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辦報紙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 作者:凔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璋讓人給沈嘉賜座,又對曹瑞文說:“曹愛卿,你繼續去查案吧,將這相國寺裏裏外外都查一遍,問問寺裏的人,之前可有見過那幾名刺客,他們若是外地人,不可能第一次來相國寺就能準確找到沈嘉的位置,必定來踩過點。”
曹瑞文應下,轉身離開,杜總管見皇上端起茶杯,忙將其餘人也叫了出去,關上了房門,廂房裏很快就剩下趙璋和沈嘉兩人。
趙璋放下杯子朝沈嘉伸出手,命令道:“過來,讓朕抱抱。”
沈嘉起身扶著桌子挪過去,一屁股坐在他腿上,軟綿綿地靠在他胸口,舒服地歎了口氣,“今天可真是凶險,差點就見不到你了。”
趙璋也是心有餘悸,聽到沈嘉遇險的那一刻,嚇得身體都僵了,不敢相信如果刺客得手會如何。
他輕輕拍著沈嘉的後背,能感受到他身體在微微顫抖,不知是後怕還是身體太虛,他將人抱緊,像是要融入自己的骨血裏,一刻也不舍得鬆開。
沈嘉被勒的生疼,趕緊表示自己已經沒事了,“沒事,不用怕,都過去了,我這不是好好的麽?”
趙璋低頭瞥了他一眼,將他鬆開,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領,“以後出門還是多帶點人,朕再送些人給你。”
沈嘉搖頭,“潘默他們能力十足,已經足夠了,暗衛也不是大白菜,哪能都我身邊塞,我再找一些普通的護衛就行了。”
趙璋想了想,對他說:“每年都會有一批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兵殘兵,他們雖然傷殘,但都是上過戰場殺過敵的勇士,不會比普通的護衛差,你如果不嫌棄,朕選一些品行正直的退伍兵到你府上,順便你也找一些根骨好點的孩童,可以讓他們教些兵法武藝,這樣的人更忠心。”
如果是大家族,培養下人都是從小開始的,趙璋這是替沈嘉把未來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沈嘉也覺得這法子不錯,一來能安置一些退伍兵,二來也能接收一些孤兒,不管目的如何,總歸是幫助了一部分人。
“好,就這麽辦。”
“嗯,讓洪院使來給你看看身體,別留下什麽暗傷了。”趙璋喊了洪院使進來給沈嘉把脈,沈嘉的身體確實沒什麽問題,隻是剛中過迷藥沒恢複而已。
“皇上,幾位大將軍們也趕來了,還有首輔大人也來了,說是請您盡快回宮,這刺客還沒抓到,大家都擔憂您的安全。”杜總管進來匯報說。
趙璋出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也沒有久留,帶著沈嘉下了山。
山腳下果然有軍隊將這一片都包圍起來了,錢小將軍親自帶著人守在路口,看到聖駕下山,忙過來迎接。
趙璋坐上禦攆,朝沈嘉伸出手,“沈愛卿身體不適,上來與朕同乘。”
沈嘉可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坐上禦攆,忙推辭道:“謝皇上榮恩,微臣身體無大礙,且家裏的馬車還在,不敢勞煩皇上。”
趙璋收回手,吩咐杜總管,“將朕的那匹極光送給沈愛卿,再派兩名內侍去伺候。”
“奴才遵旨。”
隊伍浩浩蕩蕩地動起來,大軍護送陛下進城後就留在了郊外,禁衛軍早將道路清理出來了,一路毫無阻礙地進了宮。
宮門閉合,百姓們收回仰望的目光,各自散開,私下議論相國寺到底出了什麽樣的事情值得皇上匆匆出城。
“聽說是有朝廷命官在相國寺遇刺,想來刺客還是上回刺殺皇上的那一批,如今相國寺被官府圍著不讓進呢。”
“相國寺不是武僧眾多嗎?記得以前有香客在寺廟裏鬧事都被第一時間趕下山了,怎麽會讓刺客摸進去了?”
“嗨,刺客裝扮成普通人,誰能看穿?”
“真是可惡,之前查了許多天,還以為早把這些惡人抓住了呢。”
“沒點本事哪敢行刺皇上,說不定啊,刺客平時就躲在我們身邊呢。”
“呸呸,這種話可別亂說,嚇得人晚上都不敢睡覺了,這殺千刀的,皇上勤勤懇懇,仁義愛民,連蒲家那樣的國舅爺家都抄了,還挖出了大毒瘤於禦史,朝廷吏治越來越清明,這種時候來作亂,真是不得好死!”
