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方興竟在鹽山留遺恨,建國未艾空對鬲水吊英魂”“斷頭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飯,奮鬥犧牲是抗日的應有精神”,這是1938年,時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肖華在得知楊靖遠犧牲後的題詞。


    楊靖遠1902年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1938年犧牲於河北省鹽山縣。他少年時在私塾讀書6年,後在中醫專科學校學習3年,畢業後在沈陽、錦州一帶行醫。當時,東北三省在軍閥張作霖統治下,社會黑暗,民不聊生。楊靖遠在痛苦中不斷尋求救國救民道路。1930年,他接觸到共產黨人,並參加了革命活動,次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蔣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沈陽城在一夜之間淪陷。楊靖遠的父母慘死在日軍屠刀下。國恥要雪,家仇要報。9月20日,楊靖遠聯絡8名愛國青年,趁敵混亂,用手榴彈炸死數名日本士兵,駕駛機車闖進關內。在北平與華北黨組織取得聯係後,楊靖遠擔任了華北各界抗日救國會執行委員,後調到河北省委工作,活動在北平、天津一帶。


    對地方抗戰史有深入研究的鹽山縣政協副主席呂少軍說,1938年春,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遊擊支隊處境困難,中共河北省委派楊靖遠等5人赴冀魯邊區開展工作,楊靖遠任三十一支隊副司令。4月底,楊靖遠率三十一支隊一部巧取慶雲城,隨即建立了慶雲縣政府。5月上旬支隊又攻克樂陵,建立樂陵縣政府。兩個根據地遙相呼應,三十一支隊聲威大震。


    1938年9月,肖華率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到達冀魯邊區,任命楊靖遠為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委員。楊靖遠率部連續出擊,殲滅了反動地方武裝劉彥臣部,一些地方武裝紛紛接受改編,抗日力量迅速壯大。8月,冀魯邊區已有無棣、南皮、東光、滄縣、寧津、慶雲、樂陵、鹽山8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六督察專員公署和冀南軍區第六軍分區,楊靖遠任專員兼司令員。


    據鹽山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席文武介紹,1938年10月,正當冀魯邊區抗戰形勢日趨高漲之時,盤踞在鹽山北部第四區的地主孫仲文卻與周邊土頑勢力結合,組建起近千人的民團武裝。楊靖遠單槍匹馬,先後兩次深入虎穴,對孫仲文曉以民族大義,講明共產黨的政策,又指出破壞抗戰、與人民為敵隻有死路一條。孫仲文冥頑不靈,加入國民黨所謂的“冀魯聯防”,肆意燒殺搶掠,劫留八路軍糧款,甚至把機槍架在鹽山五區區委門口進行要挾。


    經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部批準,楊靖遠率冀南支隊500餘人討伐孫仲文。部隊深夜從蘇基分三路悄悄北進。為爭取時間,楊靖遠帶隊走小路,想直插孫仲文駐地大趙村,不料中途迷路,到達大趙村時,天已拂曉。這時,其餘兩路已偷襲成功,順利占領了雲莊和許官,而大趙村敵人已得到消息,加強了戒備。楊靖遠見偷襲已不可能,就隱身在圍牆附近的一個麥垛後指揮正麵進攻,並通知另兩路隊伍趕來從兩側夾擊。正當他奔跑著重新部署兵力時,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腰部,他踉蹌撲倒在地。敵人號叫著從寨門衝出,將楊靖遠和因衝上去救援而負傷的警衛員楊炳章俘去。得意忘形的孫仲文來到楊靖遠麵前,假惺惺地說:“楊同誌,這回可對不起你了。”楊靖遠怒目圓睜:“共產黨員是不怕死的,要殺要砍隨你的便!”站在孫仲文旁邊的國民黨參謀連開三槍,楊靖遠和楊炳章壯烈犧牲。


    1939年1月2日淩晨3時,八路軍抗日挺進縱隊五、六支隊,向盤踞在大趙村和許官等地的孫仲文部發起全麵進攻。經過一小時激戰,孫仲文千餘民團被全部打垮,孫仲文被擊斃。戰鬥結束後,冀魯邊區黨、政、軍召開了隆重的楊靖遠追悼大會。1940年,為紀念楊靖遠烈士,經上級批準,將樂陵、鹽山和慶雲三縣各一部劃出,命名為靖遠縣。


    楊靖遠生前胡須濃重,熟悉的人們送他個綽號“楊胡子”。他曾立誓:不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決不刮掉胡子。錚錚誓言,長留天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國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愛國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