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灸常用的補腎穴位


    <strong>保健灸常用的補腎穴位</strong>


    <strong>神闕</strong>


    定位:為腹部肚臍正中,屬任脈。


    功效:溫陽益氣、補腎健脾。


    主治:脾腎陽虛,症見畏寒肢冷、麵色淡白、神疲乏力、泄瀉甚至下利清穀,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早泄、遺精等。


    <strong>關元</strong>


    定位: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功效:溫腎健脾、補益固脫、散寒止痛、調經養血、保健延年。


    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係統疾病,月經不調、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胃腸係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


    配穴:關元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裏艾灸。


    <strong>三陰交</strong>


    定位:位於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功效:溫腎健脾、祛濕利水、調經止痛。


    主治: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


    <strong>足三裏</strong>


    定位: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位於膝關節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脊外側1橫指處。


    功效:健脾益胃、補益氣血。


    主治:消化道疾並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勞、早衰。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裏莫要幹”,意指反複灸足三裏,可起到保健作用。


    <strong>太溪</strong>


    定位: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


    取穴時,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滋陰益腎,壯陽強腰。


    主治:腎髒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


    <strong>腎俞</strong>


    定位: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肚臍平行。


    功效:腎,腎髒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腎髒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故名。


    主治: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配伍:配太溪、三陰交治療月經不調;配翳風、耳門治療耳鳴、耳聾。


    <strong>氣海</strong>


    定位:腹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


    功效:壯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回陽益陰、調和營衛、延年益壽、抗衰防疾。


    主治:凡身體衰弱、陰陽兩虛、營衛不調、下元虛憊、陳寒痼冷、體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虛弱、精血虧損、五勞七傷、諸般虛損等。


    注意:陰虛者慎用,孕婦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氣海,《內經》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氣海為生氣之海,此時灸之,應其春生之時序,以助升發之氣,逐陳陰,奠下元之基,以適夏令之長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補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補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