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秦太太和劉表弟在老家待得比崔燮預估的時間長, 進了十一月才回京。回來時又從老家拉來兩輛大車, 車上堆得滿滿的都是正經紅木精雕細刻的家具,竟和他臥室裏那幾件樣式差不多。雖然是北直隸的手藝, 不及南方來的木料珍貴、裝飾奢華, 但因都是以他設計出來的現代樣式為藍本改進過的, 用起來極舒服。
他們把車子拉進了燮的院子,秦太太就要叫人把家什搬進他房裏, 將那些榆木、柳木板子的家具扔出去。
崔燮連忙攔道:“我家也不是沒有換家具的銀子, 豈能叫舅母如此破費?這樣的家具用著極舒服的,不光永平府, 如今京裏也時興這種樣式, 舅母不如將這套家具帶回家, 也叫榆林鎮的親友們看看京裏的風尚。”
秦太太心疼地說:“我早沒去你房裏看過,不然豈能等到今天才給你換?壽哥這孩子心也大,什麽事都能扔到腦袋後頭。若非他在我娘家用了這種家什,想起來說你這裏也用著這樣子, 卻是次等木料的東西,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你這麽苦著自己……”
為了叫那造業的爹屋子好看, 自己竟用這樣客房裏都不如的破家具,這孩子也太傻了!
她硬叫人把家具抬進空置的耳房裏,崔燮拗不過她的好意,隻好把自己的書畫收拾起來先擱到崔啟屋子裏,盯著人換家具。
紅木家具一進房,屋子頓時貴氣了不少。秦太太還給他弄了醬色的龜紋紙屏風立在牆邊, 說是南邊兒文人都時興用這個,雪白的牆顯得光禿禿的,不是文士風格。
崔燮雖然更習慣性冷淡風的裝修風格,卻也不是執著,看著秦太太收拾出的房間也覺得挺好。隻是房裏深色的東西太多,鋪設的織品也太華麗,過兩天舅媽走了,他還得把床品、椅套之類換成素色的。
劉表弟看著布置一新的房子,也老氣橫秋地點了點頭:“這才像樣,表哥的屋子之前收拾得太素淨了,我看著就覺著不合適。”
秦舅媽和崔燮聽著他小孩子作大人話,都笑了起來。
崔燮順勢把新做的衣裳拿出來,在他身上比了比,笑著說:“表弟想著我,我也想著你呢。這衣裳是京裏最時興的新樣子,再沒別人穿了,你換上試試。”
那身衣裳因是冬裝,做得略寬大。裏麵是白色燈籠紋的提花麵料直身,為了顯瘦加闊了兩側衣擺,腰線照樣提得略高,又用一掌寬的青緞腰帶束出身形輪廓。外頭則配了一件同色大氅,罩著層紅色薄紗,衣擺拂動,顯著輕薄飄逸,不像尋常冬裝那麽臃腫。
劉允壽穿出衣裳來,秦太太眼前就是一亮,讚了一聲:“好好,你們小孩子家就該穿些亮眼的衣裳。外頭有這紅的搭著,裏頭穿白的也不怕太素淨了!”
崔燮手裏還有一包各色紗衣,打開來給他們看了看:“外頭的紗衣是罩衣,還可以換成別的顏色的。我知道表弟愛白的,不過如今這大冬天,外頭到處都是厚雪,單穿一身兒白的顯不出色來,我就叫裁縫多弄了幾套紗罩衣。”
他翻開一身紗衣,指點肩頭、腋下、衣襟、背後幾處鎖好的扣眼兒說:“你想穿什麽色的自己換上就成,氅衣上這幾處有扣子,穿衣裳前先扣住,就不怕它不伏帖了。”
劉表弟原本還不大愛這紅罩衣,打算回去後單穿深衣,待聽到這罩衣是能穿能脫的,喜得連忙渾身摸索,解了扣子換上白的。他自己走了幾步,看著下麵衣擺翻動,喜孜孜地說:“表哥真好,我還以為你忘了我要白的,敢情這外頭衣裳還能換……往後我一天換一身罩衣,叫那群小子們都羨慕羨慕!”
