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與先父對讀書人相同的疑問,孫策率軍繼續開拔,一路走到陵陽。(..tw無彈窗廣告)
陵陽,山賊祖郎的駐紮地。
之所以攻打祖郎,除了必須攻打這個理由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袁術。
此時的袁術已經在壽春登基為帝,絕對的權利意味著對猛人絕對的恐懼。毫無疑問,孫策就是那個猛人,還是個不易馴服的猛人。
想當初自己要登基,給袁紹、曹操、劉備、孫策等人發去帖子,說要與他們共襄盛舉,可這些家夥不搶沙發、地板也就罷了,竟然大罵他袁紹的不是,說這在逆天下之大不違!尤其是孫策,這可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將領啊!
還有,你打敗吾之從弟袁胤算怎麽回事?真的就這麽不給我麵兒嗎?
孫策啊孫策,你不知道男人更需要關懷嗎?既然你忘恩負義,就休怪我袁術不仁不義!帶著這樣的想法,袁術決定攻打孫策。
等等,說錯了,是找人代替自己攻打孫策。不管怎麽說,自己如今貴為皇帝,怎麽還能動刀動槍呢?更何況,自己也沒膽量跟他開戰不是。
找到的這個人,就是祖郎。
祖郎,陵陽山賊,聚眾甚多,占山為王,是個體製外的小人物。然而,小人物往往能起大波瀾。袁術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便修書一封,從家國大義,到人生愛情,從河南到荷蘭,洋洋灑灑,千百餘字,讓祖郎讀來感激涕零,激動不已。在信的末尾,袁術終於不再扯鹹淡,表達了真實意圖:你若擊敗孫策,則我袁術對你如何如何。
收益大於風險,祖郎認為此事可幹。
他不是沒聽說過江東小霸王的威名,但是,西人馬克思有雲:“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為何資本主義,惹得老馬如此怒視?那是因為鄧寧的一句話:“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蠢蠢欲動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那麽上絞刑架的事都幹得出來。”
很顯然,袁術的許諾,與自己的付出相比,何止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於是,他便不斷招惹孫策,與孫策大小不下三戰。雖然雙方各有勝敗,但實際上,孫策是失敗者。原因很簡單,祖郎隻要占山為王,繼續跟孫策對戰,他都是勝利者,因為他沒有野心,沒有規劃。輸了,大不了繼續當山賊,贏了,就能封侯拜爵。
他孫策輸不起,一旦輸了,隻能去死。
認識到這一點的孫策,在收拾掉王朗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到了陵陽。
這是祖郎的老窩。
孫策的意思很明白,此戰既為決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都被人逼上老家了,祖郎豈能坐視不管?於是便整裝待發,戰馬喂飽,彎刀擦亮。然後,他抬頭看去,今天的天空晴朗無暇。這似乎預示著一個不錯的開頭,祖郎內心想到。
雙方相見,分外眼紅,兩軍對壘,殺聲震天。此時在沒有什麽戰術可言,完全進入肉搏狀態,拚的就是誰的人多。
孫策一如既往的身先士卒,敵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盔甲,但他毫不在意。他享受這一切,或者說,他已經習慣了刀頭舔血的生活。正如一個癮君子,若是幾天無戰事,他便渾身難受。
祖郎也不愧是陵陽黑道一哥,接連砍殺數人後,他看到了孫策。祖郎的主觀能動性絕不是蓋的,這麽些年殺人越貨,鍛煉出來的功夫,也不是吹的。迅速勒住馬繩,然後驅馬向孫策奔去。
此時的孫策正在低頭揮刀砍向敵人,忽然眼前一黑,便下意識的躲開,“當啷”一聲,他聽到了金屬碰撞的聲音。從聲音的效果來看,孫策斷定,應該是馬鞍和戰刀相互碰撞進而迸發出來的。一道冷汗從頭頂冒出,若不是有馬鞍,恐怕自己這條腿就廢了。
祖郎見一招未得手,便不想繼續戀戰,打算逃到別處。
孫策哪裏能讓他逃?不出十個回合,便將祖郎敗於馬下,為士兵所擒。
這一戰,讓袁術對孫策徹底死了心,再也不抱任何希望。
取得勝利的孫策,問手下:山賊祖郎現在何處?
