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死後被追諡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追諡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隋哀帝楊侗被擁立為皇帝後,追諡生父元德太子楊昭為孝成皇帝;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追諡生父懿文太子朱標為興宗孝康皇帝。可以說,追諡曾經當過太子的父親為皇帝,是後輩子孫稱帝後從下到上表現孝道的一種慣例。與他們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親身份從上到下追諡兒子李弘為皇帝,不能不說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上元二年(675)五月,唐高宗下詔,追諡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喪葬“製度一準天子之禮”(《舊唐書》)。在中國曆史上,被父親追諡為皇帝的太子,李弘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此,清人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稱“唐高宗以太子宏(弘)薨,而贈孝敬皇帝,則以父而追帝其子,不經之甚矣”,即批判唐高宗此舉荒誕不經;蔡東藩在《唐史演義》中也稱“所有喪葬製度,竟許用天子禮,諡為孝敬皇帝。太子死諡皇帝”,是“從古未有”之事。那麽,唐高宗為何要置封建禮製於不顧,破例追諡亡故不久的李弘為皇帝呢?
李弘(652—675),字宣慈,唐高宗第五子,也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一子。李弘的名字頗有寓意,據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預言太上老君將轉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唐高宗為其取名李弘,可見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因係武則天所生,唐高宗愛屋及烏,對李弘係非常寵愛。四歲時,李弘被封為代王;五歲時,唐高宗廢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為了培養李弘,唐高宗除了為其選聘名臣作為輔弼老師,還經常讓他實習參政,如龍朔二年(662)唐高宗“幸驪山溫湯,太子監國”;次年又“詔太子每五日於光順門內視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決之”;鹹亨二年(671)正月,唐高宗“幸東都,留皇太子弘於京監國”;次年十月,又命“皇太子監國”。
李弘為人寬厚仁慈,“深為帝及天後鍾愛”。被立為太子後,李弘“敬禮大臣鴻儒之士,未嚐有過之地”。對父母如此,對臣屬如此,對普通士兵和百姓同樣如此。監國期間,李弘關心將士,體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寬仁愛民之舉。當時,大唐正對高麗用兵,軍中經常有士兵“逃亡限內不首及更有逃亡者”,因此會受到“身並處斬,家口沒官”的嚴厲處罰。李弘知道後,引經據典,強調“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希望朝廷可以修訂法律,以後再出現有士兵逃亡者,家中人不用再受連坐之罪,唐高宗“從之”;李弘“又請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貧人”,唐高宗“許之”。一個“從之”,一個“許之”,不難看出唐高宗和武則天對李弘的欣賞。然而,李弘接下來做的一件事,卻極大的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從此也對他有了看法。
原來,武則天將情敵蕭淑妃被殘忍殺害後仍不解恨,又把蕭淑妃所生的義陽、宣城二位公主“幽於掖庭”,致使兩位被幽禁的公主年齡很大了卻沒辦法嫁人。李弘猛地見到這兩位“以母得罪”的姐姐時,先是“驚惻”,繼而動了憐憫之心,於是“遽奏請令出降”,懇請唐高宗讓她們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唐高宗對蕭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再者兩位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隻是迫於武則天的淫威不敢造次。李弘的上奏道出了唐高宗的心聲,於是“許之”。武則天聞訊後,既是出於對蕭淑妃怨恨的延續,也是為了防止這兩位公主日後興風作浪,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了兩個普通侍衛。在武則天看來,作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不站在自己這邊,反倒幫助敵人,武則天從此對李弘產生隔閡甚至怨恨,李弘“由是失愛”。
鹹亨四年(673)二月,唐高宗將李弘召至東都洛陽,準備納左金吾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為此,唐高宗還下令為李弘新建一座宮殿。裴妃“甚有婦禮”,是個相當有婦德的賢淑女子,唐高宗滿意地對侍臣說:“東宮內政,吾無憂矣。”意思是說,李弘有這麽個賢內助,將來即位執政,就不用朕擔心了。七月,“太子新宮成,上(唐高宗)召五品以上諸親宴太子宮,極歡而罷”。唐高宗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次暢飲後,身體便出現了故障。八月,唐高宗“以不豫,詔皇太子聽諸司啟事”。這一安排,表明唐高宗慮及自己身體不支,有禪讓太子之意,而這恰恰是早已習慣“垂簾於禦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的武則天所不願意看到的。從此,武則天與李弘的私人恩怨,已經上升到涉及將來掌權的政治對立麵。