秦太太也托著紗衣細看,嘖嘖歎道:“京裏的裁縫果然有巧思。這裏不拿針牽上,隻簡單挖個扣眼兒,在大氅上釘扣子,倒是又省事又不打眼,不細看也像是做成一件兒的整衣裳似的。”
其實崔燮原本也是想做成一件式的,可於裁縫做著半截兒就跑來跟他說顏色太素,沒有官人家的公子和窮人似的穿一身白。且白紗搭白綢,顏色一樣,衣料卻不服帖,穿起來紗是乍著的。近看知道是搭了紗的輕巧衣裳,遠看卻顯得厚實,不風流。
崔燮一向愛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若是自己的衣裳也就改了。無奈表弟自己愛白的,改了又怕他不喜歡,隻好折衷一下,改成可拆換的兩件式外搭。
紗衣上部用扣子緊緊扣在鶴氅上,下部卻是分開的。一走動薄紗隨著風飄起來,裏麵的衣料卻是厚實垂墜,看得出是兩層衣裳,就顯得輕逸得多。
劉允壽自己跑到屋外亂走,感受這大冬天也能穿得精神利落、飄逸瀟灑的快意。秦太太在屋裏拉著崔燮的手,感慨地說:“你這孩子心也太細了,若換了你表哥們可想不到這些。”
尋常人家,男人隻管外麵的事就夠了,這孩子小小年紀,竟連做個衣裳這樣的小事都得自己管到,實在是太辛苦了。
她還沒怎麽說話,就覺著喉頭哽咽,摸著崔燮的頭發,心疼地看著他,半晌才說:“你這樣怕也耽擱念書吧?家裏總得有——你要是信得過舅母,我替你尋一門親事,那家人雖是長駐在邊關的,卻是京裏有根底的勳貴出身,女兒才貌雙全,性情也好。”
她本想替自己兒子求來這個媳婦,可如今看著崔家的景況,倒覺著崔燮更需要一個能幫他支撐門戶的宗婦。
崔燮連忙起身推辭:“我也不瞞舅母,我家裏的情況雖沒有太差,卻也高攀不上什麽公侯府的千金。何況家父新來了信,也隱約透露出要再娶的心思,我總不能和父親爭著娶妻吧?我想這事總要等到繼母進了門,由父母大人做主……”
都這麽大歲數了,剛休了妻又要再娶?
秦太太差點叫這事惡心著,臉色乍青乍白,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孩子,這事你不用等他做主,我替你——”
崔燮握住她的手,認真地拒絕了:“舅母一片好意,我自然深知。隻是孝乃立身之本,我總不好為了自己耽擱父親的大事。舅母也不必替我著急,我現在正要專心讀書,還怕娶妻後因情分心,耽誤舉業了呢。”
秦太太既怕他自己撐著這個家太辛苦,又怕他娶妻之後耽溺溫柔鄉,真的影響了前程。思忖了一陣,終究還是歎了一聲:“現在先這樣吧。舅母替你留意著合適的姑娘,過兩年你大了,要成親了,隻要說一聲,咱們劉家就替你娶回來。”
她懷著這樁心事,帶著京裏的各色特產和一個玩兒瘋了的劉允壽回了榆林,崔燮則拿著崔參議那封家書去探望了一趟弟弟。
這四十板子打得比崔參議在時輕得多,崔衡的身子也比崔燮好,才幾天工夫就已經能下地了。
見著崔燮進來,他本能地先畏縮了一下,而後又想起挨揍時崔燮見死不救之仇,縮到床邊挑眼兒看著他,陰沉沉地說:“你來看我死沒死?不用假裝好人了,我奶打我時你特別高興吧?你們劉家的人來給你撐腰了,我姥姥不要我了,我以後就是給你們搓磨的孤兒……”
這孩子一張嘴就叫人想打他。
崔燮冷冷道:“無父之子才稱作孤兒。你母親雖被官府斷與父親義絕,但你還姓崔,這崔府才是你家,徐家如何都與你無關,你這麽多年的禮儀都學到哪兒去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立刻有個長隨巴結著上來問道:“可要小的再拿板子來?”
