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持瑜伽處種性品第一


    譯文


    如此已經說完獨覺地。


    什麽是菩薩地呢?略語說:


    初持、次相、分、增上意樂、住、生、攝受、地、行、建立最為後。


    有十種法可以全部統攝大乘菩薩道和果。是哪十法?第一是任持,第二是相狀,第三是分類,第四是修習 無上大覺過程保持樂意甘願的精神狀態,第五是在修習 無上大覺過程中能具備不同境界所必須的修養並保持不退,第六是求無上大覺的人受生在各種不同生身環境中都利益眾生作佛事,第七是攝取軟化引度眾生,第八是修習 無上大覺進步過程中的境界階次,第九是求無上大覺人的行為,第十成就無上大覺必須具足圓滿的佛法。


    什麽稱作任持?指諸菩薩自己所具有的大乘覺悟的種子本性、最初發心,以及覺悟佛道的種種分支法門,這稱作任持。為什麽是這樣的呢?因為諸菩薩以自己所具有的大乘覺悟種子本性作為依托,並去成就無上大覺必須的圓滿佛法,種子就具有生發獲得大覺的功能,具有生發大覺證獲佛果的力量,從而能夠證獲至高無上真正不偏邪的徹底覺悟智慧。因為諸菩薩以最初發心作為依托,並去成就無上大覺必須的圓滿佛法,對布施、持戒、安忍、勤勉、靜慮、智慧等六種度達彼岸的法門,對從福德、智慧方麵的資糧,對一切覺悟佛道的分支法門,能夠勤奮修學,所以說最初發心,是諸菩薩證獲佛果前的準備階段的修行的任持。因為諸菩薩以一切覺悟佛道的種種分支法門為依托,並去成就無上大覺必須的圓滿佛法,完滿證獲至高無上真正不偏邪的徹底覺悟智慧,所以說那一切所修行的覺悟佛道的種種分支法門是圓滿大覺的任持。


    處在無求無上大覺種性的人,由於沒有菩薩的種性,雖然有最初發求無上大覺的心和在證獲佛果前的準備階段的努力作為依托,但肯定不具備圓滿成就至高無上不偏邪的徹底覺悟智慧;由此道理,雖然沒有最初發心、沒有修習 證獲佛果前準備階段的佛法,如果具有求無上大覺的種性,應當知曉這人相對於不具有求無上大覺種性的人得稱作能任持。又處於求無上大覺種性的人,如果不發心、不修習 菩薩必須在證獲佛果前的準備階段的佛法,雖然具有生發獲得大覺的功能,但是不能快速證獲至高無上的徹底覺悟智慧;與這種狀況相背反的,應當知曉能快速證獲至高無上的徹底覺悟智慧。又這求無上大覺的種性,已經說過稱作任持,也稱作證助,也稱作種因,也稱作依托,也稱作階梯,也稱作前導,也稱作根性舍宅。如果論說到求無上大覺種性具有人的最初發心、修習 證獲佛果前準備階段的佛法,應當知曉也是如此。


    什麽是菩薩種性?指概略說有二種:第一、本性具有菩薩的種性;第二、習 積所形成的種性。本性就具有求無上大覺種性的人,指諸菩薩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處總體特殊優越而具有如此種性相狀,它是從無始以來輾轉傳下來的,是由已存在的事理現象得來的,這就稱作本性具有菩薩種性。習 積所形成的種性,指前世反複修習 善根累積到後世所得到的種性,這稱作習 積所形成的種性。所謂種性的意義,這二種都涵蓋。又這種性,也稱作種子,也稱作界,也稱作性。又這種性,沒有能將習 積的種因生成果,就稱它為細,因為沒有果;習 積的種因已生成果,就稱它為粗,這是因為它能與果俱為存在。


