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心裏記掛著紅薯,到了休沐日便坐馬車出城去了郊外的莊子上。


    佃戶們前兩天得了虞衡要來莊子上的消息,一大早就讓人在門口守著,遠遠瞅見虞衡的馬車便都趕過來迎接虞衡,心裏也既激動又忐忑。


    先前三公子讓他們種的紅薯他們都精心伺候著,但這玩意兒是個新鮮物事,以往大夥兒也沒種過,三公子又十分上心,早前還親自教他們怎麽種,又讓識字的管事每天記錄紅薯苗的生長情況,好家夥,那記錄得簡直比自家孩子還精心,什麽時辰澆了多少水,紅薯苗多長,周圍雜草多不多……


    腦子再不好使的人也能看出來虞衡對紅薯的種植情況有多重視。這會兒已經到了紅薯成熟的時候,虞衡親自前來查看紅薯的產量,佃戶們心裏也為自個兒捏了把汗。


    那玩意兒全都藏在泥裏,長得到底多不多誰心裏都沒數,萬一一個長劈叉了,三公子大發雷霆怪罪於他們可怎麽辦?


    虞衡對辣雞係統出品的東西還是十分有信心的,這會兒過來也就是想確定一下莊戶上的紅薯產量到底如何?能不能達到他先前在係統空間裏自己種的畝產兩千斤的高產量。


    要是佃戶們知道了虞衡心中的預期數字,能嚇得當場給虞衡跪下來。老天爺喲,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就算是上好的良田,種出來的糧食能達到畝產五百斤就是個了不得的數字了,虞衡一開口就是兩千斤,這真不是在為難他們嗎?


    好在虞衡也就是在心裏嘀咕這事兒,並沒有把這話說出來。不然的話,這幫佃戶怕是得被這個恐怖的數字逼得上吊。


    虞衡同大家夥說了幾句話,便直奔紅薯地而去。這一片都是侯府的田和地,放眼望去地裏都是一片綠油油,走近一看,紅薯藤已經爬滿了整片菜地,相互交錯,難分難舍,都看不出它們原本的根到底在哪兒。


    管事手裏拿著前幾個月的紅薯生長記錄本,在一旁笑道:“三公子您看,這紅薯長得可好了,葉子都嫩嫩的,沒什麽蟲眼兒。小的按您的吩咐,把它們這幾個月的長勢都記了下來,請您過目。”


    虞衡接過這記錄本,翻開仔細看了起來。平心而論,這管事的字兒寫得是真不咋地。但人家工作態度特別認真,嚴格按照虞衡的要求,把每塊地都編了號,每號澆了多少水,施了多少肥,雜草長勢如何,何時清理掉的,剛種下的紅薯苗大概有多高……一筆一筆,記得十分詳細。就算是個對農事一竅不通的人看了,都能立馬明白過來。


    對於工作做得好的人,虞衡從來不吝嗇讚美,當即點頭笑道:“你做得很不錯,等紅薯挖完後,我再賞你。”


    管事當即樂得眯眼,喜滋滋地搓手對著虞衡彎腰陪笑道:“小的謝三公子賞!也不知這紅薯,三公子是要全部都帶走,還是按照其他糧食一樣,給三公子交租子?”


    虞衡心說等會兒這產量一出來,自己把這嚇人的產量往上頭一報,怕是景隆帝都要被驚得親自跑過來看一看了。真是這樣的話,那莊子裏出了再多的紅薯,估摸著也剩不了什麽。還有胡尚書那個成天為國庫的錢糧發愁的老摳門兒呢,他要知道了紅薯的產量,不得趕緊跑過來,確認情況屬實後,更是得在景隆帝麵前撒潑打滾都要把這些紅薯運回國庫去。


    這麽想著,虞衡的嘴角便忍不住帶了一絲笑意,溫聲道:“紅薯估摸著還有大用,便不按之前的三七交租。你們這些日子也辛苦了,我不會讓你們吃虧,都折算成銀子補給你們。放心,隻有比租子多的,沒有少的,總不能讓你們白忙活。”


    管事撓了撓頭,瞧著虞衡的態度很是和善,便大著膽子試探問道:“那小的可以把賞賜換成其他的嗎?”


