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本論由五大部分構成:第一、(本地分)前五十卷:第二、(攝決擇分),五十卷王八十卷:第三、(攝釋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第四、(攝異門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第五、(攝事分),後十六卷。全部共計百卷。
(本地分)是本論的基幹,分別論述十七地。十七地又概分為境、行、果。
境即三乘行人所觀的境,又分為境體、境相、境用。由於境心相應,諸法以識為體,所以第一五識身相應地、第二意地為境體;此二地內容是唯識論展開的理論基礎,所以為曆代學者所重視。由於心識緣境的上下粗細各異而呈不同境相,所以第三有尋有伺地、第四無尋唯伺地、第五無尋無伺地為境相。由於修行中心緣境持用各異而有定與散、隱與顯的不同,所以第六三摩咽多地、第七非三摩曬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無心地為境用。
行即三乘修行人與理相應的修習 曆程,又分為通行和別行。通行即三乘者都必須修習 的三種慧行,一切修行人都必須具備的智慧,包括第十聞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別行即三乘按各自教法理義隨機修行獲得各自的成就,包括第十三聲聞地、第十四獨覺地、第十五菩薩地。前十五地中,菩薩地也為曆代學者所重視。
果即三乘者修行人與各自功德相應獲得的聖果,即涅槃境界諸相,包括第十六有餘依地、第十七無餘依地。
第二部分(攝決擇分),則對(本地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對十七地論中的要義進一步展開論述,重點仍放在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共七卷篇幅)、菩薩地(共八卷半篇幅)。其中在抉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部分,以略義十門立論阿賴耶識,從而闡明了唯識義:以廣義六門述六善巧,從而闡明了法相義,是本論理論的重要構成部分。
第三部分(攝釋分),解釋了與十七地有關的各種經的說法,敍明解釋的儀則,即五分、六義。
第四部分(攝異門分),概略地解釋了群經與十七地論關於諸法的名義差別。
第五部分(攝事分),敍述與十七地有關的三藏諸事,即契經者、調伏事、本母事。
總之,(本地分)為論,即十七地論;後四分統為釋,是對十七論及有關諸經(主要是《阿含經》)內容的闡釋。
本注譯上卷選了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絕大部分內容。由於唯識學認定萬有諸法依識生起,種子變現,心所識境皆唯心變,離心外別無境物;因而一切皆以識為體,即境體,所以識法是本論的重要理論基礎,特重點選錄。
二地六識身也就是八識,二地內境可概括為「五門六識身轉」1,即六識均有五涸方麵(自陸、所依、所緣、助伴、作業)相應運轉流動,另意與五識運轉流動也相應。五識的五門,自性即依五根了別五境;所依,即俱有依五根、無間依意、種子依阿賴耶識:所緣,即五境;助伴,即俱有相應的心所法:作業,即了別各自境及隨意發業。意識五門頗異,自性是心、意、識:所依是意及種子阿賴耶識:所緣是一切法如其所應;相伴是俱有相應心所法:作業是和前五識相共或不共一切作業,其中勝作業有十五相。又五識及意識的五事(五門)都由五處統攝,即色聚諸法處、心心所處、無為處。
下卷節選了(本地分)其他十五地的主要內容及(攝決擇分)(攝事分)的主要段落。
所選的後十五地內容,主要講述了各地的基本涵義和各地之間的相互關係。其中又重點選取了有尋有伺等三地、聞所成地、聲聞地、菩薩地。
有尋有伺等三地作為境相,實際上重在論述思惟的精粗形式和方法,所選的部分突出了這方麵的內容。其中不如理部分,是通過駁斥外道思惟的謬誤來反證佛家思惟的正確。
聞所成地講五明處聽聞解了,主要講述生活和修學所應學習 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智慧。內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業明等五明中,因明即講述思惟、立學、辯論中的邏輯、論證、論辯的方法、慧巧。
聲聞地雖然隻選了初瑜伽處,但已述明了唯識論基本義理中的種性論,即人之成佛道雖然決定於先天既有的菩提種子,然而必須修習 趣入、出離才能使種子發萌成就菩提。
菩薩地全麵論述求取無上正等正覺普度一切有情眾生的菩薩境界大乘精義,本注譯除選了種性品外,著重選取了真實義品。真實義品論述了佛家關於宇宙人生本元實體的精深理義,重點闡釋了以遠離二邊的中道勝解性空成就無上正等菩提,通由善取空成熟一切佛法和眾有情,實現菩薩自利利人的理想境界。