手下將捆縛著的祖郎擒到孫策麵前。
看著他渾身上下,滿是暗紅色的血鉀,孫策笑道:“你這一身打扮好生新潮,敢問在哪裏做的?”
手下哄堂大笑,剛剛還存在的戰事恐懼感,一掃而空。
祖郎訕訕而笑,道:“敗軍之將,無以言語,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悉聽遵命。”
孫策玩味似得看著祖郎,內心想到:這倒是個有能力的人,之前與我軍大小幾戰可以看出,他不是普通的山賊。要想發展下去,必須要有人才。
於是說道:“我軍隊裏還缺個賊曹的位子,閣下有意乎?”
祖郎一臉震驚:“你說什麽?不殺我了?”
孫策哈哈大笑:“你倒是個人才,我豈能殺你?”
祖郎搖搖頭:“我為山賊,君不殺我,還要任我,給予官職,定會惹來非議。”
孫策聽聞此話,內心中騰地升起無明業火。沒錯,肯定會有人非議,而且就是那幫該死的士族!他們這些人,往往都是寬於利己,嚴於待人,講究什麽德才兼備,才能做官,真真是豈有此理!平常時期還則罷了,非常時期,當用非常之法,招攬非常之人,以建非常之功。倘若此時還糾結於其是否讀聖賢書,尊聖賢言,那不就是愚腐嗎?
於是寬慰道:“不必想那麽多了,就問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能活命還能有官做,這等好事哪裏去找?祖郎眼光發亮,連連點頭,但又疑惑道:“那我不是差點殺掉你嗎?你不記恨?”
孫策爽朗一笑:“我隻要人才,你既然能差點殺掉我,自然不是等閑之輩。”
祖郎猛地叩頭道:“君當為祖郎再生父母!”
收了祖郎,平了陵陽,孫策決議去找丹陽太守。
這裏的“丹陽太守”可不是之前的“丹陽太守”,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虛名。占用這個名字的,叫太史慈。
對於孫策而言,太史慈可謂老相識了。
陵陽,山賊祖郎的駐紮地。
之所以攻打祖郎,除了必須攻打這個理由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袁術。
此時的袁術已經在壽春登基為帝,絕對的權利意味著對猛人絕對的恐懼。毫無疑問,孫策就是那個猛人,還是個不易馴服的猛人。
想當初自己要登基,給袁紹、曹操、劉備、孫策等人發去帖子,說要與他們共襄盛舉,可這些家夥不搶沙發、地板也就罷了,竟然大罵他袁紹的不是,說這在逆天下之大不違!尤其是孫策,這可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將領啊!
還有,你打敗吾之從弟袁胤算怎麽回事?真的就這麽不給我麵兒嗎?
孫策啊孫策,你不知道男人更需要關懷嗎?既然你忘恩負義,就休怪我袁術不仁不義!帶著這樣的想法,袁術決定攻打孫策。
等等,說錯了,是找人代替自己攻打孫策。不管怎麽說,自己如今貴為皇帝,怎麽還能動刀動槍呢?更何況,自己也沒膽量跟他開戰不是。
找到的這個人,就是祖郎。
祖郎,陵陽山賊,聚眾甚多,占山為王,是個體製外的小人物。然而,小人物往往能起大波瀾。袁術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便修書一封,從家國大義,到人生愛情,從河南到荷蘭,洋洋灑灑,千百餘字,讓祖郎讀來感激涕零,激動不已。在信的末尾,袁術終於不再扯鹹淡,表達了真實意圖:你若擊敗孫策,則我袁術對你如何如何。
收益大於風險,祖郎認為此事可幹。
他不是沒聽說過江東小霸王的威名,但是,西人馬克思有雲:“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為何資本主義,惹得老馬如此怒視?那是因為鄧寧的一句話:“有百分之十的利潤,資本就蠢蠢欲動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那麽上絞刑架的事都幹得出來。”