崔燮看著崔衡倚在床邊,想坐不敢坐,呲牙咧嘴,眼中含著畏懼與恨意的模樣,微微搖頭:“他身體還沒好,權記下這頓打。你去找小鬆煙拿我的《三禮》來,回頭盯著你們二哥一天背一百字,晚上默下來。要是默不下來……”
他看著崔衡的眼中漸漸充滿驚恐,整張臉都扭曲了,又有幾分可憐他,覺著咒崔參議去死不值得什麽重罰,便說:“默不對就叫他晚上挑燈背,幾時寫對了幾時再睡。”
一天一百字也算不上多,崔衡都背下《禦製大誥》和《大明律》了,換《三禮》也照樣能背。
可三禮的難度、長度和那兩本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那是崔燮自己都不想學的東西,崔衡光聽著就想一頭撞死。他扒著床邊,抬眼瞪著崔燮說:“你這是故意害我,你想把我關這屋子裏一輩子不許我出去!爹要是在家不會讓你這樣的!”
崔燮和煦地笑了笑,把崔參議那封家書展平了放到他手裏,指著末尾崔參議叫他管好家裏事的那幾句說:“父親雖人不在家,心卻時時都在,他正是知道我能管好你,特地寫了信叫我放手管家事的。”
“不可能!爹最看不上你了,他說過好幾次你窩囊沒用,不如我肖似他,他根本不愛你,怎麽可能叫你管我!”崔衡一眼看到那幾個字,不禁雙手顫抖,臉色發青,指尖用力往紙裏摳,像要把那封信撕爛了似的。
崔燮怕這熊孩子把信扯了,掰開他的手指奪了回來,冷笑著搖了搖頭:“老爺不滿二十入泮,你兄長我十六就成了小三元案首,這叫作不肖父。你十四歲連個周禮都不會背,你這又算什麽?”
他慢條斯理地收好信,朝著崔衡笑了笑:“放心,爹不在家,哥哥也會教好你的,保你兩年後熟讀《禮》《易》《詩》《書》,知道怎麽立身處世。”
崔衡饒是正沉浸在被父親拋棄的痛苦中,聽著他話中那些書,想到那些書的厚度,仍是忍不住打了個寒戰,畏懼地縮起了身子。
=====================
他送劉家舅母、表弟回鄉這兩天,高府那邊兒也傳來了消息:高太監從教坊司搶了一出元宵大戲,叫作《眾神聖慶賀元宵節》,已拿在了鍾鼓司排練。
高肅摸著黑親自上門,把院本交給崔燮,叫他千萬精心,想法子弄得更精細些,把教坊司進的新戲壓下去。
那院本隻是薄薄的一冊,前半冊是一折折的戲詞,唱的是仙呂調,以點絳唇開場;後半冊則詳寫著每一折有哪些人物上場,出場時的衣著打扮。不隻是衣冠,連同胡須、發型、執圭、腰間掛飾都規規矩矩。連年都是這麽演,皇家也有規製,不能像他當初搞三國展時那樣按書上的畫像改妝。
高肅見他看得認真,眉頭微微蹙起,自己也有點緊張,小聲問他:“成不成?不行就還是點香、掛簾子?可我前些日子到處給人改戲,我怕教坊司那邊兒學了我的!”
崔燮搖了搖頭:“那倒不怕,咱們還能弄出新意,勝過他們,我隻是怕時間不夠,趕不出來。”
高肅道:“你隻要想出法子就行,皇家養著上千的匠人,還怕他到時候做不出來?”
其實高肅來之前,崔燮就想了許多打光、背景上的主意,連威亞都想過,隻是怕在宮裏出了危險不敢就提出來。如今看著新劇的劇本,有針對性的把背景做出來就行。
他看過一遍院本,在腦中刻成清楚的pdf,便把院本交還給了高肅,笑著說:“這些內苑的東西,我不該留也不會留的。大人隻管帶回去,先叫人排演新戲,這兩天我也跟有經驗的匠人商量著做,半個月之內就能把布置舞台的手法和新的妝品給大人送過去。”
高肅緊張之餘,也不感歎了一聲:“你這腦子也太神了,看過一遍就不忘了?我聽過那麽多遍三國戲還不會唱呢。”
其實他也不會唱。
崔燮想起跟謝瑛還沒正式確定關係之前,一起在關帝廟外聽的那曲朝天子。謝瑛就在他耳邊唱了那麽多遍,他自己唱起來還不是跟坐著火箭似的就跑調兒了嗎?