    諸菩薩成就的種性,尚能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的種性,何況其他一切有情眾生的種性!應當知曉菩薩的種性是至高無上最為優勝的種性。為什麽這樣說呢?概略說有二種淨:第一是煩惱障除淨不存,第二是所知障除淨不存。一切聲聞、獨覺的種性,隻能使人達到煩惱障除淨不存,不能使人達到所知障除淨不存。菩薩的種性,理當使人達到煩惱障除淨不存,也使人達到所知障除淨不存。因此,菩薩種性是超越聲聞、緣覺的,是最無上殊勝的。還可以由四種事知曉菩薩勝過一切聲聞、獨覺。哪四種事呢?第一、根性優勝,第二、行為優勝,第三、修法優勝,第四、結果優勝。說根性優勝,是指菩薩的本性根利,獨覺的根性中等,聲聞根性一般,這就稱作根性優勝;說行為優勝,指的是諸菩薩既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使無量眾生獲得利益安樂,悲憫世間眾生,使諸天人獲得更超卓的利益安樂,然而聲聞、獨覺隻從事利益自己的事,這就稱作行為殊勝;說修法殊勝,聲聞、獨覺隻是在五蘊、十八界方麵、十二緣起方麵、善惡因果方麵能善巧修習 ,而菩薩在這些方麵以及其他一切明處方麵都能善巧修習 ,這就稱作修法優勝;說結果優勝,聲聞隻能證獲小乘聲聞覺悟智慧,獨覺隻能證獲小乘獨覺覺悟智慧,隻有菩薩能證獲真正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這就稱作結果優勝。


    原典


    本地分中菩薩地1第十五


    如是已說獨覺地。


    雲何菩薩地?嗢柁南曰:


    初持2次相3分4,增上意樂5住6,


    生7攝受8地9行10,建立11最為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雲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性12、最初發心13及以一切菩提分法14,是名為持。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性為依止故、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15,是故說彼自乘種性,為諸菩薩堪任性持。以諸菩薩最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16,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17,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為諸菩薩行加行18持。以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依止、為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為所圓滿大菩提持。


    住無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故,雖有發心及行加行為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若有種性,當知望彼而得名持19。又住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又此種性,已說名持,亦名為助20,亦名為因,亦名為依,亦名階級(21),亦名前導(22),亦名舍宅(23)。如說種性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爾。


    雲何種性?謂略有二種:一本性住種性,二習 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 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 善根所得,是名習 所成種性。此中義意(24),二種皆取。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又此種性未習 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 成果,說名為麤,與果俱故。


    若諸菩薩成就種性,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性無上最勝。何以故?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25)淨,二所知障(26)淨。一切聲聞、獨覺種性唯能當證煩惱障淨,不能當證所知障淨。菩薩種性亦能當證煩惱障淨,亦能當證所知障淨,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複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輭根,是名根勝;言行勝者,謂諾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湣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


    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7),是名果勝。


    注釋


    1菩薩地:求得無上大覺的境界。本地是本論從法相唯識立場闡揚大乘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本論中最厚重的部分,包括卷三十五至卷五十的上半。菩薩地由四持瑜伽處構成,即第一、初持瑜伽處,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第四、持次第瑜伽處,共二十八品。初瑜伽處有十八品(種性品、發心品、自他利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力種性品、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攝事品、供養親近無量品、菩提分品、菩薩功德品);第二、瑜伽處有四品(菩薩相品、分品、增上意樂品、住品);第三、瑜伽處有五品(生品、攝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第四、瑜伽處僅有發正等菩提心一品。本注釋因篇幅有限僅選錄種性品、真實品中的部分段落。


    2持:任持,意即能承當持守不變。


    3相:菩薩相狀,有五種:哀湣、愛語、通猛、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等相。


    4分:分類,菩薩分為二種類型:在家分、出家分。本論認為出家菩薩要比在家菩薩高勝得多。


    5增上意樂:菩薩修習 佛道利益眾生直至證無上正等菩提都保持樂意甘願的精神狀態,本論列有十五種樂意:最上、遮止、波羅蜜多、真實義、威力、利益、安樂、解脫、堅固、無虛妄、不清淨、清淨、善清淨、應調伏、俱生等樂意。