    賞別人的東西對方還要指定的?虞衡當即挑眉,心裏已經有了一絲不痛快,不過想著紅薯大豐收就在眼前,這點不舒服也沒影響虞衡的好心情,還是笑道:“你想要什麽,說來聽聽?”


    中年管事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笑道:“小的聽聞紅薯吃起來十分軟糯,想著家中母親年事已高,牙口不大好,便想讓她嚐嚐。如若方便,三公子可否賞小的一兩個紅薯?”


    這人還挺孝順的。虞衡當即點頭,“這有何難,到時候我給你一籮筐,你拿回家去讓老人家慢慢吃。不過也不能吃太多,吃多了燒心,也不大好。至於剛才允諾給你的獎賞,還是照樣給。”


    管事頓時大喜,連連向虞衡道謝,彎著腰站在虞衡身後,恭敬地等著虞衡檢視他們這幾個月的勞動成果。


    虞衡讓人仔細挖開了一個紅薯坑,好家夥,一個坑裏竟然有三個大紅薯,一個個怕是得有小半斤,三個加在一塊就將近兩斤了。這產量,幹了大半輩子農活的佃戶們都傻眼了,這還是一個坑的收獲呢,要是全都刨出來,一畝地得有多少紅薯啊?


    有經驗的佃戶們心裏隱隱有了猜測,略微一合計都能得出紅薯的畝產比良田的糧食還要高的結論。


    這麽一想,佃戶們坐不住了,一個個兒幹活熱情高漲,都不用虞衡繼續發話,全都揮舞著鋤頭前去挖紅薯。每挖出一個坑,都有兩三個紅薯,還都是飽滿肥碩的紅薯,瞧著就能飽腹,完全不像其他作物一樣,有好的也有壞的,壞的那些蔫兒吧唧還就一小點,看著就讓人不痛快。不說別的,單說這挖出來的紅薯的品質,就足夠讓佃戶們震驚了。


    老天爺喲,產量這麽多的糧食,甭管它味道好不好,有了這玩意兒,要是再碰上災年,能少多少餓死的人啊?


    現在太平年間,他們多出了這麽多一大筆口糧,家裏日子不就寬裕了?


    剛剛大著膽子還向虞衡討要紅薯的中年管事人都傻了,呆呆地看著大夥兒挖出一個又一個壯實的紅薯,一畝地還沒挖完,紅薯已經堆成小山了。


    中年管事不由有點恍惚,這個產量,是真實存在的嗎?他不會還是在做夢吧?


    這麽想著,管事偷偷偏頭看了虞衡一眼,覺得做夢應該不會這麽真實,哪能夢到這麽和氣的主子呢?但是麵前這一幕已經超出了管事的認知範圍了,一臉恍惚的管事茫然地看著還在不斷長高的紅薯山,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當即痛得大喊一聲,差點跳起來。


    虞衡被他這一嗓子嚇了一跳,扭頭一看,就見管事臉上的表情很是夢幻,掛著的笑容怎麽看怎麽傻,連虞衡站在他身邊都給忘了,傻傻笑道:“我真不是在做夢啊!”


    天老爺,這到底是什麽仙界寶物,竟然能有這麽嚇人的產量!


    中年管事頓時覺得自己剛才問虞衡要紅薯的行為十分膽大,這等神虞,他就這麽張嘴就要了一籮筐?自己要的不是紅薯,而是一堆堆數不清的口糧啊。


    管事這會兒也不想著把虞衡給他的紅薯全給母親吃了,就這產量,全吃了不留些做種明年種上一畝半畝的,多虧!


    其他人也是同樣的想法,恨不得全都給虞衡跪下求虞衡賞他們一籮筐紅薯做種,他們寧可不要虞衡折算給他們的銀子。那麽點銀子怎麽能和高產量的紅薯相比?隻要種上一年紅薯,說不得就把那點銀子給賺回來了。農戶們一輩子都和莊稼打交道,見著高產量的糧食比什麽都高興,糧食才能給他們帶來無上的安全感。


    再說了,他們這不是已經種過一次紅薯了?管事還記了一大本紅薯的生長過程,就算哪裏忘了,問一問管事不就又明白了?