“走走走,趕緊回家去,發生了這樣的事,錦衣衛又得上門搜查了,得把家裏人都管教好。”
沈嘉跟著入了宮,被安排在一處寢殿休息,雖然洪院使說他的身體沒有大礙,但還是抓了藥幫他調理身體,趙璋則借著這個名頭將他留在宮裏過了一夜。
去禦書房與大臣們處理了國事,趙璋惦記著沈嘉,打發走還要問話的大臣,迫不及待地去看沈嘉。
沈嘉剛吃了藥,嘴裏發苦,小太監端來幾種蜜餞讓他選擇,他擺擺手一個也沒拿,比起甜食,他其實覺得苦味還能接受,而且又不是嬌滴滴的姑娘,哪裏喝完藥還得配糖果。
“去把晚膳傳到這裏來,朕今日在這裏用膳。”趙璋走進來的時候吩咐小太監。
“是。”
趙璋走進寢殿,見沈嘉懶洋洋地躺在軟塌上看書,笑著問:“看來是真的美食,精神挺好。”
“本來就沒什麽事,隻是吸入了迷煙暈了一會兒而已。”
趙璋在他腳邊坐下,將他的雙腿放在自己腿上,替他揉了揉,說:“那個設計陷害潘默的女子已經抓到了,當時見到她的人不少,有人畫出她的相貌,很快就找到人了,不過她當場就自盡了,來不及阻止,線索又斷了。”
沈嘉坐起身,皺著眉頭說:“我這一路都在想,他們為何要抓我,當時的情景,如果他們要殺人,我已經沒命了,但他們似乎想要活捉我,所以才讓我有機會反抗,可抓我的用意是什麽呢?”
“威脅朕?”趙璋猜測,如果這兩撥刺客是同一批,那肯定還是衝著他來的。
沈嘉也隻能想到這一點,他趴在趙璋肩頭問:“可咱們的關係應該隻有蒲戰知道吧?他不是早死了麽?”
“他既然知道,那經手查消息的自然也知道,就算他們沒查,那天夜裏你與朕一同出行,想必還是落入有心人眼中了,就算猜不透我們的關係,也知道你是朕的寵臣,寵臣嘛,自然是有價值的。”
“那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不是說已經有懷疑對象了嗎?是否要反擊?”
“朕派淩靖雲南下查探了,先確定朕的猜測才好發動,不過如果他以為能用刺殺來了結朕的性命那就太天真的,就算朕死了,這皇位也是趙庭的。”趙璋摸著他的腦袋說:“朕決定近日就冊封庭哥兒為太子,這次的刺殺讓朕想通了,意外無處不在,朕得先將後事安排好。”
沈嘉不愛聽他說這個,“你隻要不出宮,誰還能拿你如何?不過你平日吃的用的一定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入口的食物和用的熏香,別讓敵人鑽了空子。”
“若是對方真有如此本事,那隻能說朕命該絕已。”趙璋與他說了些南靖王的事情,包括上一輩人的恩怨,“皇位之爭自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皇家沒有兄弟情,就如現在的北陳王、河陽王等,也不過是表麵順從而已,朕時時刻刻都得防著他們。”
沈嘉陷入沉思,他在想趙璋告訴他的南靖王的事情,那位的封地應該相當於海南廣州那一帶,在如今還是比較荒涼的地方,但沈嘉知道,那邊可是有天然的大港口,如果海商果真發展起來了,那嶺南絕對不會窮。
他將自己的猜測告訴趙璋,“要知道南靖王是否有能力造反,隻要讓淩指揮使瞧一瞧嶺南的商業即可,還有,可以查一查長安城裏有無南方來的海商,那些賣舶來品的都要仔細盤問一番。”
這話提醒了趙璋,他們搜查刺客都會偏向於沒有路引的黑戶,但如果對方是光明正大進的城呢?誰會懷疑一家在長安城開了幾年或者更久的商鋪呢?
“你說的有理,朕明日就讓人去查。”
禦膳房送來了晚膳,因為沈嘉在用藥,太醫交代過不能吃太油膩,今晚的菜色便以清淡為主。
沈嘉看到那一片綠色眉頭就皺起來了,“清淡也不代表要吃素吧?而且怎麽能讓皇上跟著我吃這麽簡單的食物?”
趙璋端起一碗小米粥,夾了青菜入口,淡淡地說:“朕今日去了相國寺,原本就打算茹素三天,你若是不想陪朕吃素,可以另外開一桌。”
沈嘉訕訕一笑,哪好意思自己吃獨食,端起飯碗開始吃飯,其實禦廚的廚藝高超,哪怕是青菜豆腐可做的非常美味,他有些後悔剛才嫌棄的話了。
兩人用完晚膳,一同去浴池泡澡,沈嘉今天在地上又滾又爬的,回來隻換過衣服,早就想洗一洗了。
洗到一半,他突然問:“這相國寺應該挺有錢的吧?”