    6住:即菩薩住,在修習 菩薩道過程中能具備不同境界所要求的修養,保持不退失。本論列有十二種住:種性、勝解行、極歡喜、增上戒、增上心、覺分相應增上慧、諸諦相應增上慧、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無礙解、最上成滿菩薩等住。另加超出以上的如來住。


    佛家說菩薩修行有二時,一是住時,即保持自己的本性,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也就是側重自我精神的修習 ;二是行時,即為濟度眾生不遺餘力,側重於利他的實踐。


    7生:菩薩受生在各種不同的生身璟境中利益眾生作佛事。本論列五種生:除災生、隨類生、大勢生、增上生、最後生。


    8攝受:又常作攝取,意即攝取教化引度眾生,使他們歸依佛門。本論列有六種攝受:頓普、增上、攝取、長時、短時、最後等攝受。


    9地:菩薩修道進步過程中的境界階次。本論將前麵述及的十三住分為七種地:種性地(種性住)、勝解行地(勝解行住)、淨勝意樂地(極歡喜住)、行正行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增上慧住、有功用無相住)、決定地(無功用無相住) 、決定行地(無礙解住)、到究竟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如來住)。


    10行:菩薩行為。本論列有四類:波羅蜜多行、菩提分法行、神通行、成熟有情行。


    11建立:指成就菩薩行作為佛須具滿的佛法。本論列一百四十種佛法: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種力、四種無畏、三種念住、三種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 氣、一切種妙智。


    12菩薩自乘種性:菩薩自己所具有的大乘菩提的種子本性。


    13最初發心:最初生發修學菩薩道的心。


    14一切菩提分法:覺道的種種分支或法門。最基本的法門有三十七菩提分法,通稱三十七道品:四念處(身、受、心、法)、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四神足(欲、勤、心、觀)、五根(信、進、念、定、慧) 、五力(信、進、念、定、慧)、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舍)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5無上正等菩提:至高無上真正非偏邪徹底覺悟的佛智。


    16六波羅蜜多:複指前文的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即度,由生死此岸度達涅槃彼岸的法門,此處指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方便門。


    17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省稱為福資糧、智資糧,意即從福德方麵資助證無上正等菩提的資糧,從智慧方麵資助證無上正等菩提的資糧。其實福、智資糧也具體指六波羅蜜,施、戒、忍是為福資糧;慧是為智資糧;精進、靜慮可通福、智二資糧。


    18行加行:從事證佛果前準備階段的修行。


    19望彼而得名持:相對於無種性補特伽羅,有種性的補特伽羅得以稱作任持。


    20助:對有種性者證無上菩提的幫助,即證助。


    (21)階級:有種性者證無上菩提進步過程的階梯。


    (22)前導:有種性者證無上菩提的前導。


    (23)舍宅:能證無上菩提的根性所在的舍宅。


    (24)此中義意:這種性的概念內容。


    (25)煩惱障:又作惑障。指妨礙至菩提之道,而使無法證得涅槃之煩惱而言。


    (26)所知障:又名知障、智障、理障,即在認知思惟方麵的種種障礙,這些障礙具體指各種錯亂顛倒的觀念和思惟方式。


    (27)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 samyaksambodhi即無上正等正覺,又作無上正真道、無上正徧知、無上正偏道、無上正覺、無上正等菩提。阿,a,無。耨多羅,nuttara,上。三藐,samyak,正。三,sam,徧、一切。菩提,bodhi,道。意譯真正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此也即指佛智。正等,既可以理解為真正平等,也可以理解為真正無偏邪。


