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瑜伽處趣入地品第二
譯文
如此已經說完種性地。
什麽是趣人地?略語說:
假若簡略來說一切趣入地,應當知道,就是自性、安立、諸相和數取趣。
講的是趨入涅槃的本性、趨入涅槃的概念建立、趨人涅槃的人的所有各種相狀、趨入涅槃的人,如此一切總的略說為一種,稱作趨入涅槃過程的境地。
什麽是趨入涅槃的本性?指具備聲聞乘覺悟種性安然不退的人本性成就了涅槃的種子,如在這時遇有佛出世,自己生在文明中心地,不是生在邊鄙蠻荒地區中,以至如詳說的,起初得以遇見佛和佛弟子,於是到他們那裏去承受教化侍奉尊長,跟從他們聽受正法,得初正法的信仰,接受奉行清淨戒律,學習 他們教授的許多佛道知識,不斷增長布施修行,使各種見解調和柔善:從這以後,由於承受了如此佛法,由於具有了如此因緣,自身滅壞度過這生後,眼等六處經由果報範疇的轉生獲得殊勝的諸根身,能夠作為長期向優勝轉化的信仰正法心生起的依托,也能夠作為接受奉行清淨戒律、學習 佛和弟子教授多種佛道知識、不斷增長布施修行、使各種見解調和柔善,從而使自己所承受的種種佛法轉化成上等的、勝好的,進而轉化成深微奧妙的依托;又由於具備了這些轉化成上等的、勝好的、深微奧妙的信等諸法,從而又獲得更加殊勝果報的六根身,又由於有了這殊勝果報的六根身作依托,從而又獲得隨順根身轉生成出世間更勝的種種善法,如此輾轉影響,互為依托成因,互相施與生發力量,在往後的受生中不斷向勝妙境界轉進,以至獲得最後有身,即處在這境界不退失獲得涅槃,或者能趨入成就聖道,脫離生死輪回,這就稱作趨人涅槃。為什麽這樣稱呢?因為沿著這樣的道路,有著這樣端正的行跡,能趨入涅槃,他們在這時能自由 升登更高境界進入涅槃,能專心修習 涅槃正法,漸漸趨向最究竟的涅槃境界,所以稱作已趨入涅槃。如此稱作趨入涅槃的本性。
原典
如是已說種性地。
雲何趣人地?嗢柁南曰:
若略說一切,趣入地應知,
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
謂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趣人地。
雲何趣人自性?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1,不生達須2、蔑戾車3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4,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5,調柔諸見6;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7,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8,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複微妙,為所依止9;複由如是轉上轉勝轉複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10,由此異熟複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11,如是展轉12,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13,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升能入14,能正行履15,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人自性。
注釋
1中國:古代印度特指恒河流域平原中的文明區域(madhyadesa)。有二種說法,一是婆羅門所指的拘羅(kuruksetra),這是婆羅門文明中心,又稱為婆羅門國(brahmavara) 、雅利安幫(aryarta);一是佛教所指的摩羯陀地方(magadha),即佛教盛地。
2達須:dasyu,原意為荒蠻鄙賤不文明,此指蠻荒國度或地區,相當於漢語中的蠻夷。
3蔑戾車:mlha,邊鄙地域或人族,舊譯為彌離車。
4往詣承事:到佛及其弟子那裏去承受致化侍奉尊長。
5惠舍:虔誠愛樂布施修行。
6調柔諸見:使各種見解趨向調和柔善,即清淨。佛教習 稱清淨為調柔。
7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經由果報範疇的轉生獲得殊勝的諸根身。
8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殊勝諸根)能作為長期地向優勝轉化的正信生起的依托。
9為所依止:指殊勝諸根能作為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調柔諸見的依托。
10更得其餘殊勝異熟:意即已轉上轉勝轉複微妙的信等諸法,又導致獲得更殊勝的異熟報,即六根身更殊勝。
11由此異熟複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由此異熟(即其餘殊勝異熟)果報的殊勝六根,又獲得其他隨順著轉生成的出世間的更殊勝的種種善法。
12如是展轉:此過程即異熟殊勝諸根——轉勝善法(正信、淨戒、多聞、惠舍、調柔)——其餘異熟——其餘轉勝善法。
13正性離生:成就聖道脫離生死輪回。見道之別名。又作聖性離生。謂入於見道得聖道涅槃之正性,一切煩惱皆斷盡而遠離煩惱之生。
14能升能入:能自由 地升登更高境界進入涅槃過程。
15正行履:專心修習 涅槃正法。