一想到這事,他就忍不住微笑起來。高肅以為他是笑自己,擺著手說:“你這書生真不厚道,怎麽取笑起人來了?”
崔燮這才想起眼前還有個別人,連忙收斂笑容,解釋道:“我可不是笑話大人,隻是覺著大人這話親切,我自己也不會唱戲,唱得荒腔走板,還不及隻是記不住詞,曲子還能唱在調上的好呢。”
他這麽剖心剖肺的一說,高肅的心情頓時轉好了,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他,咧著嘴說:“想不到你這神童也有不會的東西?我真當你是個諸葛孔明轉世,跟你說話都不敢大聲呢,原來咱們兄弟也有點兒一樣的毛病。”
崔燮笑道:“就是諸葛孔明也未必會唱戲,隻聽說他作《出師表》,不聞他唱過什麽《出師記》。”
高肅叫他逗得前仰後合,拍著大腿說:“崔監生你真是妙人兒,早知道就不來找你布置戲台,叫你給我爹寫戲本子了。你們文人寫的豈不比教坊司那些前後因襲的舊戲強?”
不……文人也不一定強,得看審美品味。
崔燮想著表弟看戲回來跟他說的,戲園子裏看《西遊記》《三國》的坐滿全場,演他們祭酒邱大人據《琵琶記》改編的《伍倫全備記》時卻沒幾個人看的慘烈對比,感慨地搖了搖頭。
《伍倫全備記》好歹作者出名,又是大ip改編的,票房都這麽慘烈。他們這出《眾神聖慶賀元宵節》卻是既沒內涵又沒藝術性,要演出來好看,真的隻能靠特效了。
秦太太和劉表弟在老家待得比崔燮預估的時間長, 進了十一月才回京。回來時又從老家拉來兩輛大車, 車上堆得滿滿的都是正經紅木精雕細刻的家具,竟和他臥室裏那幾件樣式差不多。雖然是北直隸的手藝, 不及南方來的木料珍貴、裝飾奢華, 但因都是以他設計出來的現代樣式為藍本改進過的, 用起來極舒服。
他們把車子拉進了燮的院子,秦太太就要叫人把家什搬進他房裏, 將那些榆木、柳木板子的家具扔出去。
崔燮連忙攔道:“我家也不是沒有換家具的銀子, 豈能叫舅母如此破費?這樣的家具用著極舒服的,不光永平府, 如今京裏也時興這種樣式, 舅母不如將這套家具帶回家, 也叫榆林鎮的親友們看看京裏的風尚。”
秦太太心疼地說:“我早沒去你房裏看過,不然豈能等到今天才給你換?壽哥這孩子心也大,什麽事都能扔到腦袋後頭。若非他在我娘家用了這種家什,想起來說你這裏也用著這樣子, 卻是次等木料的東西,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你這麽苦著自己……”
為了叫那造業的爹屋子好看, 自己竟用這樣客房裏都不如的破家具,這孩子也太傻了!