    譯文


    又諸菩薩有六種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由於具有這些相狀,使別人知曉他們真的是菩薩,說的是布施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布施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諸菩薩本性樂意布施,對各種現有的能夠布施的物資,都能恒常不斷一律平等地布施給一切有情眾生。內心喜歡布施,沒有追悔意思;布施物資雖少,但能平等布施;布施慷慨無餘,不是略加施舍;沒有什麽可施,深懷慚愧羞恥。常常喜好稱讚別人布施、勸說別人布施,見到能布施的人,從內心感到喜悅。對德尊望重應受人供養的人,從座上起身恭敬地奉侍。在從事使樂意作惡的有情眾生斷絕惡行,能在此世、他世獲得無罪安樂的利益事中,對來請益的人、不來請益的人都用合理的文辭為他們宣說。如果諸有情眾生畏懼王賊、水火等,就布施無畏心,能在種種經常極度恐怖的現象中,隨時致力地濟拔他們。接受別人寄放的財物,不差少瞞掉:如負別人債,始終不抵賴:對於公共財物處所,也下欺瞞。對被種種寶珠、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金、銀等等寶物迷倒的人,能用正理開悟他們:尚且使別人不對財寶欺瞞,何況自己當要作的!他們的本性喜好擁有巨大的財富,心裏感到能以巨大資財布施他人是很好的享受,樂意以巨大資財布施利益眾生的大事業,不是隻滿足於有點施舍就止的狹小法門。在諸世間的酒色、賭博 、歌舞


    、倡妓等種種種子變現的迷執情欲事中,能很快厭棄,深感慚愧。得到大財寶尚且不貪戀迷執,何況得到小利!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作菩薩布施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持戒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菩薩本性在成就因貪婪、瞠怒、癡迷所生身、語、意的不善行為中,不懷殺戮的暴惡心;對諸有情眾生,不以身、語惡行使人受到損害惱心:雖然作下了惡行,很快能後悔,常生羞恥慚愧心,不生歡喜心。不用刀、杖、手、石塊等惱害有情眾生,對諸有情眾生,本性常懷慈愛心。對於應恭敬的人,隨時從座起身恭迎奉侍,合掌問候,當前禮拜。同在僧眾中要修習 和諧敬愛的清淨行,所作所為機敏迅捷,不是愚笨遲鈍,善於使同道人順心相和。經常行先含笑,容顏舒和眼睛平視,遠離皺眉憂愁,先向人發語問候。對有恩於自己的有情眾生,知恩知報。對來求請的有情眾生常真誠正直地相待,不以迎合欺誑的手段推謝。按法度謀求財資,不是用非法手段謀求財資,更不是用凶惡戕殺手段。本性常喜樂修習 得福的事業,對別人修福都能獎勵幫助,難道自己不作嗎?看見、聽到別人受苦,即殺縛、割截、捶打、怒責誹謗、逼迫恐嚇等苦痛,感到超過自己所受的苦,感到比自己現前遭受的這些苦還要沈重、比自己後世受到的苦還要沈重,有了少些罪就現出恐怖,何況有更多罪!別人作種種應作的事……都要和他們共同從事:別人作種種……非