    這些好處,有腦子的都能想到。也正因為如此,眾人看向虞衡的目光便愈發灼熱。


    虞衡敏銳地察覺到了眾人的心情,登時笑了,“這些紅薯原本也是我偶然得的,如今有這麽高的產量,也是我們大宣的幸事。這等大好事,總得稟明陛下。想必戶部會過來收走大半,天底下的莊稼人那麽多,陛下宅心仁厚,得了這麽好的東西,怎麽可能不想著老百姓?你們放心,到時候,京城分出來的種子,總能有你們的一份。論種紅薯,你們才是行家。說不準那時候還有不少人專門過來請教你們呢!”


    佃戶們不大懂其中的彎彎繞繞,但也不妨礙他們迅速抓住重點,“真能分給我們一些紅薯種讓我們種啊?”


    這怎麽就跟做夢一樣呢?


    虞衡點頭,肯定道:“那當然!就算朝廷不給,我也不會忘記你們。這紅薯是我先發現的,你們是最先種的,照理來說挖出來的這些紅薯全都該歸我。即便戶部要收走一部分,總不能一點都不給我剩下吧?我得了紅薯,也不大可能自己種,不還得交給你們嗎?就算今年給不了,那明年咱們還是按照老規矩,收成三七分,你們不也能有紅薯種了?”


    佃戶們一想,還真是這個理,瞬間覺得生活更有盼頭了,想著日後家裏糧食堆成山的美好前景,佃戶們一個個笑出了牙豁子,臉上的表情是和管事剛才一樣的如夢似幻,揮鋤頭都更有勁兒了呢!


    虞衡見狀,又笑著鼓舞他們,“大家打起精神來,認真把這些地裏的紅薯都給挖出來。也別太急了,當心把紅薯給挖爛了,一畝一畝來。


    對了,秤呢?趕緊把秤拿過來。咱們挖完一畝就稱一畝,看看一畝地到底能產多少斤紅薯!”


    佃戶們聽了這話,心裏也很好奇紅薯的畝產到底有多少,更加像打了雞血似的不停地挖紅薯。


    別說佃戶們了,就連站在一旁看熱鬧的婆娘們,都擼起袖子走進地裏幫忙,大夥兒都想看看,最後稱出來的數字有多麽讓人驚喜。


    係統出品,確實都是精品,


    佃戶們總共種了五畝紅薯,分成了五塊地。產量最高的那畝地,稱出了兩千三百六十八斤的喜人數字,產量最低的那畝也有一千九百一十二斤的紅薯,五畝地加在一起,共有一萬零八百六十二斤的紅薯。平均下來,畝產已經超過了兩千。


    算出來這個數字後,在場所有人全部倒吸一口冷氣,更有人當即扇了自己一巴掌,力度之大簡直就跟扇仇人似的,扇完後臉立即腫了老高,這人還特興奮,一個勁地嚷嚷,“這是真的啊!神仙顯靈了!給我們大宣賜下了神物!”


    產量這麽高的東西,那還能不是仙境之物?


    年紀大的公公婆婆們當即老淚縱橫,呼啦啦跪了一地,不停磕頭,一邊磕頭一邊虔誠地喊道:“謝謝老天爺,老天爺有眼,神仙顯靈了!”


    虞衡:………


    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係統幽幽道:


    【總覺得我好像虧了,他們要跪也應該跪我吧?怎麽對著你跪下了?】


    虞衡呸它一臉,“有些係統臉怎麽這麽大?這麽快就忘了之前是怎麽為難我的了?要不是我一路堅持,你能大發善心把紅薯給他們?再說了,給他們的這些紅薯還都是是我親自種出來的呢。他們感激我,完全沒問題!”


    一主一統都無視了佃戶們嘴裏喊著的老天爺,都覺得自己在紅薯這事兒上的貢獻巨大。


    虞衡想了想,覺得保險起見,還是得教他們一點話術,當即笑道:“可見是當今陛下寬宏仁善,心係萬民,是位難得的明君。這才讓老天爺降下了恩典,賜予我們紅薯一物。大家要感謝,還是感謝陛下最好。”


    眾人一聽,沒毛病,又齊刷刷地磕頭,嘴裏翻來覆去吹了景隆帝半天的彩虹屁。


    紅薯都挖出來了,虞衡也沒打算瞞著。他當初累死累活地完成係統定下的目標換來了紅薯,本來就是為了推廣開來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的,這會兒紅薯全都熟了,產量也很喜人,虞衡當即把這個好消息呈給了景隆帝。