她硬叫人把家具抬進空置的耳房裏,崔燮拗不過她的好意,隻好把自己的書畫收拾起來先擱到崔啟屋子裏,盯著人換家具。
紅木家具一進房,屋子頓時貴氣了不少。秦太太還給他弄了醬色的龜紋紙屏風立在牆邊, 說是南邊兒文人都時興用這個,雪白的牆顯得光禿禿的,不是文士風格。
崔燮雖然更習慣性冷淡風的裝修風格,卻也不是執著,看著秦太太收拾出的房間也覺得挺好。隻是房裏深色的東西太多,鋪設的織品也太華麗,過兩天舅媽走了,他還得把床品、椅套之類換成素色的。
劉表弟看著布置一新的房子,也老氣橫秋地點了點頭:“這才像樣,表哥的屋子之前收拾得太素淨了,我看著就覺著不合適。”
秦舅媽和崔燮聽著他小孩子作大人話,都笑了起來。
崔燮順勢把新做的衣裳拿出來,在他身上比了比,笑著說:“表弟想著我,我也想著你呢。這衣裳是京裏最時興的新樣子,再沒別人穿了,你換上試試。”
那身衣裳因是冬裝,做得略寬大。裏麵是白色燈籠紋的提花麵料直身,為了顯瘦加闊了兩側衣擺,腰線照樣提得略高,又用一掌寬的青緞腰帶束出身形輪廓。外頭則配了一件同色大氅,罩著層紅色薄紗,衣擺拂動,顯著輕薄飄逸,不像尋常冬裝那麽臃腫。
劉允壽穿出衣裳來,秦太太眼前就是一亮,讚了一聲:“好好,你們小孩子家就該穿些亮眼的衣裳。外頭有這紅的搭著,裏頭穿白的也不怕太素淨了!”
崔燮手裏還有一包各色紗衣,打開來給他們看了看:“外頭的紗衣是罩衣,還可以換成別的顏色的。我知道表弟愛白的,不過如今這大冬天,外頭到處都是厚雪,單穿一身兒白的顯不出色來,我就叫裁縫多弄了幾套紗罩衣。”
他翻開一身紗衣,指點肩頭、腋下、衣襟、背後幾處鎖好的扣眼兒說:“你想穿什麽色的自己換上就成,氅衣上這幾處有扣子,穿衣裳前先扣住,就不怕它不伏帖了。”
劉表弟原本還不大愛這紅罩衣,打算回去後單穿深衣,待聽到這罩衣是能穿能脫的,喜得連忙渾身摸索,解了扣子換上白的。他自己走了幾步,看著下麵衣擺翻動,喜孜孜地說:“表哥真好,我還以為你忘了我要白的,敢情這外頭衣裳還能換……往後我一天換一身罩衣,叫那群小子們都羨慕羨慕!”
秦太太也托著紗衣細看,嘖嘖歎道:“京裏的裁縫果然有巧思。這裏不拿針牽上,隻簡單挖個扣眼兒,在大氅上釘扣子,倒是又省事又不打眼,不細看也像是做成一件兒的整衣裳似的。”
其實崔燮原本也是想做成一件式的,可於裁縫做著半截兒就跑來跟他說顏色太素,沒有官人家的公子和窮人似的穿一身白。且白紗搭白綢,顏色一樣,衣料卻不服帖,穿起來紗是乍著的。近看知道是搭了紗的輕巧衣裳,遠看卻顯得厚實,不風流。
崔燮一向愛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若是自己的衣裳也就改了。無奈表弟自己愛白的,改了又怕他不喜歡,隻好折衷一下,改成可拆換的兩件式外搭。
紗衣上部用扣子緊緊扣在鶴氅上,下部卻是分開的。一走動薄紗隨著風飄起來,裏麵的衣料卻是厚實垂墜,看得出是兩層衣裳,就顯得輕逸得多。
劉允壽自己跑到屋外亂走,感受這大冬天也能穿得精神利落、飄逸瀟灑的快意。秦太太在屋裏拉著崔燮的手,感慨地說:“你這孩子心也太細了,若換了你表哥們可想不到這些。”
尋常人家,男人隻管外麵的事就夠了,這孩子小小年紀,竟連做個衣裳這樣的小事都得自己管到,實在是太辛苦了。
她還沒怎麽說話,就覺著喉頭哽咽,摸著崔燮的頭發,心疼地看著他,半晌才說:“你這樣怕也耽擱念書吧?家裏總得有——你要是信得過舅母,我替你尋一門親事,那家人雖是長駐在邊關的,卻是京裏有根底的勳貴出身,女兒才貌雙全,性情也好。”
她本想替自己兒子求來這個媳婦,可如今看著崔家的景況,倒覺著崔燮更需要一個能幫他支撐門戶的宗婦。
崔燮連忙起身推辭:“我也不瞞舅母,我家裏的情況雖沒有太差,卻也高攀不上什麽公侯府的千金。何況家父新來了信,也隱約透露出要再娶的心思,我總不能和父親爭著娶妻吧?我想這事總要等到繼母進了門,由父母大人做主……”
都這麽大歲數了,剛休了妻又要再娶?
