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0000">前言</font>


    佛陀證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滅、道”,由苦、集、滅、道而展開廣大無邊的佛法。然而這隻是佛陀就真理的本體而設定的義理層次,經過了世間的實踐,就發展成為“四弘誓願”:


    所謂苦諦,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所謂集諦,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所謂道諦,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謂滅諦,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靜思冥想,發現了宇宙人生世間和出世間真理的次第--苦集滅道,而對世間廣為宣說。所謂最初的“三轉法輪”,第一次為“示相轉”,是將四聖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內容為: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為“勸修轉”,是勸導弟子修持四聖諦的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


    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


    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為“作證轉”,是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悟四聖諦,勉勵弟子們隻要勇猛精進,必能一樣證悟四聖諦。內容為: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道是因,滅為果。


    苦集滅道“四聖諦”用來講說,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可以朗朗上口,但是若要實踐此一佛法的真理,就必須透過“四弘誓願”的“願門”實踐,而能到達廣大菩薩道的六度萬行之“行門”。因此,大乘佛教的四弘誓願,可以說主要就是替佛陀把過去所說的四聖諦義理佛法,落實在實踐、修行上,這就是佛教在時空發展中,漸次圓滿。


    從“四聖諦”的佛教義理,進而到行動的、實證的“四弘誓願”,說明佛陀說法有其時代性與連貫性,甚至還有發展性,它可以在係統中貫穿起來,所以佛法才超越曆史時空。甚至現在有佛教徒研修、規劃為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彼此也是相互貫通,是一而不二的,這正是本文所以提出的主旨所在。


    <font color="#ff0000">一、四聖諦在佛法裏的重要性</font>


    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隻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再三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四聖諦不但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佛陀在臨涅槃時,又對諸弟子說:“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無得懷疑而不求決也。”當時佛陀連說三次,眾皆無疑,也無問者,唯有阿那律知曉佛陀的心意,又將佛陀的語言重說一次:“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遺教經》)


    從佛陀一再強調四聖諦的事實來看,可見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對四聖諦的闡揚是自始至終的,以及此中真理的不可變異。尤其,在初轉法輪中,佛陀更三度演說四聖諦的妙義,稱為“三轉十二相”。(如前言所述)四聖諦的重要,由此可見。


    四聖諦的內容一如治病的過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道,如治病的藥方;滅,如病已痊愈(《瑜伽師地論》)。吾人學佛,正是為了斷除貪、瞋、癡等種種煩惱,而趣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聖諦是從迷的世間,到悟的世界;是從苦集的束縛而趨向滅道的解脫之路。正如《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


    四聖諦說明了宇宙人生的關係:人生居住的宇宙稱為世間,世間是由“苦集”所構成;如果要超脫苦集,通往出世間的法界,則要“滅道”互通。


    四聖諦與十二緣起、三法印憊成了佛教教義的三大綱領,名稱雖然不同,意義卻是相通的:十二緣起的主要內容是三法印的思想基礎,而四聖諦則是緣起思想的具體型態,三者都是初期佛陀的根本思想,以後的經論,莫不由此開展出來。因此,我們將四聖諦、十二緣起、三法印,稱為佛教的根本佛法。


    在諸經論中,佛陀一直非常強調四諦的重要性,例如:


    今說有八難,佛法之要行;一難猶尚劇,如板浮大海。雖當離一難,然可有此理;設離一四諦,永離於正道(《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難品第四十二之四一五》)


    爾時,佛告諸比丘:如人擲杖於虛空中,尋即還墮,或根著地,或腹著地,或頭著地。如是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墮餓鬼。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學無間等。(《雜阿含經》卷十六)


    佛告比丘: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如我手中所執土石;其諸眾生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數無量。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雜阿含經》卷十六)


    此外,佛陀在波羅奈鹿野苑中,說明世間如果沒有四諦法,則如日隱月沒,將是一片黑暗;有了四諦,世間就有了光明。(《雜阿含經》卷十五)


    佛陀亦曾告諸比丘,對四諦義不如實知者,則容易受外境的影響,做不得自己的主人;正如小綿丸隨風飄搖,去向無方,所以對於四諦要如實知解行證。(《雜阿含經》卷十五)


    在《菩薩瓔珞經》中,佛陀則把四聖諦的重要喻為火炬,它能夠破除十二緣起中的根本無明;常念一切法無常,就可以去除煩惱的束縛了。


    甚至,佛陀在《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揵度》中說:“若我不修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如實而不知者,我今不成無上正真道。”佛陀因了悟四聖諦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佛陀告訴弟子:“我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如實而知,我今成無上正真道。”(《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揵度》)“此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雜阿含經》卷十六)可見若無四聖諦,則無三寶應世。


    綜上所述,可見四聖諦在整個佛陀一代時教中,它占有最高、最勝的地位。正如《中阿含卷三十·舍梨子相應品象跡喻經》說:“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


    因為四聖諦是整個佛教的綜合,它的特點,有以下四點:


    <font color="#008000">(一)四聖諦是佛教的真理</font>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佛法,都需要從真理展開。例如:人生是苦,這是實相;即使人生也有快樂,但快樂也有“無常”之苦,這是必然的道理。生命有業集的煩惱,即使天上人間、成聖成賢,都必有業感緣起,這也是真理。因為世間一切都離不開因緣果報;因緣果報的真理更把人生的關係解釋得透徹無比。這些真理都是不共世間的宗教,而是佛教所獨有的。


    苦集雖說是世間的因果,但是這也並不可怕,因為有出世間的道諦和滅諦,可以讓苦集消滅,例如以八正道修行,便能夠滅除苦集,而到達理想的、圓滿的涅槃世界。


    因此,四聖諦也可以說是佛教真理的原則,因為世間的道理,可以說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佛教的真理是需要有理則的。真理的原則就是要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例如佛教講一切行無常;無常便具備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的條件。其它諸如空性、緣起、業力、因果等根本教理,都同樣合乎這許多理則。尤其四聖諦更是具備這許多的理則,盡避世間變遷、人事興亡,四聖諦是不可更異;四聖諦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有的經論道理,必不出這四聖諦的範圍。