    本來以虞衡如今的品級,還沒資格直接給景隆帝上書。但架不住景隆帝先前提過紅薯一回,還說過等到紅薯成熟後,再告訴他一聲。於景隆帝而言這就是一句簡單的話,但帝王一向金口玉言,說出的話就是諾言,做不得假,就算景隆帝忘了,禦前總管李公公也不會忘。


    正巧上回因為水泥和手拉風箱的事兒,景隆帝又傳召過虞衡一回,還直接造成閣老們的搶人大戰,讓虞衡莫名其妙地經曆了一回修羅場。


    但那會兒的場景,腦子再不好使的人都能看出來虞衡日後肯定前途無量。景隆帝看好他,閣老們也都很喜歡他,爭著搶著要把人拉進自己部門。


    這樣前途一片大好的人物,宮裏的那幫人精怎麽可能會怠慢?尤其是李公公,能做到禦前總管這個位置,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能隨手賣虞衡一個人情為什麽不賣?


    虞衡的這個折子還真沒經過什麽波折,就這麽輕易地呈到了景隆帝麵前。


    景隆帝聽聞李公公的轉述還頗為訝異,微微挑眉,“哦,虞衡說的那個紅薯熟了?”


    李公公立即恭敬回道:“回陛下,虞大人說陛下先前提過紅薯之事,這會兒紅薯熟了,他便趕緊遞了折子稟明陛下此事。據說那紅薯長勢非常不錯,產量特別高呢!”


    “特別高?能高到多少?五六百……”景隆帝一邊輕笑一邊翻開折子,隻一眼,景隆帝臉上的笑容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眼中滿是震驚之色,反複看了好幾遍,確定不是自己眼花看錯了後,景隆帝當即呼吸加速,連臉上一貫溫和的笑容都沒穩住,猛地抬頭看向李公公,厲聲吩咐道:“立即傳召諸位閣老進宮,朕有要事同他們商議!對了,還有虞衡,趕緊把他也宣進宮來。快!”


    李公公多年沒見景隆帝這般失態,哪還敢耽擱,趕忙跑了出去,活似被狗攆似的,火急火燎吩咐了幾個小太監趕緊出宮去傳召人。


    小太監們被李公公焦急的情緒所感染,同樣一溜煙地跑出了宮,不敢又任何怠慢。


    李公公扶著腰不住地喘氣,心裏頭卻琢磨道:虞大人喲,您這是寫了些什麽東西啊?陛下的表情都變了,上回陛下這麽失態,還是淑妃病逝之時。這要是好事也就罷了,要是壞事,親娘誒,陛下和閣老們都來了,靖安侯也救不了你啊!


    李公公忍不住為虞衡捏了一把汗,果然是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哪怕先跟靖安侯通個氣呢?靖安侯可是十分拎得清的,還能不知道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好好一個六元及第,可別折在這兒了。


    那未免讓人惋惜。


    李公公的內心戲還挺多,就這麽一會兒功夫就給虞衡腦補出了十萬字的悲慘結局,喘勻氣後又平複了一下心情,恢複了往常的恭謹,小心翼翼地踏進了禦書房,


    景隆帝這會兒還在看虞衡呈上來的折子,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李公公心下忐忑,一時間竟摸不準景隆帝這會兒到底是高興還是憤怒,隻能安靜如雞縮在角落裏當壁畫,全然當自己不存在。


    虞衡接到傳旨太監的話也沒意外,這麽高產量的新糧食,就算龍椅上坐著的是個傻子都要來問問虞衡此事到底屬不屬實,更別提景隆帝還是難得的明君了。


    幾位閣老火急火燎地趕進宮,比虞衡快上些許,一進禦書房就看到了景隆帝嚴肅的神色,閣老們心裏頓時也是一咯噔,陛下這神情,事情不太妙啊?莫非是邊關又起戰事了?


    閣老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撩陛下的胡須,最後紛紛將目光轉向了秦首輔,你是首輔,你來問!