趙璋不明白他為什麽這麽問,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聽沈嘉靠過來說:“你看,相國寺的香火旺盛,接待的大多數都是達官貴人,我娘一次捐香油錢都是幾十兩,更別提那些高門大戶的貴婦人們了,而且相國寺有山有地,寺廟裏的僧人夥食簡單,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招待客人的齋飯還是收費的,那價格簡直是天價,這一年下來淨流入的資金肯定不少。”
趙璋往他身上潑了一瓢水,打趣道:“你不會是想打相國寺的主意吧?那畢竟是寺廟,佛祖棲息之地,朕可不敢抄了相國寺的庫房。”
沈嘉表情直愣愣地看著他,“你想什麽呢,我豈會這麽想,那跟搶有什麽區別?”
“那你是羨慕相國寺生意好,也想建一座寺廟分杯羹?”
沈嘉覺得自己的臉都要扭曲了,自己在趙璋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麽形象啊?
“皇上,您實話告訴我,我是不是特別貪財?”
“貪倒不至於,但朕覺得你應該挺想賺錢的。”
沈嘉發現無法反駁,他還真的挺想做點生意什麽的,也不是非要自己經營,就是做點投資,給點建議的那種,好像不幹點什麽就對不起自己先進的知識理論。
“咳,沒那麽誇張,我隻是想到,既然相國寺這麽有錢,那完全可以讓他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做點善事啊,之前咱們不是談過要找些大富商建立基金會嗎?如果以相國寺為目標呢?他們是否會同意?”
“自然不會。”趙璋一臉冷漠地搖頭,“別看那群和尚一個個看起來清心寡欲,但內心不定如何有野心呢,否則一恩也不會作為國師多年,父王器重他,賞賜給他的東西比我這個兒子的還多,相國寺確實有錢,但你以為他們養武僧不用花錢嗎?寺裏不少和尚都是有妻有子的,隻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這……他們不怕被人發現?”
“這如何能發現得了?就算把證據擺在他們麵前,他們完全可以說那是以前的孽緣,一刀斬斷即可,而且一恩大師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比朕還高,他一句話,百姓指不定懷疑朕陷害他呢。”
沈嘉沉默著,這時代的佛教確實很興盛,信仰佛教的百姓很多,百姓們生病了不找大夫,找神婆巫醫,出事了不找官府,找菩薩佛祖,這種事太常見了,但這未必也不是因為窮導致的。
當百姓們知道求爺爺告奶奶無用時,就會把希望寄托在神靈佛祖身上,祈求上蒼保佑,但如果百姓豐衣足食,這種信仰就會慢慢淡化。
沈嘉暫時打消了讓相國寺做善事的念頭,從浴池出來,他沒有留在這間寢殿,而是跟著趙璋回了他的宮殿。
“你之前提議的報紙具體是怎麽操作的,跟朕說說。”趙璋突然提起了報紙一事,沈嘉才想起自己寫好的方案忘記交給他了,也是這幾天事情太多給忘了。
“走,跟我回去看吧。”沈嘉拉著他從密道回到沈府,兩人出現的太突然,把院子的下人嚇了一跳。
沈嘉讓大家別聲張,隻點亮了書房的燈,找出那份策劃書給趙璋看。
趙璋已經習慣了看沈嘉寫的策劃,每一部分大概是什麽內容心裏有數,因此看起來非常快,一遍看完就明白這報紙比他想象的更有用。
趙璋恨不得抱著他親一口,太能幹了,如果滿朝官員都能有沈嘉這樣的本事,那朝政就好辦多了。
“來,給朕說說為何要叫報紙?”
沈嘉解釋道:“因為是在紙張是記錄要報送的信息,所以簡單取個名,報紙可以按內容分為許多種,咱們現在要辦的是傳遞國家大事的政治報紙,所以也可以取個響亮一點的名字……”
沈嘉借鑒了一下前世的經驗,問:“既然是給老百姓看的,不如叫百姓月報如何?一個月刊印一期。”
“名字不重要,但是要將報紙傳送到偏遠地區可不容易,很難做到天下皆知,而且印刷報紙成本不高,但傳送的成本就不低了。”
“皇上不要心急,一樣東西要風靡起來就很容易傳開,報紙便宜,內容豐富,可以先在長安發行,長安好幾家書鋪都在外地有分店,可以讓他們代售,隻要銷量好,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運到外地去賣。
一旦形成規模,我們就可以將刊印的版權賣給商家,每一期的內容先給他們,可以讓他們帶到外地去刊印,這樣比印好了運到外地更節省成本也更方便快捷。
還有,在每一期的報紙上麵留個版麵刊印與科舉有關的內容,可以是往年的題目分析,也可以是名師指點,想必全天下的學子都會搶著買。
再有商戶肯定也會買的,畢竟不少政令都與他們息息相關,能早一步知道朝廷的動向,也能提前做好準備,此外,官府還可以將報紙送到下屬村鎮,貼在告示欄上,派人每日宣讀幾遍,隻要有心關心國家大事,自然就會去聽的,一旦大家習慣了報紙的存在,這東西就會慢慢深入人心,畢竟底層百姓想要了解國家大事的渠道太少了,報紙對他們來說未必有用,但一定很新奇。”
趙璋搖頭道:“百姓們隻管收成好不好,哪裏會在乎國家大事呢?”