    法的事,就不和他們共同從事。善於製止別人作不應作的事,即所說的十種惡不善業道……。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名菩薩持戒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安忍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諸菩薩本性對他人使自己遭受利益欠缺不懷怨恨加害心,也不施報複;如果別人對自己規勸和辭謝,很快能接受,始終不生恨,不長久地懷怨。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作菩薩安忍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精進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諸菩薩本性特別勤奮,早起晚睡,不是極好沈溺在睡眠逸樂中。對從事自我的修行、度濟他人的善事,勇敢抉擇樂意從事,不生鬆懈懶怠心;思惟抉擇進修佛道的慧巧方法,要擇取能使自己達到至極成佛境界的。對所從事的一切事業,決定不栘;如果還沒有全作、還沒有達到至極境界,始終不中途懈怠廢止退縮屈伏。在修徹底覺悟證獲至極真理中心無法弱,不輕蔑自己;發勇猛無畏心:我現在有力勢可能證獲至極真理。或進入眾人中,或與別人互相論戰,或麵臨種種難作的事業,都沒有畏懼。能在導引度濟有情眾生的大義大利的事務中,尚且毫無倦意,何況作小事?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作菩薩精進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靜慮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菩薩本性對於法義能精細思惟,心沒有散亂。見聞住於寂靜山岩、山林水邊等禪修者,能遠離輕狎的惡習 、遠離不善眾生,能隨寂靜的環境安坐靜慮;一生起在寂靜處安坐靜慮的心念,就是出離家居、遠離塵世的人,常對出離家居和遠離塵世深懷愛慕。本性少煩惱,種種障礙清淨修行的煩惱輕微、粗重的偏執觀念見解不頑固。到遠離塵世的處所思量在內心起相進入定境界,心一點也下會被種種偏邪執迷的尋思糾纏擾亂。對待那些怨恨類的,都能速疾深懷慈心不栘,何況對待親近類的和不怨不親類的了。看見或聽到受苦的眾生被種種苦痛逼迫惱心,就起大悲心,對那些眾生盡自己力能隨時加以拔救濟度,使他們脫離眾苦。對諸眾生,本性樂意惠施利益使他們安樂。在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和驅趕拋棄等種種苦難中,都能安然忍受。他們本性聰敏,對於佛法能接受、能保持、能思考:形成對所聽受思考的佛法有力記憶後,對很久以前所作所說的事,自己都能記憶,也能使別人記憶。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作菩薩靜慮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什麽是菩薩智慧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指諸菩薩證悟佛道所必須的種種智慧;能進入一切明處境界;根性不頑固遲鈍,本性認知無障礙,本性不執迷偏邪見解:對那些遠離眾欲橫流使人放逸的處所的清淨行有力地思惟抉擇。如此等類,應當知曉稱作菩薩智慧度達彼岸的種性相狀。


    應當知曉這些稱作能推知菩薩種性的粗相。對於諸法實性理義的決定,隻有佛世尊才能究竟的把握現前。由於諸菩薩的所有種性,本來與此六種度達彼岸的相狀相應,能成就賢善潔淨的六波羅蜜的修行法,所以菩薩的種性才能夠成為證得難得的、最勝的、不可思議的、堅不可摧的無上如來果位的因,菩薩是符合真正道理的:其餘的種性要證得如來果位的因就不符合道理了。


    具有種性的菩薩,隻要沒有被與潔淨法相違悖的四種隨煩惱的全部或部分昕汙染,他們的本性就與潔淨的度達彼岸法相應;如被汙染,如此潔淨法都不會顯現。他們或者一時生在諸惡趣,作為菩薩雖然生在諸惡趣中,由於具有菩薩種性的勢力,應當知曉他們與其他生在諸惡趣的眾生有很大的差別,意指那些菩薩雖然久處在生死中,或時時生在諸惡趣裏,或者暫時生在惡趣裏,但能迅速解脫;雖然生在惡趣裏,但不像其他生在惡趣的有情眾生那樣遭受猛利的苦痛;雖然遭到輕微的苦,卻能生出非常強的厭離心,對生在惡趣受苦的有情眾生深懷悲心。如此等事,都是由於佛種性中的大悲種因所熏發的,所以應當知曉具有種性的菩薩雖然生在惡趣裏,但是與其他生在惡趣的有情眾生有很大的差別。哪些稱作與具有種性菩薩的潔淨六度達彼岸法相違陣的四種隨煩惱?指放蕩貪逸的人因前世反複招惹種種煩惱,本性形成猛利的長期煩惱,這就稱作第一種隨煩惱性:又愚癡不明智的、不修慧巧修行法的人依附惡行的朋友,這就稱作第二種隨煩惱性:又被尊長、頭領、王賊、仇敵等拘押逼迫的人不能自在,心念迷亂,這就稱作第三種隨煩惱性;又資養自己生存的物資有欠缺的人,顫戀自