很顯然,袁術的許諾,與自己的付出相比,何止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於是,他便不斷招惹孫策,與孫策大小不下三戰。雖然雙方各有勝敗,但實際上,孫策是失敗者。原因很簡單,祖郎隻要占山為王,繼續跟孫策對戰,他都是勝利者,因為他沒有野心,沒有規劃。輸了,大不了繼續當山賊,贏了,就能封侯拜爵。
他孫策輸不起,一旦輸了,隻能去死。
認識到這一點的孫策,在收拾掉王朗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到了陵陽。
這是祖郎的老窩。
孫策的意思很明白,此戰既為決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都被人逼上老家了,祖郎豈能坐視不管?於是便整裝待發,戰馬喂飽,彎刀擦亮。然後,他抬頭看去,今天的天空晴朗無暇。這似乎預示著一個不錯的開頭,祖郎內心想到。
雙方相見,分外眼紅,兩軍對壘,殺聲震天。此時在沒有什麽戰術可言,完全進入肉搏狀態,拚的就是誰的人多。
孫策一如既往的身先士卒,敵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盔甲,但他毫不在意。他享受這一切,或者說,他已經習慣了刀頭舔血的生活。正如一個癮君子,若是幾天無戰事,他便渾身難受。
祖郎也不愧是陵陽黑道一哥,接連砍殺數人後,他看到了孫策。祖郎的主觀能動性絕不是蓋的,這麽些年殺人越貨,鍛煉出來的功夫,也不是吹的。迅速勒住馬繩,然後驅馬向孫策奔去。
此時的孫策正在低頭揮刀砍向敵人,忽然眼前一黑,便下意識的躲開,“當啷”一聲,他聽到了金屬碰撞的聲音。從聲音的效果來看,孫策斷定,應該是馬鞍和戰刀相互碰撞進而迸發出來的。一道冷汗從頭頂冒出,若不是有馬鞍,恐怕自己這條腿就廢了。
祖郎見一招未得手,便不想繼續戀戰,打算逃到別處。
孫策哪裏能讓他逃?不出十個回合,便將祖郎敗於馬下,為士兵所擒。
這一戰,讓袁術對孫策徹底死了心,再也不抱任何希望。
取得勝利的孫策,問手下:山賊祖郎現在何處?
手下將捆縛著的祖郎擒到孫策麵前。
看著他渾身上下,滿是暗紅色的血鉀,孫策笑道:“你這一身打扮好生新潮,敢問在哪裏做的?”
手下哄堂大笑,剛剛還存在的戰事恐懼感,一掃而空。
祖郎訕訕而笑,道:“敗軍之將,無以言語,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悉聽遵命。”
孫策玩味似得看著祖郎,內心想到:這倒是個有能力的人,之前與我軍大小幾戰可以看出,他不是普通的山賊。要想發展下去,必須要有人才。
於是說道:“我軍隊裏還缺個賊曹的位子,閣下有意乎?”
祖郎一臉震驚:“你說什麽?不殺我了?”
孫策哈哈大笑:“你倒是個人才,我豈能殺你?”
祖郎搖搖頭:“我為山賊,君不殺我,還要任我,給予官職,定會惹來非議。”
孫策聽聞此話,內心中騰地升起無明業火。沒錯,肯定會有人非議,而且就是那幫該死的士族!他們這些人,往往都是寬於利己,嚴於待人,講究什麽德才兼備,才能做官,真真是豈有此理!平常時期還則罷了,非常時期,當用非常之法,招攬非常之人,以建非常之功。倘若此時還糾結於其是否讀聖賢書,尊聖賢言,那不就是愚腐嗎?
於是寬慰道:“不必想那麽多了,就問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能活命還能有官做,這等好事哪裏去找?祖郎眼光發亮,連連點頭,但又疑惑道:“那我不是差點殺掉你嗎?你不記恨?”
孫策爽朗一笑:“我隻要人才,你既然能差點殺掉我,自然不是等閑之輩。”
祖郎猛地叩頭道:“君當為祖郎再生父母!”
收了祖郎,平了陵陽,孫策決議去找丹陽太守。
這裏的“丹陽太守”可不是之前的“丹陽太守”,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虛名。占用這個名字的,叫太史慈。
對於孫策而言,太史慈可謂老相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