“隻要與自身利益有關,誰不在乎呢?哪天皇上要大赦天下,或是要減免稅賦,不都與他們有關?再者,朝廷為百姓所做的功績也要宣揚給百姓知道,如此一來,他們才知道朝廷對百姓的關懷,還是那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朝廷一旦開戰,就要麵向百姓征兵,要讓百姓們有意識地參與,讓他們知道,入伍參軍是件光榮的事情,是保家衛國守護親人,也要對那些為國犧牲的老百姓歌功頌德。
例如,朝廷為死去的戰士建功德碑,為傷殘的士兵安家立戶,這些朝廷都有在做,可是要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上戰場的犧牲不是白白犧牲,也不是為權貴犧牲,他們的犧牲是偉大而有意義的。”
趙璋聽了心潮澎湃,在屋裏走來走去,大聲讚了句:“好!朕會讓各地官府在當地建英雄塚,立功德碑,凡是為國犧牲的將士都可入公墓,享百姓香火,朕會讓他們的名字流傳下去!”
趙璋越想越激動,去拿了筆將聖旨起草好,寫好後給沈嘉看,沈嘉覺得這件事畢竟是好事,也不反對,雖然他知道,地方官府未必都能將這件事執行下去。
“還有,你之前所說的讓百姓監察官員該如何執行?”
沈嘉沒想到他還記得這件事,訕訕地說:“這個有點難辦,畢竟民告官風險太大,還是先緩一緩吧。”
趙璋也不強求,他自然希望自己治下的官員個個清廉正直,但這是不可能的,讓民告官聽著是替他監督百官,但其實很難做好。
皇上要辦報紙,且一月刊印一次,具體的事宜交給了文淵閣大學士吳大人,吳大人一頭霧水的,也不知道從何入手,還是好友提醒了他,讓他找沈郎中問主意,畢竟第一個提出報紙的人是他。
“沈大人,你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妨仔細與老夫說說,這報紙聽著就很惠民,老夫也希望能早日刊印出來。”
沈嘉便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他,每份報紙大概要幾個版麵,要什麽內容,這些都是可以慢慢摸索改變的,而且他已經做好了一份模板,直接送給了吳大人,這東西簡單明白,一看就明白。
吳大人一拿上手,第一感覺是紙張過大,不易拿捏,第二感覺是字體太小,太難為他這樣的老人家了,看著費勁,而且紙張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且都是印刷體,沒有閱讀的欲望。
“為何要如此設計?”他心裏不讚同,語氣就有些生硬。
沈嘉給他詳細解釋了每一個板塊記錄的內容,“因為內容太多,篇幅有限,所以隻能縮小字體,畢竟一個月隻刊印一次,要成本低功效強,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費。”
“可是這樣真黑糊糊的一片,看著人眼暈,百姓中識字的本就不多,這麽多字他們內心肯定更加排斥。”
沈嘉倒是忘了這一點,突然有了個想法,將最後一個版麵的一個專欄刪除了,換上了一個掃盲專欄,用來教百姓識字。
“在這裏加一個版塊,每一期教十個日常用字,讓百姓們也能多認點字也好,至於其他版塊,不識字的隻能靠官府派人宣讀了,如此一來,確實效果大打折扣。”但沈嘉也沒更好的辦法,報紙的第一作用是至上往下地傳遞政令與知識,遍及度有多少就看百姓的求知欲了。
而且這東西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普及到位的,得長年累月辦下去。
“百姓們能學到文字與知識的地方十分有限,書籍昂貴,普通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接觸,但報紙便宜,就算一個村發一份,貼在村子的告示欄上,久而久之,有心人總能學到點東西的。”
吳大人聽明白他的意思了,沈嘉這報紙就是給老百姓創辦的,當然得用最大張的紙記錄最多的內容,他感慨道:“沈大人的仁心老夫感受到了,難怪沈大人總能想出一些惠民之策,有如此善心,真是百姓之福啊。”
“不敢當,真正做事的人是吳大人才是,下官隻是提出建議,而且具體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要吳大人去嚐試去改變,這些都是下官顧及不到的。”
吳大人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你放心,老夫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百姓月報》送入家家戶戶手中!”
