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原文</strong>]


    <strong>原文版</strong>


    <strong>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strong>


    <strong>注音版</strong>


    <strong>道(dào) 可(kě) 道(dào)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ing) 可(kě) 名(mi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ing) .


    無(wu) 名(ming) ,天(tiān) 地(di) 之(zhi) 始(shi) ,


    有(you) 名(ming) ,萬(wàn) 物(wu) 之(zhi) 母(mu) .


    故(gu) 常(cháng) 無(wu) 欲(yu) ,以(yi) 觀(guān) 其(qi) 妙(miào) ,


    常(cháng) 有(you) 欲(yu) ,以(yi) 觀(guān) 其(qi) 徼(jiào) .


    此(ci) 兩(liǎng) 者(zhě) 同(tong) 出(chu) 而(ér) 異(yi) 名(ming) ,


    同(tong) 謂(wèi) 之(zhi) 玄(xuán) ,玄(xuán) 之(zhi) 又(you) 玄(xuán) ,眾(zhong) 妙(miào) 之(zhi) 門(mén) . </strong>


    [<strong>譯文</strong>]


    此章為第一章,“<strong>道可道,非常道</strong>”的“<strong>道</strong>”可以用言語表述的話,那麽它就是平常的“<strong>道</strong>”但如此章所說:“<strong>道可道,非常道</strong>”就是說[“<strong>道</strong>”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strong>道</strong>”]“<strong>名可名,非常名</strong>”的“<strong>名</strong>”如果要用語言來表述的話,那就是平常的“<strong>名</strong>”但是如此章所說“<strong>名可名,非常名</strong>”也就是說[“<strong>名</strong>”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strong>名</strong>”](這裏有些人會誤解說明一下,意思也就是說:“<strong>道</strong>”是可以用語言表述的,但是本章所表述的並非普通的“<strong>道</strong>”)“<strong>無名</strong>”的“<strong>無</strong>”本章所表述的是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strong>有名</strong>”的“<strong>有</strong>”本章所表述的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所以,<strong>老子</strong>的<strong>道德經</strong>第一章就是告訴大家以後要常從“<strong>無</strong>”中去觀察領悟“<strong>道</strong>”的奧妙,要常從“<strong>有</strong>”中去觀察體會“<strong>道</strong>”的端倪。下麵的句子更好“<strong>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strong>”就是說此兩者來源於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得上<strong>玄妙、深遠</strong>。但是它並非一般的<strong>玄妙</strong>、<strong>深奧</strong>、而是<strong>玄妙</strong>又<strong>玄妙,</strong>深遠又深遠<strong>。</strong>是宇宙萬物天地之奧妙的總門。


    [<strong>長篇大論</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strong></strong>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strong>道可道</strong>,<strong>非恒道</strong>。<strong>名可名</strong>,<strong>非恒名</strong>。”在漢代為避恒帝的諱,才改為“<strong>常</strong>”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麵解釋。一是從修仙方麵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


    修仙方麵相對簡單:第一個“<strong>道</strong>”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strong>可道</strong>”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strong>非恒道</strong>”,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strong>道</strong>”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strong>名可名</strong>”前一“<strong>名</strong>”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strong>非恒名</strong>”,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曆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隻見到其中的一麵。<strong>老子</strong>是<strong>道</strong>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隻是現代人不修真了。


    <strong>老子</strong>在<strong>《道德經</strong>》的首先提出的“<strong>道</strong>”與“<strong>名</strong>”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裏“<strong>天</strong>”和“<strong>道</strong>”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strong>道</strong>”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左傳》:“天道遠,人道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兵者,詭道也。”等。又如<strong>老子</strong>說“<strong>道常無為</strong>”、“<strong>道常無名</strong>”,以及“<strong>道法自然</strong>”等的觀念。“<strong>可道</strong>”,意思可法,按“<strong>天道</strong>”運行法則去做,“<strong>非恒道</strong>”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關於宇宙萬物的“<strong>有生於無</strong>,<strong>無中生有</strong>”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學中宇宙萬有的來源論,以及純粹哲學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無神等學說的尋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礎,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萬物確是從“<strong>無</strong>”中而生出“<strong>有</strong>”的種種萬類。無中何以生有?便是一個莫大的修煉問題。“<strong>常無</strong>”與“<strong>常有</strong>”,是從萬物之“<strong>道</strong>”講。如果從事學習 修仙或專講修心養性之道的立場來講,讀成“<strong>常無欲</strong>”與“<strong>常有欲</strong>”是從自己修煉角度看問題。“本<strong>無</strong>”是天地的原始,“妙<strong>有</strong>”是前人或自己命的“<strong>名</strong>”,因此從無生有從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萬物萬<strong>有</strong>,是萬物的源。讀著:“<strong>故常無</strong>,<strong>欲以觀其妙</strong>。<strong>常有</strong>,<strong>欲以觀其檄</strong>。”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strong>常無</strong>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strong>有</strong>”而終歸於本來“<strong>無</strong>”的邊際。“<strong>徼</strong>”字,就是邊際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煉必經課程。玄門要義的深不可測。首,他提出“<strong>道</strong>”,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恒道。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strong>名</strong>”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恒的“<strong>名</strong>”,如法國革命先一烈追求的“<strong>名</strong>”,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係,“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strong>道</strong>”,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strong>名</strong>”。如要更透徹一精一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strong>此兩者同出而異名</strong>。<strong>同謂之玄</strong>,<strong>玄之又玄</strong>,<strong>眾妙之門</strong>。” “<strong>玄</strong>”即“元” 說了一個玄,又不是一元、兩元可以究盡的,玄的裏麵還有玄,分析到空無的裏麵還有空無,妙有之中還有妙有。由這樣去體認道的體用,有無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極點更有妙處。等於佛教和尚們手裏拿著的念佛珠,一念接著一念,同樣都是代表如環之無端,永無窮盡。


    老子的唯物論觀點


    老子在本章裏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唯物論”的哲學思想。br />


    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麵現象,從表麵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係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欲一望 ,正是這個欲一望 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


    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麵目就揭示出來了。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


    人類在“道”和“名”的征一途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僅僅是一個“太一陽一中心說”,哥白尼提出了這一理論,但是不敢發表;伽利略為推廣這一理論,在鐵窗裏渡過了餘生;布魯諾用身上的烈火來捍衛。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宇宙不是圍繞太一陽一轉的,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的鐵窗和布魯諾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觀從何而來?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時候,有人說他是“瘋子”,就是這個原因。


    [<strong>說明</strong>]


    所有解釋均從網上找到最權威的,非本人原創,老子的<strong>道德經</strong>不是言語就能說明白的,需要大家自己體會。


    <strong>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德經的智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道德經的智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