(攝決擇分)僅選取了阿賴耶識種子論即唯識論中最基本的義理部分,這部分論述了阿賴耶識存在的必然性,進一步使八本地分)中未能顯了的唯識思想及阿賴耶識的本體性顯了明白,並將理論基點由種子識變現轉移到分別識變現:並論述了從雜染到還滅的轉依機製。
(攝事分)所選部分甚少,其內容告訴修學者經典種類劃分知識,以便相應學習 :告訴修習 者關於詮論的總序和廣辯的知識,以便在學習 和論述中有效運用。
钜著《瑜伽師地論》作為古代印度佛教思想和人民文化的總結,是智慧的大寶藏,它對現代文化的惠溉也是難以估量、與日俱增的。僅舉數端如次:
1方法論
近代諸學者不約而同青睞於本論,就是敏感於它的方法論竟與近代新興分析方法契台。章太炎說得更為直接:「蓋近代學術,漸趨實事求是之途,自漢學諸公分條析理,遠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學萌芽,而用心並縝密矣。是故法相之學,於明代則不宜,於近代則甚適,由學術所趨然也。」2
然而還有更重要的深層次的方法論即辯證法,卻是近代學者未能意識到的。《瑜伽》自始至終,無論範疇建立、邏輯推導、表法遮法、立論駁辯無不充滿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其瑜伽相應就是具有高度辯證法意識所突出的概念,它對現代文化思想的啟迪是很深刻的。
2認識論
熊十力在三十年代所說:「今西洋哲學,理智與反理智二派,互不相容,而佛學則可一爐而冶……要之,佛家哲學,持較西洋,別有一種精神,別是一種麵目,其於中國,在修證上街有相通之處:其於西洋,在理論上亦自可通,而根本精神,俱不相似也。」3西方文化產生的古典理智型哲學和現代非理智型(實為反理性)哲學都難以解決當代西方的思想危機,迫使西方投視東方,而東方又在努力探求使東方傳統煥發現代意識的最佳方略,雙方的世界性努力庶幾可結束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接觸階段,飛躍至高度圓融的世界大文化階段。文化圓融的方式、途徑、模型未可一概而論,然而在哲學上理智(或理性)與非理智(或非理性,但非反理性)的結合型已被眾多學者所共識同趣。於是人們在紛紛從佛藏中尋求借監的同時,不能不對熊十力的超前意識驚歎不已。
3心理學
本論在心理學上的突出貢獻早已為近現代學者所共識,如梁啟超說:「大乘瑜伽家說的百法4,除卻說明心理現象外,更有何話?」5楊度說:「解剖心理,最近科學者,莫如法相一宗。」6然而以上學者大抵是從心理學角度認識《瑜伽》法相學的,所青睞的隻是其心理因素及過程分析之精微。隻有熊十力獨具隻眼,從哲學方法論上看到法相唯識學的心理研究價值:「以今哲學上術語言之,不妨說為心理主義。所謂心理主義者,非謂是心理學,乃謂其哲學從心理學出發故。」7眾所周知以心理方法為主的哲學和美學派別是現當代世界學術的重要派別。
本論不僅在一般心理因素、抽象思惟及形象思惟、下意識及潛意識、直感與通感、語言心理及宗教心理、夢幻心理及錯亂心理、自我意識及超驗意識等等的精微分析方麵成就卓著,尤其是其對瑜伽相應的研究對當代心理學研究各種心理因素之間,各種意識層次之間的複雜關係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而阿賴耶識思想對當代心理學研究人內在的理信息及種種文化精神現象的積澱與調控尤多啟示。
4教育學
相對於頓悟流派特重於追求出世間契證,《瑜伽》的漸進,則是一般社會生活能力和智力的把握,世間技藝、出世間契證並重,強調修學增上,從而為太虛所肯定。
《瑜伽》簡直可以說是一部大教育學,從優生優養、感覺、知覺、語言、思惟能力的訓練,到生活及佛學等各方麵知識技藝的掌握,到觀念意識的形成,到三乘修習 證悟如理聖諦,直到有依無依究竟涅槃,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對人的總體和整體完善性圓滿化育,即使人全智、全能、全美、全善、全真:采取的高度強化型的、完整的、密集型的循序漸進教育方式,頗能有效地造就博學多才、人格完美、威儀堂堂、勇於奉獻的學僧。它並不因為係古典教育範疇而完全過時,現代教育在反思自己的種種流弊時可從它得到殊多啟示。
《瑜伽師地論》所體現出的大乘精神對現代社會的精神及價值觀也有著積極的借監意義,並成為佛教文化史上的一座裏程碑。其利益眾生,利益人類的精神下愧為引導眾生走向人類和平、幸福理想世界的一盞明燈。
注釋:
1參見韓清淨《瑜伽師地論敍》卷上二頁,金陵刻經處本。
2寶早太炎全集》第四冊三七○頁,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3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七頁。
4《瑜伽師地論》實說六百六十法,見卷三。
5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附錄二(佛教心理學淺測)。
6《楊度集》六七三頁,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7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六頁。
