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楓將軍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投身革命20年,他不但率部在中原地區多次打退日軍的“圍剿”,還 組建了新四軍騎兵團、成立了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前身——新四軍遊擊支隊隨營學校,並且創辦了宣傳抗日救國的報刊《拂曉報》。


    彭將軍“上馬能打仗,下馬寫文章”,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十幾天以來,我們過的是晝伏夜出的生活,恢複了路西時代的遊擊戰了,白天隱蔽封鎖消息,夜晚行動,爬山涉水,淮河已經來往渡了三次,我們主觀力量不能與敵人對比,不能不采取遊擊戰術,這一次在戰略上是勝利的,打破了敵人包圍合擊聚殲的計劃,主力部隊沒有受到損失,而且在敵後盡力擾襲,使敵人顧前而又顧後,疲於奔命。


    這是時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的彭雪楓,在“三十三天反掃蕩”中寫給妻子林穎的信。


    彭雪楓,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戰功卓著。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奉命挺進敵後,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領導開辟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


    彭雪楓采用平原遊擊戰戰術,帶領隊伍在敵人的包圍中生存下來,還 成為插入敵後的一把尖刀,讓敵人不得安寧。采取這樣的戰術,也是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中不斷總結經驗的結果。此前,彭雪楓就曾經在給上海《大公報》的記者範長江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軍處此敵人傾力壓境的關頭下,唯一戰略方針及戰術原則,應以我軍主力進行大規模的運動戰,以支隊(如八路)領導廣泛的遊擊戰爭配合主力動作,必可消滅敵之大量有生力量。敵後方聯絡線長,故極空虛,我遊擊支隊如入無人之境,且受群眾之熱烈歡迎。勝利雖小,但積之成多即為大勝利。


    1941年皖南事變後,根據地麵臨的形勢愈加複雜,彭雪楓率部一麵和國民黨軍隊中的頑固派作鬥爭,一麵廣泛發動群眾,用遊擊戰打擊日偽軍。


    1942年11月,日偽軍集結重兵,對淮北蘇皖邊區發動大掃蕩。彭雪楓率領新四軍第四師,晝伏夜出、靈活機動打擊敵人,贏得了“三十三天反掃蕩”的勝利,成為根據地反掃蕩的經典戰例。在給妻子的信中,彭雪楓也忍不住要分享勝利的喜悅。


    反掃蕩戰鬥共三十三天,我們完全勝利了!主力部隊、地方武裝、黨政及後方勤務機關人員、資材,均無損失,誠為幸事!老百姓歡喜非常,都說新四軍是諸葛亮,計謀高,打仗好。


    1944年4月,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會戰,中原河山大片淪陷。8月,彭雪楓率領部隊收複豫皖蘇根據地。在出征前,彭雪楓說,“豫皖蘇是我們的家鄉,那裏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妻室子女,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敵偽軍消滅掉。為了路西倚門東望的父老鄉親,我們就是戰死疆場,也心甘情願。”


    不幸的是,一個月後,在前沿指揮作戰的彭雪楓,被一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


    當時,他的妻子林穎很快就要臨產,為了穩定她的情緒,從黨中央,到身邊的戰友,所有人一起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彭雪楓犧牲後,林穎生下了她和彭雪楓唯一的兒子小楓。


    可想而知,一麵忍著戰友犧牲的巨大悲痛,一麵還 要在戰友的親人麵前瞞著消息,一定是件很艱難的事情,也讓後人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者在烽火歲月中凝結的情誼。彭雪楓犧牲之後,第一時間就收到消息的陳毅,曾經無比痛心地寫下了著名的詩篇——《哭彭八首》。


    彭雪楓(1907-1944)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犧牲後,淮北群眾自發擺設128處祭桌。置爐香、清水和明鏡於其上,取義清如水、明如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國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愛國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