秦太太差點叫這事惡心著,臉色乍青乍白,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孩子,這事你不用等他做主,我替你——”
崔燮握住她的手,認真地拒絕了:“舅母一片好意,我自然深知。隻是孝乃立身之本,我總不好為了自己耽擱父親的大事。舅母也不必替我著急,我現在正要專心讀書,還怕娶妻後因情分心,耽誤舉業了呢。”
秦太太既怕他自己撐著這個家太辛苦,又怕他娶妻之後耽溺溫柔鄉,真的影響了前程。思忖了一陣,終究還是歎了一聲:“現在先這樣吧。舅母替你留意著合適的姑娘,過兩年你大了,要成親了,隻要說一聲,咱們劉家就替你娶回來。”
她懷著這樁心事,帶著京裏的各色特產和一個玩兒瘋了的劉允壽回了榆林,崔燮則拿著崔參議那封家書去探望了一趟弟弟。
這四十板子打得比崔參議在時輕得多,崔衡的身子也比崔燮好,才幾天工夫就已經能下地了。
見著崔燮進來,他本能地先畏縮了一下,而後又想起挨揍時崔燮見死不救之仇,縮到床邊挑眼兒看著他,陰沉沉地說:“你來看我死沒死?不用假裝好人了,我奶打我時你特別高興吧?你們劉家的人來給你撐腰了,我姥姥不要我了,我以後就是給你們搓磨的孤兒……”
這孩子一張嘴就叫人想打他。
崔燮冷冷道:“無父之子才稱作孤兒。你母親雖被官府斷與父親義絕,但你還姓崔,這崔府才是你家,徐家如何都與你無關,你這麽多年的禮儀都學到哪兒去了!”
他回頭看了一眼,立刻有個長隨巴結著上來問道:“可要小的再拿板子來?”
崔燮看著崔衡倚在床邊,想坐不敢坐,呲牙咧嘴,眼中含著畏懼與恨意的模樣,微微搖頭:“他身體還沒好,權記下這頓打。你去找小鬆煙拿我的《三禮》來,回頭盯著你們二哥一天背一百字,晚上默下來。要是默不下來……”
他看著崔衡的眼中漸漸充滿驚恐,整張臉都扭曲了,又有幾分可憐他,覺著咒崔參議去死不值得什麽重罰,便說:“默不對就叫他晚上挑燈背,幾時寫對了幾時再睡。”
一天一百字也算不上多,崔衡都背下《禦製大誥》和《大明律》了,換《三禮》也照樣能背。
可三禮的難度、長度和那兩本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那是崔燮自己都不想學的東西,崔衡光聽著就想一頭撞死。他扒著床邊,抬眼瞪著崔燮說:“你這是故意害我,你想把我關這屋子裏一輩子不許我出去!爹要是在家不會讓你這樣的!”
崔燮和煦地笑了笑,把崔參議那封家書展平了放到他手裏,指著末尾崔參議叫他管好家裏事的那幾句說:“父親雖人不在家,心卻時時都在,他正是知道我能管好你,特地寫了信叫我放手管家事的。”
“不可能!爹最看不上你了,他說過好幾次你窩囊沒用,不如我肖似他,他根本不愛你,怎麽可能叫你管我!”崔衡一眼看到那幾個字,不禁雙手顫抖,臉色發青,指尖用力往紙裏摳,像要把那封信撕爛了似的。
崔燮怕這熊孩子把信扯了,掰開他的手指奪了回來,冷笑著搖了搖頭:“老爺不滿二十入泮,你兄長我十六就成了小三元案首,這叫作不肖父。你十四歲連個周禮都不會背,你這又算什麽?”