    <font color="#008000">(二)四聖諦是佛教的聖典</font>佛教的聖典很多,藏經有所謂阿含部、法華部、本緣部、經集部、瑜伽部、大集部、論集部、寶積部、中觀部、律部、般若部等,不管千經萬論,都是以四聖諦為依歸。


    四聖諦雖屬原始佛教的根本法義,後來佛教發展成為戒定慧的三學,進而經律論的三藏,都是從四聖諦開展而來,因此,可以說,沒有四聖諦,就沒有所謂的佛法聖典。如《中論》說:


    若一切世間皆空無所有者,即應無生無滅;以無生無滅故,則無四聖諦。何以故?從集諦生苦諦,集諦是因,苦諦是果;滅苦集諦名為滅諦,能至滅諦名為道諦,道諦是因,滅諦是果。如是四諦有因有果,若無生無滅,則無四諦。四諦無故,則無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又四聖諦無故,法寶亦無。(《中論卷四·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因此,佛教聖典的內容雖有三法英十二因緣、空性緣起、平等中道等眾家學說、諸派義理,但總說四聖諦不但是聖典中的聖典,而且是最早的聖典,一切法因四聖諦而有,若無四聖諦,則一切法不成。


    <font color="#008000">(三)四聖諦是佛教的綱目</font>儒家有所謂“四維八德、三綱五常”;“苦集滅道”就是佛教的綱目。今天在全世界所流傳中國大乘八宗的佛教,泰、錫、緬的部派佛教,乃至藏傳的各種佛教,都不能不依四聖諦作為綱目;因為三藏十二部演繹出來的佛法經義,都是用四聖諦做為這許多法義的綱目,因此隻要你懂得四聖諦,隻要你講說四聖諦,隻要你修行四聖諦,你就可以說是懂得佛法了。


    講到佛法,光是佛法概論就有數十種之多,但是那一種佛法概論能離開四聖諦呢?現代佛教的初學者,都應該從四聖諦開始研究,因為掌握了四聖諦,也就知道佛法的根本了,接著再學習 以後的枝枝葉葉,當然也就不為難了。


    佛陀在很多的法會中,重複又重複的宣說四諦法,說明四聖諦對人生的關係,至為重要。甚至有一次佛陀的腳趾為木刺所傷,阿闇世王等大驚,於是佛陀就說四聖諦的真理,以慰大眾的悲傷之情。


    <font color="#008000">(四)四聖諦是佛教的標誌</font>現在的學校、社團 ,都有標誌,甚至國家有國旗,基督教也有十字架;佛教的標誌就是法輪,法輪就是從四聖諦“三轉法輪”而來。


    佛教從印度發源、傳播,雖然遍布世界各地;隨著各地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不同,又展開各種適合當地的佛教。但是,盡避各地對法義的解釋或許有所不同,甚至對佛陀的認知也有相異;然而對於以法輪、四聖諦作為佛教的標誌,全世界佛教徒應無異議。


    現在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以五色旗作為教旗,意謂五乘共法;即使是五乘共法,也是以四諦做為基本的中心佛法。


    有人說,佛教沒有總部,太過自由 、紛歧,經常有滿瓶不動半瓶搖的佛子,各說各話,違背聖意,失去了佛教本身的麵目;佛教如果要想統合,今後應該再對四諦“三轉法輪”,藉此統一世界的佛教,希望有識之士,朝此目標努力。


    <font color="#ff0000">二、佛陀對四聖諦的解釋說喻</font>


    如上所述,四諦是佛陀成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所說,為佛教中南北傳的佛教、漢藏傳的佛教所共遵的基本教義,彼此共同認為這是世間、出世間的唯一解脫之道。後世諸佛弟子雖認為四聖諦為聲聞、緣覺之法,意思就是貶四聖諦為小乘法,其實大乘經典中亦多有四諦之論,如《勝鬘經》、《大般涅槃經》等,不僅附有大乘之解釋,並對四諦之深義更有所發揮。


    四聖諦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的真理。在《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四諦品第二十五》中,佛陀告訴弟子:


    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所謂習 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是謂名為苦習 諦。……所謂盡諦者,欲愛永盡無餘,不複更造,是謂名為苦盡諦。……所謂苦出要諦者,謂賢聖八品道,所謂正見、正思、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名為苦出要諦。


    四諦的“諦”,就是真理;包含有審察、真實不虛的意思。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又稱四聖諦。


    四聖諦大體上乃佛教用以解釋宇宙現象的歸納。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


    若依因果的順序來說,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何以佛陀要先說果,後說因?這是因為眾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難曉,為了方便化導,因此佛陀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業因,使之斷集;繼而示以涅槃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說修道之法,令其行持。


    四諦之義,綜合《阿含經》、《大毘婆沙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等諸經論所說,就是:


    <font color="#008000">(一)苦諦</font>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的狀態。苦諦即在說明生死輪轉的實相是苦的真諦,說明人生實相本來是苦的道理。


    根據經典的說法,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八萬四千乃至無量無數的苦;若依現代人的生活體驗,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說,苦大致可分為:我與人的關係不調和(譬如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我與身的關係不調和(譬如老、並死苦)、我與心的關係不調和(譬如貪瞋愚癡苦)、我與物的關係不調和(譬如居住的空間窄孝不能稱心如意、所求不得等苦)、我與事的關係不調和(譬如失業、落榜)、我與社會的關係不調和(譬如治安不好、經濟蕭條)、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譬如氣候寒熱不適苦)、我與境界的關係不調和(譬如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正是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人間之苦無盡期”。


    不管世間充滿多少苦,其實佛教之所以講苦,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苦的實相,進一步去尋找滅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隻是一個過程;如何離苦得樂,獲得解脫,才是佛教講苦的最終目的。


    <font color="#008000">(二)集諦</font>


    集,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根據《成唯識論》卷八說:“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惑),而積集種種惡業(業),然後依照種種業報而招致種種苦果(苦)。如此一來,惑(煩惱)、業(行為)、苦(苦果)輾轉相因,循環不息,就形成有情無量劫以來的生死輪回。因此,煩惱能招感業力,引發未來的生死果報,具有“發業潤生”的功用。