武則天是個權力欲望極強的女人。一步步提升自己,進而問鼎皇權,是武則天實現女皇夢的必由之路。上元元年(674)八月,在武則天的鼓動下,唐高宗下詔“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內外稱為“二聖”,武則天已經與唐高宗平起平坐。這麽多年夫妻下來,唐高宗對武則天是了解的,為了權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包括害死自己的親生骨肉。作為當朝皇帝,唐高宗都無法遏製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強悍勢頭;自己百年之後,誰又能控製得了這位身居高位的女強人?知子莫如父,李弘萬萬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為了保護李弘,唐高宗甚至萌生了“欲下詔令天後攝國政”的念頭,也就是想把權力交給武則天。但是,迫於群臣關於“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的勸諫,唐高宗才把皇帝繼續當下去。
這件事過後不久,也就是上元二年(675)四月,李弘在隨唐高宗、武則天遊幸洛州合璧宮時,突然暴死於宮中綺雲殿,年僅二十四歲。李弘之死,在唐朝甚至在中國曆史上都稱得上是一樁疑案。李弘究竟怎麽死的,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其中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李弘患有嚴重的“癆瘵”,即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李弘處理國事積勞成疾,病情加重,屬於自然死亡。其二,李弘雖然有“仁孝”的一麵,同時也有“英果”的一麵,不顧武則天之感受而上奏讓兩位同父異母的姐姐出嫁就是一個例子。當太子的時候如此,李弘將來一旦即位,武則天將很難駕馭這個柔中帶剛且不太聽話的兒子。李弘的存在,成為武則天實現女皇夢的絆腳石。為了能繼續把持朝政,武則天伺機將其害死,李弘屬於非正常死亡。
其實,關於李弘的死因,早在唐肅宗時代就開始有了死於非命的說法,《舊唐書·承天皇帝傳》就稱“天後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李弘)”。宋代歐陽修編撰《新唐書》時,在《本紀·第三》中這樣寫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後殺皇太子。”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也用了春秋筆法,“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後鴆之也。”綜合各種史料記載,以及對當時政局的分析,筆者認為李弘確係死於非命。其一,李弘雖然身體有病,而且是不治之症,但他能沒事一樣的陪同唐高宗“幸合璧宮”,說明當時他的身體並無大礙,決不至於暴薨。其二,唐高宗想把權力交給武則天的念頭被否定後,隻能“謹守宗廟,傳之子孫”,也就是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弘。武則天因此生恨,對擋了自己掌權道路的李弘更是懷恨在心,盡管李弘因患“癆瘵”命不長久,但為了早日操控權力,武則天還是動了殺機。
李弘是個好太子,監國期間的一係列仁舉,使他贏得了芸芸眾生的擁戴。難怪李弘遇害後,普天之下會“莫不痛之”。痛,既是對李弘二十四歲突然死亡的悲痛和惋惜,更是對武則天為了權位不擇手段的痛恨和譴責。其實,兒子死了,武則天心裏也不是個滋味,畢竟李弘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而且是死於自己之手。李弘死後,“天後心纏積悼,痛結深慈”(《孝敬皇帝睿德記》)。這其中,既有武則天當眾表演的成分,也有對兒子之死無限內疚的因素。李弘之死,作為父親的唐高宗心裏最明白,但沒有證據,又苦於懼內,索性淚往心裏流。自己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死於非命,唐高宗悲痛欲絕,大病了一場。不久,唐高宗下詔:“太子嬰沈瘵,朕須其痊複,將遜於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結,疾日以加。宜申往命,諡為孝敬皇帝。”將李弘死因說成“因感結,疾日以加”,無不表現出了唐高宗的懦弱。
然而,再懦弱的男人也有剛強的一麵,唐高宗也不例外。李弘生前沒有當上皇帝,死後也要讓他當上皇帝。以父親身份把李弘“諡為孝敬皇帝”,既是唐高宗對沒有保護好兒子的愧疚,更是對武則天心狠手辣的不滿。此外,唐高宗還下令將李弘以“天子之禮”厚葬於偃師景山,並親自為其製“睿德紀文”,書之於石,立在陵前,以示哀悼。永淳三年(683),唐高宗病逝,臨終前教誨太子李哲(即唐中宗李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後處分”。這種安排,不能不說是鑒於李弘之死而對李哲個人安危的憂慮。唐中宗即位後,將李弘牌位祔太廟,號義宗,並追封太子妃裴氏為哀皇後。景龍四年(710),姚崇與宋璟進言李弘不曾即位,不應該與先帝們同列太廟,於是唐睿宗將其移到東都祭拜。唐玄宗開元六年(718),有司奏稱“孝敬皇帝宜建廟東都,以諡名廟”,於是罷義宗號,從此隻用孝敬稱之。(劉秉光)
上元二年(675)五月,唐高宗下詔,追諡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喪葬“製度一準天子之禮”(《舊唐書》)。在中國曆史上,被父親追諡為皇帝的太子,李弘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對此,清人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稱“唐高宗以太子宏(弘)薨,而贈孝敬皇帝,則以父而追帝其子,不經之甚矣”,即批判唐高宗此舉荒誕不經;蔡東藩在《唐史演義》中也稱“所有喪葬製度,竟許用天子禮,諡為孝敬皇帝。太子死諡皇帝”,是“從古未有”之事。那麽,唐高宗為何要置封建禮製於不顧,破例追諡亡故不久的李弘為皇帝呢?