本論由五大部分構成:第一、(本地分)前五十卷:第二、(攝決擇分),五十卷王八十卷:第三、(攝釋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第四、(攝異門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第五、(攝事分),後十六卷。全部共計百卷。
(本地分)是本論的基幹,分別論述十七地。十七地又概分為境、行、果。
境即三乘行人所觀的境,又分為境體、境相、境用。由於境心相應,諸法以識為體,所以第一五識身相應地、第二意地為境體;此二地內容是唯識論展開的理論基礎,所以為曆代學者所重視。由於心識緣境的上下粗細各異而呈不同境相,所以第三有尋有伺地、第四無尋唯伺地、第五無尋無伺地為境相。由於修行中心緣境持用各異而有定與散、隱與顯的不同,所以第六三摩咽多地、第七非三摩曬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無心地為境用。
行即三乘修行人與理相應的修習 曆程,又分為通行和別行。通行即三乘者都必須修習 的三種慧行,一切修行人都必須具備的智慧,包括第十聞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別行即三乘按各自教法理義隨機修行獲得各自的成就,包括第十三聲聞地、第十四獨覺地、第十五菩薩地。前十五地中,菩薩地也為曆代學者所重視。
果即三乘者修行人與各自功德相應獲得的聖果,即涅槃境界諸相,包括第十六有餘依地、第十七無餘依地。
第二部分(攝決擇分),則對(本地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對十七地論中的要義進一步展開論述,重點仍放在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共七卷篇幅)、菩薩地(共八卷半篇幅)。其中在抉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部分,以略義十門立論阿賴耶識,從而闡明了唯識義:以廣義六門述六善巧,從而闡明了法相義,是本論理論的重要構成部分。
第三部分(攝釋分),解釋了與十七地有關的各種經的說法,敍明解釋的儀則,即五分、六義。
第四部分(攝異門分),概略地解釋了群經與十七地論關於諸法的名義差別。
第五部分(攝事分),敍述與十七地有關的三藏諸事,即契經者、調伏事、本母事。
總之,(本地分)為論,即十七地論;後四分統為釋,是對十七論及有關諸經(主要是《阿含經》)內容的闡釋。
本注譯上卷選了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絕大部分內容。由於唯識學認定萬有諸法依識生起,種子變現,心所識境皆唯心變,離心外別無境物;因而一切皆以識為體,即境體,所以識法是本論的重要理論基礎,特重點選錄。
二地六識身也就是八識,二地內境可概括為「五門六識身轉」1,即六識均有五涸方麵(自陸、所依、所緣、助伴、作業)相應運轉流動,另意與五識運轉流動也相應。五識的五門,自性即依五根了別五境;所依,即俱有依五根、無間依意、種子依阿賴耶識:所緣,即五境;助伴,即俱有相應的心所法:作業,即了別各自境及隨意發業。意識五門頗異,自性是心、意、識:所依是意及種子阿賴耶識:所緣是一切法如其所應;相伴是俱有相應心所法:作業是和前五識相共或不共一切作業,其中勝作業有十五相。又五識及意識的五事(五門)都由五處統攝,即色聚諸法處、心心所處、無為處。
下卷節選了(本地分)其他十五地的主要內容及(攝決擇分)(攝事分)的主要段落。
所選的後十五地內容,主要講述了各地的基本涵義和各地之間的相互關係。其中又重點選取了有尋有伺等三地、聞所成地、聲聞地、菩薩地。
有尋有伺等三地作為境相,實際上重在論述思惟的精粗形式和方法,所選的部分突出了這方麵的內容。其中不如理部分,是通過駁斥外道思惟的謬誤來反證佛家思惟的正確。
聞所成地講五明處聽聞解了,主要講述生活和修學所應學習 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智慧。內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業明等五明中,因明即講述思惟、立學、辯論中的邏輯、論證、論辯的方法、慧巧。
聲聞地雖然隻選了初瑜伽處,但已述明了唯識論基本義理中的種性論,即人之成佛道雖然決定於先天既有的菩提種子,然而必須修習 趣入、出離才能使種子發萌成就菩提。
菩薩地全麵論述求取無上正等正覺普度一切有情眾生的菩薩境界大乘精義,本注譯除選了種性品外,著重選取了真實義品。真實義品論述了佛家關於宇宙人生本元實體的精深理義,重點闡釋了以遠離二邊的中道勝解性空成就無上正等菩提,通由善取空成熟一切佛法和眾有情,實現菩薩自利利人的理想境界。