他慢條斯理地收好信,朝著崔衡笑了笑:“放心,爹不在家,哥哥也會教好你的,保你兩年後熟讀《禮》《易》《詩》《書》,知道怎麽立身處世。”
崔衡饒是正沉浸在被父親拋棄的痛苦中,聽著他話中那些書,想到那些書的厚度,仍是忍不住打了個寒戰,畏懼地縮起了身子。
=====================
他送劉家舅母、表弟回鄉這兩天,高府那邊兒也傳來了消息:高太監從教坊司搶了一出元宵大戲,叫作《眾神聖慶賀元宵節》,已拿在了鍾鼓司排練。
高肅摸著黑親自上門,把院本交給崔燮,叫他千萬精心,想法子弄得更精細些,把教坊司進的新戲壓下去。
那院本隻是薄薄的一冊,前半冊是一折折的戲詞,唱的是仙呂調,以點絳唇開場;後半冊則詳寫著每一折有哪些人物上場,出場時的衣著打扮。不隻是衣冠,連同胡須、發型、執圭、腰間掛飾都規規矩矩。連年都是這麽演,皇家也有規製,不能像他當初搞三國展時那樣按書上的畫像改妝。
高肅見他看得認真,眉頭微微蹙起,自己也有點緊張,小聲問他:“成不成?不行就還是點香、掛簾子?可我前些日子到處給人改戲,我怕教坊司那邊兒學了我的!”
崔燮搖了搖頭:“那倒不怕,咱們還能弄出新意,勝過他們,我隻是怕時間不夠,趕不出來。”
高肅道:“你隻要想出法子就行,皇家養著上千的匠人,還怕他到時候做不出來?”
其實高肅來之前,崔燮就想了許多打光、背景上的主意,連威亞都想過,隻是怕在宮裏出了危險不敢就提出來。如今看著新劇的劇本,有針對性的把背景做出來就行。
他看過一遍院本,在腦中刻成清楚的pdf,便把院本交還給了高肅,笑著說:“這些內苑的東西,我不該留也不會留的。大人隻管帶回去,先叫人排演新戲,這兩天我也跟有經驗的匠人商量著做,半個月之內就能把布置舞台的手法和新的妝品給大人送過去。”
高肅緊張之餘,也不感歎了一聲:“你這腦子也太神了,看過一遍就不忘了?我聽過那麽多遍三國戲還不會唱呢。”
其實他也不會唱。
崔燮想起跟謝瑛還沒正式確定關係之前,一起在關帝廟外聽的那曲朝天子。謝瑛就在他耳邊唱了那麽多遍,他自己唱起來還不是跟坐著火箭似的就跑調兒了嗎?
一想到這事,他就忍不住微笑起來。高肅以為他是笑自己,擺著手說:“你這書生真不厚道,怎麽取笑起人來了?”
崔燮這才想起眼前還有個別人,連忙收斂笑容,解釋道:“我可不是笑話大人,隻是覺著大人這話親切,我自己也不會唱戲,唱得荒腔走板,還不及隻是記不住詞,曲子還能唱在調上的好呢。”
他這麽剖心剖肺的一說,高肅的心情頓時轉好了,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他,咧著嘴說:“想不到你這神童也有不會的東西?我真當你是個諸葛孔明轉世,跟你說話都不敢大聲呢,原來咱們兄弟也有點兒一樣的毛病。”
崔燮笑道:“就是諸葛孔明也未必會唱戲,隻聽說他作《出師表》,不聞他唱過什麽《出師記》。”
高肅叫他逗得前仰後合,拍著大腿說:“崔監生你真是妙人兒,早知道就不來找你布置戲台,叫你給我爹寫戲本子了。你們文人寫的豈不比教坊司那些前後因襲的舊戲強?”
不……文人也不一定強,得看審美品味。
崔燮想著表弟看戲回來跟他說的,戲園子裏看《西遊記》《三國》的坐滿全場,演他們祭酒邱大人據《琵琶記》改編的《伍倫全備記》時卻沒幾個人看的慘烈對比,感慨地搖了搖頭。
《伍倫全備記》好歹作者出名,又是大ip改編的,票房都這麽慘烈。他們這出《眾神聖慶賀元宵節》卻是既沒內涵又沒藝術性,要演出來好看,真的隻能靠特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