    己的身命,這就稱作第四種隨煩惱性。


    又諸菩薩雖然具有種性,由於四種原因也不能迅速證獲真正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哪四種原因?指諸菩薩先未能遇著諸佛、菩薩及善友為他們宣說徹底覺悟的無顛倒的道義,如此稱為第一種原因:又諸菩薩雖然遇著善友為他們宣說正道,但是他們作顛倒的執見,對諸菩薩所應修學的內容作顛倒的修學,如此稱作第二種原因:又諸菩薩雖然遇著善友為他們宣說正道,對諸菩薩所應修學的內容不作顛倒的修學,但是對證獲佛果前的準備階段的修行緩慢,懈怠懶惰,不能形成勇猛熾烈的奮進狀態,如此稱作第三種原因:又諸菩薩雖然遇著善友為他們宣說正道,對諸菩薩所應修學的內容不作顛倒的修學,對證獲佛果前的準備階段的修學也能勇猛奮進,但是他們的種種善根還未成熟,資助徹底覺悟的資糧未得完滿,未能在長期修習 積成所有覺悟的分支法門,如此稱作第四種原因。如此菩薩雖然具有了求無上大覺的種性,由於因緣欠缺,也不能迅速證獲無上大覺:如因緣俱全,就能迅速證獲。沒有菩薩種性的人,雖有一切種類但仍欠缺證獲佛果的因、一切種類的非菩薩種性的有情眾生、非菩薩種性的有情眾生有一切種類的生趣差別,應當知曉仍決定了不能證獲徹底覺悟。


    原典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種性桕,成、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雲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諾菩薩本性樂施,於諾現有堪所施物,恒常無問性能於他平等分布1。心喜施與,意無追悔;施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2;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為他讚施勸施,見能施者心懷喜悅。於諾尊重耆宿3福田4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於其彼彼此世、他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為說。若諾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受他寄物,未嚐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證;於共財所,亦無欺調。於其種種末尼5珍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開悟6;街不舍他欺調於彼,況當自為!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非狹小門。於諸世間酒色、博戲、軟舞、倡妓種種變現耽著事中,速疾厭舍,深生慚愧。得大財寶街不貪著,何況小利!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栢。


    雲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輭品不善身語意業7,不極暴惡;於諾有情,不極損惱;雖作惡業,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於諾眾生,性常慈愛。於所應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前禮拜。修和敬業8,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他心9。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離顰蹙,先言問訊。於恩有情,知恩知報。於來求者常行質直10,不以諂誑而推謝之。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性常喜樂修諾福業,於他修福街能獎肋,況不自為!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於是等苦過於自受,重於法受11,及重後世,於少罪中街深見怖,何況多罪!於他種種所應作事……悉與同事;於他種種……非法事不與同事。善能製止所不應作,謂十種惡不善業道……。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雲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雲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諾菩薩性自翹勤12,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於所作事13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競。凡所施為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末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於諾廣大第一義14中心無怯弱,不自輕蔑,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於彼。或人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於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街無深倦,何況小事?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雲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諸菩薩性於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岩、林藪邊際臥具人不狎習 、離惡眾生隨順宴默;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15者,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性薄煩惱,諾蓋輕徽,蟲重16贏弱。至遠離處思量自義17,心不極為諾惡尋思之所纏擾。於其怨品街能速疾安住慈心,況於親品及中庸品。若見若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這惱,起大悲心,於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於諾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檳等諾苦難中,悉能安忍。其性聰敏,於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於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雲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謂諾菩薩成俱生慧;能人一切明處境界;性不頑鈍,性不徽昧,性不愚癡18;徧於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如是等類,當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應知是名能比菩薩種性蟲相19。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見。由諾菩薩所有種性,性與如是功德相應20,成就賢善諾白淨法(21),是故能與難得(22)、最勝(23)、不可思議、無動(24)、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25),應正道理;餘不應理(26)。


    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汙,惟與如是白法相應;若被染汙,如是白法皆不顯現。或於一時生諾惡趣,菩薩雖生諾惡趣中,由種性力應知與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謂彼菩薩久處生死,或時時間生諾惡趣,雖暫生彼,速能解脫;雖在惡趣,而不受於猛利苦受如餘有情生惡趣者;雖觸徽苦,而能發生增上厭離,於生惡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如是等事,皆由種性佛大悲因之所薰發,是故當知種性菩薩雖生惡趣,然與其餘生惡趣者有大差別。何等名為種性菩薩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謂放逸者由先串習 諾煩惱故,性成猛利長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又愚癡者、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