    由於煩惱是迷惑自性的魔障,它能障蔽、遮蓋眾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稱“障”、“蓋”;它盤纏在眾生心中,象是重重絞繞的繩索,所以又稱“結”、“纏”;它係縛眾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稱“係”、“縛”;它像汙垢,因能汙染眾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稱“瀑流”;它驅使眾生流轉於生死之中,所以又稱“使”;它能牽製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故又稱“軛”;眾生的煩惱交 絡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稱“稠林”;眾生因為煩惱,常由眼等六根門頭漏泄過患,所以又稱“漏”;潛在的煩惱隨逐眾生,眠伏在深層的意識裏,以極微細的活動狀態,在不知不覺中擾亂眾生身心,所以又稱“隨眠”;煩惱又如塵埃,能染汙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稱“塵勞”;煩惱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稱“客塵”。


    此外,煩惱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險坑等譬喻。吾人如果想從煩惱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首先要滅除集苦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業;所謂“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如此則快樂的人生也就離我們不遠了。因此,徹底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諦,這是追求幸福不可忽視的要務。


    <font color="#008000">(三)滅諦</font>


    滅,即寂滅,是指滅盡貪、瞋、癡等無明煩惱,而顯現出清淨的真如體性,也就是“涅槃”的異名。


    《大乘義章》卷十八說:“梵語涅槃,華言為滅。”《華嚴大疏》卷五十二說:“音譯涅槃,正名為滅。”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斷集後,由修道所證得的解脫境界。它是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障礙等種種的癡迷,而獲得的一種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 自在,光明幸福的圓滿境界。


    具體而言,涅槃的境界是:


    <font color="#808000">1.無生的境界:</font>涅槃已沒有生死、變異,是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雜染的煩惱,也不起無漏清淨的涅槃想,是個染淨俱捐,境我皆泯,無生法忍的絕對世界。


    <font color="#808000">2.無住的境界:</font>涅槃之後無處不在,在清淨心裏,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內,在萬裏虛空裏。證得涅槃之後,這個法身如如不動,住在蕩蕩涅槃城。所謂涅槃城就是“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的氣象。


    <font color="#808000">3.無我的境界:</font>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執,到達無我的大自在,再從無我中建立真我;所謂“無情之情是真情,無我之我是真我”,因此涅槃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font color="#808000">4.無得的境界:</font>涅槃的境界是我們心靈上永恒的樂土,裏麵充滿法樂,有完全的平靜,有至高的妙樂,有永恒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脫,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實的世界;因為這一切都是從“無得而得”、“無有而無”。


    涅槃的芬芳至樂,是人人可以證得、時時可以體悟的。涅槃是止滅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極理想境地,吾人若能審查斷除苦的根本--欲愛,則得苦滅;一旦苦滅集斷,自可入於涅槃之境界。


    <font color="#008000">(四)道諦</font>


    道,是通達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道諦就是指從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所必經的道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八正道。


    <font color="#0000ff">八正道就是:</font>


    <font color="#008080">1.正見:</font>正當的見解--正見因緣果報、正見善惡業力、正見無常苦空、正見空有不二。


    <font color="#008080">2.正思:</font>正當的思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font color="#008080">3.正語:</font>正當的語言--真實的語言、慈悲的語言、讚歎的語言、利行的語言。


    <font color="#008080">4.正業:</font>正當的行為--不亂殺生、不亂偷盜、不亂邪婬、不亂吸毒。


    <font color="#008080">5.正命:</font>正當的生活--合理的經濟生活、利人的道德生活、和諧的社會生活、淨化的感情生活。


    <font color="#008080">6.正勤:</font>正當的努力--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font color="#008080">7.正念:</font>正當的意念--對三寶不壞信仰、對緣起不執非他、對因果不生謬見、對生死不起迷惑。


    <font color="#008080">8.正定:</font>正當的禪定--五停心觀的禪定、六妙法門的禪定、三業調和的禪定、九住心定的禪定。


    總之,苦諦,是以智能觀察出這個世界是充滿痛苦的火宅;集諦,是以智能徹悟煩惱與造業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滅諦,是透過智能,證得真如自性,究竟解脫生死的涅槃;道諦,是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


    關於四聖諦的解釋,真是百家齊鳴、萬眾宣說。佛陀在《華嚴經》中更把四聖諦分為各種世界的四聖諦,如娑婆世界、密訓世界、最勝世界等,舉出四聖諦的同義異名,今略舉如下:


    <font color="#008080">1.在娑婆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罪、逼迫、變異、攀緣、聚、刺、依根、虛誑、癰瘡處、愚夫行。


    集聖諦又名係縛、滅壞、愛著義、妄覺念、趣入、決定、網、戲論、隨行、顛倒根。


    滅聖諦又名無諍、離塵、寂靜、無相、無沒、無自性、無障礙、滅、體真實、住自性。


    道聖諦又名一乘、趣寂、導引、究竟無分別、平等、舍擔、無所趣、隨聖意、仙人行、十藏。


    <font color="#008080">2.在密訓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營求根、不出離、係縛本、作所不應作、普鬥諍、分析悉無力、作所依、極苦、躁動。


    集聖諦又名順生死、染著、燒然、流轉、敗壞根、續諸有、惡行、愛著、病源、分數。


    滅聖諦又名第一義、出離、可讚歎、安隱、善入處、調伏、無罪、離貪、決定。


    道聖諦又名猛將、上行、超出、有方便、平等眼、離邊、了悟、攝娶最勝眼、觀方。


    <font color="#008080">3.在最勝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恐怖、分段、可厭惡、須承事、變異、招引怨、能欺奪、難共事、妄分別、有勢力。


    集聖諦又名敗壞、癡根、大怨、利刃、滅味、仇對、非己物、惡導引、增黑闇、壞善利。


    滅聖諦又名大義、饒益、義中義、無量、所應見、離分別、最上調伏、常平等、可同注無為。


    道聖諦又名能燒然、最上品、決定、無能破、深方便、出離、不下劣、通達、解脫性、能度脫。


    <font color="#008080">4.在離垢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悔恨、資待、展轉、住城、一味、非法、居宅、妄著處、虛妄見、無有數。