曹瑞文應下,轉身離開,杜總管見皇上端起茶杯,忙將其餘人也叫了出去,關上了房門,廂房裏很快就剩下趙璋和沈嘉兩人。
趙璋放下杯子朝沈嘉伸出手,命令道:“過來,讓朕抱抱。”
沈嘉起身扶著桌子挪過去,一屁股坐在他腿上,軟綿綿地靠在他胸口,舒服地歎了口氣,“今天可真是凶險,差點就見不到你了。”
趙璋也是心有餘悸,聽到沈嘉遇險的那一刻,嚇得身體都僵了,不敢相信如果刺客得手會如何。
他輕輕拍著沈嘉的後背,能感受到他身體在微微顫抖,不知是後怕還是身體太虛,他將人抱緊,像是要融入自己的骨血裏,一刻也不舍得鬆開。
沈嘉被勒的生疼,趕緊表示自己已經沒事了,“沒事,不用怕,都過去了,我這不是好好的麽?”
趙璋低頭瞥了他一眼,將他鬆開,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領,“以後出門還是多帶點人,朕再送些人給你。”
沈嘉搖頭,“潘默他們能力十足,已經足夠了,暗衛也不是大白菜,哪能都我身邊塞,我再找一些普通的護衛就行了。”
趙璋想了想,對他說:“每年都會有一批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兵殘兵,他們雖然傷殘,但都是上過戰場殺過敵的勇士,不會比普通的護衛差,你如果不嫌棄,朕選一些品行正直的退伍兵到你府上,順便你也找一些根骨好點的孩童,可以讓他們教些兵法武藝,這樣的人更忠心。”
如果是大家族,培養下人都是從小開始的,趙璋這是替沈嘉把未來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沈嘉也覺得這法子不錯,一來能安置一些退伍兵,二來也能接收一些孤兒,不管目的如何,總歸是幫助了一部分人。
“好,就這麽辦。”
“嗯,讓洪院使來給你看看身體,別留下什麽暗傷了。”趙璋喊了洪院使進來給沈嘉把脈,沈嘉的身體確實沒什麽問題,隻是剛中過迷藥沒恢複而已。
“皇上,幾位大將軍們也趕來了,還有首輔大人也來了,說是請您盡快回宮,這刺客還沒抓到,大家都擔憂您的安全。”杜總管進來匯報說。
趙璋出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也沒有久留,帶著沈嘉下了山。
山腳下果然有軍隊將這一片都包圍起來了,錢小將軍親自帶著人守在路口,看到聖駕下山,忙過來迎接。
趙璋坐上禦攆,朝沈嘉伸出手,“沈愛卿身體不適,上來與朕同乘。”
沈嘉可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坐上禦攆,忙推辭道:“謝皇上榮恩,微臣身體無大礙,且家裏的馬車還在,不敢勞煩皇上。”
趙璋收回手,吩咐杜總管,“將朕的那匹極光送給沈愛卿,再派兩名內侍去伺候。”
“奴才遵旨。”
隊伍浩浩蕩蕩地動起來,大軍護送陛下進城後就留在了郊外,禁衛軍早將道路清理出來了,一路毫無阻礙地進了宮。
宮門閉合,百姓們收回仰望的目光,各自散開,私下議論相國寺到底出了什麽樣的事情值得皇上匆匆出城。
“聽說是有朝廷命官在相國寺遇刺,想來刺客還是上回刺殺皇上的那一批,如今相國寺被官府圍著不讓進呢。”
“相國寺不是武僧眾多嗎?記得以前有香客在寺廟裏鬧事都被第一時間趕下山了,怎麽會讓刺客摸進去了?”
“嗨,刺客裝扮成普通人,誰能看穿?”
“真是可惡,之前查了許多天,還以為早把這些惡人抓住了呢。”
“沒點本事哪敢行刺皇上,說不定啊,刺客平時就躲在我們身邊呢。”
“呸呸,這種話可別亂說,嚇得人晚上都不敢睡覺了,這殺千刀的,皇上勤勤懇懇,仁義愛民,連蒲家那樣的國舅爺家都抄了,還挖出了大毒瘤於禦史,朝廷吏治越來越清明,這種時候來作亂,真是不得好死!”