    秦首輔心中暗罵一聲這幫坑貨,麵上還是謹慎問道:“不知陛下急匆匆傳喚我等進宮,到底所為何事?”


    休沐日正和兒孫團聚享受天倫之樂呢,就被小太監催命似的宣進了宮,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景隆帝也不多話,直接將虞衡遞上來的折子交給秦首輔,“你們先看看這個再說吧。”


    秦首輔接過來一看,其他五位閣老也湊了過來,一看之下瞬間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神是不是又變差了,要不然怎麽會看到一個畝產兩千斤的可怕數字?


    胡尚書當即跳腳表示不可能,“這是誰胡亂編造的東西?畝產兩千斤?做夢呢!上好的良田,一畝頂天也就五百斤的產量,什麽糧食能畝產兩千斤?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陛下,此人定是居心叵測,想劍走偏鋒博得陛下青眼,陛下定不能被他蠱惑。此等小人,隻會弄虛作假,當真可恨!”


    其他人也讚同胡尚書的觀點,紛紛點頭附和,“胡大人所言甚是,我雖然久不下地,早年間也是扛過鋤頭的。畝產兩千斤?鬧呢!做夢都沒這麽離譜的。寫這個折子的到底是誰?想來年紀也不大,還不知民生疾苦,畝產張嘴就來,都不曾去問問一畝地到底能產多少糧食。現在的年輕人啊……”


    秦首輔眉頭微微一皺,瞟了瞟景隆帝鄭重的臉色,覺得此事並沒有那麽簡單,便低眉斂目站在一旁不做聲,就等著景隆帝的後話。


    胡尚書他們對著寫折子的人就是一頓輸出,七嘴八舌就將對方打成了假大空隻會動嘴皮子博人眼球的無恥小人,並一致認為這貨是官員之恥,浮誇之風不可長,必須好好整治對方一番!


    景隆帝一直等他們聲討完寫折子的人後,才緩緩開口道:“呈這折子的人,你們也認識。”


    “誰啊?下官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頓不可!”


    胡說八道些什麽呢?農事何其重要,真要聽了他的忽悠,讓百姓們種了新作物,結果到頭來啥也沒有,不還是得要朝廷擦屁股嗎?


    胡尚書對這事最為敏感,跳腳跳得最高的也是他。心裏還罵對方吹牛也不講究個基本法,你要是吹個畝產七八百斤大夥兒說不定還真信了,張嘴就是兩千斤,你咋不上天呢?


    這就好比一個黃毛小兒遞給你一顆藥,說是吃了立即就能飛上天,原地成仙。腦子正常的人絕對不可能相信。胡尚書甚至覺得,在景隆帝這兒看到這麽一份折子,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哪個王八犢子敢這麽消遣他們,不好好削上他一頓都對不起自己剛才生的氣。


    這時候,性急的胡尚書已經忘了景隆帝能把他們叫過來討論這事兒,而不是選擇立即將對方訓一頓,就很能表明景隆帝的態度了,隻當景隆帝是被奸人蒙蔽,被那個誘人的數字迷了眼,一時犯了糊塗。


    景隆帝也沒藏著掖著,直接公布了正確答案,“這折子,是虞衡呈給我的。”


    胡尚書一肚子埋怨的話都卡在了嗓子眼,想想自己當初誇虞衡的那番話,再想想剛才自己對寫折子的人的謾罵,胡尚書當即眼前一黑,費了老大勁兒才撐住,不可思議道:“虞衡寫的?他怎麽可能會寫這麽一份折子?是不是弄錯了?”


    那小子分明就是個幹實事的人,怎麽可能會有這麽不切實際的想法?


    莫不是他說的是真的?


    由此可見,第一印象有多重要。換做其他人,胡尚書等人這會兒指定將對方祖宗十八輩都罵成狗,但景隆帝一提虞衡,他們反倒猶豫了,主要是虞衡先前表現太亮眼,他們實在難以相信虞衡會是個連吹牛都不會吹的傻叉。


    要不,把虞衡傳進宮來方麵問問,這裏頭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好好一個少年天才,可別走了歪路。


    景隆帝也是這麽想的,這才有了命人傳喚虞衡之事。


    虞衡扛了一麻袋的紅薯進了宮,一進禦書房就對上了七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其目光之灼熱,虞衡都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下意識地縮縮脖子,這麽嚇人的嗎?