李弘(652—675),字宣慈,唐高宗第五子,也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一子。李弘的名字頗有寓意,據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預言太上老君將轉世為人主,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唐高宗為其取名李弘,可見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因係武則天所生,唐高宗愛屋及烏,對李弘係非常寵愛。四歲時,李弘被封為代王;五歲時,唐高宗廢掉原先的太子李忠,改立李弘為太子。為了培養李弘,唐高宗除了為其選聘名臣作為輔弼老師,還經常讓他實習參政,如龍朔二年(662)唐高宗“幸驪山溫湯,太子監國”;次年又“詔太子每五日於光順門內視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決之”;鹹亨二年(671)正月,唐高宗“幸東都,留皇太子弘於京監國”;次年十月,又命“皇太子監國”。
李弘為人寬厚仁慈,“深為帝及天後鍾愛”。被立為太子後,李弘“敬禮大臣鴻儒之士,未嚐有過之地”。對父母如此,對臣屬如此,對普通士兵和百姓同樣如此。監國期間,李弘關心將士,體恤民情,做出了很多寬仁愛民之舉。當時,大唐正對高麗用兵,軍中經常有士兵“逃亡限內不首及更有逃亡者”,因此會受到“身並處斬,家口沒官”的嚴厲處罰。李弘知道後,引經據典,強調“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希望朝廷可以修訂法律,以後再出現有士兵逃亡者,家中人不用再受連坐之罪,唐高宗“從之”;李弘“又請以同州沙苑地分借貧人”,唐高宗“許之”。一個“從之”,一個“許之”,不難看出唐高宗和武則天對李弘的欣賞。然而,李弘接下來做的一件事,卻極大的觸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從此也對他有了看法。
原來,武則天將情敵蕭淑妃被殘忍殺害後仍不解恨,又把蕭淑妃所生的義陽、宣城二位公主“幽於掖庭”,致使兩位被幽禁的公主年齡很大了卻沒辦法嫁人。李弘猛地見到這兩位“以母得罪”的姐姐時,先是“驚惻”,繼而動了憐憫之心,於是“遽奏請令出降”,懇請唐高宗讓她們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唐高宗對蕭淑妃之死本就心存愧疚,再者兩位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隻是迫於武則天的淫威不敢造次。李弘的上奏道出了唐高宗的心聲,於是“許之”。武則天聞訊後,既是出於對蕭淑妃怨恨的延續,也是為了防止這兩位公主日後興風作浪,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了兩個普通侍衛。在武則天看來,作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不站在自己這邊,反倒幫助敵人,武則天從此對李弘產生隔閡甚至怨恨,李弘“由是失愛”。
鹹亨四年(673)二月,唐高宗將李弘召至東都洛陽,準備納左金吾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為此,唐高宗還下令為李弘新建一座宮殿。裴妃“甚有婦禮”,是個相當有婦德的賢淑女子,唐高宗滿意地對侍臣說:“東宮內政,吾無憂矣。”意思是說,李弘有這麽個賢內助,將來即位執政,就不用朕擔心了。七月,“太子新宮成,上(唐高宗)召五品以上諸親宴太子宮,極歡而罷”。唐高宗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次暢飲後,身體便出現了故障。八月,唐高宗“以不豫,詔皇太子聽諸司啟事”。這一安排,表明唐高宗慮及自己身體不支,有禪讓太子之意,而這恰恰是早已習慣“垂簾於禦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的武則天所不願意看到的。從此,武則天與李弘的私人恩怨,已經上升到涉及將來掌權的政治對立麵。
