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司的獨特經營理念,讓其在商界屹立不倒。


    福特的信念


    福特說:“做生意是這樣一個過程:以公平的價格買進原料,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把這些原材料轉化為可消費的產品,再把它提供給消費者。賭博、投機和損人利己的交易,隻會阻礙商業的進一步發展。”


    堅守這樣信念的人,怎麽能容忍自己的公司上市,被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炒來炒去呢?


    至今仍然有不少美國人認為福特是汽車的發明人,就像至今仍然有不少中國人認為長城是唯一(或者兩個之一)從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建築物一樣。此類誤傳的產生,與其說是誤會不如說是願望。在天空中能否用肉眼看到長城其實並不影響長城的偉大,當然汽車是不是福特發明同樣不能影響這個人和他所創建的公司對汽車、對美國人、對世界的價值。


    汽車不是亨利·福特發明的,但他一生的工作對汽車行業、製造業、管理學和整個世界的影響並不比發明汽車遜色。是他讓汽車從有錢人的玩具變成人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成為可能;是他最早使用了流水線製造汽車,讓汽車生產的速度迅速提升、成本迅速下降;是他率先給工人們開出了每天5美元的高工資,並讓企業家們改變了高工資隻是提高了成本、破壞了經濟規律的看法。


    福特一生看不起華爾街上那些“貪婪的野蠻人”,福特認為:“股東們,在我看來,應當是那些活躍於該產業把公司看作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工具而非賺錢機器的人。”顯然,華爾街的那些人並不具備福特對於股東的要求,所以直到在其去世8年之後,福特才上市成為一家公眾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工業帝國——福特汽車公司的普通股票將於明年1月首次公開發售。日前發布的一項聲明為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發售掃清了道路。這項聲明說‘福特家族將出讓52年前創立的這家公司的多數控製,60%的股份將發售給投資者,家族僅保留40%。”《紐約時報》1955年11月7日的報道把福特的上市當成一枚重磅炸彈。“開始發售股票以後,福特將和通用汽車、克萊斯勒以及其他1100家其他的公司一樣,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交易所總裁芬斯頓為福特的決定歡呼,稱它是美國公司公有化曆史上的裏程碑。”到了20世紀50年代,巨型公司還徘徊於證券市場之外是極少的個案,福特公司姍姍來遲的上市源於亨利·福特的固執。


    不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1903年6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在底特律的一間破舊的車間成立。除了一些圖紙和工具,全部財產就是12位投資者籌措的28000美元。新公司的運氣不錯,靠手工敲敲打打攢出來的第一輛車就找到了買主。這讓眼看著銀行存款隻剩下223美元的股東們喜出望外。


    1903年至1908年間,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師們熱火朝天的製造出了19種車型,從字母表中的a直到s。這些五花八門的汽車有的根本沒有賣出過一輛。在不斷變換車型過程中,福特在尋找他夢想中的那一輛能夠被大家都喜歡,讓更多的人買的起的車型——t型車。


    股東們越來越難以忍受福特的偏執,逐漸退出。在他們看來,福特要造老百姓都買的起的汽車的說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瘋話。福特不斷地買下他們的股份,終於成為絕對控股的大股東,福特終於熬到了自己說了算的時候。t型車在1908年10月1日上市,以低價及可靠的品質,第一年的產量就達到了10660輛,打破了汽車業有史以來的所有紀錄,t型車一生產就是19年。


    在福特看來,開豪華汽車,給汽車更多行駛之外的功能是一種腐敗,凡是敬畏上帝的人都不應該這樣做。t型車就是福特實踐這一理念的產物。20世紀20年代初,t型車的產量占美國汽車產量的90%,世界產量的2/3。美國真正進入汽車時代,是從t型車開始的。


    美國曆史學家弗雷德裏克·艾倫在他的《美國的崛起——沸騰五十年》中這樣評價福特的理念和實踐:“實際上福特所做的所有事情——降低價格、提高生產效率、故意提高工人工資等等,就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證明現代工業的一項偉大原則:批量生產的動態邏輯。這個原則就是:生產廠家生產的商品越多,那麽它生產的成本就越低,產品的價格就越低,人們的生活就越好,他們所能購買的東西就越多,讓這種豐富而經濟的生產原則成為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福特是最早的社會企業家——他用經營企業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


    這種理念讓福特公司的目標放在生產更多的廉價產品而不是為股東賺取包多利潤。這種理念一直保持至今,它使福特公司在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成為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中唯一沒有接受政府救助保持公司獨立性的企業。因為老福特的理念,讓福特家族的後人不必像通用的總裁那樣到國會接受議員們的羞辱。


    亨利·福特的理念證明,世界上並不隻有一種對公司的正確定義。不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公司一樣可以活的長久,甚至更好,眾多日本企業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


    福特基金會造福社會


    “股票將由發布聲明的福特基金會而不是由公司發售,基金會是福特家族在1936年建立的大型慈善信托公司,以撥款促進國際國內事務中廣泛領域裏的人類福利事業。”《紐約時報》中的這段話道出了福特後人們違反老福特的意願最終決定福特上市的根本原因。


    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財富稅”法案,要對價值5000萬美元以上的資產征收70%的遺產稅。這意味著,如果福特去世,福特家族必須賣掉公司股票,才支付得起數目巨大的遺產稅。亨利·福特不想百年之後讓他親手創建的公司落在別人手裏,他接受了自己的繼承人、大兒子埃茲爾·福特提出的解決方案,福特基金會則應運而生。1936年1月15日,福特基金會正式成立,基金會將福特家族的資產與公司資產區分開,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


    既然成立基金會讓福特在合理避稅的同時又能夠讓家族自主決定他們花錢的方向,福特公司為什麽還一定要上市呢?


    《紐約時報》的報道是這樣解釋的:“基金會理事想使投資者多樣化的希望是福特家族做出允許出售福特股票決定的主要因素。家族最終同意了理事們的觀點,認為基金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是不可靠的。這一決策是在福特家族與基金會理事通過兩年多的協商後達成的。理事們勸說家族允許公眾共享福特汽車的收益。”賣掉基金會所持的大部分股份,一方麵使基金會獲得了真正獨立永續運轉的可能,另一方麵,由於股份的高度分散,並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製權的旁落。


    變賣股份讓基金會擁有了大量可支配的資金。上市後基金會的第一筆捐款就超過了福特基金會自成立以來18年的全部捐贈數。這筆錢一半捐給了全美615家私立文理科大學和學院,用於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另一半分別捐給了3500家私立非盈利性醫院和45家私立醫科學校。整個20世紀下半葉,除個別年份外,福特基金會的資產和支出都位居各基金會榜首。迄今為止,福特基金會依然以上百億的雄厚資產居美國私人基金會規模之首,每年將數十億元的資金用於公益事業。


    亨利·福特連同洛克菲勒、卡耐基等同時代著名企業家建立起來的基金會,以及我們現在看到的比爾·蓋茨建立的基金會成為美國社會促進公平公正、消除貧困、促進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現在美國的大學和眾多科學研究、社會研究的主要捐贈者都是來源於這些“老錢”。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遺產稅的征收極大地促進了企業家建立個人基金會的積極性,而成熟的資本市場又讓這些基金能夠不斷地增值保值。公益事業通過私人基金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基金會的理事們通過專業化的管理將企業創造的財富使用到促進社會福祉的地方。這一係列的製度安排和企業家們源於個人信仰的社會責任感,造就了私人基金會的成長和發展,也造就了社會的不斷進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功創業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成功創業故事最新章節