“走走走,趕緊回家去,發生了這樣的事,錦衣衛又得上門搜查了,得把家裏人都管教好。”
沈嘉跟著入了宮,被安排在一處寢殿休息,雖然洪院使說他的身體沒有大礙,但還是抓了藥幫他調理身體,趙璋則借著這個名頭將他留在宮裏過了一夜。
去禦書房與大臣們處理了國事,趙璋惦記著沈嘉,打發走還要問話的大臣,迫不及待地去看沈嘉。
沈嘉剛吃了藥,嘴裏發苦,小太監端來幾種蜜餞讓他選擇,他擺擺手一個也沒拿,比起甜食,他其實覺得苦味還能接受,而且又不是嬌滴滴的姑娘,哪裏喝完藥還得配糖果。
“去把晚膳傳到這裏來,朕今日在這裏用膳。”趙璋走進來的時候吩咐小太監。
“是。”
趙璋走進寢殿,見沈嘉懶洋洋地躺在軟塌上看書,笑著問:“看來是真的美食,精神挺好。”
“本來就沒什麽事,隻是吸入了迷煙暈了一會兒而已。”
趙璋在他腳邊坐下,將他的雙腿放在自己腿上,替他揉了揉,說:“那個設計陷害潘默的女子已經抓到了,當時見到她的人不少,有人畫出她的相貌,很快就找到人了,不過她當場就自盡了,來不及阻止,線索又斷了。”
沈嘉坐起身,皺著眉頭說:“我這一路都在想,他們為何要抓我,當時的情景,如果他們要殺人,我已經沒命了,但他們似乎想要活捉我,所以才讓我有機會反抗,可抓我的用意是什麽呢?”
“威脅朕?”趙璋猜測,如果這兩撥刺客是同一批,那肯定還是衝著他來的。
沈嘉也隻能想到這一點,他趴在趙璋肩頭問:“可咱們的關係應該隻有蒲戰知道吧?他不是早死了麽?”
“他既然知道,那經手查消息的自然也知道,就算他們沒查,那天夜裏你與朕一同出行,想必還是落入有心人眼中了,就算猜不透我們的關係,也知道你是朕的寵臣,寵臣嘛,自然是有價值的。”
“那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不是說已經有懷疑對象了嗎?是否要反擊?”
“朕派淩靖雲南下查探了,先確定朕的猜測才好發動,不過如果他以為能用刺殺來了結朕的性命那就太天真的,就算朕死了,這皇位也是趙庭的。”趙璋摸著他的腦袋說:“朕決定近日就冊封庭哥兒為太子,這次的刺殺讓朕想通了,意外無處不在,朕得先將後事安排好。”
沈嘉不愛聽他說這個,“你隻要不出宮,誰還能拿你如何?不過你平日吃的用的一定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入口的食物和用的熏香,別讓敵人鑽了空子。”
“若是對方真有如此本事,那隻能說朕命該絕已。”趙璋與他說了些南靖王的事情,包括上一輩人的恩怨,“皇位之爭自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皇家沒有兄弟情,就如現在的北陳王、河陽王等,也不過是表麵順從而已,朕時時刻刻都得防著他們。”
沈嘉陷入沉思,他在想趙璋告訴他的南靖王的事情,那位的封地應該相當於海南廣州那一帶,在如今還是比較荒涼的地方,但沈嘉知道,那邊可是有天然的大港口,如果海商果真發展起來了,那嶺南絕對不會窮。
他將自己的猜測告訴趙璋,“要知道南靖王是否有能力造反,隻要讓淩指揮使瞧一瞧嶺南的商業即可,還有,可以查一查長安城裏有無南方來的海商,那些賣舶來品的都要仔細盤問一番。”
這話提醒了趙璋,他們搜查刺客都會偏向於沒有路引的黑戶,但如果對方是光明正大進的城呢?誰會懷疑一家在長安城開了幾年或者更久的商鋪呢?
“你說的有理,朕明日就讓人去查。”
禦膳房送來了晚膳,因為沈嘉在用藥,太醫交代過不能吃太油膩,今晚的菜色便以清淡為主。
沈嘉看到那一片綠色眉頭就皺起來了,“清淡也不代表要吃素吧?而且怎麽能讓皇上跟著我吃這麽簡單的食物?”
趙璋端起一碗小米粥,夾了青菜入口,淡淡地說:“朕今日去了相國寺,原本就打算茹素三天,你若是不想陪朕吃素,可以另外開一桌。”
沈嘉訕訕一笑,哪好意思自己吃獨食,端起飯碗開始吃飯,其實禦廚的廚藝高超,哪怕是青菜豆腐可做的非常美味,他有些後悔剛才嫌棄的話了。
兩人用完晚膳,一同去浴池泡澡,沈嘉今天在地上又滾又爬的,回來隻換過衣服,早就想洗一洗了。
洗到一半,他突然問:“這相國寺應該挺有錢的吧?”