武則天是個權力欲望極強的女人。一步步提升自己,進而問鼎皇權,是武則天實現女皇夢的必由之路。上元元年(674)八月,在武則天的鼓動下,唐高宗下詔“皇帝稱天皇,皇後稱天後”,內外稱為“二聖”,武則天已經與唐高宗平起平坐。這麽多年夫妻下來,唐高宗對武則天是了解的,為了權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出來,包括害死自己的親生骨肉。作為當朝皇帝,唐高宗都無法遏製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強悍勢頭;自己百年之後,誰又能控製得了這位身居高位的女強人?知子莫如父,李弘萬萬不是武則天的對手。為了保護李弘,唐高宗甚至萌生了“欲下詔令天後攝國政”的念頭,也就是想把權力交給武則天。但是,迫於群臣關於“天下者,高祖、太宗二聖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也。陛下正合謹守宗廟,傳之子孫,誠不可持國與人,有私於後族”的勸諫,唐高宗才把皇帝繼續當下去。
這件事過後不久,也就是上元二年(675)四月,李弘在隨唐高宗、武則天遊幸洛州合璧宮時,突然暴死於宮中綺雲殿,年僅二十四歲。李弘之死,在唐朝甚至在中國曆史上都稱得上是一樁疑案。李弘究竟怎麽死的,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其中主要有兩種說法,其一,李弘患有嚴重的“癆瘵”,即肺結核,在當時是不治之症。李弘處理國事積勞成疾,病情加重,屬於自然死亡。其二,李弘雖然有“仁孝”的一麵,同時也有“英果”的一麵,不顧武則天之感受而上奏讓兩位同父異母的姐姐出嫁就是一個例子。當太子的時候如此,李弘將來一旦即位,武則天將很難駕馭這個柔中帶剛且不太聽話的兒子。李弘的存在,成為武則天實現女皇夢的絆腳石。為了能繼續把持朝政,武則天伺機將其害死,李弘屬於非正常死亡。
其實,關於李弘的死因,早在唐肅宗時代就開始有了死於非命的說法,《舊唐書·承天皇帝傳》就稱“天後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李弘)”。宋代歐陽修編撰《新唐書》時,在《本紀·第三》中這樣寫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後殺皇太子。”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時,也用了春秋筆法,“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後鴆之也。”綜合各種史料記載,以及對當時政局的分析,筆者認為李弘確係死於非命。其一,李弘雖然身體有病,而且是不治之症,但他能沒事一樣的陪同唐高宗“幸合璧宮”,說明當時他的身體並無大礙,決不至於暴薨。其二,唐高宗想把權力交給武則天的念頭被否定後,隻能“謹守宗廟,傳之子孫”,也就是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弘。武則天因此生恨,對擋了自己掌權道路的李弘更是懷恨在心,盡管李弘因患“癆瘵”命不長久,但為了早日操控權力,武則天還是動了殺機。
李弘是個好太子,監國期間的一係列仁舉,使他贏得了芸芸眾生的擁戴。難怪李弘遇害後,普天之下會“莫不痛之”。痛,既是對李弘二十四歲突然死亡的悲痛和惋惜,更是對武則天為了權位不擇手段的痛恨和譴責。其實,兒子死了,武則天心裏也不是個滋味,畢竟李弘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而且是死於自己之手。李弘死後,“天後心纏積悼,痛結深慈”(《孝敬皇帝睿德記》)。這其中,既有武則天當眾表演的成分,也有對兒子之死無限內疚的因素。李弘之死,作為父親的唐高宗心裏最明白,但沒有證據,又苦於懼內,索性淚往心裏流。自己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死於非命,唐高宗悲痛欲絕,大病了一場。不久,唐高宗下詔:“太子嬰沈瘵,朕須其痊複,將遜於位。弘性仁厚,既承命,因感結,疾日以加。宜申往命,諡為孝敬皇帝。”將李弘死因說成“因感結,疾日以加”,無不表現出了唐高宗的懦弱。
然而,再懦弱的男人也有剛強的一麵,唐高宗也不例外。李弘生前沒有當上皇帝,死後也要讓他當上皇帝。以父親身份把李弘“諡為孝敬皇帝”,既是唐高宗對沒有保護好兒子的愧疚,更是對武則天心狠手辣的不滿。此外,唐高宗還下令將李弘以“天子之禮”厚葬於偃師景山,並親自為其製“睿德紀文”,書之於石,立在陵前,以示哀悼。永淳三年(683),唐高宗病逝,臨終前教誨太子李哲(即唐中宗李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後處分”。這種安排,不能不說是鑒於李弘之死而對李哲個人安危的憂慮。唐中宗即位後,將李弘牌位祔太廟,號義宗,並追封太子妃裴氏為哀皇後。景龍四年(710),姚崇與宋璟進言李弘不曾即位,不應該與先帝們同列太廟,於是唐睿宗將其移到東都祭拜。唐玄宗開元六年(718),有司奏稱“孝敬皇帝宜建廟東都,以諡名廟”,於是罷義宗號,從此隻用孝敬稱之。(劉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