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宮廷中能得到封號的女人,一般都是帝王的母親或媳婦兒們,有封號象征著有地位,有尊榮,然而曆史總有讓人意料不到的奇葩事——保姆當太後。
南北朝是一個不省心的時期,戰火彌漫是它的主題。話說北魏王朝起初僅僅是後燕邊塞一個很小的附屬國,然而它卻在亂世中漸漸強大,屹立170多年統一北中國,為今後的隋朝打下了基礎。
拓跋嗣執政期間,有位女子竇氏走進宮中,更準備的說她是做為罪婦(家族犯罪男丁盡誅,女子入宮為婢)沒收進宮裏的末等宮女。這位竇氏本身並非草根出身,她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使她即使處於卑賤的環境中仍能散發著非凡的氣質,這種文化氣質讓她在一群宮女堆裏尤顯突出。由於她進退以禮,揚人之善、隱人之過,與她相處過的人都對她誇讚不已,宮中上下都挺待見她,甚至連明元帝拓跋嗣也漸漸聽說過她的好名聲,好奇之下便差人傳話召見。
一見之下,竇氏舉止大方文雅,不卑不亢,對皇帝的提問都泰然自若的一一應答,全然沒有一般罪婦見到上級就哆嗦的緊張感。於是首次麵見皇帝她就在皇帝的心裏留下了極高的印象分。
不過並沒有電視劇皇帝將宮女臨幸納入後宮的狗血橋段,這一次真的就是見了一麵而已。然,正是這次與最高統治者的召見,為竇氏的命運轉變埋下了伏筆。
後來,明元帝拓跋嗣的寵妃杜貴嬪突然去世,留下了還是個奶娃娃的長子拓跋燾。這是明元帝拓跋嗣格外疼愛的兒子,杜貴嬪死後,將這個兒子確定為皇儲。
此時的拓跋燾還是個小孩兒,而這個小孩兒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所以此時的拓跋嗣急需一個可靠的人來養孩子,最好是個能信任的女子,於是他想到了竇氏。
明元帝選擇了這個有文化有氣質的保姆,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深知後宮其他的妃嬪雖然也有幾個有文化的,但大多妃嬪日子太清閑,整日以爭寵為主題混日子,所以她們並不是合適的人選,此時的竇氏最合適不過。
竇氏也很爭氣,將拓跋燾當作自己的親兒子來養護,難得的是她在教養孩子方麵極有天賦,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這在現代社會的親媽裏都少有人能做到。竇氏的教養方法不呆板不刻意,對拓跋燾循循善誘。與其說竇氏是保姆,還不如說她是養母。小拓跋燾對她也極是尊敬,兩人的相處就像親生的母子一樣,能在封建社會各處製度壓榨下仍做到這一點,足見竇氏的涵養及智慧。
就這樣直到公元423年,明元帝病逝,年僅15歲的拓跋燾登基稱帝,成為北魏的第三位皇帝。
拓跋燾即位時因年幼尚未娶後納妃,後宮還沒有人打理事宜,於是兩年後,保姆竇氏的春天來了!17歲的拓跋燾封竇氏為“保太後”打理後宮。這個決定遭到了朝廷內外的阻力,對於一個以罪婦身份入宮的保姆來說,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尊榮!但身為一個年輕的皇帝,他有權且任性,硬是把這事辦成了。而且這還不算完,又過了幾年,(公元432年),拓跋燾正式冊封竇保太後為“皇太後”,讓她成為北魏名副其實的北魏第一貴婦!
這段曆史在《魏書.皇後列傳》裏有記載:“世祖保姆竇氏,初以夫家坐事誅,與二女俱入宮,操行純備,進退有禮。性仁慈,勤撫導。世祖感其恩訓,奉養不異所生。及即位,尊為保太後。後尊為皇太後……”。
令人驚奇的是,這次被冊封為“皇太後”的事情,竟然沒有大臣來反對?!