(攝決擇分)僅選取了阿賴耶識種子論即唯識論中最基本的義理部分,這部分論述了阿賴耶識存在的必然性,進一步使八本地分)中未能顯了的唯識思想及阿賴耶識的本體性顯了明白,並將理論基點由種子識變現轉移到分別識變現:並論述了從雜染到還滅的轉依機製。
(攝事分)所選部分甚少,其內容告訴修學者經典種類劃分知識,以便相應學習 :告訴修習 者關於詮論的總序和廣辯的知識,以便在學習 和論述中有效運用。
钜著《瑜伽師地論》作為古代印度佛教思想和人民文化的總結,是智慧的大寶藏,它對現代文化的惠溉也是難以估量、與日俱增的。僅舉數端如次:
1方法論
近代諸學者不約而同青睞於本論,就是敏感於它的方法論竟與近代新興分析方法契台。章太炎說得更為直接:「蓋近代學術,漸趨實事求是之途,自漢學諸公分條析理,遠非明儒所能企及。逮科學萌芽,而用心並縝密矣。是故法相之學,於明代則不宜,於近代則甚適,由學術所趨然也。」2
然而還有更重要的深層次的方法論即辯證法,卻是近代學者未能意識到的。《瑜伽》自始至終,無論範疇建立、邏輯推導、表法遮法、立論駁辯無不充滿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其瑜伽相應就是具有高度辯證法意識所突出的概念,它對現代文化思想的啟迪是很深刻的。
2認識論
熊十力在三十年代所說:「今西洋哲學,理智與反理智二派,互不相容,而佛學則可一爐而冶……要之,佛家哲學,持較西洋,別有一種精神,別是一種麵目,其於中國,在修證上街有相通之處:其於西洋,在理論上亦自可通,而根本精神,俱不相似也。」3西方文化產生的古典理智型哲學和現代非理智型(實為反理性)哲學都難以解決當代西方的思想危機,迫使西方投視東方,而東方又在努力探求使東方傳統煥發現代意識的最佳方略,雙方的世界性努力庶幾可結束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接觸階段,飛躍至高度圓融的世界大文化階段。文化圓融的方式、途徑、模型未可一概而論,然而在哲學上理智(或理性)與非理智(或非理性,但非反理性)的結合型已被眾多學者所共識同趣。於是人們在紛紛從佛藏中尋求借監的同時,不能不對熊十力的超前意識驚歎不已。
3心理學
本論在心理學上的突出貢獻早已為近現代學者所共識,如梁啟超說:「大乘瑜伽家說的百法4,除卻說明心理現象外,更有何話?」5楊度說:「解剖心理,最近科學者,莫如法相一宗。」6然而以上學者大抵是從心理學角度認識《瑜伽》法相學的,所青睞的隻是其心理因素及過程分析之精微。隻有熊十力獨具隻眼,從哲學方法論上看到法相唯識學的心理研究價值:「以今哲學上術語言之,不妨說為心理主義。所謂心理主義者,非謂是心理學,乃謂其哲學從心理學出發故。」7眾所周知以心理方法為主的哲學和美學派別是現當代世界學術的重要派別。
本論不僅在一般心理因素、抽象思惟及形象思惟、下意識及潛意識、直感與通感、語言心理及宗教心理、夢幻心理及錯亂心理、自我意識及超驗意識等等的精微分析方麵成就卓著,尤其是其對瑜伽相應的研究對當代心理學研究各種心理因素之間,各種意識層次之間的複雜關係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而阿賴耶識思想對當代心理學研究人內在的理信息及種種文化精神現象的積澱與調控尤多啟示。
4教育學
相對於頓悟流派特重於追求出世間契證,《瑜伽》的漸進,則是一般社會生活能力和智力的把握,世間技藝、出世間契證並重,強調修學增上,從而為太虛所肯定。
《瑜伽》簡直可以說是一部大教育學,從優生優養、感覺、知覺、語言、思惟能力的訓練,到生活及佛學等各方麵知識技藝的掌握,到觀念意識的形成,到三乘修習 證悟如理聖諦,直到有依無依究竟涅槃,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對人的總體和整體完善性圓滿化育,即使人全智、全能、全美、全善、全真:采取的高度強化型的、完整的、密集型的循序漸進教育方式,頗能有效地造就博學多才、人格完美、威儀堂堂、勇於奉獻的學僧。它並不因為係古典教育範疇而完全過時,現代教育在反思自己的種種流弊時可從它得到殊多啟示。
《瑜伽師地論》所體現出的大乘精神對現代社會的精神及價值觀也有著積極的借監意義,並成為佛教文化史上的一座裏程碑。其利益眾生,利益人類的精神下愧為引導眾生走向人類和平、幸福理想世界的一盞明燈。
注釋:
1參見韓清淨《瑜伽師地論敍》卷上二頁,金陵刻經處本。
2寶早太炎全集》第四冊三七○頁,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3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七頁。
4《瑜伽師地論》實說六百六十法,見卷三。
5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附錄二(佛教心理學淺測)。
6《楊度集》六七三頁,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7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