    集聖諦又名無實物、但有語、非潔白、生地、執娶鄙賤、增長、重擔、能生、麤獷。


    滅聖諦又名無等等、普除勁離垢、最勝根、無資待、滅惑、最上、畢竟、破櫻


    道聖諦又名堅固物、方便分、解脫本、本性實、不可毀、最清淨、諸有邊、淨分別。


    <font color="#008080">5.在豐溢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愛染處、險害根、積集成、差別根、增長、生滅、障礙、刀劍本。


    集聖諦又名可惡、無勁不可愛、麤鄙物、愛著、器、動。


    滅聖諦又名相續斷、開顯、無文字、無所修、無所見、無所作、寂滅、已燒勁舍重擔、已除壞。


    道聖諦又名寂滅行、出離行、勤修證、安隱去、無量壽、善了知、究竟道、難修習 、至彼岸。


    <font color="#008080">6.在攝取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能劫奪、非善友、多恐怖、種種戲論、地獄性、非實義、貪欲擔、深重根、隨心轉、根本空。


    集聖諦又名貪著、惡成辨、過惡、速疾、能執娶想、有果、無可說、無可娶流轉。


    滅聖諦又名不退轉、離言說、無相狀、可欣樂、堅固、上妙、離癡、滅勁遠惡、出離。


    道聖諦又名離言、無諍、教導、善回向、大善巧、差別方便、如虛空、寂靜行、能了義。


    <font color="#008080">7.在饒益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重擔、不堅、如賊、老死、愛所成、流轉、疲勞、惡相狀、生長、利刃。


    集聖諦又名敗壞、渾濁、退失、無力、喪失、乖違、不和合、所作、娶意欲。


    滅聖諦又名出獄、真實、離難、覆護、離惡、隨順、根本、舍因、無為、無相續。


    道聖諦又名達無所有、一切英三昧藏、得光明、不退法、能盡有、廣大路、能調伏、有安隱、不流轉根。


    <font color="#008080">8.在鮮少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險樂欲、係縛處、邪行、隨受、無慚恥、貪欲根、常破壞、炬火性、多憂惱。


    集聖諦又名廣地、能趣、遠慧、留難、恐怖、放逸、攝娶著處、宅主、連縛。


    滅聖諦又名充滿、不死、無我、無自性、分別勁安樂注無限量、斷流轉、絕行處、不二。


    道聖諦又名大光明、演說海、揀擇義、和合法、離取著、斷相續、廣大路、平等因、淨方便、最勝見。


    <font color="#008080">9.在歡喜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流轉、出生、染著、重擔、差別、惡舍宅、苦惱性。


    集聖諦又名地、方便、非時、非實法、無底、攝娶離戒、煩惱法、狹劣見、垢聚。


    滅聖諦又名破依止、不放逸、真實、平等、善淨、無並無曲、無相、自在、無生。


    道聖諦又名入勝界、斷集、超等類、廣大性、分別勁神力道、眾方便、正念行、常寂路、攝解脫。


    <font color="#008080">10.在關鑰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敗壞相、如壞器、我所成、諸趣身、數流轉、眾惡門、性苦、可棄舍、無味。


    集聖諦又名行、憤毒、和合、受支、我心、雜毒、虛稱、乖違、熱惱、驚駭。


    滅聖諦又名無積集、不可得、妙藥、不可壞、無著、無量、廣大、覺分、離染、無障礙。


    道聖諦又名安隱行、離欲、究竟實、入義、性究竟、淨現、攝念、趣解脫、救濟、勝行。


    <font color="#008080">11.在振音世界中</font>


    苦聖諦又名世間、傲慢、染著性、駛流、不可樂、覆藏、速滅、難調。


    集聖諦又名須製伏、心趣、能縛、隨念起、共和合、分別、飄動。


    滅聖諦又名無依處、不可娶轉還、離諍、善淨、無勁廣博、無等價。


    道聖諦又名能摧敵、了知英能入性、難敵對、無限義、能入智、和合道、恒不動、殊勝義。(《大方廣佛華嚴經·四聖諦品第八》)


    佛陀說法,為了給聽者容易接受,除了“三轉”說法以外,又經常例舉許多譬喻,例如《法華經》中的藥草喻、窮子喻等,被視為是最優美的佛教文學;甚至在十二部經中,有一部即名為“譬喻”。


    佛陀對四聖諦也有許多的譬喻,例如《大寶積經》中,佛陀將苦諦“喻如怨賊,如癰如箭,如獄閉係,如器壞敗,是不自在,即是無我。”在《四諦論》中,更對四諦作了諸多的譬喻,例如:


    1.苦如病,集如病因,滅如無病,道如治病藥。


    2.苦如火,集如薪,滅如火盡,道如火盡因。


    3.似怨名苦,結恨名集,除結恨名滅,能除因名道。


    4.似衣名苦,似塵名集,塵淨名滅,淨因名道。


    5.苦如債,集如貧,滅如離貧,道如財物。


    6.苦如燒熱,集如燒熱因,滅如清涼,道如涼具。


    7.苦毒發,集諦如毒,滅如離毒,道如阿伽陀。


    此外,佛陀看“世間凡夫,雖為取陰所害,猶起依著;如依怨家,謬為親友。依所安愛名集,因此安愛,住三有獄,不求出離;譬如狂囚。”所以,佛陀不厭其煩的一再對四聖諦作種種的解釋、譬喻,目的就是要吾等凡夫:“苦應知,集應除,滅應得;為此三事故,修聖道。”(《四諦論》)


    <font color="#ff0000">三、大乘佛教四弘誓願的開展</font>


    佛 法不隻以苦集滅道來解釋宇宙人生的現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宇宙人生的問題,所以光是說明苦集滅道的真理,這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有願力、修行、實踐,這正如四聖諦的內容--要斷集、除苦;要修道、入滅,從而到達人生的解脫之境。因此,從四聖諦延伸而開展四弘誓願、六度行門,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脫的方便。


    說到四弘誓願,就是一個菩提心願!因為菩薩發心,一切都是為了眾生,一切都是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為了證悟圓滿。所以,從四聖諦而到達四弘誓願,這是很自然的程序、很自然的次第、很自然的目標,所以有四弘誓願來補助四聖諦的真理,就顯得更加的圓融、更加的切實了。


    因為,當你知道苦,而沒有發願去度苦,又怎能稱為修行,又怎能成為菩薩呢?因為當你知道集,而沒有發願去斷集(煩惱)又怎能入道呢?因為即使你有無量的法門,而沒有修學,不要說不能成就無上佛道,即使是人間問題,你懵懂無知、不學無術,對正道不能契入,又怎能成就菩薩佛道的滿願呢?