趙璋不明白他為什麽這麽問,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聽沈嘉靠過來說:“你看,相國寺的香火旺盛,接待的大多數都是達官貴人,我娘一次捐香油錢都是幾十兩,更別提那些高門大戶的貴婦人們了,而且相國寺有山有地,寺廟裏的僧人夥食簡單,吃的都是自己種的菜,招待客人的齋飯還是收費的,那價格簡直是天價,這一年下來淨流入的資金肯定不少。”
趙璋往他身上潑了一瓢水,打趣道:“你不會是想打相國寺的主意吧?那畢竟是寺廟,佛祖棲息之地,朕可不敢抄了相國寺的庫房。”
沈嘉表情直愣愣地看著他,“你想什麽呢,我豈會這麽想,那跟搶有什麽區別?”
“那你是羨慕相國寺生意好,也想建一座寺廟分杯羹?”
沈嘉覺得自己的臉都要扭曲了,自己在趙璋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麽形象啊?
“皇上,您實話告訴我,我是不是特別貪財?”
“貪倒不至於,但朕覺得你應該挺想賺錢的。”
沈嘉發現無法反駁,他還真的挺想做點生意什麽的,也不是非要自己經營,就是做點投資,給點建議的那種,好像不幹點什麽就對不起自己先進的知識理論。
“咳,沒那麽誇張,我隻是想到,既然相國寺這麽有錢,那完全可以讓他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做點善事啊,之前咱們不是談過要找些大富商建立基金會嗎?如果以相國寺為目標呢?他們是否會同意?”
“自然不會。”趙璋一臉冷漠地搖頭,“別看那群和尚一個個看起來清心寡欲,但內心不定如何有野心呢,否則一恩也不會作為國師多年,父王器重他,賞賜給他的東西比我這個兒子的還多,相國寺確實有錢,但你以為他們養武僧不用花錢嗎?寺裏不少和尚都是有妻有子的,隻是外人不知道而已。”
“這……他們不怕被人發現?”
“這如何能發現得了?就算把證據擺在他們麵前,他們完全可以說那是以前的孽緣,一刀斬斷即可,而且一恩大師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比朕還高,他一句話,百姓指不定懷疑朕陷害他呢。”
沈嘉沉默著,這時代的佛教確實很興盛,信仰佛教的百姓很多,百姓們生病了不找大夫,找神婆巫醫,出事了不找官府,找菩薩佛祖,這種事太常見了,但這未必也不是因為窮導致的。
當百姓們知道求爺爺告奶奶無用時,就會把希望寄托在神靈佛祖身上,祈求上蒼保佑,但如果百姓豐衣足食,這種信仰就會慢慢淡化。
沈嘉暫時打消了讓相國寺做善事的念頭,從浴池出來,他沒有留在這間寢殿,而是跟著趙璋回了他的宮殿。
“你之前提議的報紙具體是怎麽操作的,跟朕說說。”趙璋突然提起了報紙一事,沈嘉才想起自己寫好的方案忘記交給他了,也是這幾天事情太多給忘了。
“走,跟我回去看吧。”沈嘉拉著他從密道回到沈府,兩人出現的太突然,把院子的下人嚇了一跳。
沈嘉讓大家別聲張,隻點亮了書房的燈,找出那份策劃書給趙璋看。
趙璋已經習慣了看沈嘉寫的策劃,每一部分大概是什麽內容心裏有數,因此看起來非常快,一遍看完就明白這報紙比他想象的更有用。
趙璋恨不得抱著他親一口,太能幹了,如果滿朝官員都能有沈嘉這樣的本事,那朝政就好辦多了。
“來,給朕說說為何要叫報紙?”
沈嘉解釋道:“因為是在紙張是記錄要報送的信息,所以簡單取個名,報紙可以按內容分為許多種,咱們現在要辦的是傳遞國家大事的政治報紙,所以也可以取個響亮一點的名字……”
沈嘉借鑒了一下前世的經驗,問:“既然是給老百姓看的,不如叫百姓月報如何?一個月刊印一期。”
“名字不重要,但是要將報紙傳送到偏遠地區可不容易,很難做到天下皆知,而且印刷報紙成本不高,但傳送的成本就不低了。”
“皇上不要心急,一樣東西要風靡起來就很容易傳開,報紙便宜,內容豐富,可以先在長安發行,長安好幾家書鋪都在外地有分店,可以讓他們代售,隻要銷量好,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運到外地去賣。
一旦形成規模,我們就可以將刊印的版權賣給商家,每一期的內容先給他們,可以讓他們帶到外地去刊印,這樣比印好了運到外地更節省成本也更方便快捷。
還有,在每一期的報紙上麵留個版麵刊印與科舉有關的內容,可以是往年的題目分析,也可以是名師指點,想必全天下的學子都會搶著買。
再有商戶肯定也會買的,畢竟不少政令都與他們息息相關,能早一步知道朝廷的動向,也能提前做好準備,此外,官府還可以將報紙送到下屬村鎮,貼在告示欄上,派人每日宣讀幾遍,隻要有心關心國家大事,自然就會去聽的,一旦大家習慣了報紙的存在,這東西就會慢慢深入人心,畢竟底層百姓想要了解國家大事的渠道太少了,報紙對他們來說未必有用,但一定很新奇。”
趙璋搖頭道:“百姓們隻管收成好不好,哪裏會在乎國家大事呢?”