一般來說,一個皇室外人走上了至高的位置,怎麽著也得有個把人羨慕嫉妒恨,可是她反而受到皇室內外的推崇,很順利的掌管起皇室後院乃至宗室。
究其原應,應該是歸結於竇氏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不,現在應該稱之為竇太後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竇太後能從保姆走到皇太後這個位置有兩大關鍵。
一是她不卑不亢,十分大氣。
她對處世清心寡欲,麵對權勢看得平淡,無論是當保姆還是當皇太後,她一如既往的善良慈愛,在保持皇室秩序的同時,她行善積德,用優良的德行贏得了皇室及朝廷的誠心擁戴。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保姆出身的皇太後,非同凡響。
二是她遇事不慌,淡定從容。
竇太後62歲時,拓跋燾親率大軍出門打仗,讓樂陵公主駙馬穆壽守護大同城。不想駙馬穆壽這個真正的皇親國戚卻是一人渣,他相信巫卜,根本沒把守城當回事,柔然軍隊就在這個時機逼近了皇城。
穆壽這才怕了,城內都是皇家大臣內眷所在啊,他認為守城的將士人數不多,根本抵抗不了柔然的軍隊。於是他下令堵住西城門,讓竇太後帶著留守的皇太子拓跋晃先逃出去。
沒想到,竇太後雖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卻比穆壽這個大男人有魄力的多!她不僅沒逃,還親自牽著皇太子拓跋晃出宮視察軍隊,派司空上黨王長孫道生、征北大將軍張黎率眾抵抗,還組織百姓共同奮戰。在竇太後的淡定從容中,將士們有了主心骨兒,擊退了柔然軍隊,守住了北魏,直到拓跋燾回來。
就在這件事的第二年,竇太後病逝於行宮,她63歲。保姆竇太後生前對侍從提到自己的後事,大體意思是說:我因為撫養皇帝而得到今天的地位,但自問一生敬神愛人,沒有做過虧心事。假如人死後當真能有魂魄的話,我也必然不會做惡賤之鬼。隻是我雖然得封太後,卻和先帝沒有任何關係,因此死後是不能夠附葬先帝陵寢的。日後將我安葬於崞山(山西崞山),就是我最好的歸宿了。
竇太後死後,拓跋燾遵從她的心願,諡號“惠太後”,將她葬在崞山(山西崞山),建廟立碑。竇太後從保姆走向了皇太後之位,她的一生宛然是一部勵誌傳奇,這個無上的封號讓她占據了曆史上的一個“第一”,尊榮之至,一生無憾!
南北朝是一個不省心的時期,戰火彌漫是它的主題。話說北魏王朝起初僅僅是後燕邊塞一個很小的附屬國,然而它卻在亂世中漸漸強大,屹立170多年統一北中國,為今後的隋朝打下了基礎。
拓跋嗣執政期間,有位女子竇氏走進宮中,更準備的說她是做為罪婦(家族犯罪男丁盡誅,女子入宮為婢)沒收進宮裏的末等宮女。這位竇氏本身並非草根出身,她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使她即使處於卑賤的環境中仍能散發著非凡的氣質,這種文化氣質讓她在一群宮女堆裏尤顯突出。由於她進退以禮,揚人之善、隱人之過,與她相處過的人都對她誇讚不已,宮中上下都挺待見她,甚至連明元帝拓跋嗣也漸漸聽說過她的好名聲,好奇之下便差人傳話召見。
一見之下,竇氏舉止大方文雅,不卑不亢,對皇帝的提問都泰然自若的一一應答,全然沒有一般罪婦見到上級就哆嗦的緊張感。於是首次麵見皇帝她就在皇帝的心裏留下了極高的印象分。
不過並沒有電視劇皇帝將宮女臨幸納入後宮的狗血橋段,這一次真的就是見了一麵而已。然,正是這次與最高統治者的召見,為竇氏的命運轉變埋下了伏筆。
後來,明元帝拓跋嗣的寵妃杜貴嬪突然去世,留下了還是個奶娃娃的長子拓跋燾。這是明元帝拓跋嗣格外疼愛的兒子,杜貴嬪死後,將這個兒子確定為皇儲。
此時的拓跋燾還是個小孩兒,而這個小孩兒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所以此時的拓跋嗣急需一個可靠的人來養孩子,最好是個能信任的女子,於是他想到了竇氏。