    所以,在原始佛教裏,當通達苦集滅道“四聖諦”之後,應該繼續承受“四弘誓願”的啟發、奉行、實踐。


    因為,當無邊的眾生在受苦,尤其在生死苦海裏輪回、在生死苦海裏沉沒,我怎能不發願度這些沉溺的眾生登上彼岸呢?


    因為,當我看清楚眾生之所以受苦的原因,都是由於煩惱業集綑縛了自己的心靈,我又怎能不發願去為眾生解除桎梏、消除眾生的業集煩惱,還給他們一個逍遙自在、離苦脫困的人生呢?


    當然,要想斷集離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但自己要發心立願,斷集離苦,而且要靠他人的願力,帶領我們修道,帶領我們離苦,帶領我們斷集,帶領我們涅槃。


    佛法有所謂易行道、難行道,五乘道、大乘佛道;所謂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我怎能舍棄無上的法門,而不成就無上的佛道呢?


    所以,通達、了知四聖諦的真理之後,要學菩薩不舍一法;更要用四聖諦的佛法基礎,再實踐四攝六度的行門,來完成菩薩道的四弘誓願。


    誠如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勸發菩提心文》)


    《大智度論》也說:“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為導禦,能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而作,金無定也。”(卷七)同卷又說:“莊嚴佛國事大,獨行功德難以成就,須藉願力方能達成。如牛力雖能挽車,亦須禦者方有所至。”


    由此可見,入道之由,莫不行願,因為“果”雖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沒有“願”力,即使是行,也無法到達所期望的目的。例如,船在海中,沒有方向;人在路上,沒有目標,雖然向前行走,如果沒有行願,何能有到達佛國淨土的希望呢?所以發心立願是成就一切事業的重要助緣與動力。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願而成。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而成就淨土(《無量壽經》卷上)、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而成就佛道(《悲華經》卷七)、彌勒菩薩奉行十願而能當來下生(《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藥師如來為滅除眾生病苦而發十二大願,終於成就琉璃佛國(《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等。乃至文殊菩薩十二大願而成就般若智能(《佛說文殊師利行經》)、普賢菩薩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華嚴經》)、觀音菩薩發十大願而能苦海渡生(《法華經》)、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經》)等,可見每位菩薩都有無限的誓願,才能完成他們的修行。


    諸佛菩薩之願,歸納起來,都離不開四弘誓願。例如普賢十大願:六者請轉法輪、九者恒順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四者懺悔業障,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五者隨喜功德、八者常隨佛學,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七者請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的“總願”,有關四弘誓願的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例如:


    <font color="#008000">(一)根據《六祖壇經》之說,即:</font>


    1.眾生無邊誓願度,意謂菩薩誓願救度一切眾生。


    2.煩惱無盡誓願斷,意謂菩薩誓願斷除一切煩惱。


    3.法門無量誓願學,意謂菩薩誓願學知一切佛法。


    4.佛道無上誓願成,意謂菩薩誓願證得最高菩提。


    <font color="#008000">(二)《道行般若經》所說的四弘誓願,則有所不同:</font>“諸未度者悉當度之,諸未脫者悉當脫之,諸恐怖者悉當安之,諸未般泥洹者悉皆當令般泥洌”(《道行般若經卷八·守行品》)


    <font color="#008000">(三)《法華經》中所舉的四弘誓願,與《道行般若經》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較為簡單,其曰:</font>“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雖然文簡,而意義嚴謹,實有所一致也。


    <font color="#008000">(四)《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四弘誓願,正是把四聖諦的苦集滅道關連起來,經中說:</font>“所謂四弘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瓔珞經》卷上)由此可知,四弘誓願是為了要讓“苦集滅道”得到一股後加的力量,而能成就佛道。


    <font color="#008000">(五)《陀羅尼雜集》中又有不同的說法,他說:</font>


    1.心如大地,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大地,長養眾生道芽善種。


    2.心如橋船,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橋船,運渡眾生達於彼岸。


    3.心如大海,這是說菩薩的誓願,心如大海,涵育眾生,同得真源。


    4.身如虛空,這是說菩薩的誓願,身如虛空,包容萬物,與諸眾生平等無二,同證法性。(《陀羅尼雜集》卷三)


    <font color="#008000">(六)《摩訶止觀》和《六祖壇經》所說類似,亦以:</font>“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摩訶止觀》卷十下)《六祖壇經》為“法門無量誓願學”,《摩訶止觀》為“法門無量誓願知”,兩者隻有一字之差,可能隻是諸師的用字不同而已。


    <font color="#008000">(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儀》裏,說法又不同了:</font>“眾生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法門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無上菩提誓願成。”成為五句,又稱五大願。當初譯者,心意不同,加出“如來無邊誓願事”,這又是有另一番的解釋了。


    <font color="#008000">(八)日本天台宗所誦持者:</font>“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菩提誓願證。”日本的佛教傳承自中國的大乘經典,他們遵守譯經的規章,不另加己意,實屬難能可貴。


    《楞嚴經》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發心立願要合於大、正、圓、真,也就是所發的願,不受世間物欲、名位、權勢所誘惑 ,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艱難困苦,即使攸關生死,也絕不忘失自己的誓願,一心隻為求證無上菩提,隻為救渡眾生出離生死洪流,如此發願,才不會偏離正道。


    根據《翻譯名義集》說,學佛應發三種心:發大智心、發大悲心、發大願心。這就如《成佛之道》說,行菩薩道應發三種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謂發心,即依四弘誓願,以菩提心為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因為:


    <font color="#008000">(一)眾生無邊誓願度</font>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學佛的人,除非甘心做個小乘的自了漢,否則弘法度眾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因此,隻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