    又諸菩薩雖具種性,由四因緣不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謂諾菩薩無末值過諾佛、菩薩真善知識為說菩提無顛倒道,如是名為第一因緣;又諾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而顛倒執,於諸菩薩正所學中顛倒修學,如是名為第二因緣;又諸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諸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而於加行方便慢緩,懈怠懶惰,不成勇猛熾然精進,如是名為第三因緣;又諾菩薩雖遇善友為說正道,於諾菩薩正所學中無倒修學,亦於加行勇猛精進,然諾善根猶末成熟,菩提資糧未得圓滿,未於長時積習 所有菩提分法,如是名為第四因緣。如是菩薩雖有種性,因緣闕故,不得速證無上菩提;若具因緣,便能速證。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一切種(27),當知決定不證菩提。


    注釋


    1平等分布:對一切有情眾生不分品類一律平等地布施,即不管對象是親是怨、是勝 是劣、有德無德,都懷平等心行布施。


    2惠施廣大,而非狹小:意即自己財物無論少時、多時都慷慨布施,不留餘地,不是 裝模作樣讓出少部分施人。


    3尊重耆宿:即尊宿。耆(音其)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4福田:佛家將應受人供養的人與法稱為福田,就像農夫的田地,一旦耕種(禮敬供養侍奉)就能收獲(得福),所以福田也即應供者。


    5末尼:即摩尼(mani) ,譯作寶珠、如意珠。為珠玉之總稱。一般傳說摩尼有消除災難、疾病,及澄清濁水、改變水色之德。


    6能正開悟:能從正理上加以開悟,即使人不迷執寶物。


    7本性成就輭晶不善身語意業:本性因貪、瞠、癡所起的身語意的不善行。—‘品,世俗塵染範疇。


    8修和敬業:同在僧眾中要修習 互相和同敬愛的梵行。和敬,又稱六和:不和敬,一 般指身和敬、語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見和敬、行(或學、利)和敬。


    9善順他心:善於使其同道人順心,而不致使互相違悖諍鬥。


    10於來求者常行質直:對來求請助濟的人常以真誠正直地相待,即有力相助則不遺餘力,無力相助就說明實情,不懷厭煩心。


    11法受:現前領受那些苦罪,即現法所受。


    12翹勤:特出的勤奮。翹,此作特出、傑出。


    13於所作事:所作的佛事,即自己的修行和度濟他人的種種善事。


    14廣大第一義:無上究竟大菩提,即徹底覺悟獲至極真理。


    15出離遠離:出離家居、遠離塵世。出離即出家;遠離即離絕諸欲惡不善法,獲初靜慮。


    16蠱重:指執有我、我所執見,粗重背袱使人難以覺悟。


    17思量自義:自己內心起相進入三摩地境界。


    18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本性根性銳利,本性認知無障礙,本性不執迷我、我所。


    19能比菩薩種性麤相:能推知菩薩種子本性的粗相。比,比較類推。廳相,指六種菩薩相狀與諸法實相真理義相比,不過是粗的,即現象性的。


    20性輿如是功德相應:本性與如此六種波羅蜜多相狀相應。


    (21)賢善諸白淨法:賢善潔淨的諸法,即六種波羅蜜多。


    (22)難得:如來果位,須經過三無量劫積集資糧才能證獲,所以稱作難得。


    (23)最勝:因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以謂為最勝。


    (24)無動:如來果位堅固不可摧伏,所以謂為無動。


    (25)證得因:隻有菩薩種性才是證得如來果位的因。即其他種性(聲聞、獨覺)不可能成為證得如來果位的因。


    (26)餘不應理:如說其餘的(聲聞、獨覺)為證得因就不符合道理。


    (27)一切、一切、一切種:一切種類不能證得的因緣、一切種類的無菩薩種性的有情眾生、一切種類無菩薩種性有情眾生的多種生趣類別。此處三個一切不是以重言強調一切之全,而是分別從三個方麵強調,從而排除了無種性補特伽羅證如來菩提的一切可能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瑜伽師地論白話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