    秦首輔心理素質強悍,麵上看不出什麽情緒,伸手指了指虞衡扛來的麻袋,溫聲笑道:“這就是你提到的,畝產兩千斤的紅薯?”


    在說到兩千斤時,秦首輔還特地加重了聲音。


    虞衡特實誠地點頭,將麻袋打開,露出裏頭個大味美的紅薯,又將管事記錄的紅薯生長手冊也拿了出來,溫聲解釋道:“這紅薯是下官先前在海外來的一個商人手中買的,說是產量極高,下官好奇之下便讓人試著種了種,每天記下紅薯的變化,倒是沒成想,產量竟然會如此嚇人。”


    嗖嗖翻了四番,能不嚇人麽?


    胡尚書還有些不大相信,上前拿過虞衡手裏的記錄本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一筆一筆地記得確實十分清楚,從種下紅薯的那天開始記錄,一直記到把紅薯挖出來為止。這麽詳盡的記錄,瞧著也不像是能弄虛作假的,莫非這確實是真的?


    胡尚書當即站不住了,一把抓住虞衡的袖子,連聲催促道:“紅薯地在哪兒,我得親眼看看才能相信它真的有這麽高的產量!”


    其他人也紛紛響應,都嚷嚷著要親自去地裏看一看。


    就連景隆帝都沒忍住,開口道:“朕也要去瞅瞅。”


    真要像虞衡折子說的那般,這得是多大的功績啊!


    自古以來農耕就是大事,但田地有限,糧食產量也並不盡如人意,太平年間都有許多百姓食不果腹,更別提災年了。要是紅薯產量真的有兩千斤,那這不就解決大半百姓的溫飽問題?


    作為解決百姓口糧問題的皇帝,景隆帝別說被史官誇明君了,就算直接稱他為聖君都不過分!


    這等名垂青史的功績就在眼前,景隆帝能不在意嗎?想一起去看看,完全不意外。


    事實上,見了虞衡,又看了那本記錄本後,景隆帝和閣老們心裏都已經信了大半,主要虞衡這一路順風順水的,不用搞事情也能有個號前程,再做出這個騷操作完全就是得不償失。之所以沒全信,那是怕虞衡年輕,一個不慎就被人給忽悠了,上當而不自知。


    景隆帝要出宮,這可是大事。秦首輔等人攔了許久都沒能攔住,隻能提心吊膽地跟在景隆帝身後,生怕路上碰到什麽曲折。


    好在景隆帝為了避免麻煩,選擇的是微服出巡,不然的話,光是天子車架出巡,還得提前封路,不是一般的麻煩。但這樣,對護衛們的要求也更高了,近衛們都提著一口氣不敢有任何懈怠。


    最輕鬆的就是蕭蘊了,他本來就是個透明體質,就算站在景隆帝身邊都不會讓景隆帝覺得礙眼,畢竟他存在感太低,就算站在景隆帝旁邊景隆帝都能自動忽略掉他,想遷怒都忘了人。


    另外,蕭蘊對虞衡也很有信心,明白他絕對不會信口開河亂吹牛,也就是說,這一次虞衡立大功絕對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作為好朋友,蕭蘊自然替虞衡感到高興。


    莊子上的人還奇怪呢,怎麽三公子又來了?仔細一看,好家夥,這回來的車架可不少。佃戶們當即想起虞衡的話,大概猜到這可能是朝廷的人過來查看紅薯了。想著自己辛辛苦苦挖出來囤好的紅薯馬上就要被帶走了,佃戶們心裏還怪舍不得的。


    虞衡每家分了一點讓他們嚐嚐鮮,愣是沒人舍得吃,這可是種一個能得三四個的好寶貝,本就沒多少,吃什麽吃?趕緊收好,等到了明年種下去才是。


    胡尚書一下馬車便直奔紅薯地,入眼所見確實是一片剛剛被挖完的土地。紅薯藤也是能吃的,佃戶們舍不得浪費,挖完紅薯後就全都收回家準備煮著吃,這又是好幾天的口糧。現在胡尚書等人也隻能看到一片光禿禿的鬆泥地。


    胡尚書目測了一下,暗暗點頭,小聲稟報景隆帝,“確實是五畝地沒錯。”


    虞衡便帶著他們去看昨天挖出來的紅薯。


    這可比剛才那光禿禿的幾畝地的衝擊力大多了,一萬多斤紅薯,一間屋子都放不下,佃戶們空出了一排屋子來裝紅薯,每間屋子都堆得滿滿當當。事實就在眼前,哪怕胡尚書他們再怎麽覺得這事兒非常夢幻,也不得不相信,這世上真的有農作物的產量能高到這麽變態,那可真是……太好了!