    但是,發度生的願心容易,講大話、喊口號也容易,然而能夠在佛前和眾人之前,敢說我要度無邊的眾生,這就很難了。


    再說,所謂“度眾生”,並不是說看到眾生挨餓,我就給他飯吃;看到眾生患病,我就給他醫療。隻有吃飯、醫療,不能增加智能,不能了脫生死,這對眾生沒有大益,所以《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者。”這一種度生而不著相,發最勝心、最上心、無顛倒心、無量無邊的發心,才是真正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font color="#008000">(二)煩惱無盡誓願斷</font>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能夠戰勝煩惱,自然能顯發自己的真如自性,自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不已,更遑論要廣度眾生了。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一切煩惱。


    所謂“煩惱”,最大的中心主帥就是“我執”;主帥下有貪瞋癡,是各軍的總司令,它所統領的中階幹部,曰“中煩惱”,下麵的部卒,就是“隨煩惱”,總計有八萬四千。想想吾人也著實脆弱,隻憑一己之力,麵對八萬四千的煩惱,若不以大願力支持,稍有不慎,則全軍覆沒,永遠沉淪 ,可不哀哉。


    <font color="#008000">(三)法門無量誓願學</font>學佛既然要發度眾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備各種知識、能力。在古代印度佛教有所謂的“五明”,即: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詁、音樂)、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醫方明(衛生保艦醫藥的知識)、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內明(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


    以上五明,涵蓋麵雖廣,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這不過是在說明菩薩為度一切眾生,當學一切法門。例如現在的科學、心理學、管理學、信息學,再再都需要具備。


    在《華嚴經》中,一直鼓勵菩薩要廣學多聞,光是今日人間的語言學、考古學,這就叫人心煩意亂,何況佛法裏的經律論三藏、戒定慧三學、各宗各派、各種法門,要不舍一法。所以,今日的學道者,不可排斥他人,不可排斥他法,隻要是正派的,都是身上的六根八識,又何必重此輕彼呢?


    <font color="#008000">(四)佛道無上誓願成</font>學佛最終目的是為了成佛,成佛雖然不容易,須經“三隻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方能成就。但是今人一聽到佛道遙遠,須經三大阿僧隻劫,即生退心。這種急功近利,不能有決心、毅力,勇往直前,義無反顧者,確實是不容易到達佛道的目標,所以在《法華經》中,佛陀不得不善巧方便的建設“化城”一座,以接引怯弱的眾生,漸次成就佛道。(〈化城喻品〉)


    其實,佛陀當初為了成道,不隻是降誕、出家、修道,便能完成;他還必須要經過降魔的階段。所謂外境有聲色貨利的魔魘,內心有貪瞋愚癡的鬼怪;在千生萬死中,難免沒有怯弱的時候。一旦心生退怯,就容易為魔魘鬼怪所擊倒,所以成佛著實不易。然唯其不易,所以難成能成,如此才更加懂得佛道的寶貴。


    <font color="#ff0000">四、從四諦義到四弘願的實踐</font>


    大乘的四弘誓願,即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起的深誓弘願。智者大師曾在《摩訶止觀》卷一說明:四聖諦的意義發展,就成為四弘誓願。因為修習 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就要實踐菩薩道,就要以四弘誓願來闡揚四聖諦的真義。


    因此《瓔珞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諷誦四聖諦名者,便能與人作良佑福田。何以故?世尊,此善男子女人,興建弘誓不自為身;欲於空際濟度眾生,皆得至無餘泥洹界而般泥洌(〈成道品第十三〉)


    從這一段經文中,足可看出四聖諦中已有四弘誓願的義蘊了。


    此外,佛陀在《阿含經》中,常以廣、無量、無上來形容,與“四弘誓願”的說法不謀而合。例如:


    佛陀開示法要時,說:“我廣為說法,示教利喜已!……汝當受持,廣為人說。”(《長阿含經卷第三·遊行經第二中》)、“我法善說,發露廣布,無有空缺。”(《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阿梨吒經第九》)、“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廣演其義。”(《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我等常所說法,所謂四諦,以無數方便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九)。


    弟子聞法則說:“我今聞已,得廣知義。”(《中阿含雙品大空經第十》);修行則以“已生善法為久住不忘、不退、增長、廣大修習 具足故。”(《中阿含·例品例經第十一》)、“如是悲、喜心與舍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經第八》)、“極廣極大,不望其報,智者稱譽,善具善趣,善受善持。”(《中阿含·晡利多品持齋經第一》)、“若有信梵誌、居士往至眾園,廣施作福,我等自手作福。”(《中阿含·後大品加樓烏陀夷經第一》)、“若受衣被、飲食、床 榻、湯藥及若幹種諸生活具者,彼所供給,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中阿含·雙品馬邑經第二》)、“比丘但念自饒益及饒益他,饒益多人,湣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比丘!如是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中阿含·心品心經第一》)、“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中阿含·梵誌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當觀等正覺,柔軟金色身;不調者能調,廣度海流人”(《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屍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悉皆廣誦。”(《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九)、“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眾生不自覺,如來之言教;常當普惠施,專向真人所。誌性以清淨,所獲福倍多;等共分其福,後得大果報。所施今善哉!心向廣福田”(《增壹阿含經》卷第四)、“複有四法,謂四思惟:少思惟、廣思惟、無量思惟、無所有思惟。”(《長阿含經》卷第八)、“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長阿含經》卷第八)等。


    佛陀不但一再勉勵弟子要“廣大修習 ”、“廣施作福”,乃至說到功德、慈心、願力時,則說“無量功德海”、“獲無量福”、“無量眾善”、“修四無量”、“歡喜無量”、“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量思惟”、“憂惱無量”、“度人無量”、“無量無限”、“無量聞”、“無量智”、“安隱無量”、“無量心”、“使人悅無量”、“致問無量”、“無量壽”、“受樂無量”、“無量生”、“無量善修”等;以及以“無上法輪”、“無上正真覺”、“佛為無上尊”、“如來無上智”、“求成無上道”、“無上證”、“無上梵行”、“戒無上”、“恭敬無上”、“憶念無上”、“無上士”、“成無上道”、“無上菩提”、“無上清淨”來形容佛法的尊貴等。從以上這些詞意,均可看出《阿含經》中已隱然蘊含大乘的思想。