“隻要與自身利益有關,誰不在乎呢?哪天皇上要大赦天下,或是要減免稅賦,不都與他們有關?再者,朝廷為百姓所做的功績也要宣揚給百姓知道,如此一來,他們才知道朝廷對百姓的關懷,還是那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朝廷一旦開戰,就要麵向百姓征兵,要讓百姓們有意識地參與,讓他們知道,入伍參軍是件光榮的事情,是保家衛國守護親人,也要對那些為國犧牲的老百姓歌功頌德。
例如,朝廷為死去的戰士建功德碑,為傷殘的士兵安家立戶,這些朝廷都有在做,可是要讓天下百姓知道,他們上戰場的犧牲不是白白犧牲,也不是為權貴犧牲,他們的犧牲是偉大而有意義的。”
趙璋聽了心潮澎湃,在屋裏走來走去,大聲讚了句:“好!朕會讓各地官府在當地建英雄塚,立功德碑,凡是為國犧牲的將士都可入公墓,享百姓香火,朕會讓他們的名字流傳下去!”
趙璋越想越激動,去拿了筆將聖旨起草好,寫好後給沈嘉看,沈嘉覺得這件事畢竟是好事,也不反對,雖然他知道,地方官府未必都能將這件事執行下去。
“還有,你之前所說的讓百姓監察官員該如何執行?”
沈嘉沒想到他還記得這件事,訕訕地說:“這個有點難辦,畢竟民告官風險太大,還是先緩一緩吧。”
趙璋也不強求,他自然希望自己治下的官員個個清廉正直,但這是不可能的,讓民告官聽著是替他監督百官,但其實很難做好。
皇上要辦報紙,且一月刊印一次,具體的事宜交給了文淵閣大學士吳大人,吳大人一頭霧水的,也不知道從何入手,還是好友提醒了他,讓他找沈郎中問主意,畢竟第一個提出報紙的人是他。
“沈大人,你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妨仔細與老夫說說,這報紙聽著就很惠民,老夫也希望能早日刊印出來。”
沈嘉便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他,每份報紙大概要幾個版麵,要什麽內容,這些都是可以慢慢摸索改變的,而且他已經做好了一份模板,直接送給了吳大人,這東西簡單明白,一看就明白。
吳大人一拿上手,第一感覺是紙張過大,不易拿捏,第二感覺是字體太小,太難為他這樣的老人家了,看著費勁,而且紙張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且都是印刷體,沒有閱讀的欲望。
“為何要如此設計?”他心裏不讚同,語氣就有些生硬。
沈嘉給他詳細解釋了每一個板塊記錄的內容,“因為內容太多,篇幅有限,所以隻能縮小字體,畢竟一個月隻刊印一次,要成本低功效強,每一寸地方都不能浪費。”
“可是這樣真黑糊糊的一片,看著人眼暈,百姓中識字的本就不多,這麽多字他們內心肯定更加排斥。”
沈嘉倒是忘了這一點,突然有了個想法,將最後一個版麵的一個專欄刪除了,換上了一個掃盲專欄,用來教百姓識字。
“在這裏加一個版塊,每一期教十個日常用字,讓百姓們也能多認點字也好,至於其他版塊,不識字的隻能靠官府派人宣讀了,如此一來,確實效果大打折扣。”但沈嘉也沒更好的辦法,報紙的第一作用是至上往下地傳遞政令與知識,遍及度有多少就看百姓的求知欲了。
而且這東西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普及到位的,得長年累月辦下去。
“百姓們能學到文字與知識的地方十分有限,書籍昂貴,普通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接觸,但報紙便宜,就算一個村發一份,貼在村子的告示欄上,久而久之,有心人總能學到點東西的。”
吳大人聽明白他的意思了,沈嘉這報紙就是給老百姓創辦的,當然得用最大張的紙記錄最多的內容,他感慨道:“沈大人的仁心老夫感受到了,難怪沈大人總能想出一些惠民之策,有如此善心,真是百姓之福啊。”
“不敢當,真正做事的人是吳大人才是,下官隻是提出建議,而且具體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要吳大人去嚐試去改變,這些都是下官顧及不到的。”
吳大人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你放心,老夫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百姓月報》送入家家戶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