後,朱元璋再度出巡該地,見到此句,知道原委,於是在旁邊加了兩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人世間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如強弱、貴賤、貧富、智愚、美醜……很難有一定的準則;這也是有漏世間的現象之一。《因果十來偈》寫道:“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由此偈語可以知道,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有因有果,並非憑空碰運氣而來,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縱,而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懂得“因果”法則,明白行為能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就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廣結善緣,而對於過去的不幸,也會不斷的努力改進,使它轉變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