    甚至,《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說“如來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能解脫;生死已勁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複受有。”以及《雜阿含經》卷五十說:“諸漏已盡,所作已作,已舍重擔,斷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


    此中,“生死已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重擔已舍”,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梵行已立”,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所作已辦”,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除此之外,在四阿含經中蘊藏四弘誓願之思想的經文,俯拾即是,列舉如下:


    <font color="#008000">(一)眾生無邊誓願度</font>


    “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彼於嫉恚淨除其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


    “不惑苦、集、滅、道,……棄舍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昆蟲,……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中阿含·王相應品鞞婆陵耆經第六》)


    “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湣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中阿含·王相應品鞞婆陵耆經第六》)


    “信者能令入信,建立於信;立戒者以淨戒;慳者以施;惡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雜阿含》)


    “如來長夜慈湣安慰一切眾生,亦常歎說安慰一切眾生。……世尊說法,我悉受持,令我長夜以義饒益,安隱樂祝”(《雜阿含》卷三十二)


    “若優婆塞成就十六法者,是名優婆塞自安安他。……若優婆塞具足正信,建立他人;自持淨戒,亦以淨戒建立他人。”(《雜阿含》卷三十三)


    “如是真實教法顯現,斷生死流,……當觀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學。”(《雜阿含》卷十四)


    “比丘成就十一法者,能自安樂,亦能安他。”(《雜阿含》卷四十七)


    “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增一阿含》卷廿七)


    “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類,今已施行,汝等常樂閑居樹下,勤加精進,勿有懈擔”(《增一阿含》卷三十)


    “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增一阿含》卷三十一)


    “一人不度,吾終不舍。”(《增一阿含》卷三十三)


    “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並死。”(《增一阿含》卷四十)


    “以四等之心,覆護一切,無量無限不可稱計,身、口、意淨。”(《增一阿含》卷四十)


    “爾時,如來名稱遠布,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眾佑,度人無量,出現世間。”(《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今尊者所說亦複如是,無數方便而說法教。我等今日自歸如來法及比丘僧,唯願尊者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複殺生9(《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彼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湣念一切蜎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差別。……如來所說言教,必然不疑,湣念群生,所濟無量。”(《增一阿含》卷四十七)


    “如來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慈湣心利益天人,不見過去、未來、現在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如佛者也。”(《長阿含》卷五)


    <font color="#008000">(二)煩惱無盡誓願斷</font>


    “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而不顛倒,……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除其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


    “尊師樂住遠離,中、下弟子亦學舍離,中、下弟子以此可稱。尊師若說可斷法,中、下弟子便斷彼法,中、下弟子以此可稱。”(《中阿含·穢品求法經第二》)


    “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雜阿含》卷三十)


    “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斷除諸有,莫令增長9(《雜阿含》卷三十八)


    “若彼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阿羅漢果。”(《雜阿含》卷四十一)


    “此五盛陰永以滅盡,更不複生,故名滅荊”(《增壹阿含》卷廿六)


    “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能解脫,於現法中以身作證而自遊化,度魔境界至無為處。”(《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諸惡之法念當舍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9(《增壹阿含》卷四十)


    “有十念廣分別修行,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憍慢、無明。”(《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於現法中得盡有漏,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荊”(《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當念舍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9(《增壹阿含》卷四十三)


    “雲何七知法?謂七勤:勤於戒行、勤滅貪欲、勤破邪見……”(《長阿含》卷九)


    “淨修梵行,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成阿羅漢。”(《長阿含》卷十七)


    <font color="#008000">(三)法門無量誓願學</font>


    “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中阿含·業相應品思經第五》)


    “長老比丘廣學多聞,……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 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成就戒經第二》)


    “無事比丘行於無事,當學護諸根,……當學精進而不懈怠,……當學正念及正智也,……當學知時及善時也,……當學知坐及善坐也……”(《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瞿尼師經第六》)


    “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舍,是妙息寂,謂舍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中阿含·舍梨子相應品象跡喻經第十》)


    “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雲何為一法?所謂念佛。……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9(《增壹阿含經》卷第二)


    “常當念修行其法,在閑居之處,坐禪思惟,勿有懈擔”(《增壹阿含經》卷三十)


    “諸比丘!常當學正意,除去嫉妒;修行威儀,所說如法。”(《增壹阿含》卷二十六)


    “比丘當知:我法甚為廣大,無崖無底,斷諸狐疑,安隱處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勤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體枯壞,終不舍精進之行,係意不忘。……當如是學9(《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汝等當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則壽命延長,顏色增益,安隱快樂,財寶豐饒,威力具足……比丘亦如是,當修善”(《長阿含·第二分轉輪聖王修行經第二》)


    “一者內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長阿含·第一分闍尼沙經第四》)


    “漏盡比丘逆順觀察。如實覺知。如實見已。世間貪嫉。惡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處。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多修多行。”(《長阿含經卷九第二分十上經第六》)


    <font color="#008000">(四)佛道無上誓願成</font>


    “若有一人不喜鬥諍,稱譽止諍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 ,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中阿含·穢品黑比丘經第八》)


    “遠離一切垢,逮得涅槃道,究竟於苦邊,是名備眾德。”(《雜阿含》卷三十五)


    “當勤恭敬、係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儀滿足,……乃至無餘涅槃,當如是學9(《雜阿含》卷四十七)


    “涅槃者,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當求方便,得至涅槃。”(《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尋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淵;願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克。”(《增一阿含》卷二十七)


    “當發誓願,無願不果。所以然者,……若長老比丘不發誓願者,終不成佛道。”(《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當專其心,無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賢聖八品之道;依賢聖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著此慈仁之鎧,降伏魔官屬,坐樹王下,成無上道。……知慈最第一,慈者最勝之法也!阿難當知:故名為最勝,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稱計。當求方便,修行慈心。”(《增一阿含》卷四十一)


    “若有眾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增一阿含》卷四十三)