譯文
如此已經說完種性地。
什麽是趣人地?略語說:
假若簡略來說一切趣入地,應當知道,就是自性、安立、諸相和數取趣。
講的是趨入涅槃的本性、趨入涅槃的概念建立、趨人涅槃的人的所有各種相狀、趨入涅槃的人,如此一切總的略說為一種,稱作趨入涅槃過程的境地。
什麽是趨入涅槃的本性?指具備聲聞乘覺悟種性安然不退的人本性成就了涅槃的種子,如在這時遇有佛出世,自己生在文明中心地,不是生在邊鄙蠻荒地區中,以至如詳說的,起初得以遇見佛和佛弟子,於是到他們那裏去承受教化侍奉尊長,跟從他們聽受正法,得初正法的信仰,接受奉行清淨戒律,學習 他們教授的許多佛道知識,不斷增長布施修行,使各種見解調和柔善:從這以後,由於承受了如此佛法,由於具有了如此因緣,自身滅壞度過這生後,眼等六處經由果報範疇的轉生獲得殊勝的諸根身,能夠作為長期向優勝轉化的信仰正法心生起的依托,也能夠作為接受奉行清淨戒律、學習 佛和弟子教授多種佛道知識、不斷增長布施修行、使各種見解調和柔善,從而使自己所承受的種種佛法轉化成上等的、勝好的,進而轉化成深微奧妙的依托;又由於具備了這些轉化成上等的、勝好的、深微奧妙的信等諸法,從而又獲得更加殊勝果報的六根身,又由於有了這殊勝果報的六根身作依托,從而又獲得隨順根身轉生成出世間更勝的種種善法,如此輾轉影響,互為依托成因,互相施與生發力量,在往後的受生中不斷向勝妙境界轉進,以至獲得最後有身,即處在這境界不退失獲得涅槃,或者能趨入成就聖道,脫離生死輪回,這就稱作趨人涅槃。為什麽這樣稱呢?因為沿著這樣的道路,有著這樣端正的行跡,能趨入涅槃,他們在這時能自由 升登更高境界進入涅槃,能專心修習 涅槃正法,漸漸趨向最究竟的涅槃境界,所以稱作已趨入涅槃。如此稱作趨入涅槃的本性。
原典
如是已說種性地。
雲何趣人地?嗢柁南曰:
若略說一切,趣入地應知,
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
謂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趣人地。
雲何趣人自性?謂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1,不生達須2、蔑戾車3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4,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5,調柔諸見6;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7,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8,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複微妙,為所依止9;複由如是轉上轉勝轉複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10,由此異熟複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11,如是展轉12,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13,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升能入14,能正行履15,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人自性。
注釋
1中國:古代印度特指恒河流域平原中的文明區域(madhyadesa)。有二種說法,一是婆羅門所指的拘羅(kuruksetra),這是婆羅門文明中心,又稱為婆羅門國(brahmavara) 、雅利安幫(aryarta);一是佛教所指的摩羯陀地方(magadha),即佛教盛地。
2達須:dasyu,原意為荒蠻鄙賤不文明,此指蠻荒國度或地區,相當於漢語中的蠻夷。
3蔑戾車:mlha,邊鄙地域或人族,舊譯為彌離車。
4往詣承事:到佛及其弟子那裏去承受致化侍奉尊長。
5惠舍:虔誠愛樂布施修行。
6調柔諸見:使各種見解趨向調和柔善,即清淨。佛教習 稱清淨為調柔。
7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眼、耳、鼻、舌、身、意經由果報範疇的轉生獲得殊勝的諸根身。
8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殊勝諸根)能作為長期地向優勝轉化的正信生起的依托。
9為所依止:指殊勝諸根能作為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舍、調柔諸見的依托。
10更得其餘殊勝異熟:意即已轉上轉勝轉複微妙的信等諸法,又導致獲得更殊勝的異熟報,即六根身更殊勝。
11由此異熟複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由此異熟(即其餘殊勝異熟)果報的殊勝六根,又獲得其他隨順著轉生成的出世間的更殊勝的種種善法。
12如是展轉:此過程即異熟殊勝諸根——轉勝善法(正信、淨戒、多聞、惠舍、調柔)——其餘異熟——其餘轉勝善法。
13正性離生:成就聖道脫離生死輪回。見道之別名。又作聖性離生。謂入於見道得聖道涅槃之正性,一切煩惱皆斷盡而遠離煩惱之生。
14能升能入:能自由 地升登更高境界進入涅槃過程。
15正行履:專心修習 涅槃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