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strong>
<strong>【背景】</strong>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後幽會之情景,創作於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後。
小周後為昭惠後之胞妹,昭惠後名娥皇而小周後名女英,她們的命運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也頗有相似之處。
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李煜十八歲,納昭惠,是謂大周後。十年後,大周後病重,一日,見小周後在宮中,“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後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恚怒,至死,麵不外向。”(陸遊《南唐書·昭惠傳》)
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後死後三年,小周後被立為國後;馬令《南唐書·昭惠後傳》載,小周後“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靜”,“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後主樂府詞有‘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之類,多傳於外。至納後,乃成禮而已。”可見這首詞所寫是李煜與小周後婚前的一次幽會。
<strong>【賞析】</strong>
這首豔情詞素以狎昵真切著稱。
“花明月黯籠輕霧”,繁花盛開,鮮明穠豔,香霧空蒙,渲染了柔和、美麗、朦朧的氛圍;“今宵好向郎邊去”,一個“好”字點明這是幽會的最佳時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剗”音“產”,“剗襪”,以襪貼地。少女的輕盈步履,顧盼神情,躍然紙上。
下闋將少女的熾烈戀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擔驚受怕之後,美好的願望終於實現,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開闊處,如瀑布般傾瀉出來,“見”、“顫”、“難”、“恣意憐”,幾個字將所有的感觸直截了當地顯現出來,情真景真,毫無偽飾。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於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傳史》記載:李煜與小周後在成婚前,就把這首詞製成樂府,“豔其事”,任其外傳;成婚之夜,韓熙載、許鉉等寫詩嘲諷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滿不在乎,“不之譴”。可見李煜對這次幽會是十分眷戀、無心掩飾的,坦率到了極點。而李煜和小周後婚後兩情十分歡恰,情意深重,以至於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後,小周後竟殉情而死。
對於李煜其人其詞,明代詩人陳繼儒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歎:“天何不使後主現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為恨恨。”而李煜自然而率真的詞風,確實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處,不同於一般帝王的矯飾之作。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strong>
<strong>【背景】</strong>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後幽會之情景,創作於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後。
小周後為昭惠後之胞妹,昭惠後名娥皇而小周後名女英,她們的命運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也頗有相似之處。
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李煜十八歲,納昭惠,是謂大周後。十年後,大周後病重,一日,見小周後在宮中,“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後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恚怒,至死,麵不外向。”(陸遊《南唐書·昭惠傳》)
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後死後三年,小周後被立為國後;馬令《南唐書·昭惠後傳》載,小周後“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靜”,“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後主樂府詞有‘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之類,多傳於外。至納後,乃成禮而已。”可見這首詞所寫是李煜與小周後婚前的一次幽會。
<strong>【賞析】</strong>
這首豔情詞素以狎昵真切著稱。
“花明月黯籠輕霧”,繁花盛開,鮮明穠豔,香霧空蒙,渲染了柔和、美麗、朦朧的氛圍;“今宵好向郎邊去”,一個“好”字點明這是幽會的最佳時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剗”音“產”,“剗襪”,以襪貼地。少女的輕盈步履,顧盼神情,躍然紙上。
下闋將少女的熾烈戀情推向高潮:在一番擔驚受怕之後,美好的願望終於實現,像迂回曲折的流泉,遇到開闊處,如瀑布般傾瀉出來,“見”、“顫”、“難”、“恣意憐”,幾個字將所有的感觸直截了當地顯現出來,情真景真,毫無偽飾。
李煜的這首詞,極俚,極真,也極動人,用淺顯的語言呈現出深遠的意境,雖無意於感人,而能動人情思,達到了王國維所說“專作情語而絕妙”的境地。
《傳史》記載:李煜與小周後在成婚前,就把這首詞製成樂府,“豔其事”,任其外傳;成婚之夜,韓熙載、許鉉等寫詩嘲諷他,有“四海未知春色至,今宵先入九重城”等句,他也滿不在乎,“不之譴”。可見李煜對這次幽會是十分眷戀、無心掩飾的,坦率到了極點。而李煜和小周後婚後兩情十分歡恰,情意深重,以至於李煜在汴梁城被宋太宗毒死之後,小周後竟殉情而死。
對於李煜其人其詞,明代詩人陳繼儒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歎:“天何不使後主現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為恨恨。”而李煜自然而率真的詞風,確實似文士而有其感人之處,不同於一般帝王的矯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