    以上所引經文,可知世人學道,大都有學道的因緣;苦,是學道的增上緣。小兒小女玩得快樂的時候,他不會想到父母;一旦被人欺侮,受到挫折,他就會哭著喊爸爸媽媽了。


    學生、部屬、徒眾,當他順利、安樂的時候,他不會找長官、領導;一旦遇到困難不能解決,他就要找人訴苦了。


    他的挫折、苦難,必定是有原因的;然而他不去找原因,隻在果上計較,所以必須要人為他點破,告訴他,之所以發生苦果,必定有一個業集的原因。所以,他有苦,才要人間來幫助,來度化,這就是因苦而入佛道。


    當小兒小女受苦的時候,就必須有父母願意為兒女解決困難;當學生有了困惑的時候,就必須有一位願意為學生解惑的老師。所以,受苦的兒女、學生求助於大人;有力的大人必須願意為學生解決困難痛苦。所以以苦集為開始的四聖諦,當然就需要救苦救難的大願者了,因此四聖諦和四弘誓願,自然而然就有了這一層密切的深厚關係。


    輪回流轉的苦難眾生,當然也想找尋一個安全的彼岸,隻是苦於不知道度船在那裏。所以,能為人師的聖賢,他乘著大願船,具備有很多的救生設備,而快要沉沒的眾生,能帶他登上彼岸;正如迷途的眾生,找不到出路,見不到天日,如果有一位導師,能夠指引他學道,超越障礙,見到光天化日的涅槃,這就是出世的滅道,這就需要發“四弘誓願”的聖者給予因緣了。


    中國的四大菩薩,他們就是四弘誓願的代表者;他們不但是四聖諦“苦集”的解決者,也是“滅道”的完成者。例如:


    1.觀音菩薩因為有大悲心遊諸世界,他看到世界上的眾生受著三毒(貪、瞋、癡)之苦,受七難(火難、水難、風難、刀難、鬼難、囚難、賊難)之迫害,所以他能尋聲救苦,滿足眾生的求願,所以也就實踐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


    2.地藏菩薩因為有大願力,所以發心到地獄裏度眾生。所謂地獄的痛苦,就是貪瞋癡慢,就是刀山劍樹;因為這些煩惱業集的痛苦,有了大願的地藏王菩薩來救助,所以地獄也就有了佛日的光輝了。


    3.文殊菩薩因為有大智能,具足種種不可思議功德,讓人從邪歸正、從迷取覺、從苦得樂、從非而是,給予種種的方便,給予種種的所學,所以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4.普賢菩薩因為有大行力,以鼓勵對人格的尊重,要讚美他人的美德,要有施舍眾生的歡喜,要有慚愧自謙的實力,所以他能導萬行而歸淨土,讓所有苦難的眾生都能得救,這就是所謂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此外,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為“正法能久住,眾生得離苦”而發下弘願。譬如:富樓那甘願舍身,邊疆弘法;睒子菩薩發願,以淚化為大海,滋潤眾生;溈山靈佑禪師願作一隻老怙牛,為眾生作依怙;智舜和尚割肉,為救一雉等。種種的弘願,不惜身命,都是為了完成菩薩道;即使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也曾割肉餵鷹、舍身飼虎,如果沒有大願力,何能作此犧牲?


    又如:須達拏太子滿人所求,不逆人意(布施)、小沙彌寧舍生命,不犯戒律(持戒)、白隱禪師寧受苦難,不作辯白(忍辱)、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進);更有禪宗的諸大禪師不自墮落,起定說法(禪定),以及玄奘、太虛大師的慧解度眾(般若)等,都留下千古模範。正如國際佛光會三昧修行法所唱誦的:“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以說,這都是因為了解四聖諦,而能把四弘誓願發展到了極致的明證。


    總之,悲智願行圓滿,就是佛陀;集合四大菩薩的功德成就,就是到達一個正覺圓滿的理想世界了。


    <font color="#ff0000">結語</font>


    佛陀說法,所謂“觀機逗教”、“應病與藥”;有契理的佛法,也有契機的佛法。尤其,“四依止”更為我們訂下了宗旨,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隻要能本諸四聖諦、三法英十二因緣,而到四弘誓願,盡避有種種的應機說法,但都有程序性、時間性;因為懂得時間,程序,才能有適應性而融通的佛法。


    因此,佛陀的教法,常常同樣的一個道理,有時在這裏如是說,換了一個地方或不同根機的對象,便有不同的說法。因為佛陀善於“應機說法”,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論“性”,有時候談“相”;有時候講“體”,有時候議“用”,所以學佛不要執著文字表相,要懂得“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以佛法發心立願、精進不懈、積聚福德因緣,從了知苦集滅道而到實踐四弘誓願,如此成就佛道,則不為難矣!


    現在的佛教界,異說紛紜,當然由於聰明才智、慧解的不同,所以對佛法的認知就有深淺、利鈍的分別了。就如有兩個沙彌分居在東西二個寺院。東寺的沙彌與西寺的沙彌經常奉師父的指示,到市場買菜,東寺的沙彌比較愚笨,西寺的沙彌比較聰慧。


    有一次外出買菜,在十字路口相遇的時候,東寺的沙彌就問西寺的沙彌道:“今天要到那裏去?”


    西寺的沙彌回答道:“我的腿走到那裏,就到那裏去9


    東寺的沙彌一聽此話,不知如何回答。回寺告訴師父,師父怪他愚笨,怎麽不會反問他:“如果你的腿不走,請問你要到那裏去?”


    東寺的沙彌聽後,又有一天,同樣在十字路口相遇,東寺的沙彌再問西寺的沙彌:“你今天到那裏去?”


    西寺的沙彌說:“風吹到那裏,我就到那裏9


    因為回答的內容變了,東寺的沙彌又是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回去後師父又再怪他:“為什麽你不問他:如果沒有風,你又要到那裏去呢?”


    東寺的沙彌隻有再等機會。果然有一天又在十字路口相遇,東寺的沙彌便胸有成竹的問西寺的沙彌:“你今天要到那裏去?”


    西寺的沙彌到了這時候才直截了當的說:“我要到市場買菜去9


    “到市場買菜去9就這麽平常簡單的事,卻要經過那麽多的過程才能懂得,何況對於“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之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如果沒有通達的聰慧、悟性來把它們連貫起來,自然也就不容易圓滿理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