    胡尚書當即雙眼放光,緊緊握住虞衡的手,一副快要昏過去的表情,激動道:“這些都讓戶部拿去,我給你補銀子!一萬多斤呢,九個州再加上京城,每個地方能分上一千斤呢!先讓各州領了紅薯試著種上一年,確保每個地方的土地種出來的紅薯產量都有這麽高後,立即讓百姓們開始種!早種早享福,多少人都不用再挨餓了呢!”


    秦首輔也點頭,瞥了虞衡一眼,又歎道:“隻可惜先前挖紅薯時我們不在,沒能見到那個振奮人心的場麵。”


    虞衡眼前一亮,“侯府還種了半畝紅薯,現在還沒挖呢!陛下和諸位閣老若是有興趣,不若去侯府瞧瞧?”


    那可太好了,親眼看到從地裏挖出這麽多紅薯才放心啊!胡尚書再三向虞衡保證,“把這些紅薯賣給朝廷,朝廷定然不會虧了你的!”


    虞衡無奈,隻能攤手歎道:“下官若是不願意,也不會挖出紅薯就趕緊將此事稟明陛下了。胡大人也別再說什麽銀子之事了,先前陛下賞了下官那麽多東西,下官心中很是慚愧,這回終於能有機會為陛下分憂,下官高興還來不及,哪能要什麽銀子?”


    這話說的就很到位,景隆帝親眼見了這麽多紅薯後,麵上的笑容就沒下來過,聞言立即樂道:“朕可不好占你這個小輩的便宜,收了你的東西,定然不會讓你吃虧。”


    景隆帝都這麽說了,虞衡也沒啥好推辭的,又說自己要留個一千斤預備著送親朋好友,胡尚書對這個零頭完全不在意,瞧著小山似的紅薯嘿嘿直笑。


    一行人又去了侯府,虞啟昌還懵逼著呢,閣老們來也就算了,陛下您怎麽跑來了?


    當然是來挖你家紅薯的呀。


    在所有人的親眼見證之下,侯府這半畝地挖出了一千零幾斤的紅薯。胡尚書當即一拍巴掌,“太好了,今年賑災的糧食可以多放點!”


    有了紅薯,明年國庫不得爆滿?


    胡尚書頓時覺得闊氣了不少,也敢大手筆發糧食了。


    挖都挖出來了,眾人也挺好奇紅薯的味道到底如何。考慮到諸位閣老都不算年輕了,虞衡便讓人簡簡單單地將紅薯蒸熟,景隆帝和諸位閣老一嚐,嘿,味道還真不錯,比一般糧食強多了。好東西啊!


    景隆帝啃著紅薯,又猛然想起來,“上回你不是用紅薯做了好些個零嘴,承恩公還在朕麵前念叨過一回來著。趕緊的,這兩天繼續做一些,朕也嚐嚐鮮,看看味道是不是像承恩公說的那般好。”


    原來上回把消息透露過景隆帝的人是承恩公啊,虞衡當即點頭,“是,臣馬上讓人去做,明天便給陛下送一些過去。”


    景隆帝滿意地點頭,覺得紅薯的滋味確實不錯,又命人裝了一大袋,準備帶回宮去。太後牙口也不太好,這幾年都食欲不振,這紅薯指定合她口味!


    景隆帝搶了一波虞衡的紅薯,美滋滋地回了宮,一路上,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口糧問題竟然就這麽解決了大半?這等功績,不說功蓋三皇五帝,起碼也能排進曆代帝王前十吧?


    虞家這小子,是真不錯!


    景隆帝摸了摸下巴,仔細思忖著:就這功勞,給這小子一個爵位,應該不為過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鹹魚被逼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涴並收藏鹹魚被逼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