明元帝選擇了這個有文化有氣質的保姆,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深知後宮其他的妃嬪雖然也有幾個有文化的,但大多妃嬪日子太清閑,整日以爭寵為主題混日子,所以她們並不是合適的人選,此時的竇氏最合適不過。
竇氏也很爭氣,將拓跋燾當作自己的親兒子來養護,難得的是她在教養孩子方麵極有天賦,疼愛孩子但絕不溺愛,這在現代社會的親媽裏都少有人能做到。竇氏的教養方法不呆板不刻意,對拓跋燾循循善誘。與其說竇氏是保姆,還不如說她是養母。小拓跋燾對她也極是尊敬,兩人的相處就像親生的母子一樣,能在封建社會各處製度壓榨下仍做到這一點,足見竇氏的涵養及智慧。
就這樣直到公元423年,明元帝病逝,年僅15歲的拓跋燾登基稱帝,成為北魏的第三位皇帝。
拓跋燾即位時因年幼尚未娶後納妃,後宮還沒有人打理事宜,於是兩年後,保姆竇氏的春天來了!17歲的拓跋燾封竇氏為“保太後”打理後宮。這個決定遭到了朝廷內外的阻力,對於一個以罪婦身份入宮的保姆來說,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尊榮!但身為一個年輕的皇帝,他有權且任性,硬是把這事辦成了。而且這還不算完,又過了幾年,(公元432年),拓跋燾正式冊封竇保太後為“皇太後”,讓她成為北魏名副其實的北魏第一貴婦!
這段曆史在《魏書.皇後列傳》裏有記載:“世祖保姆竇氏,初以夫家坐事誅,與二女俱入宮,操行純備,進退有禮。性仁慈,勤撫導。世祖感其恩訓,奉養不異所生。及即位,尊為保太後。後尊為皇太後……”。
令人驚奇的是,這次被冊封為“皇太後”的事情,竟然沒有大臣來反對?!
一般來說,一個皇室外人走上了至高的位置,怎麽著也得有個把人羨慕嫉妒恨,可是她反而受到皇室內外的推崇,很順利的掌管起皇室後院乃至宗室。
究其原應,應該是歸結於竇氏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不,現在應該稱之為竇太後了。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竇太後能從保姆走到皇太後這個位置有兩大關鍵。
一是她不卑不亢,十分大氣。
她對處世清心寡欲,麵對權勢看得平淡,無論是當保姆還是當皇太後,她一如既往的善良慈愛,在保持皇室秩序的同時,她行善積德,用優良的德行贏得了皇室及朝廷的誠心擁戴。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保姆出身的皇太後,非同凡響。
二是她遇事不慌,淡定從容。
竇太後62歲時,拓跋燾親率大軍出門打仗,讓樂陵公主駙馬穆壽守護大同城。不想駙馬穆壽這個真正的皇親國戚卻是一人渣,他相信巫卜,根本沒把守城當回事,柔然軍隊就在這個時機逼近了皇城。
穆壽這才怕了,城內都是皇家大臣內眷所在啊,他認為守城的將士人數不多,根本抵抗不了柔然的軍隊。於是他下令堵住西城門,讓竇太後帶著留守的皇太子拓跋晃先逃出去。
沒想到,竇太後雖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卻比穆壽這個大男人有魄力的多!她不僅沒逃,還親自牽著皇太子拓跋晃出宮視察軍隊,派司空上黨王長孫道生、征北大將軍張黎率眾抵抗,還組織百姓共同奮戰。在竇太後的淡定從容中,將士們有了主心骨兒,擊退了柔然軍隊,守住了北魏,直到拓跋燾回來。
就在這件事的第二年,竇太後病逝於行宮,她63歲。保姆竇太後生前對侍從提到自己的後事,大體意思是說:我因為撫養皇帝而得到今天的地位,但自問一生敬神愛人,沒有做過虧心事。假如人死後當真能有魂魄的話,我也必然不會做惡賤之鬼。隻是我雖然得封太後,卻和先帝沒有任何關係,因此死後是不能夠附葬先帝陵寢的。日後將我安葬於崞山(山西崞山),就是我最好的歸宿了。
竇太後死後,拓跋燾遵從她的心願,諡號“惠太後”,將她葬在崞山(山西崞山),建廟立碑。竇太後從保姆走向了皇太後之位,她的一生宛然是一部勵誌傳奇,這個無上的封號讓她占據了曆史上的一個“第一”,尊榮之至,一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